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4300000014

第14章 慧然独悟的“思”与“诗”(5)

第三节 “高蹈”生命意识的“秋思”

李叔同创作的诗文文本中,有大量关于“秋”的语义指涉,构成了诸多关于“秋”的审美意象、意境,它们主要集中于李叔同在杭州浙江一师任教期间创作的作品文本中。“秋”,在文本中作为隐喻、转喻或象征等,是符号传达意义的基础。它在作品文本中,于不同篇目上下文的不同衔接(组合)、替换(选择)中,产生了语言的意动和诗功能。古人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淡淡的,却又是挥之不去的“愁”,与其说这或许跟李叔同的年龄有关,倒不如说在这一时期,他对自然界“秋”的具体、形象的感悟,已开始上升到哲学及宗教意义上的“思”,即“形而上的‘思’”。这些饱含冥想的“思诗”,总是力图窥测人的生存本质。这种生存本质与西方现代的存在主义思想既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

开始在浙江一师任教时,李叔同33岁,在今天看来,正值大好年华。然而,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中的“这一个”个体,在这一年龄,已开始对世事有了“烦”(sorge,德语)的个体体验,真切地领会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人生别样滋味。

写于1912年8月的《西湖夜游记》是一篇情景交融的美文,它披露了李叔同在人生这一阶段的心迹:

壬子七月,余重来杭州,客师范学舍,残暑未歇,庭树肇秋,高楼当风,竟夕寂坐。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游西湖。于时晚晖落红,暮山被紫,游众星散,流萤出林。湖岸风来,轻裾致爽。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陈粲盈几。短童侍坐,狂客披襟,申眉高谈,乐说旧事。庄谐杂作,继以长啸,林鸟惊飞,残灯不华。起视明湖,莹然一碧;远峰苍苍,若现若隐,颇涉遐想。因忆旧游,曩岁来杭,故旧交集,文子耀斋,田子毅侯,时相过从,辄饮湖上。岁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离,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刘孝标云:“魂魄一去,将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漏下三箭,秉烛言归。星辰在天,万籁俱寂,野火暗暗,疑似青磷;垂杨沉沉,有如酣睡。归来篝灯,斗室无寐,秋声如雨,我劳如何?目瞑意倦,濡笔记之。

游记写于李叔同到杭州不久,开始了在浙江一师相对安定的任教生涯。从该文本中,可见秋夜游湖后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对个体生命、人生意义的沉思与追问溢于言表:“生者流离”,当是自我的写照;“逝者不作,坠欢莫拾,酒痕在衣”,是追思逝去的旧友,从而黯然神伤;引用古代刘孝标。诗句“魂魄一去,将同秋草”,由此怅然喟叹“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体悟出人生无常、生命短促的非常之道。作者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沉思,传达出个体此在的强烈感受,即“我意识我活着”,然而,当下的这一“活着意识”,却是一种在内心深处时时使人产生“怕”的“脆弱的自我存在感”。

全文涉“秋”之字符有三。其一“肇秋”,“残暑未歇,庭树肇秋”。道明再次来杭的时节为夏末初秋之交,暑热未全消,校园内的树木已开始展露秋容。其二“秋草”,“魂魄一去,将同秋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既已入秋,当是生命的最后季节,哀叹生命的短暂与无常,由此引发诗人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其三“秋声”,“斗室无寐,秋声如雨,我劳如何?”欧阳修《秋声赋》云:“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欧阳修以典丽精致之辞,造情景交融之意,通过比喻,从色、容、气、态、声几方面描绘清寒的秋景和凄切的秋声,成为绘秋之经典作品。李叔同正是于如此在场之秋声,如此孤寂惆怅之“此在”,自省“存在”之意义,再沉入困倦的冥思中……

由“思”而“诗”,这正是主体的生命意识,在当下此在(dasein,德语)的嵌入,即狄尔泰(Dilthey Wilhelm)所指称的“生命的不可思议的面孔”!他指出,人们发现自己陷于无法理解的境地,由此遭受着痛苦、死亡或与所爱的人相分离的磨难。在人们自己的生活里,就像在历史中一样,他们看到非理性的力量和盲目的机遇在起作用。于是追问:生命究竟是什么?他们想要首尾一贯地描绘实在,想要寻求为之而奋斗的理想以及指导他们的行为原则。狄尔泰将这种愿望称之为“人的形而上学冲动”(mans metaphysical impulse)。按狄尔泰的观点,宗教和诗歌就是这种冲动的反应。

