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1500000016

第16章 高君賦閑——元回紇畫家高克恭史事考辨

提要:關於元代著名畫家高克恭的上代、交游、作品諸項,近時有《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等文問世。由於考證過程的不够嚴謹,遂使已有的結論顯現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通過對資料的重新發掘和辨析,指出:房山高氏,本係東遷的畏兀人,克恭的父親亨亦嘉甫於遷家燕京前,入贅山西的“行六部尚書”李氏,後又投在郝經門下,成爲熟讀經書的儒士。克恭本人,除繼承了家學外,還於吟詩、繪畫有所研習。而早在宦游江南之前,高的周圍,即已形成一個由燕京文士構成的交游圈,其中涵鮮于樞、李衎、李有、梁曾以及姚燧、暢師文等“文物”酷愛者。來在杭州以後,克恭曾有五年八個月的賦閑時間,正是在此期間,繪畫的技藝有了升華,風格有了沈澱。鑒於藝術的修養先於南來前即已造就,時人既有將其成就歸之於杭州的“山川風物之美”,也有歸之於大都的“地靈人杰”之故。而通過模仿前人作品,達到個人的藝術風格,乃是學畫者的尋常途徑。因此,到了後世,自然有人以其畫作爲臨摹對象。至於將高克恭稱作“回回畫家”,本身就是一個錯誤;因爲僅依據記載顯示,其族屬蓋當時信奉伊斯蘭教者衹占少數的回紇亦即畏兀部族。

關於元代著名畫家高克恭的家世,唯時人鄧文原《巴西集》卷下《高克恭行狀》云:“曾祖某。祖樂道。父亨。公諱克恭,字彦敬。其先西域人,後占籍大同,譜牒散佚,莫迹其所始。公之父,以力學不苟媚事權貴,爲六部尚書器重,歸以其女。因奉母夫人翟氏居燕,時皆知名士,嘉甫朝夕講肄,遂得大究於《易》、《詩》、《書》、《春秋》及關、洛諸先生緒言,縉紳交章論薦,世祖召見便殿,奏對皆經世要務。而嘉甫雅不樂仕,歸老房山。生子五人,公其長也。”以六部尚書爲肇端,馬明達先生《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一文云:“按六部尚書應即行六部尚書,此職衹有金朝末年曾經設置過,是一個在戰争狀態下的以物資調運爲主要職能的官職,帶有應急性質。”“蒙古立國之初,很多制度都沿襲金朝,可謂元承金制,其中就包括行六部尚書這一官職。大蒙古國時期擔任此職的似乎衹有一個,就是永清史氏家族的第一代史秉直。”“由此可見:一、木華黎以史秉直爲行六部尚書,是沿襲金制而來的,其職能仍然是主管物資的積貯與轉輸。二、鄧文原所説高嘉甫是史秉直的女婿,高克恭則是史秉直的外孫。應當説,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顯赫的政治關係。知道了高氏父子的這一層背景,某些原來並不十分清晰的内容便豁然明朗起來。”

史秉直嘗任北京路的行六部尚書,記録頗多。《光緒畿輔通志》卷一六六劉祁《史秉直神道碑》:“公諱秉直,字正道,大興之永清人。”“甲戌秋八月,從王攻北京。明年三月,城降,王以國人烏野兒爲北京路都元帥,以公爲尚書,行六部事。”“烏野兒雖爲大帥,其軍府事一以委公。公隨方區處,無不盡意,闔邑悦服。”不過,問題的癥結乃是:大蒙古時期擁有同樣官稱的人,並非如作者所云衹有真定路世侯史天澤父親一人。定居在燕京路的王檝、西京路的李某,都有過相同的職銜。《元史》卷一五三《王檝傳》:“王檝,字巨川,鳳翔虢縣人。”“甲戌,授宣撫使,兼行尚書六部事。從三合拔都、太傅猛安率兵南征,下古北口,攻薊、雲、順等州,所過迎降,得漢軍數萬,遂圍中都(燕京路)。”暨,张之翰《西岩集》卷一五《樂善堂記》:“雲中(西京路)李彦實,資孝悌、崇仁義,爲人謀必忠,與人交必信,自妙齡力學,年逾知命,不求聞達,聚書數千卷,日以修身齊家爲事。雪庵大宗師光公,嘉其賢,名所居堂曰樂善。”“彦實名蕢,故行六部尚書諱某之第三子。其家世、事業,見於内翰李韋軒先生所作神道碑,茲不復云。至元辛卯日南至後三日,邯鄲張某記。”除此之外,入元之際,猶見雲南地方的行六部尚書。

以嘉甫爲字的高亨,在移居燕亦即燕京路以後,“大究於《易》、《詩》、《書》、《春秋》及關、洛諸先生緒言”,自然是一位“理學”之士。這與接受元初儒師劉因贈詩的嘉甫的情况似乎相當吻合。《静修集》卷七《嘉甫從親王鎮懷孟》:“茲游真可樂,兔苑更枌榆。孝弟燕南選,文章郝氏徒。早年多急難,晚節足歡娱。寄語賢兒侄,詩書是遠圖。”文中的“郝氏”,應該就是中統元年出使南宋被扣留在真州,至元十三年方始返回大都,不久即病逝的郝經。《元名臣事略》卷一五《國信使郝經》:“公名經。字伯常,澤州陵川人。”“金亡,北渡,僑寓保定。亂後生理狼狽,晨給薪水,晝理家務,少郤則執書讀之。父母欲成其志,假館於鐡佛精舍,俾専業於學,坐達旦者凡五年。蔡國張公聞其名,延之家塾,教諸子。蔡國儲書萬卷,付公管鑰,恣其捜覽。公才識超邁,務爲有用之學,上溯洙、泗,下迨伊、洛諸書,經、史、子、集,靡不洞究,掇其英華,發爲議論,高視前古,慨然以羽翼斯文爲己任。”劉因原貫容城縣,與郝經所寄籍同隸於順天路亦即保定路,二者或曾有密切的關係。或許正是這種由師及徒的非比尋常的關係,遂使後者贈詩時,不提其姓。

