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62000000018

第18章 教育

除了正规教育以外,一个村庄的本土教育对后代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谁骂我,不当哩,五道庙上上香哩。”“一个鹭鹭四两肉,祖祖辈辈还不够。”“男儿无刚,不如一把粗糠。”

晚清以来,山阴县有两个村被公认为“文化村”,一是高山町,二就是安岸庄。高山町出了个崔进士,本名崔增瑞,曾是梁启超的老师。受其影响,高山町人一直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和培养。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山阴县教育部门的领导基本是由高山町村人担任。安岸庄出了个马半榜。马半榜真名马宗范,贡生,终身执教,相传,大同府乡试,榜上有名的学子中半数是马老先生的学生。民国时,山阴籍国府议员梁万春、省议员闫鸿举都曾是马宗范的学生。他们这一支在马姓宗族中称为大西场,受其影响,其后许多族人热衷于从教,被人尊称为教育世家。马进国一支属于马姓中的东院,也是有文化的一个家族,从教从政的人不少。这两个家族的大门楼上曾经挂有“五世同堂”的牌匾,“文革”时摘下,不知是毁掉了还是被谁保存起来了。

这两个家族的存在对形成全村持久而旺盛的文化气息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尊师重教的风气一直延续。长久以来,稍有能力的家庭一般都要送子弟入学。按俗制,各家正月大请客,长辈、接生婆、匠艺人、恩人、媒人、村里的头面人物直至老师,老师必请。村里有一座古庙,内有精致壁画,内容都是一些神怪故事,村里的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直设在这座庙里,谁家的孩子要上学,先要向端坐在正厅的老师叩头,此例直至“文革”才终止。

除了正规教育以外,一个村庄的本土教育对后代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所说的本土教育是指全体村民对下代的言传身教。这种教育不成体系,也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仅是实时实地、针对性很强但很单一地告诉被教育者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应该做的怎样做,诸如此类。如果把正规的学校教育看作理论教育的话,本土教育则是一种实践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的结构就完整了,效果也全面了。

本土教育没有明显的说教痕迹,甚至实施的人不一定就明了他是在实施教育,但目的性很强,就是能让后代健康成长。所谓健康,不仅指身体,也包括心智、勇气、技能和品性等等,是一种全方位的立足于生存和发展的素质教育。

农民对其后代实施的本土教育以什么为蓝本呢?换句话说,他们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怎样的理论基础之上,又以什么样的思想体系作指导呢?说不好。中国的传统宗教以儒释道三家为最,其中的儒佛两教根系更为发达些,道教次之,而在农村,除儒佛两教具有广泛影响外,还有一些包括道教在内的无法归类的教条教义被广泛推崇,这在如下的叙述中可以看得出来。

一、心智教育

婴儿刚出生,接生婆一定要攥住脚腕儿将其倒提起来,在屁股上重重地拍几下。医院产房里有时也会有这样的动作,目的是通过婴儿的啼哭,清除咽道,促使呼吸顺畅。但是,医院这样做仅是一种技术性措施,需要时才采用,而农村的接生婆似乎是当作一种程式来进行,都要打几下,就像俗话说的,有枣没枣打三杆。这样的程式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生存训练!通过拍打刺激,形成痛感,进而形成忍受痛苦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准备,让他们从出生就感觉到人生是一段有痛苦伴生的旅程。当地把劳动叫作“受苦”,把劳动的人叫作“受苦人”。“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得一个好光景!”“受苦”是一堂必修课。孩子长到几个月大能进流食时,大人们喝酒时,会用筷头蘸点酒往孩子的嘴里塞,明看是逗着孩子玩儿,实际也有锻炼吃苦启迪心智的目的和效果在。蘸点酒是辣的,蘸点醋是酸的,还有往孩子嘴里蘸酸菜汤的,既酸且咸。加上婴儿惯常喝的糖水,他的体验中就会“五味杂陈”,逐步地认识生活。

当地有谚语:“要想婴儿安,多受些饥和寒。”所以,大人对孩子的进食并不如城市人那样十分在意,不吃就不吃,想吃时再吃,不会撵着强求或哄着喂饭。即使是婴儿真的饿了,想吃奶时,大人也并不着急,要等到把手头的活儿干完才去喂奶。农村孩子衣不蔽体是常有的事,一方面是条件所限,另一方面是主观上的不在乎。大家都知道,从小吃些苦,不仅是锻炼,也会树立一种不怕苦的精神和战胜艰难困苦的毅力和聪慧。

