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3700000118

第118章 新闻价值论(12)

二是新闻来源发生了变化。

新闻来自何处?什么是它的来源?在今天,大都不是记者在大街小巷寻找的马路新闻。在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和读者一样,认为时政新闻主要来源于市政官员,学校新闻来源于学校首脑,有时是教员,政府新闻主要来源于新闻发言人、领导人及其他官员。大多数记者以大部分时间周旋于掌握和行使权力的人之间——政府、政治组织或者实业界。人们最希望采访的题目,是对广大读者有直接影响、只有在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那里才能采访到的主题,如学校董事会、实业家与工会领袖等。所有这些权力中心可称作“机构”新闻来源,是社会正式组织的一部分。官方人士掌握权力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当选或被委任要职,控制政府或经济部门这种地位决定的,许多社会情况从他们那里才能获得。

所谓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说的就是现代人不可剥夺、不应被剥夺的“认知自由”。新闻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使人知晓”,而且是“全面变动的知晓”。权力和权利的博弈,在新闻认知权的保障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三是构成新闻的因素扩大了。

新闻工作者对什么因素构成新闻的概念不断扩大,消息的来源才因而扩大。新闻对读者影响最大的许多事件已经超出了权力机构。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民权”运动是从这种认识开始的。民权运动领袖们既无公职,也不在大公司任要职,但他们的活动成为压倒一切的新闻,并起到改变社会的作用。美国人民经历了争取黑人权利的斗争、青年运动、妇女运动、消费者运动和保护环境运动,对这些社会力量的报道,即使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其新闻价值——冲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奇异性与显著性是共同的,及时性和接近性更是人所共知,但它们更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生活,许多中下层大众的生活题材都可能构成新闻。新闻界向各种社会势力寻找新闻源,发现了大量对普通公众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新闻源的扩展,实际是“草根社会”、“大众社会”、“民主社会”、“市民社会”到来的表现。新闻不断深入公众生活,也必然在更大范围内影响着公众的生活。随着生活的“细粒化”,新闻必然向“细粒化”迈进。

四是新闻需要解决大量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出现大量政治和经济矛盾,有些记者成了专家,另一些记者则反映不同意见以保证报道不出问题。新闻工作者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满足公众需要,新闻事业成功与否都离不开这一点。1977年美国报纸出版协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年轻人对报纸的要求,如果按照年轻人的要求去做,报纸就要更多地进行有关消费、学校以及当地与全国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人们要求知道为什么发生政治与犯罪事件,需要更多的指导性专栏和体育新闻、社会新闻。

1977年美国报人进行的另一次社会调查表明,被调查者要求增加有关解决消费中遇到的问题的报道,多数人表示他们对时装、个人服务专栏、旅游、幽默画、社会新闻、电影与书刊评论、心理预测、星相学、填字游戏等没有多大兴趣。

两项调查说明,美国的新闻工作者和公众对重要的新闻看法大致相同,即媒体需要增加解决社会问题的报道,“这些报道包括有用处的新闻,尤其是怎么办的稿件和其他有关消费的新闻,包括教育新闻在内的公共事业新闻,地方性和全国性的大事、环境保护问题和关于普通人的报道”。

这就提出了现代新闻价值的核心问题,即它是以对受众“有用处”为目标的,西方传播学提出的“使用满足”理论正是对新闻价值的准确揭示。

满足的是什么需要?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知识。

刘建明先生呼吁:今天,到了“构建现代新闻价值理论”的时候了。现代新闻价值理论回归价值的本义,体现了价值对受众“有用”的内涵,对其含义的阐释是构建在哲理基础上的。所谓现代新闻价值,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新闻是价值的体现者,媒体是价值的载体,受众是价值的确定者和受惠者。有用、有益、有效,才是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脱离受众的收受过程,就没有任何新闻价值的存在。

人们往往提出这样的问题:新闻的“效用”与新闻价值概念是什么关系?刘建明先生认为,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新闻价值是一般理念上的概念,“效用”是具体实践上的概念,二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如果一条新闻对广大受众“没有效用”,就没有任何新闻价值,以新闻的效用性去解释新闻价值是顺理成章的。在任何社会,新闻价值是受众与社会的需要物,效用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新闻媒体产品报纸和广电节目在市场上的交换之所以能正常进行,除了其效用价值外,还包含一定的劳动交换比例。这个比例表明新闻产品上聚集着有效的劳动,构成新闻价值的内在意义。因此,新闻只有具备价值才能进行交换,卖不出去的报纸是没有价值的。

这个劳动是什么性质的劳动?是认知——是对受众生活、生存环境的认知!