高氏的族屬,不少研究者歸之於回回。然而,檢閲同時代人的記録,論地域,則西域;論種類,則回紇亦即畏吾兒。吳師道《吳禮部集》卷八《題高彦敬越山圖》:“西域有茲奇士,東州無限佳山。一幅西興漁浦,風流千載人間。”釋大訢《蒲室集》卷五《高彦敬尚書墨竹》:“西域高侯自愛山,此君冰雪故相看。蒼梧帝子秋風泪,翠袖佳人日暮寒。”朱德潤《存復齋集》卷一〇《題高彦敬尚書房山圖》:“高侯回紇長髯客,唾灑冰紈作秋色。山南山北風景殊,妙寫總能隨筆墨。”其東遷,也有踪迹可尋。元好問《遺山集》卷二八《劉氏先塋神道碑》:“車駕征契丹餘族,是爲西遼,歷古續兒國訛夷朵等城,戰合只破之,遂征遜丹之斜迷思干、普花兒,拒印度嗔木連,破其軍二十餘萬,公(劉敏)皆在焉。五六年之久,艱難險阻,備嘗之矣。上試公已久,熟其材量而閔其勞苦,隨以西域工技户四分二千之一,立局燕京,兼提舉燕京路徵收課税、漕運、鹽場及僧、道、司天等事。山東十路、山西五路工技所出軍,立二總管,公皆將之,錫之玉印、金虎符。”“固讓金符於佐官宋元、高逢辰,别請銀章而歸。”高氏初居之大同亦西京,乃山西地方的首府。而高逢辰,或許正是高克恭的同族先輩。

與高克恭交游者中,以安家或旅寓在燕京路亦即大都路的“北士”爲最多。《巴西集》卷下《高克恭行狀》:“李仲方,公故人也,以兩浙運司經歷卒於杭,公爲卜地葬之西溪,且爲文志其墓,與郭佑之、李仲賓、鮮于伯機、王子慶等祭之,哭盡哀。”爲吏頗有清譽的仲方亦即李有卒後,得到友人的助恤,也别有文字提到,而可能也是高克恭朋友“張可與”亦名列其中。俞德鄰《佩韋齋集》卷一〇《送陳茂叔序》:“今尚書李公仲常,以潔廉忠信爲之先;李君仲方,以清修勤敏爲之佐。主人仁賢,同列皆君子,趨辦之饒,會計之當,二浙之民,賴以蘇息。”《珊瑚木難》卷四金思誠《記事》:“國初,張可與(斯立)、李仲方、鮮于伯機同仕於朝,既而張公除江浙郎中,仲方爲都事,鮮于浙東經歷,胥會於杭,甚歡。一日,李卒於官,張公移書伯機曰:仲方没矣,家貧子幼,吾不經理其家,孤寡何依?吾許一女配其仲子。伯機聞訃,哀祭成禮,亦以一女贅其長子,即從善,後官至紹興路推官。仲子字復初,官至淮安路縂管,泰定間,爲江隂州尹。余館其家,教四子,惟長子叔成以文學名。乃知前輩結交重氣義,不以勢利易其心,誠可敬也。張公仕至中書左丞,元樸公乃其侄。享富貴,必有异於人,信不誣矣。”

與高克恭一樣,早逝的李仲方亦即李仲芳,也是一位在書法和繪畫上頗有水準的士人,以致昔日的“墨戲”日後成了受人珍藏的“墨寶”。柳貫《柳待制集》卷一八《跋鮮于伯幾與仇彦中小帖》:“方車書大同,弓旌四出,蔽遮江淮,無復限制,風流文獻,蓋交相景慕,惟恐不得一日睹也。故游仕於南而最愛錢塘山水者,予及識其五人焉,曰:李仲芳、高彦敬、梁貢父、鮮于伯幾、郭佑之。仲芳、敬彦興至時,作竹石林巒,伯幾行草書入能品,貢父、佑之與三君俱嗜吟,喜鑒定法書名畫古器物,而吳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數人。”《西岩集》卷一八《跋張老山鵬飛所藏李仲方詞翰》:“今鵬飛提刑出故人李君仲方詞翰,裝束成軸,請諸公題咏,以白於世。雖死生交情,亦王、蘇之遺意也。彼好譏評、務矜誕,視一世人文字皆出己下者,能若是乎?”張伯淳《養蒙集》卷五《題李仲芳墨戲》:“仲芳嘗爲仲賓作此墨戲,襲藏且數載。今仲芳已矣,復初乃不費而得之,手澤猶潤,當與青氈並傳。”仲賓亦即李仲賓,也就是當時以畫竹而著名的燕京人李衎。正是他,曾對李仲方爲高克恭所作的“畫竹”予以非同一般的肯定。《竹譜》卷四:“慈竹,古人亦少畫之者。吾亡友李仲方喜作此竹,嘗爲高彦敬侍御畫一幅,絶佳。”

李衎亦仲賓之與高克恭的結交,早在來到南方以前就已開始了。而在這個朋友圈子裏,即有鮮于樞亦即伯幾、暢師文亦即純父、焦敏中亦即達卿,以及李衎的從弟英發。鄭元祐《僑吳集》卷一二《李英發墓誌銘》:“信庵先生(李英發)家於燕累世,由其上皆饒資,至先[生],乃結交天下知名士,若商左山(挺)、姚牧庵(燧)、暢純父、高彦敬及焦[達]卿、鮮于伯幾、李仲方。若仲賓父,則先生從兄弟,而劉蘇州嗣[宗,則]又姻家也。世祖皇帝駕馭天下,豪杰布衣,一言動萬乘,立[至卿]相無難者。先生生長輦轂下,其一時游從,皆海内名德巨公、[禁]近大臣。有以言於上,宣授泉福司提舉。先生笑曰:堯、舜之世,[尚有]巢、由,豈可强其所不欲哉?竟辭,以不仕之節高諸公間。久[之,又]欲强之仕者,於是,挈家南游。”“故人南來者,皆思所以處先生。獨高公鍾[情猶]切,至凡能以禮待士者,高皆懇懇致禱。而先生尤能以禮自[居,一]語不合意,便引去。”許有壬《至正集》卷四九《暢師文神道碑》:“高公彦敬爲山南副使,移文言不可居公(暢師文)上者三。”“且兄事三十年,義雖朋友,愛如同生,一旦岸然其上,實不自安。”周密《癸辛雜識》卷續下《光禄寺御醴》:“[焦]達卿嘗爲光禄寺令史,掌醴事。”

