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800000005

第5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3)

考虑来考虑去,英国人选择了第三条航线。1577年,由大商人洛克的“中国公司”(athay ompany)出资,大探险家兼大海盗佛罗比谢尔(Martin robisher)任队长的探险船队出航。此次航行,伊丽莎白女王也是股东之一,亲自出资一千英镑,财政大臣、海军大臣等政府要员各出资一百英镑。问题是天不佑护,他们只走到了现在的巴芬岛(affins Land,加拿大第一大岛,世界第五大岛。加拿大北极群岛的组成部分。1615年,英国探险家威廉·巴芬是第一个成功环绕此岛航行的人,岛名因此而来),此后在寻找中国方面再也没有取得进展。女王这次可是亏大了!

1580年,伊丽莎白女王的好朋友、大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rancis rake)成为继麦哲伦之后完成环球航行的第二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四千七百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丽莎白女王分到了十六万三千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略相当于当时政府一年的支出。女王这次可是赚了,并激起了再次寻找中国的信心。这位1558年继位、由于众多原因而终身未婚的老母鸡,对于寻找中国、海外赚钱那是相当地热衷,与此同时,中国的大明皇上万历正在实行无为而治,躲在深宫不愿见人、研究长生术呢。一样的世界,两样的生活,上帝是在搞治国实验吧?

1583年,伊丽莎白派商人约翰·纽伯里前往东方,并交给他两封信,一封致印度的莫卧尔皇帝,一封致中国皇帝。信不长,里面关键的有这么几句:“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得之利益,陛下及所有臣属陛下之人均可获得。此利益在于输出吾人富有之物及输入吾人所需之物。吾人以为:我等天生为相互需要者,吾人必须互相帮助”。

不过,女王的“求爱”“艳信”,中国皇帝没有收到。因为纽伯里只到了印度。

1588年,西班牙的海上势力被英国彻底摧毁,意味着英国在寻找中国的过程中,用不着再害怕西班牙的捣乱了。随后,约翰·戴维斯(John avis)三次探索通向中国的西北航道,汤姆士·甘文底斯(Thomasavendish)做了环球航行。1593年,戴维斯与甘文底斯双双渡过麦哲伦海峡,分头寻找通往中国的航路,结果,双双失败:甘文底斯死于归国途中,戴维斯的探险队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生还。

1596年,英国有两个商人准备到中国去,伊丽莎白女王乘机派伍德(enjaminWood)作使臣,和他们同行。伍德此行,主要是帮伊丽莎白给中国皇帝送信。信比上次稍长了些,但基本意思没变:“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各得其所,何乐不为?今求至尊之陛下,凡我国人来贵国某处、某港、某地或某城贸易时,务请赐以自由出入之权,且为我两国国君及臣民之互爱与贸易起见,愿对于贵国人民之入境贸易者,到处予以自由,加以保护”。

这只“大英老母鸡”真是想得越来越美了,还自由出入呢。中国什么时候兴过这个?不过这次伍德没走到中国,就遇上不幸了。在好望角,一只船遇难覆没,另两艘船遇上了葡萄牙船队,战斗十八天,死去很多人。幸存的人集中到仅剩的一条船上继续航行,然而再次遭遇覆没。好像活下来七个人,但是七个人哪里去了,无人知道,伊丽莎白致中国皇帝的的第二封“艳信”再次不了了之。

1600年,伦敦一批商人组成东印度公司,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所授予的“同东方进行关于生丝、棉织品和宝石贸易的特许状”,他们有权在东方维持自己的舰船、海陆军等武装力量,有权宣战或媾和。从此,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南洋、日本等地建立商馆,在中国大门外与中国商人做生意。对于这种间接接触,英国很不满意。1610~1630年,曾有英国商人两次带来英王詹姆士一世致中国皇帝的书信,但是没有一位中国人敢翻译和传递。以中国政府的游戏规则来看,如果做了就明摆着是做通夷汉奸,中国人谁乐意如此表现自己?那可是活得不耐烦了啊!

