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70000000032

第32章 龙生九种(2)

当时的丞相是胡惟庸,他当然知道叶伯巨说得不错,可是又不敢直接劝谏朱元璋,等到把叶伯巨抓来以后,找了个朱元璋高兴的时候,上奏说人抓来了,这样叶伯巨才没有立即被朱元璋用箭射死,但还是“下刑部狱,死狱中”,因言获罪的叶伯巨最后还是死在了大牢里面。这叶伯巨只是个善于谋国不善于谋身的天真书生,他看得出诸王封藩的弊端,朝中那些大臣难道都看不出吗?大家不过是聪明地闭嘴不说罢了。后人评论这件事时说:“然是时诸王止建藩号,未曾裂土,不尽如伯巨所言。迨洪武末年,燕王屡奉命出塞,势始强。后因削夺称兵,遂有天下,人乃以伯巨为先见云。”

(《明史·叶伯巨传》)

这段评论虽然肯定了叶伯巨的先见之明,但是所说并不准确:洪武末年真正引发封藩问题的事件不是燕王奉命出塞,而是太子朱标病故。

洪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92年,四月,太子朱标病故,九月,正式宣布朱允炆为皇太孙。从此以后,朱元璋加快了对于功臣宿将的铲除,二十六年蓝玉案发,二十七年颍国公傅友德赐死,二十八年宋国公冯胜赐死。前辈明史学家吴晗先生曾经评论说:“皇太孙的性格极像他的父亲,元璋担心他应付不了这个局面,诸将大臣将来会不服从他的调度。只好再一次斩除荆棘,傅友德、冯胜这几个仅存的元勋宿将,也给杀光了。”

(《朱元璋传》第八章)

皇太孙就是朱允炆,他像他的父亲太子朱标一样为人宽仁温和,有很浓的儒生气,但是他不能跟他父亲相比的是,朱元璋分封的诸王,都是他的叔父,所以他也不具备他父亲的长兄威望。这也正是朱元璋所担心的。他虽然不希望太子太孙都是一介武夫,但是他更不希望他们过于仁柔。

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吴晗先生所言,虽然是中的之论,不过并未能全面涵盖太祖的复杂心理。朱元璋滥杀功臣另有原因:“一时开国勋将名臣被铲除至尽,其故安在?朱元璋是否因惧怕元勋乘机僭权,抑或在伤痛诸子为非作恶,又不忍诛杀,无法处理之愤怒复杂心理下将矛头转向旧臣?”

(陈学霖《明太祖对皇子的处置》)

三、难言之隐

一个家庭,儿孙满堂,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可是如果儿孙们为非作恶,就不仅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是最堵心的坏事。史学家说朱元璋“伤痛诸子为非作恶”,是有充分史料依据的。

有学者将朱元璋的儿子们进行了比较,有好的,像晋王朱、燕王朱棣最突出,从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起,就开始率师出征,与蒙古诸部作战,表现出军事才能。到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以后,元勋宿将凋零,晋王和燕王便担当起对付蒙古的军事重任。他们还经常率领兄弟如齐王朱榑、楚王朱桢、辽王朱植、湘王朱柏等巡视边境。朱元璋的儿子当中,也有关心著述的,比如周王朱博学能词,著有《元宫词》、《救荒本草》等;宁王朱权著有《通鉴博论》、《汉唐秘史》,他还爱好戏曲,著有杂剧《太和正音谱》、《荆钗记》,还通炼丹之术,著成《庚辛玉册》。此外潭王朱梓、鲁王朱檀、蜀王朱椿、庆王朱栴都好学而且礼贤下士,蜀王就有“蜀秀才”之称。湘王朱柏更是文武全才,不但好学,每天读书到深夜,开阁招纳文士,校雠图书,而且喜武好兵,膂力过人,善弓矢刀箭,驰马飞奔,行军时也带着图书阅读,他的业余爱好则是道家之术,自号紫虚子。

