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55

第55章

次辨其相。问曰。何业能得苦受乃至何业能得舍受。释言。恶业能得苦受。善业能得乐舍二受。恶业得苦。义在可知。善业之中。何者得乐。何者得舍。毗婆沙中两师别论。一师释云。善有三品。谓下中上。四禅已上上妙之善。能得舍受。故彼论言。得不苦不乐。是说为上善。中下二善。皆得乐受。问曰。下地以何义故无舍受报。毗昙释言。下地是粗。舍受是细。下地不寂。舍受寂静。又复下地作善之时。但为受乐不为于舍。是故下地无舍受报。如此说者。三禅已还无有报心。而命终者。无报舍。故一师所立。三品善中。上下二善。能得舍受。中善得乐。如此说者。三禅已还。亦有报舍。有报舍故。三禅已还。报心之中。亦得命终。成实法中。同向后说。三品善中。上下二善。能得舍受。下者能得三禅已还舍受之报。上者能得四禅已上舍受之报。良以善法起不顿成。始微次著终则微妙离相寂静。是故上下同得舍受。中得乐受。问曰。舍受既从善生酬遂善因应名为乐。以何义故说名为舍释言有以。下善所得。通应名乐。以轻微故。觉心不了。故名为舍。上善所得实是胜乐。以寂静故。舍粗觉心。故说为舍。问曰。所感上下二乐名为舍者。能感之善应名无记。释言。不类。夫无记者。不能记得当来果报。方名无记。良以记法生果为义。但令生果。斯名为记。乐者是其觉知为义。上下二乐。觉心微少。故不名乐。说为舍矣。问曰。下善所得乐果。觉心微故便名舍者。下不善业所得微苦。觉心亦少。以何义故。不名为舍。释言。不类。苦性粗重。违心义强。皆有觉知。故不名舍。乐性轻薄。起不违心。生觉义微故说为舍。问曰。苦乐并从业生。以何义故苦粗乐微。释言。三界有为之法。体是无常生灭行苦。彼苦受者。用彼微细行苦为体。苦上生苦。苦增故粗。彼乐受者。亦用微细行苦为体。苦上生乐。浮薄故微。以苦粗故。轻重之苦。皆名苦受。以乐微故。粗为乐受。细为舍受(此二门竟)。

第三门中。就处论之。处谓三界五道差别。先就三界分别其相。苦受业者。依如毗昙。起在欲界。所得果报。亦在欲界。若依成实。苦受之业。起通三界。系属欲界。欲界正起。上界寄起所得果报。起通三界。系属欲界。欲界是其正受报处。上界是其寄受之处。问曰。上界云何起苦。释言。上界报欲尽时生忧恼心。忧恼即是苦受摄也。故彼论言。苦乐随身至于四禅。忧喜随心至于有顶。忧苦并是苦受摄故。乐受业者。依如毗昙。在欲色界三禅已还。所受之报。亦在欲色三禅已还。若依成实。乐受报业。三界遍起。系属在于三禅已还。三禅已还。是正起处。三禅已上。是寄起处。所得之报。亦通三界。系属在于三禅已还。三禅已还。是正受处。三禅已上。是寄受处。舍受业者。起通三界。受报不定。若依成实。三界受之。问曰。舍受既通三界。何故经中。说四禅上有舍受乎。成实释言。四禅已上。更无余受。故偏说舍。然实舍受。非不通下。若依毗昙。唯四禅上有舍受报。下地无之。下地设有受。是方便舍。三界如是。次就五道分别其相。苦受业者。五趣通起。受报亦然。下三趣中。受总报若。人天二趣。受别报苦。乐受业者。依如毗昙。五趣遍起。所得乐果。有总有别。总报之果。唯在人天。别报乐受。唯除地狱遍余四趣。此云何知。如杂心说。善业有四。一现报业。二生报业。三后报业。四不定报业。此四种中。地狱造三。除现报业。以地狱中无善报故。余四趣中。具起四业。明知。余趣通有善报。若依成实。实受之业。五趣通起。所得乐受。亦遍五道。故彼论言。善业大利。得人天报乃至涅槃。善业小利乃至三涂亦得少乐。舍受业者。依如毗昙。人天通起。报在色天。若依成实。舍受之业。五趣通起。受果亦然。三受报业。略述如是。