孩子周岁时有一个“抓周”的仪式,实际就是抓阄。在孩子的面前放置许多物品,让孩子随便抓,抓到纸笔砚墨,大人就高兴,孩子可能是秀才;如果抓到一个笤帚圪塔,就有可能“犯扫背”,预后不良;如果抓到一个碾羊毛的线砣儿,则认为孩子没有多大出息,长大后只能放羊。“抓周”可能是一种仪式崇拜,为了免除不良揣度,在孩子面前放置的物品中尽量剔除那些寓意欠佳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仪式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太有了!无论是仪式崇拜也好,预卜孩子的将来也好,都是虚假的,是一件华丽的外套,包裹其中的核心是教育,更准确地说是一次考试,是让孩子认识事物的。从最简单处入手,让孩子知道啥是纸笔,啥是线砣儿,啥是笤帚圪塔。笤帚圪塔是用来扫炕的,孩子一直在炕上,在母亲一次又一次扫炕时,他会知道这个叫做“笤帚”的东西是可以扫东西的。母亲还在孩子不听话时用笤帚圪塔打屁股,这样,孩子还会知道,那个叫笤帚的东西不仅可以扫炕还可以打人。婴幼儿在平时就会对他周围物品的名称有所了解,这样地来一次仪式性的检验和加强,他们的认知度就会提高。

孩子再大些以后,就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启迪心智,这就成为一种互动性教育了。有一种叫“解勾勾”的游戏,将一根线绳连接起来,用两手的食指和拇指撑开,然后用其他手指轮番挑套成各种形状。如果双方都灵巧,这种形状会不断变化而不致纠结,否则就会形成一种被称为“乱麻窝”的状态,无法解构了。这种游戏既要用心思考,又要灵活运用每根手指,对增进智力和体肢的灵活性大有好处。

还有一些听起来不知所云也不知所指的儿歌,比如“门楼高,门楼低,门楼底下发大水”。比如“狼打柴,狗烧火,猫儿上炕捏窝窝”。比如“谁骂我不当哩,五道庙上上香哩”。陕西一个地方曲目中有类似的唱词:“他大舅他二舅都是舅舅,长板凳短板凳都是木头。”这些儿歌也好,唱词也好,到底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意思呢?什么也不想表达,它就是一种练习说话的教材,跟说相声的要练“绕口令”一样,教孩子说话。

还有一种“捉中指”的游戏,先是大人用一只手将另一只手包住握紧,只露出五个手指头,让小孩判断并捉住中指。当自己让别人猜时要尽量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包裹严密,如何变化手指的摆放位置,如何伪装并且不露痕迹,如何把五根手指头挤压成同一形状使对方不易辨认,都需要认真思考并达到完美;当自己猜度别人时,也要根据对方的手指形状、出牌习惯以及暴露出的蛛丝马迹等等综合判断,这就是一种心计的较量了,是为成人遇事和处理问题时能够做到多谋善断而进行的培养和预演。

再大一点直至成年的智力游戏还有很多,多为棋类,我在我的《细说三农》里有详细介绍,并有绘图,本书后面“娱乐”一章中也有保留,可以参照。

二、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从体能锻炼开始。“三爬六坐七圪蹲,八九个月打能能”,孩子到三个月会爬,家长就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引导性锻炼。家长离孩子远些,拍着双手让孩子爬来,有时还会把一些炕上放着的家用物品或玩具之类放置到稍远一些的地方,让孩子爬着去取,取来以后,给以鼓励,然后再放远些,再取。八九个月能站立,大人会把孩子的双脚握住,使其挺立在一只手掌中,用另一只手护住腰部,使其站立在空中,这叫“打能能”,这样的游戏会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孩子能跑跳,大人就会领着孩子到户外活动,大人干大人的事,任孩子自由玩耍。再大些时,一般就可以放任自流了,沿墙头,上树或相互打架,大人一般不干涉。即使是在如今应试教育的架构下早教已成风气,村里孩子也比城市孩子享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机会,这就是农村孩子成人后学历虽不一定比城市人高但吃苦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一定比城市人高的主要原因。

流传已久的农村儿童的体育游戏丰富多彩,而且都是就地取材,成本极低。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的冲击,这些传统游戏渐被遗忘,大有保护的必要。我在我的《细说三农》里对此有较详细的记叙,本书下一章“娱乐”中也有保留。游戏不止于娱乐,实际也是一种教育、一种演练。

农村孩子参加劳动的时间要比城里人早许多。过去,农村家庭人口多,家长照顾不过来,就需要大孩带小孩,哥带弟,姐带妹,这就是劳动了。五六岁就要帮着大人干活,推碾子、搂柴火、挑苦菜是农村孩子谁都逃不掉的一堂必修课。作出这样的安排是困难时代的一种必然选择,每个人都需要自食其力。进而言之,既然大家都需要自食其力,那么让年幼的人尽可能早地参加劳动,就可以获得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当下对于家庭的补充,二是通过对孩子的锻炼提高其成人以后的生存能力。有一马姓村民,八岁时就被大人喊到地里拨谷苗,他的父亲就在旁边看着他拨,拨不好时就教,教过也拨不好时,就用锄橿在他的屁股上、腰上腿上使劲榴。这样的事例在旧时并不鲜见。如果说让孩子尽可能早地参加劳动是为了贴补家用是出于现实的考虑的话,那么,这样的体罚则是为了培养和教育,是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了。

村人对于后辈的技能教育既是全面的,也是持久的。在一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家庭,这样的教育更为严格。

