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2400000019

第19章 战略突围:从轻纺优先到外向型经济(3)

1987年3月,我们在绍兴县进行10县(市)调查,一天上午去柯桥镇考察,顺便看了轻纺市场。市场设在104国道边上,原公共汽车站的楼房里,几间不大的门面,卖的人和买的人都很少。我们和县里干部都不看好这个市场,县里也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捎带着的考察项目介绍给我们。

就在这之后,这个市场迅速发生了巨大变化。1988年10月,这个后来被称为中国轻纺城的市场,建成了第一个比较规范的交易区,随后很快就扩展为东、中、北、西四大交易区。目前,中国轻纺城是亚洲最大的纺织专业市场,占地4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经营人员5万余人,日均客流量8万~10万人次,2001年市场成交额达到207亿元。

后来几次去柯桥,看到轻纺市场那庞大而热闹的经营场地,看到柯桥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日益发展成为一个热闹的中等城市,想到曾轻蔑地把它作为一个捎带着的考察项目,顿时觉得虽置身于浙江经济大潮之中,但其实也不可能读懂她的全部故事,我们自己头脑中也存在着大量无形的框框和成见。

浙江无愧于“市场大省”这个称号,专业市场是浙江流通体系的主体。

2007年,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608个,年成交额821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义乌小商品市场和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最大的市场,成交额分别列全国第一和第二。

(二)“兴商建县”

义乌是浙江的市场大市,然而在改革开放早期,发展市场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当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自发地从廿三里镇转移到城区湖清门一带时,一个必须及时回答的问题摆在当时的义乌县委和县政府面前:是允许,还是禁止;是积极支持引导,还是消极回避。

这在当时是有争议的。但是,必须从义乌的实际出发来作出正确的决策,显然是当时义乌领导班子的共识。

义乌的实际是什么呢?义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缺少资源和连续两次失去了经济发展的机遇,全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义乌人均耕地只有6分多,除了粮食外,主要的经济只有两头乌猪、糖蔗和蜜枣。且由于耕地不足,上述三种经济特产的发展潜力有限。义乌也没有像样的矿产资源。与此同时,义乌失去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南地区那样发展农村工业的机遇,义乌也失去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宁绍地区发展农村集体工业的机遇。

1980年,义乌农民人均收入名列当时全省69个县、市的第50位。

严酷的事实使县委、县政府看到,发展义乌经济,使义乌人民早日富起来,必须充分发挥义乌的优势。义乌的优势在于“两通”,即流通领域的经商优势和浙赣铁路穿越全境的交通优势。当时发生了一个日后广为流传的故事。

1982年5月的一天,义乌农妇冯爱倩走进义乌县委大院,和新上任的县委书记谢高华“吵了一架”。冯爱倩不明白,自己没工作,到城里做点小买卖,为何要被赶来赶去,还要被罚款。他们的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冯爱倩在20多年后回忆说,“我60年代把户口迁到了农村。当时的生活太苦了。

1980年,我每个月农历初一、初四、初七,到廿三里赶集,做点小买卖。因为其他日子生意没得做,就到义乌城里摆摊。露天摆摊,按当时的政策,是要‘割掉’的。我被人家赶来赶去,又要罚款,实在没办法,就想找政府反映反映。我找过谢高华三次”。

谢高华20多年后回忆说:“对于这类摆摊的行为,政府没有明确的态度。

但老百姓要摆摊,打也打不掉,赶也赶不跑,批也批不倒,生命力这么强,也让我思索。我组织了一些干部进行调查,发现这是老百姓为了生存找出路,是一个好现象。”

1982年9月5日,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之后,义乌县委作出了一个当时被人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

随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义乌县委、县政府的一号《通告》问世了:“允许农民经商,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义乌小商品市场有今天,时任金华地委书记的厉德馨功不可没。出现市场发展苗头后,厉德馨专门派了金华报四位记者去调查,金华地委做出了“关掉红灯开绿灯”的决策,支持小商品市场发展。

“兴商建县”,这是义乌县委、县政府在1983年提出的义乌经济发展思路,在当时引起较大震动。1991年1月中旬,笔者奉当时任省体改委主任董朝才之命,去义乌调查小商品市场,当时担任义乌市长的毛光烈,与笔者长谈两个多小时。毛光烈告诉笔者,这一发展思路,直到1990年前后仍有争议。

但经过那几年的实践,这条发展思路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具体化了。毛光烈说,义乌市委、市政府认为,这个“商”字既是指发展各种市场、搞活流通,更是指商品经济的“商”。他们认为,要通过发展市场带动整个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把市场发展形成的商业利润及时转化为工业投入,带动工业发展。

