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2500000012

第12章 陕西楞娃

“陕西楞娃”

在中国历史当中,我们中华儿女们为了抵御外族的侵略,曾经演绎过很多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陕西楞娃”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最惨烈的时候,因弹尽粮绝曾有八百名被日本鬼子围困在绝壁之上的“陕西楞娃”,跪天跪地跪爹娘,然后高吼着秦腔,互相搀扶着,跳向了滚滚的黄河当中。那是一群16到18不等的新兵,是些娃娃,吃锅盔喝冷水的陕西娃娃。

1939年6月,被称为“六六战役”的一场血战开始了,后来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缴获的日军作战命令中看到:(1)大日本皇军在山西运城附近集结一个师另一个旅团的兵力,附野炮五十门,战车三十辆,向平陆、芮城之线进攻,目的是将该处中国守军第四集团军所辖三十八军、九十六军一举歼灭,为今后扫荡中条山,进攻豫陕奠定有利基础;(2)敌情判断:敌人系陕西军队两个军,实际只有12个团,不足两万人,武器较差。九十六军是从陕西调来的,原来参加过大战,战斗力待查。三十八军据报系杨虎城嫡系,战斗力较强。该军之十七师于一九三七年###月间在平汉线被我军打击受创甚大,后在娘子关雪花山附近损失过半……元气未复。基于以上情况,我军应以主力先歼灭芮城附近之九十六军,尔后再集中兵力于平陆茅津渡间聚歼三十八军。

一方面是陕西楞娃,有的是热血;另一方面是训练有素的奉行武士道的大和军人,无论兵力、武器,空中、地面,作战经验,日军的实力都远远高于中国军队。他们的目标,这场战役将以“在茅津渡聚歼三十八军”结束,然后饮马黄河。

茅津渡是三门峡左侧、平陆境内、黄河北岸一个古老的渡口,它与潼关以北的风陵渡一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茅津渡过河后便是崤山,占领崤山,可北控山西,东据河南,西进关中。人们形容茅津渡是“一锁扣三省”,一锁既开,三省门户皆开,足见其战略位置的重要。

说的是一七七师陈硕儒部,他们坚守的陌南镇失守,他们被日军逼到了黄河岸边。

面对着日军愈来愈小的包围圈,年近半百、身材瘦削的陈硕儒命令四十名机枪手排成一道墙,一声令下,四十名陕西楞娃甩掉血渍斑斑的军衣,端起机枪杀向敌阵。

日军万万没有料到陈硕儒会杀个回马枪,一时乱了阵脚,有人问:“师长,往哪里打?”陈硕儒大手一挥:“回陌南镇!”他料定日军虽攻下陌南镇,但举兵追杀中国军队,镇中必然空虚……陈硕儒回马第一枪冲出黄河滩;回马第二枪又杀回陌南镇,然后突出重围。

然而一七七师杀出黄河滩后,有两支队伍没能跟上,他们是新兵团和工兵营。这两支队伍分别被困在了黄河岸边的许八坡和马家崖。这一群吃锅盔的楞娃,一千个,如一千棵扎根长在关中平原的高粱。他们是青头的高粱,还未来得及晒红米,饱满的是汁液,也许在乡村人们这样称呼这样的一群:愣头青。

面对着两脚兽,他们就拼命了使狠了,新兵团一千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快要落日的黄河滩上与日军舍命拼杀,血浸透了沙滩,走一步,就见一个血的脚窝。在牺牲了二百多名弟兄后,剩下八百多人被逼上了河岸边一百八十多米高的悬崖。

身后是翻滚的黄河,那黄河浓重得好像不再流动,浪头像滚跌的撞击的石头,冒着火焰的石头。这是六月的黄河,在呜咽着,如急雨也如虎头,它们急吼吼地呜咽,好像憋闷的空气。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没有了退路,悬崖之上,是八百棵秦川的高粱。那时太阳就要落下,八百多名年轻的中国士兵像站在金色的光里,有断腿的,折掉胳膊的,有眼睛失明的,他们知道他们是黄河的最后的屏障,黄河的那边是母亲,是姐姐,前后左右,不是黄河,就是悬崖,不是悬崖,就是密密麻麻的鬼子。鬼子们要抓活的,把这些楞娃当作待宰的羊羔。他们狞笑,他们知道这些毛茸茸的楞娃是不会长出翅膀的,他们过不了黄河。

