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5300000022

第22章 朱维之的英国基督文学翻译与米尔顿(3)

第三节 译作赏析:朱维之与《失乐园》

朱维之对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译介最为系统。虽然,国内金发燊先生也是翻译弥尔顿的专家。傅东华先生1958年的译本只有309页,有可能不是全译本,但朱维基先生的无疑是全译本。作为国内著名的弥尔顿研究专家,他译出了弥尔顿的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是无人可比的。三大诗作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之后,在编辑的鼓励下,他开始翻译弥尔顿的抒情诗。在1993年出版的《弥尔顿抒情诗选》的“译者絮语”中,他深情地写道:“这正是我多年的愿望。几年来,在工作之余陆续译成这本小册子。译后,经数月的把玩推敲,颇有感触。”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难能可贵。他还写道:“译诗贵在表达风格。弥氏风格前期清新自然,后期刚毅宏伟;但也有时刚中见柔,柔中见刚。不佞才疏学浅,但半生敬仰,以译弥诗为乐,遇心有灵犀一点通时,顿忘‘脚橱’的辛苦。”应该说,他对弥尔顿的热爱,对他的理解,是其译诗的情感基础;对弥氏人生的体验,对他情操的敬佩,是其能译好弥尔顿诗的成功关键。

弥尔顿(1608-1674)是世纪英国诗坛上一位伟大的清教徒诗人,出身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父亲爱好文学,受其影响,弥氏从小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文学。1625年他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1632年取得硕士学位。因目睹当时国教日趋反动,他放弃了当教会牧师的念头,闭门攻读文学6年,一心想写出能传世的伟大诗篇。1638年,弥尔顿为增长见闻到当时欧洲文化中心意大利旅行,拜会了当地的文人志士,其中有被天主教会囚禁的伽利略。弥氏深为伽利略在逆境中坚持真理的精神所感动。翌年听说英国革命即将爆发,便中止旅行,仓促回国,投身革命运动。1641年,弥尔顿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开始参加宗教论战,反对封建王朝的支柱国教。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5本有关宗教自由的小册子,1644年又为争取言论自由而写了《论出版自由》。1649年,革命阵营中的独立派将国王推上断头台,成立共和国。弥氏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和巩固革命政权,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等文,并参加了革命政府工作,担任拉丁文秘书职务。1652年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1660年,王朝复辟,弥氏被捕入狱,不久又被释放。从此他专心写诗,为实现伟大的文学抱负而艰苦努力。在亲友的协助下,他共写出3首长诗:《失乐园》(1667),《复乐园》(1671)和《力士参孙》(1671)。1674年11月8日卒于伦敦。

米氏“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需要”【11】创作出史诗《失乐园》,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堪与《荷马史诗》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失乐园》取材于圣经,多处引用《旧约》《新约》。在此基础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再创造,使撒旦形象比其圣经原型远为复杂生动而更具艺术魅力,同时运用希腊史诗的体裁运思行文,体现出对圣经题材的卓越传承和超越。

首先,对《失乐园》的圣经题材溯本推源,会发现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全部西方文化的源头,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一如朱先生在《基督教与文学》中所论:“欧美文学向以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为渊源。希伯来文学思潮在欧洲文学国土中至少要占有半壁江山。希腊文学以荷马史诗和沙弗克尔等的悲剧为主,希伯来文学则以圣经为唯一的代表作品。所以圣经和希腊史诗、悲剧,同为欧美文学底源泉,好像《国风》和《离骚》为中国文学的渊源一样。后代文学都取汲于它而得滋生化养。”【12】作为一位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中长大的清教徒诗人,弥氏也像其他西方作家一样从圣经中取材,但他又从古希腊文库中汲取营养,表现出鲜明的文学独创性。弥尔顿求学期间就志存高远,他说:“我要创作出伟大的诗篇,这些作品不应是一般粗鄙的恋爱诗人或在阔人家里舞文弄墨之辈,在酒酣耳热之际信口胡诌的狂言乱语。”【13】

其次,《失乐园》在《圣经》纪事的基础上对撒旦形象进行了内涵丰富的再创造,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尤其恶魔人物长廊中一个极具魅力的形象。可以说,没有“撒旦”便没有《失乐园》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长期以来,《失乐园》中的撒旦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因为他较其《圣经》原型更加丰满生动,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审美愉悦。撒旦的故事主要取材于《创世记》和《启示录》。据《证主圣经百科全书》解释,撒旦是“抵挡神、企图破坏神的计划,并引导他的子民叛逆神的灵体”【14】。下文将选取有关撒旦意象诗节加以赏析。

