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117

第117章

次辨其同。法智比智与四谛智同体义分。依如毗昙前四谛智在欲界者名为法智。在上二界名为比智。若依成实知现在者亦为法智。知过未者亦为比智。尽无生智与前六智同体义分。前六智至无学果名尽无生。依如成实尽无生智同体义分。无学圣慧能尽惑因名为尽智。能令当果永更不起名无生智。大乘亦尔。他心智者与彼道智法智比智及与等智同体义分。其有漏者与彼等智同体义分。其无漏者与彼道智法智比智同体义分。知法智品无漏他心即名法名智。知比智品无漏他心即名比智。知前二品通名道智。问曰。知彼无漏他心即名道智法智比智。知彼有漏他心之者何故不名苦集智乎。释言。有漏他心智者知有漏事。苦集二智知有漏理。事浅理深。是故虽知有漏他心非苦集智。无漏他心知彼道如迹乘等理浅深粗同。是故知彼无漏他心即名道智。问曰。何故有漏他心粗于苦集。无漏他心不粗于道。释言。有漏他心之者缘事而生。是故粗于苦集之理。无漏他心缘理而起。是故与彼道如等理粗细相似。问曰。无漏他心智者为当知他无漏心事。为当知于道如等理。释言。方便观于道如迹乘等理。究竟终成知他心事。问曰。论说虽十六行但是除訚而非无漏。知他心事既非无漏。云何得与道智同体。释言。从始说为道智。先观道理后就道上测知他心。克论终成近道似道名为道智。非正道体。问曰。若使无漏他心理观后起。从始方便得名道智。有漏他心何故不然。释言。无漏他心智者必从无漏道观后起。故从方便得名道智。有漏他心不必要从苦集观起。为是不同。何故而然。无漏法中道如等理从暖等来常学观察。久观纯熟凝心即见。无漏他心那含果。后方始学观。始观难成。故先观道就上测心。有漏法中苦集之理暖等已上方始学观。有漏他心本来数见。不假苦集二智开导。方始能见故。不从初为苦集智。同义如是(此二门竟)。

次辨相摄。如大智论说。苦集智摄彼法智比智及尽智无生四智少分。观欲界苦摄彼法智。观上界苦摄彼比智。观上界苦而尽漏者即摄总尽智及无生智。故言少分。集智亦尔。灭智亦摄法智比智及尽无生四智少分。摄法比智与前相似。观三界灭断上界结证漏尽者。即摄尽智及无生智。道智摄彼法智比智尽无生智他心少分。摄法摄比摄尽无生与灭智同。观他心中无漏心者。亦道智收故摄他心。法智比智摄四谛智尽无生智他心少分。准前可知。尽无生智摄四谛智及与法智比智少分。观彼欲界灭道二谛断上界结。而得漏尽即摄法智。观上四谛断结证尽即摄比智。此等即摄四谛智也。他心智中摄彼道智法智比智等智少分。知无漏心即摄道智法智比智。知有漏心即摄等智。等智即摄他心少分。相摄如是。

第四门中辨其境界。后约智论。境别有二。一事二理阴界入等名之为事。理则不定。依如毗昙十六圣行名之为理。十六圣行广如上辨。苦下有四。谓苦无常空与无我。集下有四。因集有缘。灭下有四。灭止妙出。道下有四。道如迹乘。若依成实说一切法因缘假有无性之空方名为理。大乘法中因缘有无名二谛理。非有非无如来藏性为一实理。境别如是(此一门竟)。

次约智论。依如毗昙以有漏慧知彼苦下四行之理名为苦智。知彼集下四行之理名为集智。知彼灭下四行之理名为灭智。知彼道下四行之理名为道智。以无漏慧知彼四谛十六行理名法比智。以无漏慧知彼四谛十四行理名尽无生。除空无我。何故如是。尽无生智是息求心近于等智。不能深察空无我理。所以除之。以有漏慧知于他人有漏心事。及无漏慧知于他人无漏心事名他心智。以有漏慧知一切法若理若事名为等智。暖等四心及余等智缘谛理者名为知理。余名知事。若依成实以无漏慧了知四谛名用假有无性之空。名四谛智法智比智。以无漏慧现见谛空名尽无生。不缘有义。圣人以其名用之解知他人心名他心智。以名用智知一切事。及缘谛理名名字智。若诸凡夫取性之心缘一切法但名想识。非十智收。若依大乘圣人以其无漏圣慧知于谛理。名四谛智法智比智尽无生智。以无漏慧知他心事名他心智。以世俗智缘一切法幻化之有名为等智。

