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6700000023

第23章 遵义章(3)

当然,“喜怒不形于色”只是一种权术,而非生活中经常可以用到的,那种“宠辱不惊”更是一种高深境界的表现,绝不是大多数一般人能够修炼得到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许多人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却偏偏要在官场中以“自命不凡”的形象出现,自以为斯人不出,天下奈何?相反,一般的普通人则能甘心粗茶淡饭、清风徐来地度过一生,正是因为这些人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对于权和钱就不会刻意地索取,反而能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

其实,“喜怒不形于色”和“喜怒不形于灵”乍看起来都属于中国“天机”学问的一部分,但是其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境地。“不形于色”者,属于有心计,有城府,会表演的一类,这类人不是不恨、不悲、不喜,而是为了“成大事业”强迫自己脸上不外露任何情绪,使对手或他人难以揣摩自己的心机和情绪。此种掩饰功能只有大奸大雄能够做得来,因为他要把灵和肉的痛苦分离开,取而代之以喜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并且装扮得天衣无缝。

在这个方面,曹操可算是一位千古一绝的人物,他不仅在赤壁败兵、性命攸关之际还能扬鞭大笑,而且在官渡一战打败袁绍后发现书信一束时,“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当兵将给他献计说:“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而曹操却选择命人尽烧之,不再过问此事,他的做法将那些“叛徒”感动得热泪不尽,从此甘心为曹操卖命。

史书记载曹操从小就工于心计,并且属于行家里手。曹操小时候很调皮捣蛋,惹得叔父经常去他父亲那儿告状,所以曹操为此经常受到毒打,于是曹操不动声色,寻机报复。正巧叔父刚要出门,曹操就抱着肚子佯装痛得直打滚,还大声疾呼救命,叔父见状忙去告知哥哥,说曹操肚子疼得要死人了。

过了一会儿,曹操见叔父从大门进来,赶紧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于是父亲责问曹操,他却笑着说:“我身体很健康,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肚子痛的症状,您别听叔父在那儿胡言乱语。”从此之后,曹操的父亲不再听信叔父的话了。

而“喜怒不形于灵”者则需淡泊名利、“心境宽松,身在局中,心在局外”,即使是面对死亡也同样不会惊恐万分,而是从容自若地镇定接受,就和平常一样谈吐自如高雅。

陆机在这方面就运用得非常好,《世说新语》中有个发生在华亭鹤唳的故事,陆机在河桥战败后,又遭到卢志的谗言加害,所以成都王司马颖决定将他正法。在被处决之前,陆机叹息道:“我是多么想再听一听家乡华亭台的鹤鸣声呀,不知能有机会再听到吗?”

人在孩提时,由于生活环境很自由,所以心里的高兴和怨气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子表现出来,或挂在脸上,或用嘴喊叫,这段时间是欢快的,没有任何负担可言。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讲,这个阶段的表现只能被称之为孩子,是不成熟、不懂事、幼稚的表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奇妙地发现大人的秘密,其中第一条就是心理和表皮相脱离。就如一块干净的白布被放置于脏水中,当它不断地吸取水分与它的溶质渗透在一起时,这个孩子便成熟了。

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人阅历和性格的体现,而非一时之计能够控制的。其实,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经历事情少和领悟能力不强的人是很难做到这点的,所以,城府深的人自然不会将喜怒挂在脸上。

成功人士或者是社会经历比较丰富的人都会将喜怒深深地埋在心底,所以在心智上就会显得很成熟,遇到棘手的事情一般都是先听,再看,并不急于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态度,而是将所有因素都考虑周全后再制定出策略。

智者做事一般都先学会忍耐,这也是磨炼性格的过程,在处理事情上一定会给自己留有余地,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比原先要成熟多了,别人很难一眼看穿你的心思,所以遇事应少说话,少表态。当不公平的待遇来临时,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思维去看待和思考周围发生的一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典】好众辱人者殃。

注曰:己欲沽直名而置人于有过之地,取殃之道也!

