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修身建功靠秘书—— 天书崇拜主题
在古代许多小说中,都有关于“天书”的描写。天书的作用如此重要,竟成为战争由败转胜、人物由凡超圣的关键物,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现代武侠小说的核心情节常常是围绕着正、邪两派争夺“秘籍”而构建,显然是古代“天书”叙事的流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象。天书最早可溯源到汉代谶纬,谶纬中已有“真文”、“天文”等名词,【122】后来道教继承并发展这一说法,将自己的经籍视为天书。《太平经》中已有“天书”、“天文”、“真文”之说,并给“天书”定义道:“天明知下古人且愚,难治正,故为其出券文,名为天书。”【123】后来的灵宝、上清诸派都称自己的经书为天书。
灵宝派认为:“天书玉字,凝飞玄之气以成灵文,合八会以成音,和五合而成章。”【124】就是说,天书由天上的飞玄之气凝结成文,再降示人间,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自然而有,非所造为”,【125】即没有作者,其实是突出天书神启的结果。针对汉魏六朝时的乱世,道教提出“开劫度人”的思想,建立了一套异于历史学家的神话时间观。开劫度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传下救度世人的经文诀法,经诀的出世即为天书的出世。道教关于道经书写、出世、收藏、授受的观念,对古代小说中的天书叙事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天书的性质
在古代小说中,天书的书写、收藏、出世、内容都被神话化。
由于“天书”是用凡人所不认识的天文书写而成,所以被说成是“无字天书”或“素书”,只有有缘者看见,字迹才会显现。如冯梦龙改编本《三遂平妖传》第11回写蛋子和尚从白云洞摹得天书回来,展开来看时,“原是一张素纸,何曾有一点一画?每张检看,都是如此”。蛋子和尚不觉发个恼,心下酸痛起来,泪如珠涌,放声大哭,欲去深潭自尽。路上遇见白须老者,说知缘由,老者道:“天书不比凡迹,况明授者属阳,私窃者属阴。日光下之阴气伏藏,自然不见,此阴阳相克之理也。要辨得有缘无缘,须于戌亥子三个时辰,择个月盈之夜,在旷野无人处,将纸向月照之,隐隐有绿字现出,这便是机缘已到。若没字时,便是无缘了。”蛋子和尚按照老者所说,“将右壁上摹过的纸月中照看,果然隐隐现出绿色字样,细字有铜钱大,粗字有手掌大,但多是雷文云篆,半点不识”。
为了保密,道经语言多使用隐语,这是道教内部的规矩,如《真诰》中就采用文字“离合”的方法写诗、以隐语标示年代、以隐语别名表示丹药和修炼术语等。《魏书·释老志》云:“其书多有禁秘,非其徒也,不得辄观。”所以道教强调在授经时需要明师指点,口授要诀,否则不易知解。在此基础上,道教就将道经天书化,认为天书乃用“雷文云篆”书写,深奥难懂。《无上秘要》引《洞玄诸天内音经》描述“天书”道:
忽有天书,字方一丈,自然而见。空玄之上,五色光中,文彩焕烂,八角垂芒,精光乱眼,不可得看。天尊普问四座:大众灵书八会,字无正形,其趣宛奥,难可寻详。天既降应,妙道宜明,便可法笔,解其正音,使皇道统既畅,泽被十方。【126】
因为天文大字、云篆天书不易索解,故干脆称“无字天书”。高道传授道经,就是将符篆天文或无字天书“译出”或“注解”的过程。天书由圣真加以训释之后,圣、真、仙、人依次相授,从天上一直传到人间。【127】这是道教宗经、征圣思想的体现。
在古代小说中,天书都藏在非常隐秘的地方,天书的获得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梦中神仙传授,二是在山洞中等秘密地方偶然得到,而且封装牢固。如《酉阳杂俎·韩佽》(《太平广记》卷第三百六十五)中封盈,“先是尝行野外,见黄蝶数十,因逐之,至大树下而灭。掘得石函,素书大如臂,遂成左道”。《三水小牍·侯元》(《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十七)中侯元靠在一块巨石上休息,忽然石豁然而开,从洞中走出一老人,授其天书。《神仙感遇传·李筌》(《太平广记》卷第十四)中李筌则是从虎口岩中得到。《三国志平话》写学究来到一石洞前,见一条巨蟒,走入洞去。学究随蟒入洞,不见其蟒,却见一石匣,用手揭起匣盖,见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中唐赛儿是在祭奠亡夫的路上,走到古墓中,发现一个小石匣,里面有部天书。《禅真逸史》中林澹然,在狐精的引导下,走入洞天深处,有块大青石;“方围高四尺有余,四边俱蔓紫苔,石面平如明镜,光润细洁。倚着一株大柏树,顶上覆着柏叶,团团如盖。”林澹然用左手石上依样画符一道,轻轻扣了三下,只听得豁刺地一声响,此石分为两下,就如刀削一般,两块裂开,中间有一石匣,匣内有书三册。林澹然顶礼三匝,然后取出。
天书获得写得最生动的是《英烈传》和冯补本《三遂平妖传》。《英烈传》第17回写刘基山洞获天书:青田县城外,有一座高山俗名红罗山,层峦迭巘,峻石危峰。传说山中常有妖精作怪。刘基辞官归里,进山读书,忽一日,崖边豁地响了一声,只见石门洞开。刘基将书丢下,大步跨入空谷中,转弯抹角,来到一石室,上看有七个大字道:“此石为刘基所破。”刘基知是天意,遂拾个石子,向那石上猛击一下,只见毫光万道,实时裂开,内中有抄写的兵书四卷。刘基将书怀在袖中,正欲走出,忽听得壁厢豁喇一声,枯藤上跳出一只白猿来,望着刘基张口扑来。刘基大喝道:“畜生,天赐宝贝,原说与我刘基的,你待怎样?”那猿便拜伏在地,忽作人言曰:“自汉张子房得黄石公秘传之后,来辟谷嵩山,半路之中,将书收藏在内。便命其六丁、六甲,拘本山通灵神物管守之。丁甲大神见小猿颇有些灵气,便拘我到张子房面前。张子房许我在此,平日只是到山上山下走动走动,从未外出游玩。今日,天意将此书付与先生,辅主救民,要我在此无用。望先生方便破开圆圈,把小猿宽松些也好!”刘基便对他曰:“天书我虽取得,其中方法竟未曾看着,待我回家细看,倘其中有破开圆圈方法,我方好放你。目下,我如何会得?”白猿只是苦苦哀求说:“先生此时不放我去,何时再得进来?我从前被留侯拘束时,曾问他何年放我,他便曰:‘留着,留着,遇刘方放着。’今日遇着‘刘’,便须遇着‘放’。先生只是可怜见宽,小猿则感恩不浅!”刘基看他哀求不过,便从袖中扯出天书来看,谁知袖子太小书本过大,只扯出一本来,将手翻开,恰是落末一本,凑巧簿面上写着:拘收自猿管守天书事情,看到后面,果有打破圈箍放白猿的神法。刘基心中原要试验一番,却又不解此中原是咒语,只好将它当书诵读。谁想把宽放他的法儿读完,只见那白猿朝着刘基拜了几拜,竟从山后跳出去了。刘基也不顾他,遂放开大步,复从原路而回。回头一看,那石壁依然合了。
