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48100000013

第13章 乡镇概况

概况

泾源县辖3镇(六盘山、泾河源、香水)4乡(新民、兴盛、黄花、大湾),110个行政村,4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3872人。

大湾乡

【概况】 大湾乡位于县城北侧,距县城41公里。2003年3月,在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将原属原州区管辖的大湾乡划归泾源县。该乡南接六盘山镇,东接彭阳县新集、古城镇,西接隆德县大庄、观庄乡,北接原州区开城镇,总面积124.63平方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大湾村。境内西跨六盘山,东跨瓦亭梁,中部属阴湿丘陵区。地形北高南低,宝中铁路、平银公路、银武公路穿越境内。全乡辖大湾、四沟、武坪、牛营、董庄、杨岭、绿塬、尚坪、六盘、何堡、中庄、苏堡、瓦亭13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有基层党支部13个,学校1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668名,六年制完全小学9所,教学点2个。2009年,乡党委、政府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培育“草畜、劳务、苗木”三大支柱产业,突出抓好“肉牛养殖、劳动力转移、苗木生产、扶贫开发、‘普九’、‘一无’乡镇巩固”等重点工作,加快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促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乡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860万元,同比增长7.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479.4元。

【种植业结构调整】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产业优化提升思路,压减冬小麦的种植面积15%,种植马铃薯1.5万亩,种植地膜玉米0.7万亩。对2010年种植业结构调整预留地块进行规划安排,在2009年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再压减冬小麦面积15%。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57万公斤。

【草畜产业】 培育大湾、绿塬、董庄3个养牛示范村,培育何堡、杨岭2个养牛专业村;年内新建牛棚275棚,氨化池17组,培养育肥大户82户、贩运大户40户,良种基础母牛保存率达到95%,自购架子牛3642头,牛存栏达到9200头,出栏8000头,羊存栏7300只,出栏12000只,人均畜牧业收入达630元。加大饲草面积种植,全乡新种紫花苜蓿2918.4亩,饲料玉米5603.9亩,禾草2810亩,累计种植多年生牧草3.6万亩。发放铡草机400台,青黄贮2800立方米。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举办科学养殖培训班12期,培训1200多人(次)。加大牛羊品种改良,全年共改良黄牛3100头。积极做好牲畜疫病防治工作,全年共防疫牛18400头(次),羊14600只(次),猪12000头(次),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牲畜免疫标志率及疫病防治率均达到100%。

【生态环境建设】 以瓦亭育苗园区为辐射点、带动沿101省道、高速公路两侧及有水源的武坪、牛营村苗木移(种)植产业。年内育苗1002.6亩,河道植柳33万株,退耕还林地补苗5.2万多亩,补植苗木500余万株。加大封山禁牧工作力度,强化全乡防火意识,确保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成果。

【劳务产业】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带动,城乡互动,有序流动,管理规范”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劳务中介组织的作用,坚持把劳务输出当作硬任务,采取硬措施来抓。年内共输出劳动力3650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650人;完成农民工培训765人,培训率达到101%;完成技能鉴定175人,贫困家庭家庭培训就业援助18人。全乡劳务总收入1735万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增长13%。

【扶贫开发】 争取区地税局包扶部门资金4万元,对中庄村自来水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彻底解决了该村吃水难问题,争取学生用品1万元,对大湾中心小学315名学生进行资助;争取市县包扶部门资金4万元,建设何堡村文化广场1座,并对村组道路进行维修铺沙;争取闽宁包扶资金55万元,修建牛营村新圩文化广场1处,硬化道路150米,对牛营、武坪二村的危房改造,牛棚建设,沼气池建设进行以奖代补。

【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乡总人口14585人。截至9月底,全乡结扎51例,上环96例,实施“少生快富”项目25例,计划生育率为94.4%,生育妇女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92%;全乡人口出生率为9.96‰,自增率为6.29‰。

【教育事业】 改善教学条件,新建牛营、董庄小学,投入360万元新建大湾中学实验楼,教职员工及学生宿舍楼。积极创建教育强乡工作,使全乡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8.7%,初中、小学毕业年级年度毕业率为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5~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9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乡共收缴新医合资金227460元,使参合率达到90.1%,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建立健全村级综治、治保、调解组织,各学校聘任法制副校长,加强专群结合,各村、各单位联动工作措施,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做到人员、制度、措施三落实,坚持村上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每半月在乡上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根据各类矛盾纠纷的特点,从抓早、抓小、抓苗头着手,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创新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全乡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起,调解率为100%,调解成功率为90%。建立和完善了立体化的社会防控体系,强化“五防线”的建设,加强人防物防的管理责任制。加强乡境内的铁路护路管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坚持经常巡逻,乡铁路管护工作受到了自治区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领导小组的表彰和奖励。实施“五五”普法工作,印发宣传材料120余份,宣传讲座法律知识1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到2620人(次),全年共办板报23期,集日咨询45场(次)。

【重点项目建设】 完成全市2009年重点工程萧关文化园一期工程34亩的征地及5户群众的拆迁安置工作,保证一期工程按照规划时限如期进行。完成牛营、董庄小学迁建的选址及24.66亩的征地工作,保证了迁建工作顺利进行,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实施瓦亭流域武坪小流域治理工作,机修农田2400亩,荒山、河滩绿化600亩,栽植树苗50多万株,并实行围栏工程。实施大湾流域人畜引水工程。完成农机具补贴购置163台(部),家电下乡267台。