曾與漢卿亦即劉衝在帝城盤桓的佑之亦即郭天錫,貢父亦即梁曾,後者乃大都路人,中者則大同路人。《元史》卷一七八《梁曾傳》:“梁曾,字貢父,燕人。”“少好學,日記書數千言。中統四年,以翰林學士承旨王鶚薦,辟中書左三部令史,三轉爲中書省掾。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雲南諸路行省都事,佩銀符。久之,升員外郎。十五年,轉同知廣南西道左右兩江宣撫司事。明年,除知南陽府。十七年,朝廷以安南世子陳日烜不就徵,選曾使其國。召見,賜三珠金虎符、貂裘一襲,進兵部尚書,與禮部尚書柴椿偕行。二十一年,除曾湖南宣慰司副使。居三年,以疾去。”王惲《秋澗集》卷一八《至元十六年歲在己卯四月十一日,偕大同郭天錫佑之、大梁劉衝漢卿、上党李昌齡千秋,游内梁門西大佛寺,寺即審實相院也。主僧郭,里人,臘七十餘,相與會堂東文室。坐間話文字及壬辰歲,京城警嚴,令人慨嘆久之。佑之爲放生長歌,劉起浮大白者數行,懷仰之思,渙焉冰釋然,後知盛衰之不恒,哀樂之無端也。開口而笑頻,何厭焉?遂留題而去。侍行者,安陽楊韙義甫》:“帝城何處散春悰?花木禪房一徑通。共訝殘僧談世故,却憐閑燕得諸公。風雲心事誰能了,歡樂朋從豈易逢?聽徹清吟歸路晚,金明池沼夕陽紅。”

高克恭,同時以詩、畫蜚聲當代後世。其詩之淵源,《柳待制集》卷一八《題趙明仲所藏姚子敬書、高彦敬尚書絶句詩後》:“高公彦敬畫入能品,故其詩神超韵,勝如王摩詰在輞川莊、李伯時泊皖口舟中,思與境會,脱口成章,自有一種奇秀之氣,人見其出藩入從,而不知其游戲人間,直其寓耳。”“京城有隱者何得之,曩與公及鮮于伯機同學爲詩,年近八十而終。嘗作詩題公墨竹,亦蕭爽可喜。”何得之名失,大都人。本係匠户,後得開除。陸仁《研北雜志》卷下:“何得之與李道復(孟)、黄約彦博、吳[元]珪君璋諸公爲布衣交。得之名隸册籍,既老,始得女三,歲歲募一人代其役,人頗憐之。一日,以詩投君璋云:白首猶當戍塞雲,無兒誰替未亡身?木蘭三歲方學語,須得腰弓知幾春?君璋時爲樞副,翌日,持此詩與同院觀之,遂除其籍。”《元文類》卷五六王士熙《張進中墓表》:“余識京師耆老多矣,所敬者唯君(張進中)及何失。失家善織紗縠,最能爲詩,充然有得,如宋陸務觀可傳也。日出買絲,騎驢歌吟道中,指意良遠。”《乾坤清氣》卷一四揭傒斯《過何得之先生故居》:“可憐古井門外,依舊鐘樓屋西。何處高吟痛飲?黄花翠竹都迷。”“心事巢由以上,文章陶阮之間。千古高墳保下,白雲明月青山。”

高克恭的家學,應該是自金末、元初北方發展起來的别派理學。昔日的燕京路,自姚樞、楊惟中援引江漢先生趙復來到後,建書院講學,成爲北中國的中心。姚燧《牧庵集》卷一五《姚樞神道碑》:“公(姚樞)曉以徒死無益,汝存則子孫或可傳緒百世,吾保而北無他也。遂還,盡出程、朱二子性理之書付公。江漢(趙復)至燕,學徒從者百人,北方經學自茲始。”郝經《陵川集》卷二六《太極書院記》:“庚子、辛丑間,中令楊公(惟中)當國,乃於燕都築院貯江、淮書,立周子祠,刻太極圖及通書西銘等於壁,請雲夢趙復爲師儒、右北平王粹佐之,選俊秀之有識度者爲道學生,推本謹始,以太極爲名。於是,伊、洛之學,遍天下矣。”《巴西集》卷下《高克恭行狀》:“公蚤習父訓,於經籍奥義,靡不口誦心研,務極源委,識悟弘深。”“公升尚書,言:明刑本以弼教,人道莫大於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之叙,今子證父、婦證夫,弟證兄、奴證主,搒掠成獄,大傷風理,宜禁絶。”《式古堂書畫彙考》卷一三王士熙《題高房山畫》:“爲刑部尚書。其(高克恭)言:子不得證父,妻不得證夫,奴不得訐主,此乃綱常正道也,至今著爲令格,真乃國家養成,傳之千古。”品味其語言,宛然道學家的口氣。

