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1600000024

第24章

余自咸豐庚申。避地奔走。始學佛。流浪三十餘年未嘗歸。一句彌陀。相隨於苦樂違順境緣中。亦未嘗去也。今春養疴吳門。客自故鄉來。謂余曰。聞子學佛久矣。所見三藏靈文。禪教律淨諸家之說。亦不少矣。而專好淨土。何也。曰余根鈍。無量法門。不能徧學。而淨士家。乃禪家教家律家所歸宿也。龍樹菩薩所謂易行道者也。故專好之也。曰有同好者乎。曰余性嬾。寡交游。方外則尤寡。若國清後堂昭凡。龍華觀竺。天童廣昱。金陵妙空。杭州玉峯諸師。固皆相識也。諸師之行解淺深不同。與余交淺深亦不同。而念佛則同。余故益自信也。曰吾鄉濟延和尚。獨未相識乎。曰是精嚴住持也。庚申前亦嘗識之。聞其語。甚異其為人。(和尚約眾甚嚴。余曾親見之。一日偕親友隨喜方丈。偶談及幼時背書。塾師執卷懵騰。乃佯忘不能背。塾師茫然不能舉其處。旁學生皆笑。話未終。和尚遽色變頓足曰。讀書人待先生如此。尚自多其能耶。拂袖而出。嗟乎。近時那得有如是人耶。余故別有說記其事)惜當時未知有佛法。未與深談也。曰佛門衰壞。近數十年矣。而異教轉盛行。子盍出手眼一救之。曰余凡夫自救不了。焉能救人。曰姑言其意。曰無可言也。昔朱子讀佛書。謂門人曰。可見他家自有人。我家自無人。那得不被他揮下也。然則苟不得人。非他人所能救。更何言。曰今和尚嗣法孫願新師。於佛誕日放戒。所請羯磨教授及正副訓諸師。皆一時龍象。子盍往瞻風焉。曰余病未能也。曰故事。以在壇師弟之名號年歲籍貫。編為同戒錄。而地方官紳隨喜法門者。得弁言簡端為外護。子固郡人也。又深於佛。請子從眾為之序。聊一言之。以勸進諸新戒。其可乎。曰法界從緣起。余與和尚交雖淺。而緣有在矣。微子言。固當序之。雖然。余所得於佛法者。不過大海中毛端之一渧。不足以酬諸新戒。又方病。不能文。勉彊為之將益困。可奈何。曰無傷也。有方便也。我為諸新戒質所疑。子第舉古人公案一二則酬我問。子口而我手。不揀粗言細語。若語錄然。有不顯。則更詮解之。使皆易曉。不拘拘於文律。亦庶乎其可也。曰可哉。曰敢問是錄之體裁。頗似舉子題名錄。古有之乎。曰無有也。余謭陋。所見前代高僧集中猶無之。儒家可知矣。葢自世祖章皇帝親受戒於玉琳國師。儒佛竝重。列聖家法相承。深心宏護。開除前代部頒度牒之例。使叢林師弟。得自傳受。明眼者創為此錄。以別宗派。敘夏臘。亦所謂禮由義起也。故自彭二林集中始有之。時為之也。曰每壇必三人何也。曰佛制也。多則為濫法。佛世在家五戒不嚴淨。不得進沙彌戒。末法世道苦。窮民多一期傳受。絫至數十壇。名盛而實衰矣。亦時為之也。曰沙彌比邱菩薩三壇并進。亦佛制乎。曰非佛制也。東土傳律。始於曇柯迦羅。其後南山一宗。盛衰無常。凌夷至於明季。 國初慧雲三昧二大師。因其末失。而變通折中之。見月師傳其業。作傳戒正範一編。至今遵守。亦時為之也。曰佛法可變通乎。曰可。昔魏嘉平中。僧徒請譯戒律。迦羅不許。謂律部文言繁廣。佛教未昌。必不承用。僅譯僧祇戒心。立羯磨法而止。以今方古。五夏學習之舊制。必不承用。殆有過之。存此告朔餼羊。以待轉機。奚而不可。曰然則得戒乎。曰是難言也。昔道進欲從曇無讖受菩薩戒。讖云。且悔過。乃竭誠七日七夜。詣讖求受。讖忽大怒。(可見不許數日內輕忽了事)進更思維。但是我業障未消耳。乃戮力三年。且禪且定。(可見但定不是禪。禪與定是兩種工夫。敢請坐香跑香諸菩薩。平心靜氣。於此著眼)即於定中。見釋迦文佛。與諸大士。授己戒法。其夕同止十餘人。皆感夢如進所見。進欲詣讖說之。未至數十步。讖驚起唱言。善哉善哉。已感戒矣。(凡真參實究觸境遇緣而頓悟者。明眼師家。一望即知。載在諸家燈史多矣。據此段公案。可見真得戒者。與禪宗所謂破本參無異。方是一得永得。近人輕視持戒。為著相菩提。可謂瞎卻正法眼藏。其實梵網經中。前偈有云。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試思其云即云同云真。