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18700000139

第139章

论。此不应理至道智有部。破西方师释。一以理破。二违本论破。诸染污心与眠相应故名聚心。染污故应名散心。此则一心有二心过。此违理也。若谓聚心是眠相应。是即唯是欲界有漏心。即违本论类智.道智二智知也。类智知上界。道智知无漏道故(已上第四对)

论。沉心者至相应起故(第五对也)

论少心者至所好习故。第一释也

论。或由根价至故名少大。第二释也(已上第六对)

论。染心根少至得少大名。已下重释诸句 极二相应者。或痴相应谓忿等或二相应。谓贪.嗔.痴。无三相应者。余句可解。乃至 由此染善得少大名。总结第六对也

论。掉心者至能治彼故。第七对也

论。不静静心应知亦尔。此类释也(第八对也)

论。不定心者至能治彼故(第九对也)

论。不修心者至容有二修故(第十对也)

论。不解脱心者至容解脱故(第十一对也) 婆沙一百九十广释十一对心。略心即是此聚心也。一百八十九云。问何故此中不说他心智。答他心智知他相续心.心所法。此中如实智。知自相续心.心所法。是故不说 广如彼释。婆沙评家义当此中所破

论。如是所释至诸句别义。论主总非前师释也

论。如何此释不顺契经。有部问也

论。经言此心至有观无止。答违经也。经说聚心惛.眠俱行故

论。岂不前说至通聚散过。有部引前违理破也

论。虽说非理至是散心故。西方师通前难也。虽说眠相应染心。亦聚.亦散过。我西方师不说眠相应染心为散心。但名聚心。复有何过

论。岂不又说本论相违。有部引前违教破也。谓本论说法.类.世俗.道智.知故

论。宁违论文不违经说。西方师通本论不得故。云宁违论文不违经说

论。如何不辨诸句别义。有部问也

论。谓依此释至八异相故。西方师答也

论。依我所释至八句别义。有部总不许是不辨经中八句别也

论。谓虽散等至别立八名。有部重广释也

论。既不能通至理亦不成。西方师难。既不能通我前引经云。云何内聚谓心若与昏眠俱行等文。所释八句义别不成

论。又若沉心至名非时修。西方师重引破有部八句也。若沉心即掉心者。经不应说沈.掉非时修觉支别。说所为沈.掉修觉支别。明知沈.掉心异

论。岂修觉支有散别理。有部难也。岂修觉支有散别修引经为难。若有别修。可有修三不修三别。既无别修之理。如何有修.不修者

论。此据作意至故无有失。西方师答。经言修者是欲修名修。非正修也。欲修名修故散别无有失也

论。岂不我说至我说体一。有部通经说。懈怠增者经说沉心。掉举增者经说掉心。沈.掉举常相应故我说体一

论。随自意语至意不如是。西方师总非不得经意。正理论曰。此彼二经意各别故。此经中说有贪等心。为令知心染.净品别。谓为如实了知诸心黑品.白品差别理趣。说有贪心.离贪心心。彼经中说聚心.散心。为令了知修神足障。由彼经说自审己心勿太沉。勿太举勿内聚勿外散。谓彼行者修神足时。应自审察修神足障。此心懈怠。此心掉举。此心惛眠。此于色等非理作意所引流散。此.彼经意所为既殊。不可引彼经遮释此经相。彼经但说修神足时。心于内外太聚.散失。不欲分别心染.净相。此经所说与彼相违。虽诸染心皆有怠等。为显诸染过失差别。随其增位立沈等心。立策等心。应知翻此。故我宗释符顺契经。亦善分别诸心异相(述曰。此经者。谓明十一对心。彼经者是西方师引难有部经也)

论。前说一切至贪系是何义。论主述西方部征有部前释。贪系故名为有贪心。贪系是何义 论主前依婆沙正义。正存贪所系。后依经部破贪系心

论。若贪得随故至贪所缘故。已下进退征。如文可解

论。若不许彼至可成有漏。遮转计也

论。若谓由为至痴所缘故。又遮转计

论。然他心智至名有贪心。又重破有部释也

论。若尔云何。有部反问也

论。今详经意至名离贪等。论主破有部存西方师释

论。若尔何故至不还堕三有。有部难也。若与贪相应名有贪心。此心即无有离贪义。恒相应故。如何经说有离贪.嗔.痴心。不还堕三有

论。依离得说故无有过。论主通也

论。岂不于前至不相应故。有部破论主也

论。若依此意至有痴等故。论主通也

论。且止傍论应述本宗。已下述其本宗义也

论。此所明他心至能缘行相不。问也

论。俱不能取至能缘行相。答也。不取所缘.能缘行相

论。不尔他心智至能自缘失。反难释也。若不如上所释不知所缘及能缘行相。即有二失。若知他心所缘。即有他心智缘色等境。及自知过。若知他心能缘行相者。即自知失。自心是彼他心能缘行相故。故婆沙九十九云。又他心智但缘他心不缘他心所缘.行相。若缘他心所缘行相。应缘自心非他心智。自心是彼所缘。及能缘行相故

