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2700000013

第13章 孔明兵法(4)

择材

夫师①之行②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③名曰报国之士④;有气盖三军,材力⑤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阵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⑥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⑦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⑧之士;有善发强弩⑨,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⑩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注释】

①师:这里指军队。

②行(háng航):这里指行列。

③聚为一徒:编为一队。聚,集合,集中的意思。徒,同类的人,这里引申为队。

④报国之士:这里指为报效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即现在的人说的敢死队。

⑤材力:四肢有力。

⑥搴(qiān千)旗:夺取指挥旗。搴,拔取、奇取。

⑦争锋:通过争斗来分胜负。锋,指古代军阵的正面前端,也是双方作战首先接触的部分。

⑧驰:这里指车马疾行。

⑨弩(nǔ努):用机栝发箭的弓。

⑩摧:指挫败,摧毁的意思。

六军:指朝廷的军队。古代军制,王有六军,大诸侯国有三军,其次有两军、一军。

因:这里指根据,依据。

【译文】

对军中的士卒,(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来使用。)有喜欢格斗、乐于争战的,能够独自攻取强敌的,可以把他们编在一起,称之为报国之士;有气冠三军,身强力壮,既勇猛又敏捷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突阵之士;有脚步轻捷迅疾,跑得快如奔马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搴旗之士;有骑马射箭如飞,百发百中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争锋之士;有射箭必中,中箭者必死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之为飞驰之士;有善使强弩,又远又准的,可以编在一起,称为摧锋之士。面讲的六种是军中有特长的人,都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长来使用。

智用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①,因时②,依人③,以立胜也④。故天作⑤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⑥;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迹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注释】

①顺天:顺应天道。

②因时:把握好时机。因:凭借,利用。时,时机。

③依人:这里指依据众人的意愿。

④立胜:这里指取得胜利。

⑤作:作成,成全,促成的意思。

⑥逆:这里指违背,违反。

【译文】

为将之道,一定要顺应规律、把握时机、合乎民意来取得胜利。因此,合规律、合人心而时机不成熟,就叫做违背时机;合时机、合民意而不合规律,就叫做违背天道;合规律、合时机而不合人心,就叫做违背人意。明智的将领在指挥战斗时,不违背天道,不违背时机,也不会违背人意。

不陈

古之善理①者不师②,善师者不陈③,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④,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⑤修典刑⑥,咎繇⑦作士师⑧,人不干⑨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⑩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注释】

①理: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②师:原指军队,这里指兴兵作战。

③陈:同“阵”,原意指交战时的战斗队形。这里指兴兵。

④攻伐:这里指侵犯的意思。

⑤舜:传说中的有虞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也称虞舜,后来把位让给禹。

⑥典刑:即刑法。典:制度;刑,处罚的总称。

⑦咎繇(yoú由):相传远古时东夷族的首领,曾经被舜任命为掌握刑法的官。

⑧士师:古时掌握刑、狱的官职。

⑨干:这里是冒犯的意思。

⑩禹:夏后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是夏朝的建立者。传说他治水有功。

有苗:远古时的一个部落,也称作三苗。

干:指盾牌。

羽:雉羽。

格:这里指归顺。原意是来、到的意思。

齐桓:即齐桓公(?-公元前643年),春秋时齐国国君,襄公之弟。襄公死后,他夺取君位,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北伐山戎,南抑强楚,不断树立盟主的威信,成为春秋代时的第一霸主。

楚:指楚国。

山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也叫北戎。

楚昭:楚昭王。

卒:这里指终于,最终。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治兵,善于治兵的人不兴兵,善于兴兵的人不轻易作战,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善于处理败局的人不会灭亡。远古时,圣贤治理国家,使各部落都安居乐业,长久和睦相处,互不侵犯,这就是所谓的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治兵。比如虞舜在位时,制定刑法,任命咎繇为司法官,各部落不冒犯政令,刑法也无处施用,这就是善于治兵的人不兴兵。又如大禹率兵征伐部落,虞舜让士兵用盾牌和雉羽齐舞,部落的百姓就归顺了,这就是所谓善兴兵的人不会轻易作战。又如齐桓公向南征服强大的楚国,向北战胜北方的北戎,这就是善于作战的人不会失败。再如楚昭王时,遭到被进攻的灾祸,楚到秦国请来救兵,终于又收复了国都,这就是善于处理败局的人不会遭到灭亡(的例子)。

