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差点吐血。贞观二十三年,当皇帝的最后一年,对唐太宗来说,打击最大的,恐怕不是丹药,不是纵欲,也不是痢疾,当是他的亲人、子女。
自己疼爱的女儿,闹出如此丑闻,太宗能不痛心吗?他如何对得起死去的房玄龄?
皇帝,不再是那个虚心纳谏、虚怀若谷的皇帝了。他红了眼。
杀!不,光杀还不足以解恨,腰斩!优秀的和尚辩机,唐僧的徒弟,最终的结局,是惨遭腰斩。
公主身边奴婢,知情不报,杀!
可怜十几个女仆,白白丢了性命。
高阳公主疯了一般,企图闯入皇宫,拯救情人。卫士无情地挡住了去路。
皇上有令:高阳公主,不准再踏入皇宫半步。
春药掏空了身体,子女挖枯了精神,没多久,唐太宗就呜呼了。
经历这场变故,高阳公主彻底变了。她更加放荡、堕落和叛逆。
越是伦理观念忌讳的,越是她要张扬的。她又有了若干情人,有和尚,有道士,有大夫。有了辩机的教训,他们不再那么明目张胆,而是借装神弄鬼、出诊巡医,来到公主府上,幽会。
公主毫不在意,借口,在她眼中,是很虚伪的东西。何况,太宗已死,高宗软弱,谁能管得了她?
然而,朝野上下,不断传来对公主不利的消息。丑闻迭出于帝王之家,老夫子们能甘心吗?不少人必欲除之而后快,要求高宗严办。
高宗是个厚道人。老爹对高阳公主的惩罚,他觉得已经比较到位了,何况,老爹都处理不了的问题,自己能解决吗?
他犹豫着,煎熬着。
麻木中,一道密报,把高宗吓出一身冷汗。
告密者不是别人,正是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恳请高宗:查办高阳公主夫妇。
公主的事情,高宗当然清楚。可是为什么查办夫妻两人?于是问道:“查办?就因为那些滥事?”
长孙无忌道:“提出查办的,是房遗直(大房)。”
高宗糊涂了:“哥哥要求查办弟弟?家务事闹到这程度了?”
无忌道:“家务事不假,却不是房家的家务事,而是陛下家务事。”
高宗越发糊涂:“我的家务事?”
无忌道:“没错,房遗直密报,高阳公主夫妇联络陛下的几个亲戚,企图谋反。”
“谋反?”高宗吓了一跳。
长孙无忌压低嗓门,报出了一串让唐高宗心惊的人物:
——太宗的妹夫、高宗的姑父薛万彻(娶高祖之女丹阳公主);
——太宗的女婿、高宗的妹夫房遗爱(即小房,娶太宗之女高阳公主)、柴令武(娶太宗之女巴陵公主);
——太宗的女儿、高宗的妹妹高阳公主、巴陵公主;
——太宗的弟弟、高宗的叔叔李元景(封荆王,高祖之子)。
亲人之间,密谋叛乱,缠绕在唐太宗头上的魔咒,降临到了高宗头上。
原来,高阳公主担心丑闻成为罪状,早晚会遭不测,一不做二不休,决意谋反。
老公小房哪有什么主见?主子一说,满口答应。两口子于是联络薛万彻、柴令武,密谋推翻高宗,立荆王李元景为帝。李元景一听,有皇帝可当,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傻乎乎地答应。
刁蛮的高阳公主哪有什么政治经验,安排不周,被大房(房遗直)觉察。
高阳公主刁蛮,大房早就不满,明争暗斗不断。一开始,大房想委曲求全,把职位让给小房,太宗不许。高阳公主不仅没领情,反倒想篡夺长子的世袭爵位。为达目的,公主不惜“主动献身”,诬告大房对自己“无礼”——说白了,就是进行性骚扰。
大房忍无可忍。发现公主密谋政变,担心自己受到牵连,遂密报无忌,无忌密报高宗。
一次不复杂的政变,就此熄火。几个犯罪嫌疑人,抓来审讯,很快招供。
长孙无忌却不想就此罢休,有了新的算计。
借刀杀人。
政治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叫阴谋家。长孙无忌就是如此。
阴谋能害别人,有时还会害了自己。长孙无忌也是如此。
他的目标是吴王李恪。定时炸弹,不能再存在下去了,必须拆除。
前面说过,唐太宗立李治为太子后,一度后悔,觉得吴王李恪更适合做太子,无忌极力劝说,才没有换储。
太宗死后,无忌担心的焦点已经变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当年极力阻挠立李恪为太子,威信越来越高、势力越来越大的李恪,早晚会知道(或许早就知道了),早晚会你死我活、刺刀见血。
政治斗争,瞬息万变,抓不住机会,等于死亡。
长孙无忌亲自审问房遗爱。
这小子没有反侦查经验,和盘托出,跪地求饶。
该坦白的,全坦白了。长孙无忌却意犹未尽。
“荆王?只有荆王?你糊弄小孩呢?还有没有别的同谋?”无忌厉喝。
“真的……真的没别人了啊……”房遗爱,名门之后、相门之子,已是满头大汗、威严扫地。
“你现在的出路,只有老实交代,供出主谋,戴罪立功,才有机会,否则死路一条!”