论。诸他心智至如应容有。已下明决定相也 谓唯能取欲.色界系。不知上故在四禅故 及非所系。知无漏心故 他相续中。不自缘故 唯知。现在。简过.未也。唯缘有情现起心故 同类。法分知法分等 心.心所法。简知色等 一实自相为所缘境。一简缘二.三等。实简缘假不缘假故。自相简共相不缘共相故。无漏他心虽作四行。唯缘一法 或可。唯说有漏 空无相不相应。不与苦下灭下心相应故 尽无生不相应。彼息求故。为知他心非知尽故 不在见道。无异心故 不在无间道。以断障故。他心智不断障故 余所不遮者。除上决定余不遮也 如应容有者。显非一切 已上明他心智行相 自下明尽.无生智行相

论。尽无生智至离空非我。明尽.无生智各有十四行相

论。谓由彼力至不受后有。释尽.无生智知俗所以。婆沙二十九云。我生已尽者。是缘集四行相。梵行已立者。是缘道四行相。所作已辨者。是缘灭四行相。不受后有者。是缘苦二行相谓苦.非常 又婆沙一百二云。如契经说。诸阿罗汉如实。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后有。此中我生已尽者。然诸生名显多种义。谓或有生名显入母胎。或有生名显出母胎。或有生名显分位五蕴。或有生名显不相应行蕴少分。或有生名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 或有生名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者。如此中说我生已尽。问此尽何生。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尽过去生。过去生已灭何须尽。若尽未来生。未来生未至何所尽。若尽现在生。现在生不住何须尽 答应作是说。尽三世生。所以者何。此中生名既显非想非非想处四蕴。诸瑜伽师。总观非想非非想处三世四蕴。离彼染故。令生因果皆不得成 广如彼释 梵行已立。谓无漏行已立。问为学梵行已立。为无学梵行已立耶。答学梵行已立。非无学梵行。所以者何。无学梵行今始立故 言所作已辨者。一切烦恼皆已断故。一切所作已究竟故。一切道路已遮塞故 广如彼释 言不受后有者。尊者妙音作如是说。诸阿罗汉皆无后有故。通说为不受后有。广如彼释 又云。问我生已尽。乃至不受后有。一一当言。是何智耶。有说。此中我生已尽是集智。梵行已立是道智。所作已辨是灭智。不受后有是苦智 广如彼释

论。为有无漏越此十六。已下一行颂。第二明无漏行唯十六也

论曰至越于十六。论主先述二宗别也

论。云何知然。有部问外国师也

论。由本论故至如理所引了别。外国师引本论文证。以不系心了欲界法。苦.集八行相外。更有有是处有是事行相。故知十六行相外更有行相

论。若谓彼文至余不说故。遮有部通本论文。谓有是处。有是事。但为显示前八行相义决定。故作如是等言。于余处文亦应如此说。正理论云。此不成证。违论意故。论显不系行相众多。于中有缘欲界系者。依容有说。有是处言。有是事言。显无颠倒。即由此故余无此言(已上论文)

论。谓若彼论至故释非理。举余见所断文不说有是处。有是事文。证前不系心文。有是处。有是事。为别行相 我故我所故。是有身见 断故常故。是边执见 无因故无作故损灭故。是邪见。尊故胜故上故第一故。是见取。非胜计胜故 能清净故能解脱故能出离故。是戒取。非因计因故 惑故疑故犹预故。是疑 贪故嗔故慢故痴故。可解 此上诸心皆是不如理所引。既于见所断了欲界中。即但有不如理所引。无有是处。有是事。于不系心了欲界中。即有有是处。有是事。如理所引。故知不系心了欲界法。八行相外别有行相 正理论云。除此无容有余行相。由此不说有是处言。由皆颠倒转不言有是事。故净行相无越十六。理教无违。不可倾动(已上论文)

论。十六行相实事有几。此一行颂。第三答三问也

论曰至名四实一。述不正义也。婆沙七十九云。问何故缘苦有四行相。名有四种实体亦四。缘余三谛而不尔耶。答缘苦谛行相。是四颠倒近对治故。如四颠倒名.体各四。缘余三谛所起行相。非四颠倒近对治故。名虽有四实体唯一(已上论文)