在追述高克恭畫的淵源方面,或以爲出自金人王庭筠。倪瓉《清閟閣稿》卷八《題畫,次韻》:“中州人物,獨黄華父子詩、畫逸出氈裘之表,爲可尚也。觀淡游此卷,筆意蕭然,有蔡天啓之風流,蓋高尚書之所祖述,而能冰寒於水者與。”《草堂雅集》卷四張翥《高彦敬山水》:“房山得法黄華山,筆力斷取青孱顔。居然真境開九瑣,中有美人茅屋間。”也有人依據作品的風格,判定乃師法宋人的米芾、米友仁父子和李成、董源、巨然等。宋褧《燕石集》卷九《上虞山行值雨,馬上口占》:“山腰雲掩翠光微,遠見雲濃近見稀。對景漫思高彦敬,懷人常憶米元暉。”《柳待制集》卷一九《題高尚書畫雲林烟障》:“房山老人,初用二米法寫林巒烟雨晚,更出入董北苑,故爲一代奇作。然不輕於著筆,遇酒酣興發,或好友在前,雜取縑楮研墨,揮毫乘快,爲之神施鬼設,不可端倪。今俗工極意臨摹,豈能得其彷彿哉?”夏文彦《圖繪寶鑑》卷五:“高克恭,善山水,始師二米,後學董源、李成,墨竹學黄華。大有思致,怪石噴浪,灘頭水口,烘鎖潑染,作者鮮及。”朱德潤《存復齋續集·題高彦敬山水》:“高侯畫學,簡淡處似米元暉,叢密處似僧巨然,天真爛漫處似董北苑,後人鮮能備其法者。”

元代生活於稍晚的畫家吳鎮、朱德潤、郭畀,曾經接受高克恭的教誨和啓迪。《梅花道人遺墨》卷下《竹譜》:“古今墨竹雖多,而超凡入聖,脱去工匠氣者,惟宋之文湖州一人而已。近世高尚書彦敬甚得法,余(吳鎮)得其指教甚多,此譜一一推廣其法也。”《存復齋續集·題徽太古所藏郭天錫畫卷後》:“皇慶中,僕(朱德潤)因受學於霅川姚子敬先生。先生謂藝成而下,足以掩德,戒以勿勤畫事。適彦敬高侯至,見僕弄翰,語先生曰:是子畫亦有成,先生勿止之。由是日新月染,不覺墮於藝成。延祐初,因抵杭,與郭君天錫會於旅次。天錫每詫余於善得高侯旨趣。”陳旅《安雅堂集》卷二《題韓伯清所藏郭天錫畫》:“往年京口郭天錫,學得房山高使君。畫省歸來人事少,烟岑閑向客樓分。林扃暝落青楓雨,水郭寒生白蜃雲。歲晚懷人增感慨,晴窗展玩到斜曛。”甚至是在朝廷享有很高名聲的商琦,所畫山水似乎也能追溯其相關的源流。《至正集》卷九《題商德符爲韓伯順畫山水圖》:“我朝善畫高尚書,一變即至商曹南。九方相馬迹固异,妙處均與造化參。韓家此圖更奇崛,展看撲面浮清嵐。山疑近薄忽窈窈,水若清淺中潭潭。望之如仙山中人,便欲卜鄰茅一庵。紛紛道路何爲者,烟霞胡不窮幽探?”

《式古堂書畫彙考》卷四七《題高敬彦墨竹卷》:“僕至元間爲郎兵曹,秩滿,彦敬與僕爲代,情好至篤。是時,猶未甚作畫。後乃愛米氏山水,專意模仿,久而自成一家,遂能名世傳後。蓋其人品高,胸次磊落,故其見於筆墨間者,亦异於流俗耳。至於墨竹、樹、石,又其游戲不經意者,因見此二紙,使人緬想不能已。已書東坡墨君堂記於其後。至治元年六月二日,吳興趙孟頫書。”《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一文論道:“據《巴西集》卷下《高克恭行狀》,至元二十五年爲監察御史,二十六年遣使江淮省,考核簿書,約二十七年還京師,授兵部郎中。又據《元史》卷一七二《趙孟頫傳》及《圭齋集》卷九《趙文敏公(孟頫)神道碑》,趙孟頫於至元二十四年六月,授兵部郎中,二十七年,遷集賢直學士。兩相對照,可知高代趙爲兵部郎中,時間應在至元二十七年年内。也就是説,高克恭專心致志的探索繪畫藝術,是至元二十七年以後的事。”“左右司郎中的具體任期,應在至元二十八年到三十一年以前,直到大德元年任南臺治書侍御史,中間約有兩年時間是在賦閑中。”“正因爲他對杭州的山水有如此深沈的依戀之情,有竟日忘歸的入微觀察,所以才能形成以表現吳裝山水爲得意之筆的自我風格。”

高克恭的“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的任期,《巴西集》卷下《高克恭行狀》:“未幾,桑葛伏誅,議江淮視他省劇煩,如得端介練達之士長省幕其可,則以公爲左右司郎中。”“公之周恤民隱,率行省所理,易江淮爲江浙,尚書省復歸中書,故公辭郎中,再歲,被璽書者三。”“明年,爲大德元年,擢公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三年,復召入爲工部侍郎。”桑哥伏誅、易江淮爲江浙,分别在至元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月。《元史》卷一六《世祖紀》:“至元二十八年七月,桑哥伏誅。”“十二月,江北州郡割隸河南江北行省,改江淮行省爲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治杭州[路]。”仇遠《山村遺稿》《題高房山寫山村圖卷,並序》:“大德初元九月十九日,清河張淵甫(逢原)貳車會高彦敬(克恭)御史於泉月精舍(杭州路),酒半,爲余作山村圖。頃刻而成,元氣淋漓,天真爛漫,脱去畫工筆墨畦町。”“高侯丘壑胸,知我志幽獨。爲寫隱居圖,寒溪入空谷。蒼石壓危構,白雲養喬木。向來仇池夢,歷歷在我目。何哉草堂資?政爾飯不足。視我舌尚存,吾居有時卜。”也就是説,賦閑的時間,自至元二十九年正月起,而大德元年九月,其尚未赴新任,由此計算,一共五個整年又八個月。

