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4400000003

第3章 中国区域经济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禀赋和经济文化条件差异较大,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状态。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来的巨大区域差异,共分为五节:第一节介绍中国区域经济的基本情况,第二节比较区域经济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第三节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政策;第四节讨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第五节讨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一章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够从空间结构上认识中国经济。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的界定

一、中国区域经济的地理界定

一般而言,了解中国的区域经济有两个角度:一个是行政区划,另一个是经济区划。所谓的行政区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建立的政治管辖区。所谓的经济区划,是指具有一定经济特征的区域,它是一种复杂的经济地域系统。从中国的具体情况看,一个经济区划通常包括若干个省级行政区划。本节将在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中国的经济区划。

1.中国内地区域经济的划分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幅员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从地理特征看,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从经济特征看,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度状态。根据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习惯上把整个中国内地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也称为三大经济区划。中国政府以三大经济地带为基础对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进行区域规划,经济学家们通常利用三大经济地带讨论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2.三大经济地带的行政区划与自然禀赋带所包括的省、市、自治区与西部大开发所包括的有所不同。2000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除了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市、自治区以外,还应该包括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此,目前的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称为“10+2+2”。

二、三大经济圈的基本特征

三大经济地带是对中国内地经济整体的粗略划分。从更细致的角度看,目前中国的东部已经形成三个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经济圈,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及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京津唐地区。据2000年的统计资料,这三大经济圈土地面积合计为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人口合计为1.48亿,占全国的11.68%,国内生产总值合计为30990.49亿元,占全国GDP的34.66%。到2004年,三大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上升到41%,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远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之上。

1.三大经济圈的范围

长三角经济圈:一般是指上海和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南通、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宁波、绍兴、温州、舟山、嘉兴、湖州和台州等16个城市。

珠三角经济圈:一般是指广东省境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市区、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

京津唐地区:一般是指以北京、天津为“双核”,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沧州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

2.三大经济圈的比较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三大经济圈各具特点,我们主要从经济圈的区位概况、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特色等若干方面进行介绍和比较。

三、区域经济划分的变化趋势

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以中国内地各个省市的行政区划为界限的。1996年,中国政府提出在全国建立七个跨省区市经济区域。七大经济区的划分突破了传统行政区划界限,强调以内在经济联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作为经济区的划分原则。七大经济区指明了地区经济合作的方向,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组方案提出的划分界限仍然不够明确。2004年,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指出,我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一五”规划)将以八大经济区域取代传统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划分方法,这使得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更加科学和可行。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与原因

一、中国区域经济的特点

自1979年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近三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大范围的贫困人口减少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但是,目前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发展快速的国家,经济增长的收益无法在全国各区域均等分布,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区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本节首先介绍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状。

1.经济增长比较

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包括的省市不同,地域面积有很大差异,我们采用人均指标概述各区域发展情况。1978年以来三大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东部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而西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水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不平衡的态势,并且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但是从动态的角度看,1999年以后,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增长速度差距在逐步缩小,这说明中国经济总量急剧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日益趋缓。导致这一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200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投入了更多的公共支出,并通过其他政策措施推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详见本章第四节)。从长远来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能否由此扭转,依赖于西部地区能否形成持续、快速增长的本地产业基础。

2.经济结构比较

2005年中国各区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分析中可以发现,新中国建立初期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总和占全国产业增加值的35%~50%;到1998年,这两项指标之和在各区域产业增加值中至少占70%以上;到2005年,这两项指标之和在各区域产业增加值中已经达80%~90%。这说明,从较为广泛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比较成功的,三大经济地带的工业化进程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本质差异,而是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差异。但是,从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中发现,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较快,中部地区相对缓慢,而西部地区是最慢的。即使是西部大开发以后,中国的工业生产力仍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3.人均收入比较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还表现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关系上。各省经济增长和收入情况可知,东部地区绝大多数省份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除广西以外,东部地区某些省份虽然经济增长率在平均值以下,但是人均收入仍然在平均值以上。与之反差最大的是中国的西部地区,除了重庆和新疆之外,绝大多数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事实上,最右下角方框内的省区都包括在中国政府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分析

