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3900000082

第82章

次辨制立。以何义故立此三行不增不减。解有八义。一行性不同。定数是止。慧数是观。舍数为舍。二行相不同。住缘是止。知法是观。调停是舍。三功能不同。止能息乱。观能断惑。舍能违治。四修时不同。如涅槃说。心慢修止。烦恼增强戒律羸损诸根不调。于善疑悔则宜修观。定慧不等则须修舍。又经宣说。定慧平等则宜修舍。五行门不同。如涅槃说。彼空三昧名之为止。以心住空离分别故。无愿三昧说之为观。慧观生死能断舍故。无相三昧说为舍行。证入涅槃舍众相故。六依境不同。多门如后。今此且依一相论之。依事修止。如世八禅。住事中故。依法修观。观察诸法苦无常等名为观。故依理修舍。证空平等舍众相故。七随人不同。多门如后。今且依一相辨之。如涅槃说。声闻缘觉定多慧少。菩萨之人慧多定少。诸佛如来定慧平等。说之为舍。八所为不同。如涅槃说。为三义故。所以修止。一为离烦恼依禅伏结。二庄严大智依禅发慧。三为得自在依禅发通。为三义故。所以修观。一为观生死果报过故依慧灭苦。二为增善法依慧离业。三为破烦恼依慧除惑。为三义故。所以修舍。一为调定慧其令平等。二为证空舍离有相。三为得中道故离有无。制立如是(此四门竟)。

次明修起次第之义。于中次第略有四阶。一制发舍。二止举舍。三止观舍。四定慧舍。此之四门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前之两阶行修方便。后二修成得法相应。前方便中有始有终。得法亦尔。故有四阶。制发舍者。方便之始对治昏觉。昏谓昏睡。觉谓八种恶觉烦恼。言八觉者。所谓欲觉.恚.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若有恶觉则便制之制心住于数息门等。昏则发之念身无常。三恶道苦。佛法欲灭。以此鞭心令去睡昏。昏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举舍者。方便之终对治沉掉。沈谓沉没。掉谓掉动。心志浊闷名之为沈。心数异缘说以为掉。掉则修止止心鼻端眉间足指。随在何处。沈则修举念身无常苦无我等。沉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观舍者。得法之始所治有三。一对爱见以明修治。四住烦恼分为爱见。初一是见。后三是爱。于此门中修止治爱所谓世俗八禅方便。修观治见所谓出世无漏方便。止观双修离于偏习。是时名舍。二对痴爱以明修治。五住烦恼分为痴爱。无明名痴。余四名爱。于此门中修止治爱。修观治痴。痴爱俱离。止观双修。是时名舍。三对痴妄以辨修治。直就无明住地之中有闇有妄。迷覆诸法名之为闇。妄有所取说以为妄。如地持说。如是如实凡愚不知是其闇也。起八妄想是其妄也。于此门中修止治妄。如地持中。佛为讪大迦旃延说。不依地等一切法想而修禅定。马鸣论中亦同此说。离一切想名为修止。修观对治痴闇之心。故地持云。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离言性及知无量世谛方便名之为观。双修离于偏习是时名舍。定慧舍者。得法之终更无别治。于前止观所除烦恼究竟尽处所成行德为定慧舍。修起如是(此五门竟)。

次约境界分别三行。于中义别略有三阶。一三法相对以辨三行。二两行相对以辨三行。三历就一法以辨三行。初就三法相对之中别有二门。第一约就事法及理以分三行。事者所谓阴界入等。依之修止。如世八禅。法者所谓苦无常等。依之修观。理者所谓第一义空。依之修舍。舍离众相。二约三谛以分三行。言三谛者。一是世谛谓法有相。二第一义谛谓法无相。三一实谛谓法非有非无之相。此三门中起修不定。从事入理依世修止。如世八禅。故依真修观观诸法空。从寂起用依真修止。离分别故。依世修观观诸法故。依一实谛修习舍行舍有无故。故地持中随事取者名平等观。随如取者名平等心。等犹止也。舍离有无名第一舍。上来约就三境辨行。故约二境。言二境者。一世谛法。二真谛法。通而论之于此二中不起妄想通名为止。照见二谛俱名为观。故地持中不起妄想说名为止。了知二谛同名为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于中别分起行各异。若就观入依世修止依真修观。若论起用依真修止依世修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次就一法以辨三行。随于何法何事之中摄止安住即名为止。照察名观。止观调停名之为舍。约境如是(此六门竟)。

