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53600000034

第34章 托马斯·爱迪生

托马斯·爱迪生,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有2000多种发明。

爱迪生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米兰。父亲是一位农民,母亲曾经做过教师,家境贫寒。爱迪生在小学只读了三个月的书便失学了。从此,母亲当起了他的家庭教师,他开始了自学生涯。12岁时,爱迪生开始当报童,在休伦埠到底特律的客货混合的列车上卖报。苦难的童年生活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他从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做一些小实验,但他实在太忙了,空余的时间很少,因此,他只得去“挤”时间。有一次,爱迪生把实验用的瓶瓶罐罐搬到了火车的行李车上,在上面进行实验。谁知火车震动得很厉害,把一个装着黄磷的玻璃瓶从桌子上震了下来,摔得粉碎。黄磷是易燃烧的化学物质,在撞击下立刻燃烧起来。爱迪生赶忙脱下外衣扑打,一面向人呼救。等大家赶来把火扑灭时,行李车里的东西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乘警赶来,得知事故的原因后,不容分说,抡起胳膊就给了爱迪生几个耳光,把爱迪生打得两眼冒金花。乘警还不解恨,又一拳打在他的耳朵上。这一拳打完,爱迪生只觉得耳朵“嗡”的一声响,接着就是揪心裂肺似的一阵疼痛,从此,这一只耳朵就再也听不见声音了。

1863年,爱迪生的生活出现了重大转机。有一天,爱迪生正在克勒门斯山车站卖报,突然“砰”的一声响,一节货车从一列混合列车上脱卸下来,沿着岔道往下滑去。这时正好有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车轨上玩,他玩得太高兴了,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爱迪生看到了,一个箭步冲上去,抱起小孩,往车轨外扑了下去。他刚刚扑倒在车轨外,货车就从他身旁滑过。车台上的人都看呆了,接着鼓起了掌。

孩子的父亲是车站站长,名叫麦肯基。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对爱迪生充满了感激。麦肯基还是一位出色的电报发报员,为了报答救子之恩,他向爱迪生表示愿意将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爱迪生高兴极了。仅仅三个月的时间,爱迪生就学会了发报技术。他终于有了一门技术,可以谋取一个体面的职业了。

这次偶然的机会,使爱迪生和电连在了一起,从此迈向了科学发明的道路。

早在19世纪初,有人探索用来照明的光。英国物理学家戴维在实验中发现,两根相邻的炭棒中间有电流通过时,就会发出强烈的弧光。后来他发明了弧光灯。他还发现,白金通过电流的时候,会受热发光。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又发明了白炽灯。但因为电流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电灯的研制和应用受到了制约。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成功地设计了第一台发电机,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源问题。电灯的研究提上了日程。

爱迪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他觉得这些发明都不太可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要发明一种物美价廉,能长期使用,可以进入普通百姓家的电灯来。他认为弧光灯成本高,耗电多,而且光线刺眼,用作家庭照明不太合适;而白炽灯造价低廉,光线明亮而又柔和,对人体也没有伤害,最适合于家庭照明,因此他就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在了白炽灯泡上。

经过几次试验,爱迪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最大的难题就是玻璃泡中的耐热材料不好找,一般的物质烧几分钟就断了。

有一天,他拿起玻璃泡左右端详起来,为什么任何物质烧几分钟就不行了呢?他猛然想起:灯泡里面有空气,而空气含有氧气,氧气可以促进物质的燃烧。如果把玻璃泡中的空气抽掉,效果会如何呢?他赶紧进行试验,试验的结果证实了他的推测,灯泡照亮的时间延长了一倍,但时间还是太短了。爱迪生决定在作灯丝的物质上下功夫。

他首先用碳丝,然后又用了白金、钡、钌、钼、钛、锆、铑等金属,但效果都不好。一年多来,他试验的各种耐热材料竟足足有1000多种,但面临的仍然是失败。面对困难,爱迪生没有灰心,周围人的冷言冷语却扑面而来,甚至报刊上也有人撰文表示对爱迪生的不信任。一篇题为《爱迪生先生发明了什么》的文章这样写道:“尽管这位感情冲动的发明家发表过许多锐不可当的谈话,但具有高深造诣的电学专家并不认为爱迪生先生所走的实验道路是正确的。”甚至有报刊断言:“爱迪生研制电灯的宏愿已经成为泡影。”

爱迪生对这些嘲讽持漠然态度。他觉得,一旦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一定要走下去。新的试验又开始了,一次偶然的机会,爱迪生发现棉纱烤焦后作为灯丝竟然可以燃烧45小时,这可比其他的金属强多了。顺着这个思路,他又用杉木、稻草、藤条、椰子棕、椰子壳、月桂、黄杨等进行试验,灯泡的寿命也随之上升为100小时、120小时、150小时,最后上升到300小时,这已经是重大突破,然而爱迪生仍然不满意。

科学的实践,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必然中又存在着偶然。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用竹片作灯丝竟然可以燃烧1200个小时,而这种灯泡价钱也很低廉,可以进入百姓家庭。这样一来,以前讽刺他的报刊也转变了基调,鲜花和各种荣誉涌向爱迪生。爱迪生并没有陶醉,他很清楚,这是他的辛劳换来的结果。