三、伦理教育

我们知道,农村的通婚范围在地域上讲相对狭小,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一个部落即一个村庄内部联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联姻形成的亲戚链,这是外戚。种族的繁衍形成许多枝蔓,枝蔓之间有亲疏远近,但都属于一个宗族,是“一家”,这是内亲;宗族与宗族之间如果有姻亲关系的,按姻亲排序,如果没有姻亲关系的,就以一个与双方都有亲戚关系的人来比照,进而确定双方的辈分,这叫“村亲”。事实上,通过世代更替,像安岸庄这样一个不足千人的村庄,户户之间总有一种甚至几种姻亲关系牵扯在一起,一个村庄实际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亲戚链。

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亲戚链难以理喻,但在村庄内部是分得十分清楚谁都不会弄错的,这要归功于村人对伦理辈分的看重和尊重。

幼教“认亲”是一个重要项目,家里有人来串门,家长会对孩子说,这是三姥姥或者说那是二大爷。如果孩子尚小,说说了事,如果大些,就会差指孩子给三姥姥倒水或者给二大爷让座。日常生活中长辈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长辈可以训斥后辈,甚至可以打骂,而后辈是绝不可以反抗长辈,甚至不可以使以脸色。吃饭时,长辈要坐正面,长辈不在,宁肯让正面空着。这说的是在家里,外边一样。村里人在称呼别人时有他们自己的规则和成例,长辈称晚辈一般称小名,即乳名,而晚辈称呼长辈则一定要按辈分来,三姑奶奶、二表姨等等,绝不能称名道姓,即使是没有亲戚关系的,也要按辈分比照排序,至多在前边加上官名。同龄不同辈的,按辈分称呼。只有同龄同辈的才可以直呼其名,但这也是政策允许,实际称呼时,一般还是要采用乳名加辈分的称呼方法,比如志强哥、拴娃弟诸如此类。让孩子从小认亲,记住谁叫啥名,排在哪个辈分,应该怎样称呼,实际就是灌输传统伦理,保持固有秩序。现在官场上按职务称呼,影响到市场上也按职务称呼了,并且一律称“领导”,这都太市侩。村人跟生人问路都会抬高一辈称呼,人情味特浓。

伦理教育也是礼仪教育的一部分。这样的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整个部落即全村人的责任。换句话说,全村人管全村事,就像武打片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天下人管天下事”一样,对于不懂礼仪不尊重长辈的行为,谁都可以批判。常用的批判语言就挂在嘴边,有的已经成为名言警句了,比如:“这孩子不是人养的,是狗屄里剥出来的!”说的是没有人伦。再比如:“这是谁家的野娃娃,家里死得没大人了?”说的是缺少家教。村里人就是用这些难听的话来匡正不良,唯其如此,才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四、品德教育

对村人来说,“品”和“德”是两个概念,“品”指品类,“德”指德性;“品”指外在形象,“德”指精神内涵。人如物品,只有内在质量和外部形象俱佳时,才称得上是精品。出于这样的理念,村人对后代的此类教育从来都没有放松过。一个言行张狂的孩子是会受到大人的指责的,说他站没站样,坐没坐样,“不稳重”,“不成气候”,“没油花子”。什么样的站样和坐样才算是好的品格呢?没有标准,但不好的站样坐样是有的:站不直,含胸驼背,在大人面前跷二郎腿,脚板子点地不停地乱抖,这都会被形容为“日腰枕胯没骨头”,甚至干脆被骂作“狗球打断腰了”。村里有个叫马四田的,曾当过晋军团长,他睡觉一直是仰面朝天,很少翻身。这就被村人当作楷模,常对年轻人说:“为什么人家能当团长?人家站着是一根棍,睡着也是一根棍!”虽说很少有人刻意去学习那样的睡法,但村人对那样的品行是推崇的。村人对后代的德性教育也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村人教育后代很少说教,一般都是就事论事,好的肯定,不好的否定,通过不断的肯定和否定,让他们的后代知道,怎样做是好的,应该的,怎样做是不好的,不应该的。有小孩偷拿了人家的东西,家长一定会领着孩子去给人家退还,道歉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当的,作为一种教训来实施。有大孩欺侮小孩,大人就会斥责:“你那么大了,怎么能打小孩?”让他知道以强凌弱是不对的。

相反,如果有小孩懂谦让,懂得尊老爱幼,总之是有这样一个好的举动,大人就都夸:“看这孩子,人礼待东的,是棵好苗子。”如果正好自己家的孩子也在场,就会拿来进行比较性教育:“看人家谁谁多懂事,多向人家学习,要不然,你长大就是一个爬场货,只能放羊!”用现代教育理念衡量,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好的,容易刺伤孩子。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一定正确。夸出来的好孩子听不得不同意见,更不接受斥责,这是心理不健全的表现。相比之下,村人的方法值得推荐,好的就表扬,差的就批评,就训斥。教育人与训猴儿其实没有什么本质性区别。俄国一个有名的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赞成这样的主张,他总结和提出的“条件反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强势教育

