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33500000016

第16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策略(3)

二、软实力的传播才能深入人心

“软实力”最早是由曾担任美国助理国防部长的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十几年来,这个概念在全球的传播,用约瑟夫·奈自己的话说,“快得就像Google的搜索速度”。“软实力”究竟是什么?从理论上说,它强调观念、沟通、认同等非物质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软实力”自然是与“硬实力”相对的。按照“新现实主义”的说法,硬实力主要指物质方面的东西,如经济规模、军事实力等。

“软实力”译自英文soft power,因为power有力量、权力等多种含义,有时又译为“软权力”、“软力量”。根据约瑟夫·奈最新的解释,取得软实力的手段不是强制,也不是收买,而是吸引。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有三个来源:这个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综合来说,“软实力”指的是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1990年,约瑟夫·奈在《世界权力的变革》、《软实力》和《必定要领导———正在变化着的美国权力的性质》等论著中提出了“软实力”这一观点,强调了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价值标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体制和西方文明在国际事务和国际交往中的权力性质。他宣称:“美国比任何其他国家拥有更多传统的硬权力资源,并拥有意识形态和制度上软权力的资源,借此维持它在国家间相互依存新领域中的领导地位。”软实力实质上就是渗透在信息传播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2005年12月29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上,他发表了《中国软实力的上升》(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一文。他首先指出,美国国会的报告集中注意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上升,而忽视了中国软实力的上升。在一个全球信息时代,软实力资源如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为一个大国所不可或缺,成功不只在于谁的军队强大,而在于谁的信息强大。在文化方面,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是很有吸引力的,现在又进入了世界性的通俗文化范畴。他列举了以下几点:影片《藏龙卧虎》创下非英语影片最高票房价值,篮球明星姚明可能成为另一个乔丹,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来华外国留学生近十年从3.6万人猛增到11万人,2004年来华外国旅游人数达1700万人,中国在全球开设26所孔子学院,传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广播时间增加为每天24小时。这些都构成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在软实力诸多因素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从一个国家的国力构成要素来说,文化实力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2008年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球。电影的主角熊猫“阿宝”以及影片中的水墨山水背景、庙会、功夫、针灸等鲜明的中国印记,让人感到这部片子“很中国”。包括此前流行的电脑游戏《三国志》以及火爆许多国家的电影《花木兰》,这些反映中国文化的作品,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影视动画作品却不是出自中国人之手。这种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为什么我们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却让外国拿去赚了个盆盈钵满?

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三贸易大国,中国硬实力的提升举世公认,然而盘点文化软实力,与我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还不相称:文化产品贸易存在着很大逆差,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话语权还不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还不小。这些都凸显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利用全球传播体系来推行文化和意识形态霸权,这既是美国历届政府一贯坚持的政策,也是这个“新帝国”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帝国之处。2003年1月21日,前总统小布什颁布政令,正式成立“全球传播办公室”,使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了国家机器和政府机制的保障。今天的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仍然受到符号与象征力量(symbolic power)的操控,其本质是“软包装、硬内核”———以媒体文化作为外包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作为核心。它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力量”对全球进行的强制性征服(coercion),而是利用文化和传播等“软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同意”(consent)。所谓“软包装”是指利用媒体文化的各种形式打造出的“奇观”———如“9·11”、伊拉克战争、麦当劳和NBA-乔丹构成的“奇观”,其形式大到卫星电视、互联网,小到宣传册、小礼物;而“硬内核”是指由美国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的“神话”。用肯尼迪总统的话来说,“真理最大的敌人不是谎言,而是神话:前者是有意编造的,虚构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而后者是符合现实的、持久的和有说服力的。”可以说,美国的对外文化传播通过制造一些不容置疑的“神话”,来说服全球各地的“意见领袖”和普通民众,让他们服膺于美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霸权。

近年来,中国调整了对外传播政策方向,成为“软实力”的新的拥护者。中国把外交影响力、文化魅力以及经济实力等力量结合起来传播国家形象。在发展和完善本国的传播体系方面,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和传播特色,从而增强它同西方传播的竞争力。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资源,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向受众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健康的精神食粮。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利用各国华人社团,积极在海外布点设台,从天上到地下,从有线到无线,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与各媒体强国展开全方位的立体传播合作与竞争。

三、软实力的传播更需要技巧

长期以来,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在意识形态上,主权观、发展观、历史观受压于西方人权观;在话语平台上,资源、渠道和形式比不过“媒体帝国”;在话语运用上,语言、技巧、判断与“国际接轨”不够。