【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突出“支部是关键,党员是基础和干部是保证”三个重点,以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为农村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和创新全乡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全面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围绕“群众满意”的目标,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格”、“民主议政日、”等活动,提高了党员素质,拓宽了党群、干群联系沟通的渠道,解决了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村全部建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各项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活动,使200多名农村党员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户和一个致富能人,通过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落实乡领导包片联村促党建工作、班子成员下村讲党课、村“两委”联席议事等工作制度,做到党支部“三会一课”活动的正常化、经常化。坚持发展党员实行公示、预审、票决制度,新发展党员15名。利用乡党校、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结合开展党课教育、“党日”活动等,每季度为乡村干部办一次培训班,举办村培训班12场(次),参训人数达780余人(次);加大活动阵地建设,新建大湾、中庄两个村部,维修13个行政村的微机网络,完善新农村信息网络,美化、绿化、净化各村活动室;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全乡13个村都有集体经济增收来源,对村集体经济进行严格管理,实行村账乡管、村级财务审批使用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及时传达县委和县纪委有关廉政建设文件精神,完善各项廉政制度,与各村、各单位、各站(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结合重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各村和各站所对乡、村两级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开支及时进行公开。全年乡政府财务公开2次,重大事项公开6次,党务公开4次,政务公开9次;村务公开6次,财务公开4次。对责任心不强、群众意见大的个别支书、主任进行诫勉谈话。

泾河源镇

【概况】 泾河源镇前身为白面镇,位于县城东南约15公里,地处泾河源头,古地名为白岩河、北面里。2003年5月,在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白面镇与东峡乡合并,又因泾河发源于此地,故取名“泾河源镇”。该镇东北与甘肃省平凉市麻武乡和县内香水镇交界,南与新民乡相邻,西与兴盛乡接壤,总面积225.6平方公里。镇政府设在白面村。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属阴湿地区。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有老龙潭、二龙河、凉殿峡、小南川等旅游观光景点,泾河由此发源并穿境而过。中部为河谷区,地势平坦,形成宽阔的白面川。全镇辖白吉、马家、白面、北营、底沟、东山、东峡、高峰、河北、泾光、兰大、涝池、龙潭、南庄、庞东、上秦、石底、王家、下秦、冶家、余家村21个村民委员会,34个自然村,86个村民小组。2009年,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各项重点工作和经济发展这一要务,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全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50.3元。

【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制,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深入开展各类载体活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镇转正党员29名,新接受预备党员3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65名,培养后备干部32名。

【党风廉政建设】 积极推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强廉洁自律工作,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工作汇报制度,严肃查处镇村两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完善便民服务大厅,加强镇机关效能建设。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开展“平安泾河源镇”创建活动,全力巩固基层基础工作和“四道防线”,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持“两排查一分析”工作制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办理上级交办的来访信件和群众来访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民族宗教】 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坚持不懈地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团结、教育、引导工作。

【草畜产业】 建设养牛示范村任务3个,专业村3个,建造暖棚牛舍320座,建设青贮池22座,建设能源沼气池738户,种植紫花苜蓿4226亩,饲料玉米7787.2亩,种植禾草4210亩。动物免疫、耳标佩戴率均达到100%,禽流感防治疫苗注射密度达到100%。完成黄牛品种改良3120头,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187户,架子牛补栏4600头,牛存栏14851头,出栏12041头,基础母牛补栏2562头。牧业收入人均达到774元,增幅30%。

【种植业结构调整】 压减冬小麦种植面积11000亩,种植马铃薯2.85万亩,种植地膜玉米任务1.1万亩。

【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春季,对全镇36210.03亩退耕地进行全面补植,合格率和成活率均达到验收标准。秋季,对补植、补造退耕地进行全面复查补植,对春季补植成果进行再次巩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苗木产业】 全年移植苗1120亩,累计全镇共有特色苗木面积3740亩(其中,云杉面积3048亩,油松面积383亩,樟子松面积183亩,其他树种126亩),人均年育苗收入达540元,比上年增长17%。

【劳务产业】 全年劳务输出6750人(次),其中向区外输出3134人,有组织输出371人,中介组织和经济人带动输出3210人。完成基本技能培训821人,通过职业资格鉴定246人,完成城乡贫困家庭培训就业援助26人,培育带领100人以上劳务经纪人2人。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420元,比上年增长18%。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建成农贸街开发前期工程和建材市场,彻底解决了沿路摆摊销售煤炭、建材等影响环境的问题。按照“全面整治、重点突出”的方法,在对19个村全面整治的同时,重点对涝池、泾光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整修涝池村道,修建小广场。对泾光沿101省道两岸杂物彻底进行清理,并粉刷文化墙196平方米,将104户搬入泾河新村,对险区74户住房进行彻底拆除。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全年收缴新型合作医疗资金373560元,完成任务的100%。

【危房改造】 完成救助户建房任务173户,完成任务的107%。完成建设厅扶持户建房103户,完成任务的121%。对龙潭、兰大庄、涝池、泾光危房改造点进行集中改造,其中,龙潭39户、兰大庄23户、涝池17户、泾光17户,4个危房集中改造点的完成,为全镇危房改造打造了样板工程。

【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镇总人口21483人。实施“少生快富”107例,完成正常结扎80例,纯女户结扎7例,置环320例,完成321例。计划生育率为90.7%,计划生育及时率为91%,人口出生率为18.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3‰以内。

【教育工作】 全年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7.5%。小学、初中毕业年级毕业率分别达到100%和98%,“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教育布局趋于合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安全生产】 落实中央、区、市、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要求,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有效预防和杜绝事故发生,全年无一例重大特大事故发生。

【食品安全监管】 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全力开展专项整治,不断净化食品生产环境,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企业法人安全意识,确保了全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六盘山镇