《三遂平妖传》述蛋子和尚三盗天书,以表得天书之难。第1回写玄女带袁公上天,朝见了玉帝。“玉帝见袁公好道,封为白云洞君,教他掌管着九天秘书。何谓秘书?凡是人间所有之书,不论三教九流,天上无不备具,但这天上所有之书,人间耳未闻目未见的,也不计其数,所以就总唤做秘书,就金匮玉箧收藏。每年五月端午日,修文舍人来查点一次,此乃修文院之属官也。袁公虽然掌管,奉有天条禁约,等闲也不敢私自开发。”后来袁公私自发看“道字号”天书,只见中间一个小小玉箧儿,面上横着无数封记,乃每年修文舍人来检视时,加上御封一道,只见封不见开,袁公扯开御封,双手去揭那箧盖时,却似一块生成全然不动,再用尽平生之力狠揭一下,那玉箧儿恰似重加钉钉,再用金镕,休想动得一毫。于是袁公双手捧着玉箧,跪下叫道:“吾师九天玄女娘娘,保佑弟子道法有缘,揭开箧盖,永作护法,不敢为非。”连磕了三四个头,爬起来,把玉箧再揭,那箧盖随手而起,内有火焰般绣袱包裹。打开看时,三寸长,三寸厚,一本小小册儿,面上题着三个字,叫做如意册;里面细开着道家一百零八样变化之法,三十六大变,应着天罡之数,七十二小变,应着地煞之数,端的有移天换斗之奇方,役鬼驱神的妙用。袁公又将天书上的内容写在石壁上。
玉箧天书是天庭法宝,只能在有混元老祖、九天玄女娘娘和玉帝三仙中的任一位法旨时才允许打开。所以,玉帝得知袁公私发秘书,大惊道:“这如意册乃九天秘法,不许泄漏人间,只因世上人心不正,得了此书必然生事害民,那畜生兽心未改,有犯天条,不可恕也!”当即令天将将袁公擒来,鞫问正法。星君和修文舍人为袁公求情,奏玉帝道:“袁公犯罪虽深,情词可悯;况且混元老祖曾遗下四句云:玉箧开,缘当来;玉箧闭,缘当去。缘者袁也,或者袁公有缘,所以玉箧自启。他既无邪心,宜看九天玄女面上,从宽释放为便。”玉帝准奏,免其死罪,革去白云洞君之号,改为白猿神,着他看守白云洞石壁。又先发下天符一道,着本境城隍土地,逐去猿子猿孙,一切党类,十里之内,不许停留,单单只容一个袁公居住。如若妄传凡人,生灾作耗,一体治罪。袁公谢恩已毕,玉帝传旨,将御前白玉宝炉赐与袁公。这炉名为自在炉,若袁公在洞修行时,炉的香烟缭绕,自然不断,直透天门;倘或袁公离了洞门,香烟便熄。又令从天库中出宝贝“雾幙”交与袁公,展开尺余,便有十里雾气,罩住山洞。
接着写蛋子和尚三盗天书。第8回先通过一山僧之口,渲染山洞雾气之浓,石桥之险。第9回写蛋子和尚进山,“行过二三里路,高高低低,都是乱山深泽,草木蒙茸,不辨路径,只中间一线儿,略觉平稳,似曾经走破的。依着这路行去,约莫十里之程,果然有个石桥,跨在阔涧之上,足有三丈多长,只一尺多阔,桥下波涛汹涌,乱石纵横,如刀枪摆列。”蛋子和尚虽已进洞,但因贪看洞中景色,耽误了寻找天书的时间,白猿神将归,只好慌忙退回。第10回,一年后,蛋子和尚做了充分准备,再次进入洞中,要抄录时,却忘了带纸墨笔砚,慌张之际,白猿神归来的时间已到,赶忙跑回。两次失败,蛋子和尚伤心至极,不觉放声大哭,一连哭了三日三夜,兀自哀哀不止。这时,走来一个白发老者,问知情由,对他说:自己少年也曾到过白云洞,也没有看到天书。后来遇到一个全真道人,告诉我说,天庭秘法不比凡书可以抄写。要传法时,也不用笔临,也不用墨刷,只用洁白净纸,带去到那白玉香炉前,诚心祷告,发誓得天书后愿替天行道,不敢为非。祈祷过了,便将素纸向石壁有字处摹去,若是道法有缘的,就摹得字来,若无缘时,一个字也没有。第11回,蛋子按照老者的说法,第三次进入白云仙洞,先到白玉炉前,双脚跪下,磕头发誓:“贫僧到此第三番了,望乞神灵可怜,传取道法。情愿替天行道,倘作恶为非,天诛地灭。”发罢愿,才开始摹写石壁上的天书。但摹到的天书又不见字迹,又是老者再次出现,教给他现字的方法。最后,蛋子再找到圣姑姑辨认,才将天书“译出”。
冯梦龙用了三回的篇幅来描写蛋子和尚盗天书的过程,极写得天书之曲折艰难。后来因为天书,促使王则起事,可说是通篇小说之关键。而且,蛋子和尚盗天书,也形象地诠释了道教关于天书封藏、传授的思想。
因为“天书”的内容十分重要,关系个人生死、国家兴亡、战争成败,所以就特别重视对它的收藏和传授。以蝌蚪文字书写的道经天书被译成下世的凡俗文字后,都先要秘藏于天界宫府中,责由神人守护,而汉魏时期,随着南方地理的开发,许多溶洞被发现,道士选择在远离人世的山洞中修炼,于是就有了“洞天福地”的说法,而且石洞也成为藏书之地,这样也就有了天书藏于石洞的说法。早在《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中,就载大禹治水无功,翻检《黄帝中经历》,见其中云:“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宛委。赤帝在阙。其岩之巅,承以丈玉,覆以盘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琢其文”,于是:
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因此,后世道家都自称本派的“道经”乃大禹传下的“金简之书”。《抱朴子·辨问卷第十二》中说,《灵宝经》中的《正机》、《平衡》、《飞龟授袟》三篇文字,“皆仙术也。吴王伐石以治宫室,而于合石之中,得紫文金简之书,不能读之,使使者持以问仲尼,而欺仲尼曰:‘吴王闲居,有赤雀衔书以置殿上,不知其义,故远咨呈。’仲尼以视之,曰:‘此乃灵宝之方,长生之法,禹之所服,隐在水邦,年齐天地,朝于紫庭者也。禹将仙化,封之名山石函之中,乃今赤雀衔之,殆天授也。’以此论之是夏禹不死也,而仲尼又知之;安知仲尼不皆密修其道乎?”【128】天书出世时会产生许多天地瑞征,天地万物及神人借天书而得成立,天书乃世界之本原或最高法则。所谓“五文开廓,普殖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无文不度,无文不生”【129】。《吴越春秋》又写越王聘越女为剑师,越女下山时,白猿化成老人袁公与越女比试剑术,越女战胜袁公。这样,袁公又与天书、兵书牵扯在一起了。唐人易静假托袁公,做了一部词集《兵要望江南》,又名《白猿奇书兵法杂占彖词》,论述兵法。再者,天书或兵书又与九天玄女联系在一起了。玄女较早见载于《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黄帝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服蚩尤,以制八方。”【130】《太平御览》卷三百二十八引《黄帝玄女战法》中最早对玄女的外貌进行了描写:“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遂得战法焉。”由此可见,玄女的产生当与鸟图腾崇拜有关。《墉城集仙录》卷六《九天玄女》云:
帝师不胜,蚩尤作大雾三日,内外皆迷。……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制袄、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甲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岳、河图策精之诀,九光、玉节、十绝、灵幡命魔之剑,霞冠火佩,龙戟霓旗,翠辇绿,虬骖虎骑,千花之盖,八鸾之舆,羽龠、玄竿、虹旌、玉钺神仙之物,五龙之印,九明之珠。九天之节以为兵信,五色之幡以辨五方。【131】
《集仙录·西王母》(《太平广记》卷第五十六)云:“天尊上圣,朝晏之会,考校之所,王母皆临诀焉。上清宝经,三洞玉书,凡有授度,咸所关预也。黄帝讨蚩尤之暴,威所未禁,而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一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剪神农之后,诛榆罔于阪泉,天下大定,都于上谷之涿鹿。”
由上可知,道教把玄女拉进了自己的队伍,并把玄女授与黄帝的兵书说成是灵宝派的道经,玄女披“玄狐之裘”,似又是狐精。这样,玄女从此便与兵书联系在一起了。《旧唐书·经籍志》有《黄帝问玄女法》三卷、《玄女弹五音法相冢经》一卷。《新唐书·艺文志》有《黄帝问玄女法》三卷、《玄女式经要诀一卷》、胡君《玄女弹五音相冢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录《玄女压阵法》一卷、《九天玄女孤虚法》一卷、《玄女遁甲鉴》一卷、《玄女诀》一卷、《占风九天玄女经》一卷、《玄女金石玄悟术》三卷、《玄女玉函龟经》三卷、《玄女兆筮经》五卷、《九天玄女坠金法》一卷、《玄女三廉射覆经》一卷、《玄女常手经》二卷、《玄女遁甲秘诀》一卷、《玄女式鉴》一卷、《玄女截壬课诀》一卷、《玄女关格经》一卷。这些书大都属于兵书,内容为兵法及神仙方术,小说中人物所得到的玄女赠书应该不出于此系列之外。正是因为九天玄女将“天书”、“法宝”传授于她理想中的英雄,从而使其地位“合法化”,并保证其在今后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因此,在古代小说中,白猿、玄女遂成为“天书”的守护者、传播者和传授者。《三遂平妖传》第1回就是据此而改写的。
灵宝派的《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中说:元始天尊开经讲法时,“以金青盟天,告灵九空,禀受上真,铸金为简,刻书灵文;使龟母按笔,太一拂筵;盛以云锦之囊,秘以郁森之笈,封以玉清三元之章,付仙都左公、侍仙羽郎,藏太素瑶台、玄云羽室”【132】。《灵宝略纪》以小说化的形式,叙述灵宝经出世和传授的经过。【133】《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卷下强调天书秘藏的思想:“玄文宝经、隐书古字,有千二百亿万言,在玄圃之上、积石之阴,仙人有九万人,皆散停于灵山。”【134】上清派谓《九阴九真玉经》等,“皆刻于东华仙灵台,不宣于世上,自非宿有仙名者,不得闻见也。”【135】《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结璘奔月黄景玉章》:“西玄山洞台中有此二经,刻以玉简,书以金字。”【136】这在道教传记小说中,也有关于天书封藏的记述,如《神仙传·阴长生》谓阴君裂黄素书《丹经》,一通封文石之函,置嵩高山;一通黄栌之简,漆书之,封以青玉之函,置太华山;一通黄金之简,刻而书之,封以白银之函,置蜀绥山;一封缣书,合为十篇,付弟子,使世世当有所传付。可见,这些经文或刻写、书写在玉块、金块、石块、绢帛上,以云锦包裹,装在或木质或银质或石质的盒子中,最后盖上印章,珍藏起来。“道经”或“天书”,之所以秘藏起来,乃因其内容十分重要,故外加严密的保护措施,不轻易示人。
在上举小说中,还特别强调得到天书者的“缘分”,或者视之为不可改变的“定数”,刘基得天书,汉时的张良已有预言。《三遂平妖传》中天书内容的泄露,也与道教的劫运观念有关,宋时王则起事乃劫数使然,不可避免,白猿盗书是缘分,蛋子和尚盗书也是定数,所以在他绝望的时候,总会得到意外的帮助。其他小说也表现了这种观念。如《幻中游》中碧霞娘娘授秋英天书时也说:“这系你我有缘,方能遇的这般凑巧。”《杨家府演义》擎天圣母娘娘付天书与杨宗保时说:“吾居此地四百余年,世人未尝睹面。我与汝有宿缘,致使今宵会晤。”《归莲梦》写白莲岸从白猿见到石洞中的天书,请求白猿传授,白猿道:“这书乃仙曹秘箓,不可轻易授人的。你若要取,且看缘法如何。”遂同莲岸走到石屋。莲岸双手把石门一推,竟推不开。老人教莲岸向石门拜了四拜,只见石门两扇同开。莲岸同老人走进去,内中有一块大石,老人道:“书在此中,你自去取。”莲岸四旁抚摸,全无空隙,就问道:“书在石中,何从取出?”老人道:“你向石头拜上四十九拜,若是有缘,便可得书。”莲岸遂虔诚拜过四十九拜。忽听得石内一声震响,万道火光,直透半天。莲岸仔细一看,见大石分裂,露出一卷天书,光彩烨烨。
二、天书的内容和功能