新闻价值与认知模式

新闻价值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社会意识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第一,新闻价值依赖于社会存在。人们对新闻的看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互有不同,但都有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在一定社会中产生和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追求和判断。社会价值观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具体内容和历史性,并把它纳入一定的意识形态。

第二,新闻价值的本质决定了它的社会效能的多面性。新闻价值以其特定的形式构成接受与使用关系,给人们提供一套认识模式,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新闻价值观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施加影响,统一媒体的各个部分,协调媒体与受众的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

认识模式!这才是新闻价值的根本。

第三,新闻价值既离不开价值主体,也离不开价值客体,即离不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价值范畴是关系范畴,价值通过价值关系体现出来,但不能认为价值就是价值关系本身。只有通过记者和受传者这两个主体的报道和接受活动,新闻这个客体才具有为主体服务的性质,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这种被选择、被陈述的客体成为价值的载体时,才最终具有真正的价值。

所以,新闻价值不是事实的属性,而是事实属性给予主体的效用,或是事实属性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效果。受传者或记者对新闻作出价值判断时,通常把价值与事实的属性相联系,但不能把属性视为价值本身。我们常说“某条新闻有价值”,“某个报道价值很大”,实际上是指新闻对它的受阅者有价值,而不是指新闻是否有“接近性”、“重要性”或“显著性”这类特征。

“价值”这个词不是“表示物的一种特性”,而是说它对受众有什么用途,给他们带来什么益处。刘建明认为,新闻价值是一种精神价值,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具有实益性。人们对新闻的占有和享用,满足的是各种精神需要,如求知得道、娱乐鉴赏、指导购物等。所以,新闻价值的类型完全不同于物质价值,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知价值。获知价值表现为人的求知欲望获得满足,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渴求对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增进认识的一种目的和需求。通过新闻获得知识及行为方式,不断积累人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外部事物的能力等,是人类从事一切实践活动、创造生存条件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闻具有获知的价值。从内容不同的新闻,可以延伸出“知晓价值”、“知识价值”或“科学价值”。

(2)激励价值。新闻的激励效果属于教育价值,包括提高信仰和实现理想、道德能力,增强人的思想坚定性和生活勇气等。读了一条新闻,受到模范人物的鼓舞,战胜困难有了思想动力,就是这种价值的体现。精神生活的特点表明,有关思想规范的报道和受众精神需要之间保持健康引导的关系,人们的精神面貌就会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

(3)获益价值。“获益”是指大量生活新闻、经济新闻、天气或灾情预报新闻,使受众获得实际利益或避免损失。新闻事实对相当多的人有益处,能给人们带来对某种物质需求的满足,让人们知道如何消费和生活。比如,明天的城市道路修建预报是人们关心的新闻,因为人们明天要外出,道路修建的预报就成为新闻接受者普遍关心的大事。生产经验的报道,新上演的剧目简介,各种新产品的推销,都包含有益因素,给接受者的实际生活带来好处。

(4)娱乐价值。人们从新闻中获得乐趣、陶冶性情或得到轻松感,统称新闻的娱乐价值。给人们带来娱乐是许多软新闻的价值效应,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也可使人们从中获得有趣的知识。各种趣闻、体育新闻、幽默事件都有这种价值。根据娱乐的特点“寓教于乐”,根据教育的特点“寓乐于教”,两者之间有着同型价值。无论忽视娱乐中的精神价值,还是忽视教育中的乐趣,都是片面的,都不可能实现完整的新闻娱乐价值。企图把娱乐完全变成教育,或者把教育与娱乐混为一谈,都是荒谬的。