是箇甚麼。後偈有云。應當勤觀察。諸法真實相。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試思這八箇不字。是箇甚麼。再試思這數句。與念佛法門。何等親切。尚可看輕念佛。不能透宗乎。普望諸菩薩平心回首)我當更為汝作證。次第於佛像前為說戒相焉。據此。則苟師皆如讖師。弟皆如進師。何不得之有。曰進師既見佛得戒矣。讖師復為說戒。何也。曰佛法理事雙圓。不得偏廢。苟舉理遺事。則墮於沈空滯寂。苟執事昧理。則失之色見聲求。進師雖得其理。而事相未圓。故必重說之。所謂即理成事也。昔智嚴未出家時。嘗受五戒。有所虧犯。後入道受具。常疑不得戒。每以為懼。(可見在壇一期說戒。佛門規制如是。出家人應當演習此儀。非謂說過了。便為已得。試看古人何等鄭重。不肯自欺如此。且係未出家時所虧犯。尚不敢輕自放過。況出家求戒以後乎。普望諸菩薩留心著眼)積年禪觀。而不能自了。遂汎海到天竺。諮諸明達。值羅漢比邱。具以事問。羅漢不敢判決。(可見證明極難。羅漢尚不敢輕易)乃為嚴入定。往兜率宮諮彌勒。彌勒畣云得戒。嚴大喜。時年七十八矣。(如此高年。不憚遠涉辛苦勤求。古人辨道心。殷重如此)據此公案。則所謂因事顯理也。葢此理非他。即諸佛眾生同具之戒體。清淨本然。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梵網經言。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正指此也。夫能信則必勤懺悔。勤懺悔則翻染成淨。還其本然。初非新得。故或先證此體。而一切戒法戒行戒相。可具足焉。進師其榜樣也。或先由戒法戒行戒相一切具足。而後能證此體焉。智師其榜樣也。客瞿然而興曰。若是。則入道初基。先已難之又難。無量法門。何自得入乎。曰子無疑沮也。復坐。吾明語子。子疑無量法門何自入。亦知無量法門。何自建立乎。建立於無量法界也。(無量法界。束之為十法界)無量法界何自建立。建立於子之一念也。子若無念。則同木石。不可云出入。有念即落一法界。不落於此。即落於彼。然則子本未嘗出。更何求入。曰若是。則迷悶滋甚。曰即今迷悶。亦落一法界。(迷悶屬癡業所攝。即三惡法界)而知此迷悶者。為有念乎。為無念乎。為入乎。為出乎。有念無念。兩頭關斷。而無量法門之總持門。堂堂在目前矣。曰是何說也。曰是即念佛法門之說也。何以必念佛。正以念即落法界。與其落他法界。不如落佛法界也。曰不嫌著相乎。曰無相可著也。何以故。譬如子聽我說我說有聲子聽成聞聞全是聲聲外覔聞不可得(彼此能所交互反覆可成多疊今文從省舉一反三在善讀者)則子之能聽不立矣。聲全是聞。聞外覔聲不可得。則我之所說亦不立矣。念佛亦然。正當舉念念佛。而已念念是佛。更無念外之佛。為念所念。全佛是念。亦無佛外之念。能念於佛。是故熾然念他佛。熾然無相可著也。夫現前之一念。本自離過絕非。今即以此離過絕非之一念。念彼修證圓滿之洪名。則念念之間。萬德熏染。更何惡之不除。何善之不集。而奚啻持戒乎。曰念佛即淨諸戒。古有是說乎。曰傳戒正範嘗言之矣。其說懺悔法云。或死心參究。實悟無生。或結壇禮懺。求見相好。或專修淨土。帶業往生。(此段本文。係說犯七遮罪者。不得受戒。其下文義甚明。不可誤會。葢七遮罪。即是五逆。大本說彌陀四十八願中。明云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彌陀本願如是。斷不能帶此五逆重業而徃生也。至觀經乃本師釋迦所說。其下下品中五逆亦得生者。似與大本相反。諸家解釋此經。多方和會。其實皆屬牽強難通。當知彌陀發願之不許徃生者。乃在兆載永劫以前。及後願滿成佛。彼時大千世界。彌陀為教主。佛化一統。無非念佛。眾生習慣已久。故不許恃有彌陀攝受。任作重業。即使臨終能念。亦因習慣已久。信力悔力。轉不能真決勇猛。雖有彌陀攝受。亦心力已輭。不能徃矣。