论。如是说者实亦十六。述正义也

论。谓苦圣谛至能永超故出。下有四番释。十六行相。此第一番释。如文可了

论。又非究竟故非常至舍一切有故出。此第二释。文显可知

论。如是古释至更为别释。已下论主更别释也

论。生灭故非常至自非我故非我。此释苦谛。如文可知

论。因集生缘至与论为异。已下引经释集谛也。文有三别。一明四欲不同。二明四欲位别。三结四欲行名。此第一也 言以欲为根者。根者是因义 言以欲为类者。类是缘义。此经意以爱为集谛。所言欲者。即是贪也

论。此四体相差别云何。此问四欲体相别也

论。由随位别至起造业时欲。此第二明四欲位别 凡诸有情先于总自体起总我贪 次于当总自体起当总我贪 次后复起若天.若人等当别我贪

然复为别我故。造业贪结当生起续生我贪。或执造当业时我起造业我贪。当果取蕴是其苦体。前之四因是其集谛。此四位欲即前四欲

论。第一于苦至如花蕊于果。此第三结四欲行名配前四位。如文可解

论。或如契经至亦当变异有。更引经释四欲别 决定有者。决定有我体故 如是有者。执我如是由婆罗门等有 变异有者。谓从小至大等有 执我现有者。计我现在有 执我现无者。执于现在归断灭故 余文可解。虽有当别不同。并准此释

论。流转断故至永离有故出。释灭.道下八行相也。已上即是第三番释

论。又为治常乐至行出行相。此即论主第四番释

论。如是行相以惠为体。述有部释 正理释云。谓唯诸惠于境相中。简择而转名为行相

论。若尔惠应至不相应故。论主破也

论。由此应言至皆名行相。论主述自释 言行相者。境相品类差别不同故言行相 或是能取境差别相故名行相

论。惠及诸余至唯是所行。就有部宗释能所行。及辨宽狭。如文可知

论。已辨十智行相差别。已下第六义门分别于中有六。一明性.地.身别。二明念处分别。三明智相互为境。四明十智缘境。五明非我行相。六明成智多少。此两行颂第一门也

论曰至唯是善。明三性也

论。依地别者至及下三无色。明依.地别 他心智唯依四根本静虑者。正理意云。此又通性故余地非依。五通所依止.观等故。上七近分非法智依者。以彼唯是有漏法故。亦不依无色。以不缘欲故。所余七智总说虽同。然于此中非无差别。类智决定九地为依。余之六智若法智摄。六地为依。若类智摄。通依九地

论。依身别者至通依三界身。明依身也

论。已辨性地身当辨念住摄。已下一行颂。第二念处分别

论曰至皆通四。释也。灭智无三境故唯法。他心智不缘色故唯三。所余八智境。通色.心.心所等故。通四念住

论。如是十智展转相望。已下一行颂。第三明智相互为境

论曰至除法智。明法.类智

论。道智能缘至皆缘十智。明道等五智

论。灭智不缘至为所缘故。明灭智也

论。十智所缘总有几法。已下两行颂。第四明十智缘境

论曰至善无记别故。明十智所缘十法。先分十法。后明缘有广狭 言十法者。有为有八。谓有漏六。即三界相应.不相应。无漏二。谓相应.不相应 无为为二。谓善即择灭。无记谓虚空.非择灭

论。俗智总缘十法为境。以有一切法无我观等故

论。法智缘五者。不缘上二界及虚空.非择灭

论。类智缘七。缘上二界及善无为故

论。苦集智各缘三界所系六。不缘无漏故

论。灭智缘一。谓唯缘择灭故

论。道智缘二。唯缘无漏有为故

论。他心智三。唯缘三界及无漏相应法故

论。尽无生智缘九。不缘非谛法故

论。颇有一念智缘一切法不。已下一行颂。第五明非我行相

论曰至犹除自品。明无一念知一切法。虽以世俗智观一切法为非我。由除自品

论。自品谓自体至非此智所缘。释自品也。境.有境别故不自缘也。同一所缘故不缘相应。若缘相应即自缘失。极相邻近故不缘俱有法。如眼不见扶根色等。故正理云。何缘不以自体为境。诸对法者立此因言。诸法必无行自体。故此言意。显诸法生时随其所应待四缘性。随有所阙。法则不生。不阙便生。立为缘性。诸法无有阙自体时。故毕竟无阙不生义