但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信息的“流动”和人的“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都在急剧加快。国内的信息流向国外,国内的媒体越来越成为海外人士的重要的信息来源;同时,国外的人流向国内,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已经越来越多。尤其是以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使这种流动变得更加简便和快捷。在中国记录博客的外国人,他们可以亲眼看到中国的真实情况,甚至还直接成为国内媒体的受众,使得传播对象出现日益同质化的趋势。这些外国人通过互联网,特别是博客这样的网络传播工具,可以一瞬间就将他们所见所闻,加上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评论,传播于天下。

国际传播其实是一种极具特殊性的跨国、跨文化、跨语言传播,在对象、内容、方式和语言调遣上都与对内传播有着很大的区别。现今的国际传播要适时转换传播观念,注重技巧和策略,在强调大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传播的同时,也要合理融入世界主要文明及价值观的思考。更需要强调的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国际传播将一跃迈向国际高度。它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让世人认同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从而树立起一个独立的、可信度高的中国国际传播形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国际传播的洪流中,才能真正和中国日益提高的经济地位相吻合。要使我们的国际传播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从内容到形式都为国外受众所喜闻乐见,并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取得效果,必须研究和掌握国际传播的特点、原则和规律。

中国的传媒要想真正做到具有传播的价值,要靠传媒自身的改革来推动新闻传播的改革,在传媒按照市场规律改造丰富自身的同时,也要引领各级传播主管部门,逐渐认识体味到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传播,并尽量淡化国际传播的官方色彩。在国际传播中,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为了使境外读者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精髓和要领,撰稿人要对发稿对象的情况尽可能多地了解,所以不懈的学习和研究是必要的。同时,深谙中国国情也极其必要,而且以上这两种认识也并不是一劳永逸没有变化的,它们都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循序渐进,而这正体现出国际传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这也是国际传播的难点及困惑所在。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显现的是社会的灵魂。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其方方面面都渗透到国家制度、社会结构和不同民族法律和权利意识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迫切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旦在文化上失去抵御能力,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性,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就会成为别国的附庸甚至走向消亡。文化已经成为西方国家颠覆和控制别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领域。只有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向世界传播这种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取得主动,筑牢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固防线,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中国软实力建构与传播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争夺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说,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体是各类媒介形式的聚合体,是融视、听、写、触于一体的融媒体。这种性质使得经由这一平台所传播的信息及其负载的形象更加生动,能够给人以强大的感官刺激,这种感官刺激对于塑造形象是十分有利的。新媒体传播平台非常有利于“形象碎片”的“多节点扩散”。新媒体的每一个用户都是和周围节点相联系的独立节点,而每一个节点同时既是受者,又是传者。每一个节点在接收到信息后,都将信息传送到周围的节点,形成信息的散射,收到信息的节点也将信息传送到周围的节点。这种“多节点扩散”的传播模式打破了先前“铁板一块”的形象传输模式,每一个接受者都是形象碎片与意义的生产者与传递者,他们因为参与到整个形象的建构过程中而对这一“国家形象”有着天然的友好与接纳感。

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在内容上容易获得目的用户的“亲近性”,在覆盖上能够形成“最广泛的覆盖”,从而使得形象权力不但从质还是量上都能获得增强。

2010年,世博会携手互联网,“网上世博会”跃然而出。新媒体使上海世博会拥有崭新的魅力与光彩。走过近160年历史的世博会,正在获得一股空前的助推力。这力量来自新兴媒体。上海举办的世博会通过互联网平台,运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把上海世博会3.28平方公里围栏区、150多个展馆搬到互联网上,使全球网民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本届世博会的盛况。游客点击鼠标就可对线上展馆外观进行360度参观,并随时进行日夜景与中英文的切换。更可在馆内自由“行走”,与精彩展项进行“亲密接触”。网上世博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优势,参观者可以在网上和某个馆长交流对话,或者和其他网上参观者进行交流,使千千万万不能到现场的人参与其中。网上展馆是真实可寻的,还有一座网上的未来之城则是虚拟的,网友可以利用网络工具来搭建各自心目中的未来之城,共同探讨什么样的城市最美好。

在全球化的今天,经典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国际传播若没有民族性就无法体现其先进性。在当今世界文化空前开放,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经济为后盾展开新一轮的文化殖民活动的形势下,文化如果失去了民族性就有可能堕落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因此,我们只有从文化资源的大国变成文化产业的大国,才能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塑造国家的国际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用于文化交流的各种信息传播媒介。目前的传播格局和传播模式在促进国际间人类文化交流、加强人类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形成人类社会相对稳定的关系形态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变化,人们对长期习以为常的文化交流模式和文化传播市场格局产生了许多疑问,其中最大的就是关于国际传播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文化交流不平衡、信息传播不对等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交流“逆差”现象。

同类推荐
  •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教师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