賦閑期間,高克恭留居杭州路城,過著徜徉山水的生活。這一時期,正是其繪畫風格的成型期。《鐵網珊瑚》卷一三徐琰《敬題彦敬郎中爲公略年兄所作夜山圖》:“彦敬郎中高君,讀書窮理外,留心繪事。所謂吳装山水者,尤得意焉。左右司秩滿之後,閑居武林,不求仕宦,日從事於畫。心愈好而技愈進,雖專門名家,有弗逮也。行省照磨李君公略,性冲淡,樂山水,寓居吳山之顛。嚮開小閣,俯瞰錢唐江及浙東諸山,歷歷可數,如几案間物。彦敬每相過,未嘗不留連徙倚,以展清眺。公略謂夜起登此閣,月下看山,尤覺殊勝。彦敬聞之,躍躍以喜,遂援筆而爲是圖。”《清河書畫舫》卷一一上倪瓚《題高尚書畫秋山暮靄圖》:“房山高尚書以清介絶俗之標,而和同光塵之内,蓋千載人也。僦居餘杭,暇日策杖携酒壺、詩册坐錢塘江濱,望越中諸山岡壠之起伏、雲烟之出没,若有得於中也。其政事、文章之餘,用以作畫,亦以寫其胸次之磊磊者歟。”《柳待制集》卷一八《跋鮮于伯幾與仇彦中小帖》:“彦中廉訪公還自南閩,嘗爲伯幾留連旬月,時趙子昂解齊州歸吳興,頗亦來從諸君宴集。予雖不及接廉訪公,而聞其鼓琴自度曲,時時變聲作古調,能使諸君滿飲徑醉,亦燕、薊間一奇哉!”

時人既有將高克恭的成就歸之於杭州的“山川風物之美”,也有歸之於大都的“地靈人杰”之故。虞集《道園類稿》卷三二《書楊將軍往復書簡後》:“臨安故宋行都,山川風物之美,四方未能或之過也。天下既一,朔方奇俊之士,以風致自必樂居之,而文獻之緒餘,時有可見者焉。”“高尚書(克恭)賦詩寫山水,有古人之趣,當代論書法者,北尚鮮于(樞),南推吳興(趙孟頫),是皆見太平之盛者。”王結《文忠集》卷二《寄高彦敬侍郎》:“燕山鬱秀色,勢與嵩華同。蟠屈掩幽薊,突兀摩蒼穹。英靈賦斯人,磊落皆豪雄。君侯尤秀發,杰出稠人中。軒軒萬里鶴,矯矯千丈松。道義冠群倫,文采傾諸公。蘭省仰清議,柏臺乘舊驄。丹心抱誠懇,素節凛孤忠。”高啓《大全集》卷九《題高彦敬雲山圖》:“尚書生長燕臺下,慣識風沙草漫野。何由得見山水鄉?烟嶺雲林遠能寫。平時四海作宦游,高興最愛江南秋。”王璲《青城山人集》卷二《題雲山圖》、卷八《題高彦敬畫》:“爾不見米芾顛,海岳廟前書畫舡。溪藤出水雪花皎,興來摇筆生雲烟。又不見高尚書,家住房山滄海隅。晝長坐對遼天迥,尺素亂灑雲糢糊。”“輕烟漠漠雨毿毿,風景分明海岳庵。北望房山數千里,如何清興落江南?”

高克恭的繪畫作品,除見於《式古堂書畫彙考》卷四七之《仿老米雲山圖》、《烟嶺雲林圖》、《秋山暮藹圖》、《山村隱居圖》、《秋山過雨圖》、《夜山圖》、《青山白雲圖》、《滄洲石林圖》、《墨竹圖》、《春雲曉霧圖》、《墨竹坡石圖》;《清河書畫舫》卷一一上之《巢雲圖》、《越山圖》;以及緣題款在房山卒後之年可能爲僞作的《石渠寳笈》卷三八之《林壑高風圖》、《林巒烟雨圖》等外,尚有如下:一、《烟嵐圖》,程文海《雪樓集》卷二八《題高彦敬烟嵐圖》:“西南多連峰,東北多大野。大野少人耕,連峰有人寫。寫之紿臥游,誰爲識真者?獨有房山公,癖山如癖馬。向宦浙河干,收拾不盈把。雲烟何慘淡!水木亦蕭灑。匪徒妙丹青,秀句蔚騷雅。胸中殊磊磈,筆底聊復且。君看諸可玩,何者獨非假?削平藝稻粱,庶以飽天下。”二、《竹石圖》,楊載《楊仲弘集》卷八《題高尚書竹石》:“矯龍疑蒼筠,踞虎肖白石。倘乘風雲會,變化那可測?”三、《亂石奔流圖》,胡助《純白齋稿》卷六《高彦敬亂石奔流》:“白雲微茫横劍閣,興到時時自盤礴。高侯寫出胸中奇,亂石奔流美林壑。西風老樹三峡秋,雪花濺沫岩之幽。雷轉空山駭猿狖,毫端直與元化侔。倦客思歸結茅舍,丹青一幅千金價。誰知正乏買山錢,安得長年看此畫?”四、《吳山夜景圖》,五、《南浦遐觀圖》,虞集《道園類稿》卷七《題趙伯高所藏高彦敬吳山夜景圖》:“吳越蒼茫咫尺間,尚書能畫夜看山。塵銷海市露初下,雪積江沙潮始還。座上賦詩誰絶唱?夢中化鶴忽臨關。高情已逐年華去,秋樹寒波愧妙顔。”《道園遺稿》卷三《南浦遐觀圖》:“房山避暑何王宫?古木蕭森多晝風。平生江海毫素裏,日暮鄉關魂夢中。孤雲斷處更野水,五絃揮罷又飛鴻。高情千仞一倚杖,莫怪尚書雙眼空。”六、《桑落洲望廬山圖》,七、《遠山木石圖》,《清容集》卷六《題高彦敬桑落洲望廬山圖》、《高彦敬遠山木石圖,爲紀夢符學士作》:長江亭亭桑落洲,一塔獨傲蘋花秋。邊聲已逐鼙鼓盡,水氣欲挾漁榔浮。謫仙騎鯨五柳老,真景變滅隨沙鷗。空餘秦筝與羌管,斷續不洗琵琶愁。玉堂小窗解蒼佩,宴坐得意豪端收。空青點雲碧痕濕,方諸取月寒光流。匡廬老人在何許?似覺頷首相遲留。