如果自家的孩子受到欺侮,有的家长会出头,找对方的家长理论,这是一种护犊的表现,动物都有,无可厚非。理论的结果有两个,一是对方家长道歉,承诺要教训孩子,或者,如果孩子正好在跟前,也会做张做势,象征性打几下、骂几声,借以平息事态;二是两方家长互不相让,上升为大人之间的战争。还有的家长更直接,指使孩子再去打一架,有大人撑腰壮胆,一般的孩子都肯去“报仇”,而对方则势必胆怯退缩,公道就讨回了。我们可以看出,大人们在处理这样的事情时,都在讲理,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应该,谁不应该,但核心不在这里,而在于锻炼和培养孩子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有的孩子懦弱,一味地退缩,这样的时候,家长就会把矛头转对自家孩子,骂他们“窝囊”,“没出息”,“推不出环门”,“死狗扶不上墙头”,甚至有出手再揍的。为什么要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让他们知道软弱是不行的。在农村,人与人之间、家庭之间、宗族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武力冲突是常有的,自己不强大往往会吃亏,这是现实。为了保持平衡,或者用成人的说法,至少使自己不吃亏,那就必须使自己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是怎样形成的呢?从小锻炼。强势教育与以上讲到的礼仪教育品德教育诸项并不矛盾,包括从小的体能智能教育在内,强势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礼仪和公信基础上的生存教育。即如当今世界,大家都在讲和平,维持稳定,但这并不能阻碍各国军备不断上升。

六、性教育

村人的性教育大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动物。农村人畜混居,动物交配的场景随处可见。特别是牛驴骡马之类的大牲畜,因是役畜,村人看重,为保证成功率,配种时人要辅助,要做许多前期准备,场面较隆重,参与的人多,观看的人也多。虽然小孩子观看有时会受到大人的斥责,但那不一定就是禁止,不过是烘托气氛而已。大人把气氛烘托得越神秘,小孩子的好奇心就越大。二是来自于成人野合。农村没有专门的公共活动场所和私人空间,大自然就是一个天然公园,年轻人谈恋爱或成年人的婚外情都在户外进行。野合是常有的事,碰到野合也是常有的事。三是来自于父母。农村不分床,一家大小挤睡在一盘大炕上,父母的性事很难隐蔽,有时就会起到一种无意间的示范作用。四是民间启蒙。没有人承认自己曾经有意识地对后代进行过性事方面的教育,但他们不会不承认自己曾经不断地涉及过性方面的话题。谈论性事是农村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明着是打趣,实际是教育。在农村流传着许多短小精悍的荤笑话,都是以性器和性事为内容。这些荤笑话实际就是性教材,是一些典型案例。村人把讲荤笑话称作“捣古记”,捣时语言直白,而且附带有动作、表情和音响烘托,舞台效果出奇地热烈。唯其热烈,印象就越深,其中内含的指导和教育意义就越深刻、记忆越长久。

我们讲到过,村人的婚礼上有许多仪式,对此都有暗示。新人入洞房前有一个“倒宝壶”的仪式。这个仪式的主要内容是说“令子”,实际就是诗词曲牌里的“小令”,字句短小,押韵,像诗词,也像谜语,而且还有一个突出点,那就是无一例外,都要涉性。这些令子有从以前流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的,现编的好的也会流传,被后人沿用。说令子可能是未婚青年的最后一次性教育,紧接着就要实践了。实践的好坏还需要检验,检验的方法是“听房”。新郎新娘入洞房以后,会有一些同辈的人在隐蔽处听动静,听到有动静皆大欢喜,听不到动静便有遗憾。遇到天冷或有雨雪或者无论什么原因没人听房时,家长就会自己去听。家长自己听是一种无奈之举,一方面可能是出于仪式崇拜,另一方面也是想知道自己的孩子这方面是不是真的毕业。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那就是,村人对后代的性教育从来都不是正面的,但又是实在的。一方面,村民的后代生活在不失原始的村庄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实习条件,无师自通,这样可以省去上辈人许多口舌;另一方面,千百年来的封建礼教又对性问题打压,提倡禁欲,说性是肮脏的,羞耻的,限制讨论和传授。这就让农民很为难。从天性上来讲农民是不耻于谈性的,无性何以繁衍?但农民又是遵守规矩也不愿把自己当作对立面来树立的,所以农民就不说,他们愿意保持自己的顺民形象,实际不是,该说的照样说,只是在名义上不承认说或是换一种方式说而已。“荤谜素猜”是说令子的精髓,也是一种基本形式。比如:“上边毛下边毛,睡觉时候毛挨毛。”谁都知道这说的是什么,但教令子的不能承认这说的就是什么,是什么呢?眼睛,到晚上就闭眼了。农民很执着,也很聪明,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在与官府周旋,也与封建礼教以及一切他们不愿接受的势力和思潮周旋。“荤谜素猜”就是一种周旋。

这里的“说”指的是正经场合之下的讨论和传授,这是不被传统礼教容纳的,而成年人之间说荤话或“荤段子”似乎不被禁止。事实的确如此,从来没有人对自己的后代进行过郑重其事的性指导,而侧面的暗示性的教育从未停止过。