三界系业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能系二 所系三 处分别四 治断五)

第一释名。三界系者。所谓欲色无色系业。欲谓欲界。染爱尘境。名之为欲。欲别上界。名为欲界。然欲界中。亦著己身。但欲五尘。下有上无。为别上界。就欲名矣。色谓色界。对下以名。应名无欲。以此界中著内色形。从其所著故名为色。色别上下称曰色界。言无色者。谓无色界。从其所取。应名心界。以此界中绝其色报。背下彰名。故云无色。以斯别下名无色界。言系业者。释有四义。一就业体以辨系义。有漏之业体属三界。是故名为三界系业。二就得果以辨系义。有漏之业受报之处。定在三界。是故名为三界系业。三就业果相对辨系。于三界中。业果相缚。是故名为三界系业。故成实云。始从地狱乃至他化。于中受报名欲界系。始从梵世至色究竟。于中受报名色界系。始从空处乃至非想。于中受报名无色系。四对惑辨系。为其当界烦恼缘缚。故名系业。问曰。业果共相缚故名为系者。以何义故不名系果。偏云系业。释言。就果说系亦得。今据业门故名系业。又业是本故偏说之。又问。烦恼亦能系果。以何义故不说烦恼以之为系。偏云系业。释言。烦恼理亦是系。今就业门故云系业。又业正种故偏说之。问曰。无记不定报业何界系乎。成实释言。是欲界系。所以者何。能是欲界业果报故。又问。系业系法何别。释言。系业局在三业。不通余法。若论系法。通业烦恼及彼相应心心法。等皆名系法。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能系。于中有四。一漏无漏相对分别。有漏是系。无漏不定。小乘法中。一向不系。大乘法中。无漏有二。一者真证。一向不系。二者缘照。亦系不系。望分段果。不集不招。故名不系。望变易果。因果相缚。亦名为系。谓于变易世间之中。受果报故。二就善恶无记分别。若言业体定属三界。又为当界烦恼缚故名系业者。一切有漏善恶无记。斯名系业。若言得果定属三界。又在三界因果相缚。名为系者。有漏善恶名为系业。无记不系。无果报故。就彼善恶二业之中。不善之业定系欲界。善业有二。一定二乱。乱者所谓施戒等善。系属欲界。定者所谓八禅定业。八中四禅。系属色界。四空定业。系属无色。三就身口意业分别。身口二业系属欲色。意业一种。通系三界。四就罪福不动分别。罪者所谓不善之业。福者所谓散善之业。言不动者。八禅定业。此三种中。罪福二业。系属欲界。不动业者。系上二界(此二门竟)。