再次,《失乐园》体现了对希腊史诗体裁的借鉴。《创世记》第2、3章所载人类始祖失去乐园的故事只有几百字,运用了非常简约的叙事文体。借助史诗体裁是弥氏对其之所以能做出极大地丰富和再创造的原因。史诗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产生年代早于现存的希腊抒情诗和悲剧。早期史诗是一种诵唱艺术,用竖琴伴奏,由出没于宫廷、庙宇和军营等场所的吟游诗人唱诵,世代相传。【15】

弥氏《失乐园》写于其身陷囹圄之时。那时,轰轰烈烈的英国大革命宣告失败,与失去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弥氏撰写该史诗的目的就是“向世人昭示天理的公道”。借古喻今,告诉英国人民要学会坚持和忍耐,等待着被救赎的那天的到来。而朱译《失乐园》之时也是其身陷“文革”动乱之时。在此之前,朱先生已经翻译了弥氏《复乐园》。在接下来的关牛棚、挨批斗和强制劳改的艰难岁月中,总以弥氏铿锵诗句来自勉的朱先生开始着手翻译《失乐园》。无论是身陷囹圄却自强不息的弥尔顿,还是充满斗士精神的撒旦,都让朱先生于“文革”动乱中仍能保持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与昂扬不屈的斗志,也促使他开始翻译《失乐园》以自勉和激励世人。

《失乐园》全诗12卷,1万多行,用无韵体写成。尽管依据的是普通的宗教题材,但由于弥尔顿运用了拉丁文式的句子结构表达,以及希腊罗马古典式的修辞手法,使得整篇史诗在波澜壮阔、生动引人之余,非常难以翻译。《失乐园》最早的中译出自傅东华之手,列为“万有文库”第一集之一种,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三册。但傅东华当时只译出了六卷,而且译文颇有错讹。梁实秋曾作长文《傅东华的〈失乐园〉》给予批评。其后,金发燊以及上海翻译家朱维基都曾译过。但目前为止,朱先生的译本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译本,被广为收藏和引用。译诗的原则就是再创诗的意境。或许正是相同的境况使得朱先生能与三百年前的弥尔顿“心有灵犀”,而正是这“心有灵犀”使朱先生的译文格外出彩。以下部分将通过赏析《失乐园》的一小节来领略朱先生译文的华彩彰显之处。虽然只是管中窥豹,但仍能“略见”朱先生的扎实底蕴与独到造诣。

下文选自《失乐园》第一部。《失乐园》分十二部,内容如下:撒旦率领一些天使反抗上帝,失败后被打入地狱,在烈火中受罪。这时上帝已创造了大地山河。亚当与其妻夏娃在伊甸园里安居。撒旦为了泄恨,潜入伊甸园劝诱夏娃违反上帝命令,偷食禁果,破坏乐园的法度。其后,亚当也情不自禁,尝了禁果。因此二人被上帝逐出乐园。滴往世间,脐手服足,自谋衣食,所谓“失去了乐园”,意即指此。所选诗行开始时,撒旦在地狱里刚从昏迷中醒来,看见他的亲信,说了一段激昂慷慨的话。语句之间表示出不屈不挠,一心对抗上帝的决心。他还说,天使本非上帝所造,岂能慑服于暴君威力之下。又说胜利是可期待的,只要大家能同心协力,公开或秘密地与上帝的专制挑战,直到永远。这段话充分流露了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的豪迈气概。这里弥尔顿以雄健之笔勾画出撒旦英勇挺拔的形象。撒旦原为天宫中天使之长,他敢于率领天使,与上帝作殊死的斗争,正显出他气势磅礴,万古凛冽;斗争失败,毫不气馁,仍神采奕奕,辉同日月;而又复仇心切,有如火山爆发,熔岩奔腾。弥尔顿创造这样卓越的形象,是其热爱自由,痛恨专制的革命性格的升华,真可共天地而不朽。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里对撒旦的刻画,并非完整。在史诗的后几部,弥氏继续叙述撒旦的堕落。史诗的头一二部里的革命者的光辉夺目形象,足以使读者惊心动魄。

原文为:(Satan's Speech)

“...What though the field be lost?

