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38100000015

第15章 梦中不知身是客(2)

诗人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有情人,他听出了卖唱艺人的辛酸人生。黄昏的街头,传来卖唱者的动听歌声,唱的是千古名曲《渭城》,歌喉婉转如黄莺,歌声中却分明带着哀怨和不平。歌者的演唱很特殊:一是千古名曲,从容婉转,凄凉动人;二是不平则鸣,暗藏哀愤,诉说不公;听者也很特殊,听出了曲目的深情演绎,听出了歌者的心曲声声。

《渭城》,原为唐代诗人王维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后来被谱曲演唱,成为流行的送别歌曲,世称《渭城曲》或《阳关曲》。原本就凄凉婉转的曲目,被街头艺人演唱,融进了生活的凄楚悲愁和人生的艰难困窘,更加凄婉,更加动人。

一般的过路人也许觉得,这只不过是街头艺人用悲凄的演唱博得人们的同情和帮助罢了,甚至成了这类乞讨者的职业习惯,不以为意,不以为奇,不会过多地关注,更不会深入思考这凄凉背后有怎样的心酸。可是,作者不同,他听出了不平之声,他听出了满腔愤怒,他听出了艰难困苦。“岂是”反问,“哪里仅仅是”之意,与后一诗句的“当有”

(应当具有)相呼应,突出演唱者的声情并茂,不同寻常。只有悲悯苦难和不幸的人,才能听出曲中的忧患和艰难;只有心怀仁厚、同情弱小的人,才会尽己所能,出手相救。诗人就是这样的人,听音知心,听曲知情,一颗心理解另一颗心,一双眼睛关照另一双不幸的眼睛。

可怜的歌者,天色已晚,饥肠辘辘,却还要强作欢颜,用歌声来招揽听众,用凄惨来换得同情。求友之声,源自《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之句,范诗借用其意,说歌者虽然饿着肚子,却强作春天里黄莺般的歌声来吸引听众,委实艰难。试想一想,生活中,一个衣食无忧、温饱不愁的人,何须忍受流浪之苦去街头卖艺?何须忍受冷眼歧视去街头乞讨?沦落至此,必有苦衷,生计所迫,生存所迫,实在是没有办法啊!诗人理解这一点,并深受感动,把同情送给这些流浪者,将关爱送给这些贫弱人。

诗人经过他的面前,没有匆匆而过,没有不理不睬,他细心地观察,看到了一张面黄肌瘦的脸,看到了一身褴褛不堪的衣服,也看到了一副强颜欢唱的表情。他静静地听,他听出了曲折的不平之声,听出了人生的艰难不易,也听出了世态炎凉。诗人的心被震动了,他想为这位不幸的艺人做些什么,作为一个诗人,他又能做些什么呢?除了竭尽所能给对方一点小小心意,就是用笔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记录不幸,记录悲凉。表达同情,呼吁帮助。让诗歌传递悲悯,让社会记住苦人,如此而已。当然,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一个诗人尽了良知和正义,尽了天职和爱心,无论如何始终是让人钦佩的。

白居易用笔记录一个卖炭老大爷的艰难生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李白用笔记录一个山中老大妈的贫苦:“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同样,范成大用笔记录了一个街头艺人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这些大诗人,用爱心去温暖苦寒,用慈悲来呼唤众生,也用良知来指斥世态,千年以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清醒。

自嘲自喜还自悲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衣上红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一生,志在抗金,收复失地,统一河山,但是屡遭贬谪,错失良机,其诗其词多有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凉之声,亦有落魄潦倒、愤愤不平的身世伤感。诗歌《剑门道中遇微雨》描述了诗人坎坷旅途中的一个心灵片段,悲喜哀乐,错杂一炉,读之令人感慨唏嘘。

关于此诗创作,有一个特定的背景。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帐下为幕僚,实际职务是宣抚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职务并不高,但很重要。而且,当时王炎正积极准备收复失地,陆游对此充满希望。可是,是年九月,朝廷调王炎回临安任枢密使,由左丞相虞允文接任他的宣抚使职务。陆游当时在外地视察,听到这一消息后赶回汉中,途中作《归次汉中境上》,末二句云:“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显然,诗歌流露出抗金无望、人去楼空的失落感。回到汉中后,陆游的官衔改为成都府安抚要司参议官,这是一个没有多少实事可干的空衔。十月间,他由汉中赴成都,经过剑门道中,有感理想幻灭,伤痛身世沉沦,写下了这首《剑门道中遇微雨》。

