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8900000007

第7章 先秦(6)

从第二天起,小屈原每天清早就来到井边,用清清的泉水冲洗散开的长发,濯洗鲜红的帽缨。长发、帽缨浸在水里,泉水就打起漩涡,跳起来为他洗脸。每次梳洗完毕,他就对着明亮的井水,察看自己心里有没有私心邪念,行为上有什么不够检点,省察自己对楚国忠不忠,对百姓爱不爱。从此,这照面井就像一面明镜,朝朝暮暮照着他那幼小的心灵,把心儿照得鲜红透亮,跟珍珠水晶一般。

这井水也怪,好人喝它,清爽津甜,不生疔疮;坏人喝它,五内俱焚,腹如刀绞。好人愈照愈美,坏人愈照愈丑,最后现出丑恶的原型。有一回,从郢都(当时楚国的京城,在今湖北省江陵一带),来了一帮贪官,游山逛景,逛到香炉坪,听说三星岩有一眼宝井,一个个跑来盗宝。他们趴到井边朝水里一望,井底立刻现出一群牛头马面、白粉骷髅,一个个吓得口吐白沫,眼珠子直翻,抬回去,都病得掉光了头发、脱了层皮。所以古人留下有“照面井寒奸佞胆”的诗句。

千百年来,屈原家乡的人民出坡下田,收工路过,都要绕到井边照一照,洗净眼里的灰尘,涤去脸上的脏污。在明月当空之夜,姑娘们常常相约,来到井边对月绣花。有时失手,花针落地,不用费神,借着井里的月光,很快就可以拣起来再绣。所说在这里绣出来的花卉,格外鲜,格外美,蝴蝶飞来也不愿离开。老人们还说,当三星高照的时候,你伏在井台边等巧了,兴许还能从井底看到屈大夫那忧国忧民的容颜呢!

一言心语

从这个美丽的传说中,可以使人感到“照面井”的天灵之性,好人愈照愈美,坏人愈照愈丑,显示出了“山水皆有情”的爱憎分明感。

“我哥回”

传说秭归县的苍山翠林中,西陵峡的云崖雾岭间,有一种嘴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儿,一到五月端阳节,就跳上枝头,从黎明到黄昏不停地叫唤:“我哥回,我哥回!……”

人们说:“我哥回”这种鸟雀儿,就是屈原的堂妹幺姑变的。

相传,屈原有一个叔伯妹妹叫屈幺姑。这个姑娘,是喝三峡水长大的贫苦渔家女,风姿俊俏,心灵手巧,性格刚强。村里人都晓得,幺姑飞针会绣花,飞叉能刺鱼,爬岩会砍柴,扒壁能采药。那清脆悦耳的山歌,唱过一坡又一坡,直唱得林中百鸟来应合。她曾驾着渔船,荡着双桨,迎着西陵峡里的风浪,送屈原四处走访。她曾陪送屈原,翻过一架又一架陡峭的山峰,穿过一片又一片翠绿的柑橘林,听民歌,采楚风(即采录楚国的民歌),帮助屈原在故乡橘林里写下了《橘颂》诗篇。有一回,屈原从郢都回到家乡,擂鼓募兵,抗击入侵的秦国军队。

屈幺姑听到这震动山河的擂鼓声,马上带领峡江上的渔民船夫,最先打起抗秦保楚的旗帜,向屈原请战。这阵势威震归州(即今秭归县)内外,叫秦兵闻风丧胆……就这样,屈原无论是在青少年时代,还是入朝做官以后,都把屈幺姑看做是自己的亲妹妹,情同手足,骨肉难分。

万万没有想到,就在顷襄王二十一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幺姑正在撒网打鱼,忽见云中飘下一条带子。

她站在船头,接起一看,心里一怔,这不就是屈原哥的腰带吗!

她立刻跳下船头,打起飞步,爬上九畹溪旁的仙女峰,遥望东南方,眼含泪水,默默念着:“屈原哥哥,你该没有出什么凶险事吧!你千万不能离开我们啊,快回来吧!归州的百姓想念着你,你的幺妹想念着你呀!”