小房同志又一哆嗦:“我现在罪人一个,哪还敢狡辩?只是,该说的我都说了……”
见小房还没领悟,无忌暗骂:“怪不得这小子轻易就上了高阳公主的套儿,是迂了些。”
于是循循善诱:“荆王地处偏远,尚想谋反,其他王爷呢?比如吴王李恪,就没有想法?就没和你们联络?你老实交代,不必担心报复。只要供出他们,自然会减轻你的罪过,饶你不死。”
小房还道无忌是为自己着想,心存感激,索性把李恪也牵连进来。
审讯完毕,判刑。
房遗爱等驸马爷,全砍了脑袋。房遗爱死前,大骂长孙无忌:说能免死,竟还是如此结局!
高阳公主、巴陵公主,吴王李恪,荆王李元景,全部责令自尽。
李恪自尽前,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构害忠良,苍天若是有眼,祖宗若是显灵,当诛他九族!”
一个凄美、另类、叛逆的爱情故事落幕,主角高阳公主,几尺白绫,结束了性命。
为我们的二号超女盖棺定论,是时候了。
大唐二号超女:高阳公主
别名:合浦公主
生卒年:大约626、627年—653年
老公数量:1(房玄龄次子,房遗爱)
情人数量:4(不完全统计)。有名有姓的有:辩机、智勖、惠弘(均为和尚),李晃(道士)
情人类型:和尚、道士、医生等
家庭状况: 父亲唐太宗,生母不详。高阳公主和吴王李恪关系要好,有人怀疑两人是一母——隋炀帝女儿杨氏所生。
性格特征:刁蛮,任性,叛逆,渴望自由
爱情观:不走寻常路。
社会影响:高阳公主案,对大唐影响深远。对下,引发了极大的轰动和反思;对上,对当朝皇帝产生了微妙的心理影响。唐高宗试图摆脱懦弱,也去寻一把叛逆的爱情,结果险些断送了大唐血脉。
这个二号超女,论名气,远逊武则天、杨贵妃、太平公主等人,但她对大唐政治格局的影响,却毫不逊色。
一个枕头引发的血案,就此落幕。
这个空前绝后的枕头,害死了两个公主、两个王爷、三个驸马爷。当然,还有一个著名的和尚,十来个奴婢。
不出意外,它将成为史上最出名的枕头。
血案落幕,阴谋继续,争斗继续。
长孙无忌不会想到,他通过阴谋害死了吴王李恪,若干年后,他也以同样的方式,成了政治阴谋的牺牲品。
2.寺庙皇宫,武尼不走寻常路
争风吃醋,媚姐姐乘虚而入
阅读第一眼
唐高宗“爱情补天”
古有女娲补天,唐有“高宗补天”。女娲补的是地球的天,高宗补的是爱情的天;女娲补天是为全人类,高宗补天是因心理缺憾。
爱情有时候很讲究互补,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不理智的感情基因。高宗就是如此。之所以钟情武则天,武则天果敢坚毅的性格、率性大气的作风,是很重要的方面。在武姐姐面前,柔弱的他不再孤单,不再焦虑,有了主心骨。武姐姐就是他的港湾。
就气魄而言,高宗不适合成为政治家,他缺少勇气,不决绝,爱犹豫。但是,作为一国之主,很多事情需要他拿出勇气,需要他决断,需要他拍板。胆气不足的他,表面上可以撑起这一切,内心却很失落。从心理上,他青睐武则天,几乎是一种必然。
主要人物关系谱
另类的高阳公主,即便死后多年,依然是人们的谈资。
男人们尚且津津乐道,何况女人。
何况皇宫里的女人。
当然,她们有心无力,谈谈而已。作为皇帝的女人,她们连叛逆的资格也没有。
然而,还是有个女人,成了高阳公主的忠实“粉丝”,勇敢地叛逆了。不同的是,她自己有贼心没贼胆,不敢叛逆,但她敢于怂恿自己的丈夫叛逆。
皇宫里女人的丈夫,自然就皇帝。
可惜,她不懂,后宫也是政治,而政治历来险恶。她倒是过了把瘾,搭上了自己的小命不说,还差点断送了大唐血脉。
公主可以爱和尚、爱道士,皇上为什么不能娶尼姑?