七、禁忌教育

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有更多的禁忌。农村大众化禁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一是属于风水方面,比如起房盖屋忌从背阴处开门,忌从正中间开门,忌将厕所建在东南方向;选坟地忌在低洼处,忌在坟地栽植榆树,也忌用榆木作棺板等等。还有如选日子,某月某日忌婚嫁、忌出行、忌动土之类,这可能是从《周易》卦辞演化而来的一些对人们的语言和行动方面的限制。二是属于风俗方面,主要是在过年过节和婚丧嫁娶以及一些特殊仪式上,比如在年节时忌针线、忌打扫、忌生米下锅,婚嫁迎亲时忌走回头路,打墓时忌在墓穴里留下脚印诸如此类。三是属于宗教方面,比如穆斯林忌食猪肉,佛教忌杀生,忌食肉,忌淫人妻女等等。宗教方面的禁忌一般来讲不限时日,属于终身禁忌,实际就是一种行为规范。四是待人接物方面,比如与人谈话交流时,不能直呼其名;给客人盛饭满酒时不能向外侧方向倾倒等等,这些实际都是一些社交礼仪。五是属于社会和日常生活方面,这一范畴比较宽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屋檐下的燕子窝是不能动的,燕子也不能玩,玩了会怎样?会害眼,就是要得眼疾。许多肉类是不能吃的,吃狗肉会疯,吃猫肉会得心病,吃鸽子肉惩罚更重,当地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话“一个鹭鹭(即鸽子)四两肉,祖祖辈辈还不够”,意即罪孽深重。

有人很轻易地会把禁忌当作迷信来看待,其实是错的。对大部分禁忌内容来讲,至少有两方面值得肯定。其一,许多禁忌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比如风水实际是一门学科,它已成为现代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筑风水学实际讲的就是一个布局问题。其二,禁忌对规范人的行为起到了比法律更有效的作用。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说,人有双重性,一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也在不断地进化,不断地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富于怜悯心、同情心、爱心、乐善好施等等,这就是人之性“善”;二是人有动物性,残暴、自私、贪婪,而且有可能伴随永远,而且从历史看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文明社会也常有战争、掠夺和恐怖事件不断发生的缘由,这就是人之性“恶”。理论界常有人性的善恶大讨论,分为性善论和性恶论,性善论的代表是儒教,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是也;性恶论的代表是耶稣教,所谓“人有原罪”是也。其实,人就是个两面派,善恶各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疾恶扬善的过程,对人的善的一面不断推崇,对人的恶的一面不断扬弃。如何扬弃?一靠法律整治,二靠道德规范,三靠禁忌威慑。法律整治和道德规范都是人对人的管束,大家都是人,所以不能尽如人意,而禁忌则是人类先在冥冥中创一个神出来,然后由神来管束人类。神是超自然的,神秘的,唯其神秘,所以功效更大。举个例子,许多被政府列入保护范围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常常被盗猎,比如藏羚羊;而被民间列入禁食范围的许多动物,比如燕子、鸽子以及猫狗之类,一般都能颐养天年,这就是禁忌的功劳。现在燕子不多见,那是环境所致,与猎食无关。可以肯定的是,许多禁忌都是人类早期对自然界动植物资源的一种保护。早期人类天真幼稚,立一个规矩就没人去逾越,定一条禁忌就会虔诚遵守,借此保护了自然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种群。而如今,人类数量剧增,而且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肆无忌惮,许多物种不是被吃掉就是被毁掉。人类社会的法律越来越软弱,道德底线越来越低,这是“人性化”滥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禁忌,如果禁忌也被越来越不当回事,那么,我们这些被称作人的动物就有可能强大到绝世无双,因而也会贫穷到一物不剩。

即使是看起来像是迷信的禁忌其实也没有多么严重,不过就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比如在正月间忌针线、忌打扫、忌生米下锅诸如此类,大家辛苦了一年,找个借口歇息一下,放松一下,娱乐一下,人之常情!农民把勤劳既当作持家之本,也当作做人之本,无缘无故就坐在炕头上抿烧酒他们会觉得羞愧,立个禁忌,不过是自己找个理由开脱自己。

八、俗语教条

在对一代又一代人的本土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俗语谚语,跟我们常说的名言警句差不多。这些名言警句包罗万象,针对性特强,我们姑且将其作为一种人生经验来对待,遵照执行,大有好处,现罗列如下,稍作解释,以便流传。

饭前先喝汤,赛过配药方。

谨谨让让吃不了,刁刁抢抢不够吃。

百样通不如一样精。与此相对的一句话是“艺多不养家”。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用笔记下来是最好的,一是避免遗忘,二可以当证据。

夏天拿冬天的衣裳,一天拿三天的干粮。凡事要预为准备。

天阴误懒汉,勤谨吃好饭。要勤劳。

是匠不是匠,还得个好作杖。也就是《论语》上说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要快乐,要适时调整心态。

病人不忌嘴,医生跑断腿。

男怕一声“嗨(唉)”,女怕乍苦腮。男子汉顶天立地,不能唉声叹气,女人们也不能常哭。

抬头老婆低头汉。女人们的脸是给人看的,所以要挺胸走路,男人们承担着家庭责任,低头谋事也算正常。

男人泼烦唱大戏,女人泼烦漾大气。这也许是一种生理区别。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小孩不准惯,给个馒头要瓣蒜。多说的是后半句,有许多这样不知足、不识趣的人。