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从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素、资本投入因素、市场化进程以及经济体制与宏观政策等四个方面给予简要分析。

1.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素:中国的东部在历史上就是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她原有的经济基础、市场意识、对外经济联系、人文历史背景与中西部内陆地区有很大差异。上述优势条件,使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更具有吸引力。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加强,东部地区在市场化程度、体制制度、管理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和产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加强,进一步扩大了沿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异。

2.资本投入因素:众所周知,投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资本投入在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密切相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各区域之间分布是不同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再次是西部地区,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状态。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但投资额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仍然比较低。

3.市场化进程指数:从动态视角看,中国绝大部分省市区的市场化指数逐渐提高,这表明市场化在全国几乎所有地区都在深化。但是,东部地区在市场化指数的五个方面均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其中,中西部地区在非国有经济发展和要素市场发育方面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这是导致该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

4.经济体制与宏观政策: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工农业产品之间、原材料、能源和加工工业品之间以及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之间的价格关系极不合理,这使得工业与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大大超过农业。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内地和边远地区实际上补贴了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差距拉大。1978年以后,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推进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区域间经济非均衡发展,尽快获得全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国家把沿海地区列为发展重点,并给予这些地区若干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而沿海地区的各省区与内地各省区之间基本上是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中发展的。这是造成两者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从正面影响看,一部分地区首先富起来,增加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政府合理运用税制,就能够通过富裕地区的转移支付来帮助贫困地区。其次,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到富裕地区打工,部分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再次,贫困地区劳动力持续流入富裕地区,有效地缓解了富裕地区工资上升压力,使得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上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但是,从负面影响看,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必然导致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使得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更低。其次,区域间贫富差异太大容易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城市犯罪率上升。再次,区域之间的贫富差异扩大进一步导致各种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集聚。

权衡利弊,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选择了不平衡发展战略,提倡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区域经济差距扩大最快的时期。面对区域经济差距持续扩大的挑战,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必须重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从平衡发展论到不平衡发展论,再到平衡发展论的三次变革。

1.1949—1978年的平衡发展论

改革开放前(即1979年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下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主要受到平衡发展论的影响,即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以落后地区为重点,通过向内地倾斜以平衡生产力布局并缩小地区差别。在这种平衡发展战略的支配下,中国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以及第三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1966—1975年)出现了两次大规模地向西部推进。

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内陆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开始上升。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对当时国际形势和战争危险的估计过于严重,片面强调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导致了工业布局严重脱离现实条件。在这一时期,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盲目追求国家投资大规模西进的政策未能取得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预期效果。

2.1979—1991年的不平衡发展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开放度的提高,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逐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中国政府开始把效率目标放在优先地位。国家开始采取优先支持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政策,同时对西部地区给予一定补偿。这一时期指导经济政策制定的原则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提出“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这一时期中国政府主要的区域政策有:国家投资布局向效率较高的东部地区倾斜,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实施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完善民族地区政策等。

在这一时期,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大大改善了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经过10多年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条件和国家优惠政策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中国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这种变革也付出了一些未预期到的代价:区际差距特别是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中西部农村贫困问题严重;老工业基地经济持续不景气以及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区际矛盾和贸易摩擦不断。

3.1992年以后的平衡发展论

1992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国力的增强,面对地区间两极分化问题日益严重,中国政府正式确定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即由非平衡发展战略再次转向平衡发展战略。1996年初,中国政府从建立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角度,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向和6个具体措施。中国政府采取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措施主要有:实施以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相结合,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增加中西部地区国家投资的比重;积极推动沿海地区棉纺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体系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在这一时期,尽管中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方针,然而从总体上看,整个90年代国家投资布局和政策支持的重点仍集中在沿海地区。1999年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中国政府逐年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但是,现阶段国家资本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的高速增长还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一阶段农村贫困地区开发取得较大成就,但是如何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仍然是中国政府必须继续面对的挑战。同时,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仍趋于扩大。因此,这一阶段的均衡发展战略尚未达到扭转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局面的目的。

