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52章)
↓↓
第1章 总序
第2章 前言
第3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1)
第4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2)
第5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3)
第6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4)
第7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5)
第8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6)
第9章 激励约束机制的理论基础(7)
第10章 国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分析(1)
第11章 国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分析(2)
第12章 国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分析(3)
第13章 国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分析(4)
第14章 国外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分析(5)
第15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1)
第16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2)
第17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3)
第18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4)
第19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5)
第20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6)
第21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分析(7)
第22章 我国保险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1)
第23章 我国保险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2)
第24章 我国保险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3)
第25章 我国保险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4)
第26章 我国证券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1)
第27章 我国证券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2)
第28章 我国证券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3)
第29章 我国证券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4)
第30章 我国证券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5)
第31章 我国证券公司激励约束机制分析(6)
第32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分析(1)
第33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分析(2)
第34章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分析(3)
第35章 完善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1)
第36章 完善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博弈分析(2)
第37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方式比较分析(1)
第38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方式比较分析(2)
第39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方式比较分析(3)
第40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Swarm模拟分析(1)
第41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Swarm模拟分析(2)
第42章 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Swarm模拟分析(3)
第43章 金融分支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1)
第44章 金融分支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2)
第45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构(1)
第46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构(2)
第47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构(3)
第48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构(4)
第49章 我国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重构(5)
第50章 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外部条件分析(1)
第51章 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的外部条件分析(2)
第52章 参考文献
同类推荐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本书重点评估了全国、不同区域及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小及增长情况,分析了影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因素的弹性和贡献率,设定了全国和粮食生产区实现2010年及2020年粮食安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测算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要素投入,剖析了粮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粗估了生产区和主销区政府储备粮的比例。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智慧城市理论的著作,不仅对智慧城市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也对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其中包含大量丰富的宁波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案例,也是对宁波市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次探索和总结。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沿着资源配置的轨迹、以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际权利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的写作方法和体系。通过对于消费、生产及分配诸环节的互动研究,努力揭示权利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轨迹,并对权利不对称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对策性的思考。
热门推荐
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
优美的笔触传递青春气息,至深的哲理述说动感人生,专注聆听青春的脚步声,悉心体味青春的心灵独白。《新时期青少年情绪与情感读本》蕴涵的动人情感、美丽智慧,以及令人震撼的生命本性的跃动,如清风拂过心田,如春雨滋润心灵,让青少年从内心滋生对爱的珍重、珍视,使漠然、敏感的内心世界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