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9600000005

第5章 痛经(3)

用法:用注线法。穴位消毒局麻后,取装有1号羊肠线1.5cm的9号穿刺针刺入穴内。气海向下刺入肌层,余穴直刺1.5cm,推入羊肠线,外盖敷料。1周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三阴交、关元、地机、归来、内关。配穴: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寒湿凝滞加气海、足三里,气血虚弱加脾俞透胃俞、足三里、肾俞。

用法:用注线法。取1号羊肠线1~2cm,装入9号穿刺针内。腹部穴向下斜刺入肌层,埋入羊肠线2cm;四肢穴直刺,有酸胀感后,埋入羊肠线1cm。

7d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八、穴位注射疗法

方1

取穴:环跳、关元或上髎、次髎。

用法: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于穴位皮下注射,每穴0.5~1ml,每日1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气滞血瘀配膈俞,寒湿凝滞配脾俞,气血虚弱者配足三里。

用法:气滞血瘀型用5%当归注射液4ml,寒湿凝滞型用5%当归注射液2ml加胎盘组织液2ml,气血虚弱型用胎盘组织液4ml,每穴注入1ml,每日或隔日1次,左右交替,10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取穴:肾俞、次髎、关元、血海、三阴交。

用法:用2%普鲁卡因1ml,加生理盐水适量,或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6~8ml,患者腰痛重者取腰部1穴,腹痛甚者取腹部1穴,再配双下肢1穴,每穴注药1ml左右,每日1~2次。下一次治疗应于月经来潮前1~2d开始,可预防或减轻痛经发作,连续治疗3~5个经期。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取穴:中极、承山(双)或三阴交(双)。

用法:用阿尼利定(安痛定)2ml加生理盐水适量,每穴注入1~2ml,每日1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

九、穴位贴敷疗法

方1

取穴:关元、次髎。

用法:患者在行经前取阿魏麝香化积膏(中成药)两帖贴于上述穴位,贴3~5d去除。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2

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次髎、阿是穴。

用法:取痛舒宁硬膏(中成药)剪成每片约lcm2,贴于上述穴位3个。每天1次,30min左右可见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3

配方:乳香、没药各15g。

用法:两药混合共碾细末,备用。于月经来潮前取药5g,调黄酒制成药饼如五分硬币般大(稍厚),贴在患者脐孔上,外以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适应证:瘀血型痛经。

方4

配方:五灵脂、蒲黄、香附、丹参、乌药各等量。

用法:诸药混合碾为细末,经前5d起取药末适量,调热酒适量成厚膏状,把药膏摊于纱布上,贴敷在患者脐孔上,外以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病愈停药。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适应证:妇女痛经,或经前后少腹疼痛难忍,乳房胀痛不舒。

方5

配方: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20g。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用白酒适量炒热敷脐。

功效: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适应证:寒凝气滞型痛经。

方6

配方:肉桂、沉香各3g,干姜、吴茱萸、香附、艾叶、小茴香各6g,当归、延胡索各9g。

用法:诸药混合碾为细末,置于双层纱布袋中,敷于脐部,外用绷带固定,另用热水袋置药上熨之,每日3次,每次30min。

功效: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适应证:寒凝气滞型痛经。

方7

配方:丁香、肉桂、延胡索、木香各等份。

用法:诸药混合碾为细末,过100目筛,和匀,瓶装备用。月经将行或疼痛发作时,用药末2g放胶布上,外贴关元穴,若疼痛不止,加贴双侧三阴交。

隔日1次(夏季每日换药1次)。每月贴6次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温经、止痛。

适应证:瘀血型痛经。

方8

配方:白芥子15g,面粉150g。

用法:先将白芥子研细,然后与面粉混合,用热水调制成饼,趁热贴敷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3h更换1次。一般1次痛止。如痛不止,可连续敷用。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9

配方:乳香15g,没药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用黄酒调成糊状,敷脐,胶布固定。每月行经前连敷3d。直至经行不痛为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10

配方: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20g。

用法:上药共研细粉,加白酒适量炒热,用布包裹,趁热敷脐,胶布固定。

于行经前3d开始敷。直至经行不痛为止。

适应证:主治寒凝气滞型痛经。

方11

配方:吴茱萸25g,细辛5g,桂枝1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单层纱布约钱币大放脐孔中,再将药粉2g加少许食盐混匀置于纱布上,再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并于每晚睡前用手指按摩5~10min。每2d更换1次。15d为1个疗程,休息3~5d再行下1个疗程。一般连续3~5个疗程即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12