【概况】 六盘山镇位于县城北端,距县城23公里,地处六盘山东麓、颉河上游,原称什字路镇,原属固原市原州区管辖。2003年3月,在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由原州区划归泾源县管辖,同年5月,将蒿店乡和什字路镇合并,因境内有著名的六盘山而改名为“六盘山镇”。该镇东与甘肃省平凉市安国镇接壤,南与香水镇、黄花乡相连,西与隆德县毗邻,北接大湾乡并与彭阳县新集乡交界,总面积229平方公里。镇政府设在什字村。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六盘山山脉主峰,海拔2928米。中部为河谷川地,耕地较多。东部进入峡谷地带,两侧高山对峙。境内主要山脉有六盘山、瓦亭梁、大嘴梁、闽家山等。主要河流有颉河,颉河将全镇分为南北两半,北部土地瘠薄,植被稀疏,南部为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属半阴湿土石山区。镇内有丰富的石灰岩矿。主要企业有水泥厂、石料厂、建材厂、淀粉厂、缸瓦厂。境内有六盘山和白云寺等旅游景点。宝中铁路、312国道、银平公路、固隆公路、固泾公路在此穿过。银武高速公路在镇内设有出入口和服务区。全镇辖和尚堡、东山坡、马西坡、李庄、什字、五里、刘沟、周沟、杨庄、大庄、半个山、蒿店、太阳洼、农林、板沟、塔湾、牡丹、杏合、双合、双沟、花果、张堡22个村民委员会,86个自然村,有学校2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7所,初小3所,耕地面积8.1万亩。2009年,镇党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67.5元,比上年增长28.7%。

【主要经济指标】 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2780元,比上年增长28.7%。

【草畜产业】 镇党委、镇政府将发展草畜产业作为做好退耕还林(草)后续工作的重要措施,紧抓不放。种植多年生牧草9300亩,在大部分退耕地种植多年生紫花苜蓿;新建暖棚牛舍406栋,氨化池167座,沼气池507座;扶持建成李庄肉牛养殖重点村,在李庄、东山坡、什字、和尚铺、马西坡、蒿店、五里7个村建立黄牛改良点,黄牛改良率达89.9%。

【劳务产业】 组建劳务站,建立健全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把全国各地的用工信息发送到各村,供各村富余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务工去向。在发展劳务产业上,一方面注重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和鉴定,共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691人(次),有299人通过劳动技能鉴定,拿到劳动资格证书。另一方面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一年来,共向外输出劳务人员5138名。实现劳务创收1883万元,人均创收3600多元。

【种植业结构调整】 贯彻县委、政府决策,帮助群众积极转变观念,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压减冬小麦5000亩,种植饲料玉米4406亩,马铃薯6680.7亩;在东山坡、五里、什字、和尚铺等12个村新增育苗面积1356亩,建成和尚铺五里千亩苗木基地,并为基地苗木搭建拱棚,年底,全镇苗木面积累计达到5200亩。

【小城镇建设】 配合县有关部门拆迁污染较为严重的淀粉厂,拆迁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拓展绿化空地70多亩;对高速公路和泾什公路入口处的乱土堆、坑洼进行平整,整地面积共276亩,拉运土方4900方;治理河道1200多米,修水池5个,造水面6000多平方米,拉运土沙石8300方;对高速公路两侧及出入口进行绿化,绿化面积达1646亩,拆除闲置的加油站,新建文化站,镇政府成功地迁进新的办公楼;对卧羊川集贸市场、什字中学、清真寺和部分住户的临街门面房进行开发利用,开发面积达8900多平方米;争取项目,硬化什字老街道280米,解决就近居住居民的出行难问题;完成镇街道“三线入地”工程和供排水工程;对街道广告牌进行清理整顿规范;新建公厕1座,成立镇街道环卫工作站,建立镇街道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 以拆除危房危墙为突破口,以换瓦粉墙刷脊为重点,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为抓手,加大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建立全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长效机制,使全镇环境卫生面貌改善,新农村面貌已经显露。全年共拆除危房2184间,拆除危旧围墙5729米,清除粪、土堆2378座,清理柴草、石头堆2908处,拆除厕所294座,建垃圾填埋场29个,建垃圾堆放点142个,改造人居环境1182户,换瓦350万片,粉刷墙体25900平方米。【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镇总人口20124人。围绕“抓经常、抓重点、抓难点”的工作思路,树立“对象就是任务”的意识,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措施。全年实施“少生快富”29例,完成结扎74例,置环121例,纯女户结扎18例,计划生育率和人口出生率分别为88.3%和8.61‰,人口自增率为4.12‰。

【教育事业】 以“普九”攻坚总揽教育工作全局,着力提高普及率,使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7.8%和100%。

【医疗卫生】 群众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计划免疫和疾病预防的控制措施不断强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群众的参合率达到90%以上,绝大多数群众享受到更加优惠的医疗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 对五里至大湾六盘村、大庄—太阳洼5公里的道路进行水泥硬化,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完成六盘山镇自来水一期工程;改造危房1600多户,在刘沟村建成危房改造点1处,使群众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

【党的建设】 树立抓党建促经济的理念,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员干部培训,使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大大增强,全年共播放电教片206片,播放500多场(次),举办各种培训班24期,累计培训3100人(次);开展四联双定双评活动,年初确定的承诺为群众解决3个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办3件实事的双定目标已全部完成,各村承诺为群众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48条,办实事50件的双定目标已全部落实;实施“十百千万示范提升工程”,严格按照标准确定5个示范村、50户党员示范户,示范村、党员示范户作用逐步凸显;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评星定格活动和民主议政日活动,使全镇575名无职党员中,445名有一定能力的党员分别担任卫生监督、劳务宣传等12种不同职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坚决杜绝各种违纪现象的发生。加强《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的学习并严格落实;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监督,增进团结的目的;加强对各村各单位的监督,镇党委分别与各村、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经常性开展各项警示宣传教育,开展了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严格执行村财镇管村用制度,财务政务公开不断规范。

