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4200000014

第14章 吴哥,远去的婆罗门(5)

我沿着周达观当年走过的道路继续骑行,到了吴哥窟的东门。从这一侧,可以清晰地看到美丽的吴哥窟了。这里游人如织,是远眺吴哥的最佳地点之一。然而这次,我并没有进去参观,只是默默地坐在堤岸上望着落日的余晖照在寺庙的尖顶。

趁着天黑之前,我继续向着吴哥的中心——吴哥王城——骑去。在距离东门不到一里之外,游人纷纷从一座小山上下来,那儿就是巴肯山,也是观日出日落的另一个著名地点。周达观在记述中将这里称为石塔山,“石塔山在南门外半里余,俗传鲁班一夜造成”。之所以称为石塔山,是因为这座几十米高的土山顶上建筑了一座辉煌的石头寺庙。

不过我没有时间爬上石塔山,而是继续向前,接下去就要进入吴哥王城了。

对于吴哥王城,周达观写道:

州城周围可二十里,有五门,门各两重。惟东向开二门,余向开一门。城之外巨濠,濠之上皆通衢大桥。桥之两傍,共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阑皆石为之,鐅为蛇形,蛇皆九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城门之上有大石佛头五,面向四方。中置其一,饰之以金。门之两旁,鐅石为象形。城皆叠石为之,高可二丈。

每一个到达吴哥王城的人在城门口就会被震撼。如今的城门与周达观来时相比,除了破旧一些,几无变化。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那著名的石脸。阇耶跋摩七世在建立吴哥王城时,采取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式:在主要建筑上雕满了巨大的石脸。有人说,这些脸是观世音菩萨的脸,有人说,这些脸是按照阇耶跋摩本人的形象雕刻的。但这些脸又是有差异的,每一张都有着细微的差别,更增加了神秘性。

除了城门上的石脸之外,城门外的那伽桥上108座天神也让人感到吃惊。准确地说,是54座神和54座魔,这些雕塑大都已经残缺不全,许多雕塑的头部已经缺失,却仍然保留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美。

穿过城门后,借助最后的光亮,我到达了那座独一无二的寺庙:巴戎寺。周达观把这座寺庙称为金塔。但它之所以无以伦比,则是因为那200多张石脸。由于天色已晚,整个塔上只有我一个游客。置身于这些来自远古的巨大石脸之中,望着石脸上若隐若现的笑容,甚至会发现许多石脸在意想不到的角度盯着自己,才能体会到,这个古代的君主是多么自大。他用全国的财力打造出了这座巨型的纪念碑,甚至不惜耗空国库,造成整个王朝的倾颓。

由于天色已晚,我决定回去休息。这时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了很远,我骑着自行车试图寻找另一条路,却绕了个很大的圈子,在整个遗址区里折腾了一个小时,才重新看到了吴哥窟的护城河,只是这时的我已经置身于吴哥窟的西侧了。

第二天,我决定先从远的地方开始,去一些周达观没有到过的地方。我决定先去东北方几十公里外的女王宫(BanteaySrei),再去同一个方向的高布斯宾(Kbal Spean),最后,再折向南方去往罗洛,也就是阇耶跋摩二世选定的都城,比吴哥王城和吴哥窟都更加古老。

这一趟路程的直线距离大约有120公里,由于绕路,可能还要多。我最多一天骑行过200公里以上,因此并没有把这点路程当回事儿,但事实证明我小看了柬埔寨阳光的烈度以及路上缺水的可怕。从高布斯宾出来的一段路程由于缺水,我看到路边一个草棚里有几个大汽油桶,就连忙冲了过去。当地人习惯于用汽油桶装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口干舌燥的我根本不在乎水的质量,也不在乎旁边有没有人,连忙低下头一顿牛饮。到后来,只要一看到路边有卖水的,立即下来喝上一瓶再上路。

柬埔寨的自然景致单调酷热,这几天的行程骑完之后,我的皮肤完全晒爆,我已经从外形上当地化了。

在路上,我还碰到了一处新爆炸的弹坑,就在距离路边几十米的田地里,但我不知道是否有伤者。战争年代残留的爆炸物仍然折磨着这片贫穷的土地。

女王宫是一处美丽的红色石头建筑。与吴哥窟和吴哥王城中的巨大建筑相比,女王宫显得很不起眼,这个建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和阇耶跋摩五世时期的女王宫以其美丽的装饰性雕刻闻名。如细致入微的佛像、美丽的女神、带着鸟嘴的天神以及点缀在佛像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蜗形卷,那蜷曲的藤蔓如同是镂空的,有的细部雕刻得薄如蝉翼,却又保持了千年不坏。