All is not lost—the unconquerable will,

And study of revenge,immortal hate,

And courage never to submit or yield:

And what is else not to be overcome?

That glory never shall his wrath or might

Extort from me.To bow and sue for grace

With suppliant knee,and deify his power

Who from the terror of this arm,so late

Doubted his empire—that were low indeed;

That were an ignominy and shame beneath

This downfall;since,by fate,the strength of Gods,

And this empyreal substance cannot fail;

Since,through experience of this great event

In arms not worse,in foresight much advanced,

We may with more successful hope resolve

To wage by force or guile eternal war,

Irreconcilable to our grand Foe,

Who now triumphs,and in the excess of joy

Sole reigning holds the tyranny of Heaven.

注解:1.What other things that cannot be overcome. 2.the revolution 3.Satan had taken his power. 4.feared for lost confidence 5.authority and power 6.a more shameful thing than this defeat 7.this fiery essence made of the highest heaven.Here Satan boasts of himself as being made of heavenly substance (“empyreal”= of pure fire;“substance”= essence.) 8.referring to the battle between God and Satan 9.hope more apt to succeed,hope w hich is more likely to be realized. 10.referring to God

译文如下:

在天界疆场上做一次冒险的战斗,

动摇了他的宝座。我们损失了什么?

并非什么都丢光:不挠的意志、

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

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

他的暴怒也罢,威力也罢,

绝不能夺去我这份光荣。

经过这一次战争的惨烈,

好容易才使他的政权动摇,

这时还要弯腰屈膝,向他

哀求怜悯,拜倒在他的权力之下,

那才真正是卑鄙、可耻,

比这次的沉沦还要卑贱。

因为我们生而具有神力,

秉有轻清的灵质,不能朽坏,

又因这次大事件的经验,

我们要准备更好的武器,

更远的预见,更有成功的希望,

用暴力或智力向我们的大敌

挑起不可调解的持久战争。

他现在正自夸胜利,得意忘形,

独揽大权,在天上掌握虐政呢。

弥尔顿的英文是比较难懂的,就第一部或上文诗选而言,有下列三个特点:①源出拉丁文的单词,多袭用原义:如empire在诗里作“权威”解,此乃其词源拉丁文imperium的原意,其他很多袭用拉丁文原义的词,已在注释中标明;②模仿拉丁文的句法;③倒装句法以合音律并加重一词的语势。

朱先生曾经说过,“译者与诗人之间,要心有灵犀一点通,然后经过再创造而表达出诗的意境??译者除了把原诗的内容——思想、感情、精神——表达出来以外,在形式上要尽量接近原作,从分行和押韵的方法到语言的风格,都要求接近原作”【16】。因此,朱先生译弥尔顿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来重现撒旦的大无畏形象。在该段的译文中,朱先生选择了“不挠”、“不灭”、“永不屈服”、“永不退让”来分别指代“unconquerable”、“immortal”、和“courage never to submit or yield”。两字结构重复和四字结构重复使译文读来朗朗上口。此外,一连四个“不”字的连用使撒旦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而随后将“irreconcilable”译为“不可调解”,除了与前面四个“不”字紧紧呼应外,更是将撒旦决一死战的意志和决心发挥得淋漓尽致。熟谙英文的朱先生很好地将英语中的否定前缀“un”、“in”和“never to”这个否定结构转化为中文的“不”字结构,而一连串“不”字的连用使译文听来仿佛撒旦斩钉截铁的诉求,读来一气呵成、回肠断气。除“不”字外,朱先生还连用了“更好的武器”、“更远的预见”、“更有成功的希望”来转译“in arms not worse”、“in foresight much advanced”和“more successful hope”。一连三个“更”字的连用形象地传达了撒旦在失败后,仍对革命乐观积极的情绪。此外,朱先生在翻译中讲求传达译文的“神似”,即通过译者本身的理解,使用归化译法,将原文再创造后采用符合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法将原语的思想、感情和精神传递出来。除以上列举的“不”字和“更”字连用外,朱先生在译文中考虑到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大量使用了四字习语来简单、传神地塑造人物形象。如他使用“弯腰屈膝”,“哀求怜悯”来译“To bow and sue for grace/With suppliant knee”,用“得意忘形”、“独揽大权”来译“Who now triumphs,and in th'excess of joy/Sole reigning holds the tyranny of Heaven”,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易于理解。因此,对朱先生来说,翻译更是一种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再创造,在此过程中,译者与诗人的心有灵犀是译文达到“神似”的前提。一方面,译者与诗人的心灵相通来自两者相同的境况。弥尔顿的《失乐园》充满了政治隐喻,撒旦的反抗言辞表达了诗人对复辟王朝的愤恨。而朱先生在译该诗之时,也是“文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同样的际遇使朱先生在翻译过程中,难免对弥氏有惺惺相惜之情,借译作过程,直抒胸臆,希望终能守得“拨开云雾见日出”之时。此外,朱维之早年就读京陵神学院,在译《失乐园》以前,已涉猎宗教文学和希伯来文化许久。其深厚的宗教底蕴和对圣经文学的深刻理解也是朱先生与弥尔顿心灵相通的原因之一。弥氏出身于宗教世家,并信仰基督教,其创作的史诗《失乐园》的宗教背景和创作素材都来自《旧约·创世纪》。因此,没有一定宗教背景知识的译者是无法像朱先生一样达到对诗人的深刻理解。也正是在“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点上,朱先生超越了其他译者,实现了成功的再创造。朱译弥氏诗作成为“精品”,是其学识、思想感情和文学修养与原作相结合的结晶。这种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是译者的“创作”。