    本书系统而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如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强化技能,控制技能等。全书内容密切联系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指导的一些理论和实际进行分析,致力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效地将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引入日常教学实践中。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由于学识、经验、能力、性格、思维等诸方面的限制,教师由于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所难免。本书列举了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的呈现形式,提出解决的方案,引导教师避免或者走出误区,通过"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引导教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西藏情歌:雪域神山下深沉炽烈的爱情

    江觉迟2005年只身来到极其遥远、与现代文明隔绝的原始深山草原藏区,长期在藏区工作生活,藏地文化已经逐渐沁入觉迟内心。其中最不为人知的藏地婚俗以及随处可闻的藏地情歌更是带给了觉迟前所未有的震撼。深沉博大的藏地情感文化引发觉迟的思考,也促成了《西藏情歌》的收集与写作。这本《西藏情歌》的内容几乎覆盖整个藏地,包括最盛名的情歌分布区域,山南地区,墨脱一带,甘孜地区,迪庆地区,青海地区等,觉迟历时7年,通过走访、观察、收集、整理、修改和编校等方式,形成这本比较完整的情歌集。全书采用情歌+情歌文化、情感故事及历史背景注释的模式,以诗歌贯穿,文字部分则取材于觉迟多年在藏地走访得来的第一手素材,真实而震撼地反应了藏地情感文化,原汁原味,荡气回肠,浸满浓郁的藏式美感以及难以言说的忧伤,是了解西藏地区情感方式、婚恋习俗的最佳读本。
热门推荐
  • 冬天无雪

    冬天无雪

    这部小说是发生在中国最著名的侨乡晋江,中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以及东南亚的故事,以中国开放改革为背景,以第一主人公许佰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描写他艰苦创业的精神和感情上的纠葛,尤其李碧以晴她女性的细腻、真挚的情感精确的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塑造了李碧晴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小说构思极富有浪漫情调和强烈的故事情节。人物和场景都细腻生动,语言优美,使得整个作品极有魅力,作品展现另一个波澜壮阔的场面,由许佰强所展现的人生心路历程的故事,把读者带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红火的荒唐的不堪回首的年代,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 帝京风云

    帝京风云

    她本明珠,奈何遗落沧海,几经辗转,却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是宿命,又或是命宿,顾长安不知道。眼前的一切是迷茫的,他不懂得到底什么是真,什么叫是假。世人都言:凰女长安,有悲天悯人之心,安邦治国之谋略,却不知道藏在那双翦水般的眸子背后,是何等的淡漠。她也是这样认为的,世间一切,无不可利用之物,所有的一切,都是条件,所以当她站在权利的最顶端的时候,仿佛是那样的理所当然,却不知为何,过往一切不经意间在脑海中回映,心里,好像有那么一丝钝痛呢。原来自己也会感到痛。容景笙,你到底还是没有输。
  • 王妃一点都不乖

    王妃一点都不乖

    他,天生的王者,不要皇位要王位,多少人为了皇位大费苦心,可他却说:“我对皇位不感兴趣,无论你们谁最后当上了皇上,封我个王爷当当就行了,还有,不需要为我联姻,我未来的王妃由我自己来选。”少年轻狂的往事,昔日的诺言,久别重逢的爱恋。他不图这锦秀山河,他不图这天下名扬,亦不图这荣华富贵,他只求佳人笑靥如花,与她青丝白发。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OMG狂想曲

    OMG狂想曲

    由一场新时代巨富家族为继承人举行的选美大赛而发生的故事。平民少女云晒晒莫名其妙地成为伊斯米兰贵族学校的特招生,认识了超级帅的花花公子韩翼,还有八字不合的韩氏继承人韩昕。晒晒和昕两人之间的矛盾,一而再,再而三相继发。
  • 余长恨

    余长恨

    天下谁人的棋局为何而活为何而战血旗指处死便埋我
  • 尊主请三思

    尊主请三思

    长夏觉得自己不过就是去搜集情报找个神医治好自己的病而已,怎么就惹上了这个腹黑货!
  • 职场潜规则

    职场潜规则

    本书一开始就颠覆了“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只要自己做得好就会成功”的传统想法。个人主义不再存在,人际互动才能带领团队创造新局面,而人脉存折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最好投资。了解职场潜规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明哲保身,以对抗职场的黑暗面,避免成为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本书将职场求胜法则,有条理地加以整合,让读者更能深刻体会与融汇贯通。
  • 化龙变

    化龙变

    龙者,强大的象征,暴力的代名词,它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能搅动风云变色。少年莫飞寒被人追杀,陷入绝地,突遇变故,传承上古天龙记忆,将他的人生打开了另一片天地。
  • King Henry VI Part 2

    King Henry VI Part 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