从小说中的描写看来,天书的内容特别重要。天书一般按天、地、人“三才”分上、中、下三卷。《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天、地、人”就说明它的内容无所不包。“三”卷的分法可能还与“三”是数字中的阳数有关,故道书也多分为三卷,《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云:经有三品,道有三真。【137】三皇派也把《三皇经》三卷说成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所授。在古代小说中,天书既有按天、地、人而分的,如《禅真逸史》中林澹然得到的天书有“天枢秘籍”、“地衡秘籍”和“人权秘籍”三卷。“天枢秘籍”是观星望气、排兵布阵、驱神役鬼之法;“地衡秘籍”是奇门适甲、堪舆地理、阴阳术数之法;“人权秘籍”是补阳炼阴、降龙伏虎、超天缩地变化之法。《幻中游》中秋英得到的三卷天书分别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有按道、法、术而分的,如《神仙感遇传·李筌》中李筌得到的天书,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皆内出心机,外合人事。因此,敦煌抄本S.1351《太极左仙公请问经》谓“天书弘妙,非世贤可思议者”。人若洞晓了天书,就掌握了宇宙的奥秘,可以像神仙一样能力巨大,自在不朽。【138】
根据古代小说中的描写,天书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兵法。《神仙感遇传》、《杨家府演义》、《说岳全传》、《归莲梦》、《五虎平南演义》、《后宋慈云走国全传》、《异说反唐全传》、《后三国石珠演义》等小说中,天书的内容都有练军、布阵、破阵、偷袭等军事知识。
2.修炼。《神仙感遇传》、《永庆升平》等小说中,天书的内容主要有神仙抱一之道、吞丹炼气、延年益寿的妙法。
3.治国。《神仙感遇传》、《觚剩续编》卷三“猿风鹰火”中的天书有富国安民之法、成将相之才等内容。
4.巫术。《三遂平妖传》、《水浒传》、《杨家府演义》、《女仙外史》、《五虎平南演义》、《永庆升平》、《觚剩续编》卷三“猿风鹰火”、《绮楼重梦》等小说中,所谓偷天换日、追魂摄魄、豆人纸马、鬼刀神剑、破敌咒语、召请神兵、奇门遁甲、隐形变化、征风召雨、伏虎降龙、点石成金等巫术是天书的重要内容。
5.占卜。《说岳全传》、《归莲梦》、《绮楼重梦》等小说中,天书的内容有占风望气等天文地理知识,卜算祈祷等占卜知识。
5.治病。《三国志平话》、《白猿经》、《永庆升平》、《绮楼重梦》等天书中,有治病、针灸、起死回生的妙药、饲养仙马的药方等内容。
6.婚姻。《画图缘》中天书则是建立功名,缔结良缘的指示图。
当然,天书内容一般是综合性的,包括了上述内容中的多项,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百宝书”,所谓“理国则太平,理身则得道”。【139】但概括起来,不外功名、婚姻、身体三大宗。就是说依靠天书,可以获取功名富贵、美女丽妾和长生不老。所以,“天书”是解决一切现实、人生中重大问题的灵丹妙药,与儒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合符节。而在小说中,通过获取天书者的使用实践,也印证了天书的强大功能。如《绿野仙踪》中的冷于冰按天书修炼,能知天地始终定数,日月出没根由,本领通天,事事前知;《英烈传》中的刘基,在获得“天书”后,参赞机要,辅佐圣主,扭转乾坤;《水浒传》中宋江、《幻中游》中秋英、《北宋志传》中杨宗保、《说岳全传》中诸葛锦、《说唐演义后传》中薛仁贵、《忠孝勇烈奇女传》中李靖、《忠烈全传》中孙梦兰、《绮楼重梦》中小钰等,依靠天书,平定叛逆,打败夷敌,开疆拓土;《女仙外史》中唐赛儿、《后宋慈云走国全传》中刘迪、《粉妆楼全传》中祈巧云、《说呼全传》中呼延庆、《孙庞演义》中孙膑等,凭着天书除奸复仇,再造乾坤;而《酉阳杂俎》中封盈、《三水小牍》中侯元、《三国志平话》中张觉、《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中唐赛儿、《永庆升平》中毕道成、《归莲梦》中白莲岸等,则因为得到天书,自以为邀天之眷,野心膨胀,欲图王称霸,利用天书蛊惑百姓,聚众谋反。
因此,天书是把双刃剑,根据拥有者或使用者的品行不同,而会产生绝然不同的结果,好则封妻荫子,坏则覆宗绝嗣。所以,神仙在授“天书”前后,总是谆谆告诫,反复叮嘱受者,要慎重使用。《三水小牍》中神君告诫侯元道:天书“宜谨密自固,若图谋不轨,祸必丧生”!《三国演义》中南华老仙对张角说:“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水浒传》中九天玄女告诫宋江说:“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并说天书“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它皆不可见。功成之后,便可焚之,勿留在世”。《女仙外史》中九天玄女指出:天书若“真人得之,可以上天下地,驾雾腾云,超生脱死,为人圣之阶梯;邪人得之,用以惑世乱国,终干天谴”。《幻中游》碧霞娘娘要求秋英“成功以后,仍把这书与兵符交还于我”。冯补本《三遂平妖传》中玉帝听说白云洞君私发秘书,窃了如意册下界,大惊道:“这如意册乃九天秘法,不许泄漏人间,只因世上人心不正,得了此书必然生事害民,那畜生兽心未改,有犯天条,不可恕也!”袁公道:“怪道玉帝十分秘惜,不许泄漏人间。这般法术,分明是金刚禅外道,与自家心性无与。早知如此,便不开道玉箧也罢了。”心中懊悔无及,取笔添数行字于石壁之后云:“此系九天秘法,上帝所惜。倘后人有缘得之者,只宜替天行道,保国佑民。”《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梦中道士对赛儿说:“上帝特命我来教你演习九天玄旨,普救万民,与你宿缘未了,辅你做女主。”