这里还有许多动物浮雕雕塑,按照印度教浮雕的传统,动物们大多采用侧姿,从背景墙上略微浮起,但这里的动物却是多角度的,有的正对着观众,有的侧身,有的背对,显得栩栩如生。

离开了女王宫,接下来就是十几公里外的高布斯宾了。高布斯宾是一条小河中的一组雕塑,以河水石头中的许多林伽(也就是代表了湿婆的阴茎造型)为主。几块石头上还有躺着的佛像。但最令人感到惬意的,是通向高布斯宾的那条在林间穿梭的道路。这条路一会儿在树根上攀爬,一会儿在巨大的藤蔓中前行,是最能体会柬埔寨丛林的地方之一。

从高布斯宾向南经过荔枝山,荔枝山是高棉人的一座圣山,据说阇耶跋摩二世最早将行政中心移到柬埔寨北部,就选择了这座荔枝山。正因为如此,荔枝山成了吴哥人膜拜的圣山。但随后,阇耶跋摩二世发现山顶并不适合做首都,于是,将首都移往了南方几十公里外的罗洛(Roluos)。经过几代国王的努力,罗洛首先成为一片寺庙林立的神圣都城。

到达罗洛时,我已经在一天之内骑行了100多公里,身体正好处于疲惫期。寺庙群最北方的洛雷寺(Lolei),是一片砖砌的寺庙。在越南美山圣地的占婆遗址,大部分的印度教寺庙都是砖砌的,石头寺庙只有一座,还早已经倒塌,而在柬埔寨的吴哥,大部分寺庙都是石头的,砖砌的寺庙很少。洛雷寺的砖砌结构恰好说明了它的古老。刚刚从中部的三波坡雷古搬过来的王朝仍然习惯于使用砖块,还没有发现石头的优点。

这些砖寺大部分已经开裂,塔顶上长满了野草,保存状况很差。旁边是一所小学校,学校里的孩子们抓住机会与游客们交谈着练习英文。柬埔寨的英文普及率很高,这个国家的旅游业发达,逼迫着柬埔寨人学习英文,生存需要是最好的老师。

从洛雷寺出来,向南上了大路,西行不远来到另一个向南的岔路,就到了罗洛寺群的主要建筑:神牛寺(Preah Ko)和巴空寺(Bakong)。神牛寺也是一组砖结构的寺庙,但它的立柱和门楣已经使用了不少石头构件,巨大的石狮子立在神庙的门前。

建造神牛寺和巴空寺的可能是同一个国王,但它们的象征意义却并不相同:神牛寺代表了砖时代的终结,巴空寺则代表石头时代的开始。庞大的巴空寺有着完整的护城河,护城河包围着的是一座巨大的庭院,在庭院的正中则是建造在数层石阶之上的神庙,如同一座巨大的火炬直指天空。从这座建筑上已经可以看出未来吴哥宏伟纪念碑的一切要素,以后的神庙只是在它的基础上建得更高、更复杂,或者做工更精细、雕塑更精美,再加上富有创意的花纹。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住处,喝着半美元一杯的吴哥啤酒,才想起现代人比周达观时期最大的享受,就是用之不竭的冰块。

第二天,我又回到了周达观到达过的区域。在吴哥王城和吴哥窟四周,人们习惯上把游览路线分成大圈和小圈,一天游大圈,另一天游小圈。由于两个圈有相互重叠的地方,我决定花一天时间把大圈和小圈都转完,剩下一天再去最喜欢的几个地方。

那天我天不亮出发,赶到吴哥窟正好看到了日出。从远方看,雄伟的吴哥窟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如此渺小。只有走近它,才会对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产生敬畏。

苏利耶跋摩二世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国王,他不仅建造了吴哥窟,还用世界上最长的壁画长廊装饰它,在神庙的外围围绕着整整一圈的精美浮雕,国王的形象在浮雕里无处不在,他一会儿骑着大象,一会儿上了战车,一会儿如同一个巨人一样和那伽搏斗。浮雕里体现的正是他勇武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他对占婆发动了战争,但他吃了败仗,导致了吴哥的衰落。

在神庙的最高层,是一圈带有四个塔的围廊,围廊的正中间是高耸的中心塔。中心塔里供奉着几座佛陀的造像。由于国王是位印度教徒,中心塔曾经供奉的是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但柬埔寨人改信了佛教后,这里变得更像是一座佛教的寺院,装饰着佛像。

