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800000004

第4章 大英与大清,不是冤家不碰头(2)

依现在的眼光来看,道光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即维多利亚有没有婆家,就很可笑了。英国女王有没有婆家,与中英开战没有关系;人家就算沦为老处女,也不至于因为情绪郁闷而拿大清开涮;英国女王有没有婆家,更与中英双方的国力没有关系。因为她婆家再能,也不致于给她送原子弹当聘礼。不过既然道光不耻下问了,我们还是得解释一番的。事实上,道光问此问题的时候,这个黄毛丫头刚刚结婚不久,正幸福得发晕呢。

1840年2月,维多利亚女王穿上洁白的婚纱(白色的婚纱从此在西方开始流行)与自己的表兄阿尔伯特结婚。阿尔伯特乃是维多利亚舅舅家的孩子,来自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这表兄阿尔伯特被人誉为“流动的百科全书”,其外在的风度与内在的学识让维多利亚为之着迷。小女王在自己的日记里感谢上帝,说她“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她给自己的舅舅写信,向他显摆自己是“多么地开心多么地幸运多么地骄傲……拥有了阿尔伯特这么完美的丈夫!”她说:“我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良宵!我最最亲爱的阿尔伯特和我肩并肩地坐在脚凳上,他那激情洋溢的爱恋和柔情让我感到无比的爱意和幸福,这一切我想都没想过。他的双臂紧紧地拥抱着我,我们一次次地亲吻!他英俊的容貌和甜蜜的柔情让我陶醉……有夫如此,我复何求!”她说:“他的爱情和温柔比一切都重要,每次亲吻他柔滑的脸颊,或是吻上他的双唇都是一种无上的快乐……哦!我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

小女王确实很幸福:她和丈夫外出旅游;她在宫廷里开办舞会;她把贵族青年邀请过来,进行生日聚会;她与丈夫在晚餐前做小游戏,打板球或羽毛球,还跟孩子们嬉闹;阿尔伯特有时跑到外面搭猪圈,回来给她朗诵《苏格兰宗教史》,或者在她面前掂着脚尖学跳芭蕾,或者在走廊里与孩子们捉迷藏;她也可以和迈尔本首相外出骑马(这个时候,首相的妻子正和英国着名的大诗人拜伦在一块儿鬼混呢,老首相虽然对自己的老婆已构不成魅力,但是他的绅士风度却让小女王为之着迷);每天她也需要看好多公文,需要签好多字,但是她喜欢,她乐意做这样的事。当然,女王也会和丈夫生气,有一次,两人吵架之后,女王想要和好,但丈夫闭门不出,不见女王。女王主动道歉,去敲丈夫的门。丈夫问是谁,维多利亚回答说是女王。门没有打开,又敲了几次,里面没有反应。女王明白了,马上换了温柔的腔调说:“对不起,亲爱的,我是你的妻子。”于是,门立刻打开了……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维多利亚既享受了做女王的尊荣,又享受了平凡女人才能拥有的那种世俗的幸福,这种尊荣与幸福,不知道光是否羡慕?他可知道,这个世界上,国王还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所谓的人的活法?

众所周知,中国皇帝,都不是人干的。不说其他,单说后宫的母老虎,就令一般好汉招架不住。周礼明确规定,天子后宫的规模应该是: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是有名有位的,实际运作中,理论层面上,每一个宫女都是皇帝的女人,所以我们的皇帝都处于日理万机的严重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中,很不人道。晋武帝坐着羊拉的车子四处慰问他的娘子军,隋炀帝在迷楼里和他的娘子军藏猫猫。唐玄宗更是可怜,三万个女人的干活,若一天接待一位女人的话,这三万女人够他老兄接待一百年,真是辛苦到家了。可怜的道光帝虽然用不着陪老婆们捉迷藏,娘子军的编制也不算太超标,有名有姓有位的妃子也就十来个,但十来个也够呛啊!