道经谓天书的符字,乃“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以却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死,保持劫运,安镇四方”【140】。《洞真三元玉检经》云:“玉检之文,出于九玄空洞之仙,结自然之炁,以成玉文,九天分判,三道演明。天无此文,则三光昏翳,五帝错位,九运翻度,七宿奔精。”【141】这解释了天书具有巨大功能的原因。在道教的典籍中,道经就被赋予救劫度人的功能,《太平经》的作者就自称该书是部可以帮助统治者实现天下太平的“天书”。上举《洞玄诸天内音经》中说,该经可使“皇道统既畅,泽被十方”。早期正一道就认为,通过诵经万遍,道士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如《黄庭遁甲缘身经》云:在天地运终,星宿错度,日月失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国主有灾,兵革四兴,疫毒流行,兆民死伤,师友命过等事发生时,通过诵经,“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142】这样,道经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功用。
三、天书的授与受
1.授者
在道经中,天书被说成是神仙所授,陈国符指出:“道书述道经出世之源,多谓上真降授。实则或由扶乩,或由世人撰述,依托天真。”【143】在古代小说中,“天书”的授者几乎都是道教神仙,既有东岳大帝、鬼谷子、广成子、谢应登、诸葛亮等男性神,也有九天玄女、女娲、碧霞娘娘、骊山老母、擎天老母等女性神;既有东岳大帝、九天玄女、女娲、碧霞娘娘、骊山老母、擎天老母等虚构的道教神仙,也有王禅老祖、诸葛亮等神化的历史人物;既有人神,也有动物神。但不管他们的身份如何,都与兵家有关,九天玄女、白猿、诸葛亮等智能型人物,乃小说中的“箭垛式”人物。
由于老子《道德经》中的许多思想与兵书相同,所以很早就被视为“阴符”、“阴谋”,乃兵家之祖。《老子》中多次谈到战争问题,如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第六十九章:“用兵者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144】正因此,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老子》可以作为一部兵书来阅读,并为后世兵家所师从。《黄帝阴符经叙》云:“《阴符》自黄帝有之,盖圣人体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失机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145】
历史上几个存在或传说中的大军事家,都与“天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这些人物,因为他们都曾做过隐士,且生平行事又合乎道家的理念,故后来被拉进道教的神仙队伍中。如商末周初人姜尚,辅文王兴周,佐武王灭殷,是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战国时,稷下有些道家讲用兵行政的方法都假托太公之言,后世兵书也多伪托太公为作者。战国时的范蠡,曾师事于计然,有学者认为,计然很可能就是老子的弟子文子。《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有《文子》九篇,班固自注曰:“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北魏李暹为《文子》作注曾指出:文子“姓辛,葵丘濮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由此,范蠡就是老子的再传弟子。【146】后来范蠡入越,运用老庄哲学,使勾践成功翻盘,灭吴称霸,之后功成身退。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人,传说他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民间又称“王禅老祖”,是纵横家的鼻祖。《史记》载鬼谷子为苏秦、张仪的师父,苏秦读姜尚《太公阴符》而获成功。据说军事家孙膑、庞涓、尉缭子也是他的学生。《隋志》中有《鬼谷子》三卷,今本《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是一部研究谋略权术的书。黄石公齐国人。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姜尚《太公兵法》,张良后来助刘邦夺得天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等书,盖为后人托名所作。《黄石公记》三卷主要论述了以“柔弱胜刚强”、“差德行,审权变”等思想,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从战略上论兵的兵书,为“武经七书”之一。“兵圣”孙武也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孙武是齐国人,而齐国是道家发展的重镇。齐桓公(前374—前357)、宣王(前319—前357)时,稷下学宫汇集天下学者近千人,著名的有环渊(老子弟子)、彭蒙、慎到、接子等,皆为黄老学派。公元前517年,年轻的孙武因齐国内乱逃到吴国。他在吴都姑苏城外隐居,潜心研究兵法,写成《孙子兵法》。
在古代小说家笔下,姜太公、黄石公、鬼谷子等乃“天书”的撰述者或传播者、教授者;又因这些人都与道家有关,故被收编进道士队伍中,这就决定了“道术”和“军事知识”成为“天书”的主要内容。
2.受者
那些获得“天书”者,或是因邂逅神仙,或是游山偶然发现,或是梦中遇神仙授予,总之都是道经中所谓具有“金名玉格”、“金骨玉髓”、“名书青宫”、“骨相合仙”的有缘者。这些天书一般秘藏于山洞的石函中,这与道经来源的说法是一致的。
