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33900000031

第31章 榔头与钟摆(1)

有关地壳移动说,虽然已超出本书讨论的范围,不过,佛列姆亚斯夫妇(F Rem Yayse couple)合著的《天塌下来的时候》一书,对这个理论有详细的解说。

如前所述,地壳移动说是由哈普古德教授率先倡导,并经爱因斯坦所肯定。简单地说,这个学说主张,地球大约30英里厚的表壳,在8000英里厚的一个地球中心核上滑动,地壳移动的力量迫使西半球大部分的地块往南经赤道,继续往南极圈移动。而地块在滑动时,并非在垂直的南北子午线上移动,而以现在的美国中央平原为轴心,展开回旋运动。运动的结果为,北美的东北部(北极过去的位置便在哈得逊湾一带)从北极圈被拖曳至比较温暖的纬度地带,而西北部(阿拉斯加和育康地区)则与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向北回旋,进入北极圈。

至于南半球,哈普古德的模型显示,现在被称为南极大陆的大陆块,其中大部分原来位于气候比较温暖的低纬度地带,但因地壳变动,整个移动了30度(大约2000英里),而在公元前14500年到公元前12500年之间,进入了南极圈。不过这个大变动,对整个地球产生的莫大震撼,余波荡漾,一直到公元前9500年仍未能平息。

假设,在地壳变动之前,南极大陆原本为一块绿意盎然、适合生物生活的土地的话,它是否有可能曾为一个伟大文明的发育地?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个文明很可能经地壳的变动而轻易被摧毁无疑。伴随地壳变动时的各种天灾,如海啸、飓风、雷雨、火山爆发、地球断层、天色变黑、冰原的扩大,都会重复不断地发生。而且经过1000年这般的摧毁,都市、大建筑物、大图书馆等所有代表文明痕迹的遗物,都永久地封埋在厚重的冰块下了。

因此,如果地壳变动说是正确的话,世界各地残存的不正是“上帝”的指纹了吗?它们正是南极大陆冰封下文明留下来少数的线索。这些线索包括了南极下那个文明曾经经营过的活动、事迹,被误解的思考和几何学的建筑物等。那个文明兴盛时,人们相偕乘坐着大船,越过波浪汹涌的大海,移居至远方。从尼罗河谷(最初可能是在蓝尼罗河的水源,坦那湖附近)到墨西哥谷(Valley of Mexico),乃至于安第斯山的的的喀喀湖附近,及其他数个地方,都有明显的指纹……

也就是说,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见失落文明的指纹,但却看不见它的真相,因为文明的本体被埋封在南极大陆2英里厚的冰块下,比月球的里侧还更不容易为考古学者所接近。难道这是事实?

还是虚构?

有可能?

绝对没可能?

南极大陆为世界第五大陆块(表土面积近600万平方英里),从地球物理学的观点来看,有可能(一)曾经在一个比较温暖的纬度上,(二)大约2万年前,因地壳变动的关系,被移动到南极圈中来的吗?

换句话说,南极大陆有可能移动吗?

极地的死亡沙漠

“大陆漂移”以及“地块结构地质学”(Plate Tectonics,因构成地球表层部分的几块大岩板的移动而造成地壳变动的学说),已成为1950年代以来,向大众说明地壳变动学理论时的关键概念。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再走进基本的科学机制,只需要了解,大陆地块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实只是“漂浮”在地球的表面,随时会移动,改变位置。例如,如果我们研究地图上非洲的西海岸与南美洲的东海岸的关系,会发现很明显地,这两个地块曾经是合而为一的。不过,过去一般认为大陆漂移为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两个大陆板块互相接近或分离2000英里,至少需要2亿年。也就是说,移动的速度是非常、非常缓慢的。

大陆漂移的学说和哈普古德的地壳变动说,彼此其实并不悖离。哈普古德认为两者可能同时发生,也就是说,地球表面的地块,可能的确如地质学家所说的,有非常缓慢漂移的现象,但这并不表示说其中的一个地块,不能偶然也有一次快速的变动,与其他大陆之间的关系没有影响,而只是整体的或部分地,向地球的两极(也就是自转轴周遭的南北极为中心,全年为冰雪所覆盖的地区)方向或由两极的方向向外移动。

是大陆漂移吗?

是地壳的变动吗?

两者同时发生?

或者有其他原因?