次就位论。位别有五。一外凡位。二内凡位。三见道四修道位。五无学位。通而论之一一位中皆具三行。于中别分进退有三。一义分别外凡位中修世八禅。名之为止。内凡位中学观谛理。名之为观。见道已上证理平等同名为舍。第二义者内凡位中安心谛理而未能见。说之为止。故见谛前名为定净。见道位中始见谛理。名之为观。修道已去定慧调停说名为舍。第三义者见道已前同名为止。见修二道照理名观。无学位中得涅槃果舍离十相。故名为舍。位别如是(此七门竟)。

次就人论。人有五种。一是凡夫。二是声闻。三是缘觉。四是菩萨。五是如来。通而论之人人皆具止观及舍。于中别分略有三义。一凡夫之人修世八禅。但有止行。声闻缘觉观察四谛十二缘等。有其观行。菩萨及佛证法平等。有其舍行。二凡夫有止。义如前释。菩萨二乘同观法性。有其观行。佛证涅槃。有其舍行。三除凡夫直论贤圣。声闻之人住寂名止。菩萨了知差别法界。名之为观。佛得涅槃。有其舍行。止观舍义辨之粗尔。

三慧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就位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就人分别五)

第一释名。言三慧者。经中或时名闻思修。或复说为闻思修慧。通释是一。于中别分义有宽狭。若当直言闻思修者。其义则宽通一切。通一切中始受行法通说为闻。于所闻法分别简择通名为慧。依法正行通说为修。若当说为闻思修慧。其义则狭局在般若。不通余行。就般若中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简义名思。从思得解名为思慧。进习名修。从修得智名为修慧。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三慧皆用慧数为体。慧依法成。法有三种。一教。二义。三者行法。三藏言数是其教法。三谛之理是其义法。三乘行仪是其行法。于中别分依教起闻。依义入思。依行起修。通而论之依一一法皆具三慧。于教法中初受名闻。简择是非说以为思。成就闻持陀罗尼行说以为修。于义法中有其三种。一者世谛。二第一义谛。三一实谛。通而论之于此三谛初受名闻。简择名思。成就正智说以为修。随相别分依于世谛成就闻慧。世法可为。言教及故依第一义成就思慧。理出言外。正智思量方能及故依一实谛成就修慧。一实精微正证修行方能见故。于行法中初受名闻。简择称思。造行曰修。又复前三随教修行通名为闻。舍言趣证说以为思。得证相应说之为修。又复证相初来现心义说为闻。盖乃是其不闻闻矣。正得名思。得已上进说名为修。体性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通则位位一切皆具。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准依毗昙外凡位中初受师教说为闻慧。五停心观总别念处想心观行未得禅定修慧法故。判为思慧。暖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又更分别五停心观依教之始。判为闻慧。总别念处背教已远观心转强。判为思慧。暖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成实法中念处已前初受师教。随闻得解。判为闻慧。念处位中堪能自心分别简择说为思慧。暖等已上现见空理说为修慧。问曰。成实三慧如是。此三慧中解知何法。有人释言。闻慧地中以阴分生得众生空。思慧地中别观五阴坏苦无常成前生空。兼趣法空。暖等已上总观五阴行苦无常得诸法空。盖是人语不关经论。若当闻慧但解生空。法空寂闻竟在何处。若当思慧坏法以成众生空者。法空寂思复在何处。若修慧地唯解法空。生空寂修复在何处。二空之理皆藉初闻。次思后修方能悟入。而言生空但有闻慧而无修慧。法空有修而无闻思。岂非谬浪。当知闻慧具闻二空。思慧地中具见二空。修慧地中具见二空。不得偏取。大乘法中位分不定。据始为言。习种位中依教悟解成就闻慧。故华严中宣说。十住随所闻法即自开解。性种位中舍诠得义成就思慧。解行已上修习出道成就修慧。次胜以论。种性地中于出世道但可闻知。未能思量。同为闻慧。解行位中能观出道判为思慧。初地以上正行渐增。判为修慧。次上以论。习种性种直尔成就出世种子。未能方便趣入出道。三慧俱无。解行位中能起方便趣入出道。于出世法能闻能思具闻思慧。故地持中说解行地具足闻慧思慧思惟。初地已上发起正行说为修慧。极上以论。一切地前成就教行同为闻慧。初地之中始观人如判为思慧。二地已上证心转增判为修慧。位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欲色无色界等。杂心中说。闻慧局在欲色两界不通无色。无色无形不能听受。是故无闻。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何故如是。上界报静。敛思量则与禅定修慧相应。故无思慧。问曰。上界若无思慧应无觉观。释言。上界所有觉观修慧所摄。故得有定。修慧局在色无色界。不通欲地。一切禅定修慧摄故。上界有修。欲界无定。故无修慧。瞿沙所说闻思同前。修慧一种遍通三界。彼说欲界有禅定故。成实所立闻慧如上。思慧不定。随教之思局在欲色。推义之思遍通三界。此云何知。论解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彼说觉观三界皆有。明知遍通通修三界。彼说欲界有电光定。明修通下。大乘三慧并通三界。何故如是。菩萨虽在无色界中能来佛所听受正法。又得闻持陀罗尼故。具受一切诸佛教法。是故闻通。菩萨常思。是故思通。大品宣说。欲界有定。是故修通。界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就人论。人谓声闻缘觉菩萨。通而论之人人皆具。于中别分声闻之人闻教悟道成就闻慧。是故当相说为声闻。缘觉深思十二缘义成就思慧。是故当相说为缘觉。缘者是义。觉谓思也。菩萨善修俱利之道。成就修慧。是故当相说为菩萨。菩萨此翻名道众生。以修自利利他道故。三慧如是。