这时,屈幺姑一边默念着,一边抚摸着屈原的腰带,心如针扎,难过极了。她茶不饮,饭不吃,久久地坐在仙女峰顶,遥望东南方,声声呼唤:“我哥——快回哟!我哥——快回哟!”直唤得草木低头,白云滴泪,山风呜咽,猿鸟吞声,连仙女峰千年松也躲在云雾里偷偷地擦泪。

第七天早晨,屈幺姑又爬上仙女峰,拨开云雾,强撑着哭肿的眼皮,向东南方的峡江望去,只见一条金光四射的大神鱼,驮着屈原的尸首,飞滩逐浪,向归州游来了。屈幺姑看见屈原哥尸首,像晴天一声霹雳在脑门上炸开。她心碎了,肝胆要炸裂了,一边呼天抢地痛哭,一边向山下河边飞跑。跑呀跑呀,石尖划破了双脚,她不觉得疼;棘丛抓破了她的衣衫,她没理会。她喊一声“我哥——快回哟!”众乡亲就呼唤一声:“屈死的三闾大夫安息吧,安息吧!”

金色的神鱼听到一片哭声,不忍让屈幺姑和百姓过分悲伤,便闪身一跃,将屈原的尸首驮到了太空,留下了屈原的一堆衣冠放在一座鱼形山脊上。刹时,乡亲们一齐拥来,有的忙着挖土,有的忙着打石条,有的忙着做红色的楠木棺椁,有的忙着打吊棺的铁链。没用多久的时间,便为屈大夫建造了一座高大的衣冠塚。

屈幺姑来到衣冠塚前,抚摸着哥哥的衣衫,越哭越伤心。她顿着脚,捶着胸,又悲痛又愤怒地说:“朝廷昏庸,奸臣得势,把个好端端的楚国弄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害得我哥哥和多少忠臣含冤而死,这……这叫人怎么活得下去啊!”

哭声刚停,屈幺姑一头撞在衣冠塚上,“轰”的一声,顿时昏死过去。乡亲们正慌忙来抢救,却见屈幺姑的身上忽然红光四射,借着一股青云,腾空而去了。这时,众乡亲仰望西陵峡的上空,只见屈幺姑的身影在彩霞中一闪,竟化做一只嘴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儿,穿过金色的阳光,飞进了丛林。她还在声声呼唤着:“我哥回!我哥回!……”

从此,每年端午时节,这种鸟儿就在秭归的崇山峻岭中四处叫唤,一声声,一声声,从黎明到黄昏,叫得声嘶力竭,嘴满鲜血,还不止声。老人们说,那殷红的嘴,是屈幺姑呕出的心血染红的,那全绿的羽毛,是故乡的青山绿水披在她身上。“我哥回”这种鸟儿,是屈幺姑那颗赤诚的心变的。“我哥回”一啼叫,人们都知道屈幺姑又回故乡看望他的哥哥了。从此,每年端午节,归州屈原沱都举行龙舟竞渡,机智的艄公和勇猛的桡手(划浆的人),都在鼓声中高喊号子:“我哥一一回哟!我哥一一回哟!”老人们说,“我哥回”是一种吉祥鸟。

听到它的啼叫,就会大灾化小,小灾化无,长夜缩短,百病俱消;种田人一听到它啼叫,就知道是栽秧割麦的紧张时节了,都起在黎明前,收工在黄昏后,抓紧农时,不误收种;三峡的船夫渔民一听到它啼叫,大风大浪脚下踩,凶滩恶礁忙躲开,过滩船如飞,打鱼网网多;孩子们一听到它的啼叫,读书就更加专心致志了。

千百年来,屈原家乡的人民十分珍爱“我哥回”,不准任何人动它一根羽毛。打猎的青年见了它,自动掉转枪口;川江的艄公见到它,立即吹哨致敬……一言心语

一个美丽的传说,展示了一份美好的深情,这深情弥漫在神话之中,更显得浓郁、醇厚。

屈原与灵牛

湖北秭归县有个叫乐平里的小山村,位于县城东七十里的大山沟,屈原就是在这里出生的。在这里,牛耕田是不用鼻绳子的。但是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牛耕田,也是要用鼻绳子的。那后来为什么不用了呢?