他们要活捉这还是一群孩子的新兵。这些几个月前还在耕地打场的农家楞娃,这些出门还被母亲扯扯衣襟的楞娃,现在面对的是两千多训练有素的日本鬼子。这些楞娃在夜间尿炕,但在鬼子面前没有一个腿软,也没有一个哭泣。刺刀拼没了,就抱着鬼子,就用牙齿咬,就用脚踢,就和鬼子纠扯滚进黄河。咬掉鬼子耳朵的,抠掉鬼子眼珠的,撕碎鬼子喉咙的,这些娃们用最传统的打架,拼着命打架的方式,在肉搏中退到了马家崖,再没有了退路。

一位被敌人的战刀砍断了一条胳膊的战士双膝落地,向着西北方向,“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站起来,大喊“宁跳黄河死,不做亡国奴”,一头扑进黄河……

八百个战士齐刷刷向着母亲所在的地方叩头,咚咚的沉重闷响,碰撞在悬崖上,悬崖成了威风的鼓面,也是咚咚,咚咚。

八百个头叩向苍天,八百个头叩向土地,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的膝盖只能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看惯剖腹的日本人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楞娃,忽然齐刷刷地跪下了,这时消失了枪炮声,没有了喊杀声,只有咚咚的叩头,只有凝重的黄河。

是啊,这是楞娃把自己最后的敬意给了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向土地长跪作别。这些楞娃的胳膊、腿,每一个关节都亲吻着土地。

八百个战士齐呼了一声,叩了三个头过后,他们前赴后继奔赴黄河,旋涡一下把这些身影拥抱。

旗手是最后跳的,他把旗帜高高的擎起,在悬崖顶上,如一块岩石。他等待着,他等待上来的鬼子,在他身后,一个个弟兄跳下了黄河,他像要为那些壮士送行。这时高亢的秦腔响起来,是《李陵碑》中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

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然后他把旗杆扎向上来的鬼子,滚入黄河。战场沉寂了,硝烟退去,人们发现黄河水浪里有一杆军旗。人们下河打捞这杆军旗时,拖出两具尸首来。旗杆从一个鬼子兵的前胸穿过,刺穿了后背,而紧紧攥着旗杆的是那个吼着秦腔最后跳入黄河的旗手。

过了几天,老百姓开始打捞安葬死难的烈士。当他们跳下山崖的时候,他们惊呆了!据一个老乡讲那跳下悬崖的不止八百。他看到黄河旋涡里漂浮的尸体,那尸体盘旋,与水浮沉。

“千人都有,不要说八百几百了,男的、女的都有,尸体都腐烂了,因为在那漂了好几天了,它那是个旋涡,水就在那儿旋,那尸体也就跟着那水,就在那儿旋,都没有衣服,后来我才听说那个水呀打的,把衣服都打掉了,都是光的,十几岁的,十七八岁,有伤的不多,也有,少数,大部分都是跳下去的,我们都哭了。你没见着那场面,那简直是惨不忍睹啊,它一旋过来就捞一个,还旋又捞,那也有一百多人在那捞呢。那个旋涡很大,那都是满满的,还有一部分流走的,捞上来就地埋。”

面对着向死而生的袍泽,后死者该有怎样的担当?在有些人看来,死是绝望,是绝灭;但是在另一些人看来,死是一种希望,因为死,会有更多的生的希望。

在中条山“六六”战役中,平陆县洪池乡西郑村战斗一打响,一批士兵冲上去,又一个个倒在敌人的炮火下……战斗间隙,营长高雨亭找来一块石碑,请当地石匠一一刻上死难弟兄的姓名,他称此碑为“后死碑”。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太有学问,后死,是前赴后继,后死,是一种敢于蹈血,后死也有一种惭愧,但是后死不是不死。人们说营长高雨亭拿出陕西的西凤酒,敬天敬地,然后把酒盅摔碎在石碑上,说了句“后死者,不是怕死者,怕死不上中条山。”营长高雨亭把枪一挥,带着剩余的陕西楞娃继续投入了战斗,很多的人随即也战死了,他们的名字也大多被忘记了。