将诫

书①曰:“狎侮②君子,罔③以尽人心,押海小人④,罔以尽人力。”故行兵⑤之要⑥,务揽⑦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⑧,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⑨礼乐而敦⑩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静如潜鱼,动若奔獭,丧其所连,折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冤者申之,有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注释】

①书:指《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文献典章的汇编。相传曾由孔子及其弟子编选,四书之一,为儒家经典。

②狸侮:轻慢、轻侮。

③罔:没有。

④小人:这里指士兵。

⑤行兵:意思是带兵打仗。

⑥要:关键、要领。

⑦揽:招揽。

⑧科:指法律条文。

⑨说:通“悦”。

⑩敦:忠厚。

礼、乐、诗、书:即《礼》、《乐》、《诗经》、《尚书》,都是儒家经典。

丧:丧失、破坏。

连:古代十个诸侯国为连。此处是联合的意思。

戒:号令、命令的意思。

金鼓:古代作战时以金、鼓指挥军队。金:即金或。鼓,战鼓。

击崩:击溃,打垮。

合战:即迎战、交战。

迫而容之:意思既紧逼敌人,又不要让其困兽犹斗。容,这里是宽容。

怀:安抚。

覆:审察。

倍兵:意思几倍的兵力。

作威:逞威风。

自宝:意思是占有。宝:珍爱。

子女:指女子。

乐死:意思是愿意拚死效命。

【译文】

《尚书》里说:“轻慢贤能之士,就没有人尽心,轻慢士兵,就没有人尽力。”所以,用兵的要领在于,一定要收揽英雄之心,严守赏罚条例,全面掌握文武相济之道,很好地运用刚柔相济之术,钻研诗书礼乐,仁义在先,智勇在后。静的时候,就像潜在水底的鱼,动的时候,就像突跃飞奔的獭,破坏敌人的联合,挫败敌人的锋芒。以旌旗显耀威力,以金鼓统一行动,撤退如山移动,前进似暴风骤雨。攻打敌人如摧枯拉朽,迎战如猛虎下山。对被围的敌人,不要太过于逼迫,用利益来诱惑敌人,见敌阵乱了就及时攻取,敌人谦卑就要使他骄傲,见敌人团结就离间他们,见敌人强大就要削弱他。(对待自己人),处境危险的,要使他们安全;有害怕的,要使他们镇定;有叛变之心的,要安抚他们;有冤情的,要为他伸冤;个性太强的,要适当抑制他们;性懦弱的,要尽力扶助他们。对有谋略的人要亲近,对进谗言的人要审察揭露。缴获财物的,要赏给他们。不以几倍的兵力去攻打弱小的敌人,不凭人多而轻敌,不依仗有才能而对人骄傲,不因自己受器重而逞威风。谋定而后动,有必胜的把握才战斗,缴获了财物不占为己有,俘虏了女子自己不役使。将领能做到这些,再严明号令,士兵就愿意战斗,即使是短兵相接,他们也乐意去拚死效力。

戒备

夫国之大务①,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②,覆军杀将,势不通息③,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④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畏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⑤,鱼游于鼎⑥,亡不俟夕⑦矣!传⑧曰:“不备不虞⑨,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⑩。”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注释】

①大务:重大事务。

②失之毫厘,则差若干里:意思是相差虽然微小,可是造成的误差却很大。毫、厘,都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③逾息:形容形势顺息万变,比喘口气还快。逾,超过;息,喘气。

④旰(gàn干)食:意思是很晚才吃饭。旰:晚、迟的意思。

⑤燕巢于幕:比喻处境十分危险。幕:指帐篷的顶布。

⑥鱼游于鼎:比喻危亡在即。又作“鱼游釜中。”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⑦亡不俟夕:意思是灭亡就在当天,比喻灭亡在即。俟:等待。夕:傍晚。