香水镇

【概况】 香水镇为泾源县城区所在地,因香水河而得名。2003年5月,在全区行政区划调整中,将园子、惠台乡并入香水镇。该镇东邻黄花乡,南接兴盛乡、泾河源镇,西接六盘山并与隆德县崇安乡接壤,北与六盘山镇相连,总面积181.2平方公里。镇政府在香水街西段。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呈西宽东窄的三角形。西部为六盘山主脉,群山高耸连绵,属天然次生林区;中部为低山丘陵及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形成泾北川和赵家塬,为主要农耕区。境内主要山脉有米缸山(古称美高山)、马尾山、青杠嘴、黄花梁等;河流有香水河、拜家河、暖水河、下寺河。镇西2公里为唐制胜关、宋安化县遗址;西5公里有西峡、窟窿峡,是古代翻越陇山的一条重要捷道,称“鸡头道”,峡内奇峰对峙,松林苍翠,有野荷谷、五锅梁等旅游景点。东北1公里有果家山秦汉古城镇遗址;镇南堡子山现改称卧龙山,一峰独立,林荫木秀,顶上古城堡东建“龙云亭”,可俯瞰县城。全镇辖惠台、车村、城关、米岗、暖水、沙南、沙塬、杨家、永丰、太阳、下寺、新月、思源、白家、上桥、下桥、大庄、卡子、园子19个村民委员会,82个村民小组,有香水街、百泉街两个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完全中学和职业中学各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7所。2009年,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抓退耕还林草促养牛养羊,抓产业结构调整促农民增收,抓兴工扶商促商贸活镇,抓旅游开发促经济发展,抓科技教育促人才强镇”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98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45.3元,比上年增长16.3%。

【主要经济指标】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800万元,比上年8673万元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0元,比上年2296元增长16.3%。

【草畜产业】 按照“以畜定草、草畜平衡”的原则,大力实施草畜产业。种植紫花苜蓿2444亩,复种禾草5312亩;实施暖棚牛舍143座,建设氨化池35组,建设沼气池670座,配发铡草机491台;完成黄牛改良3500头,架子牛补栏5000头。大家畜存栏13637头,出栏11638头,羊存栏5895头,羊出栏5420头。畜牧业总产值为2409万元,农民人均畜牧业产值为553.6元。

【苗木产业】 响应县委、政府苗木产业发展方针,围绕水沟幼苗移植园区,移植幼苗427亩,育苗1200亩,累计育苗达到5800亩。组织各村补植退耕地5万亩。退耕还林和苗木产业农民总收入2512.2万元,人均纯收入514.1元。

【劳务产业】 完成劳务输出5365人,其中有组织输出4431人,自发性输出934人。劳务输出总收入2689万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29元。完成引导性培训520人,完成技能性培训570人,完成职业资格鉴定159人,完成城乡贫困家庭培训就业援助18人。

【种植业结构调整】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2500亩,压缩小麦面积3500亩,种植玉米9500亩,洋芋17000亩,其他油料等作物250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1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293公斤,种植业总产值为1097.6万元,农民种植业人均纯收入213元。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村庄道路治理,对杨家至车村村道、太阳至米岗至惠台村等村道进行硬化;完成5个村部的广场硬化建设;完成大庄至八个窑至下桥,杨家至园子人饮工程挖渠11公里;整修村庄道路15公里。

【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整治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全面落实农村环境卫生各项工作措施,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整治长效机制。建设垃圾填埋场8个,建立垃圾临时堆放点470个,清理粪土堆、石头堆、柴草堆1490堆,拆除危旧房2900间,拆除危旧围墙7900米,拆除厕所420个,人居环境改造1020户,新建围墙1980余米,换瓦725间,粉刷墙体9500平方米,集中组织群众清扫5800人(次)。

【安全生产】 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措施,落实镇村24小时值班制度,与各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农业机械安全生产责任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书、农用车安全行驶责任书、消防安全生产责任书,森林防火责任书、草原防火责任书等,与持证采矿负责人签订采矿安全责任书。建立农机手和农机档案,各村与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食品安全监管】 成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了各项工作措施。坚持安全生产定期安排,定期检查,为群众营造了安全、踏实的生产生活环境。

【城市化建设】 完成三小征用永丰村土地51.81亩;完成污水处理场征用土地72.5亩,其中杨家村15.4亩,涉及农户8户,沙塬村土地57.1亩,涉及农户22户;租用铺设污水管道用地53.8亩;完成新增溢流管道用地4亩;完成卧龙湖三期拆迁征地87.79亩,涉及农户131户,安置拆迁户125户,涉及苗木户36户;完成香水街拓宽拆迁11户,征地11.35亩;完成百泉街西扩、泾河路南扩征地62.29亩,涉及农户96户,拆迁33户,涉及苗木户68户;完成城关二队拆迁户的安置征地40余亩;完成百泉街拆迁户征用宅基地31.18亩,安置拆迁群众40户;完成千头牛养殖园区征地100亩,完成房屋拆迁4户,水、电、路和拆迁户的安置已全部解决;完成北环路西扩征地59.95亩;完成暖水河水库打坝工程。

【教育事业】 继续抓好学校“四化”建设,巩固“两基”成果,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辍学率0.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5.7%,辍学率1.1%。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为振兴农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镇总人口32449人。围绕“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计划生育工作总体呈现良好的态势,年初顺利通过自治区政府“一无”乡镇达标验收。全镇完成置环383例,完成正常结扎85例(纯女户14例),完成“少生快富”117例。

