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5200000012

第12章 尽情地玩吧,别怕弄脏了衣服

1.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玩,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却像认真地做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可别小看了玩耍,它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在生理上,它可以促进孩子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情感上,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自尊心。在社交中,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总之玩是适合孩子身心健全发展的活动。要知道孩子都是在快乐的玩耍中开始学习的——倘若他们不能在玩中有所收获,那就说明他们还没有为正式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孩子,让他们在玩耍中既享受到快乐,又能够学到东西。那么当家长的该如何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轻松自由的气氛,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弄乱了房间,而责备孩子,限制孩子的游戏,干预孩子的玩法,改变孩子的游戏规则。如果这样,就改变了游戏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应该让孩子在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表现自我,真正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大人只要做好引导、陪伴和保护的工作就可以了。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活动,父母就不妨给他买些木锹、铲子、秤、托盘这类玩具,并给他们腾出一定的空间。这样,孩子就可以轻松地玩,尽情地享受“过家家”的乐趣,同时还对轻重、大小等度量概念有了认知,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培养。玩完后,孩子应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此时,大人不宜采取强迫的方式逼孩子去收拾,而应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孩子,如“布娃娃累了,她该睡觉了”;“小车该进车库休息了。”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则会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很自觉地收拾自己的玩具,为将来做事井然有序、善始善终、有责任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就地取材,随时游戏。

在孩子的眼里,什么事情都是新奇的。街上的广告,厨房中的锅碗,天空中的小鸟,就连工地上的推土机都能成为他们的最爱。国外的一则报道中就曾提到,一位农场主偶尔带小儿子到农场玩,当孩子看到推土机来来回回推土的时候,就再也走不动了。农场主看到儿子如此痴迷,就突发奇想把推土机推土的过程做成录像带出售,结果录像带相当畅销,很多孩子都喜欢趴在电视机前看推土机工作。就这样简单的活动在孩子脑中不知会产生多少疑问,多少离奇的想法。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他有兴趣,就可以学到东西。因为孩子着迷的很多东西对他来说都是有教育意义的。大人完全可以利用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来就地取材教育孩子。例如孩子喜欢看汽车,就多带他们去看,同时让他们边看边数从眼前经过的汽车有几辆;坐在公共汽车里,孩子想看窗外的景物,就趁机教他认大幅标语上的字词;带他们到公园散步,还可以教他辨认花的颜色和种类。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启发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材料,通过撕、剪、拼摆、塑造、组合、粘贴等方式,展开想象,巧妙构思,各种材料相互搭配,创造出生动有趣的画面或图案。如:用彩纸、碎布、毛线或彩色包装盒制作的太阳、花儿、花瓶、大树、小鸟、小鸡、小船及其他造型各异的实物;用树叶粘出蝴蝶、小猫、飞机;用电线经过弯、折、绕、缠、编等过程,塑造出造型各异的人物、动物、花草、风景等。在拼制玩耍中,孩子的双手会越来越灵活,拼摆塑造速度与技巧能明显提高。

在游戏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小孩的好奇心是极强的,他们的心中总是充满了疑问。也许同一个问题他们会问好几次,大人应该不厌其烦地重复答案,以巩固他们的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答案要简短,以激发他们接着问下去。他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在动脑筋。问题越多,思考得也越多。如果孩子再大点,就无需每问必答,大人可以适当地给他们指导,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或者换换位,大人问问题,孩子来回答。

(3)因势利导。

对活动量大的孩子来说,只有把他的精力发泄完了,孩子才能真正安静下来。

每天安排一段时间,找一项运动项目让孩子好好地动一动。可以考虑让他参加一些适合其个性的体育项目,或是把精力用在音乐舞蹈等能量消耗型的活动上。

运动之余,做一些安静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冰棍”游戏:和孩子一起玩冰棍的游戏,数3下,大家就变成“冰棍”,只能呼吸,不能动。每次停1分钟,然后再开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盘腿破记录游戏:爸爸妈妈拿着表,让孩子盘腿坐在椅子上,尽可能保持不动。你们数着表,看他最多能坚持多长时间,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让他有不断超越自己的胜利感。

