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微波武器对人员的杀伤分为“非热效应”和“热效应”两类。前者是由较弱的微波能量照射引起的,后者是由较强的微波能量照射引起的。当人员受到3~13毫瓦/平方厘米的微波束照射时,会产生神经错乱、行为错误、烦躁、致盲、心肺功能衰竭等现象;功率密度达10~50毫瓦/平方厘米,频率在10吉赫以下时,人员会发生痉挛或失去知觉,飞机驾驶员受到照射后会发生坠机事件;当功率密度达到0.5瓦/平方厘米时,可造成人员皮肤的轻度烧伤;功率密度达到20~80瓦/平方厘米时,仅需照射1秒钟,即可造成人员死亡。
(五)动能拦截武器
动能拦截武器即动能拦截弹,是以火箭发动机增速获得巨大动能,然后通过精确的直接碰撞方式毁伤目标的动能武器。动能拦截弹主要的特点有命中精度高、轻质小型、机动性好和杀伤力强,同时它可以采用直接侧向力控制,有效对付核、化、生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拦截弹道导弹时也不存在引战配合问题。
目前,美、英、法、俄和以色列等国都致力于发展动能拦截弹技术。美国是世界上最积极发展动能拦截弹技术的国家,主要用于导弹防御计划和动能反卫星(KE—ASAT)计划。
(六)军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车辆
军用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军事领域的具有某种仿人功能的自动机。这些机器人,大多是自动机械作业手之类的工业机器人,外形像人并具有人的部分功能和工作能力的机器人还在进一步研制和完善中。最早应用于军事技术的机器人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场上,美国使用夜视机器人来站岗放哨,用来防止越军夜晚偷袭。从此以后,军用机器人技术获得了重大进展,如侦察机器人、警戒机器人、弹药装填机器人等;但由于技术上还不成熟,这些机器人大都未能真正在部队投入使用。不过,理论和实验已经证明,军用机器人具有超强的效能,以战斗机器人(所谓步兵机器人)为代表的军用机器人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舞台上必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军用人工智能车辆从原理上讲也就是军用机器人,其运动速度比军用机器人要快很多。21世纪初期美国制造并装备这种人工智能车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徘徊者”轮式无人车辆。它有3个系统,即用于侦察的遥控式50系列、用于巡逻和警戒的自主式60系列和用于反装甲和防空的自主式70系列。这些无人车辆均具有“人—机”一体的系统功能。
(七)环境武器
环境武器是指通过利用或改变自然环境状态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来打击目标的武器。战争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战争中,交战军队将有能力借助先进技术更大程度地利用自然环境中潜在的巨大能量呼风唤雨,让人工灾难降临到敌人头上。目前,环境武器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气象型。即利用云和大气中微粒的微观不稳定性,人为地制造出干旱、闪电、冰雹和大雾;利用大气中的不稳定性人工引起飓风、龙卷风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进而对人和生物等造成危害。二是地震作用型。地壳中隐藏的热应力分布不均,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因此通过人为激发可以诱发“人造地震”。实验证明,当量为100万吨TNT的核爆炸可能引发里氏6.9级地震。三是生态型。即通过向敌方地区撒播能阻止地球表面热量散发的化学物质,使敌国的大地变成干燥的沙漠,导致生态环境变化;还可以把大量的溴或氯释放到敌方上空,破坏氧层,使之形成“空洞”,让大量的紫外线辐射到敌国地面。
目前,气象武器具备的作战技术性能主要包括:洪水技术、严寒技术、热风暴技术、水柱技术、浓云掩体技术和毛毛雨技术等。未来还可能利用纳米技术,制造更小的“雄蜂”,随心所欲地远距离改变敌方天空的云层状况,为自己向敌军进攻创造条件。
(八)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指为达到使人员或装备失能,并使附带破坏最小化而专门设计的武器系统。由于它不以杀伤人员和毁坏装备、设施为目的,而是针对人员、装备、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使其失去作战能力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达到作战目的,因此又称作失能武器或非杀伤武器。非致命武器按用途划分为反装备和反人员两大类非致命武器。
反装备非致命武器主要是通过破坏装备本身的材料结构或外部条件,使其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通常以阻止装备快速实施机动为主要目的,主要包括强力粘结剂武器、特种润滑油武器、超级腐蚀剂武器、金属致脆剂武器和动力系统熄火弹等。
反人员非致命武器可使敌方战斗减员。目前,国外正在研究开发几种专门的反人员非致命武器,包括用于控制骚乱的非致命武器,使人员失能的武器,阻止人员进入某一(地面、海上和空中)区域的武器。主要有激光武器、次声武器、化学失能剂、刺激剂和粘性泡沫等类型。
从使用效果看,非致命武器在现代冲突中可以成为配合常规武器的重要补充手段,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可以起到战略性作用。例如,在冲突早期,非致命武器可以用作抑制冲突升级的压制性手段,从而能够有力地配合、支持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击。在高强度冲突中,非致命武器可以对敌方武器系统、侦察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交通要道等目标进行干扰破坏,取得直接的战略性效果,加快战争进程。
第九节核化生武器
一、核化生武器概述
核化生武器是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简称,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威胁力量和作战手段。其发生、发展和消亡,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它不会轻易退出战争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化生武器不断更新换代,这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20世纪末,正当国际社会禁止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在极短的时间内爆炸了11枚原子弹,被指称怀疑拥有或正在发展核化生武器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核化生灾难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威胁之一。进入21世纪,一场核化生风波又接踵而起,核化生武器扩散问题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所有的动因都基于核化生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在和平年代,更应正确使用与对待核化生武器。
国际公约是禁止核化生武器的,但是国际公约的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认为国际公约的签署使核化生武器的威胁消除,核化生武器从此就会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大规模毁伤武器的限制与发展将长期并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二、核化生武器的基本特征与防护
(一)核武器的性能与防护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而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
1.核武器的基本特征
从1945年7月16日,美国进行的第一次核爆炸试验到现在,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20世纪40~50年代)是原子弹(裂变),第二代(20世纪60~70年代)是氢弹(聚变),第三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中子弹。核武器向小型、多弹头、高精度、威力大的方向发展。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等。前四种杀伤破坏因素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里产生的,因此又称瞬时杀伤破坏因素;而放射性沾染可以持续几个月、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1)光辐射:是核爆炸时从火球中放出的光和热。光辐射又叫“热辐射”,现在已知的热源中,只有太阳能够和它相比。核爆炸的光辐射比太阳还亮,释放的热量是太阳释放的热量的10000倍。可使人员皮肤烧伤,眼睛致盲,物体熔化或燃烧。
(2)冲击波:被称为“死亡之风”,是核爆炸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它是由高温高压火球猛烈地膨胀,急剧地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的。其“高压”气浪形成的“超压”作用,使人体器官破裂;巨大的“动压”使房屋倒塌、物体毁坏。如3万吨级的原子弹在空中爆炸时,距爆心投影点800米处,压缩区内气流的运动速度可达200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