⑧传:指《左传》。这里引的文字与《左传》有出入。

⑨虞:预料,推测。

⑩善政:指开明的政策。

蜂虿(chài):指蜂与蝎子。泛指毒虫。

【译文】

国家的重大事务,没有比戒备更重要的了。戒备有一点差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军队覆没,将领被杀,形势顺息万变,这难道不可怕吗?所以,当国家有了灾难(遭受到侵略),君臣日夜谋划,很晚才吃饭,选择贤能的人,予以重任。如果居安不思危,敌人来了还不知道危险,这就好像是燕子在帐篷的顶上筑巢,鱼在沸鼎中游戈,灭亡就在朝夕之间了。《左传》中说:“不事先做好准备,不分析预测敌情,不可以出兵。”又说:“能预备未预料到的情况,才是古代的开明的政治。”又说:“蜂和蝎还有毒刺以防备侵犯,何况国家呢?”没有准备,即使人多也不可依靠。所以说有准备就没有忧患。因此三军的行动,不能够没有准备。

习练

夫军无习练①,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②。”又曰:“善人③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④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⑤之以忠信,城之以典刑,威之赏罚,故人知劝⑥,然后习之,或陈⑦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⑧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注释】

①习练:意思是反复、经常训练。

②不教而战,是谓弃之:意思是不经训练而使其去作战,等于是拿他们去送死。弃:抛弃、舍弃。语出《论语》,原文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③善人:意思是有道德的入。

④即戎:指参加战斗。即,就,此处引申为参加。戎,战争,战斗。

⑤诲:教导。

⑥劝:劝勉、鼓励。

⑦陈:同“阵”。

⑧却:退却。

【译文】

军队不经常的训练士兵,一百个人也不能抵挡一个人。经常训练,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住一百个人。所以孔子说:“用未经训练的老百姓去作战,就等于是让他们去送死。”又说:“有德行的人,教导老百姓七年,就能够让他们作战了。”然而,已能参加战斗的人,也不能不再教导。要教他们明礼义,教他们明白忠信,还要用法令来规诫他们,用赏罚来威服、感召他们。一个人,只有在能听从教导和劝勉的情况下才能接受训练。训练他们列阵,训练他们步伐,训练他们集合解散。一个人可以教十个人,十个人可以教一百个人,一百人可以教一千人,一千人可以教一万人,一万人可教全军,这样反复训练之后就可以战胜敌人了。

军蠹①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②不审③,烽火失度④;后期⑤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⑥;乍前乍后⑦,不合金鼓;上不恤⑧下,削敛无度⑨;营私徇己⑩,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防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财。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注释】

①军蠹(dù妒):指蠹虫,柳宗元有《五蠹》之文,这里指损害军队的人。蠹,蛀虫。

②探候:即侦察。

③不审:指不察实情。

④失度:这里的意思是不详察实情就妄发报警信号。

⑤后期:即落后于规定的日期,意思是误期来迟。

⑥师徒:军队。

⑦乍前乍后:意思是忽而前忽而后。乍,忽然。

⑧恤:体恤。

⑨削敛无度:意思是横征暴敛没有限度。

⑩徇己:为私情而做的事。

妖辞:指感人心之语。

妄陈:乱说。

陵上:欺侮、蔑视上级。陵,通“凌”。

府库:官府储藏财货的地方。

给:供给。

【译文】

三军的行动中,有侦察人员不详察实情,烽火报警信号不按规定就妄发;误期来迟,违犯了禁令,不合时机,阻碍和扰乱了军队;忽而前忽而后,不听从金鼓号令;上级不体恤下级,搜刮盘剥没有限度;谋求私利,为己询私,不体恤同情下级的饥寒;流言蜚语,妖言惑众,胡乱预言祸福吉凶;无故喧哗吵闹,惊扰、迷惑将吏;勇悍但不受管制,专横而蔑视上级;随便消耗官库的财物,擅自发给部下。以上九种人,是三军的祸害,有了这些人,必败无疑。

同类推荐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 民国军事史(第2卷)

    民国军事史(第2卷)

    国民党新军阀兴起,内部派系丛生,蒋桂、蒋冯……战争不断。1931年“九一八”事变让三千万民众沦为亡国奴,国民党内交外困。与此同时中国工农红军迅速发展,国民党数次围剿,红军长征开始。姜克夫此书是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民国军事专史,其地位和价值是不容低估。本版是完整翔实的历史资料汇编。权威作者倾力之作,装帧精美。《民国军事史》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叙民国时期军事历史的著作。前人的民国军事史,只有民初军事史、国民革命军军事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等,未有一部完整的民国军事史著作。
  • 孙子兵法智慧全集

