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5200000006

第6章 金卷:长安风度(5)

一个星期后,谢工重新出现。一问,原来是病了。知道谢工也是单身,儿女都在国外。那次,谢工病后初愈,唱得特别卖力,场外掌声阵阵。

下了场,徐姨说:“你今天唱得真好。”

谢工笑了:“野唱,野唱啊。”

徐姨就在含光门里住,路近,唱罢了,便邀谢工到家里喝茶。谢工去了一次,又去了一次,再去了数次。

半年后,徐姨与谢工的婚礼在环城公园里举行,还邀请了市里的秦腔名演员参加。票友众多,场面热烈。电视台记者闻讯赶来,采访俩位“新人”,请他们谈谈退休后的生活还有恋爱经过等等。

记者问:“谁是你们的介绍人?”

他们齐声说:“是秦腔。”

记者拍摄了现场表演,佩服说:“俩老唱得真好。”

他们笑了:“野唱,野唱。”

2008年3月1日

巴教授与流浪狗

巴教授明年就80岁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显老,精气神很足。

从年轻时他就养成了习惯,凡要上讲台,必然头发齐整,领带端正,衣装规范,皮鞋铮亮。他讲课条理清晰,表达准确,声音宏亮,手势有力,口齿和仪态十分谐调。尽管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可走下讲台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虽然不上讲台了,但生活的面容并没改变,既就下楼散步,上街买菜,依然是着装整齐,一丝不苟。尤其是逛书店,还会往衣领上洒几滴香水,嘴中嚼个口香糖,他觉得这样才配得上书香。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内心深处,巴教授是日渐孤独苍老了。几年前,老伴去世,让他感到失去了某种隐隐地依靠。虽然争吵了矛盾了一辈子,有时气不过还离家出走,可他这只老船,终是摆不脱天定的港湾。如果没有固定的码头,船就会漂泊下去而无法静止下来。可人有时是需要安静地躺在那儿好好休息,想想心事的,这由老伴打理的房屋,就是他的码头他的憩床。老伴走了后,儿子几次要接他去深圳与儿孙同住。可他不去,嫌南方空气潮湿,他离不开北方古城的干爽,离不开师大优雅的环境,说到底,是离不开身边早已熟稔透顶几乎伸手可触的气息。

一个星期天中午,巴教授去小区外的湘菜馆用餐,进门点点头,老板娘就知道一切按老规矩办。片刻,一盘萝卜干炒腊肉、一盘青菜老豆腐、还有一碗蒸米饭就端上来了。巴教授吃饭时,不小心将一片香浓的腊肉掉在了地上,有一只小狗扑上来收获了它,有意思的是,小狗嚼吞了腊肉,竟身子一抬,两个前爪抱在一起给他行了个作揖礼。严肃的巴教授被逗笑了,于是又挟了一块腊肉抛给小狗,狗儿又回了一个作揖礼。老板娘上来说,这是个流浪狗,教授你别理它。接着把小狗撵出了餐馆。

巴教授用完餐,返回小区,爬上5楼他的寓所。对于老人来说,5楼有点高,又没电梯,但巴教授不愿换地方,5楼视线好空气好,并且爬楼梯也是锻炼身体嘛。

掏出钥匙,拧开房门,突然脚下一个东西窜进房里去了。进房仔细一看,原来正是那流浪狗。他用棍子去赶那小狗,小东西在他面前翻了个筋斗,然后又抱起前爪向他行礼,并且眼眶里有亮汪汪的东西在闪动。巴教授心中一下软了,看来这家伙与自已有缘啊。于是叹口气说,那你留下,名字就叫缘缘吧。

教授收留了小狗,他们相处的很好。教授买了好吃的,总要给缘缘留一份,并且还为缘缘在角落里搞了个舒适的小床,还不定期的为缘缘洗澡,送缘缘去宠物医院检查身体。缘缘总是有恩必谢,行礼是经常性的动作了。另外,教授晚上洗脚,缘缘便为他叼来拖鞋;教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缘缘便爬上来卧在他的怀里;教授看书睡着了忘记关灯,缘缘便跳上来拉动台灯的开关线绳儿。

傍晚,常常在饭后,他们一起去散步。教授在前边身板儿挺直地走着,缘缘在后边摇着尾巴跟随,成为师大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熟人见了他们打招呼,同时把手中吃的东西分一点儿给缘缘,缘缘总是及时作揖回礼,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这天早上,教授起床洗漱后突然觉得不舒服,一头倒在沙发上,痉孪着说不出话儿来。缘缘上前来拉扯着教授的裤脚,窜上窜下叫个不停,但没作用,教授慢慢地沉静下去。缘缘爬在厨房的阳台上狂叫起来,可仍没引起过往行人的注意。这时,缘缘跃起,一头从高高的5楼上跳了下去,它的身躯在空中划了一个长长的弧线,然后坠落,停止。

有人看见了死狗,还认出它是教授的缘缘,就上楼来敲门,没有反应,觉出了有事,便叫来保安撬开房门,发现了窒息的老教授。可是送到医院已经太迟,急性脑血栓夺去了他善良的生命。