授者对受者的选择非常严格。《忠孝勇烈奇女传》中,龙母在赠李靖天书前,故意遣两个美女侍奉李靖,以观其“心术”,见李靖“心术正大”,才敢出书授他。但神仙也有看错人的时候,在受书者中,有人会凛遵神仙的教诲,如《幻中游》中秋英“把兵法神书秘秘收好,总不肯告诉别人”,“白日不敢明看,俱是晚间,夜静无人时,方才展开细玩”。这些人在受书和用书时,都抱着非常虔诚的态度,如《禅真逸史》中的林澹然,“顶礼三匝,然后取出”;《女仙外史》中的唐赛儿,“五体投地,八拜接受,供于上面香案中间”;《说唐演义后传》中的薛仁贵,“凡逢患难疑难之事,即排香案拜告”;《忠烈全传》中的孙梦兰“渴望天书,在花园中摆下香案拜仙师请求传授,拜了二十四拜后在灯下摊开天书,上面即有字迹”。有人则忘了劝诫,违反天书的使用禁忌,结果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三水小牍》中的侯元,神君因他“合于至法进身”,不顾其“面有败气未除”,把天书给了他,侯元后来举兵叛乱,失去神君的信任,致使“施符念咒,一毫不灵,被斩于阵”;《三国演义》中的张角得天书后,借治病为名,聚众谋反,结果兵败被杀;《归莲梦》中的白莲岸,得天书不是“救世安民”,而是“兴兵构怨”,贪恋情欲,以致“道性日减”,上帝责备白猿老人托付非人,命他索回兵书。白莲岸自失去兵书后,勇略消解,失败被擒;《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中的唐赛儿也是得了天书后,妄图称王图霸,结果身死人手;钮琇《觚剩续编》卷三“猿风鹰火”中的徐纬真,不知敬畏天书,随意亵玩,致干神怒,遭冥诛。小说作者暗示,天书之所以会给这些人带来悲剧,首先在于他们人品有问题,其次在于他们取得天书的手段不正,他们或是偶然拾得,或是偷窃而来。所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中总结道:“可见悖叛之事,天道所忌,若是得了道术,辅佐朝廷,如张留侯、陆信州之类,自然建功立业,传名后世。若是萌了私意,打点起兵谋反,不曾见有妖术成功的。从来张角、徵侧、徵贰、孙恩、卢循等,非不也是天赐的兵书法术,毕竟败亡。”这就说明,天书中的技术和古代士人学成的“文武艺”一样,是用来货与帝王家的,而不是图个人私利的。一切的知识都是帝王的专利,用来护国佑民,这才是“正道”;用来图王称霸,就是“邪术”。界定“道术”的性质,全看主人公如何使用天书,为谁使用。
3.授受程序
天书的“受与授”并非随心所意,而是依据科盟遵行上天所定的天律。如上清派《太真玉帝四极明科经》,乃传授戒律的科条,目的为“上检天真,中检飞仙,下治罪人”。这些玉文均为高圣上宰所注,并藏于高圣玉虚七映紫房,直到劫中该运之时才得择人依科盟传,“辅统圣治”,以度神民。【147】道教在建立经典传授制度的阶段,显然有意表现其经诀“神授”的天书,神书的特质,当时教内人士为了表现宗教上的神秘体验,叙述每部经的“经德”都会形成一套天书“出世”的模式,从《四极明科》或《无上秘要》一类类书所叙述者,若不是条文式就被综括为简单的固定模式。【148】
《上清黄庭内景经》云:
扶桑大帝君命旸谷神仙王传魏夫人《黄庭内景》者,受者斋九日,或七日,或三日,然后受之。授者为师,受者奉焉。结盟立誓,期以勿泄。古有盟用玄云之锦九十尺,金简凤文之罗四十尺,金钮九双,以代割发歃血勿泄之约。此物是神乡之奇帛,非赤县之所有也。今锦可用白绢,罗可用青布,钮可用金钚,亦足以誓信九天,制告三官矣。皆奉有经之师,散之寒栖。违盟负约,七祖受考于旸谷河源,身为下鬼,考于风刀。诸有此经,能辟百邪。【149】《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结璘奔月黄景玉章》云:
右奔日月隐道,太上、上清、太极、九皇四真人所宝秘,玄灵元君之玉章也。自非有金简玉名及绿字东华,皆不闻见此二章之篇目矣。行之者先清斋百日,绝交人事,乃可为之也。久久行之,上奔日月,得给玉童玉女各五十人。《太上郁仪赤文》、《结璘黄章》,乃太上玉帝君之灵秘篇也。藏之于九天之房,丹瑶之台,非勤心好真,宿有飞玄天仙之骨箓者,应得而见闻也。闻其篇目,皆不可妄言称及,犯者受考三官,天地不赦。初令三百年得宣传一人,却后七百年乃复得一人。若神真宣告有宜授者,传之也。传授之法,皆师友相受,以宗玄科也。授非其人,不遵法度,为泄宣天文也。漏慢违誓,死为下鬼,乃七祖受考风刀之罪。自非同气,宁当闭口。【150】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云:“授非其人,不遵法度,为宣泄天文也,漏慢违誓,死为下鬼,乃七祖考受风火之罪。自非同气,宁当闭口。”【151】
《灵宝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经》云:
三元宫中宿有金名紫字,刻书来生应为三清神仙之人,当得此文。有其缘会,当赍金宝,奉师效心,依科盟受。闭心奉行,慎勿轻泄,风刀考身。【152】
《北极七元紫庭秘诀》:“此犹是常步醮之法,况此秘密真诀,向来皆真仙口传之,按《七元科》,每一百年乃传一人。须有骨箓者,不可妄传,殃及九祖。”【153】
从以上引文中可以看出,道经授受非常严肃,传授时间有严格规定,受者必须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有缘人,传授仪式非常庄重,受者需诚心斋戒,拜师盟誓。《洞玄明真经》中解释道:“天文秘中,非信不宝。故上圣以信效心,无信则为贱道,无盟则为轻宝。”【154】盟誓是尊重经文的表现。如若泄露天书内容,不但自己死为下鬼,而且七祖皆要受到牵连,在阴间受风刀之刑。这体现了道教的“承负”思想。
可见,“天书”之为宝贵,乃是因其内容关系个人生死、国家兴亡和战争成败,因此传授就特别慎重,收藏也十分小心。《太平经》云:“宝经符图,三古妙法,秘之玉函,待以神吏,传受有科,行藏有候,垂谟立典,施之种民。”【155】以蝌蚪文字书写的道经天书被译成下世的凡俗文字后,都先要秘藏于天界宫府中,责由神人保护,等到一定年限后才能依科传授。“受与授”都有严格的规定。《抱朴子内篇·勤求卷第十四》云:长生之方,“故血盟乃传,传非其人,戒在天罚”【156】。他又在《遐览卷第十九》篇中说:拥有《五岳真形图》的道士,“若不能行仁义慈心,而不精不正,即祸至灭家,不可轻也”【157】。《道藏》本《汉武内传》写紫微夫人降见时,有一段颇长的诰语,解说仙真降诰的因由、真书出世的禁重,因此真书只能“口口而授,不得妄传,子不示父,臣不奉君,惟在金简书名玉篇,轻泄秘文,殃及七玄,身为下鬼,充塞河源,案如神真,秘而奉焉”。《神仙传·孔元方》中神仙把两卷素书交给冯遇时,告诉他传授原则道:“此道之要言也,四十年得传一人。世无其人,不得以年限足故妄授。若四十年无所授者,即八十年而有二人可授者,即顿接二人。可授不授为‘闭天道’;不可授而授为‘泄天道’,皆殃及子孙。我已得所传,吾其去矣。”
