登陆注册
12996600000008

第8章 文坛才女梦如花(3)

父亲故去后,母亲回乡处理祖产,却被觊觎家产的族人唆使匪徒将其劫持。万分危急之时,12岁的吕碧城却显示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稳重,她连连写信给父亲的旧友、学生求助,文采斐然,颇得看重。几经波折将此事解决之后,她却又遭早已与之定亲的汪家退亲。原因仅仅是,她太出风头了,掩过了男儿的光芒,汪家恐怕娶回这样的媳妇管束不了,就食言退婚了。以此观之,汪家之人实在是目光短浅、愚蒙之人,不过也甚是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哪能配得起吕碧城。天鹅自是要高飞的,岂能与家禽为伍,徒费一生。不过,吕碧城毕竟受过传统的教育,退婚对其打击巨大,她后来一生不婚就有此原因。而女子在旧式婚姻之下的毫无权利、只能逆来顺受的丑恶现实,也让她产生了对旧制度的深深厌恶。

京师已无亲人,她遂在舅舅的邀请下去往塘沽居住。20世纪初,庚子国变之后,民族救亡浪潮越加高涨,各种新思想、新事物频频出现,吕碧城自然也将社会发展看在眼里,此时的她心里泛起了无限的憧憬,时常幻想在新时代下的自己该做些什么。她告诉舅舅,自己要前去天津探访“新学”,这遭到了头脑旧派的舅舅的反对。在以舅舅为代表的这些人的观念里,女人只应该待在家里,恪守妇道,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上学读书实在是痴人说梦。

吕碧城自是无比愤怒,她身为女子,自要为女子说话,不能一直生活在一个压抑女子的社会里,她要寻求解放,寻求女子的自由。于是一怒之下,便离家出走,登上了火车,直奔天津。

一时冲动的吕碧城逃了出来,身无分文的她幸好在火车上遇到好人相助,暂住在人家。但毕竟不能久居,这时她又听说舅舅署中秘书方君之妻就住在大公报社,于是便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向其求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编织成线,将人们相连。这封信恰巧被正在拜访的《大公报》总编辑英敛之看到,吕碧城的文采与胆识让他很是佩服,爱才心切的他于是邀请她担任《大公报》的见习编辑,并允许她搬到报馆居住。吕碧城因祸得福,一番因缘际会,竟成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自此便顺风顺水,开始了一段奇幻的人生。

(二)

在《大公报》,吕碧城很快就脱颖而出。她的文章热情洋溢,清晰明断,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让人领略其行文之风采。她的诗词亦是文采斐然,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而她的两个姐姐也跟她一样以诗文传世,姐妹三人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此时的她也很快成为了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前锋和主力。她不断发表文章,贬斥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号召女子们起来反抗,她以文字做武器,去为中华五千年来受苦的女子战斗。她的战斗檄文传唱一时,在当时中国阴郁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解放的新风。她的风姿很快就使她成为社交场上的名人,结交她的既有名流公子,亦不乏海内俊杰。甚至连秋瑾亦与她有一段缘分。

当时秋瑾在南方也是以诗文知名,而且也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秋瑾也曾用过“碧城”的笔名,与吕碧城号为“南北两碧城”。时《大公报》之上“碧城”佳作频出,秋瑾遂慕名前往拜见,一见之下,两人竟如故友,志趣相投,文采亦相当,大有相逢恨晚之感。相谈甚欢之时,秋瑾大大佩服吕碧城之才,遂慨然取消自己“碧城”之号。后来秋瑾亦曾邀请碧城加入革命队伍,只是碧城虽笔上功夫尚可,若要身体力行,恐难胜任,只得婉拒。秋瑾遇害后,碧城大为悲愤,其时万马齐喑,她竟不顾危险,作《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于美国,寄托哀思,可见其勇敢。

致力于女子之解放运动的她深知“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于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她倡导女子上学,给予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在社会交往中,她更是不断演说其宗旨,令当时很多文化、政治名流深为叹服。当时严复亦被其言论所感,还破例收她为弟子,更找机会将她推荐给了袁世凯。新政之时,袁世凯正要兴办女学,吕碧城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办学人选,她自己也是自信异常,慨然应聘。

北洋女子公学设立后,她任总教习。两年后,改办为北洋师范学堂,她又被任命为监督,也就是校长之职。其时,吕碧城年方23岁。

吕碧城可谓是中华五千年来女子解放运动之第一人,更是女子教育之第一人。往昔之女子,即使如皇后般尊贵,亦只是男人之高等玩物,何来自由解放?今日的吕碧城正是打破了中华五千年来之禁锢,令女子有受教育之权利,有追求未来之决心,有自由解放之向往,功莫大焉。

但毕竟她也只是一个女子,势单力薄,而她要面对的却是牢固久远的封建传统,改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办学之时,入学者大多都是贵族女子,几无百姓人家,原因无非是民智未开,女子上学,闻所未闻,无人肯信。而那些贵族女子虽有机会来上学,也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她们的家人也只是形式上的支持,一旦外调为官,便是要离开学校,故学堂办学良久,却始终人员不齐,令她引为憾事。