儿子从深圳赶回来安葬老父亲,同时听闻了缘缘的故事。他把缘缘和教授埋在了一起,他想,这可能也是老人的意愿。缘缘是为父亲献身的,就让它的灵魂和体温,继续陪伴着上了天堂的老父亲吧。

2007,8,27日于朱雀门

声音的方向

长街上,有歌声飘来,抬头一看,对面走来一对卖唱的青年男女。那男的身材清瘦单薄,是个瞎子,他一只手扶着木推车,另一只手举着话筒,竟自歌唱着。他的声音有点儿沙哑,但苍劲动听,曲调也比较悠扬,带着民歌的风味。他身边的女子个头稍低,显得丰满健康,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扑闪扑闪,似会说话。她推着木制小推车,车板上放着扩音机和喇叭。车子缓缓前行,带着瞎子,带着歌声,带着一种祈望而来。

我将一张纸币放在车板上,轻声问:“你们从哪儿来?”

他们停下脚步。

姑娘望着我闪了一下眼睛,用手去摸了一下男子的手背。

男子意会了,微笑地说:“谢谢,好人。”

从男子的口音中,我听出了他们的大概来处。

“你们好像是陕南人吧?”我说。

男子回答:“是啊,我们是白河人。先生去过白河吗?”

白河是陕南的一个小县份,位于秦楚交界地带,那儿民风淳厚,人比较聪明精巧。过去在陕南工作时,我曾多次去这个县里采风。

“去过去过,我也是陕南人。”我忙说。

男子握住我的手,摇着:“遇到老乡了,谢谢。”

“你们出来谋生活,不容易啊。”我说着,掏出口袋里装得所有的也不太多的钱,全部放在他们的车板上。

姑娘的眼睛潮了,但还是没说话。

她用手掌又使劲儿拍拍男子的手背。

男子说:“我爱人是哑巴,她说她很感谢你。”

我顿时楞住了。

原来这是两个残疾人。男子看不见光明,由女人给他带路;女人发不出声音,由男子代她说话。他们这样相互补充着,相互帮助着,把生活进行下去。

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很简单甚至很艰辛,但很恩爱。

从这对浪迹江湖的平民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夫妻的奥义和人间的温情。

小车向前推去,歌声向前飘去。

我留恋地打量着声音的方向。

2007,6,27日午后于西安朱雀门

古都札记

秦镇凉皮

一碗凉皮,从秦朝吃到如今。

吃的是香味,吃的是风格,吃的是乡土民俗。

产凉皮的秦渡镇,座落在长安县与户县交界处的沣河西岸。沣河滩道很宽,但水流却又浑又小。能叫秦渡,想当年应该是颇有气势的吧。

历史有时无法想像,那年代没有摄影,不可能真实的再现实况。而绘画和文字又太抽象,融入文人的情绪很多。所以,大秦第一渡的风采难觅其踪。

只有凉皮流传下来。

现在,凉皮在全国已经很普及,尤其受女孩子的欢迎。

当今是个盗版盛行的时代。要吃祖传的、最正宗的凉皮,还得去秦渡镇。

凉皮诞生在这儿。这儿的凉皮是御封的贡品。

秦始皇统一天下,关中平原藏龙卧虎。秦渡镇周围,有稻田10数万亩,是王朝的粮仓之一。可是有一年,久旱无雨,田地干枯,打下来的稻谷尽是稗秕,碾出的少量的大米质量极差,没法向朝廷纳贡。这时,有个叫李十二的农民,心生一计,他将打下的大米用水拌湿碾成米粉,放在锅笼里蒸熟,然后切成条状,起名为大米面皮子,权做贡粮,送往咸阳。秦始皇吃了面皮子以后,觉得味美可口,龙颜大悦,便钦命秦渡镇的面皮子为贡物,今后可以只献面皮不纳大米。

李十二成了当地名人,在他的带领下,面皮子越做越精。后来,李十二在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去世,家家蒸面皮记念。凉皮从此流传下来,成了长安的名食。

秦镇凉皮的特点是:筋、薄、细、穰,看上去色白如雪,光润似脂;嚼起来柔韧绵厚,口感尚佳。再配以嫩菠菜、黄豆芽,调以辣椒红油、香醋等等,回味无穷。容易入口充饥,强筋健骨,可能还有美容的作用吧?要不,为什么女孩子喜食?我认识的漂亮的美眉,几乎都对凉皮感兴趣。

今天在秦渡镇的路旁小店里,看到几个女士大吃凉皮,不知是兴奋、是天热、还是味辣?她们脸蛋红红的,嘴唇红红的,精神也是红红的。我突然觉得,吃凉皮的女士们,是不用再化妆的。

听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从西安开车过来买凉皮,有些一买就是几十斤。还有人下班后晚上过来吃凉皮,再饮以户县出产的黄酒,其乐融融。