这一“雷人”想法,出自一个姓王的女人。唐高宗继位之后,她跟着鸡犬升天,成了皇后。
649年发生的和尚私通公主案,对皇后和妃嫔们来说,是个极大的刺激。
这一年,太宗死了。在碎嘴女人眼中,太宗就是被高阳公主给气死的。让她们大跌眼镜的是,太宗死后,高阳公主不仅没有收敛,反倒更加放肆。
唐高宗,自愧不如。
高宗有点懦弱,老爹给自己安排了婚姻,老婆长得也不错,他就熨熨帖帖地享受了。至于爱情的滋味,没尝过。
在老爹病榻前,遇到了武媚娘,爱情降临。他大着胆子,折腾了一把。可偷腥叫爱情吗?唐高宗不明白,解不开。
当年的佳人,如今落户感业寺,出家为尼。
老实的唐高宗,打死也不信自己有如此胆量,敢学高阳,娶一个尼姑,娶一个给老爹做过小老婆的尼姑。
他心底还是希望,自己能洒脱一把,拥有超脱的爱情,别再世俗地活着了。
此时,感业寺里的女尼,年近30岁,依然花容月貌,可惜和皇宫里的“嫩草”相比,没什么优势可言。
冷清,不怕,怕的是冷落。
武尼姑也想不到,狗屎运会砸到自己的光头上。
转机,源于两方面的眷顾。
第一,唐高宗受高阳公主叛逆的、死去活来的爱情故事影响,心理上受到刺激。
他有时候想:是不是太懦弱了?这一辈子,自己是作为皇家传承血脉的工具活着,还是为自己的爱情活着?
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产生爱情。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美的。
身边的美女,令他厌倦,让他毫无激情。他无数次想起与武媚娘的缠绵,那种感觉,愈走愈远,却愈妙不可言。
对男人来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
高宗是天子,但首先是男人。皇宫美女如云,他满面愁云。感业寺尼姑几年未见,他的心如猫抓猴挠一般,万般想念。
当然,皇帝有理由比普通男人更典型。
别说皇帝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婆少有少的好处,多有多的难处。
命运之神对这名女尼的眷顾,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听起来愚蠢之极,却水到渠成地发生了。
事情,还得从高宗的两个老婆说起。
一个是高宗的首席老婆王皇后;另一个是高宗的小老婆,萧良娣。
良娣不是萧氏的名字,而是萧在太子时代的封号。唐代规矩,太子的大老婆,叫太子妃。仅次于太子妃的妾,叫良娣。
萧氏在高宗登基之前,就嫁入豪门,高宗登基后,萧氏被封为淑妃,位置仅次于皇后和贵妃。
从太子东宫,升级到皇宫大内,大小老婆的争风吃醋,也在升级。
明争暗斗,源自皇后的心病——生育问题。
历史资料讲得比较含糊,只说王皇后没生儿子。如果只是没儿子,并不是大问题,只要身体允许,生就是了,还能都是女儿不成?
可皇后偏偏过继了一个孩子。由此推断,皇后不仅没有生儿子,可能也没有女儿。
堂堂“第一夫人”,无儿无女,很容易遭人诟病。
作为经历过官场风浪的人,舅舅柳奭比皇后更知道“无子嗣”隐藏的巨大风险。
皇后无子,就有被废的可能;一旦有了废立之事,新皇后必然把你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官场的生存法则是:失去了位置,就失去了权力;失去了权力,往往意味着被废,甚至被杀。
柳奭跟外甥女把道理一说,外甥女更加着急。可光着急,成吗?
还是老柳有主意。他说,现在看来,通过医生解决生育问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只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治病的同时,另寻对策。
老柳说时已有了打算:“后宫刘氏,曾受皇帝宠幸,生有一子,名叫李忠。为今之计,说服皇上,把李忠立为太子,最为合适。”
皇后不解。
老柳接着说:“第一,刘氏地位卑贱,其子立为太子,她必会感激,对你忠心耿耿,而不会像其他妃嫔一样,儿子成了太子就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第二,你出面劝说皇帝,把李忠过继过来,自己养着,培养感情。抓住太子,就拥有了未来,如此,可保无忧。”
皇后点头同意。
跟唐高宗一说,没意见,皇后说的有理,从了吧。李忠就这样成了皇太子,并过继给皇后抚养。
有了太子这张牌,皇后该满足了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