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97100000018

第18章 风物开江(16)

鸡们狗们哪甘寂寞,它们也兴冲冲地赶来凑热闹。鸡们到底胆小,它们只能守在人烟稀少的院坝边,伸长脖子往地上一伸一缩,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旦觅到一块丢弃的饭团或者菜肴,领头的公鸡便一路狂奔,秀一把威猛,惹得一群母鸡,咯咯咯地一路叫着追着。狗们要放肆得多,它们当仁不让地盘踞在席桌下,守株待兔。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它们常装模作样地打着呵欠,露出白森森的牙齿,以震慑对方。许多时候,为了一块骨头或者可怜的饭团,它们便大打出手,嗷嗷嗷的惨叫,常引来主人阵阵呵斥。然而,主人一走,它们争抢依旧,打斗依旧。

院坝里的喧哗,丝毫没有影响到大院门口那群唱歌跳舞的激情男女。他们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依旧亮着嗓子吼叫,依旧扭着肩胯狂跳;那燃放的烟花,依旧烈烈爆响,为他们助兴。这样,院里院外,天上地下,无一不被喧嚣裹挟,无一不被热闹左右。这种喜庆,这种氛围,即使是城市里最高级的婚庆公司,恐怕都难营造吧!

农家酒宴多了一份洒脱,少了一份拘谨。它没有千篇一律的程式,它没有繁琐的礼仪,它没有客套与虚伪。你不必为着装发愁,你不会因粗门大嗓尴尬。客人们随兴之所至。高兴时,你可以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开心时,你可以亮开嗓门划拳,由着性子嬉戏。即使是悲伤,你也可以就着一碟花生米,找一个知己边喝边聊,边聊边喝,只要你不嚎啕大哭。

吃腻了城里酒宴的千篇一律,装腔作势,你不妨到农家走走。你会为农家酒宴别样的纯朴倾倒,你会被农家酒宴火一样的热情陶醉,你会感受到农家酒宴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杀 年 猪

腊月犹如一位年迈负重的老人,喘着粗气蹒跚而来。猛然间,小城的街头巷尾,冒出了许多卖柏树枝桠的老人。他们或肩着担,颤颤巍巍地挑着苍翠的枝桠,满头热汗在晨雾中缭绕;他们或推着车,吱吱呀呀地在小巷里徘徊,满目的期盼在人群中穿梭。转弯抹角处,灌香肠的摊子,时隐时现,她们或两三个或三五个围住小摊,磨刀霍霍。在嚓嚓嚓的切肉声中,在嘻嘻哈哈的欢声笑语处,一根根粗壮的香肠宛若一条条小蟒蛇在桌面上蠕蠕而动。更有那些心急的,寻一处空白,支一个铁架,架若干鲜肉与香肠,裹一重纸板,堂而皇之地用柏树枝桠熏起来。袅袅烟雾中,腊肉浓郁的馨香与烟雾的刺鼻交错着,扑面而来;袅袅烟雾中,年关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袅袅烟雾中,儿时乡亲们宰杀年猪的鲜活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乡里人杀年猪大多选择腊月。此时,田野里的庄稼,收割的已经收割,上仓的已经上仓。一些正待生长的绿的油菜,青的麦苗,早已施了追肥,天寒地冻中,它们兀自瑟瑟着,根本无须人打理。歇息下来的乡里人闲得心慌,男人们大多三五十个聚在火塘边,一边吧唧吧唧着旱烟,一边叽里呱啦摆着闲谈;女人们聚在一堆纳着鞋垫,穿针走线中嘴却不肯闲着,东家长西家短,间或开一句两句荤玩笑,羞得年轻的媳妇们一脸绯红。也有闲不住的老人,要么扛了锄头去田边地角,这里刨刨,那里铲铲;要么提了撮箕,穿了厚厚的棉衣,去山野里拣拾狗粪。

乡里人真闲啊,闲得都不知怎么打发多余的时光;乡野里真静啊,静得只听见风儿从田野走过的沙沙沙的脚步声。百无聊赖中,他们恍然发现,年关正一步步逼近;百无聊赖中,他们恍然记起,圈里的年猪已长得膘肥体壮。于是,伴着被宰杀年猪声嘶力竭的嚎叫,伴着狗们猫们鸡们的阵阵打斗与哄抢,伴着主人抑制不住的开心与欢笑,沉寂多日的乡村又开始欢腾,悠闲多日的村民又开始忙碌。