1637年,也就是崇祯十年,英国商船来到中国广州。船长约翰·威德尔(JohnWeddell)受雇于“科亭商团”,而科亭商团里有一个大大的股东——在三年后即将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入股一万英镑。

问题是澳门的葡萄牙人不喜欢英中亲密接触,对他说:“中国人不许任何别的国家同他们做生意”。威德尔没听,带船闯到虎门。虎门地方官说,此事须请示广州,六天之后才能给予答复。威德尔嫌六天太长,并且认为这六天是中国人用来修整炮台对付他的,所以,他自行带船沿珠江上行,中国官兵开炮阻挡,威德尔开炮还击,攻陷虎门附近的亚娘鞋炮台。大约一百名英国佬登上该炮台,不但把炮台上的炮全搬到了自己船上,还升起了英国的国旗,抢劫了几只商船。最后他派了一个被俘的中国渔民去广州送信,要求通商。官府的答复是,通商可以,但是请先把炮台上的炮和渔船交回。广东总兵陈谦接了英国人的贿赂,答应庇护英国人在广州贸易。澳门的葡萄牙人一听,有点吃醋,就去举报了。结果,陈谦下监狱,英国人的谈判代表连同他们的财产被扣留。威德尔再次炮轰虎门,把亚娘鞋炮台给炸毁了。中国水师出战,被英国人焚毁船只五艘。两广总督张镜心调兵准备大战,但中英双方心里都有些没底,葡萄牙人一看不妙,出来说和,双方乘机借坡下驴,和了,英国人被释放,广州当局归还英人财货,但声明:“红夷今日误入,姑从宽政,日后不许再来”。

英人炮轰虎门的教训,让明政府不得不下令:任何外国船,不得进入珠江口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英好不容易摸到了中国的门口,但中国政府对他们并不欢迎。张西平先生说,明清之际的“东西双方好像处在‘初恋’之中,情人眼中出西施”,真是大错特错矣,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英国人把中国当西施了,自是不错,但中国人从未把英国人看作是范蠡。相反,他们把英国人看作是红毛鬼了。英国如此摸中国,感觉是在向它表示自己的好感;中国如此被摸,感觉对方是在向自己耍流氓。双方的认识与感觉,绝不在一个层面上!

大英摸到中国政府门前时,不但没有彼此拥抱上,相反,“初恋的情人”闹起了别扭,大明宣布再也不要看到红毛鬼了。宣布得对,他们是再也看不到英国鬼了,因为政府已经自顾不暇了,黄炎培所谓的历史周期率的时间到了,李自成反了,大明朝玩完了。

与此同时,台湾的郑氏政权宣布对外商给予优惠,免税三年。英人一听大喜,纷纷跑到台湾做生意,甚至卖军火给郑氏政权。但一者郑氏政权说话不算数,不久就借口没钱开始征税了;二者郑氏政权对付不了清政权,于1683年灭亡了。康熙觉得台湾乃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失之无所损,想把它赠给荷兰,后来因施琅强烈反对没弄成。所以英国人不得不把“多情”的目光再次转向中国大陆。但是中国大陆大清政权初建,看谁都像阴谋家,海禁政策执行得更严了。英国人虽然找到中国了,但是没法建立自由贸易关系,这让他们急得团团转。

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觉得社会足够稳定和谐了,就一下子开了四个通商口岸。除了广州,另有厦门、宁波、云台山,并设四海关,专为收税。海关官员隶属户部,并受地方督抚监督,称海关监督。其中,粤海关监督掌管广东沿海各口和珠江三角洲的航运及征税事宜,在西方人眼里成为清帝国最肥的官职。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粤海关监督才一向由满人担任。粤海关监督乃是与总督、巡抚平行而班次略后的官阶。有时候也由总督兼管,或由巡抚、将军代理。美国学者马士说,粤海关监督在他的任上,要满足三个愿望:首先要满足他的北京恩主们的发财愿望,其次需要满足自己的发财愿望,第三是满足他的僚属们的发财愿望。为此,三年任期需规划如下:第一年他需弄够自己买这个官职所花的钱,第二年他要弄够自己为保此官所花的钱,第三年职务到期,他要在卸任前弄鼓自己的腰包、挣出自己的养老保险。那么羊毛出在哪儿呢?

从17世纪开始,粤海关的进出口税率一般不超过货价的百分之四,也就是说,税率不高。但是中国海关除此之外,还要征收船钞与规礼银。船钞征收的办法是将外国商船的长度乘以宽度,按体积大小分为一、二、三等收税。办法是死的,可大清官员是活的,所谓的一、二、三等可完全由他们说了算。光量船的长度,就有两种量法。一种是船头至船尾,还有一种是从后桅之前量到前桅之后。虽然后一种量法是当时唯一合法和照例的成规,但中国的丈量员不接到贿赂是绝不按常规来的。所以双方经常讨价还价,英国人算是充分体验到了“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法了!