二、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1.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目的和战略重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所覆盖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鄂西和湘西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总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1999年末总人口3.65亿人,占全国的28.8%,其中农村贫困人口高达1.64亿元,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48.18%;国家级贫困县366个,占全国总数(592个)的61.8%。1999年西部12个省(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5354亿元,占全国的19.1%;人均GDP为4312元,低于全国6387元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虽然水、风力、太阳能、地热、土地、旅游及矿藏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各地区的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再加上改革开放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使得西部与中东部,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为了缩小东部沿海省市和中西部省区在收入和其他社会指标方面的差距。因此,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不在于具体企业的建立,而在于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以促进中西部省区的持续发展。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视察西部时明确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西部地区大开发。1999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西部大开发列为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并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2000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了专题阐述。《建议》强调:“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建议》进一步论述了西部开发的基本思路:(1)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批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西部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3)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培育旅游业,努力形成经济优势。(4)发展科技教育,要做好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的工作,实行干部交流,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5)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重点地推进开发。(6)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7)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和对外开放步伐,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活力。

2000年1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第二篇第八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划。

2.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展及其效果

自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12个省市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六年多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2000年至2005年,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66万亿元增加到3.3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与东部地区发展速度相比,年均增长差距由1.9%缩小到0.4%。特别是“十五”时期,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3%,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和6.8%。下面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投融资机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介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展及其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部地区的重点是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实现“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两大工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中国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00—2005年间,国家累计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项目70项,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水利枢纽等西部开发标志性重大项目提前建成。西部地区累计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2.6万公里,完成铁路铺轨4000多公里。2000—2005年间,国家还投入310多亿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将公路网向西部所有县城延伸外,还通过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使99%的西部乡镇实现通电,并解决了366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2001年开始政府还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对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人口实行生态移民,已经有122万贫困人口得到易地安置。

在生态环境工程方面,为推进西部开发,中国政府计划在2000年到2010年间有步骤地实施长江上游和黄河上中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作为中国政府在中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涵盖了中西部25个省(区市)的1000多个县(区旗),涉及5300万农民。2000—2005年,中央累计投入西部地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1220多亿元;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三峡库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中心城市污染治理等工程450多亿元。局部地区林草植被明显增加,水土流失面积开始下降,实现沙化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的转变。

在投融资机制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国家财政对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累计40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从2000年起,西部地区人均国家预算内的财政投资已经开始超越东部和中部地区,这说明国家财政投资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西部地区。在国家投资和国债资金的引导下,西部12省市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若按当年价格计算,2000—2005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以上,是三大经济地带中增长率最高的区域。但是,从资金来源看,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是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国内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所占的比重较低,投融资结构还比较单一。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投入正在逐步加快。西部地区水电、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棉花、糖料、水果、肉类等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优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逐步形成了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与文化等六大类特色优势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999年的35.2%提高到2005年的39.6%。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力度加大,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口支援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仅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投向西部地区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同时,2000—2005年西部地区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110亿美元。加上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实际利用外资接近160亿美元。

经过六年以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的初级阶段之后,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向更深层次上落实。在生态十分脆弱的西部解决数千万人的贫困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政府来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东西两地在自然地理条件、物资技术条件和经济增长惯性等方面差距太大,这类实质性的差距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可能难以改变。因此,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对中国政府而言任重道远。

第四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扩大区域内贸易,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但是,中国国内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这与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历史沿革有关。