从中心塔向下望去,近处的大道和人流、远处的门楼,以及更远的热气球尽收眼底,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柬埔寨的丛林。这里的榕树生长茂盛,因为保护建筑的需要,建筑物周围的树被砍掉了,但在那些没有触动的区域里,树木仍然郁郁葱葱,站在高处一望,仿佛置身于森林之中,这才对穆奥发现吴哥时的环境有了大致的认识。

白天的巴戎寺(Bayon)显得更加特别。有人开玩笑说,巴戎寺如同一堆乱石,不像是寺庙。这样的说法有几分道理,大概是因为它特殊的黑灰色石质,看上去如同是一堆长满了海苔的礁石,或者喀斯特地形的一座石山。它虽然比吴哥窟小,给人的感觉却很庞大。

与吴哥窟不同,巴戎寺的建造者阇耶跋摩七世是一个信奉大乘的佛教徒①(巴戎寺(Bayon)始建于苏利耶跋摩一世时期,后由阇耶跋摩七世重建,以“高棉的微笑”闻名。——编者注),他没有把寺庙献给印度教的神,而是献给了观世音。那一张张巨大的脸到底是观世音的脸,还是来自于国王本人?至今人们仍争论不休。

巴戎寺的北面是一座叫作巴芳(Baphuon)的寺庙。巴芳寺比吴哥窟和吴哥王城的历史都要久远,如同金字塔一般伫立着。周达观在叙述中将巴戎寺称为金塔,而将巴芳寺称为银塔,说明了它们的重要性。

在巴芳寺外,一位景区管理人员和我攀谈了起来。他能够通过人的面容区分出中国、日本还是韩国人,我请他试了十几次,他竟然全都能猜对。但他在猜我时却犯了错误,把我当成了日本人。他提醒我,游览巴芳寺必须穿过膝的裤子,而我的短裤正好在膝盖之上一点,会被查票员拦住的,他可以把他的裤子借给我。我以为他是在骗我,谁知走到查票员面前的时候,查票员果然示意我裤子不合格。我连忙把短裤向下扯了扯,裸出了半截肚皮,但是短裤的确过了膝。查票员犯起了迷糊,把我放了过去,引得那位哥们在后面狂笑。

之后,我又两次路过这里,每次都要和这位哥们攀谈几句。

他告诉我,来吴哥的游客当中,越南人只有在周末才来,平时没有越南人。欧美游客是一个一个或者一对一对地来,亚洲游客却是一团一团地来。日本人的团小一些,韩国人其次,中国人的团更大。最夸张的是泰国人,有时一个团就有两三百人。

巴芳寺以北,就到了周达观所描写的王室宫殿区。根据他的记载,宫殿的正室是用铅来做瓦,其余的都是黄色的土瓦,巨大的梁柱上雕满了佛的形状。但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周达观的叙述了解宫殿当年的辉煌了。

由于宫殿是木结构的,无法保留到现在,整个宫殿区只剩下石头的平台还保留着,平台的侧面,一头头栩栩如生的大象和狮子雕塑仿佛穿越了时空,默默地诉说着当年的精美工巧。

当暹罗人攻陷了吴哥之后,除了砖石建筑之外,其余的都被破坏,所有遗留的宝物都被带走,只留下了一座空城以及无尽的传说。

第二天的行程里,我又到了拍摄过古墓丽影的塔布隆寺、皇家喷泉龙蟠水池、塔萨寺、东梅奔、班迭哥迪、托马农神庙、周萨神庙、塔高寺……

但在所有的寺庙里,我最喜欢的还是近乎荒芜的圣剑寺(Preah Khan)。这座同样由佛教徒阇耶跋摩七世建立的寺庙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行走在圣剑寺的时候,我仿佛到了世界末日的一座空城之中。废墟的残垣断壁上还有不少半磨损的佛像,夹杂在荒烟蔓草之间。巨大的榕树从废墟的石块里冒出来,加速了神庙的毁灭,丛林就在断墙之外,仿佛已经做好了把这一切都吞噬掉的准备,变回没有人类居住时的大自然。

这里是游人最少的地方,也充分显示了一个文明毁灭之后的凄凉。

到了第三天,我花了一上午坐在圣剑寺里,思考着一个如此宏伟的文明是如何毁灭的。也许,当这些巨大的建筑伫立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这个文明的毁灭。

