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0500000030

第30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2)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要给孩子以充分的爱,但是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地迁就孩子,这爱就成了溺爱,而溺爱和放任一样,对孩子的健康都是有害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缺少远大理想、缺少是非观念、缺少良好的习惯、缺少挫折教育等,而更严重的是让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直接影响孩子的将来。

爱孩子,那是做父母的天性。但是,万不可溺爱,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正确地爱孩子,爱才长久

作者:佚名

一对搞化学研究的夫妇只有一个儿子,自孩子出世起他们就一直喂他蒸馏水,结果不到6岁,孩子由于缺乏免疫能力而夭折了。

可悲啊!这对夫妇具有科学家的头脑,但他们却没有正确抚养孩子的普通常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爱得极深极深,但正是他们,一手造成了孩子的悲剧。

可怜啊!那个不满6岁的有可能成为祖国栋梁的孩子还没来得及成长,便死在父母深深的爱中。

俗语说,“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爱而不教,爱而无度,娇惯失当,结出的却往往是苦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有其合理的成分。

有人曾把这一代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话虽然有点儿过分,但也反映了几分真情。现在国家实行优生政策,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于是,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对孩子大有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要月亮不敢摘星星之意,他们对孩子的一切都进行包办,不让孩子学穿衣,不让孩子学自己洗衣服,不让孩子独立上学……总之,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哪怕是孩子自己能办到的事,他们也要包办。真可谓“万千宠爱于一身”啊!

据一家报纸披露,当今青少年犯罪的种种原因中,有一种就是家庭的过分宠爱。由此可见,正确地爱孩子﹑教育孩子也是对社会的负责。愿天下多一些明白的家长!

总结许多材料,我们还会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凡是被家长宠爱的孩子,往往缺少应付困难、适应环境的能力。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一碰到挫折,便立刻败下阵来,从此自卑沉沦者不乏其列,不是还有一位在外地上学,因不能适应环境而休学在家的学生吗?这诸多的类似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棵就要上架的瓜苗,人若把瓜秧移到架子旁,然后任其自然生长,它就会沿着架子茁壮地成长起来,但若担心它爬不上去,每天都要扶它一把,那么它不但爬不上去,甚至还有可能枯萎。我们的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席自由的天地,有意识地让孩子在生活中自我磨砺,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河南晚报》上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在澳大利亚某校园里,一对青年夫妇带着3岁的儿子在散步,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泥沟,几位中国留学生正欲上前扶起,青年夫妇却制止了他们:“让他自己来。”果然,小孩歪歪斜斜地爬了上来。这对青年夫妇是多么明智的父母啊!

请千万记住: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矛盾的家庭教育

作者:佚名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矛盾的家庭与矛盾的孩子,这个问题在今天应引起每个家庭及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今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易把孩子培养成多重人格。孩子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盾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化,必将搅乱他们幼嫩的心智。”的确,怎样面对这些矛盾,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1。“言教”与“身教”的矛盾

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

“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教育法则,在几千年后却被我们给扭曲了。

许多家长一边给孩子讲“粒粒皆辛苦”,一边却随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边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一边却争先恐后地挤车抢座;一边让孩子尊重父母,一边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一边给孩子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边自己却一年也不摸书本,甚至沉溺于麻将桌上;一边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边却又帮孩子打扫教室卫生,恨不得连劳动课都要替孩子上;一边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一边却又在背后对老师评头论足,甚至破口谩骂……诸如此类的矛盾行为,比比皆是。

这种充满矛盾的家庭教育,让不明世事的孩子确实感到为难,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往往学家长的样子,一面从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从家长身上仿效“说一套,做一套”的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因此,人们很形象地总结出“5-1=0”,即学校苦口婆心的5天教育,被家庭、社会的一天教育所抵消。

2。“穷教”与“富教”的矛盾

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首先富裕了起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使人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是独生子女的剧增,使人们从情感上愿意为其奉献一切。现今的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家里水果、点心、高级饮料、高档食品之类的东西应有尽有,以满足子女的生活需要。同时,他们又要求子女生活节俭,不要光顾着吃而不学习,埋怨子女好吃懒做。一年四季衣服花样翻新,甚至每天可以不重样,什么服装新潮,就给买什么,另一方面却又希望子女要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又常常拿伟人的俭朴生活来教育他们,讲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陈年旧理,“家贫出孝子,纨袴出富家”的千年古训,成了许多人街头巷尾闲谈的至理名言,而一旦涉及具体问题,则往往又是另一番表现。