中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主要继承了元朝(公元1820—1368年)的行省制度。从历史上看,元朝统治者为了有效地实施军事控制,故意制定了相互交错的省界,把同一经济区和自然地理区域分割给若干个行省。这一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某一省区据险称雄,但是也人为地破坏了经济区的完整和统一。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对行政区划曾作过若干次整合,可是调整目的主要是服从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中国的行政区划总体上是与计划机制配置资源的要求相适应的。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国家转型,这种行政区经济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比如,企业的行政审批和认证只在本行政区内有效,在其他区域不具有“国民待遇”。同时,各行政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基础实施重复建设现象频频发生,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导致高昂的区际贸易壁垒,要素资源不能跨区域配置以致效率低下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不断放权,中国各省级政府已逐渐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经济权益的利益主体,主导了各省的经济发展模式。他们不仅拥有组织和调控经济的工具,而且有能力参与经济活动,对其管辖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整合。现在,经济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开始寻找打破“行政区经济”、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途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日渐显现出强劲的区域经济合作趋势,这表明中国开始从行政区划为界的区域竞争向以产业互动为基础的经济区域竞争转变。

一、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简称“泛珠三角”)是指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9个省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该区域内11省区的总人口为4.53亿人,超过了欧盟的总人口(4.5亿);其面积为200.5万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积的5倍。2003年,泛珠三角区域GDP总量达到6526亿美元,占中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的11个省(区)达成合作共识,并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提出通过10~20年的时间,将“泛珠三角”区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获利能力的中心基地之一。合作共识的达成意味着“泛珠三角”区域形成了中国目前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圈,而《协议》的签署则为推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行动纲领”。11省(区)同意建立区域内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秘书长协调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这为“泛珠三角”区域的未来发展获得了一定的制度保证。根据《协议》,11省区将在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商贸旅游、农业环保和科教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并最终形成“泛珠三角”区域单一市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形成使得区域经济合作从广东省(传统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到周边11省2区,这必然会对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巨大影响。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杭州、南京、南通、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宁波、绍兴、温州、舟山、嘉兴、湖州和台州等16个城市,土地面积9.97万平方公里,人口7470.55万。2002年,它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5.8%的人口,创造了20%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地区正在逐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上海的带动和辐射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已经迈开了实质性步伐。“长三角”地区的16个城市着手从交通、市场、信息、金融、人才等方面开展全面的合作,以形成产业分工协作系统和统一的市场,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同时,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影响深远的三大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沪—崇(明)—苏大通道相继启动。此外,在“长三角”大交通体系规划中,京沪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新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沪杭高速铁路,以及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崇海大桥,都已相继筹建立项及开工,有的业已建成。一个以构建2小时经济圈为目标的路桥交通骨干网络指日可待,由此杭、嘉、湖、甬、绍、宁、苏、锡、常以及周边百余座城镇都将在上海3小时车程的辐射圈内,原来相互割裂的行政区域逐渐成为统一的经济区域。

三、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一般指的是以山东半岛、辽宁半岛和京津唐地区为核心的区域,包括山东、辽宁、河北、天津、北京等三省二市。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北方的重要工业和制造城市,基本都在环渤海区域内。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了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中国的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

环渤海湾经济区早在1986年就成立了,但是经济合作一直处于构想和酝酿阶段,始终没有进入实质性阶段。环渤海区域城市的发展长期各自为政,缺乏联合,在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港口之争造成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与同样处于沿海开放的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拉大,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明显落后于“泛珠三角”区域和“长三角”地区。中国多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状况如今正在被改变。作为环渤海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北京和天津相距仅137公里,随着京津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特别是京津冀北地区在机制、产业、物流方面的联合初显端倪,“渤海湾西部经济群”将最终形成。目前从政府层面到企业层面,推动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北地区经济联合起飞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举措正陆续出台。

第五节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生态环境压力

1.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体而言,中国为高速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主要以高消耗、高污染为基本特征,这使得中国在生态环境污染方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大气污染、工业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时,中国的农牧业发展主要以增加粮食和畜产品等为导向,这引起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草地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从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看,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毁林开荒、开垦草地、围湖造田等农业生产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问题;第二类是酸雨、城市水污染等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三类是由居民生活和消费引起的生活污染问题。当然,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并非截然分开,往往是互相交织的。中国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生态环境损失的经济评估。但是从已有资料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2.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类似,中国各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存在着差异。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工业污染、部分大中城市的大气污染和主要农业区水体的富营养化等。在中部地区和少数西部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大规模开发资源和排放“三废”导致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在西部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大量采伐森林、陡坡开荒和超采地下水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等生态退化问题。