本師說觀經之許往生者。彼時淨土法門甫開。下品下生輩。生平未聞。臨終始聞。一聞即念。念畢即終。悔力信力。二俱勇決。更無轉念。故得往生。此剎那頃。稍一遲疑。決難徼倖。其所以生平未聞者。大本經有明文。佛告彌勒。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若聞斯經。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據此。可見菩薩尚爾難聞。況下品下生。平日具諸不善者乎。方今阿彌陀佛名號。人人會念。正與彌陀佛化一統時相同。故造五逆者。斷不能徃生。與彌陀本願正相應。兩經本是各明一義。不勞和會。此說於戊寅年。元墓寫經壇中。五十三晝夜念佛不斷。欲釋此兩經相違之疑求佛加被。忽於正念佛時。若聞人說如上云云。豁然心開。隨筆成文。壇中眾人共見。今載在報恩論中。見月師如此明說不許受戒。正是大善知識。獨具隻眼。其不說明七遮不得徃生者。一則不能不遷就諸家和會之說。二則戒壇中有此等人。既不許其受戒。祇得姑許懺悔。庶不當場揭破。世相能圓。此中具有苦心也)前二法。即道進智嚴二師已收之效。後一法。則永明壽禪師所謂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也。葢帶業云者。謂無作之業。無力懺除。自今以往。更不復作。則雖未證罪福性空之理。而事相已當下清淨。不啻持戒矣。觀經九品往生章。中下品以次。種種生相。其明證也。曰敢問其詳。曰昔蓮池大師。以一句彌陀。全攝六度波羅密。徹悟禪師念佛伽陀。亦同此義。其中尸羅度者。即持戒也。今請為子演暢之。此一句佛。念念慈悲。即殺戒淨。念念定靜。即淫戒淨。念念放下。即盜戒淨。念念誠實。即妄語戒淨。念念覺照。即酒戒淨。夫戒名制止。所以止惡也。戒名三聚。(一攝律儀。一攝善法。一攝眾生。故名三聚)所以進善也。五戒列十重之前。為一切戒之根本。於此能淨。餘可類推。則制止之義。念佛盡之矣。經云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何律儀而不攝乎。又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何善法而不攝乎。又云。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度諸眾生。何眾生而不攝乎。(此三義。菩薩戒彭二林居士所說。最為精要)則三聚之義。亦念佛盡之矣。小本彌陀。以念佛為多福德因緣者以此。大本彌陀。以一向專念為正行。萬善回向為助行者。亦以此也。曰律家歸宿淨土。既聞命矣。敢問教家。曰世尊四十九年中。五時設教。應機不同。天台智者大師。據法華宗旨。判為藏通別圓四教。至賢首師時。因禪宗盛行。別教收機不能盡。復據華嚴宗旨。判為小始終頓圓五教。乃益周備矣。昔蹣庵成禪師。以一喝入五教。謂方喝是有。能入小教。喝已是無。能入始教。道無則原初實有。道有則即今實無。不有不無。能入終教。有喝之時。有非是有。因無故有。無喝之時。無非是無。因有故無。即有即無。能入頓教。一喝不作一喝用。道有而纖塵不立。道無而橫徧虗空。即此一喝。入百千萬億喝。百千萬億喝。入此一喝。能入圓教。吾嘗以淨宗為教內別傳。與禪宗之為教外別傳者。正相對待。一時具眼者。頗韙斯言。今試將阿彌陀佛一句。作一喝觀。則與蹣庵一鼻孔出氣。更無差別。三乘十二分教。一例普收矣。是以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淨土。乃至般若大經六百卷。為眾經中王。而大智度論。謂如來所以說此摩訶般若波羅密者。為欲令眾生念佛三昧得增益故。正為此也。曰教家歸宿淨土。亦聞命矣。禪家如何。曰達磨西來。直指心源。不立文字。而末後以楞枷四卷印心。可知五宗門下。棒喝交馳。語錄塞破四天下。亦無非印心之具。故若但指心源。則上來以阿彌陀佛一句作一喝觀。