后来,爱迪生又将灯丝改成钨丝,燃烧寿命上升到2000小时以上,整个世界顿时变得明亮了起来。

1929年10月21日,在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5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各界人士欢聚一堂。爱迪生用激动的声音说道:“谢谢诸位!谢谢诸位!如果我曾经或多或少激励了一些人的努力,我的工作曾经或多或少地扩展了人类的理解范围,因而给这个世界增添了欢乐,那我也就感到心满意足了。”说完,掌声雷动。而这位82岁的老人却因激动在掌声中昏了过去。

1931年10月18日凌晨3时24分,科学界的一盏明灯熄灭了。爱迪生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

同类推荐
  • 一字经:决定人生命运的118个字

    一字经:决定人生命运的118个字

    本书对古今智慧整理提炼,归纳成168个字,并对每一个字进行分析总结,剖析在每一个字上前人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 菜根谭品读

    菜根谭品读

    本书讲述了《菜根谭》的经典智慧,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菜根谭》的智慧精华和应用技巧。分为八篇:正心修身篇、养性育德篇、世事洞明篇、人情练达篇、达观人生篇、闲适从容篇、向善趋吉篇、韬光养晦篇。
  • 以退为进:人生的另类智慧

    以退为进:人生的另类智慧

    “忍、退、让”三字真言,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学问,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本书把历史上众多凭借“忍、让、退”而成功的事例综合起来,加以经验总结,成为一本成功励志类读物。
  •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按照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我国的传统美德“团结友爱”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

    识人难,知人更难,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想在生活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那么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看清一个人的思考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与人相处时,能够多一点对他人的了解,将会使我们在做事时减少很多失误,将会使我们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以及更多的成功机会……读完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你会恍然大悟,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点点滴滴竟然是那么重要。对照这《3秒钟看准对方性格》,把这些我们平常认为的琐碎的事情归类分析,你会发现原来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困难——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梵似倾心梦如白

    梵似倾心梦如白

    帝都华章,风云再起。她是帝之娇女,天真烂漫,只因贪玩,与名满京都的花魁同睡了一晚,不料第二天却发现花魁竟是男儿之身。错失的身子,心中的爱恋,她该何去何从?他是艳绝天下的花魁,一袭白衣半分妖娆。他算计阴谋诡计,却单单算漏了她,与至于陪上了自己一生的自由和生死。她烂漫,他绝美。她悲伤,他遗忘。他是绝缘门至高无上的门主,风华绝代,王府相遇,他对她一见倾心,从此身心两思念。为了她,他甘愿牺牲,甘愿堕落,甚至不惜喝下敛容药,从此换成另外一个人。她清纯,他阴栾。她无情,他执着。前生今世,梦里荒凉,吹开千年旖旎。江山美人,世间繁华,来来去去如风卷,蓦然回首,谁是谁的梦?谁才是谁的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尘冥月

    尘冥月

    界有阴阳,月有尘冥。尘月之化身历尽红尘为本心不变,于冥月之化身,本为对立阴阳。却敌不了感情的迸发。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活在不同世界的同一个人

    活在不同世界的同一个人

    她有着高超的伪装技术,可以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遇见不同的人和事。就算你前一分钟才见过她,下一分钟,她同样站在你面前,你却会不认识她。她的人生就是一场梦,梦中的一场戏。她看破红尘,为众人织梦、圆梦,却不能给自己织一个梦,圆了心中的夙愿。她为别人断了的缘重新牵线,但她却无法牵回她的缘。她从出生就注定她的一生是个悲剧。离别只是悲剧的前奏。
  • 校园至尊魔主

    校园至尊魔主

    他被传说中的金仙所灭,煞气冲天,残魂未散,他来到了新的世界,从头开始,却依旧狂妄。他身边美女多多,却又危险重重,他拥有着一颗强者之心,不畏生死!从此一条条生死之路的修仙征途开始……而他的名字仍然被人称作狂徒、魔主!…………PS:《校园至尊魔主》给你带来一条不寻常的修仙道路,给你不一样的精彩,请拭目以待!!!
  • 不灭武途

    不灭武途

    一个被隐秘家族抛弃的弃儿,却因为体内的七色封印,命运意外的发生改变,封印的名字叫炽天印......主角逆苍天,碎万魂。走出一条血路。神之左手,改变自我。即将恢复更新。
  •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

    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心脏

    超级心脏

    柳见愁本因应心脏衰竭死亡,却离奇复活,而且,在巧合下,被人救起。醒来的他,发现自己有了死亡证明,更是被换上一颗神奇的心脏,然而,新闻上,宣扬他是杀人犯,阴谋的气息,笼罩着他,萝莉,御姐,女王,桃花运突然爆发的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 异世之佣兵小传

    异世之佣兵小传

    请你笑吧——代替泪水,代替憎恨,代替别离……在那炫目的时代里不对谁人心怀憎恨,不为死亡心存遗憾必能相逢在那……——SoundHorizon‘圆梦系列,更新莫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