中国东部地区在未来若干年仍然将保持高速增长,中西部地区正在努力发展经济,这都为中国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似乎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以退耕还林为例,退耕还林工程的目的是把坡耕地转变成林地或草地,但是,退耕还林工程导致了农业生产规模缩小,并由此产生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减少和农产品加工规模下降等问题。从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短期内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能力却在不断下降。如何处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呢?只有运用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

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大规模发展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传统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不会枯竭;同时,自然资源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然而经过了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在20世纪60年代全面暴露了出来。伴随着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的是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问题,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人们急需找到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全社会整体持续发展为内容的新的发展观,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是中国摆脱贫穷、人口、资源和环境困境的唯一正确选择。中国政府对此采取了积极的行动。1994年3月,中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跨世纪的重大战略;1996年3月,全国人大第八届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次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及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截止到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1部、环境保护法律6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3部、防灾减灾法律3部。国务院制定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方面的行政规章100余部。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专门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相关法律的起草和监督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中国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比较

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生态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以及智力支持系统五大指标体系。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在发展支持系统方面差距最大,在环境支持系统方面差距最小,这是因为各区域都面临着不同的环境问题。

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为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较差。而东部地区又以北端的辽宁、河北和南端的广西、海南较差;西部地区以陕西、甘肃和云南三省较好,其余较差;中部地区的情况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只有黑龙江稍差一些。中国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状态呈现出很强的地域差异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致。

3.三大经济地带可持续发展策略

尽管不同区域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影响不可能完全隔绝,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加以制定。政府在制定具体经济和环境政策时要在满足激励相容原则指导下,鼓励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各区域和全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资源匮乏、原材料大部分依赖外部,同时资源消耗较快,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东部地区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1)充分利用当地先进的科技力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开发替代性产品;(2)发展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3)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4)在合理开发利用陆海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效的集约农业。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中部很多地区是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比如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一带旱涝灾害频繁。中部地区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1)充分利用东引西联的地理位置条件,促进与外界的物资与技术交流,引进项目和先进管理经验,改造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带动经济增长;(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3)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工程建设。

西部地区人均资源拥有量相比国内其他地区稍好,但是其生态基础比较脆弱,水土资源结合不好,局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直接受到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为解决贫困问题,当地长期依赖毁林开荒、开垦草地、广种薄收和超载过牧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发展经济,这使得生态退化问题非常严重。再者,西部地区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地区科研创新能力较低,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西部地区要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1)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大力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在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2)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加大地区教育科研投入,留住并吸引优秀人才,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3)依托当地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

思考题

试比较中国三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的发展特征。

如何才能缩小中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李欣广.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陈共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东部、中部、西部.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统计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刘树成,李强,薛天栋.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进程.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95921.htm,2003

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1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同类推荐
  • 再生型经济

    再生型经济

    创新是企业谋求生存的灵魂,尤其产品创新,这是企业充满活力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有科技创新、营销创新和理念创新等一系列创新,而这一切的落脚点都是追求资源的再生。不能仅仅把科技创新看成是资源再生的惟一途径,制度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生产流程创新、营销网络创新都会带来资源的再生。
  • 旅游房地产学

    旅游房地产学

    本书通过对房地产、旅游两门主要交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使读者了解《旅游房地产学》这门边缘学科形成的基础和原理。本书还介绍了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程序,对可以作为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主题或者参与的相关学科及其参与方式作了阐述;对旅游房地产项目特有的经营管理,包括旅游房地产的物业管理和资金筹措也作了原理性的介绍。
  •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本书通过各种富于哲理、生动有趣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经济学的世界。经济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作为这个社会中的成员,要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就应该花点时间来学习经济学。通过对《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的阅读和学习,读者会从中获得经济学的思维训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看透经济现象的本质,为你的生活增添无限精彩。
  • 金融:丰富金融形态