武松打虎打了一个,李逵在丧母的激愤情绪下,才打了四个——两大两小嘛。

1861年12月,阿尔伯特因伤寒而去世,女王“永失我爱”,这成为女王的致命伤痛。以后每逢丈夫的祭日,她都会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相同的话语:“你的去世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我的人生从此支离破碎”;她给亲戚写信说:“世界已经死去了”;她说:“他的观点就是我的法律”。

最后这句话,有些人认为太过分了。如果道光听了,可能会持同感的。这里牵涉到了道光最关心的第三个问题,那就是,阿尔伯特作为国王的配偶,在英国担任什么领导职务呢?这还得拿英国的法律说事。按照英国的《王位继承位》,阿尔伯特娶了英国的女王,那他就是英国籍了。准确地讲,应该是英籍德侨。按照英国法律,女王的丈夫没权参与政治,连去下议院旁听议员辩论都不行。1856年,维多利亚利用自己的女王地位,又是央求,又是逼迫,要求首相引导议会通过一个决议,破格封阿尔伯特为王夫(Prince onsort)。议会拖了一年后才同意。道光要知道,所谓的王夫,就是“现任英国女王的丈夫”,不知道会不会喷饭?

由上可以看出,维多利亚与道光最大的差距,就是他俩的政治生活与婚姻生活了,如果道光那种后宫生活也算婚姻生活的话。诸位说了,两个人就没有一点共同之处?有。我觉得,两个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节俭。

小的时候,维多利亚总是穿同一套衣服。小姑娘被灌输了这样一种观念:女人频繁变换服饰不仅是挥霍浪费,而且是一种不良的品行。当然,这个时候她想奢侈也没门儿,因为她出生八个月的时候,她的父亲就死了,给家里留下一屁股的债务。

所以小时候的维多利亚,就是一个灰姑娘,当然成为女王后,并不意味着她就变成了白天鹅,因为小姑娘从哪个角度来讲,都不叫美女。一般的女人,在有了条件之后,可能就要选择做珠宝首饰和美丽时装的展台了,人长得不晃眼,起码那些首饰和衣服可以晃人眼吧。但维多利亚明显缺少这种偏好,做了女王后的她在服饰上仍然很俭朴,至于王冠上价值连城的珠宝,那仅仅是职业要求,此外别无他意。当然,维多利亚想奢侈,硬件也是有限的。英国早在中古时代,就确立了一条基本原则——“国王靠自己的收入生活”。按照这个原则,国王像其他封建庄园的领主一样,所有花费只能出自自己的领地,即自己直接管辖和经营的王室领地。对于王室之外的土地和农民,国王很难从中拔出一根毛来。如果他们得知,中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面向全国人民征收土地税,他们会吓傻的。因为英国国王给自己的官员发工资,都得自己掏腰包。按英国的传统,英王只有在爆发战争,或国内出现某种特殊情况时,才能面向全国收税。收税时,还必须向全体征税对象(这些对象的代理机构先是贵族会议,后是议会)说明征税理由,否则甭想拿到一个子儿。比如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七世借口儿子封骑士、女儿出嫁,要求议会给自己拨九万英镑,议会大哗。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后来《乌托邦》的作者、时年仅26岁的莫尔在议会上发表了坚决反对此举的演讲,最后亨利七世手里只搞到三万英镑,羞人啊。亨利八世在位时期,作为国王的他在街上见了商人小约翰的运输车队,竟不无嫉妒地说:哼,这家伙比我还有钱!当然他是白嫉妒,不能像道光的父亲嘉庆那般,因嫉妒和大人,就可以找个罪名把他干翻,然后独吞他的财产。至于英国历史上非常厉害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虽然被自己国内的着名传记作家描述为一只凶狠的老母鸡——“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个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但老母鸡再凶,竖毛再多,也仅是对外,无法对内。

伊丽莎白多次向议会要钱,议会多次不批。搞得这个童贞女王不得不缩紧裤腰带干革命,以至于她手下的大臣都嘲笑她是个小气鬼。你说议会把全国人民的钱袋子看得这么紧,英国国王不小气行吗?维多利亚做国王时,好歹可以拿工资了——“王室年俸”。这工资来之不易,需要追溯到英国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后,为了剥夺国王因给军队发薪饷而具有的控制军队的权力,避免军队吃国王的奶就听国王的话的风险,议会决定对国王实行“王室年俸”制度。

王室年俸,英语叫做“ivil List”。“ivil”是“非军事的、文官的”的意思,“List”意为“名单”,合在一起,是指“文官名单”,即从国王那儿领取薪金的文官人员的名单。英国国王只负责发放办公室工作人员、法官、大使、非武装人员的工资,军队的薪饷则由议会负责。这就是王室年俸的由来。最初,议会拨给国王的“王室年俸”为七十万英镑。后来,乔治二世嫌少,议会又把他的年薪增加到八十三万英镑。维多利亚他爷爷乔治三世聪明,跟议会商量:文职人员和武职人员的工资都应该由政府来支付,如果议会同意这样做,他情愿把有关税收,例如邮政税收和“国王地产”的收入如数交给政府,议会只需要每年发给王室一笔足够王室成员生活的费用就行了。