但在娱乐的同时,娱乐者也可能进一步了解自己、他人和社会,产生新的情绪、态度甚至信念,也可能包含一定的激励价值。正如约斯特所说,“娱乐这个因素,在新闻中决不可忽略或轻视。这里所谓娱乐,并不是指消遣,然而媒体若纯以娱乐为目的,则又将失去它的建设性价值。媒体最基本的作用是服务大众,因此报纸的基本任务是出版有益于为大众服务的新闻”。

新闻价值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范畴,它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如今网络新闻的价值取向也有了新的变化。

网络改变的价值观

刘倩玲《网络新闻价值的衍变》一文指出,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目前被广泛认同的是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但是这些性质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刘倩玲《网络新闻价值的衍变》,《青年记者》,2010年1月下)

文章认为,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出现了“向两极化发展”的变化。一方面,时效性大大增强。互联网为新闻发布和接收之间的“零时差”提供了物质基础,令新闻由原来的“及时”变成“实时”,极大满足了受众不断提高的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大地震。仅7分钟后,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就被发到了百度贴吧上。如此迅速的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网络新闻的“延时”价值也得到提高。网络的存储性使得发布过的新闻能同时存在于“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就算是“过时”的新闻,也随时能被人们有意或无意获知。而这些“过时”的新闻,对于原本不知道的人来说,依然是“新闻”。而传统媒体的实体性注定了“旧闻”必须束之高阁,就算要查阅也需费一番工夫。“原本不知道的人”概念的提出,是新闻价值理论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对于那些接受信息相对“延后”的人来说,在他们接收到“过时的新闻”之前,新闻价值并未失去。

作者指出,网络新闻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体现。这个“全面”,一是指重要新闻的整体数量增多,二是指单条重要新闻的报道更全面。网络新闻采用超链接形式发布,网站主页只显示新闻标题,大大节约了单幅页面空间,标题甚至还能滚动或交替显示。网络空间的无限容量还使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全面,资料更翔实。网络上一篇新闻往往附有许多相关链接,如背景资料、最新动向、观点意见等,从各个方面凸显该新闻的重要性。1998年9月1日,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关于克林顿绯闻案长达445页的调查报告书全文在网络上公开,如此翔实的新闻报道在传统媒体上是很难实现的。

此外,网络新闻还通过聊天工具或论坛弹出窗口传递给每一位在线用户。弹出窗口一次只显示一条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概括,更显重要。

另外,网络新闻“显著性”的“决定权下放”,更强调事件冲突性。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显著性只能由少数掌握媒介使用权的传播者决定,记者和编辑只报道他们认为出众或知名度高的事实主体。事实上,同样的新闻对于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的人,其显著性也不尽相同。

这实际上是说,新闻价值是“因人而异”的。一则“世界小姐选举”的新闻,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远不及姚明在比赛中拿了多少分更值得关注。网络中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新闻发布者,新闻的显著性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报道选择权的下放,使民众可以将传统媒体没有报道而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放到网络上公开。

受众对新闻显著性的选择权,还通过点击率和新闻排行榜等方式实现,点击率高、回帖数多的新闻就会自动登上新闻排行榜,对一定圈子的人来说,那些新闻就具有较高的显著性。网民自己选择新闻,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受众自己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这一现象,使得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和“生长过程”得到了凸显。新闻价值的决定,不再由传播者来认定,而是在传播中实现“增值”或“贬值”,公众的关注行为成为决定新闻价值的因素。新闻价值的主观性得到了凸显。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九卷)

    悦读MOOK(第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词语的历史与思想的嬗变:追问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

    本书从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概念入手,深入探索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及文献思潮演进。创作方式更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文章作角度新颖,论述有据,别开生面,对于真实揭示现代文学的本来面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80后集体奔三:80后生存文化和生活现状写实

    80后集体奔三:80后生存文化和生活现状写实

    80后的成长历史很特殊,他们一般都出生在独生子女的年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的成长与改革开放30年同步,面对的永远是应接不暇的新事物,他们在扩招与教育普及的年代求学,不必担心无学可上。然而,当80后走出大学的校门,却发现毕业不包分配了、毕业等于失业了、房价涨得离谱了、结婚生子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也是不幸的一代,他们充分地享受着时代变革带给自己的盛宴,也同样要面对越来越多的责任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热门推荐
  • 掠心69次:至尊老公赖定你

