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唐词的小令绝唱
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对词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唐人由借鉴到仿写,逐渐涉猎词界,初唐几乎没人涉猎词,因为从史料上很少发现这样的记载。盛唐、中唐一些诗人,以极大的敏感和激情开始对这一新诗体的关注,并对这一新诗体逐步尝试。据说李白写过两首词,分别是《菩萨蛮》和《忆秦娥》,并冠以首创文人填词的风气,并被人尊“为百代词曲之祖”,不过,史料并无记载,大多数人对此表示怀疑。真正创作词的诗人是中唐一些诗人,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在当时就引起“递相唱和”的风气,以至传播到日本,风流一时。“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一首绝妙小令。词人借渔家生活自道隐居江湖之乐。全词共五句,前两句纯为描写自己隐居之地环境的优美,先后用五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显得轻松自然、从容洒脱,大有超然物外之势。这种景分别是“西塞山”、“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五种景词人完全用白描手法,把自然的优美一下子烘托出来了,一幅恬淡适意的图画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西塞山”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有白鹭的自由飞翔,有鲜艳的桃花开放,有清澈碧绿的流水,水中又有肥美的鳜鱼游来游去,背景由大到小互相映衬,由静到动,动静结合,一下子突出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绘就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景图,色彩十分鲜艳,红的、绿的、白的、黑的、蓝的、青的相映成趣,这种桃花源式的美丽世界,词人仅用几笔轻轻一点,境界全出,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吗,还是天姥山的神仙福地呢?这一美妙的境界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眼睛。为此,俞陛云《唐诗选释》评曰:“桃花流水句,尤世所传诵。”就说明此景写得美妙独特。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渔夫捕鱼的优美环境,这时,主人翁还没出现,这是欲擒故纵的写法,环境如此美丽,令人向往,那么在这美景中活动的人更显与众不同,更表现出超然物外的特点。就是在这一美丽而神异的环境下,有位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隐者,是那么从容自得地垂钓。这位垂钓者,我们只见其头戴的、身穿的,却没有见其真容,更显示其真实身份,在这里仅是一个暗示。渔夫垂钓是背对着我们的,那么渔夫的真容及捕鱼的情景是留给读者去想象的。这是唐诗中常用的虚空留白手法的运用,单就“青”、“绿”二字而言,与所写环境的色彩相映成趣,构成一个和谐自然的人物画面。在句法上,前两句的写景是七字长句,到了这两个三字短句使整首词的节奏突然跳荡明快起来,造成了独特的意趣,这就水到渠成的引出了渔夫雨中捕鱼的画面。这一结句分两个层次,“斜风细雨”紧承上句,点明披蓑衣,戴箬笠的原因,渲染了整个捕鱼的环境气氛,“不须归”又是一顿,反衬出渔夫雨中自在捕鱼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神态,是渔夫浮家泛宅,乐在其中精神的真实写照,一下了摒弃了尘世的芜杂和忧虑,这正是词人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最后这一句的画龙点睛作用,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肯定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污浊的厌倦。正因为如此,黄蓼园评说道:“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已者。隐跃言外,蕴藏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此评说正道出了该词的小巧玲珑之处。