佳峰稜稜鐡鈎鎖,寸樹點點銅浮漚。要知翰墨灑清氣,俗子政爾勞雕鎪。秋泉山人息機事,青眼不與王公酬。高張素壁凜太古,擬跨獨鶴還磯頭。人坐江湖在適意,底用絶俗埋林丘。擬圖覽古重嘆息,天際杳靄疑歸舟。“身比寒崖枯木,心似浮雲太虚。落日前峰堪隱,丹青渺渺愁予。”八、《巴陵山水圖》,《草堂雅集》卷一〇郯韶《題王仲弘縣尹所藏高彦敬尚書巴陵山水圖》:“尚書愛畫水,落筆生遠色。微茫洞庭野,迥與湘渚隔。青山迤逦盤春空,江波欲落江樹重。望中雲夢開七澤,猿啼直與巴陵通。王郎家住巴陵道,按圖衹説巴陵好。巴陵女兒歌竹枝,微風落日行人少。山中春雨生石田,柴門流水聲濺濺。釣竿長日倚沙樹,扁舟中閣生晴烟。愛此衹合山中住,十年作官不歸去。高堂見畫夜夢之,夢中離離濕秋露。白頭官滿思轉多,江南酒美仍蹉跎!”九、《寒江孤島圖》,王行《半軒集》卷一〇《高房山寒江孤島圖》:“千山萬山重復重,烟嵐草樹深莫窮。高堂大袖示寬廣,要以筆力誇奇雄。青紅蒼翠滿縑素,缺處殘碧分遥峰。雖云眼底供一快,未見闊遠開心胸。歷觀畫史每如是,意謂此法由來同。昨嘗凌秋溯揚子,一舸縹緲乘長風。洪波舂天渺無際,出没但有孤輪紅。中泠盤陀瞬息過,回首浮玉雲濤中。乃知山水有佳處,到此始覺飛埃空。當時海岳應飽見,落墨便自超凡庸。不將層疊競工巧,遂使氣象齊鴻濛。平生愛畫惟愛此,苦恨妙法無能攻。九州之表有人物,意匠彷彿宗南宫。莫言未入米家奥,百年猶數房山翁。茲圖咫尺便千里,生綃數幅徒爲功。亦知盤礴意有在,正欲逐米追高踪。”十、《吳山觀月圖》,《山村遺稿·題李公略示高郎中吳山觀月圖》:“憑高宜晚更宜秋,下馬歸來即倚樓。納納乾坤雙老眼,滔滔江漢一扁舟。滿城明月空吳苑,隔岸青山認越州。李白酒豪高適筆,當時人物總風流。”十一、《黄州雲山圖》,《石田集》卷三《高彦敬黄州雲山圖》:“雲山萬疊江南岸,江北高樓眺望時。晴靄蔽戲橋過市,夕霏薈蔚樹連枝。行人不帶遮塵帽,游客嘗携注酒巵。我有故園淮水上,竹岡相接到黄陂。”十二、《青山白雲圖》,李存《鄱陽集》卷二六《跋吳季行青山白雲圖後》:“往年,吳公季行之子塤,得畫一幅於京師以歸。山木蒼潤,風雲嘘薄,甚不類於今者,而謂高彦敬尚書作也。公雅好書畫,奇古物,大喜之,以爲郭熙輩有不能以優。舒之中壁,日以拂玩,戒他事毋我關。”程端禮《畏斋集》卷二《題高彦敬青山白雲圖》:“中州方岳岱爲宗,誰寫巍巍第一峰?膚寸雲生雨天下,何曾有意爲乾封?”劉嵩《槎翁集》卷七《題高彦敬青山白雲圖》:“松橋石瀬雨潺潺,杉檜隂森暮色還。誰共西樓一尊酒?白雲堆裏看青山。”錢宰《臨安集》卷二《青山白雲圖》:“老米不復得,房山或可探。微茫春嶂外,彷彿大江南。澗水落幽石,樹梢分斷嵐。何時柁樓底?漁唱倚清酣。”此外,尚有其他題識。

《丁鶴年集》卷首戴表元《鶴年詩集序》:“我元受命,亦由西北而興。西北諸國,若回回、吐蕃、(喀和爾)[哈剌魯]、(伊囉勒昆)[也里可温]、唐(古)[兀]、(爾輝)[畏兀]之屬,往往率先臣順,奉職稱藩。其沐浴休光,沾被寵澤,與京國内臣無少异。積之既久,文軌日同,而子若孫遂皆捨弓馬而事詩、書,至其以詩名世。”“他如高公彦敬、巙公子山、達公兼善、雅公正卿、聶公古柏、斡公克莊、魯公至道、王公廷圭輩,亦皆清新俊拔,成一家言。此數公者,皆居西北之遠國,其去邠、秦,蓋不知其幾千萬里,而其爲詩,乃有中國古作者之遺風,亦足以見我朝王化之大行,民俗之丕變。”鑒於前引確鑿的記載,僅提到“西域”和“回紇”、“回鶻”,亦“畏兀”。因此,不能認爲高克恭就是楊志玖先生在《元代回回人的政治地位》一文中特别强調“指信奉伊斯蘭教的中亞突厥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回回”。而從其好朋友的周密在著述中隱約透露的“鄙夷”之意來看,如《癸辛雜識》卷續上《盗馬踏淺》、《回回沙磧》、《回回送終》,卷續下《佛蓮家資》、卷别上《社公珠》等,使人懷疑這位“僑寓”於房山的异族,並不屬於這個群體!?再則,據陳得芝先生《元代回回人史事雜識》一文披示,記載中尚有稱猶太教徒爲“术忽回回”的例子。