紧惯慢惯,惯成个啮牙判官。溺爱不好。

受人指教武艺高,不听劝告熬不高。教人从善如流。

身怕不动,心怕不用。

成了是杨六郎,不成卖麻糖。孤注一掷的做法,成败在此一举。

三年荒个秀才。

松不过眼,毒不过手。眼看着发愁,只要肯干,总会干完。

心平过得扬子江。心里没鬼,啥也不怕。

让人一步自然宽。

怎的个会说的,不如个会听的。旁观者清。

山水刮坏平地,背后破坏君子。是君子总会招来小人在背后诋毁,而且,小人的阴谋多数会得逞。

锣鼓长了没好戏。铺垫太多,熬时辰哩。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吃一堑长一智。

媒人的嘴,轿夫的腿。这都是特殊专长。

搧子手说的良心话。搧子手就是骗子,骗子的良心话比一般人多许多,也好听许多,但一定要提防。

原汤化原食。这话不一定准确。

为俏不穿棉,冻死不可怜。古来就有人为美而伤身。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旧时物质匮乏,往往会伤食,伤食以后就几天没有食欲了。

打鼓听声,说话听音。有人不直说,绕弯子,费猜。

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电话。这是新中国成立时的一句流行语。

掐八字算卦,一肚子瞎话。这是针砭那些巧言令色的人。

没吃过猪肉,还没听过猪哼?不要总是把别人当傻子待。

养儿多像舅,养女达家姑。这是对一种人类繁衍现象的总结,确实如此。

一推六二五。是说某人不负责任,凡事都推。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皮裤套着棉裤穿,违反常理,所以必定藏有玄机。

捉鳖不在水深浅,只要碰到手跟前。是说机会的重要性。

狼怕圪搜,狗怕圪蹴。这是一种生活经验,很灵。如今难得见狼,如果有狗咬你时,试着蹲下,那狗必定后退。

稠粥沾蔓菁,越看你越阑兴。把一个人看塌了,看扁了,已经对他绝望了。

傍道三年盖不起房。众人七嘴八舌提建议,会把你弄得无所适从。

儿多女多,受的罪多。与此对应的一句话叫做:养儿生气哩,栽树瞎地哩。

出门不弯腰,进家没柴烧。人要勤谨一些。

龙多厮靠龙多旱,媳妇多了不做饭。类似“三个和尚没水吃”。

好秀才不在蓝衫,好女儿不在衣冠。外在因素不那么重要。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抬头老婆低头汉,尖头辣椒紫皮蒜。女性昂首挺胸,很自信;男人常常低头谋事,这样的人都比较能干。

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谁都这样。

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要注意防微杜渐。

人不亲土亲,山不亲水亲。乡亲。

人怕起绰号,地怕踩斜道。

人怕伤心,树怕伤根。

万丈黄河有底子,人心没底子。人心难测。

男儿无刚,不如一把粗糠。

挨上好邻家,吃酒又带花;挨上赖邻家,挨打又戴枷。所以才有孟母三迁。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与人打金钱交道时一定要注意。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是讲究实践的重要性。

兵不离营盘马不离站,长工不离掌柜院。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说话得罪人。说话要有技巧。

炒出豆子众人吃,崩烂铁锅一人赔。责权利不对等,不能干这样的傻事。

没有真朱砂,马马红为贵了。贬语,瞧不起人的一种说法。

出门寻好伴,住家找好邻。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揭短容易激怒对方。

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讲团体的重要性。

肚里说话聒死人。教导人有话要明说。

肥吃大喝一时香,细水长流备灾荒。

发病的不能吃,犯法的不能做。

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跳大绳。讲择友的重要性,也教导人要慎重交往。

好事不出名,赖事传千里。

汗从病人身上出。是说谁的痛苦谁知道,也说谁的事最终还要谁来承担。

和气生财,气郁生灾。

禾怕秋后虫,人怕老来穷。教导人预为防老。

惜孩儿,害孩儿。溺爱不好。

金山访银山,骨碌瓷访料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拿了人的手短,吃了人的嘴短,做了没的理短。要经常检点自己。

若要公道,打过颠倒。将心比心的意思。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心比自心,何必问旁人。

人心没足蛇吞象。是说人都有大欲望,不要放纵。

三十里莜面二十里糕,十里豆面(小米)饿断腰。吃莜面走三十里路不饿,吃糕走二十里路不饿,豆面小米都不耐饥,走十里路就有点饿了。

说大话,使小钱,说人道人不如人。贬斥某些不实在的人。

小孩嘴里掏金石。童言无忌。

要想光景好,三百六十个早。教育人要勤劳早起。

走不尽的路,说不完的话。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白面馍馍冷吃也好,抓髻夫妻恼了也好。主要是原配夫妻没心事,容易和好。

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夫妻没有隔夜仇。

酒肉朋友不到头,露水夫妻不长久。

人前教子,背后劝妻。人前教子,容易使对方息怒;背后劝妻,不会伤着妻子的面子和自尊心。

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目标要高,要争取更好的。

每天出身汗,有病不用看。多劳动,多锻炼。

磨刀不误砍柴工,紧走不如牢拴绊。做好前期工作。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见人不施礼,多走十五里。要懂礼貌,礼多人不怪。