中唐写小令的还有戴叔伦、韦应物,他们二人都写了《调笑令》,这是唐人最早以《调笑令》为词牌写小令的。当时,戴叔伦写了一首,韦应物写了两首,其他人少有涉猎,这说明,在唐代,词调还不是太多,创作词的人也有限。二人的《调笑令》写得都是边塞景象,但词的内容却不相同,这种现象刚好印证了词调较少的观点。戴叔伦的《调笑令》是写边塞征人的小令。“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前三句以边草起兴,“边草尽”比喻“老兵”衰,连用三个“边草”,实乃一唱三叹之感。有回环不尽之妙;单从修辞而言,这又是大声的呼告。这是一个老兵在呼喊,是一个老兵在悲凉地呼求,这种凄苦荒寒的军旅生活快结束吧,人生几何,我的青春全消磨在这边塞的苦寒生活当中,我有父母,无以赡养;我有妻子,无以团圆;我有儿女,无以抚养,这种沉痛的诉求,不由得使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回想起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社会,盛唐的高歌情调渐渐退去,悲凉凄苦的哀音随之而来,正如俞陛云所言:“唐代吐蕃回纥,迭起窥边,故唐人唐词,多言征戍之苦。”戴叔伦这首小令也不例外。老兵的情感就是由边草来体验的,全用景物和环境烘托代替直接抒情,老兵的呼告,令人目光移向远方苍茫而辽阔的雪景:在这茫茫洁白的银色世界,再加上辽阔无垠的月光普照,雪景与月光互映,更显清旷。《姜斋诗话》中说“情、景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里老兵的情感体验,是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方可领略到,实际上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面对边塞雪景,从老兵“明月,明月”的呼告中,我们仿佛看到老兵面对明月在无声地倾诉:哀怨悽恻的胡笳呀,你好不教人愁上愁啊,我的年纪大了,还让我苦守边塞,还让我与妻子老小分离,何时是个了啊!“愁绝”一词,把老兵愁肠百结的心理状态传神写出,随着“愁绝”的哀叹,词也结束了。但“愁绝”的深刻蕴含却伴随着胡茄声的余音萦绕于读者心田,这一点睛之笔实在是耐人寻味,含意不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韦应物的《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方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斯,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这首小令,是一首咏马词。前三句是交代事件在燕支山下,有一匹胡马,远离马群,迷失了方向。接下来的两句,先写胡马迷路后的焦躁不安,跑来跑去,四处兜圈,时不时的东张西望,下意识地用蹄子刨着雪沙,为了寻找同伴,或者是求救,大声嘶鸣着,我认为,这里正是马失群后的无助无奈。经过它的各种努力,效果都不佳,眼看无边的衰草淹没在深深地暮色中,这匹失群胡马的处境十分不妙。词人在描写胡马的失群时,抓住了关键的动作与神态,“跑沙跑雪”、“东望西望”十分贴切地勾画出了失群马的慌恐、惶急,举止失措。最后一句“边草无穷日暮”纯为写景,却暗示了迷路的胡马没有出路的窘境。也显出词人的匠心独运。那么这首词的主旨到底是什么?前人评价颇多。如“此笑北胡难灭之词”,“言胡马东西驰突,终至边草迷路,犹世人营扰一生,其归宿究在何处”,还有一种说法是:“胡马实际是一个远戍绝塞,无家可归的战士的象征。”这几种评论,都有武断臆想的成分,实际上,这就是在咏叹一匹失群的胡马,从动作到神态,勾画了一幅漫无边际的草原暮色图,这样理解不是更显灵动吗?
令人吃惊的是,这首词的格律十分独特,在仅有的32字中,有四个仄韵,两个平韵,两叠韵,平仄韵交替转换,在平韵再转仄韵时,二字叠句必须用上下方的最后两字倒转为之。所以它的别名又叫《转应曲》。中唐时期,大多数词人都是用五、七言绝句来写的,尽管有人开始尝试长短句填词,但基本句式还是摆脱不了五、七言的格局。这首小令全用二言和六言,句调更为参差不齐,韵位变化有致,这就体现了词调的特点,为此,在中唐是极富有开创性的,对五代词产生了较大影响。
戴叔伦的《调笑令》与韦应物的《调笑令》同为一个调,又同为一个时代人,但所写内容却大相径庭,一是写征人疾苦,一是写失群马的无助,从格局上来看,也各有特色。戴词主要突出征人的情感变化及内心体验,显得严谨紧凑,韦词主要从动和神两方面来写失群胡马,显得细腻传神,单就平仄而论,二者已离词的真正特点更近了,已打破了唐诗五、七绝格局,都具有开创性。在内容上更丰富、更多样的还有王健的《调笑令》:“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这是一首宫怨词,这一内容在古典文学当中属于寻常题材,唐诗中更是屡见不鲜,但新兴的词体中,还是少见的,为此,就内容而言,王建这首词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一定的开拓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词由物起兴之后,由物的命运自然转接到人的命运上,由人物行动转到内心世界的刻画上。宫女曾被宠幸过,但那是过去,现在失意多年,自己在痛苦中煎熬,玉容早已憔悴不堪,哪有心思再去想音乐舞蹈之事呢。多少宫女都是因才艺双佳才被皇帝青睐,但风流天子兴尽之后则是宫女的痛苦。宫女身居冷宫,就是再有才艺,何人能欣赏得到呢?这样的心灰意冷足以表现宫女抚今追昔的怅惘和感伤。笙歌管弦已与自己无缘,她期待着,期待着皇帝的回心转意,有重新风光的那一天,但期待越重失望越重,内心痛苦更加一层。结句典故的运用,将失宠宫女凄婉绝望的心境生动传神地烘托出来了,虽无谴责但谴责之意尽出矣。顾起伦《花庵词选跋》中说:“王仲初《古调笑》,融情汇景,犹不失题旨。”也就是说,王建写宫怨,不牵强,并且合词律要求,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艺术形式为主题服务,这在当时是高于那些发噱无聊之作的。
