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41000000022

第22章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一个典故的启示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给人一条鱼能解决其一饭之需,却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如果想让人永远有鱼吃,那就要教会他钓鱼、捕鱼的方法。与此相联系的是一个典故:一位老翁在河边垂钓,有智者、愚钝者两个年轻人走过来,都非常羡慕老翁渔篓中闪耀金光的大鲤鱼。智者说:“老丈,您的鱼太鲜美了,我想得到它。”于是老翁将金色的大鲤鱼送给了他。愚钝者说:“老丈,您的垂钓技术太出色了,我想学会它。”于是老翁让他坐下来静心学习垂钓。智者捧着大鲤鱼高高兴兴地回家,家人和邻居大大地称赞了他,相反都讥笑空手回来的愚钝者。多年过去了,两个年轻人也成了老汉,那位智者因为只会吃现成的而一事无成,而愚钝者却凭着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垂钓技术、自立之道和耐得寂寞的劳动,成为富有且受人敬重的人。

这句古话、这个典故对人很有启发意义。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的方法;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可以让人终身受益。梁启超主张“教人当以方法为主”,他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指出:“教员不是拿所有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着的结果的方法教人。”又说:“教学生不能将所点的金给他(金子虽多终有尽日)……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或者他所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看出你的错处”,“教学生就是教会他打师傅”。他认为,教学生、孩子读书,重要的是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善于思考的习惯;教学生、孩子作文,要让他们掌握“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的规矩;教学生、孩子做学问,要让他们掌握治学的门径与方法。

梁启超在教学中很重视方法的传授。他亲自给学生、孩子们讲读书的方法、作文的方法与研究的方法。他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分“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类书”、“随意涉猎书类”五类,开列了国学各个门类的重要书目,分别提出了各书的阅读建议,如关于《论语》《孟子》,提到“《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他又开出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包括《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他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的讲授中,对如何教学生写文章这一本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提出记事之文详略要得当,“记事前最详”、“记事后亦须详”、记“事际”即事情经过可略;记人之文要合理选择材料,注意“背景”、“个性”和“他心(兼记他人来做旁衬)”三点;论辩文要“耐驳”和“动听”,即论点无懈可击、富有鼓动性等。他还写了《中国历史研究法》,讲述治学方法。可见,梁启超的确是很重视“授之以渔”的。

梁启超在家庭教育中,非常注意治学方法的点拨,非常注意让孩子掌握自立自强之道、掌握生存的本领。前面已提到的专精与广博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与西学的结合等,还有给思成开列国学书目、启发式教学、“三步读书法”,都是在给孩子讲授读书方法、学习方法、治学方法。他还注意对儿女进行修身、治家、做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告诫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和思顺谈“寒士家风”、鼓励儿女“勤勤恳恳做他本分的事”等,都是给孩子们传授立身处世之道。他的点拨、开导,对子女的影响是很深、很大的。

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法

梁启超推崇鼓励孩子自主探寻、教师家长从旁加以指导的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他在1897年冬制定的《时务学堂学约》就主张启发式教学。他认为读书应该启发学生“深造有得,旁通发挥”,提出要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联系所学内容“发明新义”。他在1922年发表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的演讲中批评了“注射式的教育”:“教师把课本里头东西叫学生强记,好像嚼饭给小孩吃。那饭已经是一点儿滋味没有了,还要叫他照样的嚼几口,仍旧吐出来看。那么假令我是个小孩子,当然会认吃饭是一件苦不可言的事了。这种教育法,从前教八股完全是如此,现在学校里开工虽变,精神却还是大同小异。这样教下去,只怕永远教不出人才来。”

他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不强迫子女被动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注意进行思维上的启发、引导。梁思成思忆说:“父亲从不强迫我们被动接受很多事物、观念,而是经常给我们提出很多问题。通过热烈讨论,启发我们的思维,在关键处加以点拨,让我们自己得出结论,明白道理。”

他告诫孩子学习是“求理解”,不要“强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他给思成寄去《营造法式》,给思永联系好回国实习的工作场所,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给孩子提出建议,但孩子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走自己的路。

鸟瞰、解剖、会通三步读书法“读书”的基本意义包括学习功课与诵读书籍两个含义。梁启超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后一义,即阅读、诵读书籍,包括出声读与默读、精读与泛读,它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方法,如同观察、实验、实习等是学习方法一样。

关于读书之“读”,《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读,诵书也。”即通过“阅”和“诵”达到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理解与掌握。白寿彝先生则有过这样的解释:“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帖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诗·卫风·墙有茨》把不可读列于‘不可道’、‘不可详’之后,意思应比‘道’(道说)‘详’(详说)更深一些。《毛传》:读,抽也。《郑玄》:‘抽’犹出也,是有抽绎之意。这个古义,我觉得很好。《孔疏》以为:‘划为诵读,于义亦通。’这是孔颖达的浅见。”白寿彝先生所推崇的“抽绎”是一种深读、精读,要能概括出所读书的要义,抽出精华并演绎发挥、举一反三;他批评为“浅见”的“诵读”,包括了一般的浏览、泛读、诵读。两种方法不可偏废,都是学习的必要途径。