可朱元璋儿子当中还有不少不好的,或者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洪武二十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387年,朱元璋亲自写了一份告诫书,列举了诸王恶行,比如周王朱,看到生员颜钝未过门的媳妇漂亮,就抢到王府中,不还给人家;齐王朱榑更不像话,抢了不少民间女子入宫,不用的就都打死,烧成灰送出去;潭王朱梓一千皮鞭打死一名典簿,又用铁骨朵打死典仗一名。典仗实际叫典仪,典簿和典仗,都是王府中的属官,虽然级别低,但也是正九品的国家命官,说打死就打死,实在霸道得可以;鲁王朱檀和王妃信国公汤和的女儿一起将民间七八岁、十岁的男孩带入宫中,把这些孩子阉割成小太监,因为经常把军营小孩捉到宫中,结果吓得军营中的小孩子一看见太监就往床底下藏。朱元璋气愤之极,说出狠话:“这夫妻两个死罪绝不可逃,合当凌迟了信国公女。”

朱元璋诸子,除了大儿子朱标立为太子外,其余的儿子们分封为藩王,他们就藩以后,分镇各地,各地官员心存畏惧,没有谁敢管束他们。朱元璋派了内官和王府官员监视汇报,但是远在千里之外,哪有那么方便?王府官员劝说多了,藩王还要报复,所以大家谁都不愿意惹事,有些人早早就告老退休,不当王府的官了。

藩王中最年长的就是朱元璋的二儿子秦王朱樉。他本来应该是诸王的表率,可实际上却是朱元璋最不争气的儿子之一。有一部叫《纪非录》的书,记载了秦王的种种恶行,其中主要的有:在王城里大兴土木,建造亭台池塘;让当年元朝宫中的旧人王婆住到秦王宫中,还让王婆的儿子王二、王六随便出入王宫;喜欢苏杭女子,就画出画像,让人照着画像前去买人,买不到画上的苏杭女子,就严罚派去的人,轻的剜了膝盖,重的要当场打死;让人用王府库中的烂钞买老百姓的羊,又把烂钞卖给军人家,跟人家要新钞;还找了多名妓女到宫中歌舞荒淫;用收上来的税钞买老百姓的金子,老百姓拿不出金子,被逼得卖房产、卖儿妇,甚至逼死人命;嫌陕西妇女脚大,让人到苏杭买来一名女子名叫五金奴的,留在宫中,凡事与她商量,任她拨弄是非;此外容留男宠在宫为非;容留尼姑在宫为非;到军民家中找寡妇抢入宫中;对上本奏告的地方老人枷刑不给饭吃,以致饿死。如此种种,多达三十七条。这都是朱元璋得知秦王所作所为,亲自总结出来的。

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395年,秦王朱樉出征洮州西番,回师西安,不久病死。这一年朱樉不过四十岁,而朱元璋已经是一位六十八岁的老人了。

朱元璋亲自写成记事,将秦王之死讲得清清楚楚,告知三儿子晋王等人,要他们警醒。其中说到秦王不立正妃,不分昼夜与女子小人杂处,帅兵西征,从军中搜寻一百五十余名女子入宫,折磨死良家女子二名,一名让人就地埋了,另一名不知下落。朱元璋在给晋王的谕旨中说:

今将尔兄秦王府中报到凶信,尔看此是平日不听教训,放肆宫中淫乐,酷害死良家子女若干。于宫不立正妃,宫且无主,小人杂进。挨晚食葡萄煎,初更小人同寝,及至二更又小人进,先小人退去。噫,生尔等若干,数召至观其所以,少有能立事,皆是泛泛愚下之人,略不高明远见。吾深忧为何?为其有功者,数数阴谋不已,诸子甚不知关防为。

(《太祖皇帝钦录》)

秦王完全是放纵而亡的,这种事不能不让朱元璋担忧。一边是功臣们阴谋夺权,另一边是儿子们不争气,朱元璋这个多子多孙的皇帝,实在是忧多喜少啊!