议会采纳了国王的建议,同意每年给乔治三世八十万英镑。这样,王室年俸就变成了一笔政府拨给王室的生活费用,而不再包括文职人员的薪金了。后来,政府发现乔治三世“国王地产”的收入每年只有八万九千英镑,感觉自己亏大了:既要支付文职人员的薪金,又要支付给国王一家八十万英镑的年俸,大大地不够本儿。

因此,当乔治三世死后,议会趁新君登基之际,赶紧降了工资,将王室年俸削减到每年五十一万英镑。维多利亚女王登位时,议会借口女王年纪尚轻,且未婚,把年俸又削减为每年三十八万五千英镑。可怜的维多利亚,拿的工资比爷爷大爷们差远了不说,比后任们也差远了,哪有资本奢侈啊?19世纪中期,中国的一两白银约等于美国的一美元五十美分至一美元六十美分,而一英镑约等于五美元。如此算来,维多利亚女王的年薪大约为一百万两大清白银,加上其他收入——领地收入和历代英王相传下来的固定资产,顶多算得上是国王中的小康水准吧。当然,维多利亚女王还有一项特权,那就是,全大英帝国,就女王不用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即使这样,维多利亚还是花钱有限,因为来钱有限啊!

我们道光爷的节俭比上维多利亚,却让人不知说啥才好。道光没有年薪,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时候的大清,年财政收入约四千万两白银,所以,理论上,道光皇上的年薪应该是四千万两白银才是。但是,这么富有的道光,居然把自己整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穿补丁衣服的皇帝。传说道光皇上想吃冰糖肘子,一问御膳房,竟然要五十两银子,可怜的皇上只好作罢;传说道光皇上想喝碗粉汤,内务府的回复是,若做那样的粉汤,得盖一厨房,需经费六万两,若常年喝,还得再加经费一万五千两,吓得道光再也不敢说粉汤的事了;至于道光花在衣服上的补丁费,更是远远超过了大臣们。当时,皇上穿补丁衣服,大臣们也不敢含糊,纷纷效仿,在自己的膝盖上缝块圆绸布当作补丁。比如那个三朝元老、军机大臣曹振镛就实实在在地一直陪着道光皇上穿补丁衣服来着。道光与曹振镛还就补丁及其费用交流过心得体会,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老曹朝服上的补丁花了七钱银子,道光龙衣上的补丁居然花去五两银子。虽然给道光打补丁的内务府很有吃回扣、宰大户的嫌疑,但是身为一个皇上,能关心一碗汤、一个补丁的价格,因价高而不敢吃一盘冰糖肘子,实在是天朝历史上百年不遇的奇怪现象。看看道光皇上的肖像,一张小黄脸瘦得像猴子似的,活脱脱的尖嘴猴腮,明白底细的人应该明白,那是营养不良兼贫血,饿的啊!

日籍华人陈舜臣说:“对专制帝国来讲,皇帝的资质往往左右国家的命运。”这里我们可以下判断了,此话百分之五十正确。皇帝的资质确实主宰着专制国家的命运,但那是在中国的历史循环圈里。这话一旦放到国际大环境之下,放到两种文明两种制度的格局之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一句话,皇帝资质再高,如果整个王朝自绝于国际主流,那么面对新世界、新文明的挑战,照样玩不转!

南京条约签订的前一天,道光皇上在寝宫的台阶上散了一夜的步,唉声叹气,懊恼连天。可怜的道光,他不知道,英国对中国,那可是“单相思”很久了!

英国对中国:“单相思”很久了

远在大清天朝尚没有诞生的时候,它未来的对手英国,在都铎王朝(1485~1603)时期,就开始“十分想念”大中国了。由于英国风行重商主义,更由于葡萄牙、西班牙在航海探险方面先行一步,各霸占了一条通往中国的航线,使得英国不得不“自力更生”,自找航线!