树不捅是个筢子,人不念书是个瞎子。旧时栽树不育苗,砍下树枝卧栽,长出来的都是灌木,把枝丫砍掉,只留一根壮苗,可以长直。这期间仍会有枝丫,所以要一两年再剪,称作捅树。好树都是这样长起来的。人念书受教育与栽树相同,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过程。

人活脸面树活皮,墙头靠把圪渣泥,疥蛤蟆活个白肚皮。人的面子重要,墙要靠泥皮护着,疥蛤蟆伤着肚皮会死。这里主要是说人要活得体面,别让别人戳脊梁骨。

人老惜子,猫老吃子。人年岁越大越容易原谅子女的一些不足。

半大小子,吃倒老子。半大小子食量大。

不搭公的搭母的,要么搭你坟塬立祖的。这是讲遗传,像谁不像谁。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告诫人们不要老做坏事,迟早会得到报应。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这是成例。

母壮儿肥,儿多母瘦。这是一种客观存在。

勤借勤还,再借不难。讲信用。

说在纸上说不在纸下。讲证据。

老虎不吃人,素日也有名。往日威风今犹在。

隔行不取利。入行要谨慎。

为争一口气,卖他十亩地。实际是争理,要个说法。这是特别正直的人所为。

买卖人领不得戏,凉胡子种不得地。隔行如隔山。

买卖不成仁义在。义理重要,别因为个别小事闹不愉快。

买卖不成,中间没人。凡事有人说合容易成事。

磨刀没法,按住死擦。凡事要耐住性子坚持。

杀人要见血,救人要救彻。讲究完满。

不怕慢,只怕站。只要肯干,总有做成的时候。

选坟地不如选心地。许多人以为有个好坟地可以富贵,不对,心地好才是重要的。心好,做的好事多,说你好的人多,帮你的人也多,你就容易成功。

十分伶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纵有能耐,你也别把机关算尽,否则会惹祸,会殃及子孙。

修桥补路积阴德,欺软怕硬损阴德。欺软怕硬,为人不齿。

一只巴掌拍不响,两不忍让都有过。

人冷腿,狗冷嘴。客观现象。

兔跑哩,蛇窜哩,各有各的盘算哩。各有侧重而已。

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有“堤溃蚁穴”的意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到三岁,就可以大致看清他将来的长势;人到七岁就可以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客观现象。

满山都是树,做椽的做不了柱。你想做柱子,还得好好生长。

香火头儿引来鬼,大旺火也送不走。请神容易送神难。

做甚的谋甚,讨吃的谋棍。要敬业。

心正避邪,鬼神难缠。人要行得正,走得直,连鬼神来缠都不怕。

有了亲娘好,没了后娘好,再没了婶婶大娘也好。无奈退而求其次,这也是一种选择,一种不错的人生态度。

白丑黑袭人,紫膛色脸爱煞人。当地对女性的一种审美取向。

红火不过人看人,进眼不过人爱人,难活不过人想人,黑嫌不过人恨人。爱恨有缘。

隔壁送糕,一递一遭。讲究礼尚往来。

穷舍命,富抽筋。一种客观存在,在古往今来的慈善方面,富人总没有穷人做得容易。

有三家穷亲戚不算富,有三家富亲戚不算穷。亲戚之间都有互帮互助的义务,穷亲戚多时,你帮亲戚,富亲戚多时,亲戚帮你。

软的欺,硬的怕,见了灰人圪爬下。对那些欺软怕硬的人的一种写照。

打死人偿命,哄死人不偿命。教导人待人要艺术些,讲究些策略。

拉起笸箩斗动弹。凡事互有联系,需要洞察。

好配好,丑配丑,不机明配个二百五。是说成婚,讲究个般配。

树大阴凉大,跌倒声音也大。

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女子嫁出,许多事都不好管了。

手艺人袖筒藏金。有个手艺,总不至于潦倒到无奈。

雀儿放屁还添风哩。积少成多的意思。

懒驴上磨屎尿多。意为多事。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人分档次,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针尖上削铁。买卖人分分厘厘都算,为的是利益最大化。这是人们的贬斥之辞。

给三分颜色就想开染浆房。不自量力,也不切实际。

瓜里挑瓜,挑得眼花。经验之谈,可供选择的太多,往往挑不到最好的。

不吃油糕,不沾油手。我不在其中获利,所以我也不去惹麻烦。

溜勾子溜到胯子上。巴结人巴结得过分了,这会招致反面效果。

买羊花了个牛价钱。成本大了。

狗肉上不了台盘秤。早以前人一般不吃狗肉,所以市场上不卖。意指不上档次。

亲不过姑舅,香不过猪肉。姑姑舅舅是直系亲属。

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

一牛生九子,并拉五张犁,回头看一看,谁也替不下谁。各有各的责任命运。

同类推荐
  • 大周权相

    大周权相

    号外!号外!那位让人蛋疼的林阿真又遗精海内外穿越了。殷大小姐不要这样啦,摸摸小手也是会闹出人命的,咱就不能斯文一点吗?耶!不行?那,那你先闭上眼睛,青山不改…绿水长……,咕拜!仙子大小姐,老子不仅善解人衣,且还随身带携凶器。什么?凶器在哪里?来!怎么样?此凶器堪比金箍棒吧?不管是蜘蛛精还是白骨精保证三回合拿下。啪……看什么看?没看过男人脸腮抹胭脂啊?惊!翩儿宝贝你忘了把菜刀放回厨房了?阿真哥哥,翩儿想砍人……
  • 科技强汉