诗人坦言,自己多年来,东奔西跑,风雨兼尘,处处伤痛,时时忧愤,如今已是完完全全一副失意功业、落魄江湖的模样。“征尘”不是效命沙场,抗金杀敌,不是戎马倥偬,风尘满面,而是特指诗人旅途奔波、沉浮不定的坎坷辛酸,给人以倦怠困顿、风尘仆仆之感,亦流露出诗人由于希望落空而带来的内心苍凉、无奈。

“酒痕”是忧愤愁苦的印记,遭遇不顺,心怀不平,理想幻灭,人生潦倒,自然要以酒浇愁麻醉自我,可是,李白不是有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吗?曹操《短歌行》亦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痕”一抹,宛见诗人风尘之苦;烟雨凄迷,亦显诗人内心忧愤,无以排遣。“远游”有风景,“远游”有诗意,“远游”理当赏心悦目,欢欣鼓舞才是,可是诗人黯然销魂,心如刀割,滴滴是血,心如箭穿,声声是痛,何故?失意人生,理想幻灭,再美的风景,再好的征程,对于诗人来讲,也毫无意义。诗人强调这种痛苦,不是一般的肌肤创伤,是“消魂”,肝肠寸断,撕心裂肺,前面又冠之以双重否定“无处”“不”,不容置疑,斩钉截铁。看来,这次远行,的确是身心创痛,无以复加了。一句话,诗歌一、二两句字字是悲,字字含愤,悲理想沦空,报国无路;愤世道不平,仕途凶险。

诗歌三、四两句笔锋一转,诗人自我调侃,自我嘲弄。今天,像我这副模样,也该算是个诗人吧?冒着细雨,骑着瘦驴,走在剑门山的石板路上。表面来看,这幅细雨骑驴的画面是有几分浪漫情调,诗人和毛驴相伴,而且毛驴一定要瘦,何故?作诗清苦,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呀,驴瘦不就折射出诗人的艰苦了吗?李贺骑驴行吟,得佳句即写在纸片上,投入布囊中,及至晚上再作整理。李贺母亲悲怜儿子作诗辛苦,“呕心沥血”。贾岛亦有骑驴长安街,沉迷诗境,竟然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马队,“推”“敲”之论千古流传。李白在华阴县亦有骑驴作诗的趣闻,所以代代相传,竞相仿效,骑驴吟诗,风雅浪漫,情调十足。

陆游调侃自己有模有样,骑驴上路,多像一个诗人呀!是为自嘲。但是,往深处想,陆游的理想是做个吟诗作对的文人吗?悠游山水,写诗为文吗?显然不是,诗人志在抗金复国,志在建功立业,志在苍生天下,哪里满足于做个诗人呢?李白曾说过“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杨炯亦发感叹“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黄景仁诗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诗人的自嘲后面是悲愤,是痛苦,是无可奈何,是苍凉绝望,是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啊!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并不是表明诗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天下扬名他就满足了;相反,诗人志不在文,不在诗,志在天下,在奉儒守官,大济苍生,建功立业。从这点来看,陆游与老杜的心思是相通的。

陆游作为抗金大英雄,有驰骋沙场、跃马扬鞭的豪迈激昂,也有贬官降职、赋闲无事的落寞悲凉;更多的是,远离前线、报国无门的愤愤不平。这首《剑门道中遇微雨》是一个生活插曲,是一个心灵片段,自嘲自喜又自悲,落魄潦倒伤心怀。

恨天恨地恨新朝

秋夜词

谢翱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有一种恨,让人咬牙切齿,怒火中烧;有一种愁,让人寝食不安,度日如年;有一种痛,让人声泪俱下,肝肠寸断。宋代遗民诗人谢翱早年率兵投奔文天祥抗元,宋亡以后,拒不仕元,隐居山野,心怀故国,仰天长叹,多有悲愤不平之声,其诗《秋夜词》即是抒发亡国之恨、故国之思和新朝之仇,义愤填膺,浩气冲天,的确是一首震撼人心、催人深思的佳构。

这是一个冷风凄凄、寒气森森的秋夜,作为亡国之民的诗人满腹愁恨,彻夜不眠。他有太多的思念要倾诉,有太多的仇恨要宣泄。他拒绝新朝,思念故国;他身隐山林,心怀愤恨。诗歌一开篇,诗人就点明愁恨,直抒胸臆。山外有山,层层叠叠,连绵起伏,无穷无尽;愁外是愁,愁重如山,山山岭岭,添愁惹恨;树边是树,密密麻麻,落叶纷纷,恨满山林。叶叶生恨,枝枝含愁,愁恨天涯。整个秋夜愁压心头,恨断肝肠。诗人极尽夸饰之能事,用秋山密林来烘托自己的深愁苦恨。显然,这是移情于物的笔法,心中有恨,迁移于物,故眼中所见,皆为愁恨。何以如此呢?对诗人的身世处境、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便不难知晓这些问题的答案。诗人正直爱国,曾随从文天祥抗元,文天祥兵败被俘,拒不投降,后因起义失败而英勇就义。诗人每年祭日痛哭不已。大宋亡国后,诗人拒不仕元,体现出一个大宋遗民誓不投降的民族气节和效忠故国的血诚之勇。这个秋夜,诗人被愁恨所包围,他找不到突破重围的办法,他就像一枚炸弹,随时可以引爆整座山林;又像一团怒火,随时可以焚毁一切。愁恨和失望纠缠在一起,眷恋和痛苦融合在一起,诗人的心境很复杂,很矛盾。