配方:五灵脂250g,郁金250g,冰片1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30g用白酒调成糊状,于经前3d,贴敷关元穴(脐下3寸)、中髎穴(骶骨第3孔中),胶布固定。经后2~3d无腹痛时去掉。

一般2~3个周期可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13

配方: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20g,没药2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用白酒调成糊状,敷脐,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3d痛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14

配方:肉桂10g,吴茱萸20g,小茴香15g,延胡索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黄酒适量炒热,用布包裹,热熨脐部。冷则再热,直至痛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15

配方:丁香5g,肉桂5g,延胡索5g,木香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2g置胶布上,于月经将行或疼痛发作时贴敷关元穴(脐下3寸)。一般贴后20min即感腹松、痛缓。隔日1次,每月贴6d。

若痛不止,加贴三阴交穴(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16

配方:当归、香附各30g,吴茱萸、艾叶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30g,以醋或黄酒调和成膏状,分敷于两足心涌泉穴和肚脐上。上盖敷料,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于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至经行停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十、其他外疗法

方1

配方:食盐(细盐)300g,生姜(切碎)120g,葱头1个(洗净)。

用法:将上药炒热,热熨腹部痛处阿是穴,葱头改成葱白亦可。每日数次,每次30min。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适应证:虚寒型痛经。

方2

配方:老陈醋90g,香附(研末)30g,青盐500g。

用法:将青盐炒热后,拌香附末炒0.5min,再将陈醋均匀洒入锅内,边洒边炒0.5min,然后装入布袋内,扎紧袋口,热熨小腹部,每次30min。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止痛。

适应证: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

方3

配方:花椒60g,生姜12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入锅炒热,用布包裹,热熨痛处。其痛立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4

配方:香附120g,白芷15g,红花10g。

用法:上药加醋120ml,文火炒热,用布包裹,热熨少腹。凉则再热。如此2~4次即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5

配方:川乌0.5g,草乌0.5g,香附0.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小块纱布包裹,塞入两侧鼻腔。10~20min即可止痛。痛止后取出。一般1~3次即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6

配方:香附30g,白芷15g,红花10g,陈醋150g。

用法:上药共拌匀炒热,用布包裹,热熨痛处。20min后加热再敷。其痛立止。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7

配方:生铁屑500g,小茴香50g,艾叶50g,硫黄10g。

用法:上药用醋拌匀,装入布袋,于经前2~3d置于少腹部。1h后除去。

每日1次。

适应证:主治痛经。经期间勿用。

方8

配方:香附20g,枳壳20g,乌药20g,丹参20g,延胡索20g,五灵脂2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少许黄酒拌匀,装入18cm×14cm的布袋内,贴敷脐部30min,外加热水袋。于经期时每日1次。一般2~3个经期即愈。

适应证:主治痛经。

方9

配方:肉桂3g,吴茱萸6g,当归9g,干姜6g,艾叶6g,延胡索9g,沉香3g,香附6g,小茴香6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置于双层纱布袋中,于经前3d敷脐30min,外用绷带固定,再用热水袋温之。每日3次。直至经净。

适应证:主治痛经。

第四节验方疗法

方1化膜汤

配方:血竭粉(另服)3g,生蒲黄(包煎)15g,五灵脂10g,生山楂9g,刘寄奴12g,青皮6g,赤芍9g,大黄炭、炮姜炭各4.5g,三七粉(另服)3g。

用法:自月经中期起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至月经来潮。

功效:理气活血,逐瘀脱膜。

适应证:膜样痛经。

方2脱膜散加味

配方:五灵脂10g,生蒲黄10g,肉桂末(另服)3g,三棱10g,莪术10g,鹿角胶(烊)10g,乌药10g。加减:兼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0g,紫石英30g;伴经前乳房胀痛、大便干结者,加柴胡8g,川楝子10g;有乳癖者,加穿山甲珠(代)10g,皂角刺10g;溢乳者,加木通5g,山楂10g,麦芽15g;经血量多者,加血竭10g,三七5g;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3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于经前服用,每个月经周期服5剂,疗程为3~6个月经周期。并结合采用调周法。

功效:祛瘀止痛,温阳脱膜。

适应证:膜样痛经。

方3活血化瘀汤

配方:当归15g,三棱、莪术、红花、桂枝、乌药各10g,艾叶5g,桃仁、川牛膝各12g,益母草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空腹口服。