    科技强汉

    街头长大的真龙天子、让匈奴人跪地称臣的汉宣帝,率众归汉、坐拥绝色美人的呼韩邪大单于,号令西域诸国、横扫大漠的西域之王郑吉,当这些人都拥戴同一个老大,这个人会演绎怎样的传奇?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汉匈之战最光辉的一幕,人们只记住了封狼居胥。但又有几人知道,真正打败匈奴的,是那个一心屯田的皇帝和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为什么用“十一”这样奇怪的数字,而不是“十二”?难道堂堂大汉帝国竟凑不够十二功臣之数吗?那消失的一位大功臣究竟是谁?===================================================这是一部以汉朝科技为背景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科技乱唐

    科技乱唐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国家之一。可是总有些许遗憾留在我们中间,如果当时我们的科技如文学一样灿烂,如今我们华夏民族将会如何?左轩,将带着我们的梦想,改变时空。第三篇到来,整本书将进入主题科技时代,前两卷写的不好,希望大家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十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热门推荐
  • 九龙神相

    九龙神相

    来自华夏的国画宗师,如何在这修行昌盛的神话世界,笑傲诸天。证神灵法相,凝铸不灭金身。这是神灵法相的世界,凡身污浊,却能成就三头六臂的金身。诸般神相,或是霸下,或是毕方,又或是九头鸟,皆是法相金身之道。
  • 剑与情歌

    剑与情歌

    这是一个由剑开始的故事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属于剑的时代。承影、湛卢····哪一把能够剑指苍穹。百家争鸣,道、儒、法、兵、墨····又有哪一家能够笑傲天下。诸侯四起,天地肃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秦王嬴政,雄才伟略,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这个天下,究竟属于谁?欢迎来到T.M的世界
  • 天使养成记

    天使养成记

    天使是圣洁的象征,天使是人类的善意所化,天使们为了报答人类的孕育之恩,带给人类幸福感与希望。人类的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让天使孕育的数量越来越少,而魔鬼的孕育的数量确是相当的恐怖。天使与魔鬼本质上并无对立,都是人类孕育而出,任何一位人类的思想都值得尊敬,但天使们不愿看到善良逐渐在人类的身上消失,但又不能左右人类的思想,经过与魔鬼们的商议,制定了一套《天使养成计划》。
  • 嫌疑人

    嫌疑人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培养孩子的伟大励志故事全集

    本书以故事为出发点,结合孩子的特性、心理特点、常见问题,做了精辟、简短的阐释。书中精选的故事有趣耐读,而且富含哲理,意义深刻,是家长激励孩子,培养孩子能力的不错选择。
  • 能晶机甲

    能晶机甲

    杨轩自小在机甲驾驶方面极有天分,尚未得到电子脑之时,便能在白甲战中,以一敌百。但是,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这一切都被改变了,被装在物资箱里投放到蓝星的他,又将如何面对现状?
  •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公务员心理健康与科学调适

    本书《公务员心理健与调适》共十章,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笔者按照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要求,力求采用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从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出发,提出公务员心理健康的各种调适方法。
  • 御夫36计:双面总裁请接招

    御夫36计:双面总裁请接招

    自从爷爷去世他第一次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就认定了他将是自己未来的老公!直到渐渐长大之后心意也没有变过,因为她真的爱死他了!可是不管她怎样爱他,她都要说——他是个木头啦!不光是生活中无趣的很,连她这个软乎乎香喷喷的大美女在跟前诱惑他,他都能冷静地跟她分析受凉生病的恶果……难道他“不行”吗?呸啦!她明明见过早上的时候他的小盆友起立敬礼的说,难道是她魅力不够?然而后来她才明白,他明明是“太行”了,只不过全部用在了其他女人的身上……想得美!想把她这么轻易甩了?看她御夫36计,总裁大人乖乖束手就擒!
  • 木槿天堂的彼岸花

    木槿天堂的彼岸花

    夏花已是旧时光里的沙粒,而你也已是我曾经的往事。在下一个木槿花的季节,那样宠溺的看着我,还会那样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依然若无其事的搂着我走吗?如果可以重来,愿在木槿花开的夏季,不要让我遇见你。——夏初
  • 网游之人生如江湖

    网游之人生如江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梦,主人公就是想利用自己的资金和能力完成这个已经被遗忘的江湖梦。但是他失败了,太大的游戏开发负担,让他和他的家不堪重负。不过,好东西终究会被继承。网游江湖诞生了,他毅然投身到游戏的进程当中,利用他开发人的优势想东山再起。他是否能再在商场上重新崛起?是否能找回自己的幸福?是否能在江湖中遨游,行侠仗义?且看,人生如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