王氏曰:“言虽忠直伤人主,怨事不干己,多管有怪;不干自己勾当,他人闲事休管。逞著聪明,口能舌辩,论人善恶,说人过失,揭人短处,对众羞辱;心生怪怨,人若怪怨,恐伤人之祸殃。”

【释评】自己想博取刚直的名声,而把别人置于受冤枉、受侮辱的地步,这种人自身是要遭殃的。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道出做人的真正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国儒家文化的精华之处,它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将对待自身的行为标准作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凡事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的感受,正如自己想得到优质的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得到这样的生活,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得到别人的帮助,同理其他人也会这么想。

智者为什么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究其原因是你种下什么种子,收获的就是什么果实。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个性;播下一个个性,收获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收获一个善果,这就是推及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使得我国产生过诸多位先贤。

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完婚时,就临危受命接受治水的新任务,当他得知很多乡民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充满愧疚地告别新婚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日夜不停地疏导洪水。因为任务紧急,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苦战13年的治水英雄大禹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将洪水引入大海,保住了人民的性命和财产,消除了水患,成为流传千古的英雄,他的丰功伟绩也成为流芳百世的美谈,所以在民间流传着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时间转移到战国,有个名为白圭的人在与孟子谈起大禹治水这件事情时,夸下海口说:“如果将我派去治水,我一定能比大禹做得还好,而且不用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我只需将河道疏通,然后让洪水流到附近周围的国家中就可以了,这样不仅时间短,而且很节省精力。”

孟子毫不客气地说:“你错了!如果你将邻国作为泄水的地方,一旦洪水倒流回来,就会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也是“以邻为壑”成语的由来。

两人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防洪治水,大禹治水是将洪水引入大海内,耗费了13年的时间和精力,可谓费时费工,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仅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同时还保住了邻国人民的安全,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众人学习。

相反,白圭只是单纯地想着自己国家的人,而不为其他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终将葬送自己,可谓害人害己。

你有权利以非公正的态度对待别人,但是你的这种态度会给自己造成自食其果的局面。而且,退一万步讲,你所释放出的任何一种思想都会形成一种结果,同样也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的思想和行为都受自我暗示的影响和控制,而且将在潜意识中修正你的个性。

“推己及人”这种道德情怀不仅存于中国,而且也广泛地影响着全世界,国际红十字协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出人类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和憧憬。

俗语言:人和万事兴。这种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渗透着“人和”的润滑剂。所以,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在待人处世上应该时刻切忌心胸狭窄,凡事应以宽宏大量的态度应对,倘若这件事情是你讨厌的,切忌硬推给别人,否则就会自食恶果,一是破坏你与他人的关系,二是将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最终变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平等地待人处世,这是关注自身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表现。要记住: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但是在如今现实的社会中,很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取而代之的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和心得,不在乎甚至忽视他人的看法和感受。这样的人最终会害人害己。

无论是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在政治方面都应清楚地认识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深刻内涵,这条经久不衰的人际关系原则就会使你受益无穷。

人心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原典】戮辱所任者危。

注曰:人之云亡,危亦随之。

王氏曰:“人有大过,加以重刑;后若任用,必生危亡。有罪之人,责罚之后,若再委用,心生疑惧。如韩信有十件大功,汉王封为齐王,信怀忧惧,身不自安;心有异志,高祖生疑,不免未央之患;高祖先谋,危于信矣。”

【释评】人心对统治者或领导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唐太宗李世民说:“君王是舟,老百姓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里的水,指的就是人心。无论是领导还是君王,在面对下属的时候,要懂得获取人心的方法,方法和态度正确了,才能真正地得到人心。

《诗经·卫风》中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大意为,你对我好,我会加倍对你好。朋友之间尚且如此,如果能对下属,甚至是敌人做到“投以木桃”,如此这般胸襟势必会让他们感动得痛哭流涕,从此甘心为你效命,至死不渝。

有人认为“宽恕是一种比较文明的责罚”。这话说得不无几分道理,在你有能力责罚对方时,你却没有责罚他,而是原谅了他的罪行,这就是一种宽恕,同时,还是一种掌管他人的法宝。运用这种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的处事方式,即使是敌人也能被你感化,最终归顺到你的旗下,成为你可以依靠的人。