即於禪宗。攝無不盡。若謂五家宗旨。非異非同。而門庭設施。各不相濫。則此阿彌陀佛一句。又能於其各不相濫處。分別攝之。何則。此一句佛。斬斬截截。直下承當。能攝臨濟宗。此一句佛。密密層層。一絲不亂。能攝曹洞宗。此一句佛。平平實實。儘受商量。能攝溈仰宗。此一句佛。孤孤迥迥。羅籠不住。能攝雲門宗。此一句佛。現現成成。拈來即是。能攝法眼宗。夫彼此相攝。正是彼此相成。禪淨之本無高下。尚待辯哉。末法禪和。借一句話頭。躲跟枯坐。不但於淨土教理。一無所知。即諸家祖師語脈。亦全未體會。而但儱侗顢頇。執禪謗淨。脫空謾語。自欺欺人。實犯大妄語戒而不自知。聞此諸說。亦可以深長思矣。客曰。甚矣。子之於淨土也。可謂能張大其說矣。抑思是一非餘。都成戲論。子又安知彼禪教律三家。不能各各張大其說。以為餘家皆歸宿於彼乎。曰不能也。教者。佛言也。戒者。佛行也。禪者。佛心也。而淨土。則全體佛境界也。舉全體佛境界。而心言行自在其中。初非有意張大之也。既自在其中。則亦何庸是此而非彼乎。且世人都以禪淨並稱者。亦謂既得佛心。自賅言行。而心與境本對待。故大集經。有若人但念阿彌陀。是為無上深妙禪二句也。殊不知上句特下但念二字。次句特下是為無上深妙六字。經意分明以淨攝禪。直謂不念彌陀。不妨是禪。而終不為無上深妙禪。佛言如是。子尚何疑乎。客乃恍然曰。善哉。吾未之前聞也。洵所謂無礙辯才哉。雖然。必若子言。不知此一錄中。若者能如昭凡諸師。為子同志也。曰是無庸慮也。子以是錄為類乎舉子題名錄。昔人固嘗歎羨題名錄。為千佛名經矣。即今直省三年大比列名錄中者。率千數百人。而其間心術學術。易簡正大。可言可行。而不傍門戶。卓然獨有千秋者。曠世不一二。其次傍門戶矣。而未始空言也。其次空言矣。而未始無心得也。則或百年一遇焉。或數十年一遇焉。最下依草附木。乃至終身抱兔園冊。舍利祿之途。不復知有何事者。比比皆是也。生才之難。古今同慨。世出世間。豈有異哉。亦辨乎其志而已。今諸新戒慨然有志斯道。不欲以粥飯僧自了。而發大勇猛。生大慚愧。勤求大戒。以自度度人。則必將內量根器。外察時機。研教或入歧途之迷。參禪又蹈頑空之險。惟日勉勉焉於淨土三經。深心信解。而單提一念。以會歸於彌陀願海中。為末世建精進幢。開正法眼。使諸眾生。咸知念佛一門。賅貫一切。應佛本願。(欲求徃生。全重發願。大小本經。皆有明文。願力真切。則信行在其中矣)決定得生。念自佛亦生。念他佛亦生。雙念自他佛亦生。(三藏中。本無此三種分別。後人欲與禪宗相對。乃援實相無相之義。而為念自佛之說。其實自慧遠曇鸞道綽善導諸師。一脈相承。皆老實念他佛。正以他佛即自佛。無須分別也)一心亦生。(小本言一心不亂者。祇是專修無雜之謂耳。蓮池大師時。因狂禪謗淨。特地推至窮高極妙以折服之。而有事一心理一心之說。其實惟有上三品生者。能到此一心境界。中品便做不到。況下品乎。所以昔人亦多辯論疏鈔。以為主張太過。若必如其說。則龍樹不得判為易行道矣。近見念佛者。多為此四字自疑。以致退墮。故特辯明之)散心亦生。(漢吳二譯大本彌陀經。善導觀經疏。妙叫直指。蕅益要解宗論。堅密十要序。皆有明文。葢散心者。並非浮泛之謂。但不專修念佛。或兼他法門。或雜修世善。而信願堅固。故亦得生)乃至半信半疑而亦生。(漢吳二譯大本有明文)至捷至圓。至穩至易。宗龍義虎。萬善同歸。然後親近彌陀。現生取辦。則豈惟十方上善。把臂同行。抑過去若禪。若教。若律。若淨。諸祖師。常寂光中。咸垂護念。且使是錄也。亦得如吾儒紹興。寶祐。兩朝登科錄。傳信力來。增重法苑。而余今於病榻中。與子問畣解說書寫。往復精神。亦託之以常住不壞。豈非時至理彰。龍天推出。夙緣有在。不可思議者哉。客歡喜作禮曰。是我心也。亦見子之心矣。請詮次前後手草。以勸進諸新戒。並俟同志緇素。共商訂焉。余應曰諾。遂略刪定付之而去。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走在成长的阶梯上:一个故事影响你的一生