后死碑面向中条山后的陕西。岁月沧桑中,已过去七十年,字迹漫漶,人们隐约可看出青石凿琢而成的上部依逆时针方向依次镌刻着“为国捐躯”四个大字,年代是:大中华民国二八年*月吉日;陆军第一百七七师五百三十旅第一千零二十九团第三营阵亡将士纪念碑;高雨亭暨全营官兵敬立。

石碑的左右镌刻的是阵亡将士的级别、姓名、年龄及籍贯,共有二十八位,但能辨别出的只有十六个人:

一等兵潭青海年二五岁陕西城固人

一等兵徐志邦年二十岁陕西*城县人

一等兵袁冠武陕西城固人

一等兵李树云年二七岁陕西商县张三村人

一等兵冯振祥年二五岁陕西商县凤增村人

中士龙生贵年三十岁陕西岐山东*村人

下士*明义年三十岁山东河吉人

一等兵杨金禄年二二岁河北侯*人

一等兵邱善文年二五岁陕西商南白家*人

一等兵汪家强年二九岁陕西柞水*村人

一等兵周盛泰年十九岁陕西商县东广村

二等兵魏瑞生年二一岁陕西商南人

二等兵王俊登年二十岁陕西*城县人

一等兵李祥中年二六岁陕西*县人

一等兵王生才年二二岁陕西礼泉人

一等兵赵天彦年二二岁陕西蒲城人……

多数是陕西人,最大的三十岁,最小的二十二岁。当他们离别家乡的时候,是否有故乡的狗的狂吠伴着列队的壮行?但我知道,这个部队的司令孙蔚如在队伍渡河开拔前回到老家看望老母亲。

那天,他只带两名警卫策马出城赶奔离西安二十多里的灞桥老家豁口村,到村子还有一里多的地方,孙蔚如下马牵马而行。

这是母亲给将军立下的规矩,人在外做再大的官,也不能在乡党前摆架子。啥时候回家,坐车就在村外下车,骑马就在村外下马。在堂屋里他见到了年近古稀的母亲。但他不知如何开口,兵者,危也,但母亲却先说了:我知道你要渡河,渡河前会来看我的。国家有难,当兵的理应上前。吃国家的穿国家的,国家有难,当兵的不出头谁出头?孙蔚如没想到年近花甲的老母竟然也知道如此的家国大义,将军双膝跪地:“娘------”接着是像童年一样在母亲的怀抱里恸哭不已。

母亲的手摩挲着年已四十的将军,还像童年哄他一样“我娃不哭,不哭,有妈在哩……”

孙蔚如离家的时候,母亲并没有送他出门。老人家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在心里为身披战袍的将军祈祷。秦人出征,率领三万楞娃,要中流击水,立马中条。

将军挥泪向母亲辞行,然后夺门而去,他怕泪水再让母亲看到。他走出村口老远,才翻身上马,好像吸足了关中土地的地气。

将军下跪,还有一次,与跪母亲的涵义不同,但却同样惊人心魄。

在黄河边,那些八百楞娃跳黄河的第七天,将军率领众将士开始用一种军人的仪式祭奠。孙蔚如先是面向黄河脱下军帽,双手擎起,然后肃然下跪,双膝落地跪在母亲河,养育我民族的黄土上。他面向南跪拜。

将军的身后,是整齐的军人,军人的背后是上万名的晋南百姓,不分兵民,不分老幼。灵棚前,纸钱纷飞,如雪似霰,在这个夏季,开始了白的雪的飘荡。将军的祭文更是招魂:

“树棠(将军的字)之膝,上拜社稷,下拜高堂。今为死难弟兄下脆,皆因弟兄们以身殉国,捍卫了我炎黄子孙之尊严,申张了我中华民族之气节,张扬了我中国军人之忠勇:此情令天地动容,神灵泣泪,树棠岂敢不拜?”