《失乐园》采用了16世纪英国诗人惯用的无韵白体诗格式,句子结构错综复杂,短语层层叠加,从句互相嵌套,往往几十行才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是典型的“弥尔顿式的语言”(the Miltonic Language)。全诗节奏紧凑、语言瑰丽、气势雄浑,诗行通常是五步抑扬格。无韵白体诗的格律给予诗歌以自然的乐音,达到了音乐的意境。关于诗体,弥氏在《失乐园》卷首独辟一章“本诗的诗体”,说明“本诗的格律是无韵的英语英雄双行体”,因为“韵脚对于一首好诗的装点或真正修饰并没有必要”。对此,朱先生遵循了弥氏创作精神,采取“自由体诗”来翻译弥氏无韵白体诗格式。自由体诗运用现代白话写作,不拘泥于外在的韵律和音节等,诗体不受任何框式的束缚,段、行和字数都不固定,是新文学运动中最初出现的自由诗的雏形。以自由体诗来译无韵的英语英雄双行体,使故事的发展娓娓道来,不因为韵脚的需要而缩手缩脚,因此更给予译者以极大的创作发挥空间。此外,在分行上,朱译基本遵循了原诗的分行。以下面一句为例:

What though the field be lost?

“All is not lost—the unconquerable will,

And study of revenge,immortal hate,

And courage never to submit or yield:

And what is else not to be overcome?”

该句分为两个意群。一是撒旦告诉他的亲信别西卜,虽然他们暂时失败,但是什么都没有失去;二是由此引发的反问句:既然一无所失,那么他们又有什么可怕的?对应该句的四个诗行,朱维之采取了一对一的直译法:

动摇了他的宝座。我们损失了什么?

“并非什么都丢光:不挠的意志、

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

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

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

从以上诗句看出:弥氏当属运用诗歌的格律渲染气氛的典范。他是第一位采用无韵体写诗的英国诗人,无韵诗人不讲究尾韵,因而一切诗化特点均依赖于格律来表达。无韵诗的每个诗行均由五个抑杨格音步组成。《失乐园》虽遵循无韵体的格律规定,但为渲染这部史诗的庄严肃穆气氛,弥尔顿匠心独具地选用了大量音韵响亮的单音节单词。值得一提的是,弥氏为了突出撒旦誓死不屈的誓言,还运用多音节词典对比,突出unconquerable,强调撒旦的不屈精神。同样,朱氏译文中也充分体现了抑扬顿挫的风格。

而且,朱氏译本基本采取直译的办法,在形式上尽量接近原文。但是总的说来,他本人的译作、译风在脚踏实地之余,更体现出灵活不拘的大家风范。其《译诗漫谈》中论及“意译”时说:“遇到语言习惯不同,意兴的感受有差距时,有必要加以适当的改造,用接近原作的语言表达原作的诗意。”【17】因此,根据目标语的表达习惯,适当改变诗行是意译的有效手段,也是达到译文灵活不拘,谨防作茧自缚的切实方法。以下面一句为例:

“...To bow and sue for grace

With suppliant knee,and deify his power

Who,from the terror of this arm,so late

Doubted his empire—that were low indeed;

That were an ignominy and shame beneath

T his do w nf all...”