“读书”首先面临的是选书、择书,选择自己所读之书。中外书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现在光中国大陆每年的新出版物多达20万种,一个读者只能从古今中外的大量图书中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精华的书来读。学者们对选书、择书是很重视的。如如何选读古代文献,梁启超拟定过《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胡适提出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钱穆提出《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这七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要读的书,可以通过分类进行选择。梁启超把读书分成精熟类和涉览类,前者可以培养读书心细的习惯,后者可以培养读书眼快的习惯,他提出的“国学入门书要目”也具体区分了包括“随意涉猎类”在内的五类。鲁迅先生把读书分三种:职业的读书,嗜好的读书,消闲的读书。职业的读书是为了升学和本职工作的需要而读书;嗜好的读书是为了满足兴趣的需要而自愿地读书;消闲的读书即随便翻翻,作为消遣用的。

在择好了书之后,如何去读?这就涉及到“读法”、“读书法”。中外名家们的读书方法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苏轼借《孙子兵法》“八面受敌”的术语比喻读书,认为读书如用兵,如果问题很多,就要各个击破,逐一读懂读透。鲁迅主张精读,也强调博览群书,他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梁启超在《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中谈了他对读书方法的有关认识,他觉得若问读书方法:第一,要做“抄录或笔记”,“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第二,“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浏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抄录的随读随抄;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抄录的,也俟读完再抄,当时勿窒其机。”第三,有些书要熟读成诵,“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

他还总结出了“三步读书法”,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即粗略了解大概,明确重点;解剖即将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仔细解剖,疑难处仔细研究,有所得则记忆之;会通即上下左右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而后已。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谈到:“读史的方式可以说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一种是解剖式。”他对这两种方式同样重视:“单有鸟瞰,没有解剖,不能有圆满的结果;单有解剖,没有鸟瞰,亦不能得良好的途径。二者不可偏废。”

他对子女的读书作了具体、细致的指导,有时还直接推荐、寄去他希望孩子看的书。他希望孩子精读与涉猎结合,因为“单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单有专长,常识不足,不能触类旁通”,“专精同涉猎,两不可少”。他劝孩子们读书要广博一些,要看一些常识性的、人文艺术类的书;又建议他们有的书要精读,如要求思成“熟诵”《四书》,“必须能背诵”,要求思成“取《论语》《孟子》温习暗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要求孩子在专业上要专精一些。

做学问总要“猛火熬”、“慢火炖”从学术的角度,读书的目的在于治学,在于在广泛涉猎与精研专业书籍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因此,梁启超不仅重视对孩子们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还非常重视对他们进行治学方法的引领。他给孩子们谈到了做学问中常常要遇到的几种关系:

一是专精与广博的关系。他担心思成“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建议其注意博览,建议其“多学些常识”。后来,他又强调治学要注意专精,指出专精是通向广博的起点与条件。他说:“我们要做博的工夫,只能选择一两件专业为自己性情最近者做去,从极狭的范围内生出极博来,否则,件件要博,便连一件也博不成,这便是‘好一则博’的道理……资料越发丰富,则驾驭资料越发繁难,总先求得个‘一以贯之’的线索,才不至‘博而寡要’,这便是‘以浅持博’的道理。”

二是规矩与求巧的关系。梁启超在家书中和思成谈到过“规矩”与“求巧”的问题,指出“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规矩是求巧的一种工具,在学校学足了“应学的规矩”,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就有了“求巧”的空间,有了“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习熟规矩之后,乃愈益其巧耳”。他在《中学以上作为教学法》里也谈到:“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又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在梁启超看来,“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学校所教所学不外乎此;“求巧”只能靠天赋,但如不懂“规矩”,“求巧”就会湮灭,而“习熟规矩”,“便有了的可能性”。因此,在学校学习“规矩”是必须的,“求巧”则有待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是课堂与课外、学问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梁启超在家书中谈到了“学问是生活,生活是学问”,还要求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从实际生活中求学问。他在《中学以上作为教学法》里则说:“学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纸的学问,一类为事的学问。所谓纸的学问者,指书面上的学问,所谓纸上谈兵是也。事的学问,乃可以应用,可以做事之学问也。”“学而不能应用于世,无论如何勤学,终是纸的学问。其结果纸仍是纸,我仍是我,社会仍是社会,无益处也。”他认为求知的目的有二:“一是求智,二是致用。二者缺一不可,即所谓‘知行合一’,二者兼备方称得上学问。”