至于规礼银,也叫规费。它是粤海关官吏向外国商人征收的一种私费。

粤海关原先规定,外国商人需要向负责开舱、验货、丈量、贴写、放关、押船等各色海关关员交纳各种辛苦费。统一到一块,就叫规费。这种费用更有弹性,让英商叫苦不迭。

让英商不满的还有,他们来到广州,只能与广东的外洋行(半官方的对外贸易机构,俗称十三行,简称“洋行”,产生于粤海设关的第二年,也就是1686年。行商名义上由清政府委派富户担任,但是这些富户须向有关官吏大量行贿才能谋得行商执照。入行时还得由几家行商或者全体行商联合作保。行商最多时数目达到二十家,少时七八家,沿明朝之习,名曰十三行,实际上并无定数)做生意。其他的天朝百姓无权与英人接触,这叫天朝特色的垄断吧。

1715年,东印度公司决定直接对华通商,可是考虑到广州官吏的勒索,公司大班(Selected ommittee of Supercargoes)出面向粤海关提出了诸多条件,重要的有:

一是英人有同任何人做不受限制的贸易的自由。

二是英人有任意雇用或解雇中国仆役的自由,以及对他们自己的英国仆人的管辖权。

三是有为他们的商馆和船舶购卖食品和其他必需品的自由。

四是粤海关应该保护他们不受平民和官吏们的欺侮及勒索,因为官吏每年都加收新税和勒索。

五是废除“百分之四”(基于出售和购卖的价值)的货税征收,并且粤海关所作的一切要求或索求应和船钞同时提出并加以规定。

东印度公司的大班想得也太美了,答应了他们,海关监督还咋按规划一步一步地完成自己的三大心愿先富起来?还有,英国人自由与中国人接触,中国不就被带坏了吗?总之,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大清政府都不会同意这些英国鬼子想出的鬼主意的。

1720年,外洋行的行商们联合起来,歃血为盟,成立公行组织。规定:凡属外洋进口货物,统一由公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统一由公行划定价格代办,平均支配,不许竞争。在英商眼里,这就是货真价实的垄断了,东印度公司大班极力抗议,并以断绝贸易相威胁,一年后公行制被总督废除。

1726年,清政府规定,各色辛苦费折合征收,洋船进口收规礼银一千一百二十五两九钱六分(但据英方资料记载,英国商船不论大小均需向粤海关交纳规礼银一千九百五十两),出口船收规礼银五百三十三两八钱。上述规礼银与船钞、货税一样均需解交户部。也就是说,私费充公了。这就使得粤海关官吏还得想办法经营“自留地”。为此,东印度公司大班多次抗议,不过抗议无效!

1754年,广州建立保商制度。因为按照行商最初的规约,一个行商顶多可以承销一只洋船的一半货物,其余的由其他行商分销。这样一来,公行制被废后,给广州当局的管理带来了问题:不但没人管理洋商的活动,还有碍于税收的通畅。于是,两广总督兼粤海关监督策楞建立了保商制度。他的考虑是,于各行商内选择殷实之富商,让他们给洋商做保人,这样政府收税方便。从此,外国商人一到广州,第一件事就是先找保商,而保商必须是十三行中的一家,洋商的税款,保商们要担保;洋商进出口货物价格,由保商们确定;洋商、洋船、船上水手的一切行为,从买一篮子水果直到一件谋杀案,保商都要负责。如果不考虑政府对于行商的勒索,这种保商制对于行商还是很划算的,发财挺容易的。而对于洋人来讲,则是大大的不乐意,他们想跟广州所有人做生意而不是被保商如此承包,同时各种名目的勒索只多不减,大班甚至扬言不再来广州做生意了,但这种吓唬对天朝并不起作用。一句话,你离了俺不能过,俺离了你,照样是天朝上国!