第五门中就处分别。处谓欲界乃至非想。分别有四。一所依处。二所缘处。三明起处。四成就处。所依处者智依定生。依如毗昙初四谛智及与比智并尽无生依九地禅。未来中间根本四禅及四空中下三空。处无漏大王不居边地。为是不依。欲界非想是其边地。法智唯依未来中间根本四禅。无色心微不能缘下为法智观。所以不依。欲界如前。等智遍在一切地心。他心局在根本四禅。余悉不依。故杂心云。五通在四禅根本非余地。离欲之人方知他心。是故不依欲界未来。眷属之定支因不具。无力起通故除中间。夫修他心要先观色后测其心。无色不缘他人色故亦不知心。为是不依四无色定。若依成实前之八智并依四禅及三无色。并依时界如电三昧。于彼四禅法比智中游观无漏亦依非想。故彼论说。从非想地无漏心后入灭尽定。未来中间彼论不说。等及他心与毗昙同。大乘法中前之八智依欲界定乃至非想。诸佛菩萨一切地心皆与如理实相合故。等智如前。他心一智始修之时与声闻同唯在四禅。究竟终成在一切地。诸佛菩萨在一切地皆能了达众生心故(此一门竟)。

所缘处者依如毗昙初四谛智及与等智通缘三界。法智一种唯缘欲界。比智一种缘上二界。尽无生智义则不定。若以灭道法智为体缘于欲界对治之法。若用比智而为体者缘上二界四真谛法。他心一智随人不定。得愿智者能知三界心心数法。不得愿智者于四禅中随于何地起他心智。唯缘自地及下地心。不知上地以地度故。若依成实十智皆缘三界之法。大乘法中初四谛智尽无生智等及他心通知三界。法比二智始如毗昙。久修纯熟通知三界一切处法。于三界中在先观者即名法智。以前类后通名比智(此二门竟)。

次明起处。随身修生名为起处。依如毗昙初四谛智比智等智尽无生智一切地起。他心智者欲色修起。法智唯在欲界修起。成实法中前之九智一切地起。他心一智应同毗昙。大乘法中前之九智与成实同。他心一智始同毗昙。究竟终成一切地起。诸佛菩萨随身何处皆知一切众生心故(此三门竟)。

次论成处。所得不失名为成处。依如毗昙前之六智随所修得俱不退失一切处成。无漏生上不失下故。退则不成。尽无生智随身成就。更不生故无他地成。等智之中差别有四。一不善等智。唯欲界成。上界无故。二善等智。在下成上上不成下。若有生上则失下故。三秽污等智。于一切地未断处成。断处不成。四不隐没无记等智。随身成就。生上生下悉皆不成。他心智中无漏他心但使修得而不退失。一切处成。有漏他心四禅已还随身何处在下成上。上不成下。如依初禅所发他心。大梵已还一切处成。依第二禅所发他心光音已下一切处成。余类可知。成实大乘于一切处成就一切。彼说生上不失下故。

第六明其诸智相缘。苦集二智各缘二智。缘于等智及他心中有漏之智。以此二智苦集性故。灭智一种于十智中一切不缘。缘无为故。道智法智及与比智各缘九智。彼缘道故除却等智。有漏法故。法智缘九除却比智。比智缘九除却法智。界处别故。尽无生智他心等智此之四种各缘十智。毗昙如是。若依成实苦集灭智与前相似。道智缘八。除等他心。彼非道故。法智比智尽无生智及他心智齐缘十智。缘智如是。