    金融:丰富金融形态

    本书包括山西票号产生的背景、钱庄的产生与消亡、当铺的特色经营、账局业务的兴衰等内容。
  •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潮流商业模式看点:共享、合围、并购、速度战、技术壁垒……打破和重建,互联移动时代下商战厮杀。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也可成为改变者!
热门推荐
  • 谁主天下之有凤来引

    谁主天下之有凤来引

    【老梗】她穿了!和她看过的众多玛丽苏小说一样,穿到了一个废物女人身上,这个前世的女人不仅被揍的惨兮兮,还被心仪之人嫌弃了。可悲,可叹,不可怜!【女主】她精于计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利之所在,为求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她——宫竹心。选拔赛上,她持剑长身而立,睥睨众人。远处,他白衣如雪立于巅峰,眼中霞光异彩,却只有她一人身影。【凤引凰】凤凰,凤凰,雄为“凤”,雌为“凰”。觅你千年,终是不负初心,寻得你。
  • 凉拌菜精选128例

    凉拌菜精选128例

    《美食天下(第1辑):凉拌菜精选128例》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简单!易学!易做!讲解详细,步步分解,人人都会做。营养!美味!健康!科学配膳,口味多样,味道不一般。《美食天下(第1辑):凉拌菜精选128例》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 风中幻世录

    风中幻世录

    “就在那剑割开我脖子左侧的筋络的一刹那,我的右手已经插进了他的胸膛。”八年前下山便是命运的安排,魔幻世界,风起云涌。新的危机降临,顶级强者之间的相互厮杀,我们无数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 凡人碎空传

    凡人碎空传

    遗弃少年叶青云身体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这灵气稀薄的大陆,又是谁设的局?且看平凡孤儿如何破惊天奇谋,扬威仙界!又是如何振兴家族,碎破虚空。
  • 十荒武神

    十荒武神

    一个叫做方炎的少年。一本叫做仙抄的神秘功法。以及一正一邪两位神秘的老者。这是一个少年遭遇挫折,百折不挠,奋起反击,傲视大陆的励志故事。
  • 70年代的懵懂少年成长记

    70年代的懵懂少年成长记

    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传奇,书写传奇是为了让个人追忆那荏苒时光,更是让爱情火花化为世间永恒。从小到大,好学、机灵的余丰,在遇到一个个新的人物时,时刻惊醒,自我觉悟,缓缓长进。自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邀请“诸君入我帐”,静心、细观、感悟余丰和王丽平凡而愉快的生活。(书友提示:第一卷为生活背景,虽自认为不可或缺,但心急的书友可跳过,从第二卷直接看齐!)“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中国历代名案

    中国历代名案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代名案》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历代名案》讲述了包括晁错被诛、华佗之死、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窦娥冤等一系列中国古代历史名案。让青少年从故事中鉴古明今。
  • 验方大全

    验方大全

    中医的历史渊源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历代德高术精的良医,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治病良方。这次编写的《验方大全》精选近代及当代名医之秘、验方数千个,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疗效确实可靠;其编辑以临床分科为纲,以病症统方,每方均详细说明药物组成、适应病症和制剂用法,有些还附有验案举例,不仅编目条理清晰,井然有序,检索简便而快捷,即便不懂医学者,也可依图索骥,自诊自疗。书中方剂均为临床验证了的验方疗效确实可靠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灭却诸天

    灭却诸天

    帝俊燎天,真犼啸月!斑斓古界内,有金乌横空,化为烈阳,照破山河万朵;有玄龟老去,不动如山,横断天地之间。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世间强者无数,覆雨翻云,诸王争霸,血脉为尊!轩辕动,剑斩星河,破军出,碾碎乾坤。兽尊血脉纵横六合八荒,天妖后人震撼诸天万古。而人族亦有强大绝伦的血脉世家,主宰沉浮!炼真血,凝神魄,纹刻大道入体,自此神威临尘,斩痕破妄,邀天之启,成就圣道果位,无敌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