同类推荐
  • 宋武传说

    宋武传说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江湖本是江山一域,天下兴亡,也有匹夫的一份责任在。江湖和江山的连接点到底在哪,两者的融合是否会造成混乱,请诸位拭目以待。仍然是存在于小说中的世界,仍然是穿越者作为主角,以及那岳家后人的身份,这一切的交织会演绎出怎么样的故事?
  • 纪连海点评《汉书》(全集)

    纪连海点评《汉书》(全集)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与《三国志》《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纪连海点评<汉书>(套装上下册)》从《汉书》一百二十卷中,选取“纪”10篇,点评了刘邦、刘盈、吕雉、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共12位人物;选取“传”41篇,点评了陈胜、韩信、季布、萧何、张良、贾谊、李广、司马相如、司马迁、东方朔、杨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 雄霸三国

    雄霸三国

    如果告诉你王允与董卓是同谋,你会信么?如果告诉你董卓火烧雒阳得到朝廷支持,你会相信么?如果告诉你,吕布在决定嫁女儿前是大汉的忠臣,你信还是不信?作为吕布的小舅子、表弟,魏越正经历着这些,将见证三国是如何于纷乱中诞生的。
  • 神话2三国绝恋

    神话2三国绝恋

    主人公易小川通吃三国名将,赵云、吕布、关羽、张飞、许褚、典韦、太史慈、孙策全都不在话下。不仅单挑名将,更勇闯数十万大军,统帅百万军队战斗,打斗精彩,场面宏大,不容错过。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
热门推荐
  • 骗爱成婚:纯情娇妻太不乖

    骗爱成婚:纯情娇妻太不乖

    第一次见他,他拉起妹妹的小手离开,自己光着脚踩着血跟在后面。第二次见他,他恍若天神在舞池中央搂着心爱的公主,给妹妹举办的生日宴会,她却负责在厨房里洗盘子。“顾风尧,我谢谢你把我养大。”她对他除了崇敬就是感激,尽管他对妹妹与她千差万别。“知不知道,在我的眼里,女人的谢谢等于以身相许。”男人凝视着她,魅惑的声音恍若地狱里的阿修罗。“你不是很爱我妹妹吗?”她抵住他欺上身的手,焦急惊恐地看着他吼道。男人却看着她胸口,勾唇露出邪肆的笑容:“雅雅,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中小投资者获利创业板实战技巧全书,分享创业板“盛宴”的实操读本。尝新也需理性,操作更需指导,跟风要靠技巧,赚钱讲究策略。带你揭开创业板神秘面纱,教你如何一打就中,让投资少些盲目、多点理性,投资不投机。
  •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要让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抱怨命运多舛,被挫折打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调适自我,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百折不挠,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从挫折中拯救出来。
  • 仙凡禁爱:冷佛宠妻

    仙凡禁爱:冷佛宠妻

    一个冷性冷情的佛,孤独千年,傲然霸气,完美如他,是每个女人心中的完美。一个幽林的随性妖儿,善良而执着,两个云泥之别的人物会有怎样的火花碰触?几经回眸,回首的人儿依然是她,静静的守候,静静的思念。冰封的心石何时为她而开启,是携手共进,还是依然为佛?
  • 血逆苍天

    血逆苍天

    普普通通的大学生,穿越后重生成婴儿来到异世大陆,机缘巧合获得了异宝,从此开启了不凡的异世之旅!天元历练,修真夺宝,一朝名震圣都,带着荣耀回归剑冢。广结豪侠,入门拜师,提升功力,逆天升级!我以我血逆苍天,最平凡的人走最不平凡的路!
  • 重生之神级小学生

    重生之神级小学生

    相信我,小学生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小学生学会了:“你他喵的是小学生吗?”
  • 皇帝太狠心

    皇帝太狠心

    想她楼小语,集自高、自大、自恋的“优点”于一身,还有那么些大女子主义,竟然,竟然这么衰,清天白日,活生生的掉到了这个男尊女卑,妇女三从四德的倒霉朝代。女人们说话细声细气,走路莲步轻移,言谈中笑不露齿,随便说两句很“正常”的话就花容失色,指责你大逆不道。天啊!杀了她吧……这就算了,还有一个自认为全天底下他最大,不过,好象确实他是最大的,天天摆着张“冻土脸”的家伙总是和她牵扯不清,还有痞子一样的外族王爷要强娶她,什么和什么嘛!!她愤怒,她反抗,什么时候老天爷才把她送回去啊!可是,为什么有点不舍?
  • EXO之12个故事

    EXO之12个故事

    星空璀璨,落花缤纷,美妙时刻与你携手,幸福,不过如此。12个故事,12个主人公,12个结局,是否有不同的感触?新人写作,送给每一位爱exo的人。
  • 东归喋血

    东归喋血

    《东归喋血》是《张宝瑞武侠小说全集》之一。 长篇武侠小说《东归喋血》,是《宦海侠魂》的续集。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