幸而她已经打开了这扇大门,女子的未来也露出了一道曙光。在学堂时,吕碧城总是亲力亲为,亲自教育来上学的女子。她结合中西方知识,既让学生们了解传统道德,又向她们宣传西方自由之思想。她曾写道:“女学之倡,其宗旨总不外普助国家之公益,激发个人之权利两端。”每次看到堂下所坐的这些女孩子,她似乎就能看见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这些年轻人都将是新时代的女性,而自己竟是她们的引导者,每每想到这里都令她大为振奋激动。后来,这所学堂成为了现代女子解放思潮的发源地,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女子,诸如邓颖超、许广平、郭隆真等都曾在此受教。

有时候,女子的气节,反而比男子更加高尚;一名女子的人格,反而比一群男人的人格崇高得多。一些男人没有出息,不知廉耻,丧失了做人的底线,让自己的妻女都不齿,自己的腰板反而没有她们的直。

慈禧跟光绪双双归天后,大清国便似大厦将倾,一大批人惴惴终日,惶恐不安,静待时局变化。这时报纸上却登出了慈禧的画像,画像之上还印了一阕《百字令》:“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手轻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汉雉唐鹅。”大致意思就是慈禧祸国殃民死不足惜,生前割地赔款,败德卖国,死后到了地下恐怕都不敢见吕后、武则天。

此文的作者就是吕碧城。报纸刊登后,清政府大为恼火,甚至连袁世凯都起过逮捕她的念头,不过大清国毕竟江河日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填这一阕词时,她想必是又想起了另一位“碧城”秋瑾吧,几年前身死敌手,今日敌酋尽皆病亡,世事总难预料。女子何必去参加革命呢,在学堂里革命也未尝不可。吕碧城的思想远没有秋瑾那么激进。

等到革命胜利,民国肇建,她满以为民主、自由终于来到了中国,可以一展身手,开启在新时代的女子解放之门。应袁世凯邀请,她进入了政府,担任总统府秘书。但洋溢的热情很快就熄灭了,踏入官场的她显然没有做好迎接黑暗的准备,贿赂公行、欺上瞒下、尔虞我诈,很快就让她心生厌倦。而此时的袁世凯又打起了当皇帝的主意,复辟帝制的活动愈演愈烈,她不想做袁家王朝的随葬品,不想跟这帮专制余孽同流合污,于是挂冠而去,移居上海,学那范蠡五湖泛舟,做了一个商人。

(三)

吕碧城毕竟是吕碧城,即使在商界亦是风生水起,做得有模有样,积聚了大笔资产。不过吕碧城终究是吕碧城,她还是忘不了那些妇女同胞,还是放不下那支笔。下海几年,染得一身铜臭,连自己都要嘲笑自己。不甘心的她遂前往美国,一面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文学,一面又身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学成归国后,她似意犹未尽,又赴欧洲游学。在欧洲游历期间,吕碧城总是穿得高雅得当,似把自己看成女界代表,严谨自律。她身兼东西方不同的美,看她的照片,一袭西式服装,花边、长裙、头戴翠羽,宛若神仙中人。

两度出国漫游,她见识得更多,想得更多,再加上国内动荡不安的时局,理想不得伸,使她也慢慢淡了追逐的心,放下了奔跑的脚步。她将两次出游的所见所闻,以诗词写下,在国内发表。其诗文清丽曼妙、字字珠玑,一时洛阳纸贵,她本人也成了“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不过这些对她来说已然无所谓了,名利已是她的身外之物。因为她开始信佛,还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并就此断荤。至于她什么时候开始信佛的,据她自己描述,是在伦敦之时,她与好友一同在街上走,好友“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学小册”,并对此不屑一顾:“当这时代,谁还要信这东西!”但吕碧城立刻说:“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此为学佛之始。”后来她真的出家,法名“曼智”。

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几乎全部在外国度过。其时中国军阀混战,政治黑暗,革命运动迭起,社会动荡不安,她为女子运动贡献终身的愿望不得实现,甚至连一处安静容身之所亦是不得,只得远赴他乡,了此残生。

不过她倒是一直在为动物保护运动而做贡献,并多次赴国际会议演讲,身姿神形依然如初般美丽。

她一生未婚,亦未曾陷入情网,既是全身投入事业,无暇他顾,亦是眼界太高,难遇良配。自谓平生所看中的男人,唯有梁启超与汪精卫,无奈梁已婚,且年纪太大;而汪虽与自己同岁,但显得年轻些,亦不合标准。挑来挑去,也就耽误了下来。再加年轻时退婚之事,让她对婚姻似有一种本能的抗拒,追求了一辈子妇女解放运动的她,反要把自己拴在家里,实在可笑,遂罢了念想。孑然一身,做天涯之孤鸿,悠游岁月,亦是不错。