很难想象,在这种矛盾家教中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何等的生活质量观。我们并不是吝啬鬼,也并不反对改善孩子的生活,但必须适可而止。在生活上对子女要求的满足要有所节制,那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现在的孩子仿佛天天都过年,因而他已无法尝到真正过年时的甜蜜。”“现在的孩子得到什么都很容易,因而他无法理解‘俭朴’和‘珍惜’的含义。”

从小的范围看,我们的这种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宽体胖的“胖墩儿”,却无法让他成为一个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的“巨人”。从大的范围讲,这样培养出来的社会极端利己主义者,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灾难:很难设想一个人人都只知“索取”和“享乐”的社会,会是怎样一种情境。

3。“溺爱”与“叛逆”的矛盾

在亲子关系上,今天的孩子处在“溺爱”与“叛逆”的矛盾中。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中普遍存在长期困扰着教育工作者的许多问题,诸如厌学、逃学、吸烟以及团伙违法、犯罪等不良行为,乃至近期屡屡发生的骇人听闻的青少年自杀、杀人等事件,均与家庭中的不良亲子关系有关。少年时期,国外有学者称之为“亲子关系危机期”,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不仅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并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孟育群教授对亲子关系进行了10年的研究,她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受测试家庭亲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父母人数分别达70%和80%,过分溺爱的父母人数分别达到40%和60%。

许多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几乎有求必应,可换来的结果是:子女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甚至走入极端,对父母操起了罪恶的屠刀。对此,家长应该认真检讨、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其实孩子的许多毛病都是我们自己教出来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更是孩子健康人格成长的土壤。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更是孩子的家庭教育者,在亲子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其中,父亲的作用更大。据研究表明,父亲在少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日渐增强,具有母亲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传统家庭分工格局、观念和错误的管教方式以及现代社会的角色分工,导致父亲“淡出”家庭教育,这对子女的成长极其不利,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4。“放纵”与“专横”的矛盾

在教育方式上,现在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市场经济的建立带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导致许多人是非模糊,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的家长在孩子破坏公物、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凌辱同学等不良行径产生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的“胆小”个性,竟毫不掩饰地要求孩子对其他同学“以牙还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怕。

有的家长自以为是,总认为孩子很小,孩子身上的许多缺点都被看成了一种天真的表现,对其缺点、错误听之任之,不加任何管束。

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在今天许多家长的头脑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无论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还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很多人都将自己摆在了家庭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霆。一次考试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孩子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就更不得了了,一顿痛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

5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去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孩子的日记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残留着“孩子是私有财产”的封建宗教法制观念,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的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

5。“重智”与“轻德”的矛盾

在教育内容上,现在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都对考试成绩特别关心,将目光一直盯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只看重成绩,却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品德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或者不像学习那样值得重视。

6。“发展”与“限制”的矛盾

在个性发展上,现在的孩子处在“发展”与“限制”的矛盾中。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切实感到人才的重要。家长渴望孩子成才,却对成就什么样的才及怎样成才,缺少科学的把握。于是人们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主观的愿望,为子女制订了“宏伟”的发展计划,有的认为音乐时髦,就强迫孩子练习钢琴,参加五花八门的音乐培训班,有的认为美术市场看好,就为孩子购买画板和颜料;有的认为跳舞对孩子有用,就陪孩子练功,有人认为理科前途好,就逼着孩子去学理科……如果家长的这种选择符合孩子的志趣,那当然是好事,可事实却是许多家长的“发展”计划违背了孩子的志趣,这种“发展”实际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许多孩子为了家长的决定,有的放弃了心爱的体育而埋头于书山题海,被迫“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很爱好文学,却被家长逼进了理科的海洋。他们都含泪告别了自己的兴趣,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过错。因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孩子为了观察蚯蚓而挨家长一巴掌,我觉得这一巴掌,很可能就打掉了一个未来的科学家。”

矛盾的家教绝非仅仅上述几种,还有许多。问题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我们许多人还未真正认识到这种矛盾家教的严重后果。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双翼中的一翼,其作用不可忽视。从小的方面讲,矛盾的家教会影响孩子的学校教育效果;从大的方面讲,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长,更严重的是关系到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制约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我们必须面对它,认真地思考它,从而寻找出解决它的办法。当然,这绝对不是家庭教育本身的问题,更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不过作为孩子的父母,家长还是应该首先从自己做起。

对溺爱说“不”