老实说,我不知道。不过,一些有关南极大陆的事实,单纯却令人寻味,简单却难以解释。如果不用“突然之间的大变动”(而且以地质学的眼光来看非常接近的大变动)的概念,我们将无法理解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平铺直述的事实了。

在验证这些事实前,让我们先铭记在心,现在我们谈的南北极陆块,一年中有6个月,太阳一次也不上升,但是又有6个月,是太阳根本不下山(从南极来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太阳只在地平线的低点便停住,每天周而复始地在空中画起圆形轨道)。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在极点附近,气温最低可以达到摄氏零下89.2度。沿海岸的地区稍微暖和(摄氏零下60度),成为为数庞大的海鸟积聚的地方,但是南极没有一种原生哺乳动物,只有少许能够耐得住寒冷与长期没有阳光的植物,才能够长期生存于南极地带。《大英百科全书》中间简明列下了南极的生物种类为:“地衣类、苔类、地钱苔类、霉类、菌类、藻类……”

也就是说,南极地处世界之末,虽然是一块广阔的大陆地块,但是终年为雪封闭,生活条件严苛,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冰雪沙漠。在过去5000年人类有文字历史以来,南极的状况一直都没有改变。

然而,在有历史以前,南极的状况是否如此呢?

证据一

《发现科学世界》(Discover the World of Science)杂志,1993年2月号,第17页:

大约在2.6亿年的二叠纪时代,南极大陆上,只有在温带气候才能够生长的落叶植物枝叶茂盛。这是古代植物学家,从横贯南极的阿奇纳山(Achernar)高度为7000英尺的地点发现的化石树干中得到的结论。他们发现化石的地点在纬度84度22分,而不是离南极只有500英里的地方。

“这项发现令人特别感兴趣的是,不管是活生生的,或是化石形态的,这是在南纬80或85度地带上,至目前为止惟一发现的森林踪迹。”研究这些化石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古代植物学家伊堤斯·泰勒(Edith Taylor)表示:“我们古代植物学家遇到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便是与现代的记录相比较。目前在这个纬度上完全没有森林。我们曾在热带地方看到过原属温带的森林。但是在夏日24小时阳光,冬日则24小时黑夜的地方,即使是温带,也无法培育出森林来。”

证据二

地质学家发现始新世(大约6000万年前)以前,南极大陆没有任何一处有冰河存在的证据。但迹象显示,在寒武纪(5.5亿年前)时,南极大陆完全,或几乎完全被温暖的海洋所包围,因为在南极海洋线上,我们在由礁石组合而成、厚实的石灰岩中,找到了很多在寒武纪时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经过了几千几万年,这些海中的形成物出现于海面以后,温暖的气候也为南极大陆带来丰富的植物。谢克顿爵士(Sir Ernest Shackleton)在离南极点200英里处找到的煤层,便是最佳证明。随后,1935年在伯德探险队活动期间,地质学家在南纬86度58分伟伯山峰(Mount Weaver)的斜面上,更发现了大量的化石,包括了叶、茎、干的遗迹。发现化石的点与南极点的距离大致相同,只不过高于海平面2英里。1952年,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杜阿第(Lyman H.Dougherty)博士完成了这些化石的研究,确是曾经有两种针叶林曾存在于当地。一种称为Glossopteris,曾经遍布于其他南半球大陆(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另外一种则为巨型的针叶林……”

证据三

伯德海军上将,曾经将伟伯山峰上的发现,以及它的重要性书写如下:“从南极点不到200英里,世界最难的山峰上,我们发现了一个确切的证据,证明南极过去曾经历过温暖,甚至亚热带的气候。”

证据四

“苏联科学家报告,在南极大陆的葛拉姆(Graham Land),发现了第三纪(可能为晓新世或始新世)的热带植物……另外英国地质学家,也在南极发现了与2000万年前生长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同样的森林化石。显示在现在所知最早的始新世(6000万年前)冰河期以后,南极大陆并非一直被冰雪覆盖,而曾数次回暖。”

证据五

“1990年12月25日,两位地质学家麦克凯维(Barrie Mckelvey)和哈乌(David Harwood),在离南极点400公里、海拔1830米的地方作业时,发现了200至300万年前的落叶树森林的化石。”

证据六

1986年所发现的化石化树木及植物,至少证明南极大陆的一部分,在250万年前,并没有遭到冰雪覆盖。后来又发现一些证物,显示一直到10万年前,南极大陆还有一部分没有被冰雪覆盖。