“弟兄们,安息吧,树棠对黄河盟誓:此仇不报,树棠当引颈自戮,以谢国人!”

说毕将军泪流满面,然后将军走到百姓前,向父老脱帽鞠躬行礼,随后将军吟诵起他的《满江红》词一首:

立马中条,长风起,渊渊代鼓。

怒皆裂,岛夷小丑,潢池耀武。

锦绣江山被蹂践,炎黄胄裔遭荼苦。

莫逡巡迈步赴沙场,保疆土。

金瓯缺,只手补;

新旧恨,从头数,

挽狂澜作个中流砥柱。

剿绝天骄申正义,扫除僭逆清妖盅。

跻升平,大汉运方隆,时当午。

黄河如泣如诉,谛听着将军的吟哦,作为后死者,他知道肩上有生者和死者双重的责任。

我知道,战争意味着死亡,战争意味着悲怆,没有什么是不付出代价的。我一直思索着后死碑的漫漶,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日本人在南洋为自己的战死者立碑的时候,和我们的将士立碑的心情大同小异,但很多的日本人的碑碣留下来,受到很好的围护,有鲜花,有祭奠,而那漫漶的后死碑,如今连二十八名战士的名字也不完全,这无疑是我们心中和历史的痛。也许很多的时候,在找不到担负责任的时候,我们才感到自己的责任?

也许,我们这些后死者在发现了历史的欠缺后,才终于感到我们有负于历史,愧对那些死去的先人?

记得弥尔顿写过的莎士比亚的碑铭:我的莎士比亚,他的遗骨自有光辉,何必我们累月经年、辛苦雕成纵横石碑?他那神圣的衣冠遗物,用不着什么高冢,何必筑起金字塔,尖顶高耸星空?

那些战死的楞娃,因为他们的死,为国捐躯,让我们感到他们在褪下庄稼人的粗布衣服时的憨厚,在行军中的种种的插曲感到了亲近,所有的琐屑已不再是琐屑,所有的平凡已不再是平凡,他们升华为我们民族前行时候暖暖的细节。

他们既需要石头的碑铭,更需要的是活在后之来者的心中,如果,后死者忘却了他们,这样的后人的作为是很可耻的。

叫我们永远怀念那些为了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先烈们,永远怀念这些“陕西楞娃”吧!

同类推荐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
  •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亡命暴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阵营中的臭名昭著的战犯。包括:德国的戈林;日本的冈村宁茨 ,坂垣征四郎等。讲述了他们罪行累累的一生。
  • 狂野梁山

    狂野梁山

    惩奸除恶,替天行道!为了同一个信念,我们从五湖四海汇聚梁山,在同一面旗帜下,热血盟誓,生死与共!.当勇武侠义的三山派系执掌梁山泊,天下会有怎样改变?一个誓不接受朝廷招安的梁山,能否兄弟齐心,统一华夏,扫辽灭金?这是一个豪气干云的水浒故事!这是一个激情奔涌的狂野派梁山!因为,这里没有龌蹉小人的立足之地!
  • 混在三国当蛮王

    混在三国当蛮王

    很多人都向往美国的绿卡,我也不例外。现在移民条件很苛刻,来到1800年前就非常容易!这是一个屁民向往,士大夫唾弃的制度!这是一个商人和冒险家的乐园!曹操袁绍孙权刘备,你们要么被同化,要么就慢慢被强大的商品经济压垮;古印度和安息帝国也不用再孤芳自赏,俺会让你们逐渐崩溃;罗马帝国也是我们的目标,地跨亚非欧、让地中海做我们的内湖;中外美女和各类猛男都会收罗一批,绝对满足您的YY!您还等什么?一起来冒险吧!以上YY纯属虚构,各位看官务必不要当真,好了,就写这么多。
  • 血战之召唤

    血战之召唤

    一个21世纪标准的宅男李坤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中国古代的世界里。附身到了天龙帝国一个戍边的小兵身上。依靠着一个可以召唤中国古代三国武将的长命锁,从一个小兵一点点的到达了权利巅峰。
热门推荐
  • 我为仙狂:凤临天下

