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的奇观
钱塘观潮,历来是江南的一大盛事。每年的八月潮汛期,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钱塘去欣赏这个大自然的奇异景观。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月亮、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杭州湾得天独厚的喇叭口地形造成的涌潮现象,形成了钱塘潮。来潮时,潮波受到愈来愈窄的江岸约束,潮水互相拥挤,潮波能量集中,又由于江口的尖山斜出海面,与对岸的夏盖山在海底相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堆积体拦门“沙坎”,潮水前浪受阻,后浪又起,潮水急速涌积,纷纷夺路叠进,势如洪雷,声势浩大,确实蔚为壮观。
在镇海铁牛边观赏海宁潮的雄姿,是最合适的。只见水天相接处,波涛汹涌的海宁潮如一条银线,伴随着隆隆声响从东方滚滚而来。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大,银线越来越粗,后浪推送前浪,耸起了一堵巨大的潮墙,翻卷着,滚动着。顷刻之间,潮水已如雪山般飞驰而来,潮峰喷珠溅玉,泻雪吐霰,像亿万条银白色的带鱼跳跃翻滚,又似玉龙翻空,雪山崩摧。江水壁立,万顷波涛,骇水进集,发出惊天动地的震撼……
在海宁的盐官观看一线潮,可以看到涌潮似一条游龙缓缓涌来,潮过后,由于阳光的反射,整个海面烟波粼粼,浮光耀金,别有一番景象。在盐官东8公里附近的大缺口至八堡一带,则可以观赏到东南两股涌潮呈“十”字型相撞,声如洪雷,状似伞云的“碰头潮”。在盐官西11公里的老盐仓,还能看到涌潮与一条长650米、高9米的丁字大坝相撞,转身扑向十八层鱼鳞石塘的“返头潮”景观。
吴淞江也曾有涌潮。唐代时,吴淞江的出海段与现在的杭州湾非常相似。出海口形似喇叭,上游小口在青龙镇,下游大口在浦东中部。河口很宽阔,足足有20里。因为幅员辽阔,波涛万顷,形似大海,所以被古人称为“华亭海”。每逢海潮大涨时,由于喇叭口式的特殊地形,也常会出现涌潮奇观。
位于今天太仓市的浏河口外,早先也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浏河(娄江),不是汇入长江,而是直接注入东海的。汹涌的海浪对娄江、吴淞江形成了正面的、直接的冲击,形成涌潮奇观。
明朝万历年间,人们在昆山城东娄江与青阳港交汇处,建造了一座砖石结构的玉柱塔,俗称白塔,建在两条江交汇的江心。一直到今天,白塔北边(娄江北岸),仍然被称为“白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