作者:佚名

北京青年报2009年2月3日C4版刊登了一篇董刚写的文章《让溺爱在成长面前拐个弯》。

文中有这样一段:作者参加一个访谈节目,一位母亲说“儿子的衣服一直都是我来洗,这段时间儿子忽然动手洗自己的衣服,我问儿子怎么了,儿子说:‘亲爱的妈妈,你不希望看到你的儿子是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吧!’一句话就剥夺了我给儿子洗衣服的权利。”“那天儿子有些感冒,晚自习后还有很多作业,看着儿子一边咳嗽一边做作业,我很心痛,于是我对儿子说,作业不要做了,如果老师问起来,就说是妈妈同意的。但是儿子却没有表示出赞同,他说:‘妈妈,你不会同意我不用参加高考就能上大学吧!’说真的,我没想到儿子会拒绝我,从小到大,我们就是儿子的保护伞,可是保护伞也有被推开的那一天。”是啊,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主持人电话联系了这位母亲的儿子,儿子很意外,但是他平静地告诉主持人和妈妈,他能强烈地感到接受父母给他的溺爱也许并没有坏处,但是适当地拒绝,以一种既不让父母感到失落,自己也不至于加重负担的方式回绝,自己的感觉会更好,他希望自己始终能有这种轻松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教育在学校,培养在家长!培养好孩子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首先向父母们分析了孩子的哪些特性是先天注定的,哪些特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先天注定的特性,如男孩女孩的区别,好动与好静的区别,才艺方面的区别等等,我们尽量不去违背而是引导。对于后天可以培养的,我们又从父母、环境、心理、德商、情商、智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争取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性格有特点有能力有智慧的好孩子。
  • 长大成人培养女孩气质

    长大成人培养女孩气质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给家长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让你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帮助孩子校正成长的方向,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妈妈我想对您笑

    妈妈我想对您笑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最精彩的胎教胎教故事: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

    本书包含了适合用爸爸慈祥、值得信赖的声音讲给宝宝听的,充满了诚实、勇敢、协作、趣味相关的胎教故事。打破了一直以来主要由妈妈为孩子读胎教读物的这一固有观念。准爸爸讲故事,准妈妈读童谣,同妈妈一起亲身经历胎教的这一过程,会对与孩子出生后的情感交流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 母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母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本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能让中国父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热门推荐
  • 令人战栗的恐怖小说

    令人战栗的恐怖小说

    胆小者误入,后果自负。专门献给胆大的朋友
  • 明世宗宝训

    明世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嗣子嫡妻

    嗣子嫡妻

    爹爹本事大脾气小不纳妾,娘亲温柔贤惠会驯夫,兄长过目不忘兼妹控,作为全家最受宠的那个,罗炜彤只负责活得幸福自在。本以为就这样幸福一生,谁知却在姻缘上出了大问题。磕磕绊绊,最后她嫁给声名狼藉的安昌侯世子。更惨的是,夫君还身怀狼子野心。最惨的是,渐渐她也被夫君给同化了。
  • 常德传印象

    常德传印象

    本书收集了全国各地媒体近年来对青岛港老总常德传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报道,全书分别以纪事、对话、评论为题,集萃的几十篇文章中,分别透视了常德传的精神世界和青岛港的建设成就。
  • 穿越之上古阴阳

    穿越之上古阴阳

    现代穷困潦倒的少年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穿越到了异界,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少年附身到了一个恶贯满盈的少爷身上,他获得了新生,他将会在这个世界里做出一番怎样的惊人成就呢?神奇的道法,恐怖的魔兽,在现代不如意的他到底会创造出怎样的辉煌呢?
  • 通天乐

    通天乐

    以扬州见闻成篇,取居家寻常事,演以俚俗语,意存激劝,颇行于世。
  • 玲珑笙

    玲珑笙

    本想与君相守一世,不想一生却独自白头。朝夕过往历历在目,心中伤痕日日清楚。夜夜悲歌,只盼从头来过。“莫非是我错了吗?”司徒白薇悲痛欲绝。“面对这样的你,我感觉好可怕。”蔺兰泉难以置信曾经的司徒白薇会变成这个样子。“终究是我欠了你的。”欧阳盷阳瞧着苍白的人儿,心中酸痛。执着太过,终究是错的,上一世的恩怨早已了结,为何执迷不悟,落得如此下场………………
  • 三点一白

    三点一白

    苏点点从未考虑过自己和叶易白之间会有这么多的牵扯,也未想到那一年的相遇,那一年的相识竟会让两人一直这样直到永远......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永恒的誓言

    永恒的誓言

    爱的誓言究竟是什么?苦苦寻找为什么还是找不到?直到我遇上了你,爱不需要太多的豪言壮语,只需你的陪伴。直到我对你说出了几个字“爱你的誓言,今生今世永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