事后实践证明,这一发展思路是正确的,义乌市委、市政府走通了这条路。

(三)个私经济孵化器

1990年前后,浙江各地的商品市场发展汇集成为一股巨大的洪流,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经典的说法是:“办一个市场,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这句话后来在国内被到处引用。关于市场对于浙江改革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归纳为“一个平台,三个器”的作用。

1.形成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专业市场冲破了国合商业的体制约束,经营者兼具老板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具有高度的经营灵活性,薄利多销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除了个别新品种外,专业市场的绝大多数商品的毛利是按分或厘计算的。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专业市场是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由此产生交易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因此,专业市场的存在不仅为大规模集中交易提供了一种硬件环境,而且给交易者带来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形成了专业市场特有的三大中心功能。

——交易中心。这首先是一个区域概念,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成为某类商品或若干类商品相对较为集中的交易场所。即使日后专业市场作为一种交易方式逐渐衰落,由专业市场发展形成的这种区域交易中心仍有可能存在。

——储运中心。巨大的物流伴随着巨大的仓储运输,这也是专业市场商品集散功能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农民创业过程中形成的“前摊后厂”式的发展模式中,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区域性商贸城镇,事实上是一个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经济系统。

——信息中心。巨大的商品流必然产生巨大的信息流,集中交易的突出经济性之一表现为信息上的规模收益和共享性。

2.市场体系的哺育器

市场的发展,使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竞争观念进一步增强,经营者自觉适应市场,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销售产品,充分发挥和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浙江各类市场的蓬勃发展冲破了传统体制下单纯利用计划直接配置资源的羁绊,形成了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商品市场发展本身。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的推动下,全省市场体系迅速发育形成。

3.个私经济的孵化器郑勇军认为,专业市场具有社会结构变迁助推器的功能。专业市场的这一功能,是由其微观特性所决定的。专业市场由于其特有的资金要求较少、知识和技能要求较低、经营规模灵活、进入门槛非常低等特点,特别适宜于个人创业者起步时的创业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第一批创业者,口袋里没有钱、脑袋里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周围环境也不认同他们,在市场设摊,是他们创业起家的最好选择。正因如此,浙江有相当一批企业家,最早投身于专业市场经营,在专业市场掘了个人的“第一桶金”,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专业市场培养了浙江的一大批老板,成为浙江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批积极、健康的力量。现为绍兴县恒美花式丝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源祥,1994年从国营绍兴华舍绸厂辞职,在绍兴轻纺市场着重做新型面料生意,到1997年已经积累了500多万元个人资产。

4.当地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专业市场解决了个私经济和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产品销售和原辅材料来源等流通问题,大大促进了浙江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一镇一品、一县一业的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也为浙江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市场带动了小城镇的联动发展,全省60%以上的农村小城镇是随市场发展的,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专业市场→城镇发展→外向拓展,“四位一体”的发展之路。专业市场通常还给当地带来滚滚财源。义乌小商品市场税收从零开始增长,1990年达到2148万元,占当年全市财政收入的24.0%,所以有一段时期,一些地方官员特别热衷于建市场,结果导致了一批“空壳市场”,可见任何一个好的事物,都是会物极必反的。

(四)低成本的双层经营体制

专业市场并不是浙江改革开放以后特有的经济现象。“文化大革命”前,上海城隍庙的豫园商场、南京东路的中央商场,就其经营方式而言,都可以归类为专业市场。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也存在着大量这样的市场。位于东京闹市区的秋叶原电气街,经营方式与位于杭州秋涛路的浙江家电市场并无二致。秋叶原电气街位于东京台东区,在东京车站与上野公园之间,在大致两个街区的范围内,有几百家专业销售从剃须刀到计算机、工业用控制柜等各种电气产品的商店,价格通常比别处便宜5到15个点,家电销量占日本10%。从秋叶原往西四、五站,就是浅草,是一个以经营小商品为主的庙会式的市场。

专业市场虽然不是浙江人的专利,但能把专业市场做到极致的地步,却是浙江人的创造,而这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这里有两个制度需求因素,得以使专业市场成为浙江市场体系的主体:一是小资本、大规模经营的需要,二是与社会信用水平低下和结算工具缺乏相适应的一种经营方式。

双层经营是专业市场的一个基本特点。专业市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为市场经营场所的建筑物,早期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后期以企业为主,建造和经营管理;二是摊主,或称为经营户、个体户,他们采取集资、租用、购买等方式,取得市场内摊位的经营权。

市场硬件经营者的收益主要是摊位租金。其短期收益取决于摊位出租率,长期收益则与摊位平均收益有关。如果摊位平均收益较高,市场硬件经营者就可以提高摊位租金,从而具有较高的长期收益。经营户的收益则是其摊位经营收入。