这里,根据中文从句加主句的表达习惯,朱先生将条件状语从句“Who,from the terror of this arm,so late/Doubted his empire”提前,译为“经过这一次战争的惨烈,好不容易才使他的政权动摇”,随后才跟上主句“这时还要弯腰屈膝,向他/哀求怜悯,拜倒在他的权力之下/那才真正是卑鄙、可耻/比这次的沉沦还要卑贱”。如此译来,虽然诗行有所改变,但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读来自然从容,一气呵成。

朱先生在1993年出版的《弥尔顿抒情诗选》的“译者絮语”中,曾深情地谈及自己译弥尔顿的感触,并说道:“不佞才疏学浅,但半生敬仰,以译弥诗为乐,遇心有灵犀一点通时,顿忘‘踟蹰’的辛苦。”【18】应该说他对弥氏的热爱,对他的理解,是其译诗的情感基础;他对弥氏人生的体验,对其情操的敬佩,是他能成功译就弥氏诗歌的成功关键。正是其对弥氏“灵犀一点通”,才使得朱译本能在内容上无限接近原诗,并成功地再现了《失乐园》的“思想、感情、精神”。此外,朱先生之所推崇的“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也是其在形式上尽量接近原作的有效手段。朱先生之所提出的“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观点绝非调和之说,而是他将大量翻译实践的经验上升为理论的精到之谈。无论从内容着手,还是从形式入手,朱先生与其弥氏翻译都力求无限接近原著,并以此翻译实践为丰富译介学理论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类推荐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 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胡适文选:假设与求证

    叶君主编的《假设与求证(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以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学术研究的成果。胡适先生将实证主义从美国引入中国,井提出了“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的基本方法,对科学研究有晕大的指导意义。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

    本书选文皆为当下时文,格调高雅,意境深远;着重突出情感美与诗意美,选文文字唯美,充满诗意,抒写情感美、人性美、人间爱,感人至深,以震撼心灵的真情激发青少年提升良知、纯洁人性;以催人泪下的挚爱感动青少年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感动别人的人
热门推荐
  • 同居未遂

    同居未遂

    谁说同居男女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热恋ing、或结婚ing?离婚后一周,徐离音不可思议的问道,“陆则浦,这里是我家,为什么要把钥匙给你?”陆则浦言简意赅,“因为我也会住过来。爸说了,如果我和你离婚,他就会收回我在华宇20%的股份。”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骨将

    骨将

    《十三诸天大法相》,被一个修体炼骨的小子修成……山岳法相、迷离法相、白虎法相……铮铮铁骨,练就出诸般法相。……掌握生死,不堕轮回,直至长生!翻手之间,毁天灭地……--------------------------------本书已经签约,大家可以放心收藏谢谢支持!!!!!
  • 哀与怒第一部:落幕下的青春

    哀与怒第一部:落幕下的青春

    一所大学毕业生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即将走向社会。他们会有怎么样的经历和领悟,他们会对他们的以前会有怎么样的感慨。
  • 魔运之轮

    魔运之轮

    新书《异界神拳》
  • EXO别说再见艺兴篇

    EXO别说再见艺兴篇

    夏晓甜被托追一个男生,不知不觉,夏晓甜发现自己对艺兴有了种感觉。夹在好友与爱情的中间,她该怎样选择?
  • 穿越之宠妃难当

    穿越之宠妃难当

    因为贪小便宜一把玉梳把叶婉兮送到一处时空,爹不疼娘不爱,相公还极为操蛋。她相公相公叫个不停,卖萌腹黑无所不能。一代战神本是冷漠正直之人,而在她面前百炼钢化成绕指柔,不知何时,他竟然那么喜欢她……为了回去,她做尽了一切,但是好像把什么东西落下了。比如,她的心……
  • 校园牌技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牌技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 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

    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贬嫡为庶:锦灰堆

    贬嫡为庶:锦灰堆

    她是常府庶女,貌不惊人言不压众,与母亲备受常府主母欺压;名扬京城的状元爷风流倜傥,媒婆巧做姻缘主母从中作梗偷换新郎,花轿尚未出门她就成了别人的寡妇;长姊入宫成贵人一朝风光,却不知宴上惊鸿一瞥她被皇帝看中,后宫深水难涉,状元府又岂是安保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