她好似对死亡早有预感,便孤身一人从战火连天之欧洲来到香港直到去世的那天,她身边也依旧无人相伴,晚境之凄凉,实令人欷歔慨叹。一代巾帼,竟如此而逝,死后骨灰和面为丸,撒入南海,终得伴随波涛,自由来去。

真爱永存谢冰心:一片冰心在玉壶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繁星》

这是冰心最脍炙人口的诗歌。

同类推荐
  • 冯志沂传

    冯志沂传

    本书是忻州代县文物局离休干部崔有良先生的传记新作。该书以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基础,以时间为序,全面展现了清末山西代县籍著名文人志士冯志沂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可读性、资料性皆强的古代人物传记作品。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雷锋

    雷锋

    本书主要以雷锋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建设、走进军营、关荣入党几部分。
热门推荐
  • 鬼故1

    鬼故1

    恐怖于悬疑的故事,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而且在是发生在人类世界里的一些离奇事件!每一章故事都是以5000字以上的鬼故事每一章一个故事!希望各位观众们能够喜欢,同样希望大家给我多多打下赏金与赏票加入评论不好的地方给点意见作者本人加以修改!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神魔界面

    神魔界面

    相传混沌时期天地为一体,成球状。天地大能开天辟地,分天地,创日月,割阴阳,造出的一个完美的界面。此帝为神魔大帝
  • 竹马钢琴师Ⅱ

    竹马钢琴师Ⅱ

    大学的一次相聚,成就了初末和流年的再遇。三年前,她是他最宠爱的“末宝”;三年后,却变成了他最恨的女人。杨初末再次回来的时候,他依旧是那个万众瞩目的钢琴天神,却不是把她视为“末宝”的慕流年了。他变得对她极度冷漠、轻视和疏远,让她眼睁睁地看着他跟别的女人的亲昵,这深深地伤了初末的心。 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初末踏入钢琴界,只为缩短两人之间的差距。却不想她的努力换回的并不是他的肯定,而是各种扑面而来的流言蜚语,其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将她离开的三年间发生的一切全然曝光……
  • 不锁年少

    不锁年少

    他们拥有坎坷的人生路。她出身于富裕家庭,却又归于贫寒。3岁那年,她的父亲抛弃了她们;7岁那年,母亲在父亲车祸后不久自杀身亡。他童年时落魄,少年时又隐于朱门。6岁那年,他的父亲用刀亲手捅死了他的母亲;15岁那年,他却用刀对准了自己的父亲。最终,他和她的命运锁在了一起,也暗中牵引出其他7名少年的命运,恩怨情仇,谁对又谁错假期旅行、地下车赛、大家族间的阴谋、暗中萌发的情感、原创通俗歌曲比赛,在命运交缠的岁月里,《不锁年少》塑造了9位出身、性格、成长环境、命运等各不相同的主人翁,描写了他们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的欢乐与苦恼,他们所做的选择和面对困难的过程,均精彩又令人感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阴天子

    都市阴天子

    孤儿李雷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地府传承,看李雷平叛乱,诛鸟人!并率领人鬼两族征服万界,三千大世界,九千小世界,光怪陆离,种族万千,修真界的移山倒海,魔法界的炫丽灿烂……我大军兵锋所指,都将臣服在我的脚下!!!PS:本书虽然写的地府,主体却是征服,神道信仰一般一笔而过,所以喜欢神道信仰的朋友们请谅解!另外QQ群号码:458627660欢迎您的到来!
  •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妃出没,冷王请小心

    狂妃出没,冷王请小心

    她是花家有名的花痴女,三岁被花家老爷捡回养大,只是花家人却不知她是一只猫妖……被打回原形,再次睁眼的她,花痴女成了狂傲王妃,嫁的还是一个死去多年的病王爷,她更是被这洛城的王爷当着众人的面被骂成不知廉耻,一夜之间臭名昭著!可是,好好的,偏生多出一个面具神秘人来,没事要她再嫁,没事要她保护,没事要她出头……终于在某日,她才知道他竟然就是……当她遇到了面具神秘人。男子勾起一抹笑,茶色眼眸里竟是玩味笑意,虽看不清模样却风华绝代,“娘子,你是来助为夫一臂之力的吗?”说话间靠近某女,却不料喉前抵住一把锋利匕首。她瞬间化身冷血鬼魅,“说,你到底是谁?”某男淡定从容,“孩子他爹!”
  • 解卷论

    解卷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神引

    星神引

    上古时期,诸神大战,引发混沌劫,致使亿万星辰破灭,残骸陨落大地,天地一片黑暗。上古圣皇深责其罪,真灵不昧,化作大日,吸收太空残骸力量,放出光华,照耀乾坤,如此周而复始。然而,他积蓄力量之时,天地依旧重归黑暗。于是,上古圣皇铭刻星神引于神石之上,降入人间,指引世人修行,再塑星辰,充斥黑夜。世人观摩参悟神石,终于解读星神引,悟得星引诀一部,从而踏上修行之路。奈何,星引终非星神引,难以突破桎梏,引领群星,破虚飞升,将光明洒满夜空。人间,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