1573年,英国的威廉·布尔(William ourne)出版《论海上霸权》一书,指出,要到中国“求亲”,有五条路可走:

一是取道好望角(这条航线为葡萄牙人所专有)。

二是取道麦哲伦海峡(这条航道为西班牙人所专有)。

三是西北航路(要通过北美)。

四是东北航路(要通过俄罗斯)。

五是北极航路(要通过北极)。

同类推荐
  • 围棋少年之围棋高手

    围棋少年之围棋高手

    本故事纯属虚构,为围棋少年第三部,以棋为主
  • 末世三国

    末世三国

    东汉末年,群国纷争,乱世中神魔出世,枭雄中的神魔血统蠢蠢欲动,在末世的战乱中,谁能依靠强大的法器与优良的血统在大战中脱引而出,谁,又会是在烟火纷飞的战场上,最后的幸存者。
  • 三国之重整山河

    三国之重整山河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袁绍色厉胆薄,刘表虚名无实,孙策蓟父之名,刘璋守户之犬,如张鲁、张绣、韩遂等辈,皆碌碌小人,何足道也!”青梅煮酒,有人放声长笑:“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开什么玩笑?!你们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一群争鼎逐鹿的军阀而已!只有我,才能真正改变这段历史;只有我,才能引导这乱世走向全新的时代!
  • 零敲碎打大清国

    零敲碎打大清国

    检阅过去的历史,常常能够让我们不自觉地审视现在和未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大约就是这个道理!在对《清史稿》等有关史料的阅读中,我感到,清朝是一个叫人着迷的时代。有人可能会说,清朝是部族政权,清朝充满了血腥斗争,清朝钳制人的思想……是的,这都没有错,清朝留在历史上的负面因素确实昭然在案。但仍然不能否认,每一个朝代都有她的缺憾和优美,都有她的低徊与潮涌。世界上有哪样东西是完美的呢?——清朝自然也不能例外。
  • 微历史:风雨清朝

    微历史:风雨清朝

    清朝是一个历史的舞者,当封建制度这件已被穿过了两千年的华丽外衣飘落到他手里,他只是使出所有功力以求放射出衣服最耀眼的光芒,他可以借着这光芒名正言顺地自称“天朝”而蔑视四方,却也在光芒散尽之后无可奈何地走向衰亡……
热门推荐
  • 《截天传》

    《截天传》

    睁目崩山岳,闭眼碎河川。抬手断银河,覆手截苍天!从小被歧视的世家公子,背上神秘印记,最终放出耀眼光芒!(新人第一本书还要大家多多支持)
  • 遗失梦

    遗失梦

    当一切化作一缕轻烟,即便是再次轮回,也永远不再是以往的模样了。
  • 一朵水仙的高度

    一朵水仙的高度

    青春的什么东西,让我们变成了今天的堕落的自己又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变成了今天丰富的自己。
  • 无耻相爷的降魔宠妻

    无耻相爷的降魔宠妻

    她是至尊的降魔者却穿越成了痴傻呆滞的弃妃!他是大鈅王朝官居一品的相爷,妖孽魔魅。两个本是天生敌对的克星,在他看来却是天造地设。妖界妖龙契约在手,看你无耻相爷怎么接招!这个男人怎么这么无赖,她甩他,厌他,拒绝他,他却说要非她不娶?有病吧!
  • 天御星河

    天御星河

    星耀帝国,天骄纵横,英才辈出。九州大陆,诸强争霸,撼天动地。天域苍穹,圣魔争霸,各显神通。无尽星河,乱世相争,血域燃烧。唐家后辈偶遇江湖术士,觉醒天罡霸体,闯入武者世界大时代来临,谁是主宰,谁能凌驾九天十地,斩尽日月星辰,举世震颤!
  • 《虚幻力量》

    《虚幻力量》

    无意中得到一部心法,而后走向强大,默默的看着小人物如何执掌非凡的力量,成就非凡的人生。作者手残,本书慢热,看官可养肥再看。
  • Tom Swift And His Giant Cannon

    Tom Swift And His Giant Cann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都瓜娃

    成都瓜娃

    说描写了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因找不到生活的出路而对人生玩世不恭。后由于家庭不幸和一个姐姐对自己的激励,加上对绘画艺术的天生热爱,后又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最后终于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的故事。
  • 领导干部演讲艺术

    领导干部演讲艺术

    这是中国第一本领导当众演讲与即兴发言的实用训练手册。以往的演讲与口才书籍内容面面俱到大同小异,纯理论的知识比较多,实操性不强。现在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老板渴望拥有良好口才。罗成老师用25年的演讲经验和10年的演讲口才训练记录凝聚而成本作品,原创性强,简单易懂,实战高效。
  • 仙魔七方界

    仙魔七方界

    一双手撕开苍穹之巅,一双脚碾压无数天才,踏进无数位面,习上古不传道经,炼妖灭仙,悟人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