次辨所系。于中有二。一对系业。明其所系。二对系法。明其所系。业所系中分别有四。一就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有漏报法从业所生。是业所系。无漏不从有漏业生。非业所系。若依成实。一切有漏皆从过去有漏业生。是业所系。无漏之法。亦从过去施戒等生。但是业果而非业系。何故如是。经中说有不系受故。又无漏法起必藉因。生必托缘。过去所修施戒等善。以之为缘。方便无漏以之为因。因力大故。所以不系。论释如是。若言因果共相属著名之为系。理亦无伤。大乘法中。真证无漏。非业所系。变易无漏。是业所系。二三性分别。依如毗昙。无记法中报无记法。是其业果。为业所系。余非业系。若依成实。有漏法中三性之法。皆从过去有漏业生。是业所系。故彼论言。我说业报有其三种。善恶无记。言善报者。有人过去修善法故今报纯善。不善报者。不能男等贪欲之报。毒蛇蝎等嗔恚之报。如是一切。无记之报。义在可知。是业报故。是业所系。又彼论言。诸所生法皆业为本。若无业本云何能生。故知。诸法皆业所系。三内外分别。毗昙法中。众生内报从业而生。是业所系。外山河等一切境界。不从业生。非业所系。问曰。一切山河大地乃是众生依报之果。云何说言非业所系。又人作善便生好处。若人造恶便生恶处。云何说言非业系乎。毗昙释言。外山河等。还用外法四大为因。不由业起故非业系。言作善业生于好处作不善业生恶处者。业力如风。善业风故。吹诸众生。好处受乐。恶业风故。吹诸众生。恶处受苦。然所住处。不由业起。故非业系。若依成实。一切内外皆是业果。并是所系。问曰。外法非众生数。先自有之。不由业有。云何说言是业系乎。又复外法同类相生。如豆生豆麦生麦等。何用于业而云业果业所系乎。成实释言。外法虽复非众生数。而是众生共业果故。亦从业起。若言外法同类相生不由业者。是义不然。云何不然。如彼众生。虽从父母和合所生。亦假于业。外法亦尔。虽复同类。迭相因起。由业。何伤。又一切物。不尽从于同类因生。如劫初时。一切万物无因而起。明知。由业。由业生故是业所系。四三聚分别。言三聚者。所谓色心非色非心。依如毗昙。色法之中。唯报五根及彼扶根色香味触。是其业果。业之所系。自余一切方便长养眼等五根及外五尘。皆非业果。非业所系。心法之中。唯有报生心心数法。是其业果。业之所系。自余一切三性心法。皆非业果。非业所系。非心法中。唯有命根无想天报众生种类及彼相应生住灭等。是其报法业之所系。余皆非报。非业所系。若依成实。有漏法中。一切色法。一切心法。及非色心。通是业果。是业所系。上来四门。对业分别。次对系法明其所系。依如毗昙。欲界地中一切有漏。为欲界中烦恼缘缚。名欲界系。色界地中一切有漏。为色界中烦恼缘缚。名色界系。无色亦尔。成实论中不存此义(此三门竟)。

次就处所分别系相。依如毗昙。欲界系业。唯欲界起。受报之时。亦在欲界。色界系业。起在欲色。受报之时。唯在色界。不通余处。无色界业。三界通起。受报之时。必在无色。问曰。何故下界之中得起上业。身在上界不起下业。释言。以其界地断故。身生上界。下地法断。是故在上不起下业。问曰。若既欲界系业唯欲界受非余处者。如经中说。洗僧之福。得生梵世。洗僧散善。是欲界业。云何而得上界受乎。释言。洗僧福德因缘导生禅定。故生梵世。非洗僧福亲能生彼。经就远缘故。说洗僧得生梵世。又问。禅定是上界业。唯上界受非下界者。经说。修慈正报梵世。后生欲界身心无恼。云何而言非下界受。释云。慈体是上界业。唯上界受。经中所说。后生欲界身无恼者。彼修慈时。前后方便。身口柔软不恼众生。此之方便是欲界善故生欲界。身心无恼。若依成实。三界系业当地亦起。在他界中亦得寄起。如在欲界修起八禅。则是下界寄起上业。又在上界起邪见等。则是寄起下界不善。又如初禅婆伽梵王语诸梵众。汝但住此。我能令汝尽老死边。汝等不须诣瞿昙所。亦是寄起欲界不善。又诸梵等。见佛礼拜发言赞叹。则是寄起欲界善业。问曰。上界邪见等心是无记法。云何说言下界不善。成实释言。经说。邪见是苦因缘。其犹苦报所有四大一切皆苦。邪见如是。云何无记。是不善故。系属欲界。又成实中。三界之果。亦得寄受。如上二界。报欲尽时。心生忧恼。此之恼苦。系属欲界。上界寄受。又经中说。洗僧之福。得生梵世。亦是上界寄受欲果。又经中说。修慈因缘。正生梵世。后生欲界身心无恼。亦是欲界寄受上报。大乘法中。同成实说。一切诸业。皆得寄起。悉得寄受。乃至正报。亦是寄受。非直残气(此四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黑道大小姐引领风骚