    掠心69次:至尊老公赖定你

    【新书:BOSS的致命孽宠:老婆,回家】“老公,我想看电影。”“看我不好吗?”“老公,我饿了。”“我下面给你吃?”某女唇角微抽,掀桌子准备走人:“你一点浪漫都不懂!我要跟你离婚!”只听某男冷笑一声:“离婚?呵呵……给你一分钟时间,挽回我!”她以他远房表妹的身份混进他家骗吃骗喝,最后竟然倒被他骗人骗心骗出了个小包子……
  • 《冰宅的秘密》

    《冰宅的秘密》

    在远郊一座孤立清冷的别墅,有一个被封死不能登上的楼层,后阳台总是叮当响像哭声一样的蓝色风铃,因缘际会住在这里的她,和她的黑色猫,打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没有真相的悬案。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来她的梦里?
  • 弓弦

    弓弦

    中国国青队去巴西集训,主教练张云海惊讶的发现对方球队技术最好的球员居然是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方少年。正当他准备一探究竟时,对方却不知所踪,不留下任何信息……另一方面,做为亿万富翁的继承人,从小却过着非人的练球生活。在童年的阴影下,主角是最终突破自我实现人生的蜕变,还是顺其自然的坠落到纸醉金迷的世界里……一切尽在《弓弦》!!!
  • 我是一只妖

    我是一只妖

    生活在妖族末日下的小妖莫寒凭借天劫与追杀的天将同归于尽,灵魂却来到了妖族命运最关键的转折点,花果山大战之前。花果山大战,妖族领袖孙悟空被擒,无数妖王战死,余者被当做牲畜任人蹂躏,花果山也化为一片焦土。当战后的焦土萦绕着妖族的哀鸣时,一只小狐狸带着一个疯狂的梦想独自离开了花果山。“我们总有一天会回去的!用他们的鲜血,洗刷我们的耻辱,夺回我们的荣耀!”
  • 落魄千金奋斗史

    落魄千金奋斗史

    当全世界都抛弃了林薇薇和沈夏,她们连空气都不如的时候。一个男人走了出来,他的名字叫做顾亦宸,他的笑容早就深深的烙印在了林薇薇的心底,已经是好几年不曾再目睹,可是从他的嘴巴里说出来的话却是:“我愿意为沈紫芯小姐作证!她是无辜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有些年轻人在进入社会之初,常常是雄心勃勃,干劲十足,但随着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事业屡屡受挫,当初的雄心壮志已经不在,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抱怨老天的不公,抱怨命运的艰辛。当他们将抱怨当作习惯的时候,他们就沦为了平庸无奇的人。反过来看那些平庸的人,你会发现抱怨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可以说,抱怨就像一颗钉子,会将一个人钉在失败的墙上,永远都不得解脱。
  • 侯门毒女腹黑夫

    侯门毒女腹黑夫

    她在现代有多重身份,却是国安部反间谍卧底!穿越到侯门嫡女,腹黑毒辣才是真相!顶着雪天国第一草包,高举被太子退婚的旗号,我是疯子!好啊,打你没商量!侯府内斗,斗得你吐血身亡,渣男渣女,可得好好活着!可拚身份她如何也拚不过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狱血阿拉德

    狱血阿拉德

    阿拉德大陆仿佛一直与平静无缘,血之诅咒、卡赞左手……经过一场场令人作呕的杀戮之后,阿拉德好似进入了久违的平静之中,但是就在人们以为与那不详与死亡的象征——鬼剑士已经渐渐消亡之时,一个年轻的鬼剑士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最后一个鬼剑士,无论如何总是不能平凡的吧……
  • 朝邑县志

    朝邑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站在回忆里

    tfboys之站在回忆里

    她是一个富家千金,她自以为骄傲,可自从一个人闯进了他的世界,他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她是一个恋爱专家,帮别人成与败第99次后,她却对突如其来的爱情不知所措……;她是一个冰山,只是一个冰山,对人没有任何的感情。可为什么遇到了他,她觉得自己的心正悄悄地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