第七门中明根相应。同时共缘。是相应义。于中约就二十二根明智相应。二十二根如上广辨。眼等六根通男女根并及命根以之为九。加五受根及信进念定慧根合为十九。加三无漏为二十二。根别如是。次约智论。依如毗昙初四谛智法智此智十一根相应。所谓意根喜乐舍根信进念定及三无漏根。在初二禅喜根相应。在第三禅乐根相应。若依未来及中间禅。并及四禅已上根摄者舍根相应。在一切地皆与意根信进念定五根相应。在见道中未知相应。在修道中知根相应。在无学果无知相应。此三位中慧数与余心法相应。智体是慧。是故不说慧根相应。以是意地无漏法故不得与彼忧根相应。余非心法不能同缘。是故不与眼等五根男根女根命根相应。尽无生智九根相应。前十一中除未知根及与知根。在无学故他心智中是无漏者十根相应。前十一中除未知根。见道位中不能了达他人心故。云何得与无知相应。彼他心智虽不与彼尽与无生二智相应。得与无学等见傍边心法相应。是故亦名无知相应。是有漏者八根相应。前十一中除三无漏与余相应。等智一种十根相应。所谓意根信进念定及五受根。成实法中诸心心法前后别生不说相应。大乘所说多同毗昙。所言异者无漏他心通在见道。菩萨在见亦能了达他人心故。

第八门中明修智义。依如毗昙要唯有二。广分有十。所言二者于中两门。一就行修得修分二。现在修起名为行修。依现所起。种类增明。在于未来现成彼法名为得修。相状如何。如苦谛下具苦无常空无我等四种圣行。现观一行名为行修。未来苦下四行增明亦为得修。若依成实但立行修。破彼得修故。彼成实九智品云。未来未起云何有得。若未来业已有得者一切未来未起之法皆应有得。以何障故有得不得。此是初门。二就得修习修分二。先曾修得中间退失后还得者名为得修。如人先得初禅定竟后起欲结退失彼定。后断欲结至彼第九解脱道。时先所失者今还得之。虽未现入而得属已说为得修。如是一切于现在世方便修起名为习修。成实论中但立习修。破彼得修故。彼成实九智品云。若不现入云何名得。如人自言。我善知书而不成一字。彼亦如是。何有此义。二修不同。有此两门。次广论十。于中略以三门分别。一列十修。二明所修心智差别。三广明修。言十修者如毗昙说。一自分修。如见道中。现观苦谛未来还于苦行增明。不及余谛名自分修。余亦如是。二增观修。如见道中。于彼苦集灭比智边兼修等智名增观修。是义云何。如人依于未来禅上地入见谛道。至彼苦集灭比智时。能令欲界及未来禅等智增明。不修上智。乃至四禅皆亦如是。唯修自地及下等智而不修上。何故唯此三比智边得修等智。凡夫本来曾依等智厌下苦集。欣求上灭而不能得。后入见道三比智时。断上二界迷谛惑尽适彼所作。故能令彼等智增明。何故于彼道比智边不修等智。凡夫本来不修圣道。故道起时不修等智。三离欲修。如离欲结。至第九品解脱道时。初禅地中有漏功德悉皆得之。如是一切。四同治修。人以义同。论中无名。其义云何。如欲界中修道烦恼。未来禅中漏无漏德同能治断名为同治。修相云何。彼无漏中有四法智及与等智。此五种中趣起一种断彼欲结余者悉得。以无障故。欲结如是。初禅修七。

同类推荐
  • 杜环小传

    杜环小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苑

    异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史谏草

    左史谏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词综

    词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owley's Essays

    Cowley's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向北,向北

    向北,向北

    新世纪的曙光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在这新的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里,人们都在筹划着用什么姿态或者准备什么礼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的这一套“黑马长篇小说丛书”,也是一份献给新世纪的礼物。因为它从现在起将陆续出版,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世纪之初,可以说也是一项跨世纪的文学工程。
  • 娆庶

    娆庶

    断掌者。天生命硬,终身难遇白头郎。红杏出墙,无儿无女病卧床。她是天煞孤星。十三岁父母双亡。身边只有身体羸弱的姐姐。无奈何只好寄养在舅舅家里。她明明是将军嫡女,却在候府过着连婢女都不如日子。舅舅的怨恨,舅母的虐待,表哥的窥视,表妹的鄙夷,最可恨的竟是亲姐姐的狠毒陷害和夫君的冷酷鸠杀。本以为一死百了,谁知她承天眷顾,得以重生。苍天在上,她夏侯烟雨发誓:这一世她不会忍让,不会懦弱,不会再让人欺凌。这一生,她只做刀俎,不为鱼肉。负她者杀,害她者死。亲人也好,朋友也罢,她夏侯烟雨只为自己而活,谁也别想再利用她……
  • 牛奋
  • 娘子别跑:捡个妖夫来种田