孩子入学后,家长要多与老师沟通,给孩子一些“合法”活动的机会,这样孩子上课会觉得轻松很多可请老师让孩子在班上给同学发发本子、擦擦黑板。对孩子一些抓耳挠腮的小动作,如果情况不太严重,就视而不见好了。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在教室里很棘手的孩子,到了户外,便成为最健康、最快乐的好孩子。我们应多提供机会,让他体验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

对喜欢一边动一边学的运动知觉型的孩子,家长可以用创造性的、能接受的方式引导他。如允许他一边拍球一边背书,一边跳绳一边回忆幼儿园里教过的儿歌等。

2.让孩子学会怎么玩

游戏虽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但游戏种类多,方式多,十分复杂,这就要孩子“会”玩。怎样让孩子学会玩?怎样达到教育的效果呢?这还必须依靠家长的指导,但这种指导不是干预、控制。家长的指导作用体现为孩子“玩”的支持者、帮助者、保护者和游戏的伙伴。具体从以下五方面来谈。

(1)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特定的引起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孩子“玩”的前提。首先从物质条件来说,应该有孩子想玩的东西,好奇的玩具或者其他有助于孩子参与游戏的材料;同时还应有孩子“玩”的场地,如房间、户外草地、儿童游戏场等,再者从心理需求上来说,轻松自由的气氛,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也能够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

(2)在玩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并非完全是其自发的活动,同样需要模仿和学习。特别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就更需要家长作出适当引导,激发孩子去玩。这样孩子才可以产生想象,并根据记忆、表象,运用素材去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孩子都能起好的作用。家长应多关心了解孩子的游戏,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发现孩子们在游戏中有反映大人们酗酒、打架的行为,这时就应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讲清道理,说明利害,从正面引导孩子去玩。

(3)在“玩”中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孩子玩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意识,让孩子养成不依赖大人,能自己独立地玩。在西方国家,就较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初生的婴儿就放在一间独立的房间,让孩子自己睡,一岁多的孩子大都能自己玩。而在国内,父母总怕孩子不会玩,怕孩子摔疼摔伤,总陪在孩子身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依赖家长的习惯,不会自己去思考问题,也就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

喜欢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儿期,与同伴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这时,家长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的。如果孩子长期与大人玩,大人会不自觉地迁就保护孩子,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

(4)多让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

现在,都市生活让人们渐渐失去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也逐渐取消了孩子与大自然的相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电视、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和因特网,这样会阻碍孩子探索自然界的兴趣。所以家长要多带孩子到户外的世界去游戏和活动。在户外,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玩,小伙伴们尽情嬉戏,创造性地多让孩子接触水、土、动植物等自然物质,扩大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感,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家长还应带领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培养孩子反应的灵敏性。特别要多从事操作活动和运动,家长不应只给孩子提供形象、电动、智力玩具,应该有一些运动性的玩具,如皮球、哑铃、跳绳等。这样孩子不仅从活动中获得了快乐,也锻炼了孩子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更能促进孩子体质体能的发展。

玩也是孩子的权利,寓教于乐,才能事半功倍。

玩也是孩子的权利,是缓解孩子压力的最佳途径。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不会休息和放松,孩子精神上的弦绷得太紧,就可能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玩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它同时也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更重要的它是孩子的权利。就像孩子们要吃饭穿衣一样,他们也需要玩,但也不能否认,有些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益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玩的权利,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

总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五六岁之前的孩子身心发育还处在初级阶段,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育应是启蒙式的。家长不可以违背孩子的生长规律,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孩子应该认识一些汉字,学会数数,也应该学着区分颜色和形状。但是真正的书本学习是需要一定的技能的,那是上学之后的事情。而此时孩子应该学的东西却不止这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性情的陶冶、习惯的养成、体质的增强都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是孩子正式上学前必备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孩子才可能在上学后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中,而实现它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玩耍和日常活动。