夜阑人静,秋声引情思,幽思接天际,“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返心亦自省:“我劳如何?”我们可将“劳”植入存在主义“自在的存在”中加以理解,那么,“自为的涌现确定了不能够成为其固有基础的自在的失败。反思始终是作为重新把握存在的自为的永恒可能性。通过反思,投身于自身之外的自为欲求在自己的存在中内在化,这是为了自我奠定的第二次努力,对它来讲,关键在于为了自身是它所是的”。对于李叔同而言,何为“为了自身是它所是的”?于夕照之远想,于月湖之凝思,冥默自省、念前尘往事迢迢流逝,悟俗务之心缘何疲惫。如此深层的心灵拷问,与以不断的灵魂拷问求精神纯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探寻何其相似显而易见,李叔同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即关于“自我奠定的第二次努力”——更高人生意义的精神追求。通过对个体生命意义、目的的探寻,把握现实,在精神意识层面穿越现实。

“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李叔同式的悲凉绝唱”,正是“最高的精神活动”,“最自由最充沛的”、源于心灵深处的自我拷问、咏叹,即中国传统文化之“高蹈”潜质于“此在”——“时间的诗人”——生命意识的敞亮。

海德格尔在论《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时,有这样的论述:

时间是贫穷的,所以这时间的诗人是富有的;诗人太富有了,以致常常怡然沉入思中。思那已去者,盼那将至者,同时也常常欣然沉溺在这显然的虚空之中。但在这夜的“空无”中,他没失去自己的地基。当诗人这样孑然置身于自己使命的崇高的孤独时,他是在铸造真理,牺牲自己,以报民众。

海德格尔的这段评述性文字道出了“独行诗人”“孑然置身于自己使命的崇高的孤独时”的文化存在价值,这也是被我们曾经有过的文化语境“忽略不计”的文化存在事实,而这些文化事实中“铸造的真理”或许因此被湮灭。文化转型不易,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型或许更为困难。

李叔同这一时期的创作中,作品命题涉及“秋”的有关的诗词还有《悲秋》及两首《秋夜》。

《悲秋》作于在杭州浙江一师任教期间。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暗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对比李叔同于1900年创作的《老少年曲》,可以断定,这首“仿词体”《悲秋》是作者为歌曲填词的需要,对前者的改写。两篇作品内容完全相同,后者只在字、词、句的表述上,根据歌谱填词的需要作了一些调整修改,如个别语句作了收缩或增添、再就是歌曲结束句用了重复叠句。显然,《悲愁》的内容也是叹息人生光阴的。33岁的年龄,风华正茂,已经老成地感慨“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暗催人老”。此一时,彼一时,时代阴影的投射显出时代的巨大差异,更有个体人生特殊经历铸成的个体心性使然。就李叔同而言,仅过而立之年,却已是“世路如今已惯”,即已成为经历诸多世事的过来之人,所谓“绚烂极致,归于平淡”。既经历、体验了丰富的人生百态,亦深知直面人生有限性的惨淡。“零落凭谁吊”,于当下落寞心境,多少体察到“自我存在问题”,感到自我与处境的某种荒谬,其心境已趋向“投身于自身之外的自为欲求”这一更高的精神穿越。在这首词中,能够明显地读出缘何“悲秋”。因为他在人生旅途的这一时段,看到了个人生命存在意义的诸多缺陷和阴影!

与《悲秋》非常接近的作品还有《长逝》,也是创作于在杭州浙江一师任教时期。

看今朝树色青青,奈明朝落叶凋零。

看今朝花开灼灼,奈明朝落红漂泊。

惟春与秋其代序兮,感岁月之不居。

老冉冉以将至,伤青春其长逝。

花事匆匆,岁月不居。愁边白发,落叶凋零。千金难买年少,伤青春之长逝……同样是惆怅于满目凋零之秋意;同样是哀叹“春”与“秋”的交替代序而光阴荏苒;同样是感怀对青春不在的愁苦。是可悲,还是可叹?是无病呻吟,还是杞人忧天?诗人为什么要苦苦地感悟、探求“人生光阴”、“生命本质”,让自我内心罩上如此沉重的阴影或悲苦,即“李叔同式的悲凉绝唱”——如此“高蹈”的生命意识?这还需更进一步从中国的“乐感文化”背景来溯源。

同类推荐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研究

    卡夫卡的问题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卡夫卡的问题引发了整个世界的兴趣和思考。卡夫卡生前默默无名,但是在欧洲和全世界经历了一系列灾变之后,卡夫卡一夜成名。于是,“一天早晨,弗朗兹·卡夫卡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家”。卡夫卡与我们的时代同行。本书是对卡夫卡及其问题的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讨,尤其集中地思考和研究了某些重点、难点、盲点、疑点、热点问题。本书为国内出版的一部问题意识突出、论述深入、视角新颖、资料详实的综合性的研究卡夫卡的学术专著。
  • 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如回家的路