    黑道大小姐引领风骚

    “就是她。”说着,那个男人便抓住了冷月。“你们干什么。”冷月冷静的问着。“放心,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只要你乖乖合作就好了。”那男人说完便将冷月带到了校园里的一个废弃教室内。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呢?冷月问着自己。“喂,上次你们保护的妞在我手里,如果想保她平安的话,就马上过来这边的废弃教室。”其中一个人拿着电话说着。咦?冷月似乎察觉到了:“你们是不是上次在门口闹事的人?”“你刚认出我们?”“你们不是已经被朱雀帮逐出去了吗?怎么还敢乱来?”冷月有些生气的问着。
  •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集作者多年实际操作之经验,吸取多家之长,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要旨,融合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知识,坚持科学料理、合理搭配,以期使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本书为该套菜谱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夏季顺时养生为主,再根据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向读者介绍了几百种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烹饪的家产菜,简单易学,一看就懂,菜谱的搭配又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实用的一本家庭常用菜谱。
  • 至尊狼少

    至尊狼少

    “有美眉不泡!纯属有病”……他是一只狼,从不放过身边的任何一个美女,他是一个谜,由孤儿瞬间变为华夏神秘组织的太子,他是一个神,驰骋华夏,震撼世界,坐拥天下至尊,怀揽无尽美女,浮华背后,黑暗世界,他越变越强大,看他如何操纵人生旅途,颠覆世界,书写华丽传奇。
  • 破神传

    破神传

    天使与恶魔的结合,天堂与地狱的轮回,到底他的命运、她的命运以及他们改怎么样改写?进入利润卡琳学院的萧寒等人,会有怎么样的奇遇?在一次又一次不断的探索,提升自己战能,到了最后他到底发现了什么?领悟了什么?
  • 宇宙化劫

    宇宙化劫

    他曾经是神灵——人造神灵,重生之后,他成为了唯一可以将战气和魔法修炼到顶峰,然后重新成为神灵的人!“愿望术,我要金山银山,我要美女啊——”——九级魔法:愿望术。茫茫世间无觅处,蓦然回首梦始惊;征战一生所为何,酸甜苦辣心不变!(没有创建Q群,皆因书成绩不好,二来自己是兼职,每天还要上八小时班。不过今早居然有书友加我Q!所以创建了一个群:329478493,此群作为现在、将来书的兴趣群。)
  • 无敌心剑

    无敌心剑

    三界情海出身的他单单少了一根情丝,她耗尽两千年的风月等来的却是他的寒刃,血溅冰锋始知情根深种,几度轮回,因果循环,失却当年的所有,能否追回前世的真爱……
  • 心漠月天

    心漠月天

    一切都那么巧合,而冰蓝心的直觉告诉自己不会这么简单。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冰蓝心觉得自己像是提线木偶任人摆布。她发誓,她要变强!只有强者才能保护自己所在意的一切!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所在意的人!!
  • 护国功贼

    护国功贼

    郑者窃玉好儿郎,尾生抱柱等娇娘。韩寿偷香终得手,唐寅三笑点秋香。别人重生在古代,不是王侯便是将相,最不济也弄个世家公子。可陆晨却重生在一个贼身上。贼虽令人不齿,但却可以偷小姐……架空历史,安国定邦。逗鸟赏花,窃玉偷香。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倒转流年樱花之恋

    倒转流年樱花之恋

    她,普普通通的一个乐观的女生,当她面对上三个性格不同的王子般完美的三个男生,她该如何选择,是邪魅痞气,时而逗弄自己时而为了自己拼尽全力做事学习时的他,是温柔阳光,如同暖阳一般给他温暖默默她解决事务的他,还是好似冰山一般,却是内心害怕孤单却因着现实不得不一人成长面对的他。“其实,我不想伤害他们,但我却始终只能选择其中一人,我想让所有人快乐,却不得不偷了他们的心却无以回报。”
  •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