同类推荐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
  •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孩子出口成“脏”、谎话连篇、撒泼打滚、过分挑食、痴迷游戏、攀比显阔、装着追星、学习应付了事……您是否也对孩子的这些问题一筹莫展?您很清楚,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确要说“不”,要让孩子明确知道一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就能得到满足,不是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为所欲为。但这个“不”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在什么情况下要给予孩子鼓励与引导,什么情况下要坚定地说“不”,最重要的该怎样说“不”呢,这,就是本书要与您探讨解决的问题。
  •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大的贡献。敏感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超级好爸爸就这8招

    “父教”能使孩子远离柔弱脆弱、自私自利、羞怯自卑、自暴自弃、害怕失败等消极因素,赋予孩子自信、坚强、果断、豪爽、独立等优良品质,从此健康成长。本书为家长们提供了全新的“父教”方法。通过简单易行的8招让你成为一个超级成功的好爸爸。
热门推荐
  • 海畔秋思

    海畔秋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Eldest Son

    The Eldest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来横祸:王妃要出逃

    妃来横祸:王妃要出逃

    侍寝号17?还签《妾室守则》?王爷,你当买房摇号呢?!16房小妾要排排队不?!“爱妃,盖章了”“啵”的一声,性感薄唇贴上来……一掌PIA飞之!王爷,要耍流氓,请先签了《王爷需知》先!否则,洞房花烛吗?嘿嘿,月黑风高,适合那啥啊,你懂得……
  • 绝品女穷神

    绝品女穷神

    夜凛,妖界至尊,孤傲冷俊,人人畏之敬之,纵然是天庭,也从不放在眼里。万没想到那个化为鸡妖的仙界小东西竟敢当众拿水泼他,甚至大肆羞辱,简直罪不容恕,当然,他并没即刻让她灰飞烟灭,怎能如此便宜她?这似乎还只是个开始……某女跳脚,玉帝老儿,你丫不仁就休怪我不义,逃犯谁爱抓谁抓,大不了神仙不做,谁怕谁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战争艺术家

    战争艺术家

    时间排序,《战争艺术家》在前,《精灵王归来》在后,可以视作一个整体的故事。本书可以作为参考背景,讲述精灵王父辈的战争,以及少年精灵王的成长。
  • 极品保安

    极品保安

    风流而不下流,衣冠并非禽兽。身份如谜的少年萧阳,进入香花迷人的娱乐会所当起了保安,从此各色美女缠身,暧昧纠葛不断。面对成熟的美女老板,性感的公主小妹,清纯的校花女神,他又该如何抉择……
  • 铁血奇侠

    铁血奇侠

    一张稀世藏宝图,一部绝世武功秘籍,一段情仇爱恨,一曲烟雨未央。一个人,一柄剑,一管笛,一骑马。一杯浊酒,一朝相遇,一次回眸,一抹红尘。诗曰:饮马夕阳远树鸦,横笛冷对几朝花。风中浪子今何去?滚滚红尘路是家。敬请关注《铁血奇侠》,烟雨共您一起酣饮浊酒、浪迹天涯!萍水相逢,悲欢与共!让我们携手走进这个不一样的江湖!
  • 刀剑纵横传

    刀剑纵横传

    刀砍命运,剑刺束缚,江湖之战,朝堂之争,一刀一剑,纵横天下
  • 传说的背后

    传说的背后

    一个作家闯入各种奇怪的事件,却在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些人为了各种目的而编织的谎言
  • 死亡漩涡

    死亡漩涡

    华夏大学刑侦系学生莫名卷入一场死亡游戏,生死一念,他是否能运用自己的才华躲过一劫?鬼怪肆意,究竟是谁的手笔?阅读本书,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