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8700000115

第115章

论。自相续中至究竟断故。论主自为有部释出断所从也。由无间道力。令自相续烦恼得断。由得断故。过去.未来于其所缘。无随增力。不能系缚于所缘境。由斯他相续中诸烦恼。及一切色.不染污法。亦名为断。不为自相续中烦恼缚故。准正理释。一切烦恼断。皆由见彼烦恼所缘断。是其根本。余之三断是其末也。故正理云。诸惑永断定从所缘。以于所缘遍知力故。令惑永断。如前已说。然惑所缘总有二种。谓有系事。及无系事。缘有系事为境诸惑。及从此惑力所引生。不缘此事为境诸惑 解云。缘有系是自界缘。或力引生不缘此事为境诸惑是及他界缘惑。如是二惑。于一有情现相续中。引起诸得。设无染污心现在前。此得恒行无有间断。为去.来世诸惑果因(已上缘有系事) 如是应知。缘无系事为境诸惑。及因此惑势力所引。随后现行不缘此事为境诸惑。所引起得类亦同前 缘无系事为境诸惑。是灭.道下无漏缘惑。此惑势力所引。乃至言不缘此事为境诸惑。是灭.道下有漏缘 言为去.来惑果因者。谓此诸得在现世时。是过去惑等流性故。说之为果。是未来惑生缘性故说之为因 有得可生。无得不生 然此诸得与断对治等流诸得现行相违。能持去.来所断诸惑故。令一切缘此事惑。及缘余惑相续而转。缘此事境诸断对治等流起时惑得便绝。所得诸惑于自所缘。虽体犹有。而由因.果得永绝故。可说名断(由道知自界缘惑境故。他界缘亦断。由道知无漏缘惑境故。有漏缘亦断) 以于少境若未遍知。缘此境惑。及因此惑力所引起缘余境惑。所引去.来惑果因得。现相续中无间而转。若于少境得遍知时。惑所引得便不复转。故知惑断定从所缘 准上道理证知。惑断定从所缘。要由道见此根本惑所缘境故。余缘此境惑断。及所引惑断故。故知惑断定从所缘断 然于此中虽惑与道无俱行理。而道观见苦等境故。诸惑便断。此义难了。应举喻明。譬如有人为鼠所啮。虽无热闷迷乱等时。而由热等因毒在身。故恒名有病者。非无病人。要服毒相违阿揭陀药方名无病者。非有病人。虽阿揭陀与热等病。不俱时在一身中行。而阿揭陀威德力故。灭身中毒热等不生。说阿揭陀能除众病。如是圣道。虽与诸惑不俱时在一身中行。而圣道生威德力故。灭果.因得诸惑不生。能令行者身器清净惑不续故。说名为断 准上论文。应知从所缘可令诸惑断。非是自身中结法。及一果等。由断同部同品能缚故得无为也。是由治道见惑所缘断其得故。于其所缘不复现缚。亦断过.未性缚之用。准此论文。即是自身结法。及一果等。由道力故。令果.因得断。于所缘境无缚能故。名之为断。不是不被他缘缚故。名之为断。婆沙亦尔。非是明断所缘缚得无为义也。因何古今诸德误解此文

论。所言远分远性有几。已下第四明四远也

论曰至亦名为远者。释相远也。虽同一聚极相邻近。以相不同故亦名为远

论。二治远性至亦名为远。释第二远也。如持.犯戒虽同在一身处极相近。同无表色相又非远。能治.所治性不同故。亦名为远

论。三处远性至亦名为远。释第三处远也。如东.西海。同在一世界中。同是水故相又非远。同现在故时又非远。东.西处隔故名为远

论。四时远性至亦名为远。如过.未世虽复俱依一法上立。相非是远。处亦无隔。时分隔故亦名为远

论。望何说远。论主问也

望现在世。有部答也

无间已灭及正生时与现相邻如何名远。论主难也

由世性别故得远名

非久曾当方得名远。有部答也

若尔现在亦应得远名以望去.来世性亦别故。论主难也 解云。去.来与现性不同。过去.未来得名远。现在亦与去.来别。现在亦应得远名

论。若谓去.来法无作用故名为远者。诸无为法作用既无。云何名近。若谓由现遍得无为故名近者。去.来二世例亦应然。虚空无为如何名近。乃至。不应一向说名为远。上来皆是论主遮转计也

论。若依正理至去.来已舍法自相故。论主述经部义释时远也

论。等言为明举事未尽者。四远之中。此略举故义未尽也。正理释云。与现相邻如何名远。彼非一切五识境故。亦非一分意识境故。或时分中有作用者说名为近。过去.未来定无作用。故说名远。不可难言诸无为法永无作用应名为远。以时远近依时而立。故于三时。若有作用说名为近。若无作用说名为远。诸无为法越一切时。如何约时难令成远。如处远近依处而立。非处不然。若难无为相有异故应成相远。理亦无遮相远贯通一切法故。若尔何故无为名近。且虚空体遍一切处。相无碍故说名为近。非择灭体不由功用。于一切体一切处时皆可得故。说名为近。择灭无为诸有精进正修行者。断诸惑时。于一切体无有差别。速证得故。说名为近。无为名近理趣既然 而经主说。去.来二世例亦应然 谓在去.来静虑等法。如无为法等。速得故亦应近者。由先释理为例不成。无多有情于一切体。无有差别共得义故。或许例然亦无有失。如一切法虽互相望相有异故皆名相远。而依余理许说少分名近无失。如是去.来虽约时分无作用故皆名时远。而依余理许说少分名近无失。非依余理名为远故。与相.时分远义相违 经主此中作如是说。若依正理应说去.来离法自相故名为远。未来未得法自相故。过去已舍法自相故 彼说偏与正理相违。诸自相无皆非远性。此成远性必有自相。远性摄故。如余远性。谓见所余相违性等是远性摄。自相非无。既许去.来是远性摄。必应许彼自相非无。说自相无而名远性。故彼偏与正理相违