以上我们分析了三首《调笑令》,这三首词同为一个词调,所写内容多异,效果也有不同,有批判,有控诉,有词式的追索,这正说明唐代词人在艺术上不断的完善新体诗的探索精神。
在中唐词人中,刘禹锡与白居易是写词较多的词人,特别是二人共同写过的词调《忆江南》都有组词形式出现,刘禹锡的组词《竹枝词》更为著名,影响颇大。我们先来看他们的《忆江南》。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秋天,原住同州(今属陕西大荔县)刺史的刘禹锡因病,改住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洛阳当一个闲职。当时白居易也住在洛阳。两人早年在长安时就相识,唱和诗达数百篇之多,写此词时,刘禹锡、白居易均已近暮年,二人相聚,更有一番情味,来往更为频繁,所以后人称他们为“刘白”,白居易曾写过流行曲《忆江南》三首,到了开成三年,刘禹锡和作了两首,在题下自注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所谓“依《忆江南》曲拍为句”就是按照《忆江南》的曲调填的词。这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依曲填词的最早记载,所以,刘禹锡的《忆江南》两首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刘禹锡的《忆江南》二首: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第一首是伤春,第二首是惜春。第一首的第一句话纯为散文句法,没有任何雕琢痕迹,表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而又无奈。第二句由人想到春天,春天也会像人一样依恋春天,不愿离开洛阳人,但又不得不缓缓远去,并依依不舍的向洛阳人致意。其实,这里是人与春共有的感觉,写春天的依依惜别,也是写人对春天的依依惜别,说明了人与物的感情是相通的。这里既写了物态,又写了物情,惟妙惟肖。接下来又对自然景物进行了描绘,如美女一样的弱柳也对春的逝去表示了伤怨,“伤春”的内蕴更为深化。三、四句是七言对偶句,写兰花,也因春天的逝去而暗自抽泣,以至于泪湿罗巾。“弱柳”、“丛兰”比喻女子的丰姿,但喻体没出现,这并不影响人们去理解,因为第二句的比喻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好像真有一位天姿国色的佳人,独坐庭院,在为春天的消失而怨愁,面对遍地落红而伤神。诗人通过一连串的比喻进行了大力渲染,其“伤春”主旨更为突显了。这首小令的艺术性体现在:结构变化别致新颖。写自己与花草、美女是自然的顺接,第二句写春天“多谢洛城人”又采用逆向描写,从而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显示了跌宕摇曳之情。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显得自然和谐,第二句是拟人,三、四句是比喻,艺术效果最好,把“弱柳”和“丛兰”比拟为美貌女子,在形象、气质、意态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易于理解和想象,只有有了这两句的扎实衬垫,末句才显得自然,顺理成章。据《历代诗余》引《古今词话》说:该词“一时传唱,乃名为《春去也曲》。”可见在当时影响之大。
第二首的惜春与第一首的伤春同中有异。首句“春去也”承第一首而来,深化了伤春、惜春的情感,呼应第一首,正是连章体惯用的手法。第二句叮嘱大家珍惜这大好的春光,三、四句是说自己惜春的具体打算,末句是假想如能实现的心理,全词互相勾连、转折,线索十分清晰。劝大家也是劝自己,都来珍惜这美丽的春光吧,珍惜春光,也是珍惜青春,因为他们都是最美好的时光,令人向往,叫人珍爱。所以这两首词既有景的描绘,又有人的心情的表达,景与情十分和谐自然的糅合在一起,让人感到景即人,人即景,景人不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既然这两首词是和白居易的《忆江南》组词而来,那么,我们不妨也将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摘录于此加以比对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