    娘子别跑:捡个妖夫来种田

    她,大云皇朝的长公主,噢!不,该说是二皇子。只因当朝国师一句“龙生两子,必有一妖。”从此女做男身。封王又如何,将我母子发配到这贫瘠偏远的南荒,想的不就是任由我们自生自灭。想我堂堂新时代女强人一枚又怎会如此落魄,想要我不好过,我便要过得比你们任何人都好。种田发家,开辟疆土,当我富可敌国,又有谁能耐我何。遥遥云游“启禀主子,前面有一尸体挡路,还未死,如何处理。”“拖走,别弄死,记得收取报酬。”“多谢救命之恩,小生无以回报,只好以身许。"妖孽般的容颜,卖萌的表情。所谓打不过就跑,只是......“娘子别跑啊!你要对人家负责!”
  • 既是黄昏也是黎明

    既是黄昏也是黎明

    在三战爆发后的五年时间里,战争遗留下来的生化武器并没有消散殆尽,世界各地出现“异人类”,城市毁灭后,生存地区成为了“国家”。主角艾克在身世成迷的情况下,和自己的队友为了人类的未来在不断奋斗,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两位特殊的“首领”,解开了他的身世之谜以及一个巨大的阴谋......
  •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

    人生是洒满珍宝的荒原,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一路上有朋友,也有对手,更多时候,陪伴我们左右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当等不到黎明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充电;当冷雨来袭的时候,我们只能为自己取暖;对自己狠一点,我们才会变成马力强大的发动机,自我充电,自我发热。只有内心有了光和热,即使在最阴霾的日子,也会获得温暖和力量。对自己狠一点,如同点燃一支 火把,点燃沸腾的热血;对自己狠一点,如同你在春天里播下一颗成功的种子,总能等到金灿灿的收获季节。你准备好“狠”字当头了吗?当我们无法改变世界时,那就改变我们自己。
  • 盛宠在侧:霸道丞相绝色妃

    盛宠在侧:霸道丞相绝色妃

    “你爹是冤枉的,如果我说,我可以帮你报仇并且洗刷冤情,那么,你将如何报答我?”“如果你能助我报仇并且洗刷冤情,那么我慕容幽答应,今生甘愿为你所用。”“如果我说,要你做我的女人呢?”为替家人洗刷冤情,她与他达成了协议,甘愿成为他的女人,而他,皇甫墨,南临国权倾天下的丞相大人,霸道腹黑,谋天下,夺皇权。他的盛宠,教她心动,他的利用,令她心寒,爱上他,是她的劫,她想要的,不过是一世一双人,而他,心中却隐藏了太多的秘密,他想要的,原来是这南临国的江山。当天下已掌握在他手中时,她却说,我与这天下,你选择谁?如果你喜欢这本书的话,不介意收藏一下啦,么么哒。
  • 缘起元灭

    缘起元灭

    缘因我而起;元会否因我而灭?我在现今国度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不幸的是,在最后全军覆没,唯我一人得以幸免!当醒来时、以是人类,六千多年后的远古部族、帝国分征时代!
  • 血祭苍天I

    血祭苍天I

    悠看着浑身颤抖的流云流着泪,微笑着捧着他的脸,可自己却止不住泪水的流下。“没关系的,流云,明天,你还是可以看到我的笑容的!对吧!所以说………”――悠说着把沾有血迹的剑缓缓地拿起来塞给流云。当然…………不对!我可是很自私的人,我就要你今天只属于我的笑容,哪怕只有一天的笑容!也不愿意让你的笑容留到明天献给别人看”――流云聚力把剑捏的粉碎,随后把悠拥入怀抱。“笨蛋流云!!!”――悠把头埋入流云的怀中。“啊~我就是个笨蛋!这个世界……不是我想要的……………”――流云看着正在崩坏的世界。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