儘管,由於相關資料的模糊,對於房山高氏的家世,並不能清晰地知道;可是,要認爲其乃史氏的姻戚,幾乎没有可以作此解釋的任何直接的形迹。不能不令人疑惑,如果真是真定路的那個功勛之族的外甥,行狀的作者爲甚麽不點明以增加其榮光呢?從亨婚娶在遷居燕京路前,那位李姓行六部尚書係大同路人,後者有可能正是高克恭的外祖父。令人感到巧合的是,提到李姓行六部尚書的張之翰,與彦敬本人以及其友李仲芳都有文字的贈遺。《西岩集》卷一〇《高彦敬郎中以山中吟見寄故此奉答》、卷六《送李仲芳赴臨安行省掾》:“新詩來自碧山間,紙上雲烟尚未乾。我欲殷勤和高韻,心田廢井不生瀾。”“扶笻屢上兩高峰,按轡曾過九里松。傳語山中老猿鶴,而今不似舊形容。”“日日探奇不厭奇,每尋蘭若作幽栖。風篁嶺上龍泓壁,曾拂塵埃見舊題。”“舍南舍北種田郎,唱得田歌曲曲長。莫學傍村游俠輩,茜紅抹額臂擎鶬。”“莫惜辭燕遠入吳,聖朝南北混車書。四千里是兩都會,三百年開一坦途。簿領定應談笑了,宴游多在治安餘。西湖烟景錢塘月,儘作歸舟臥看圖。”而嘉甫所從親王出鎮的懷孟路,正是忽必烈潜邸時就有的封邑,無怪乎其對之猶如熟人了。

儘管,高克恭的繪畫創作的高峰,出現在至元二十七至元貞元年間的閑隱杭州期間;然而,其藝術成就所仰賴的修養,仍應該積藴於平居大都期間。事實上,高克恭處身於來到南方的北方士人的鬆散“團體”,然後又加入了南方的士人。正是這個擁有鮮于樞、李衎、趙孟頫、周密等士人的“團體”的互相影響,才使生性喜愛詩畫和山水的他,同時得到詩畫和山水的靈感,從而造就了創作的升華。而這個“團體”的北方成員,除了特别講義氣和友情外,還有與南方成員同樣的嗜好,那就是文藝和文物。而通過模仿前人作品,達到個人的藝術風格,乃是學畫者的尋常途徑。因此,到了後世,自然有人以高克恭的畫作爲臨摹對象。鄭玉《師山集》卷七《朱璟墓誌銘》:“愛梅姓朱氏,名璟,字景玉,愛梅,其小字也。”“愛梅少時讀書郡齋,郡學官有藏米元暉畫者,日張壁上,愛梅時從旁竊觀之,至撻之不肯去,久乃得其妙。及長,又愛高彦敬青山白雲之作,遂合二公之法,自成一家。得意時即爲之,然衹以自娱,不爲人所役。”王冕《竹齋集》卷下《衞生畫山水》:“國朝畫手不可數,神妙獨數高尚書。尚書意匠悟三昩,筆力固與常人殊。”“衞生卓犖志有餘,妙齡聲譽馳江湖。泛觀今昔意未足,直與造化論錙銖。”

在關於高克恭的論文中,《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一文具有不少新意。可是,其中包含較多的謬訛。除已分辨於前外,猶有:“我懷疑高克恭所説的故鄉劉光遠先生,即元初的以書法享名的劉房山,光遠其名,房山是以籍貫爲名號,猶如稱高克恭爲高房山。”“這位劉漢卿,本名虎都鐵木禄,出身將家子,本人也卓有戰功。”劉房山,自有其人。《陵川集》卷三五《劉伯熙墓誌銘》:“先生諱伯熙,字善甫。”“終始契丹二百餘年,入金源氏,爲燕四大族,號劉、韓、馬、趙氏。”“歲丙辰(憲宗六年),復如汴,卒於旅。”“房山,其自號也。”劉漢卿,則應爲畫手和文物收藏者的劉衝。《癸辛雜識》卷續上《西域玉山》:“劉漢卿嘗隨官軍至小回回國,去燕數萬里。”周密《雲烟過眼録》卷四:“劉漢卿所藏回回刀,小口,背上皆金紫金錯回回書,内金錯出一人面獸,精甚,聞回回國王所佩者。”胡遹《紫山集》卷五《寄李敬甫、劉漢卿、陳取新》:“走盤光不定,鑑物燭難逾。碧海三秋翼,青雲萬里途”。《秋澗集》卷二〇《揚州送劉漢卿東歸汴梁》:“海鶻翻雲下錦韝,眼中人物見風流。誰期淇水三秋别?却作維揚數日留。”魏初《青崖集》卷二《劉漢卿蓮社圖》:“不爲廬山面目真,不因詩酒自由身。高情未落龍眠筆,元是羲皇向上人。”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大皇叔

    三国之大皇叔

    “董贼暴虐,汉帝年幼,天下全赖皇叔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痛心疾首的说道。“明白,明白!”“袁本初之心,世人皆知。匡扶天下,全赖皇叔了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继续痛心疾首的说道。“知道知道!”“皇叔,大汉天下断不可落入曹贼之手啊!”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涕泪俱下,痛心疾首的说道。“懂的,懂的!”“主公,大小乔两位夫人已经在房中准备好了!”一旁,侍女禀报道。“告诉她们,孤马上来!”~~~~说完,空旷的殿室中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爷爷。
  •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

    本书以晚清至辛亥革命前后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以记述民国历史人物为本,着眼于对争议性历史事件和争议性历史人物的适度的重新解读。分北洋军阀卷和地方军阀卷。《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北洋军阀》由民非明编著,适读于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类阅读爱好者。
  • 重铸大汉