正因为“天书”是引起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所以历代统治者一方面对“天书”之类的书籍加以垄断,一方面又悬为厉禁。如北魏孝文帝时,规定“谶书一概焚之,留者以大辟论”【158】。炀帝时,“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死”【159】。唐武后时,留图谶者“科徒一载”,或“先决杖一百”。【160】“时酷吏多令盗埋蛊遗谶于人家,经月,告密籍之”。【161】宋太宗大平兴国三年(978),为了禁止民间私习天文,曾诏民间懂天文者通过考试后,一律归隶司天台;匿藏不报者,罪论死。第二年,全国各地送来一批天文术士,经考试,有些进入了司天台,其余的则黥配海岛,使得后来懂天文者骤减。明清时代更是严禁天文图谶,刘基在天下一统后,恐触朱元璋之忌,招来杀身之祸,将那些所谓“天书”都烧毁了。郑晓少时,抄录天歌及天文诸书,每夜登城观星象,其父亲认为他违反了法律,取书焚之。【162】
四、结语
在古代小说中,作者一般安排主人公在小说的开头或中间得到天书,如《图画缘小传》(第1回)、《后三国石珠演义》(第1回)、《平闽全传》(第3回)、《五虎平南传》(第4回)、《孙庞演义》(第4回)、《青红帮演义》(第5回)、《英烈传》(第17回)等小说在前面;《忠烈全传》(第21、31回)、《异说反唐全传》(第36回)、《说岳全传》(第64回)等小说在中间。若在小说开头,则更重视描写天书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主人公自得天书后,自此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由凡超圣,拥有了凡人所不具有的异能,并由此萌发报国的雄心或称帝的野心;若在小说中段,则更重视天书对小说情节发展的引导作用。主人公一般在形势危急或遇到棘手难题一筹莫展时获得天书,这样,天书便成了扭转败局或颓势的关键物。如《集仙录·西王母》写黄帝讨蚩尤受阻,西王母遣九天玄女以符授帝,于是黄帝克平天下;《说岳全传》是在宋军与金人的战争中遭受挫折,这时诸葛亮托梦于他的后人诸葛锦,授其天书。
从文化上说,宝经或神化经典,是许多宗教流派甚或哲学流派共同的做法,佛教不用说,儒家也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因此,天书崇拜其实是古人经典崇拜的反映。另外,小说作者无限夸大天书的功能,谓某人因偶然获得“天书”,便立即具有了超常的本领,而且把历史上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人物都想象成是得天书之助。这也是古人轻浮急躁和急于求成心态的反映。尤其是小说中描写天书最多的明清时期,社会动荡,内乱频仍,边疆不宁,文臣武将,派系林立,内斗不已,权奸阉竖,把持朝政,屠杀善类。面对如此众多的社会棘手问题,不免束手无策,因而幻想着有一本包解决所有棘手问题的宝书。而那些帝王觊觎者,面对强大的对手,也希望获得秘密武器。这样,在历史上和小说中,“天书”就成为喜剧和悲剧的制造者。
第四节 仙凡姻缘的悲喜剧—— 仙凡艳遇主题
与神仙联姻、成为仙境的永久居民,是中国人的理想生活。“神仙境界”的构想,代表的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是中国先民集体无意识中和谐、富裕、安乐生活理想的象征;“仙凡姻缘”代表的则是一种更加世俗的理想,即追求美满的婚姻、自由的性爱、不受等级观念束缚的男女关系,反映了普遍存在于人类间的美好愿望。在中国文学中,人神恋、人仙恋是十分常见的题材,人仙恋在人神恋的基础上,同时接受道教思想的影响,从而发展为中国文学中的一大主题。
一、人仙恋的叙事模式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人仙恋叙事模式,是建立在古代神话传说和巫风巫俗的基础上,再融合道教的思想观念和修行方法而形成。主要有下列几种常见的模式:
1.凡男误入模式
凡男由于某种机缘,或因打猎、或因砍柴等,误入仙境,邂逅仙女,缔结姻缘。正如道经《元始上真众仙记》云:“凡青嶂之里,千岭之际,仙人无量,与世人比肩而不知。凡人有因缘者,或在深山迷悟入仙家,使为仙洞玉女所留。”【163】凡男与仙女在共同生活了若干时间后,怀乡求归,缘分结束,仙女赠物别离;凡男归乡后,发现人世已非,亲友零替,重回仙境,或仙境已难觅踪迹。如《幽明录》中如《幽明录》中刘阮天台的故事:
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忽复去,不知何所。
刘、阮因入天台山取谷皮而迷路,误入仙境,受到仙女的热情招待,仙女且主动来就。半年后因思家求归,见亲旧零落,再重回仙境。
又如《搜神后记》中袁相根硕故事,写会稽剡县民袁相、根硕二人,因在天台打猎逐羊,误入仙境,与仙女偶合,后因思家而归。
上述两篇小说的故事背景都在“剡县”,这与魏晋时期这一地区成为上清派的盛行之地是分不开的。东晋元兴三年(404),上清许氏家族的许黄民携上清经入剡县。陶弘景《真诰叙录》云:
元嘉六年,许丞欲移归钱塘,乃封其先真经一厨子,且付马朗净室之中,语朗云:此经并是先灵之迹,唯须我自来取,纵有书信,慎勿与之。乃分持经传及杂书十数卷自随,来至杜家。停数月,疾患,虑恐不差,遣人取经。朗既惜书,兼执先旨,近亲受教敕,岂敢轻付,遂不与信我。而许便过世,所赍者因留杜间,即今世上诸经书悉是也。许丞长子荣弟,迎丧还乡,服阕后上剡,就马求经。马善料理,不与其经,许既暂戢,不复苦索,仍停剡住。因又以灵期之经,教授唱言,并写真本,又皆注经后云:某年某月某真人授许远游。人亦初无疑悟者。经涉数年中,唯就马得两三卷真经,颇亦宣泄。元嘉十二年仍于剡亡,因葬白山。【164】
“荣弟”即许黄民。后来他又与王灵期造作新的上清经。可见,上清派在剡县是非常流行的。