功效:温肾、活血、逐瘀。

适应证:膜样痛经。

方4痛经方

配方:当归9g,川芎9g,桂枝3g,吴茱萸3g,柴胡9g,乌药9g,牛膝9g,益母草30g,延胡索9g,香附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用时间为来潮前3~5d及经期中前3d,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适应证:原发性痛经证属气滞血瘀型。

方5当归四逆汤

配方:当归25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4g,甘草10g,通草10g,大枣8枚。加减:若虚寒甚,见大便溏薄、呕吐、脘腹疼痛者,加吴茱萸、生姜。

用法: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2周为1个疗程。

功效:温经散寒,通经止痛。

适应证:痛经。

方6调经止痛方

配方: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5g,延胡索15g,白芍15g,制没药10g,川楝子10g,川牛膝1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香附10g,甘草6g。加减:恶心呕吐加黄连、吴茱萸、生姜和胃降逆;胸闷、食少加白术、茯苓、陈皮健脾理气;口苦、苔黄、经期延长加栀子、夏枯草、益母草;痛及腰骶加杜仲、续断;两胁胀满加柴胡、枳壳。

用法:每个月经周期前5d开始服药,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适应证:原发性痛经。

方7益肾调气方

配方:鹿角霜10g,巴戟天10g,熟地黄10g,当归10g,川芎10g,香附10g,乌药10g,艾叶6g,益母草25g,赤芍10g。加减:素体阳虚,小腹冷痛,经行腹泻加肉桂、炮姜、小茴香;肾虚腰痛明显加淫羊藿、续断;经行小腹胀痛明显加九香虫、延胡索;经行腹痛挟下瘀血块加蒲黄、五灵脂;肝郁化热头痛、头晕、经行量多、色深去香附,加牡丹皮、夏枯草、柴胡;痛甚而呕逆者去熟地黄,加吴茱萸、黄连、生姜。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于经前1周开始连服7d,3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原发性痛经。

方8香灵汤

配方:制香附12g,五灵脂10g。加减:气滞血瘀重者加乳香10g;兼寒者加吴茱萸或肉桂6~8g;兼热者加黄柏或栀子6~8g;气虚者加黄芪或党参10g;血虚者加当归10g。

用法:行经前3d开始服药,每日1剂,连服5剂,经行时不停药。若经期不准确,可在行经腹痛时立即服药。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适应证:气滞血瘀型痛经。

方9芍铃汤

配方:赤芍、白芍、甘草各15g,川楝子、延胡索各20g,没药、鸡血藤、丹参各15g,黄芪、山药各20g,肉桂10g。加减:若腰骶痛加杜仲;腹胀痛或经前加枳壳、乌药;腹坠痛加党参、白术,乳房胀加柴胡、香附;恶心呕逆加沉香;经期加熟地黄、当归、川芎、甘草、香附;经后加熟地黄、当归、党参;盆腔炎加紫花地丁、连翘。

用法:每剂水煎至300ml,每次100ml,每日2次温服,间断适时给药,痛经随月经周期发作,故每在疼痛发作前1周开始给药,至月经期过停药。

功效:调气和血,化瘀止痛。

适应证:气血淤滞型痛经。

方10益母止痛汤

配方:益母草20g,当归12g,赤芍15g,香附9g,延胡索9g,乌药9g,甘草9g。

用法:水煎服,每月服3剂。经前1周开始服,连服3d。共服3个月。

同类推荐
  • 沈英森验方验案

    沈英森验方验案

    本书总结了沈英森教授在临证中行之有效的验方92个及相关验案,分为肝系验方验案、心系验方验案、脾系验方验案、肺系验方验案、肾系验方验案。
  • 带教医案实录

    带教医案实录

    伤寒有六经三阳三阴之法;温病有三焦卫气营血之辨;内伤之治,当以脏腑经络为纲,气血精分为目,自是古人心法。内伤者,伤损于内。杂病者,百千万端,自各成病。内伤之原由,多因时气杂感而起。时气杂感虽为小邪轻病,却易伏留而成内伤杂病诸端。仲景云:“大邪中表,小邪中里。”虽为小邪,入里伏留,与正搏结,或虚或损,夹杂邪气,久成内伤,迁延不治,易成积聚,病若至此,已属难治。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一书,由长期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药品对家庭来说,已成为必备药,常用药。例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特别是有些新药,虽然同过去常用药物具有相同效用,但用法、用量往往不同。有些人服用时,好凭以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草率服用,这是非常有害的。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热门推荐
  • 炼妖女修:俘虏你别跑