【卫生事业】 加强内部管理、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体系和机制更加完善。完成全区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任务,通过自治区无烟城市创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加大宣传,送法下村,全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5次,下发宣传资料2500余份;及时化解矛盾、民间纠纷,消除隐患,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46起,接待群众187人(次),调处率100%,成功率98%;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打击传销活动,维护全镇稳定和社会安定。

黄花乡

【概况】 黄花乡位于泾源县城东北5公里处,东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乡连接,北接六盘山镇,西南与香水镇接壤,总面积154.2平方公里。乡镇府设在平凉庄村。地势西高东低,北部群山耸立,为六盘山天然次生林区,西部和中部为河谷地区,地势较平坦,是主要农耕区,东部为土石山区,北部草山面积较大,畜牧业发达。境内最高山脉为桦树山,海拔2263米。主要河流沙塘河,境内流程为15公里。属温带半湿润地区,年日照2237小时,年平均气温6℃,无霜期132天,境内山泉河流众多,天然森林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石灰石,铜储藏量较小。境内有胭脂峡、秋千架和向阳温泉等旅游景区,泾平公路、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辖红土、羊槽、店堡、华兴、庙湾、平凉、上胭、下胭、土窑、向阳、沙塘、胜利12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有基层党组织14个,学校1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5所,初小6所。2009年,乡党委、政府紧扣发展这一要务,按照县委、政府限时制责任制的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负重拼搏,扎实工作,使全乡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19.69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15.2元,比去年增长15%。

【主要经济指标】 全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1519.6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840元,比去年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了9.4‰。

【草畜产业】 通过养牛专业村、示范村和整村推进项目的建设带动,推动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完成马铃薯种植4500亩,青贮玉米960方,新建牛棚257座,青贮池80组,沼气池444座,种植紫花苜蓿2286亩,种植饲料玉米3480亩,种植禾草3000亩,发放配套铡草机340台。架子牛补栏3325头,培育养殖大户92户,黄牛饲养量达16900头。

【苗木产业】 新扩建上、下胭苗木园区,移植幼苗520余亩,培育苗木合作社4个,对羊槽苗木园区进行补植幼苗350余亩,对2000年以来的4.8万余亩退耕林补植苗木630余万株。

【种植业结构调整】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使种植业优势充分发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年内,种植冬小麦2695亩,种植玉米3330亩,种植马铃薯4500亩,其他农作物2370亩,早春覆膜1500亩,秋覆膜750亩。

【劳务产业】 年内,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40人,在北京、山东、陕西等区外建立劳务基地5个;输出务工人员2125人,其中向福建、银川、北京分别有组织输出37人、14人、7人,向新疆组织输出264人。

【旅游产业】 利用胭脂峡和秋千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羊槽村、土窑村旅游文化民俗示范村2处。年底,旅游接待,住宿等各项旅游服务工作正在在运营之中。

【新农村建设】 积极推行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工作,以危房改造为重点,全力进行新农村建设。扩建庙湾新农村危房集中改造点50户;实施危房改造417户,其中新标准危房改造53户,民政救助户121户,一般户243户;整修换瓦364户,完成人居环境改造523户;拆除破旧房屋406户1189间,拆除厕所107座,粉刷墙体22500平方米,新建围墙525户8281米,粉刷墙体2.25万平方米,整修铺沙村庄主干道7条31.2公里;修建临时垃圾堆放点27个,修建垃圾集中填埋坑17个,清理粪土1266堆,清理石头1450堆,清理柴草1360堆,集中组织群众进行环境清扫4450人(次),印发宣传材料2800份。

【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乡总人口11017人。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和“少生快富”项目捆绑制度,巩固提升“一无”乡镇,完成“少生快富”65例,正常结扎36例,纯女户结扎5例,置环169例。开展“三查”、“五登门”服务活动,服务群众1200人/次。全乡人口出生率为15.0‰,计划生育率为92.7%,计划生育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为9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4‰。

【教育事业】 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和扫盲巩固提高工作,使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通过各个渠道争取教学资金9000元,教学电脑11台。争取区、市包扶部门的大力支持,推动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

【农村卫生】 广泛开展卫生和健康教育活动,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各种常见病和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农村卫生环境专项治理,深化改水、改厕工作,巩固爱卫成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收缴参合资金182000元,全乡参合率达到9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以创建“平安黄花”为契机,坚持不懈抓“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处置警情14件、立刑事案件1起、立治安案件6起、调解治安纠纷8起,司法所受理民事纠纷32起,调解成功率为82%,及时消除了各种安全隐患。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安全文明村庄”和“平安黄花”创建活动,推进依法治乡进程。开展经常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与黄花石料厂和胭脂峡景区以及全乡农机手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确保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民族宗教】 以“共同团结奋进、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黄花为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乡村两级成立领导小组,乡党委与12个村和各清真寺签订责任书,对每个村的开学阿訇建立档案;开展“民族团结月”、“民族团结模范村创建”、“民族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提高年”等活动,全年没有发生不同教派之间的矛盾。

【基层组织建设】 开展“三级联创”、“四联双定双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格”和“民主议政日”等活动,完善新建村部的后续工作,加强村级支部班子建设。落实包片领导入村讲党课、“三会一课”、乡村党员专题培训、党日活动等各项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制度、乡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周一、五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和每月专题培训会议制度。修订完善了全乡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考勤、用车管理、党务、政务和财务公开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平凉庄村被县委确定为基层党风廉政示范村。