    本书编入了中外几百个小故事,从积极进取、感恩世界、培养习惯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心灵点灯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您早日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让你的成长岁月中变得五彩斑斓。
  • exo之一定要幸福

    exo之一定要幸福

    那是一次意外的相遇,他是即将出道的大明星,而她则是一个即将进入公司的小小练习生。作为练习生的她,却跟众多大明星保持着一种莫名的关系。比如说————“天呐,那不是著名钢琴家林楠枫吗?!”“哇,那是不是画家JieRuie?!”“诶诶诶,那个好像是exo的鹿晗啊?!怎么会跟她呆在一起?!”身份莫测,却是他命中注定的恋人。在她生命垂危的那一刻,她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一定要幸福……”
  • 偷星九月天之沧玄二月

    偷星九月天之沧玄二月

    她,是卡伦卡亚最后的公主。他,是卡伦卡亚的皇子。他们是兄妹,相互依靠。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神秘陨石坠落古悉兰,卡伦卡亚消失,带来的是怎么样的命运......(哈哈哈哈,这是一篇短篇小说,所以不要看着简介觉得很长,随时完结,要是觉得结局不好,自己去评论给我写一个你想要的结局呗!但目前还未完结啊,你们可以自己去猜一下剧情在评论哪里,我可能会采纳哦!)
  •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性格气质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构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会使语言锦上添花。
  •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国至尊

    仙国至尊

    “既有长生路,虽漫漫,然我,必一往无前!”“仙道漫漫,若寂寥,自当,……携美同行!”……………………………………………………杨昊,修真界大风帝国天才少年遭人阴谋陷害,流落世俗界,巧得五行灵珠,开启上古修炼法门,自世俗界强势崛起,横扫九界,成无上至尊!
  • 倾城:私逃下堂妃(完)

    倾城:私逃下堂妃(完)

    小鹿新文来袭:《凤凌九州:王妃独步天下》。求收藏:https://www.hongxiu.com/book/7730675504009001#Catalog*凌诗沐,医学院的在校学生,穿越成新娘,却遭准夫君肆意地打骂,不为脸上那道丑陋的疤痕,却为另一个女人。他娶她,不过父命难违。“就你,也配做我慕容成的王妃吗?”她乖顺地默认。“你做了这种事,是要用猪笼浸了沉到水底去。”她大怒,“我做了什么事!”“今日起你回成香院照顾婕妃的一切起居!”她强忍。瞧我疤痕尽退,重做美人,她邪邪一笑。下堂之妃,竟私逃!他火冒三丈。“背叛,不会有好下场!”他一朝为帝,她一朝成囚。她的心,霎时碎成一片一片。
  • 你来自彩虹天堂

    你来自彩虹天堂

    全书收录张芸欣出道十年来最经典的青春小说作品,内含张芸欣海量成长足迹照片和全新撰写数万字新加坡留学故事,带你走进专属于她的彩虹天堂。以这本《你来自彩虹天堂》纪念景安城的《浅蓝深蓝天》青春里的《仲夏夜之星》,打开我们的《胡桃夹子》看《飞鸟穿越换日线》,我手捧《樱花蜜糖》带着《99年以前的彩虹鱼》去往《双子星球》在《南国北岛》听《停留在1997年的第一场演唱会》,他们在唱《陌时绿如歌》,那时候《秋水共长天一色》《花开成海》……
  • 如果我能爱你

    如果我能爱你

    我和宏炳认识了十六年,想不到这混蛋是个GAY,暗恋了我十年,我还竟然一点都没有发觉,直到我爱上了一个女孩。。。
  • 问天独尊

    问天独尊

    少年虽只剩下三年命,仍誓与天比高。雕虫小技也能玩的风生水起、威震八方。丹药一途,更是独领风骚。修仙路上,缘劫一线,看我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