    我为仙狂:凤临天下

    凤仙儿本是天之骄女,天赋异禀,是修仙奇才,令无数人艳羡,可是异变突生,她的实力不涨反降,天才的光环一去不复返,她成了废柴女!别人的嘲讽她冷眼对之,同代的鄙夷她淡然处之,但是未婚夫前来退婚,她还能淡定吗?“你觉得你现在还有什么资格配上我?”冷凌云眼神冷漠、俊美的脸庞带着不屑之色!……女主要奋起,炮灰要逆袭!
  • 逆伐成王

    逆伐成王

    一缕刀芒碎乾坤,两行清泪逆轮回...阴阳大陆,强者主宰天地,弱者卑躬屈膝,冷漠的世界,只有实力才是王道!陈麒,名不见经传的封印之地的小家族少爷,因故被废,得龙皇相助,修复伤势,修逆天功法,踏阴阳之巅,历经磨难,伐天成王!且看陈麒如何为兄弟,屠戮四方,为爱人,逆乱轮回,血与火,爱与恨,只为踏上巅峰!战天,战地,战苍生,只为逆伐成王!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走向幸福

    走向幸福

    爱幻想又无一技之长的人就适合当小说家,新雨就是这样一个女孩,警校毕业的她开始了艰苦的写作之路,由于她刚毕业对社会单纯和盲目。所以屡屡碰壁,后来她努力看社会学等,为自己赢得了圆满的爱情和婚姻,但婚后生活并不如她想象的那样,而是苦辣酸甜,但无论怎样。她都要书写一曲人生真美的绝唱,而幸福,一定要成为主旋律。
  • 临天

    临天

    不以淫荡惊天下,但求无耻动世人!左城一个无父无母的小混混,混迹社会最低端,极尽无耻猥琐之能事,拜入聚星,成为一代炼器师。这小子虽是无耻至极,但却有着妖孽般的天赋,不论修炼还是炼器!被神秘银衣人抓入黑塔服役,因母亲留下的遗物丹书铁卷成就了左城一代逆天者的传说。战妖域、揽美女,逆天者左城从此制霸天下!
  • 挂职干部

    挂职干部

    本书是一部切入视角独特,关注当下现实生活,以官场与土地、权力与人性、婚姻与情爱、颠覆与平衡、榨取与付出为较量内容的长篇小说,细腻展示了各阶层人物在利益与责任、背叛与信任等方面的内心冲突和道德意识,置多重矛盾与纠缠中解读人物的政治命运和生活质量,爱恨沉浮皆与泪水为伴……
  • 簪缨录

    簪缨录

    这一世的刘鎏,命很好,生在一等公爵之家,世代簪缨。她身份高贵,衣有华服,食有八珍,住有金屋,行有宝马。可是运气不大好……这是个以胖为美的世界,她偏生怎么吃都不胖,那自然是嫁不出去的。好在老爹纨绔却护短,老娘精明却开明。反正不缺钱花,谁稀罕嫁人?可是最后不知怎地,她就和那么个凑不要脸的二货世子,谈起了没羞没臊的恋爱……许劭前半辈子命很苦,刚出生娘就没了,爹虽然是王爷,却好酒色不慈祥。一屋子后妈还个个想着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死他。千险万难地长大了,却娶不着老婆。因为他有病,精神病:别人都爱肥美人,他却欣赏不来!直到遇上那个瘦得嫁不出去的姑娘……
  • 高血脂食疗谱

    高血脂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群体的食疗菜谱,主要讲述了以下几类菜谱:素菜谱;荤菜谱;粥菜谱;高血脂食疗汤菜谱;高血脂食疗主食谱;疗药茶;疗药酒。
  • 《罪恶之血》

    《罪恶之血》

    这是一个罪恶的人,他身上流淌着罪恶的血。他无恶不作,只为夺回他的一切!
  • 带露的草芥

    带露的草芥

    每当诗意来临,我总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感动包围,我觉得这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我的最荣耀的恩典和眷顾;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这是生我养我的这块淳朴土地给予我的最大程度的偏爱和关照;每当诗意来临,我觉得自己是在享受生命里最自由最浪漫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