战国时期,楚庄王亲自率大军外出讨伐,结果大获全胜。当班师回京城郢都之时,老百姓夹道热烈欢迎,场面堪称盛世。为了庆祝卓越的战功,楚庄王在渐台设宴款待文武百官,谈笑之间,群臣频频举杯为庄王祝贺,酒酣淋漓之际,楚庄王还令自己的嫔妃与群臣同席畅饮。此时歌舞升平,人们猜拳行令,玩得很热闹,不知不觉间太阳下山了,但是,庄王和群臣玩得意犹未尽,于是,命令随从点起蜡烛夜宴,又命宠妃许姬斟酒助兴。

谈笑之间,众人早已酒足饭饱,就在此时,忽然刮起一阵大风,顿时间所有的蜡烛都被吹灭,漆黑忙乱之际,一个胆大妄为的人居然趁着酒劲扯住许姬的衣袖,这令许姬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当场声张,于是便与对方拉扯着,机智的许姬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对方才惊慌地逃之大吉。于是,许姬走到庄王面前,附耳如实禀报刚才发生的一切,并且请求庄王严加查办那个色胆包天之人。

楚庄王听完之后,沉吟片刻,吩咐侍从先不要点灯,然后令在场的官员解开缨带,摘下帽子,继续尽情地畅饮。听此命令后,群臣纷纷解开缨带,摘下帽子,这时庄王才命人掌灯点烛。灯火通明之下,只见群臣绝缨饮酒,已经无从辨别谁的缨带被扯断。只见楚庄王继续与群臣饮酒作乐,就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直至深夜方才散场。自此之后,楚庄王再也没有提及此事。

楚庄王的气度非常人所能比,而且充满了人情味。数年之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明显处于弱势,敌我力量悬殊之际,楚庄王正愁无所应对之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这名将士就是当年醉酒调戏庄王爱妃的人。

楚庄王当年秉着“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的理念,放了对方一马,这种博大宽广的胸襟最终赢得了对方的尊重,才使得这位将士能够在战场上为庄王奋勇杀敌。

隋炀帝时期,李靖任郡丞一职,当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时,曾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但是李世民坚决反对报复,并且再三为他求情,最终留他一条性命。后来,这位李大将军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

魏征曾经教唆太子李建成铲除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对此毫不在意,而且还不计前嫌地量才而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于是便加倍地为唐朝效力,至死不渝。唐朝的兴盛、繁荣,与李世民不计前嫌、唯才是举有着直接的关系。

没有真正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昔日的敌人,如果他能够给你带来好处,你不妨考虑量才而用,给予对方平等的待遇,这样不仅可以感化对方,还可以做到为我所用,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得到更多的尊敬和爱戴,有助于巩固自己的大业,最终成就一番功业。切忌打击报复昔日的敌人,否则会为自己埋下更多的怨恨,树立更多的敌人。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心术权谋,手段残忍,近乎于令人发指,但是,她不仅爱才,而且还十分地惜才,对于能力超群的人,她常常采用以德报怨的手段来博得对方的好感,并且使之成为自己的“心腹”。

同类推荐
  • 中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中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励的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温室中长大的脆弱花朵,也不是只知道死啃书本的书呆子,更不是只会消费不会创造的废物,而是掌握了各种技能的社会精英。没有技能,走出校门的你就无法找到称心的工作;无法适应将来的岗位;最终将会被社会抛弃!
  • 懂得装傻的女人最幸福

    懂得装傻的女人最幸福

    面对这么多零乱繁杂待处理的事情和关系,只有适时的装傻,柔化掉过多的锋芒,大度的看待和化解,才能让自己在复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而装“傻”也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般简单。它是一种生活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与素养有关,与教育和阅历有关,更与心态有关。装傻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花些时间去好好钻研用心实验,谁让它与我们的幸福有关呢。
  •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青少年礼仪指导:馈赠礼仪一点通

    《馈赠礼仪一点通:青少年礼仪指导》,就是为了帮助青少年朋友学会馈赠礼仪,送好礼,送对礼,送出自己的特色,以培养良好的人缘,创造美好的人生。
  • 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心态决定命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本书在向读者阐释了积极心态对人收获幸福、取得成功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对好心态的培养和运用提供了许多有效方法。从而帮助读者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取舍得失,以乐观的心态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现状,成为命运的主人!
热门推荐
  • 最强妈咪虐渣记