    孙子兵法智慧全集

    《孙子兵法》的智慧是生生不息的,直至今天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启示,《孙子兵法》不断教导我们:怎样对待问题?怎样把握机遇?怎么赢得胜利?……它始终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探索思考的空间。《孙子兵法》作为闪烁着哲学思想光辉的军事著作、为历代帝王、军事家、战略家所推崇,其用无限大、其行无限广,后代有人将它用于政治权谋之道,用于商战。《孙子兵法》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早在几个世纪前《孙子兵法》就被介绍传播到国外。世界著名的军校美国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战略、战术学教材。
  • 太原劫

    太原劫

    有一次问师父,什么叫迷信。师父说,迷信是世人对我们的误解,他们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佛,也不阻止别人去相信,我们也常说世人很迷茫。戒空说:我也感到迷茫,难道因为我不信佛。师父:非也,就算你信佛也会迷茫,因为我也迷茫。
  •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背景: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背景:瓜分世界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3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热门推荐
  • 我愿与你余生守望

    我愿与你余生守望

    戚晚没有想到,仅仅因为一场媒体舆论报道,将那个人内心的敏感多疑彻底引爆。转眼间,生命仿佛断了线的珍珠串链一般,不由自己掌控的从指间溜走。四年后,她带着女儿再次归来。本以为自己会将曾经的痛苦十倍报复回那个男人的身上,可她却没想到,她的生命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异数,让自己早已麻木的灵魂得到重生。他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她设下的陷阱,可为了她还是宁愿义无反顾。就如当初他说的,“如获至宝,至死不渝。”
  • 逍遥如梦

    逍遥如梦

    江湖江湖梦江湖恩与仇江湖爱与恨江湖逍遥如梦
  • 上校的博士妻

    上校的博士妻

    刚拿到毕业证书就被家人送来了结婚证书,虽然已经拿到博士证书,但是她今年才22岁好不好呀,怎么就嫁人了呢,她美妙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进入个坟墓了,对方还姓公羊?据说还是大校?特种部队的精锐!虽说有点突然,不过看上去这个老公还不错吖!
  • 末世狂战曲

    末世狂战曲

    主角:战炎性别:女属性:外星人国籍:天炎帝国(外太空)外号:战颜狂人某个刚好末日降临的星球上,这里丧尸遍地,这里人类群居,这里还有意外掉落的外星人一个……总之,这是一个外星人和一群‘人’一起欢脱,一起蹦跶来又蹦跶去的故事……
  • 战无止

    战无止

    一封奇怪的录取通知书一辆不知驶向何方的特快一所不知谁创立的学院和神秘的守护者激烈的学院争霸,残酷的生存考验,残忍的位面入侵。嘘——你的猫头鹰到了......
  • 行话(华夏作家文库)

    行话(华夏作家文库)

    每一个人都同菜场打过交道,每一个人都依赖菜场生活。菜场的食品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当你在医院里看到,不育症、白血病、脑瘫、癌症的病人,逐月逐年地增长时,禁不住要问:这是为什么?你想找一个满意的答案,请读我写的这篇小说。
  • 少女魔法师

    少女魔法师

    天啊!!!我竟然穿越到了魔法世界?我怎么回去啊?不过好在交到了好朋友,迟灵,轩翼,欧阳辰枫和南宫羽,还有转学而来的少年,真的是我的哥哥吗?一场关于魔法和友情的表演,正在拉开帷幕。
  • 家有天才驭兽师

    家有天才驭兽师

    迅猛龙?别这样,她只是个马戏团驯狗的!可是等等,那龙在冲她?摇尾巴?继而,驭兽司里开始出现一系列灵异事件,獒群集体叛变,猎豹在啃毛桃,战象开启拔树模式,野狼学会了钓鱼……某女眨巴眨巴眼睛:王爷,我今天困了,你去书房睡好不好?边说,边摸摸迅猛龙的头。我不是故意要挟你,我只是随便摸摸,不过这可是迅猛龙哦,王爷你懂的!某男转身拿来一只羊腿,晃晃,迅猛龙立刻屁颠屁颠地凑过去,喀哧一口叼住,跑没影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赞魂者

    赞魂者

    看了就知道。本人雪印。写的是沈美。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了
  • 医说孙子兵法

    医说孙子兵法

    本书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兵学名著,令人耳目一新,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一定裨益。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军事战略家的重视,现已扩展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从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理念上来看,医学与兵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