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已逐渐平民化,成仙者已从上层社会向底层社会下移,“得仙道者,多贫贱之士,非势位之人”【165】。与神仙传记相比,志怪小说中的神仙故事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已基本没有神仙道教的教义内容,而大多是单纯的普通人与神仙的故事,描写的重心转向仙境的高楼、美食和女色,反映世人与神仙之间和谐共存,暗示六朝神仙信仰深入下层社会的时代信息。在神仙传记所创造的情境中,只有虔诚修炼而且名在仙籍的人,才能受到仙真的垂青,从而被接引上天;而志怪小说中,则多是神仙以人的面貌降临人间,少言人修成仙。仙女下凡,不再是接引有心,而是怀着上天对凡世的挚诚关怀,解决现实困难,表达了人们排遣苦难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体现出民间信仰的特征。
2.仙女降凡模式
先秦两汉时期,楚地巫风甚盛。王逸《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巫必须具备巫技和巫法的才能。巫技涉及祭祀、乐舞、占卜、医药等;巫法则需要通灵,通过邀神、娱神,以达到祈福、禳灾、慰鬼、驱鬼、招魂之目的。在祭祀过程中,巫同神交接,以性媚神、悦神,求其赐福。祭祀的对象若是女神,则用男巫;若是男神,则用女巫,试图以情爱操纵鬼神。巫作为人神之间的媒介,在出神的恍惚状态下,与神交接,为原始的宗教祭仪中阴神下阳巫、阳巫接阴神的信仰习俗。瞿兑之在《释巫》中说:楚人祭神,“其始也,以人之道事神;其继也,以事神之道娱人,固理之所必然而势之所必至也”。巫则“处乎人神之间,而求以人之道,通于神明者”。【166】张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说:“楚人对付神灵的办法,只是娱和飨,加上卜和筮。尽管他们以为天界和冥府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神灵,然而,凡是与他们关系密切的,都被设想为人形,甚至都是美男美女。……相较而言,秦人和宋崇巫,多妖邪气;越人和濮人崇巫,多鬼魅气;楚人崇巫,却是多人情味。”【167】这种风俗的根本目的就是男欢女爱,两性合好,繁衍后代。楚人正是通过宗教仪式把人的恋爱生活寄托在神的身上,通过对神神、人神相恋相爱的描写来反映人对爱情生活的追求。巫以通灵的方式遇合神,又决定了人神遇合的时间非常短暂,神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最终双方的情爱结不出果,以悲剧收歇。如《山鬼》写“少司命”与“倏而来兮忽而逝”的神秘男巫一见钟情,最后“怨公子兮怅忘归”,在失恋的悲痛中自责自慰。《离骚》中的“吾”爱上神女,三次“叩阍”求之而不得。葛贤宁说:“长江流域人民对于神祇的信仰,所追求者在地上的幸福,故祈祷以降神为主。海滨一带人民对于神祇的信仰,所追求者在世外的长生,故祈祷以求仙为主。”【168】这两种不同的与神沟通方式,成为后来小说中仙凡遇合的两种主要模式。
在中国历史上,道教的主要发源地巴蜀之巴巫、荆楚之楚巫、吴越之越巫都非常盛行,道教在原始巫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如上清系的周子良,祖母姓杜,为大师巫,“故相染逮”;灵媒华侨乃“晋陵冠族,世事俗祷”;灵媒杨羲“幼有通灵之鉴”,许迈本属事帛家之道(俗神祷),血食生民。因此,上清派的存思修炼方法就吸纳了巫祭降神的传统。他们认为人身体的每一部位都有神居住,存思后神就会出来与人相见。《老君存思图十八篇并叙》云:
师曰:修身济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澜无感。感应由精,精必有见。见妙如图,识解超进,神气坚明,业行无倦,兼济可期,期于有证,证之显验,逆知吉凶,以善消恶。一切所观,观其妙色,色相为先,都境山林,城宫台殿,尊卑君臣,神仙次第,得道圣众,自然玉姿,英伟奇特,与我为俦,圆光如日,有炎如烟,周绕我体,如同金刚。……【169】
而在所存之神中,自然也有女神。如《朝出户存玉女第十二》云:“玉女者,是自然妙气应感成形。形质明净,清皎如玉,隐而有润,显又无邪。学者存真,阶渐升进,进退在形,出入在道。道气玄妙,纤毫必应,应引以次,从卑至尊。故白日则玉女守宫;夕夜则少女通事,济度危难,登道场也。”【170】《紫书存思九天真女法》介绍了存思玉女的方法:
《紫书诀》言,凡修上真之道,常以九月九日、七月七日、三月三日,此日是九天真女合庆玉宫,游宴霄庭,敷陈纳灵之日。至其日,五香沐浴,清斋,隐处别室,不交人事,夜半露出,烧香北向。仰思九天真女,讳字,身长七寸七分,着七色耀玄罗袿、明光九色紫锦飞裙,头戴玄黄七称进贤之冠,居上上紫琼宫,玉景台七映府,金光乡无为里中。时乘紫霞飞盖、绿軿丹举,从上宫玉女三十六人,手把神芝五色华幡,御飞凤白鸾,游于九玄之上,青天之崖。思毕,心拜真女四拜,叩齿二十四通。仰祝曰:……【171】
《青牛道士存日月诀第二十八》中也是“致玉童玉女来降”的存思法。【172】
道教认为,凡得道者就会受到玉女来侍的奖励,如《太平经》云:得道后,“其恶者悉除去,善者悉前助化,青衣玉女持奇方来赐人,是其明效也”【173】。《抱朴子》中《金丹篇》和《仙药篇》中,在介绍服用各种仙丹和仙药时,都指出了有“仙人玉女”,皆来侍之的效果。【174】在葛洪的《神仙传》中,也有此类描写,如赵瞿得道后,“见面上有二人,长三尺,乃美女也,甚端正,但小耳,戏其鼻上。如此二女稍长大,至如人,不复在面上,出在前侧,常闻琴瑟之声,欣然欢乐”。修行者虔诚修道,会感得玉女降临,前来帮助修行者习道。
道教的上述观念,对人仙遇合小说的产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类小说中,女仙是主动者。如早期杜兰香降张硕的故事。与凡男误入仙境的故事不同,凡男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仙境的,因而不久思家欲归就是很自然的事,而这也是导致仙凡姻缘结束的原因。而仙女降凡男的故事则不同,他们的来往就是在凡间发生的,也是秘密进行的,因而凡男最终泄露秘密就成为仙凡姻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