新民乡

【概况】 新民乡位于泾源县最南端,距泾源县城30公里,西与甘肃省庄浪县相连,东南甘肃省华亭县山寨乡为邻接,北与泾河源镇东山村相连,总面积176平方公里。乡镇府设在杨堡村。该乡地处六盘山东麓,属阴湿半阴湿草甸植被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有大雪山等旅游景点。101省道横贯南北,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乡辖先锋、照明、高家沟、石咀、上湾、张台、马河滩、燕家山、西贤、南庄、杨堡、王家沟、先进、花崖沟14个村民委员会,34个自然村,64个村民小组,有基层党支部16个,其中农村基层党支部14个,有中小学13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中学生610人。有卫生院一所,村级卫生室14个,有敬老院一所,有个体私营林场5个,面积14000多亩。2009年,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大力发展草畜、苗木、劳务三个特色产业,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危房改造力度,加强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能源建设,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全乡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34.8元,比上年增长14.9%。

【种植业结构调整】 按照县委、政府种植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全乡压减冬小麦8300亩,种植地膜玉米7200亩,其中石咀示范点种植1375.4亩,种植马铃薯4500亩。同时,对2010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前谋划,预留地块6500亩,实施秋覆膜1500亩。

【草畜产业】 坚持县委、政府的产业发展思路、技术路线、保障机制,坚持将草畜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突出饲草料种植、转化和利用。种植优质牧草2600亩,复种禾草、蔬菜5500亩(其中复种禾草3600亩);扶持养牛示范户450户,培育养殖大户65户,贩运大户55户;建造牛棚134座,投放铡草机620台,修建沼气池617组;加强畜牧业疫情疾病监测防制工作,黄牛免疫率和标志佩戴率均达到100%;完成黄牛品种改良2350头,架子牛补栏4200头。全年牛饲养量达到17299头,存栏9732头,出栏7567头,畜牧业总收入达到970万元,人均牧业收入650元。

【生态环境建设】 春秋两季对达不到退耕要求的地块进行全面补植补造,补植面积37531.3亩,其中异地造林6410.2亩,补植苗木558万株。在杨堡、先进苗木园区种植苗木100亩,使该区域苗木达到650亩,零星育苗1400亩。

【劳务产业】 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带动,管理规范”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全年输出劳务3882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459人,政府统一组织向福建输送劳务工人40人,向新疆输送采棉工120人,实现劳务创收2098万元,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398元;开展务工培训活动2期,培训务工人员2160人,其中技能培训609人,职业技能鉴定286人,培育劳务经纪人33人,新增劳务基地3个。

【扶贫开发】 坚持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以2个整村推进为重点,加强以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改造、乡村道路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逐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完成3.6公里村庄道路建设;改造危房86户,其中集中改造30户,人居环境改造200户,投放太阳灶300套;换瓦170户;新修围墙3890米;完成人畜引水1处。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按照“大破大立,不破不立”的理念,把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对乡政府驻地、101省道、2个整村推进重点村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修建垃圾填埋场4个,垃圾临时堆放点36个;清理粪土堆588堆,石头530堆,组织干部群众集中清扫环境卫生3320人(次);拆除危旧房屋450间,危旧围墙3300米,厕所168个,粉刷墙体4600平方米。

【危房改造】 全乡完成危房改造355户,其中救助户160户,扶持户195户。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要求,在马河滩峡口自然村实施集中改造30户,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 对先进至花崖沟1.5公里、张台至上湾12公里、峡口至新民街道2.6公里道路进行铺油。完成先锋至张台人畜引水工程,涉及到先锋、照明、高家沟、石咀、张台五个村,1300户群众用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完成机修基本农田2400亩。

【安全生产】 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对本辖区的农机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地质灾害段监测、公路打碾场及粮场防火等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与各村、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村和各农机户也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工作细化、量化,责任到人。开展农机违章载人专项治理活动2次,刷写安全标语96条,办黑板报48期,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活动,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教育事业】 乡党委、政府将控辍保学作为“两基”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带领全体乡村干部及学校教师分组分步开展学生动员、校园四化等工作。全年动员中小学辍学学生204名返校,7~12周岁入学率达到100%,13~15周岁入学率达到97%,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1%,小学入学率达到100%。

【医疗保健】 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序推进,收缴参合资金24.82万元,群众参合率达到98%。

【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乡总人口14357人。以巩固“一无”乡镇为抓手,以够胎次纯女户结扎和“少生快富”项目为突破口,改变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全乡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2009年9月30日,完成正常结扎61例(任务60例),实施“少生快富”项目结扎98例(任务97例),纯女户结扎10例(任务6例),置环236例(任务230例);人口出生率为15.24‰,人口自然增长率10.41‰,计划生育率92%,节育措施及时率95%。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巩固“平安新民”创建成果,坚持“两排查一分析”和“五户一长”传牌巡逻制度,推行“三调联动”机制,实施“无毒村庄”和“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全年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64起,调处成功64起,调处率100%,成功率100%;创建平安村庄10个,创建平安单位5个,创建平安校园5个。

【民族宗教】 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引导和培训。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团结、教育、引导。开展“民族团结月”活动和“五好阿訇”、“五好清真寺”评选活动,共评选出6名“五好阿訇”和4个“五好清真寺”。

【基层组织建设】 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壮大工程和“四联双定双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乡村党员干部专题培训,党员的参训率达到97%。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完成马河滩支部迁址新建工作,硬化先锋、高家沟、张台、王家沟、杨堡、先进6个支部院落。开展“五个好”党支部活动,有10个村党支部已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发展预备党员10名,转正11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5名。

【党风廉政建设】 全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17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800人,党员受教育面达97%,干部受教育面达100%,刷写永久性廉政标语29条,沿路制作廉政宣传漫画13块。