证据七

如本书第一部所述,伯德南极探险队在罗斯海的海底采集到的堆积物显示,“曾经有大河,携带细沙的堆积物”从这附近出海,而一直到公元前4000年前,南极的这一部分,河川的水仍保持着流动的状态。根据伊利诺大学的杰克·修斯(Jack Hough)博士所述:“根据N-5中心(Core N-5)所做的记录显示,从现在往前推,6000年前的这一段时间,海底堆积物呈冰块,但6000到15000年前,堆积物呈细沙状,不过例外的是在12000年前左右,曾有一度堆积物的沙粒很粗,呈现细砾状。可见,除了12000年前,冰山随河川流下以外,这个地区原来并不存在冰。”

证据八

本书第1部中提到的费纳乌斯世界地图,非常正确地描绘出没有冰的罗斯海的状态。而且,南极大陆沿岸地方的一些高山,从海岸流出的大河,也都有详细的位置图。但现在该地,除了厚达1英里的冰河以外,什么都看不见。

证据九

本书第一部中讨论过的布雅舍地图,正确地描绘了冰雪覆盖下的南极大陆的地形。这是偶然,还是失落文明的地图制作者,在描绘地图时,南极大陆尚未为冰所覆盖?

证据十

让我们看一看铜币的另外一面。假设现在位于南极圈中的陆块曾处于热带,那么北极圈内大陆块又如何呢?难道也曾经历过戏剧性的气候变化吗?

冷岸群岛(Svalbard)中的斯匹兹卑尔根岛(Spitzbergen)上发现过10到12英尺的棕榈叶,以及只在热带海洋生长的甲壳虫类等化石,可见当时北极海的温度,和现在的孟加拉湾或加勒比海相当。斯匹兹卑尔根位于挪威与北极点之间,大约在北纬80度上下,现在一年中船只只有二三个月可以通航到那里。

从化石中,我们发现中新世(2000万到6000万年前),在北极点的500英里之内,曾生长着茂盛的沼泽柏树,在同一时期,斯匹兹卑尔根还曾发现过睡莲:“不论格林内尔、格陵兰、斯匹兹卑尔根,我们发现的中新世的植物,都需要高湿度、暖气候。尤其是斯匹兹卑尔根的睡莲,更需要经年流通的活水。但今天的斯匹兹卑尔根,在北极圈内,一年中却有一半处于黑暗,与拉布拉多(Labrador)的距离,就与拉布拉多与百慕达之间的距离相当,非常地遥远。”

北极海有若干岛屿,在最后的冰河期间,一直没有被冰所封。例如,从北极点往下900英里的巴芬岛(Baffin)的泥炭中,发现有赤杨与白桦的化石,证明3万年前,当地的气候比今天要温暖许多。而且这种气候状态一直维持到距今17000年前。“在威斯康星冰河期间,北极海的中央地带,气候温和,许多在加拿大和美国无法生存的动物和植物都移到这里。”

俄国科学家证实,最后的冰河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北极海都相当温暖。海洋学者沙克斯(Saks)、贝洛夫(Belov)、拉匹那(Lapina)等人从海洋学的角度观察这个时期后,得到的结论是:距今32000年至18000年前,北极处于一个非常温暖的状态。

本书第四部中所述,从育康地区,经阿拉斯加到北西伯利亚的深处,发现有大量原来适居于温带的哺乳类动物,瞬间冷冻后,尸体被保存于永久的冻土层中。而这样大规模的绝灭,应发生于公元前11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之间,另外在公元前13500年左右,也曾出现大规模的绝灭。

同类推荐
  • 小白领的爱情奢侈品

    小白领的爱情奢侈品

    最好将爱情视为生活的一种奢侈品:有最好,没有也能活。若工作计划与男友约会冲突,取前者。因为前者不会辜负你,且越老越不会,除非你当三陪。
  • 村路像条河

    村路像条河

    记忆是一个作家最为宝贵的财富。久留在心底的陈年旧事,在作家们看似漫不经心地回忆里,走进各色人等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欢或苦或乐或恨或爱地去感悟逝去的岁月,普通人的朴素情怀瞬间跃然纸上。本书《村路像条河》精选了作者近七十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过的精美小小说,篇篇构思精巧,视角独特,读来亲切可人,回味无穷。
  • 发现:陈毅达中篇小说精选

    发现:陈毅达中篇小说精选

    本书系作者中篇小说集,反映基层生活为主题,以不同的视野描写现实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变化。
  • 不可饶恕

    不可饶恕

    卢凤英下岗后改行卖彩票,却被人用假钞欺骗,丈夫于大威为了买彩票又将家中积蓄花光,卢凤英在打击之下离家出走。于大威和邻居李丽云组成家庭,数年后,回来的卢凤英决定向丈夫报复……
  • 醉鬼张三