这就构成两个具有不同经营特点的经营实体。市场硬件部分的投资规模较大,由工商部门或企业投资或集资,比较容易解决创业初期的资金困难;同时由于采取以长期出租为主的经营方式,风险较小,具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经营摊位的资金规模需求通常很小,有利于民间个人投资创业;由于日常经营由众多个体户承担,分散经营风险,也有利于发挥他们经营灵活的特点。市场硬件设施的经营者与个体户之间,形成了高度互补的经营格局。

专业市场形成了一种小资本、大集聚和大规模专业化经营的格局。从摊主的角度而言,只要用小规模投资,就可以享受大规模专业化经营的环境。

因此,低的进入门槛与规模化经营有机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小规模资本状况下的交易成本。专业市场还由于其规模经营的特点,较好的实战训练环境,极大地降低了个体经营户的学习曲线,促使他们迅速提高经营能力。

同类推荐
  • 驶向枢纽港

    驶向枢纽港

    本书考察了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的演变过程与演变机制。作者建立了“区位优势—自我增强”的分析框架,并从自然条件、陆向海向腹地、临港集聚和港口制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两港空间关系演变的动力机制。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中国大趋势3:中国拒绝捧杀

    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
  •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本教材通过对古代、近代经济思想的深入研究,对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及时总结和分析评述,对国外经济思想的融会贯通以及联系实际的比较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师生认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演化、对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热门推荐
  • 娘子全能:相公多多桃花多

    娘子全能:相公多多桃花多

    04届幼师一班的范末昭典型花痴一个,居然穿越到一个女尊的大皇女身上,这下好了,范末昭做梦都笑出声,什么美男都有,左拥一个,右抱一个。日子好不快活!“范末昭!你到底爱不爱我!”“爱爱爱,你们我都爱!”原来当个女老公也不是好当的呜呜呜。(剧情有些狗,作者有点疯。不喜误入么么哒!)
  • 驭兽仙途

    驭兽仙途

    他,原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意外被人在身体里种了玄天灵虫,从此卷入“玄天灵虫”的争夺之中,又因一件法宝,他的命运彻底被改变。他在修真界尔虞我诈之中修行,逐渐成为强者,开始寻找弑杀他父母和乡亲的仇人!
  • 轻狂绝色:绝世阴阳师

    轻狂绝色:绝世阴阳师

    她原是一名杀手,被恋人杀害,魂穿异世,借尸还魂。但她没想到能在这个异世遇见他。一身白衣,超凡脱俗。她没有想到她会爱上他。“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他只会为她痴狂,大概这就是世间最好的事吧。
  • 闪婚萌妻慢慢宠

    闪婚萌妻慢慢宠

    一夜醉酒,醒来变身已婚少妇!OMG!她与冷氏的冰山大少素不相识好不好?老天掉的金蛋太大,砸得某女头晕眼花!冷面大少竟然邪佞一笑,“你的青梅就要另娶新欢,难道你不想嫁个比他强的老公?”某女嘴角一抽,关你屁事!冷少美男欺身上前,“那你想不想离婚?”某女拼命点头!“帮我打破一个谣言!”某女兴奋,“什么谣言?怎么破?”某男急吼吼地撕衣服,“证明我不是gay!”擦擦擦!这怎么可能!?某女滴溜溜地朝某男望去,突然一招饿虎扑食……
  • 桃运通天

    桃运通天

    天生命犯桃花,有着意想不到的神秘身世。众多绝色丽人被他逐一征服,横扫大小帮会,掌控秘宝和绝技,扬威黑白两道,携美逍遥!(都市爽文,奇能异术纷呈,暧昧不断,不喜慎入。)
  • 绝恋妖狐

    绝恋妖狐

    命悬一刻,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获得解救,却打破了沉睡多年的封印。狠下杀手的那一刻,他为她那纯真的眸子摄动灵魂,决定带着她逃离一切。从此踏上逃避的道路。
  • 明末帝国崛起

    明末帝国崛起

    明万历四十七年,三大征的荣光渐渐黯淡,大明朝野混乱不堪,卖国求荣者,比比皆是,关外女真虎视眈眈。林星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从此之后,明朝毁灭,关外女真在火器之下痛苦呻吟,中华大地在战火之中浴火重生!“从东边到西边,凡太阳所照耀之地,无不是朕之疆域!”林星如是说道,他的身后双色金龙旗迎风飘扬。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神劫记

    神劫记

    芸芸众生,何为仙,又何为神,古老的神舟大陆上,又会有怎么的秘密,凡人成仙,成神又会经历什么劫难,一个平凡少年,如何谱写那悲壮的乐章。
  • 乔家四姐妹

    乔家四姐妹

    香港回归大陆前夕,大批资金,人员撤离香港,人心惶惶……崇尚享乐的乔太太变卖家产来到香港,用积蓄在香港偏僻之地,购得一栋诡秘的唐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