三种般若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百变狂神

    百变狂神

    融合魔兽精魂,化身成为各种魔兽,进行战斗。浴血奋战,屠戮千万英豪,他既是英雄,又是屠夫。疯狂的复仇之路,这是一个英雄的崛起之路,这是一个狂神的杀伐之路。神奇的功法,神秘的家族,惊天的远古谜团,随着凌云的复仇之路,渐渐展开。*本书为热血爽文,喜爱同类作品的千万不要错过*——————————————走过的,路过的不要忘记随手点击一下收藏和推荐;有空的可以给个评论,只要不是广告,木鱼全部加精哦,千万不要错过!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谢谢啦!!————————————————————木鱼搞了一个书友群,群号250565935进群请验证书名,谢谢
  •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界之珍宝仓库

    仙界之珍宝仓库

    朱鼎天有个很威风的名字,但他的梦想却是做一只“猪”……不,是做只可以混吃等死的“宅猪”。于是,上天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穿越了。穿越到一个如果没事你不砸个法宝听听响声,隔壁买酱油不御剑飞行,就会被人鄙视的世界……在这里,朱鼎天惊奇的发现,自己甚至可以做一只不用吃,也不会死的“仙猪”!于是,他爆发了……带着他脑海中的珍宝仓库,踏上成为“仙猪”的道路……仙丹神药?这玩意我仓库里堆的和珠穆朗玛峰似的……灵器法宝?我一直很头痛什么时候才能清理干净,放着实在占地方……仙草灵果?最近我已经吃厌了万年蟠桃,正在考虑下次饭后吃什么……奇珍矿石?你想要?拿走拿走!我连法宝都用不完,要这些玩意干什么……各级晶石?各位大哥,小弟就缺这些呀,大家可怜可怜,白送我一些吧……
  • 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