论。此智唯是至闻思所成。明依地及惠。一切法.非我观通上地有。然缘一切法尽。唯除自体.相应.俱有法者。唯是欲.色界摄闻思所成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冷邪太子狂傲妃

    冷邪太子狂傲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剩女。相亲会上,众人嘲笑她平胸,说她不男不女。为了不做剩女,她用了所有积蓄去丰胸,却穿越了。一朝穿越,虽贵为丞相府嫡出大小姐,却爹不疼娘不爱。不只如此她变成了又黑又胖的大肥婆,成为东宇国京城第一丑女。爹爹下毒害她,庶母处处争对,庶妹设计陷害。且看她如何逃脱爹爹的毒害,庶妹的设计,把一个个陷她于死地的人踩在脚底他,东宇国的太子,生性凉薄,有严重洁癖,冷若冰霜。却被她的独特吸引,他视她为珍宝。当第一丑女脱变成第一美女,给她带来的不只是桃花朵朵,还有更多是非与阴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玉面乾坤

    玉面乾坤

    三教:浩瀚星域之中被修炼者追逐的各种神兵利器,不管品阶,分为三类,天灵器,兽灵器以及人灵器。而这三类灵器被成为三教。
  • 秦汉仙魔乱

    秦汉仙魔乱

    秦朝不止有六国,世界从此分三界。仙与魔的战争从未停止,修魔修仙的凡人更是前赴后继。人界之中,仙魔两极,却偏有那么一位少年,不惧魔,不羡仙!蒙天,看厌了这人间战,受够了那仙魔乱。秦皇统一六国而平战,他现在要做的,是去平定三界而治乱!愿与诸君一同杀去,共灭这吃人的仙魔!
  • 隐婚的代价:婚牢大狱

    隐婚的代价:婚牢大狱

    赵军是名副其实的凤凰男,来自于农村,家境贫寒,通过奋发图强才在大城市里占有一习之位。梁小乐是人们眼中所谓的孔雀女,出生在优越的环境,从小在父母的宠溺之下长大,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挫折。原本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人,因在同一公司工作而互生情愫,两人偷偷拿着户口本瞒着父母和亲朋好友到民政局登记结婚,开始了隐婚生活。原本以为生活会更美好,没想到生活就像一座牢房,将他们紧紧的困在里面,时常伴随着争吵,欺骗,诱惑……以及父母与婆媳之间的恩怨,还有小三的插足,他们的婚姻开始有了裂痕,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致命的诱惑,他们的婚姻能走到最后吗?
  • 已畦琐语

    已畦琐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纯爱:冷氏总裁甜蜜宠妻

    豪门纯爱:冷氏总裁甜蜜宠妻

    为救母亲,她毅然和他签下了为期三个月的情人契约。她本以为契约结束,两人便可以从此桥归桥路归路,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却不想,当三月之期结束时,夏晓柠才发现,惨了!总裁套上小白兔,原来还是自己太纯萌!“契约到期,拜拜喽!”“不好意思,租约到期?你,我买了!”“总裁大人,求放过!”“想逃?好啊!我倒要看看谁敢碰我的女人!”“我根本就不是你的女人,好不好?”“没关系,马上你就是了。”“……”
  • 罪恶之镜

    罪恶之镜

    想成为暖玉,来温暖冰冷的人心。可是在冰冷的世界上,温暖才是对自己正真的冰冷。所以我也要冰冷,一切碍事的家伙,驱除掉就好了。
  • 妖王宠邪妃

    妖王宠邪妃

    伪父女?相恋?要不要这么刺激啊?哼,本郡主喜欢如何?什么高深秘法,什么天生我才?真及得她邪法无边?若是再加上一个纵她,宠她的伪父王,她如何不是天子娇女?想打她与父王的主意!且看本郡主的手段!
  • 非影

    非影

    影似影,非影,非影。无限就若一瞬之间。淡然若风。
  • 大雷雨

    大雷雨

    冯半夜让人往灶膛里再添把火。一根木柴塞进去,啪的爆响一声,啪的又爆响一声,水就咕嘟咕嘟开了,顶得槐木锅盖噗噗直跳。冯半夜挽起袖子,学着杂技演员绕院子转上一周,大喊一声:“拿狗来!”没有人帮他拿,他自己使唤自己。他把拴在墙角槐树上的那条黄狗解开,拽着缰绳往锅边走。黄狗知道没什么好事,不愿意跟上,屁股拼命往后坐。冯半夜抄起一根棍子,不打,就比划,死拖乱拽就把狗弄到了锅边。冯半夜说:“你这畜生,不知好歹,让你喝汤呢。”他还向满院子的人嘿嘿笑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