相传在楚怀王年间,屈原做了楚国的左徒官。为了体察民间疾苦,每次从郢都回故乡船行至青滩时,他总不愿抄水路走香溪去乐平里,而要在青滩下船,爬向王寨山,走三星岩、伏虎山,经北风垭,一路访问三老,请教耕、樵,问饥问寒,倾听民情。有一次,屈原回老家只住了七天,就要起身赶回郢都。他哥哥深知弟弟热爱祖国,时刻把楚国人民的安危放在心头,想再留他多住几天是留不住的。

于是就默默地为弟弟收拾行装。说是行装,其实主要是满满一担书简。这些青竹书简上,有屈原准备向楚怀王进谏的奏折,有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辛”的肺腑之言,有屈原赞美楚天风物的优美诗篇……屈原姐姐捆好书简,在担子的两头系上挑绳,挑起一试,挑绳短了,这可怎么办呀?

姐姐毫不犹豫地拿起剪子,“咔嚓”一声,把自己的长辫子剪了下来,将挑绳接得不长不短,正好合适。

挑绳接好了,姐姐陪着屈原,沿着叮咚叮咚的响鼓溪,急步前行。一路上,百姓们都停下犁耙,站在田间,拱手与屈原道别,耕牛也“哞——哞”地仰天长叫,像是跟屈原道别一般。走到三块像弯弯的月亮似的田埂前时,他们停住了脚步,这是屈原亲手种过的“玉米三土丘”。

正当屈原同姐姐讲着玉米的收成时,突然扁担一闪,“哗啦”一声,将姐姐接上的那一段辫子绳儿闪断了,竹简全都散落在田埂上。

两人正在为难时,在玉米土丘里耕田的老农夫看见了,急忙喊道:“有了,这牛鼻子上的绳索,又结实又耐用,解去用吧!”老农夫话音刚落,他的那头大黄牯就乖乖地伸出了鼻子,好像是让主人快解下鼻绳。屈原连忙制止说:“使不得!正是春耕大忙时节,农时一刻值千金。牛无鼻绳,不好使唤,哪能耕得成田呢?”

老农夫说:“屈左徒为楚国操心,不能耽误了赶路呵!”说着就动手去解牛鼻绳子。屈原不肯,可老农夫执意要解给他。两人正争执不下的时候,只见大黄牯眼里淌出蚕豆般大的泪珠,低下头去,像拨浪鼓似摇着,不一会儿就把拴鼻绳的短木棍甩掉了,鼻绳一下子从鼻孔里滑落下来,然后大黄牯衔起鼻绳,缓缓地送到了老农夫手里。这时,在伏虎山上耕田的人们,把牛鼻绳送来了;三星岩上的老农夫,把牛鼻绳送来了;向王寨山上的小伙子们,把牛鼻绳送来了;北风垭上的放牛娃,把牛鼻绳送来了……就这样,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不大一会儿,乐平里总共九十九头牛的鼻绳子都送到了屈原面前。众人不由分说,接的接,捆的捆,把屈原的书简扎扎实实地绑扎好,送他上了路……

从此,乐平里的耕牛就再也不用鼻绳了。每当春暖花开,蛙鼓催耕的时节,这里的大畈里,梯田中,一条条耕牛来往耕耘,不用鼻绳,格外驯服。掌犁人喊一声:

“哇上!”牛就自动往田的另一头拐;走到田头时,喊一声:“哇下!”牛就自动向另一头拐。就是外地的牛卖到这里耕田,七天之内需用鼻绳,七天之后,再犟的牛耕田也不用鼻绳了。所以,两千多年来,人们称屈原故乡的牛是“灵牛”。