朱元璋之所以把这些事都告诉晋王朱,是因为朱是诸子当中他最喜欢的一个。朱元璋想用老二的事情教育老三,让他警醒,不要再出现这类的事情。

朱樉虽然咎由自取,但毕竟是朱元璋二儿子,他的死对于朱元璋的打击还是很大的。但朱元璋居然能够承受住这样的打击,而且对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的恶行并不掩饰。

在按照制度给秦王朱樉确定谥号的时候,朱元璋给了他一个“愍”字。“愍”字是哀悼的意思,朱元璋觉得这个儿子的死无论对于朱樉本人还是对于他这个做父亲的,都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谥号是古代人死了以后,后人对已故者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给出的评价。明朝制度规定,皇帝和亲王都用一个字,大臣们一般用两个字。当然也有民间私谥,就不按这些规定办了。古代丧礼有许多讲究,就连去世这件事本身也有用词的规定,比如皇帝死叫“崩”,诸王死叫“薨”,到了公侯大臣就叫“卒”了。史书中记:秦王朱樉薨,谥“愍”,后人就称他为秦愍王。

秦王朱樉因自己行为不检而死,朱元璋在给他写谥文的时候也不忘写下他的劣迹:

朕自即位以来,列土分茅,封建诸子。尔以年长者,首封于秦,期在于永保禄位,藩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呜呼!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议。义之所在,朕何敢私,兹特谥尔曰“愍”。

(《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

如果说因为朱元璋不喜欢朱樉,所以对于朱樉的死他还能够想得开的话,那么两年多以后,晋王朱的死对他的打击就更大了。晋王朱是朱元璋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史书中说朱“聪明英锐,受学于翰林学士宋濂,学书于录事杜还。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容,多智数”(《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六)。

有意思的是,朱死的时候也只有四十岁,而且他也是出征回师后病逝的。这一年是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朱死在旧历三月十二日。

朱元璋给这个儿子的谥号是一个“恭”字。别看谥号只这么一个字,却完全看得出这两个儿子在朱元璋心目中有多么不同。其实晋王朱也有不少胡作非为的事情,可是比起秦王朱樉,还是要好许多,所以朱元璋给他写的谥册中就没有那些批评的文字了。

朱元璋老年丧子,而且三年一个,老大、老二、老三全都病死了。这时候,他儿子中最有心计的一个、四儿子燕王朱棣就成为了诸王中的老大了。

朱棣是朱元璋儿子当中英武出众的一个,虽然朱元璋对他不像对三儿子晋王朱那么喜欢,但是却一直不得不倚重四儿子。因为这个儿子能征惯战,沉静少语,没有那些藩王生活作风上的问题。燕王朱棣的王妃是徐达的大女儿,从小知书达理,人称“女秀才”,嫁到燕王府中,也很有正妃的样子。所以尽管朱元璋不那么喜欢这个老四,但是这个老四却成为他用封藩的办法取代功臣的最重要的一个藩王。

到这个时候,朱元璋封藩计划中的北方三个强藩,只剩下燕王朱棣一个了。这不仅打乱了朱元璋的全盘计划,而且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什么严重问题呢?就是当年那位叶伯巨说过的问题:强枝弱干,尾大不掉。

其实像朱元璋这么聪明的开国皇帝,对于这些情况他能一点儿也不觉察吗?当然不是,朱元璋心里面也有他的打算:太子死了,立太孙。太孙虽仁弱,可是能够觊觎皇位的藩王,不过秦、晋、燕这几个年长的,这几个藩王也会互相牵制的,谁想起兵夺位,别人也会不干。这样一来,皇太孙的地位不就稳定了?

可是我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到了这时候,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可行不通了。秦王、晋王一死,北方的强藩就只剩下了燕王一个,这时候他要是起兵夺位,可就没有谁能够牵制他了。

然而这时候朱元璋要想再重新布局,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三个月以后的闰五月,他就病逝了,史书中就记为太祖“崩”。据说朱元璋临死之前,已经感到自己对皇储的安排全面失败,就把驸马都尉梅殷叫到跟前,对他说了一句:“燕王不可不虑。”

说到这儿,大家会觉得这个老头儿也真不容易,自己辛辛苦苦打下天下,又把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一个个杀掉,为的就是想让子孙后代按照自己的安排代代相承,内有明君,外有强藩,一幅多么理想的家天下的蓝图。然而到最后他的苦心安排,却全都付之东流了。

你说朱元璋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开国皇帝,怎么看问题还不如一个儒生叶伯巨呢?这就是轮到自己家里的事,当事者迷了。

其实朱元璋对于诸王的事情,都知道得挺清楚。我们前面说过秦王宫里的那些事,他都知道。不光是诸王,可以说满朝文武,朝内朝外,都在他掌控之下。很多官员们的一举一动,甚至家庭生活,朱元璋都能知道。