    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

    恋爱五年的女友怀上已婚男上司的孩子,心灰意冷之下却无意间结识美女总裁。在情感的纠葛,与商场的对撞中,我是否能重新相信爱情,并得以逆袭?
  • 重生之契丹铁骑

    重生之契丹铁骑

    凛冽的寒风,烈马的嘶鸣,契丹的男儿没有懦夫!男儿当尚武,刀马显威风,草原的姑娘灿若明霞。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摧枯拉朽。建皇都,制法规,威震海外中土。夺幽云,扩疆土,创我契丹帝国。从今天起,我就是,耶律阿保机。
  • 飘羽神刀

    飘羽神刀

    陈林是一个警察,在执行任务中意外穿越到了异世,被人所救,从而展开了全新的生活。百人缴悍匪、雨夜破奇案、孤身入险地、只身抗异军、带领敢死军捣圣山、水淹虎踞关,陈林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机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拯救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异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影后:当顶级明星嫁痴情股神

    重生影后:当顶级明星嫁痴情股神

    先痛失影后,再遇车祸身亡,前国际影后重生后变成了籍籍无名的娱乐圈小虾米,且看小虾米如何凭着过硬的演技和缜密的心思在声色犬马的娱乐圈里闯荡,重新爬上影后宝座,将痴情而神秘的总裁收入囊中。
  • 宿命:说书人

    宿命:说书人

    说书人讲一生事,未逢半位良人。只道当年少无知,不知良人候多年……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和他的初见,不是在那个细雨霏霏的某天,而是......他的身影,他的声音,他的一切,都那么的出色,万能的他几乎什么都会,可当时为什么没记住与你的约定呢……她说:“我想走遍世界,看遍那些新爱旧怨,帮一些我想帮的人。”而他含笑陪她一起冒险。第一个故事:她温婉贤淑;他却冷如履冰,但看她的眼中,总有一闪而逝的温柔……第二个故事:她冷峻孤傲,如天上凤凰;他则邪魅如幽冥深处来的黑龙,可为了她,他放下了一身桀骜,甚至……第三个故事:……她说:所有悲欢离合,最后不过赋予说书人。宿命,终究还是不可逆的吧……
  • 这便是爱

    这便是爱

    碟国两大世家,姚家跟沈家两家老爷子,可谓是一生两兄弟,命运共彼此.几代世交,到两人手中,更是交往慎密.就这着层关系,姚丰便想与沈青定下姻亲,将自己的小女儿姚小钰许配给沈家唯一的独子沈若离,定于姚小钰十七岁成婚.时间如梭,今年便是姚小钰十七岁.大厅里时不时传来两老为儿女谈婚事的欢笑声,这期间,为了给姚小钰跟沈若离培养感情,沈青之子便成为姚家的常客,有时候一住便是几月.没办法,姚小钰就是喜欢跟沈若离玩.这看在两老眼里可是高兴坏了,尤其是姚丰,自己的小女儿百般好,就是有一毛病,从不与男子碰触,哪怕是他这个父亲也是抵触的很,在发现时,他还很担心,但这十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当年定亲的决定没有错,.姚小钰好像很喜欢沈若离,都十年了,想着便笑了起来说道:"沈兄,那咱们就把日子定在下月初,可好?"沈青当然求之不得,毕竟是给自家娶媳妇,两家有事亲上加亲,而且他看得出两个孩子相处的很不错.另一头,姚小钰面对亲梅足马的沈若离,是喜欢,从心里喜欢,整整十年,从她孩童时代见沈若离第一面便喜欢了,但是现在要嫁给他,她却不知道自己心里真的想法,她从未去想过有这么一天,哪怕每次沈若离来的时候,姚家的人都说这是未来的姑爷,她也明白那意思,但就是不能想象嫁给他,"哎"又是一声叹息,夕忆倒了一杯茶水过来,低声问:"七小姐,这是你第一百次了."姚小钰走下秋千,走到石桌旁欲坐,:"哎"又一轻叹,她也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一直叹气,所以不再解释,自顾自情绪.却不知道因为她这一声声叹气,惹来了一串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