传说屈原在汩罗江投河后,他借去的牛鼻绳,乘紫云从郢都飞过峡江,飞回家乡,落在伏虎山、三星岩、北风垭、王寨山的悬崖绝壁上,变成千万根葛蔓藤萝,供樵夫们攀岩打柴,帮药农们登山采药,给村姑们织箩制篓,让小伙子们编缆结绳,成了当地老百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

一言心语

心如明月、品格高洁的人,不仅在人与人之间能赢得一份真诚的感动,而且,上苍似乎也会为之而动情,从而使许多事情延伸出美好的神奇。

同类推荐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胡雪岩

    胡雪岩

    走近《胡雪岩》,你将会了解,胡雪岩是怎样从一个跑堂的小伙计,成为一名历史上如此为后人所看重的巨贾。阅读《胡雪岩》,你将会领略到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商业智慧与不拘一格的商业运作方式,并体会到其中前无古人的气势。翻过《胡雪岩》,你将会懂得,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去为人处世,又应该怎样去扬长避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光第二部:奇正相生

    德川家族不朽的治世传奇,再度席卷而来。《德川家光》延续了山冈庄八作品一贯的恢弘气势,是集史学、商经、权谋为一身的鸿篇巨制。松下幸之助、中曾根康弘等日本政商界成功人士,无不将德川一族的王者奉为自己一生学习的典范。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热门推荐
  • 三国个性

    三国个性

    当不平凡出现在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爱还能否继续呢?
  • 丧尸人祸

    丧尸人祸

    z-virus病毒,丧尸病毒,你敢信?前夕,还是那么的安宁,原来那是危机前的平静,真正的危机出现,世界都变了,人性,什么东西?可以填饱肚子?还是可以打败丧尸?危机需要救世主,我不是救世主,但我甘愿成为救世主手上的刀,虽然随时可能被抛弃。
  • 废物王爷的天才妃

    废物王爷的天才妃

    他是帝国地下势力的继承人,本应是‘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风华王爷,却因好友与未婚妻的背叛而毁容,还成为闻名天下的废物,作为继承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她是帝都庞大家族的嫡出大小姐,只想顶着不详的名声低调地生活,却不想皇帝金口一开,她成为他的未婚妻。失去一份感情的他在面对新的感情时应该如何处理?而本想低调的她在被推到风口浪尖后又该何去何从?面对威胁与险情,他们是该联手呢、联手呢、还是……联手呢?!
  • 创新系统

    创新系统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支持我的读者们,没读过的希望你们看下去。这是一本娱乐小说。------------------------苍穹不灭
  • 花田篱下好种田

    花田篱下好种田

    穿到农家,上有偏心祖父母,中有极品叔婶,下有闹腾堂弟妹,左有愚孝老爹,右有圣母老娘,花容月发现,要想分家发家致富有些困难!!不过,木事!!且看咱如何脚踹极品亲戚,手抓优质夫君,过上幸福美满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假面真神

    假面真神

    真假虚幻,证道真神!曾经挥斥方遒的王者,数不尽苦鳖的小主播,异世界的疯狂,一曲嬉笑怒骂,一路高歌猛进…杨羽带着‘英雄变’穿越了。以大脑为核心处理器,气海为数据分析库,身体为硬件载体…在风语大陆,这个被神明遗弃诅咒的大陆,如何打破天道证道真神。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的巧合?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真真假假,亦要证道真神!!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双剑风云

    大明双剑风云

    朝野内乱,侯睿智与东厂太监的总管魏忠贤十分要好,两人狼狈为奸,权衡朝野,将嘉宗皇帝玩于鼓掌之中。
  • 盘罗

    盘罗

    我有一物可装天地星云我有一物可罩四方阴阳只手抓五行半步踏恒沙眨眼看万界不语思情花
  • 绝世兵王在都市

    绝世兵王在都市

    绝世兵王,重回都市!他本无意参与纷争,奈何敌人一再挑衅,欺我、辱我、笑我,那就打他!打他!再打他!打得他妈都不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