四是“猛火熬”和“慢火炖”的关系。他认为做学问把根基打得越深越好,求学如“登楼,不经初级,而欲飞升绝顶,未有不中途蹉跌者”,学问不必求猛进,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缓则缓。他要求思顺劳逸结合,“多游戏运动”,不要急于求成,“求学亦不许太急,每来福不可达十时”。他和思成这样说:“我国古来先哲教人做学问方法,最重优游涵饮,使自得之。这句话以我几十年之经验结果,越看越觉得这话亲切有味。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炖的工夫。不独于你身子有益,即为你的学业计,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他和思庄也说:“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便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饮,使自得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治学需要猛攻、强攻,也需要积累,需要稳扎稳打、甘于奉献、久久为功。

同类推荐
  •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这本书是著名家庭教育专家、网瘾戒除专家、2012年中国家庭教育“十佳公益人物”贾容韬老师成为一个好爸爸的心理历程及他这么多年教育方法的汇集。 贾容韬老师原来是做企业的,由于孩子教育出了问题,成为年级倒数第一名,还差点被学校开除,痛心之余,贾老师决定做陪读爸爸。在这个过程中,贾老师也进行了反思,发现孩子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家长教育方法的问题,他开始从书本上学习,看了上千本书,做了80多万字的教育笔记,同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方法改变了,孩子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好学上进,最后还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贾老师把自己摸索出的经验用于指导其他咨询他的家长,指导了几千个家庭,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怀孕坐月子百科

    怀孕坐月子百科

    本书以周为单位,介绍了从怀孕准备到宝宝出生满一个月期间各种细节的处理。包括生活护理、医学护理、各时期产检准备和要点、各种预期并发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饮食、胎教等。侧重医学专业知识的描述、孕产妇心理变化、准爸爸可以做的事情、放松心情的N个方法,与胎宝宝交流的方法,以及最新的胎教咨询和有意思的胎教素材。
  • 新妈妈的第一本育儿书

    新妈妈的第一本育儿书

    本书分三个部分,分别针对0-3岁孩子的育儿要点、身心和智能发育状况,以及平常的照料护理和智能开发等进行全面的介绍。
热门推荐
  • 花开半夏只为等你

    花开半夏只为等你

    仇倩倩,你为什么要拆散我和宸?你……仇倩倩也行我应该谢谢你,是你让我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是你……宸,原谅我已经变了,我不在是那个单纯的夏梦雅……
  • 给女人的100个忠告

    给女人的100个忠告

    有一位多愁善感的女人卧病在床,一天,她打开家里西面的窗户,看见一行送葬的队伍,禁不住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在家照顾她的母亲看见后。赶紧把她叫到东面的窗户前,推开窗户让她张望,看见的却是一户人家正在举办婚礼,一番喜庆的气氛慢慢感染了她,她禁不住露出了笑容。于是,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女儿啊。人生有悲剧也有喜剧,有失败也有成功,有痛苦也有欢乐,你不能只推开一扇窗户,只看到一面的风景啊!”
  • 第六部门

    第六部门

    正如同前些年网络上出来的一本小说一样,华夏乃至这个地球上所有的国家他都有着自己的秘密组织,而我恰恰就是华夏秘密组织中的一员。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混进这个组织的,反正,自我懂事开始就在这个该死的组织之中了。据说,我那无缘见面的父母就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生下我之后他们就去执行一件秘密任务。结果,很不幸的是,他们从那次就没有在回来过。而我,就是由组织之中的一个老家伙带大的,这就是我倒霉且悲催的童年。
  • 虽然我们相爱

    虽然我们相爱

    "两个富家少爷为争夺她反目成仇,浪漫相爱,却总有一方机关算尽,最终她落水失忆,两个痴情男子也被迫各自远离,不敢相见。从大学到职场,他重新与她相爱,他为了她,与身为董事长的父亲作对,他不顾故人的眼光,一生只守此一人。三年后的她,忘了他曾经的强行占有,忘了他逼走自己的前男友,她爱他,全心全意。"
  • 剑傲归来

    剑傲归来

    这是一个充满灵力的世界,在这里宗派无数,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烧杀抢掠,王朝之战数不胜数,然而一个少年在一个低微的出身中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下,踏着巨剑,笑傲天下。
  • 夏季的友谊

    夏季的友谊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和子的青春融化在艳阳之下。
  • 至少还活着一个

    至少还活着一个

    我突然厌倦了我现在的生活,生活单调的就像是每天晚上吃的白水煮面条,没有一点味道。从上学开始,教室食堂宿舍,宿舍食堂教室,一直到现在上班下班回家,再上班下班回家,上了十几年学,大半年的班,生活似乎都是在重复和复制,昨天就像今天,明天又像昨天,突然从今天回到了昨天,或者从昨天跳到了明天,都很难发现。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空间在手,夏氏专有

    少个男人,缺个包子,怎木办?老妈上场,老爸出手,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怎么,瞧不上我是无业游民,切,是沙子总有黄金的,我有空间我怕谁!不就是个公的吗,看我怎么手到擒来!
  • 童歌养正

    童歌养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