也许是经历了长久的艰难思考,也许是面对困窘毫无办法,诗人突发奇想:请隔断这秋月的光辉吧,我这大宋的遗民绝不与新朝权贵同流合污!荒唐之想折射出诗人与权贵不共戴天之仇。一般而言,皓月当空,银辉四射,千里可睹,天下共赏。苏东坡不是有词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吗?但是,你我誓不两立,种下深仇大恨,哪能共处一片蓝天下,共享一轮明月呢?

杜甫有诗“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俗话也说“故乡的月亮比外乡圆”,诗人爱自己的故乡,诗人眷恋自己的国家,就是不愿意也不屑于与敌对的力量或国家权贵相生共存啊!哪怕是一轮明月,不可分开,也要分开,不共一片天,不共一轮月,不共一座山,不共一条河,不共一切,一切不共,你我水火相克,格格不入!这是诗人的心声,充满刚烈之气,浩然之气,惊天地,泣鬼神!

一般遗民诗,多有哀怨愁苦之音,抑郁不平之气,谢翱的《秋夜词》不一样,有愁和恨,愁重如山,巍峨高大,恨狠如风,狂扫落叶;有誓与愿,不亏气节,不附敌国,岿然不动,气贯长虹。词意慷慨激昂,英武刚烈,是血性男子的铁骨宣言,是忠勇义士的豪迈心声。

有道是,文如其人,言为心声。这首《秋夜词》不刻意雕琢,不用典修饰,纯用质朴平易语言,触景生情,就境设想,一气喷出深广忧愤,断然宣誓忠义心声,可见诗人的忠肝义胆、凛然正气。也许有人会指责诗人不知变通,不能审时度势,与世沉浮,甚至抗拒历史发展的时代大潮,但是,我们却要说,一个人要有一股精神,对国家,对民族,血诚忠勇,不怀二心,舍身报国,在所不辞。这种精神历朝历代都有,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甚为剧烈的时期更为普遍。千年以降,时至今日,仍然不会过时。民族气节、爱国精神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可怜天下慈父心

寄小儿

李觏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寓精神。欲教龆龀从师学,只恐文章误汝身。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闷家童说未真。

人人都说父爱如山,威严肃穆;父爱似海,冷峻深沉,但是,也有人说父爱如发,至纤至悉;父爱如水,脉脉含情。读宋代诗人李觏的《寄小儿》,你不能不被诗人的爱子之情深深打动,你不能不为人间骨肉之情所强烈感染。

这是初为人父的诗人写给三岁儿子的诗歌,诗中原有诗人自注:“予无兄弟,才生此儿,三岁矣。”诗人要对儿子说些什么呢?

儿子啊,我们家两代单传,就指望你来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啦。我真高兴,你生下来就身体健康,活泼聪颖。诗歌首联毫不隐讳自己中年得子的喜悦之情,话中有话,弦外有音。一是两代单传,颇多感慨。按照风俗,家无男丁续后,则父母无颜,祖上丢脸,也会被人白眼歧视,恶语攻击,活在世上很没面子,抬不起头,做不起人,所以俗话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

这不是世人的过错,这是社会和文化的压制,但是,恶果却要由世人来承担。如果哪家生了儿子,则发家富贵有望,众人欢天喜地。诗人一家两世单传,处境是很危险的,希望和绝望都维系在诗人身上,现在竟然中年得子,一笔勾销家人的担忧,有力回击世人的冷眼,一家自可堂堂正正做人,平平安安生活,怎不高兴万分呢?再说,儿子身体健康,精神健旺,无灾无病,顺利平安,更是让人放心欣慰啊。完全可以想见,这个宝贝儿子是全家的希望,人见人喜,百般呵护。

同类推荐
  • 遛脑

    遛脑

    本书是一部微博形态的获奖散文集,它文本简短、智慧、锋利,对当下生活进行了入木三分的介入,几乎撕开了生活的各个层面、现象,生动而令人吃惊。 独特的视角,极具概括性的语言,让阅读者快速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进行真正“用脑”的阅读和思考。这本书将有可能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开启走心微阅读的时代。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 石然札记