女人总是最积极,屠夫还没到家,她已系上围裙,挥舞着扫帚,麻利地把家里家外清扫一空。当皮肤黝黑个高体壮的屠夫,把装有刀具的背篼往阶沿上哐啷一放,院子里的男男女女便呼啦啦地拥过去,端着碗的小孩,袖着手的小伙,趿着鞋的老人。他们打量着屠夫,似曾相识中恍然想起,原来就是去年那个杀年猪的,心一下子近了。于是,拉家常,开玩笑,宛若见了久别的亲人。

屠夫歇息了一会儿,开始清理杀猪用的器具。围观者们也停止了闲聊,他们开始绾衣扎袖,在屋子钻进钻出,帮主人,帮屠夫,找这样,寻那样,杀猪用的宽凳,接血用的木盆,挂肉用的链子……仿佛那不是杀猪,而是在准备一场战斗。而一旦准备就绪,三四个小伙便紧紧随了屠夫,直往主人黑咕隆咚的偏厦里钻,臭烘烘的偏厦很快喧嚣起来。举火把的,不停地晃动着火把;翻进猪圈的,亦步亦趋地跟随屠夫向猪步步紧逼。那猪受到威胁,一边晃动着脑袋嗷嗷嗷地吼叫,一边直将肥厚笨重的身子往后挪,直将屁股抵进墙角。就在此时,屠夫嘴一翘,围在猪左右的小伙已闪电般伸出右手,他们抓的抓耳朵,扭的扭尾巴,那猪就像悬了空,被屠夫和另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架着,一阵风似的从屋里冲出来。就在嗷嗷嗷的吼叫中,猪已被重重地横掼在宽凳上。先前围在院坝里的大人小孩见此情景,立刻蜂拥上去,按头的,压背的,掰腿的……猪身立刻就像被罩上了一张网,又像叮满了密密麻麻的蚂蚁,恁是它体格庞大,恁是它剽悍骁勇,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躺在那里挣扎抖动。就在猪喘气的当儿,屠夫举起长长的尖刀,用力一挥,刀身钻进了猪脖子。随着一串撕心裂肺的惨叫,猪血如喷泉般直往外冲……

屠夫抽出尖刀,坐在一旁慢悠悠地吸着旱烟,围观者并不散去,而且越聚越多,黑压压的一大团。到底是院子里今年第一次宰杀年猪,人们的兴致格外高昂,他们指着宽凳上那头被宰杀的年猪,猜测着膘有多厚,油有好多。见了用火纸揩猪血的女主人,更是直夸猪血如何旺,来年血财如何如何好(喻指养猪顺),喜得主人眉开眼笑。

到底技艺娴熟,看热闹的人还未散开,屠夫已指挥着两个年轻小伙,抬着白晃晃的猪体从屋子里出来了。他们将猪体往院坝里的两条长凳上一放,便忙着给屠夫递刨子,递刀。屠夫刚刚剖开背脊,先前那群围观者已齐刷刷地涌了过来,他们纷纷将手指伸向猪背脊上的缝隙,探测猪的膘的厚薄。心急的刚刚伸进去又即刻取出来,然后直直地将三根手指伸向空中;不慌不忙的用手指探探,尔后胸有成竹地伸出四根手指;动作缓慢的,最后干脆伸出个大巴掌。你比我画中,谁也不介意谁的正确;嘻嘻哈哈中,院子里就像炸开了一只锅。那份喜庆,那份快乐,能把寒冷的空气点燃。

此时,最激动的莫过于主人家的小孩,这个久不见肉星的孩子,见了街沿上倒挂的白亮亮猪体,眼也骨碌碌转,心也扑棱棱跳,清口水直在嘴里打漩。他瞅准母亲做饭的空隙,拽着母亲的手就往屠夫身边拖。屠夫哪有为难之理,他顺手旋下四指宽的一片肉,孩子一爪抓过肉就往竹签上穿,然后举着竹签一蹦三跳地往屋里跑。他刚给肉片抹上盐,就迫不及待往灶里伸。肉片经火一烤,发出哧啦哧啦声响,在不断收缩中,发出阵阵浓香。孩子再也忍不住,他取出肉片就往嘴里送,直烫得嘴也呵呵,泪也汪汪。