在集权制度下,当过多的资源被国家用来搞宏伟工程的时候,它的农业和工业基础就会变得脆弱,于是辉煌之后就是迅速的衰落。

阇耶跋摩七世之后,吴哥越来越显得疲惫不堪,它的东面邻居占婆文明也同样衰落、并被越南征服。而更可怕的是它的西面邻居。长期以来,西面是一个叫作孟的民族与高棉人接壤,但现在,更加富有活力的泰族人却从北方过来,抢占了吴哥曾经的地盘。

同类推荐
  • 母爱无疆

    母爱无疆

    这是一本感人肺腑的经典作品集,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真情实感,具有永恒的感人力量。这些源自生活的真实细节,将母爱的博大深厚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爱,而母爱是最基本也是最永恒的爱,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再美丽的言语,再动人的故事,也无法完全形容母爱。
  •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2

    “纪实中国丛书”整合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风格的实力作者和作品一同进入市场,给图书文化市场带来回归理性的厚重作品。“纪实中国丛书”策划出版的作品以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贯穿生活哲理的写作态度,给阅读者带来一种久违的理性阅读、人文阅读的回归。
  • 我与书的故事3

    我与书的故事3

    本书是“世界读书日”征文大赛作品集,宁夏青少年围绕“我与书的故事”这一主题讲述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风貌、读书经历,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入选作品千篇,编辑将其编校加工整理成书。本书能让同学们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让书记的墨香弥漫在学生的成才之路。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薄冰之舞

    薄冰之舞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青春美文业已成为90年代文坛的一道风景。祝勇、邓皓、董文婷、周德东……当青春美文作家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大小期刊和报纸副刊上时,他们年轻的面孔和新鲜的笔触,他们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情绪和故事,都为自己的成长和定型亮出了一张张显眼的招牌……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虐渣宝典

    重生之虐渣宝典

    古有东方不败练就《葵花宝典》,大杀四方,今有苏晓曼《虐渣宝典》在手,渣渣遁走!30岁的大龄女青年苏晓曼,前世里爹不疼,妈不亲,人生总共就谈过一段她自认为的“刻骨铭心”的恋爱,却是不断地被骗财、被劈腿、被炮灰,被白莲花、绿茶婊闺蜜各种往死里虐。重生一世,她理应要力挽狂澜,愤起反扑!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 花都妖孽

    花都妖孽

    一失身成千古恨,顶级杀手生涯结束了。小日子总要过,林旭只身一人来到了美女如云的香城,美妙的日子开始了。性感到骨子里的老板娘,火辣妖娆大小姐,神秘冷艳女特工,寂寞空虚美人妻,绝色美人纷至沓来,浪迹花丛妙手嬉春。
  • 一分钟爱情:亲亲丫头

    一分钟爱情:亲亲丫头

    莫桑:楚飞扬,我疼你如子,惜你如命,奉你如神,你却容不得我。凌萧寒:爱你,爱你悲伤的过往,爱你混沌的现在,爱你无法预知的未来。楚飞扬:你爱我时,我逃避你;我爱你时,你却永远离开了我。施婧:亲爱的,我们永远!时晓:如果,我得不到我想要的爱,那么,我宁愿用一辈子的力量去恨。张云杰:丫头,有我在!
  • 赞魂者

    赞魂者

    看了就知道。本人雪印。写的是沈美。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了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误惹总裁,误入豪门

    误惹总裁,误入豪门

    误惹总裁,原本要打入对方内部,成为商业间谍,却不小心被总裁吃干抹净……误入豪门,被带入豪门,家族反对、媒体报道,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想看她的好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倾城佳人

    倾城佳人

    小时候,她调皮可爱,得到周围人喜欢的可人儿。长大了,更是大家眼中的绝世之姿。桃花朵朵开,身后总跟着那么多绝世好男儿,她该怎么选择?谁又是那个最后站在她身边的人呢?
  • 抗战之浴血重生

    抗战之浴血重生

    现代兵王穿越晚清!灭英法联军,势不可挡!打鬼子就要打到他们的老巢才行!沙俄逞威,有我你就不会行得通!米国不服,那好办打服你就是了!东南亚各国妖魔乱舞,没事灭了就清净了!澳洲有金矿有铁矿有等等资源,不着急让他成为帝国的一块版图不就行了!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幸福!可以遵循帝国的法律制度,那就会有和平有幸福!环境保护最重要,不遵守死拉死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