    石然札记

    《石然札记》是作者本人将近40年的生活、学习、实践中的所闻所见、所学所想、所经历一一记下的资料(心得、感想等)。怀旧忆往,谈古论今,真知灼见,字里行间经验和性情交相辉映。历经沧桑的耿直感悟,深厚博大的处世哲学尽在其中。可喻为:思极深而不晦,情极衷而不伤。
  • 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占领当局推行的一系列民主化和非军事化政策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内幕?日本真的是无条件投降吗?为什么靖国神社会被保留下来?为什么日本政府屡屡修改《和平宪法》而不得却又锲而不舍?资深旅日作家俞天任将为我们揭开谜底……
  • 走在阳光下

    走在阳光下

    很久以后—— 我们知道伦敦格里莫广场12号那幽暗的布莱克家宅。 我们知道那些被施了魔法、永远拉不开的窗帘。 我们知道那些长长的、烛光摇曳的走廊。 我们知道阿兹卡班的监狱。 我们知道摄魂怪带来的黑暗。 我们知道那些重重深锁、没有窗户的牢房。 我们知道贴遍大街小巷的疯狂杀人犯的通缉令。 我们知道狼群游荡的夜晚。 我们知道霍格莫德村外阴暗潮湿的洞穴。 我们知道属于凤凰社的那个色彩黯淡的漫长夏天,他坐在厨房的壁炉边,孑然一身,望着跳跃的火焰。 我们知道那个深陷地下、不见天日的房间,我们知道那道微微飘荡的帏幕。 他走的时候,只有魔杖发出的光亮照亮他的脸。 所以,很久以后,我们知道,他没有撒谎。
热门推荐
  • 君无心:吾离去

    君无心:吾离去

    曲终,人离散。花落,纸泛黄。记君十指纤纤,笛声悠扬。抹不开心中一抹俊影,化不开心中几分思念。君的话语,还有吾和君,一起看天星。
  •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励青少年科学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爱情大魔咒

    爱情大魔咒

    有人相守一生却形同陌路,有人虽然貌合神离却也能牵手一世,这就是大千世界,爱情的大魔咒。巴厘岛的海滩沐浴在晨光里,海水平缓的冲击着海滩。海天相连的地方,晨光照射的火红的云朵,太阳从海上升起,绽放着柔和的光芒。
  • 成功励志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功励志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EXO傻瓜般的爱

    EXO傻瓜般的爱

    再聪明的人在恋人的眼里永远都是傻瓜主,边伯贤、朴灿烈、吴世勋、吴亦凡、鹿晗、黄子韬。其他成员配角。
  • 小学生必读感恩故事

    小学生必读感恩故事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设置的“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选定了54本小学生注音读物,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奉献了一道精神大餐,拓宽其阅读视野,感受阅读魅力。并且为了贴近他们的阅读方式,增强文字阅读中的视觉愉悦性,特别为每一本书配上了风格清新的插图,也希望借此方式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作为一个合格的财迷,为了讨回自己的损失,惩罚那个偷了自己东西,挡了自己财路的混蛋,宁上陌不惜上京告御状。可是,为什么,一道圣旨入手,她却成了那人的媳妇?
  •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重生之老婆太难宠

    被丈夫和继母合谋杀死的佟唯意外重生在上流社会花花蝴蝶董薇身上。重生后的佟唯变得没心没肺,心狠手辣,一门心思扑在复仇上,她誓要把自己所失去的一切全部抢回来,并且要那对害死她的狗男女下地狱去!只是在复仇这条路上,董薇前世留下的风流债太多,许多男人在她屁股后面紧追不放,尤其这个叫肖烈的男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特种部队之中英美篇

    特种部队之中英美篇

    在谈及特种部队或进行特种部队游戏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或视线中肯定会出现这些熟悉的名字——哥曼德、三角洲特部队、特别空勤团等。毫无疑问,英国特种部队在世界特种部队的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英国特种部队为世界特种部队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它推动了世界特种部队的飞速发展。探究英国特种部队的起源与发展不是一两段文字就能够概括的。中国特种部队的存在与发展颇具“中国特色”。积极进取,低调活动,只是在必要时刻才现身展示它独特的风采。可以说,中国现代特种部队的发展步伐虽较世界其他国家慢,但丝毫不逊色。提起中国特种部队,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天之骄子”,我们更有理由感到自豪。
  •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本书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精心选取了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百九十多个重要问题,按时间顺序,以点连线;语言简洁生动,将浩繁的中国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各个阶层的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大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此外,本书还选取很多相关历史图片,使事件更加立体,人物更加丰满,让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演进的全过程。本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不仅是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读物,也是各阶层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优良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