宛如一出大戏,当屠夫将两大块猪肉卸成一小绺一小绺的堆放在案桌上时,戏也就走向了尾声,而女主人却不停止忙碌。她要用揩过猪血的火纸祭奠灶王菩萨,祭奠猪圈;她要收拾猪下水,灌香肠,熏腊肉。更重要的,她要用新鲜的猪肉置办几桌饭菜,邀请院子里每一户的当家人吃刨汤,这是杀年猪的最后高潮,这是最考量女主人的。餐桌上,肉类的数量,色彩的搭配,味道的浓淡,都将成为当家人酒饱足饭后的谈资,都将成为私下里品评女主人是否贤惠的重要标准。而此后,院子杀年猪的一家紧连着一家,当家人便在猪的嚎叫中,油着一张嘴,从这家吃到那家。最后一家刨汤吃完,年关也就到了,一场新的热闹又将拉开帷幕。

吃刨汤

乡里人杀年猪犹如演一出大戏,那种一家人杀猪全村人出动的热烈,那种一呼百应群情激昂的喧嚣,那种黑压压人头攒动的壮观,不啻于乡村看坝坝电影。在闹闹嚷嚷中,杀年猪走近了尾声。主人家却不能停歇,他们除了收拾屠夫卸在案桌上那一堆堆红亮亮的鲜肉,摆弄木盆里那一摊晃着油星的软不拉几的下水,还要准备请村里人吃刨汤。

如果说众人携手宰杀年猪是大戏的高潮,那么吃刨汤无疑是大戏的压轴。在徐徐拉开的帷幕中,主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展示着他们的个性与风采,无不展示着他们的为人与品质。因而,无论家里条件如何,状况怎样,主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把这出戏唱得有情致,演得有韵味,既含而不露而又余味绵长;既千娇百媚而又低回婉转。吃刨汤也因了这份情怀,宛若春日瓜藤上伸出的枝蔓,在摇曳中平添了几多生趣。

大抵是宰杀年猪后的一两天,男人协助女人处理完最当紧的事,便催促女人早点请客。别看男人平时做事有心无肠,在请吃刨汤这事上却一点不含糊。女人掐指一算,年关就要逼近,她哪敢怠慢,请客的时间当即定下来。男人像领了圣旨,即刻进屋揣上早就准备好的廉价香烟,兴冲冲地出了门。

到底吃了两天荤,家里又存有硬货,请客的男人便底气十足。他不慌不忙地拍打着木门,神定气闲地递着香烟。碰上关系要好的,干脆先夸张地递上一拳头,尔后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推开另一家的门。院子虽说不大,但加上院外的单家独户,请客的路便有些悠长,一家一家地请下来,几盒香烟已所剩无几。男人扔掉空荡荡的烟盒,掰着手指,一家一个,加上亲戚朋友,怕有四五桌。恍惚间,他只觉得有千斤的担子向他压来,先前的兴奋很快化为一种担忧,这么多桌,女人招架得住?

男人的担心显然多余,在这个最能体现女人价值的时刻,在这个最能展示女人才艺的窗口,女人就像铆足劲的发条,在嘀嗒嘀嗒的转动中挥洒才情,在嘀嗒嘀嗒的转动中不知疲倦。她会无怨无悔地累上数个小时,而不叫腰酸腿疼;她会毫不犹豫地抛开个人恩怨,而不放弃菜肴上的任何一个细节;她会淋漓尽致地将厨艺发挥到极致,而不让一个客人失望。别说四桌五桌,即使七八桌,她都将毫无畏惧,她都将坦然面对。

于是,在女人毕毕剥剥的砧板声中,肥的瘦的兼肥带瘦的,装满了盆盆碗碗;在女人的挽衣扎袖中,炒的煎的炖的,堆满了砧板的旮旮旯旯;在女人的颠前忙后中,白的红的绿的,挤满了筲箕竹筐……男人吃惊之余,恍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女人竟是如此麻利能干;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如此幼稚简单。于是,一向袖手旁观的男人端起了菜盆,操起了火钳,提起了罐子。于是,案板上的菠菜绿得更透亮,灶塘里的柴火燃得更红火,罐子里的猪肉跳得更欢畅。

在狗的吠叫,鸡的哄抢,猫的攀爬中,一张张或方或圆的木桌摆上了堂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菜肉登上了餐桌;一副副或沧桑或俊秀的面孔挤上了桌子。