兴盛乡

【概况】 兴盛乡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处,东南与白面镇为邻,西与隆德县崇安乡相接,北与香水镇、园子乡接壤,总面积81.61平方公里。乡镇府设在兴盛村。地势东低西高,呈东窄西宽的三角形,形成“两山夹一川”之势。西部群山连绵,为六盘山天然次生林区,中部和东部为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形成兴盛川和红旗塬,为主要农耕区。境内最高山脉为大平梁,海拔2771米。主要河流为盛义河,境内流程14公里。属温带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类型气候。境内水资源充沛,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黏土。全乡辖兴盛、红旗、新旗、上黄、下黄、上金、下金、红星、兴明9个村民委员会, 24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2.8万亩。2009年,乡党委、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密配合业务部门落实各项具体目标任务,抓住和利用好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凝聚全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农民增收,财政增效”为目标,有力促进了全乡各项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全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472万元,增幅14.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887.5元,增长451元,增幅17.4%。年底,全乡有耕地面积2.8万亩。【主要经济指标】 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72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031元,其中畜牧业人均纯收入878.32元,劳务产业人均纯收入1161.36元,林业人均纯收入154.5元,个体私营经济人均纯收入359.4元,农业人均纯收入244.7元,政策扶持、扶贫开发、项目争取、特色经济等方面人均纯收入233.6元。

【草畜产业】 贯彻执行《泾源县草畜产业提升方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狠抓良种基础母畜群建设,推动草畜产业发展。改良黄牛2199头,投放铡草机170台,新建暖棚牛舍205座;种植紫花苜蓿1918亩,种植禾草5970亩,逐步培育多元化饲草体系;争取政府贴息贷款265万元,启动盘活下金养殖园区,新建上金村金盛科技养殖小区,完成下金、兴盛示范村和新旗养殖重点村建设,并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注册成立兴盛清真肉牛营销专业联合社,将辖区内9个养殖合作社纳入联合社统一管理;推广饲草料青贮氨化技术,建成20立方米的青贮池68座,青贮玉米秸秆3300立方米;推广农村能源工程建设,结合牛舍改造,新建沼气池264座;完善动物疫情疫病监测防治体系,畜禽免疫率和牲畜标志率均达到100%。肉牛饲养量达到1.37万头,人均1.34头,牛存栏7550头,架子牛补栏3511头,出栏6110头,实现畜牧业产值898.8万元。

【种植业结构调整】 与各村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种植区域和品种面积;按照全乡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投放农膜1100公斤,玉米籽种9200公斤,种植玉米2300亩,其中饲料玉米771亩,种植脱毒薯4230亩,其中示范方796亩。

【生态环境建设】 采取“包片负责、责任到人、严格标准、重奖重罚,逐地块踏查、分阶段验收”的措施,全面完成春秋两季退耕地补植补造任务,补植验收合格率为98%。按照树种多样化栽植思路,加大政策宣传,鼓励农户栽植云杉、油松、樟子松等幼苗276亩,实现苗木销售收入33.9万元,实现了全乡境内无荒山的目标,使全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劳务产业】 结合《泾源县劳务产业提升方案》,围绕户均输出1名劳动力目标,加强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务经济效益。全乡输出劳务2515人,劳务创收1188.3万元,人均1161.4元。建立兴盛乡劳动力基本信息库,并成功上传数据,新开辟3个劳务基地,稳定了劳务输出人数。

【扶贫开发】 完成所有到户项目的实施,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及村文化室、卫生室、学校等公益设施已按标准完成,并通过扶贫办验收。

【农村危房改造】 完成救助危房改造123户,完成城建扶持户改造60户;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标准原则,在红旗村集中改造危房33户,全区危房改造现场会在兴盛乡召开。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按照县委、政府关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沿路乱堆的粪土、石头、柴草进行清理,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危旧土房1168间,围墙7345米,新建围墙3100米,粉刷墙体1.2万平方米,拆除厕所116个,完成危房换瓦2729间,新建垃圾填埋场9个,垃圾集中堆放点28个。开展全乡环境卫生大检查8次,从根本上治理村庄“五乱”,实现“三进”目标。

【安全生产】 对全乡573辆农机车辆进行摸底登记,与每一位农机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在加大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明确责任。对农用车辆载人和“三无”车辆进行集中排查整治,对辖区内学校、机关、清真寺和乡镇企业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共排查隐患23处,并及时得到整改,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食品安全监管】 成立《兴盛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使用未经检验和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重点对清真寺、集体食堂和农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集体用餐时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统计工作】 加强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增强了依法统计能力,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前期摸底工作。

【人口与计划生育】 全乡总人口9857人。围绕“一无”乡镇创建目标,牢固树立对象就是任务的思想,形成节育措施经常抓,抓经常的工作格局。全年实施“少生快富”项目61例,完成结扎40例(纯女户结扎6例),置环161例,计划生育率为86.29%,人口出生率为19.5‰。

【教育工作】 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狠抓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强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突出提高普及率和教学质量两个难点,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使全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农村卫生】 落实卫生改革措施,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92%。传染病计划免疫、百日健康教育和“五苗”防“七病”工作均顺利开展。完成了农村新医合资金筹集任务。

【党风廉政建设】 以争创党风廉政建设“五个好”创建乡镇为契机,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完善资料台账。开展“廉政建设进机关”活动和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活动,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落实村财乡代管制度,坚持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做到阳光执政。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扎实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年共排查纠纷24件,调解24件,成功24件,成功率100%。以预防犯罪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2起,破获2起,发生治安案件15起,破获14起,查处率93%。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受教育群众达4890人(次)。建立、完善禁毒工作体系,落实责任,完成4个无毒单位、5个无毒村庄和5个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达标工作。

【统战宗教】 规范管理程序,与各村党支部、清真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使基层宗教管理网络进一步健全。坚持宗教纠纷零报告制度,全年无宗教纠纷发生。规范阿訇聘任程序和宗教管理档案。开展“民族宗教团结季、团结月活动”,规范宗教活动,维护了宗教内部的良好秩序。