    炼妖女修:俘虏你别跑

    收尽天下妖怪,俘虏天下帅哥,我的奴隶我做主。一朝穿越,成为夏家废柴旁系支脉。不能修炼真元?我有神器:空间、炼丹、功法。没有帮手?我有神器:妖神都来助阵。人人都来抢我的宝物?我有先知鼠,预测凶吉,天下第一。哎哟,那位哥哥,看不起我?不好意思,看不起我的都得做俘虏!
  • 万里无云

    万里无云

    18年重新启动万里无云终有拨云见天之日万里无云
  • 木非烟

    木非烟

    她是灵界新上任的婆婆,为了灵族的安危,舍弃最爱的长太息嫁给冥族大冥司,却在婚礼那天遭遇歹人毒手,身体四分五裂,命在旦夕。长太息刻骨削肉将她拼接,救其性命。当她醒来之时却不见爱人的影子,踏破山河,访遍六界,只想对最爱的人说一句那从未说出口的话:“我爱你!”......
  • 冰山相撞请注意

    冰山相撞请注意

    冷漠的她,从小便背负着如同铁牢般的诅咒,把她紧紧的囚禁,不想牵连他人,从此冰封内心。冷酷的他,父母在他面前惨死,他痛恨、他悲伤,可他什么都做不了,不想历史重演,从此封闭了内心。当两座冰山在命运的安排下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关注:冰山相撞,请!注!意!
  • 妾本倾城不倾君

    妾本倾城不倾君

    她是九荒第一绝色,花城城主花倾城,最擅长媚术与用毒,他嫌她心肠狠毒性子轻浮;他是菩提寺里明一和尚,寒寺侍佛二十载终不得剃度,师父说他佛缘未到尘缘太重。她带他远离蛮荒踏入滚滚红尘,她说他是临苏唯一的皇子,她说她要将他送上临苏至高无上的皇位;他挣扎过,逃离过,最终却心甘情愿任她摆布,甚至滋长出更大更狂妄的野心,却始终看不透她浅笑低语的背后。那一日,他九五至尊,她却顿然远去,他以为她要的他曾不愿给的,竟是她不屑的;那一日,她褪下铅华,芙笑媚众生,依是曾经戏语:妾本倾城,奈何倾国倾城不倾君。
  • 校园偶像与萝莉萌少女

    校园偶像与萝莉萌少女

    与你的初遇,美好而神秘,不知道你的身份,却在第二天的报到。又看到了你。再知道你是少年偶像,我想说:我喜欢你,风泽寒。
  • 翎凰传

    翎凰传

    她,俯瞰众人,傲视群雄。她,红颜娇好,令人着迷。她,曾为爱人奉献一切,却换来一身的伤。从此,她便不再相信爱情,只求变强,巅峰!
  • 锦衣儒生

    锦衣儒生

    这是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没有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却有着各式各样的法术,武技和神通!这里没有地球上多如牛毛的神仙,只有高悬天空的帝星,文武曲星和众多繁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修炼的根本就是源于星星的力量。这个世界和地球唯一相同的就只有如古代历史一样的朝廷与门派,这里的朝廷名为明皇朝!高智商反社会型人格的柳仙穿越到高武世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锦衣卫。原本是儒生要考科举的他如何用手中的绣春刀干掉一个又一个想取其性命的敌人?新人,新书,求推荐~挥泪求票~书友群:577728719
  • 《绝色倾城:废物很妖孽》

    《绝色倾城:废物很妖孽》

    因为曾祖父的遗愿,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以武为尊的世界,她这个废物自然成了被排挤的对象。废物?草包?如果她是废物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天才了好吧?不过,她的烂桃花似乎也太多了点吧……“你是我的,不许你看别人。”“又不是我想看。”某女无奈耸肩。当妖孽遇到变态,强强联手,称霸世界。且看她如何俯视众生,且看他如何斩断某女的桃花。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对,是“男女搭配,修炼翻倍!”
  • 霸道总裁宠上瘾

    霸道总裁宠上瘾

    时而逗比,时而高冷的一个副总裁与一个高冷,残暴的暴君的故事,或甜或宠,由我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