那是怎样的丰盛啊!硕大一张桌子,杯子盘子盆子,摆得满满当当;炒的煎的炖的,挤得严严实实。红亮的肉丝,褐色的猪肝,指节长的小肠,打着卷的巴掌宽的回锅肉……它们盘踞在盘里碗里,横着竖着,挤着挨着,堆着叠着,打着尖,抱着团。盛在大瓷钵里的猪杂碎,你挤我拥。褐红的心肺,扭着结的小肠,白晃晃的肉皮,三两坨黑色的咸菜疙瘩……它们自由散漫地在乳白的汤里漂着转着,晃着悠着,直把油汪汪的汤面装点得五彩斑斓,直把醉人的浓香扑向每一位宾客。更有那漂着葱花的白萝卜汤,缠着绕着滴着水透着亮的鲜活芫荽,冒着袅袅热气的菠菜,三盆两碗地立在桌的中央。

望着桌上色泽鲜艳的菜肴,嗅着桌上缥缈的浓浓菜香、肉香,这些久不见肉星的老乡,眼也骨碌碌直转,心也扑棱棱直跳,满口的涎水在嘴里咕噜咕噜直打转。

是啊,他们,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村民,也许三五几个月,也许一年半载,都不知鲜肉为何味了。他们早就盼着腊月的到来,早就盼着能美美吃上一顿刨汤,打一场牙祭;早就盼着用肥肉滋润滋润他们清汤寡水的饥肠。而今,机会来了,他们焉能做到眼不馋,心不动,嘴不响?

“吃菜哟!”就在大家跃跃欲试之际,一位老者嘀咕着,并率先将筷子伸向了盘子。这筷子,犹如一根导火索;这筷子,打响了吃刨汤的第一枪。大家纷纷收敛起先前的拘谨,将粗的细的筷子伸向盘里碗里,伸向盆里钵里。刹那间,桌上的肉们、菜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斯文的,小筷小筷地挑着瘦肉、排骨、猪肝夹,他们和着众人的节拍,不慌不忙,有板有眼;粗鲁的,一筷下去,盆里立刻起了个窟窿,盘里立刻削掉了“山头”;更有那肚里缺油水的饕餮汉子,专挑回锅肉,一筷插下去,两三片巴掌宽的白亮亮肥肉在筷尖上直晃悠,他一脸羞赧地抖动筷子,早有懂事的汉子,热情地将筷子迎过去,帮他拽着抬着丢进了碗中。大多数客人心平气和,他们清楚,恁是那些鲁莽者大筷小筷地夹肉抢菜,那盘里碗里,总有足够的肉食;那盆里钵里,总有足够的蔬菜。

伴着夹菜的声声吆喝,伴着咀嚼的扑哧扑哧,伴着酒杯碰撞的乒乒乓乓,人们的肚圆了,脸红了,话多了,先前沉闷的堂屋,就像一口逐渐煮沸的锅,开始扑腾、翻滚。划拳的,拼酒的,聚成堆,围成团。在推杯换盏中,在大呼小叫中,他们就像一只只好斗的公鸡。加上助威的,起哄的,叽里呱啦中,只把屋顶掀翻。更有那油腔滑调的男人,专找那些泼辣大方的女人,开一些不荤不素的玩笑,逗得一屋子的人哧哧直笑。那被逗弄的女人哪敢示弱,她趁了男人夹菜的空隙,端着早就准备好的半碗肥肉,偷偷溜到男人身边,猛地将半碗肥肉扣在男人碗里,并趁机用筷子搅几搅。男人发现中计,扭头起身要反击,潜伏在身边的三五个女人早已站起身,结结实实地将他按在了座位上。望着油腻的肥肉,男人先前的嚣张很快变成了沮丧。吃吧,本就塞满油腻的肚子见了肥肉就发憷;不吃,几个虎视眈眈的女人岂肯放过?万般无奈中,男人只好哭丧着脸摇着头,磨磨蹭蹭地夹着肥肉往嘴里塞,一屋子的男女因了这插曲,都放肆地打着哈哈,将目光齐刷刷投向男人,羞得男人闭着眼睛直摇头。

屋里的嬉戏并没影响主人的忙碌。此刻,女主人穿梭在桌前与灶边,时而添把柴禾,时而将鲜嫩的豌豆尖丢进锅里烫烫又手忙脚乱地端上餐桌,时而将桌上的冷菜倒进锅里热热又送回去。男主人则提着酒壶,绕着桌子殷勤地掺酒劝酒。尽管他们都还饿着肚子,却依然眉开眼笑。他们明白,只要客人吃得开心,吃得高兴,那就是他们的快乐,吃刨汤不就是让乡亲们聚一聚,乐一乐?不就是让大家在欢乐中忘记一年的不快?