    重铸大汉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相把持朝堂。皇权旁落,汉失其鹿,天下豪杰枭雄群起,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吕布,当真是一忘恩负义之人还是被士人所逼?颜良、文丑、高览、高顺为何不能一展身手,笑傲群雄?田丰、沮授、陈宫、廖立等人未必就比郭嘉诸葛差很多吧?一本《三国演义》只歌颂了刘备诸葛,却掩盖了多少英雄豪杰。且看一现代平凡之人如何凭借一群不被罗大神看中的人把朝鲜变成自己的练兵营,把日本变成自己的生育院,如何与曹操郭嘉、孙策周瑜、刘备诸葛等梦幻组合殊死相斗,看是鹿死谁手。感谢书友“戒不了谁”提供的书群:72338085,支持散人的兄弟们前进
  • 天国雄起

    天国雄起

    1862年的天京,穿越的现代催眠师洪天贵成为天国幼天王,面对这个天王深宅贪图享乐、诸王争权拥兵自重、湘淮围困步步紧逼、英法觊觎虎视眈眈的太平天国,洪天贵发出了不甘的呐喊,从这一刻起,逼父夺权、取缔宗教、编练强军、发展军工,破湘军、败淮军、阻击英法,破除不平等条约,扫清华夏大地上的鄙陋,唤醒民族不屈意志,打造华夏最强天国,让五千年华夏文明再塑辉煌!
  • 天下霸血

    天下霸血

    韦风,字中正,武则天大周——天授元年690的一个秋天,天还是那样的沉......这里四季繁华,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爱恨情仇,有兄弟情深,有金戈铁马,有歌舞升平,是一个诡诈、淳朴、斗争的矛盾世界,也是有着坚韧意志,兴吾礼仪之邦,谱写盛世华章的一部传奇!有一种信念叫至死不渝,有一种风流叫还看今朝;有一种霸气叫横扫千军,有一种神话叫千古流传。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神都洛阳——风云龙虎际会,大周边陲——旌旗漫卷。韦风,铁肩力担狂澜滔天,前世今生,仍不免儿女情长,刀光血影,相依相随。为君无悔,君又为谁流下一滴相思泪?一蓑烟雨,天下霸血。【求推荐票、求收藏\(^o^)/】
热门推荐
  • 尸兄,你好

    尸兄,你好

    宝剑,婚约,千年前的旧人为何滞留古墓千年?书生,执念,徘徊在校园的幽灵何时才能解脱?我一直认为比鬼还要恐怖的是人心。
  • 特种狂徒

    特种狂徒

    名门闺秀怀中搂,制服美女随便挑。谁动顾飞的女人,他随时会空降在你身边。蛰伏、暗杀、以一当十,为兄弟两肋插刀,为护花事业献出一生。
  • 总裁蜜宠小娇妻

    总裁蜜宠小娇妻

    她想和另一个男人好,却被他狠狠折磨……他是帝都最高贵的男人,英俊多金,凌厉睿智,所有女人将他视为毕生的梦想。从此,霸道总裁开启爱妻模式。
  • 死无伤

    死无伤

    你真的认识我们这个世界吗?不,你只相信你看到的世界。修仙界自千万年前就已然存在,却自炎黄时期开始凋零,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只知道,如今的修仙界已经濒临灭亡。五千年的轮回,神之子降临,千年前种下的因,会结出怎样的果?一切尽在《死无伤》。
  • 老王的故事

    老王的故事

    一个小王,因为父亲的原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他遇到了各种样子的人,包括形形色色的妹子,他打算用自己的双手,使自己的父母和自己喜欢的妹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 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中外名人经典家教故事

    本书选取了50余位中外名人家庭教育的故事,既有“孟母教子”、“诸葛亮教子”等古代名人教子的故事,也有钱学森、达尔文、撒切尔夫人等现代名人接受家庭教育而成长的故事。
  • 洪荒轮回道

    洪荒轮回道

    轮回六道:上三道【天道,修罗道,人道】下三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造化法则,轮回法则,世界法则,创造法则,毁灭法则,五大至尊法则由何而来?混沌毁灭,时空现世,世界衍化,六道完善,创造万物!盘古为何开天?为何身化万物?转世混沌,成为掌控轮回法则的轮回魔君,带你走进神秘的混沌世界!混沌破碎洪荒现,主角将经历怎样的磨难完善轮回,晋级混元,不死不灭?本书混沌时期主角几乎无敌,洪荒之后从零开始,缓慢升级....看书的给个收藏和推荐啊......
  • 动灵之心

    动灵之心

    这是一个拥有灵气的世界,叫做“动灵大陆”这个世界有这许多的奇异的“灵兽”和“灵师”。还有许多强大的势力,它们主宰着这块大陆。一位天才在这块大陆崛起,这颗“新星”会成为这块大陆的“主宰”还是会像一颗颗星辰一样陨落?!
  • 汉朝的故事

    汉朝的故事

    汉朝是汉文化的滥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展阶段。刘邦一个贫农子弟出身的下级官吏,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灵活有效的处事风格,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为了开辟民族的生存空间做了艰辛的努力。经过长期的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民族群体——汉族。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建立,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 追缉天价小萌妻

    追缉天价小萌妻

    “女人,交出我要的东西,饶你不死。”游轮上,她被误认为卧底警察,被他抓去跳舞。他“好心”解救,磨刀霍霍,“还是不肯说?”他竟要亲自上阵。“混蛋!恶魔!你给我滚远点!”邪恶的男人挑高眉毛,“滚?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不如你给个示范。”“你,你抱我干嘛?”“既然你开了这个口,怎么都得滚一下。”“喂!我说笑的,意思一下就行了。”“那怎么行?这种技术活,我当然得深刻卖力!”“你无耻啊……”叶小北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