    醉鬼张三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血溅刑场,维新派人士被广泛株连。以智能双全和豪饮著称的义侠张三和威武神勇的老英雄王五等京城豪杰。在张三才貌双全的未婚妻王丽媛的大力协助下,为救难友,与清廷鹰犬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厮杀,最后,在落日余辉中,张三和丽媛一骑双跨,飞驰而去。
热门推荐
  • OK,我嫁别人

    OK,我嫁别人

    他今年到底走的什么运?想要的女人跑了,不需要的女人缠上来,还蛮横的入侵他的生活,她不对他的味,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老跟在他后面装柔弱,还找个男人到他面前示威?!她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他爱上她吗?不可能!他这个男人是怎样?她都不顾一切的丢下所有东西追回来了,他到底还想怎样?不对他的味?有哪个女人是生来对他的味的,有?只是跑了,她也不打扰他,拍拍屁股走人
  • 双管齐发

    双管齐发

    你认为我是谁?可是我片不是?因为那些人都是我!
  • 步步欺天

    步步欺天

    这是一篇仙侠小说,但我觉得它更是一部仙侠电影,也许开篇并不能吸引你,但随着千奇百怪的场景出现,随着你意想不到的情节转折,一定会让你遨游在一个不为人知的仙侠世界里!这里有激情,有回味,有爱恨交织,有亲仇交替,有喜有悲,唯一没有的就是小白一样的打脸情节!请耐心看下去,故事只会越来越精彩!(有人劝我改一下开篇,但我不想那样做,因为开篇有很多伏笔,改了就不是我的小说了!)
  • 太极养生

    太极养生

    太极与养生,是两个相关、相近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本教材采用图文教材与影视教材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手段,由权威人士进行技术表演和教学示范,主要内容包括:八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和导引养生功舒心平血功。 本书利用大量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太极养生的套路、功法,文字采用双语左右配合,图片采用真人实拍,让人一目了然。
  •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

    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

    心情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言谈,反过来,语言也能作用于情绪。说话方式变了,心情就会改变,想法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别再自责、自我批判,用积极乐观的语言表扬自己一下吧!宣泄情绪,放松心灵,弱化内在信息,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例如,无论你是复印完了一份材料,还是成功地签下3份合同,都可以充满热情地对自己说:“搞定!”让成就感为你的一天画上完美的句号。
  • 雪山

    雪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凤起天罡:扶摇九霄

    凤起天罡:扶摇九霄

    天道如何?宿命如何?却是如何甘心?谁人琴音起;何人箫声断?梦里清欢尽,泪落无痕。孑然一身踏错时空的轮回,是对是错;错转千年的命运终是回归正轨,只为那一句我等你。即使是沉渊永堕,天罡伴我,我自扶摇而上破尽九霄!“花辞颜,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过孑然一身,此生并无所求。”“若有所求?”“若有所求,定无关风月。”“我不是她。”“你便是你,不是旁人,花辞颜,世间只得一个花辞颜已。”“你要等我。”“我等你,很久。”千年前那一场几乎倾覆六界的风花雪月,所有人都选择了缄口不言。至如今,留下的不过几笔浅浅的淡墨。那些掩埋于歌舞升平的水榭楼台下的道铺白骨,血染红妆终将揭开帷幕,破除尘封……
  • 高冷校草独宠我:宝贝别逃

    高冷校草独宠我:宝贝别逃

    也许放弃,才能靠近你,不再见你,你才会把我记起。雨天,悲伤渐渐弥漫在思念你的季节,谎言的最后,其实也是最美的感情。.给我一个承诺,我哪里都不会去,就站在这里等着你....
  • 诛世传说

    诛世传说

    2055年,世界人口危机,为了减轻地球负担,联合国于同年5月秘密宣布,将由全球197个国家共同开发一款代号为“创世”的虚拟网游来减轻地球负担,经过3年不懈努力,于2058年开发成功,中国区代号“诛世纪”从此人类进入新次元,不过,事情真的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还是......
  • 哈佛箴言

    哈佛箴言

    孩子的励志书——告诉你赢在起点的方法,指引你由平庸变非凡。家长的亲子书——与孩子一起领略哈佛的智慧,让他脱颖而出。教师的参考书——用百年哈佛的经典哲学滋养学生心灵。伟大的励志经典 哈佛毕业生的25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