杯盘狼藉中,客人们站起身,剔着牙,打着嗝,心满意足地往回走。此后,他们就像吃转转户,从张家吃到李家,从李家吃到王家,一张油嘴几乎不曾间歇。一个院子吃完,春节也就到了,一出新的大戏又将开始。

同类推荐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视角与方法: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视角与方法: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本书以“视角与方法”为侧重点,正面迎向当下的思想和文化问题,从深厚纷杂的“中国经验”出发,借助于“文化研究”开辟的视野与方法,努力去打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领域。
  • 锦城觅诗魂

    锦城觅诗魂

    成都是一座文学的城市。《锦城觅诗魂》作者赵丽宏专著的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漫游,在杜甫草堂凝思,在锦江岸畔寻觅,在浣花溪边流连,聆听这座城市深沉绮丽的诗人之心。诗歌的印记留存于一砖一瓦,静心感受,似乎能够隔着岁月听见文字的曼妙歌声。杜甫、薛涛、陆游、巴金、沙汀……《锦城觅诗魂》内蕴深厚的文字糅合空间的广度与时间的深度,将带你感受伟大文人留在这里的诗情画意。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再想个名字吧

    再想个名字吧

    向《Hello,树先生!》致敬!!!!!
  •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读了5年医科大学本科和三年硕士的柳敏,近期有两个梦想,一是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二是成为像爸爸妈妈那样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中的佼佼者,医学专家.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柳敏眨眼在家里又待业一年,已经29岁了,这一年,柳敏陷入惶惶不可终日之中,每天,都去找工作,几乎每天都去相亲.她想起情窦初开时,自己对爱情的想象,对爱人的想象,那爱情是浪漫的,爱人则是帅气的白马王子―――这一切,都难以寻觅.她失望至极.找工作,比找对象还难.全市的所有医院都说人满为患,连博士都不能进医院了,何况一个硕士生?但是,她,还在为自己的梦想执著地奋斗着。
  • 春秋无义战(上)

    春秋无义战(上)

    骊山之变,周室失威,诸侯雄起。郑庄公挥武士之鞭,叱咤中原,开霸业先河;继而齐桓公举“尊王攘夷”之旗帜,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陆续粉墨登台,接力霸主的权杖。晋楚八十年争锋,成为春秋史的重头戏,费尽心机,谁也无法打垮对方,战争之路望不到尽头……
  • 许你山河万里

    许你山河万里

    “这封府里,但凡稍有姿色的丫鬟,都被那顾少睡了个遍,如今只知争风吃醋,谁还肯干活?”“你这姿色,那顾少是瞧不上的,去做个贴身伺候,最适宜不过。”然而,这个顾少,是来者不拒,这贴身伺候,险些便伺候到床榻去了。【寅肃篇】秋风萧瑟中,他拽着她,目光沉沉“阿兮,别闹了,跟我回宫。”“回宫?你可舍得许我东宫之主?”“朕把这天下万里山河都许你。”
  • 沉沦的荣耀

    沉沦的荣耀

    夏小瑶来到了一个她从来没有到过的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新奇而美好。她又是领主与真神都想利用的工具。领主之战一触即发,其中利益交错复杂,谁能成为红古大陆的最新秩序?是真神,领主,还是妖灵。是谁在操纵着这一切,所有的家族都在捍卫自己的家族荣耀,而家族荣耀的背后却必须放弃自身的荣耀,什么才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爱情,生存,权利,人各有志。
  • 苍穹龙骑

    苍穹龙骑

    他曾经是游戏世界的王,带着自己的龙蛋降临异世!龙的咆哮将响彻天际,龙的怒火将燃尽大地!这是龙的世界!
  • 老婆养成记

    老婆养成记

    这是一个呆萌女与腹黑男的故事。腹黑男很可恶,要她一个小萌女情何以堪啊,难道她就得坐以待毙,她偏不……有一颗善良的心,怎能让好人被冤,恶人横行?就连逃亡她也逃出了别样风情……
  • 胡适散文

    胡适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迫在眉睫

    迫在眉睫

    本书内容围绕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朝关系、台海局势等当下热点问题,通过一系列从未披露过的内幕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舞台的惊心动魄,以及中国未来三至五年在地缘政治上将面临的重大挑战。展示了作者对于中外高端人物的访问和他们之间的讨论,指出了纷繁芜杂的外交关系背后的线索。
  • 雨后早发永宁

    雨后早发永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