同类推荐
  • 重生爷是沈万三

    重生爷是沈万三

    重生了,成为了后世被人称为活财神的沈万三。那么,在元末明初这个混乱的,扭曲的,畸形的社会,该如何奏响一曲壮阔的,宏伟的,悲壮的乐章?最终成为富可敌国,主掌天下的一代传奇?金陵十八艳,扬洲四名婉,江南第一才女,红巾铁娘子……元丞相托托,草莽张士诚,明太祖朱元璋,猛将常遇春……一个个历史名人粉墨登场!一朝权谋弄,天下任我行,万花丛中过,岂能不留香?
  • 司马家族

    司马家族

    苦难与血腥的西晋,是我们民族无法抹掉的曾经的时光,它牢牢地镶嵌在历史的链条上。无论它多么冷,多么丑,多么血腥,我们就像对着一张祖先发黄变霉的老照片,正视它。不正视它,把它毁掉,把它秘藏在重重铁门后永不开启的图书馆里,它还是一种强大坚实的存在。它用阴谋、吞噬、血腥、谬杀,讲述着权力的实质,人性的实质。《司马家族》视角独特,取材精当,文笔犀利、深邃、诗性、幽默,即细致入微又风生水起地再现了这个五十一年短命王朝的真相。
  • 龙在喘息

    龙在喘息

    平庸的刘产不知道什么原因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和他以前生活的世界不同。一片大陆,四种体制,七个国家,原本和平的时代在刘产到来的同时瓦解了。看到眼前这个崭新的世界,刘产压抑在心中许久的雄心壮志不仅冉冉升起,以往的梦想不就是要回到古代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吗?眼前虽然不是古代,但却正是自己想要的环境。于是,一篇由当代庸人谱就的不朽篇章缓缓地在异世展开了。正可谓:当代庸人谋天下,恋爱白痴闯情关。洒下堆堆白骨去,带着缕缕香魂还。
  • 大明新秩序

    大明新秩序

    中兴大明后两百年的历史会是怎么样的?在海上,有着三大海军的大明,被万国眼红,泰西诸国开始了挑战准备挑战大明,准备从大明身上挂下来一片肉。工业上,泰西已经开始领先了大明,轮船、火车在泰西诸国开始流行起来,在大明,才开始刚刚发展。文明上,大明依旧是万国来朝,无论是泰西,还是大明属国!汉语已经通行于半个地球。三大海军中北洋舰队所管辖的北洋地区海域,天津城一个年轻的东家开始上演一段传奇!---------------------------------------讲述的是大明中兴后两百年的故事,在大明俗称庆历24年,官方记载为黄帝历4537年,泰西记载为西元1840。
  • 元代宫廷史

    元代宫廷史

    本书介绍了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宫廷、元世祖时期的蒙古宫廷、元成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武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仁宗时期的蒙古宫廷、元英宗时期的蒙古宫廷等元代的宫廷史料。
热门推荐
  •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说到世界各国的商人,我们马上想到了无所不在的犹太人,想到了精明巧干的日本人,也想到了敢于冒险的美国人。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只要他们能在世界商业帝国里占有一席之地,一定有着他们高人一畴的经商智慧,也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意经”。
  • 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本书介绍了如何训练自己的语言技能并在社交场合展示自己的口才。
  • 练气长生

    练气长生

    青牛镇里平安郎,青牛山下青牛河。忽一日河里蛇化蛟,毁镇灭家。而后少年辗转,蹉跎几十载斩蛟,破门,求长生。这其中发生的故事您且听在下一一道来。
  • 白领风流

    白领风流

    “白领时代”征文参赛作品他是鼎鼎大名的净坛使者,更是曾经手握重兵的天蓬元帅,色心不死的他,成为净坛使者后偷看嫦娥洗澡,结果被直接打入凡间,成了一个拥有仙人记忆,却失去了全部法力的“仙凡精神分裂症患者”。得斗战胜佛帮助,化名朱逸仙,做白领,学欢喜禅经,博爱天下。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万丈红尘中,享尽齐人之福的他,渐渐想到,为什么已经几百年没有人成仙,统领三界的天庭玉帝为何对这种情况恍如不见?一入红尘,五蕴皆迷,面对现代社会的“白骨精”,朱逸仙能否经受住考验?且看仙做白领也风流。-------------------我是淫荡的分割线-------------------闷骚流作品,欢迎阅读。
  • 修仙道者

    修仙道者

    修仙道者,无意之中,主角发现了原来修仙的世界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传说,也不是传说那样,一时间风起云涌,因为有主角在修仙世界疯狂了!故事从东方大陆开始精彩展开!
  • 侍不为后

    侍不为后

    跳伞训练的十月,一失足赶上了穿越大军,来到了异世秦国,碰到了他。情动时,他给她三尺青锋说:你可以用它,杀了所有挑衅你的人!情到深处后,他提着滴血的剑,踏着别人的鲜血问:就算孤把江山给你,你也不留吗?她拿剑架着脖子说:誓不为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冕的帝王:曹操

    无冕的帝王:曹操

    说三国必说曹操,在不同的人眼中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不一样的,不过有一点不能否认,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最为重量级的人物之一,他改变了汉末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他既是能臣又是奸雄,这样的一个人物自然也就成为了后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 无奈的雨夜

    无奈的雨夜

    朋友的背叛,爱情的破灭,家人的离去,甜心的消失,亚梦会怎么办呢…
  • 我有多爱你

    我有多爱你

    年少的一场相识。天真的一场私奔。命中注定的重逢。他和她,兜转一生,只为那一句,我有多爱你。
  •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公民社会已初步形成。各个行业,无论是像公司、企业这样的营利性组织,还是机关、学校、医疗卫生、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我国政府也与时俱进,开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和沟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