论。前言惑断由治道生至有重得耶。第五一颂明重得

论曰至彼胜得义者。总明惑无再断。无为有重得也

论。所言重得总有几时。问起也

论总有六时。答六数也

何等为六问六位也

论。谓治道起至重起胜得。答六位也。治道果四。练根为六。正理论云。若据住此能证离系。目无间道。若据住此正证离系。目解脱道

论。然诸离系至唯具二时。述不同也

论。谓欲界系至具六时得者。此据次第者说 见三谛断。是预流果前。自治为一。四果为四。及练根故有六时也

论。色无色界至除预流果者。明五时也。以道类智时是得预流果故。后治生得果唯有五时。欲修五品预流果后虽存治生。果阙一故同五时得

论。第六离系至除前二故。明四时得也

论。第九离系至除前三故。明三时得也

论。有顶第九至即得果故。明二时得也

同类推荐
  • 药师经疏

    药师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四代

    四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量寿经义疏

    无量寿经义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比丘受戒录

    比丘受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民间鬼故

    民间鬼故

    现代改革了所有,封建制度彻底尘封,轮为了故事。中日战争结束再到1949年国共内战结束,中华民国改立为中华共和国后,血腥的战争到此终结,一切故事都在这个时代讲述。我相信世界上有鬼,现代人说封建迷信,呵呵,我的前辈还有你们的前辈以前都是封建社会的人,他们见过的和我们见过的,是你所说的科学为真还是他们所说的故事为真?
  • 飘落猫棉球

    飘落猫棉球

    个个探问爱恋不老秘方,唯独壮烈离座可百世流芳
  • 抢个美女做老婆

    抢个美女做老婆

    他是绝世妖王,他是豪门阔少,他是不拘于世俗的翩翩公子。这是一场因抢婚引发的故事,这是一场一个男人和几个女人的故事,这是一场惊世骇俗,令人欲罢不能的故事。看了本书你将知道什么叫做无厘头,看了本书你将知道什么叫做无下限,此书严毁三观,卫道士勿进。
  • 杂七杂八

    杂七杂八

    只是在这里记录下那些旧时光。可能不会有人看的吧。
  • 奇葩穿越:我是拉克丝

    奇葩穿越:我是拉克丝

    李小小,某大学在校生,成绩一般,长相一般,唯一的爱好就是打游戏。忽然有一天,当李小小穿越成了光辉女郎拉克丝,一个逗逼玩转召唤师峡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总裁霸爱甜甜妻【大结局】

    总裁霸爱甜甜妻【大结局】

    他,季氏跨国公司的首席总裁,所有女人都暗恋的男人。他拥有一切之得女人为他疯狂的本事。她,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大学生,总是很迷迷糊糊的,却有一颗善良而又真实的心。和朋友吵架心情不好,走路漫不经心而被车撞了。随后被人送去医院,可是肇事者竟然留下一张支票就走了。气愤的苏瑾萱,留下一封信件和支票独自出院了。一个月后进入季氏跨国公司实习,意外得知肇事者就是季氏跨国公司的季总裁,气愤至极的去找季欧阳,却无意发现季欧阳正在和一个女人调情。准备落荒而逃,无意的偷看被季欧阳发现。同居一年之后,再无其它关系,可是命运似乎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 谁能

    谁能

    星璨大陆,最强者为神。这是万年罕见的盛世,各路天才纷纷崛起,各领风骚,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在这群雄并起,天才众多的时代,来自地球的穿越者,能否踩群雄,灭天才,一步步走上神的王座,谱写出万年不见的神迹。
  • 紧急呼救

    紧急呼救

    恐怖的海湾。沉船上有一个神秘的密码,它代表什么?为什么要争夺这条被海水腐蚀成破烂不堪的沉船?小鬼精明们如何潜入沉船破译密码?紧急关头三个“飞龙小队”能力王狂澜吗?本书是一段精彩的冒险探案之旅。本书会带你经历一段精彩的冒险探案之旅。
  • 狩魔师

    狩魔师

    他,昔日武当派第一人,因爱穿越梦道大陆,拥有回龙血脉,斩仇敌、屠魔人、笑傲天下无人匹敌。三十六尊魔神很强!他们给我端鞋都不配。狩魔圣殿势力惊天!那是以前,老子穿越后,在我面前他们屁都不敢放。且看段浪如何驰骋梦道大陆,打破三重门的奥义。
  • 宋代管理思想: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研究

    宋代管理思想: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研究

    本书阐述了宋代复杂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产生的问题,探究了古代管理思想从统治向治理的转化。分析了宋代管理思想的三个层面:以政府协调为主的治理思想,包括特许经营与契约治理思想、政府劝勉与调解思想;以政府管制为主的治理思想,包括政府命令与禁戒思想、财政赋役治理思想;以政府服务为主的治理思想,包括公共事业思想、政府救助思想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