朱元璋这个皇帝当得实在辛苦,他对谁都不放心。他想知道所有官员们的举动,这也不足为怪,让我们奇怪的是,他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一次再说。

同类推荐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热门推荐
  • 龍抬头

    龍抬头

    乡村少年乌奇斗有一张面瘫脸,面部肌肉有些不够灵活,而且还有一双恶魔般犀利锋锐的眼神,这样组合起来,面部表情是一副随时都在生气的样子,让人不敢轻易接近。如果他笑起来,即使想要表达善意,笑容还是面目狰狞,好似恶魔一样,人们都非常怕他,甚至厌恶他。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恶魔奇斗。奇斗从小有个梦想,就是打遍天下,以武会友,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男人!
  • 卡宾枪科技知识(下)

    卡宾枪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琥珀之剑

    琥珀之剑

    命运在我眼前分开成两条互不相关笔直的线,一条通向火焰中熊熊燃烧的宫殿与城池,王国倾覆,大地承载苦难,生灵在这火中忍受煎熬,永世暗无天日。而另一条通向先古诸王之巅,神祗在云端亲自为我加冕,我带上桂冠,沐浴山呼。我的目光看穿历史的迷雾,我的骑士为我开疆扩土,我的剑披荆而行,带领我的子民走向胜利。我接过这权杖,将属于世界的权柄掌握在手中,我俯瞰芸芸众生,改变历史的进程。我是布兰多,沃恩德之王,这是属于我的传奇。.............分隔线.............通俗版简介:这是一个带着资深战士的重生记忆,穿越到自己曾经奋斗过的世界中扭转历史的脉络、叱咤风云的故事
  • 月下的读白

    月下的读白

    我只是一个平常的人,没有超强的大脑,有没特殊的技能,万千世界中寻常的一位,我只想好好守护我爱的人,可为何现实却如此的残酷,我该如何左右。。。
  • 万劫不灭

    万劫不灭

    顺天生,逆天行。九转炼心,万劫炼体,转轮命魂。大魔躯,大魔刀,大魔意志,踏天坡地,超脱无上,万劫不灭。
  • 如果这也算是爱情

    如果这也算是爱情

    【这是一个短篇故事】顾浅浅遇见苏晗,是爱是恨?当爱情和亲情狭路相逢,她究竟该如何抉择?你不会知道,我有多心酸,最终错过你……【这是一个接近8000字的小短篇,希望大家看得愉快】
  • 盛婚厚爱

    盛婚厚爱

    林可榆从没有想过,会有那么一天,为了救生意失败的哥哥和爸爸,把她自己卖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亲人坐牢,或者嫁给我,选一个。”“从一开始,你就只不过是白桃的替身。”“你所穿的,用的,都是我的;既然恶心,就自己挣钱吧。”因为恰好和他初恋长得相似,而被他用手段禁锢在身边,那个霸道如阎王的男人,向全世界宣告她的所有权,却和爱没有关系。白天,她是他公司最卑微的员工,晚上,她是他身边最无助的妻子。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当做替身的妻子,正当他为自己的心感到困扰的时候,一个自称拥有白桃心脏的女人出现在他面前。拥有心脏,是否就等于是那个人?
  • 娇妻耍大牌

    娇妻耍大牌

    男友出轨,一心逃离的她,不小心闯入男厕,却撞上陌生帅哥!更不料他竟是大客户总裁大人?OMG,这下惹祸上身了!莫名其妙成为他的老婆?这是神马情况!她一心一意要离婚,设计出轨,耍大牌,却不料最后身心沦陷!
  • 藏刃

    藏刃

    焚心以火,身作熔炉,爱恨情仇世间最难解。似水流年,如花美眷,终不过弹指间。盖世的功法,无边的执念,你方唱罢他又登场。予一抹浅笑,送一把苦泪,哭哭笑笑又换了新颜。琼楼生蔓草,玉宇今安在?几多繁华几多念,憔悴了人间。
  • 傲雪剑豪

    傲雪剑豪

    北方门派梅花庄一个普通弟子,机缘巧合解开身世之谜,与此同时,西域武林中正酝酿着,颠覆中原武林的阴谋,乱世之中,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