    最强妈咪虐渣记

    "从古至今就有这么一类人,她们想法害了你的命,然后再睡着你的男人!花着你的钱,虐待着你的娃!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妈咪们强势崛起!专为虐渣而来!踩渣男虐贱女,只为护着自己的娃!那个跟在后面的美男,别乱入也!"
  • 伏藏师

    伏藏师

    2012年,神秘的西藏扎什伦布寺,五国十二寺智者群贤毕集,参悟上古卷轴《西藏镇魔图》中深藏的最大秘密。各种伏藏次第出现,身怀前世记忆的八方人物悉数登场,各路江湖人马为扎什伦布寺后尼色日山下的宝藏而蠢蠢欲动。当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际,已经遭到藏王松赞干布、大唐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联手封印的罗刹魔女渐渐苏醒,即将突破大唐三千伏魔师的灵魂结界重现人间……浩劫、血火、杀戮、夙仇的大毁灭之前,大画师关文——真正的勇者横空出世,汇集天龙八部之力,斩影除魔——他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 风月如故

    风月如故

    她,清冷如冰。不懂情爱为何物。他,一眼万年。生生世世的追逐。他,倾城绝世。他,他。。。。。美男多多,结局开放新手写书,大家多多支持哦
  •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书系列)

    幼学琼林(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
  • 感动一生的故事

    感动一生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生命中那些令人感动的无数瞬间。生命中总有一些伟大的心灵,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有一些伟大的故事,给予我们人生新的坐标与方向。生命中不能缺少感动,因为感动,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为感动,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因为感动,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感动,像涡涡小溪流,静静地淌过于涸的心田,抚慰那颗迷茫的心灵。
  • 彝忘

    彝忘

    在黔西北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之前伴随父辈四处逃荒的过程中,彝族男子阿文已经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丢失得一干二净,随着他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离自己的民族越来越远。故事以阿文的儿子阿洛为主线,他渴望自由,又害怕太自由,他渴望爱情,又觉得应该随其自然,他离开了故乡,在大城市游荡,他以为可以实现他理想的地方,日复一日,他没有答案,甚至感觉自己所谓的“理想”只不过是自己离家的借口。
  • 穿越之腹黑王妃调戏冷酷王爷

    穿越之腹黑王妃调戏冷酷王爷

    她,是带领悦云阁日益强大的阁主。她,七岁习武,八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九岁已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十岁继承了他父亲的位子。不得不说,她,是一位天才。却为情所困,被他利用。致死时,流下恨泪。一朝穿越,竟成为废材,还处处被人欺辱,“不行,我要报复回来”自认为做的很严密,却被他看到了“喂,你不要跟别人说,不然,我连你一起杀”“呵呵,可以,你欠我人情”邪魅的笑到。“好”一向不会答应别人的他,却答应了她。“呵,有点意思”看我们的腹黑少女如何捕获冷酷王爷的心。。。
  • 细君公主——泪洒草原

    细君公主——泪洒草原

    这是发生在汉朝一个真实的故事。生于扬州市的刘细君,十六岁被汉朝武帝刘彻封为公主,远嫁伊犁河流域乌孙国王猎骄靡。随着十七岁的少女公主与七十一岁的乌孙王婚典的结束,汉乌军事同盟结成。一个年轻貌美的公主,远离故土,思乡之情日益剧增。就有了“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千古绝唱。为了延续乌孙王国继续强大,猎骄靡决定把王位传给长孙军须靡。在他活着的时候,提前把细君公主嫁给孙子军须靡。昔日的奶奶变成了孙子媳妇。为军须靡生育一个女儿。但是,终因天生丽质的细君公主不敌草原的暴风骤雨,走完了二十一年灿烂生命历程。
  • 地球新人类

    地球新人类

    神秘陨石,神秘势力,是外星入侵,还是命运的开始.........
  • 拉雅麦尔之太古之棺

    拉雅麦尔之太古之棺

    离鲛人第一次入侵拉雅尼克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之久,一蹶不振的鲛人一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沉寂在西深海的幽暗领域之中,他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远古年代的神器,并将其据为己有,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又在策划着一场惊天的阴谋,善良的拉雅尼克人不得不再次面对邪恶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