    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如回家的路

    在每一个人既短且长的人生里,也许最让我们难以释怀的,就是关于家乡的记忆,那些在记忆中的往事,那些曾经历过的四季的风景。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记叙了关于老家的往事,关于每个季节的提醒和记忆,包括那些曾经迷人的风景、那些鲜活无比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关于生活与人生的哲思。这里面的文字,会让你看到曾经熟悉的情怀和风景,会让你回到从前,回到心里的那个家。
热门推荐
  • 桃花泪,三世倾城

    桃花泪,三世倾城

    她本是神界的桃花小仙,名唤倾城,是那桃花树上最美丽的一片小小花瓣。得他精心呵护,赠予人形,成为神界最下层的一名小神仙。他本是神界六大天君排行第三的君袭天君,仙骨风雅,俊美无双,神帝之子,未来的王者。可就是这样一个他,爱上了那样一个她。他们的爱,是禁忌。三世轮回,他们有缘无分。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中再次相遇,今生究竟能否携手?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请你小心保管,我怕有一天,你突然离开,那我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我们错过了三生三世,这一次,不要放弃了,好不好?三生石上的红衣少女,许下三生承诺,爱你三世永不悔。桃花树下的白衣少年,许下此生挚爱,只取倾城换一笑。在爱与被爱中挣扎,他们苦苦错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有来生,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一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在一起。把你的手给我牵,听我跟你亲口说一声,我爱你。
  • 斗冤家:恶魔校草拽丫头

    斗冤家:恶魔校草拽丫头

    他——天之骄子。人长得帅,家里也有钱。从小到大从来是如鱼得水。女朋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唯一颇为看中的女生,何萱娜,居然跟徐城恩不清不楚。为了她,两人成了水火不相融地敌对。这个女生是谁?长得一副弱柳扶风相还敢学人家“英雄救美”?她以为自己是谁,如果不好好教训教训她,让她知道自己的斤两,他以后如何还混得下去?于是,一场所谓“正义”与“邪恶”地较量至此在某镇拉开了帷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绯闻总裁,老婆复婚吧

    绯闻总裁,老婆复婚吧

    老公每天花边新闻不断,还让她亲眼目睹!全公司的人都知道她是环宇国际的技术骨干,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也是总裁夫人!她隐忍,她坚强,她坚持到底,终是抵不过他撒旦般的折磨。沈碧情说,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所以,我选择潇洒的转身。季世恭说,望着眼前你含笑的容颜,我的泪还是落满了整个冬天,转身后,再也找不到丢失的诺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歌

    黑歌

    学渣辍学做了屠夫,兼职社会人。且看屠夫如何成功逆袭
  • 异界调制

    异界调制

    他调制的不是魔兽,而是智慧。他调制的不是御姐,而是温柔。他调制的不是萝莉,而是娇柔。他调制的不是女王,而是坚强。他调制的不是世界,而是寂寞。神:我很寂寞,任磊:要调制么,请找我……
  • 灭黄金之眼

    灭黄金之眼

    汝之眼不可被所谓的真实真相所蒙蔽,须知,在未亲手揭开萦绕事物的最后一层面纱之前,任何所见之真实都为虚幻。汝之心不可被世俗的律法条规所束缚,须知,若心有羁绊,则汝之刃将失去锋锐。若本心无愧,自当勇猛精进,斩尽世间一切恶。新人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An Essay on the History of Civil Socie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仙错:暖雪岁岁寒

    天仙错:暖雪岁岁寒

    她是他妙笔生花的赋予,天人之姿,倾城之貌,却终洗不尽一身铅华。人人都惦记她的鲜血,她只惦记给了她鲜血的人。魔界公子,不过吸血恶魔;亲近兄长,竟换身魔界之人。情人牵系她人情劫那又如何?昨日牵挂找上他又如何?她满怀一腔热血等雪来,他一身白衣踏雪归。欢声笑语,暗算误解,扑朔迷离。本是一世牵挂,奈何伤他最深。生生世世她从不拖欠,却欠他永生永世。
  • 树人贝尔

    树人贝尔

    在一座荒无人烟的神秘小岛上,突然出现一头半死不活、不知来自哪里的怪兽。就在怪兽出现不久的一天夜晚,知识渊博的老教授泰奥多先生的家里,来了一位长相十分古怪的来客。这位神秘来客告诉教授,那个怪兽居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战友贝尔。那么这个失踪多年的贝尔是怎样漂流到那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的呢?他在岛上经历了哪些神秘事件呢?后来得知,贝尔竟然在荒岛上遭遇到了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甚至碰到了生活在一口棺材里、满嘴血污的如同死尸一般的魔鬼样的怪物。《树人贝尔》中更令人费解的是,在这座荒岛上竟然还建有一个空中人基地。不过,由于某种神秘的力量,这座荒岛最终不知漂向了哪里,消失在众人的眼中……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