有美食,有美酒,有美人,入夜的梦可能也是美的吧。

甜水井

甜水井是一条街名,在西安古城内的西南角。过去,全城只有这一个地方的水是甜的。以含光门内的马路为界,马路的东边,冰窖巷呀,报恩寺街呀的水都是苦的,怪不怪,自然界有很多事情真是说不清。解放前,西门里有一口大井,4个辘轳,8个大桶,不停地打水,供全西安的商号使用。周围的居民,自然也享福了。就是那些过路人,也要绕进街旁的四合院里去讨水喝呢。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的是自来水,统一供水,味道一样,那些四合院也拆了。为拆那边陕西督军陈树藩的旧宅,曾闹起不大不小的风波,但最终高楼还是林立了。我小时候,曾跟随父母在甜水井旁的夏家什字街住过几年,于砖铺的巷道上游戏,于深大的老院子里捉迷藏,如今砖失院没,面目全非。

但我与甜水井的缘份,似乎割舍不断,几十年后,又住到离它不远的四府街上,并且常去甜水井街附近买东西。那儿有个比较大的菜市场,品种齐全、时鲜价廉;那儿有个超市,各色成品食物任你挑选;那儿有西安城里最大的天主教堂;那儿还有茶行咖啡、干洗店、杂货铺、幼儿园、修车配锁等等,总之,家常生活的味儿浓厚,又随意方便。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这点特别使人留恋。

有一度,甜水井那边显得混杂脏乱,地面不平坦,房屋不整齐,道路拥挤难行,后来,政府下决心治理西南城角,将洼地平了,烂屋推了,重新规划一番。一条大道宽直通畅,几个小区优雅整洁,角上还搞了个公园,面积虽然不大,可小巧安静。最值得称道的是,西南城角出现了一个“无极古玩城”,一溜儿二、三层高的仿古建筑,楼前那些拴马桩、石狮子、石门墩、旧木车,散发着旷古幽象。每到周末,各家斋号陈列的,地面小摊铺展的,全是文物古赏,几千年的民间遗存,都在这儿出现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摆在汉唐的长安城里,它就具有了真实的意味。

古玩城大门的北手,有一家“青都里”炭烧店,一层是烧烤饭庄,二层是茶秀酒巴,地下一层是棋牌室,装修典雅个性,偏重于日韩料理。楼侧还有个很宽敞的平台,摆数排木质桌椅。夏夜,坐在平台上品茶饮酒,闲谈历史,一旁是安稳高耸的古城墙,一旁是树木葱郁的小公园,惬意极了。

那冲茶的水,标明来自“甜水井”,也不管是真是假,反正你现在就坐在真实的古老的甜水井边上。

贝币的故事

最近,古城西安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博物馆:钱币博物馆。站在馆内的橱窗前,望着那些精致的展品,我怦然心动。

中国货币的最早形式,是一种指甲盖儿大小般的贝壳。那是远古时期,人类的肌体很发达,不需穿衣服、不需化妆,最多只用一片树叶或兽皮挂在腰间遮住隐秘处。并且人的大脑思维也才刚刚启动,众人皆为兄弟姐妹,有好吃的东西大家共同分享,有洪水猛兽大家共同抵抗,有壮丽的景观大家共同欣赏。没有地界的划分,没有人与人的争斗,没有心与心的算计。

后来有一个聪明爱美的人,在海边的沙滩上,拣到一枚非常精致漂亮的小贝壳,它有指甲盖儿那么大,呈现着天然纯净的象牙白色,隐约可以看见暗藏在深处的血丝儿。它一面是浑圆隆起的丘状,另一面则椭圆扁平,中间裂开一条长缝,两边排列着整齐精细的齿态。凑在耳边一听,缝隙中还发出细微的声音,似乎在传送什么幽曲。这爱美的人就用一根树皮绳儿拴起来挂在胸前。没想到,这小贝壳引起了不少人的喜爱,你瞧瞧,我摸摸,成了小宠物。这人脸上有了光彩,心中有了骄傲,他又去海边上捡了不少类形相似的小贝壳,挂满了胸前,十分地炫耀。同时,占有欲使他心态发生了变化,谁想要小贝壳,就得帮我找吃的喝的、帮我干活、在我面前讨好。

慢慢地,到了奴隶社会,小贝壳就演变成货币。奴隶主占有人力,自然也占有了货币。他们用小贝壳交换女人、交换食物、交换自己想要而又没有的东西。

再后来,人们可能觉得小贝壳作为货币太自然、太随意、太唾手可得,就用手工制造起石币、布币、铁币、铜币、金币、纸币来。美丽的小贝壳被抛弃了,女性生殖崇拜的时代也过去了,人工、暴力、男权越来越强大。

端详着这些小贝壳,我沉思良久。它们本来是大自然的产物,是纯洁的精灵,是美的象征,只因人为的原因,它们变成了货币,染上了血迹,印上了风尘,注入了邪恶。我仿佛听到一缕缕如泣如诉般的幽怨之音,正从贝壳中飘荡而来。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日下帝京天

    日下帝京天

    历史或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它们都早已习惯了被往高处推崇,自己甚至是故意忘掉了笑容的魅力。可是,一路走过来,我随着这孩子的画语心境,愈加感到轻松和兴奋。她勾描紫城禁苑的恢宏气势、“京街”的幌子酒旗、天桥根儿绚烂的尘杂、自得自在的八旗子弟……我无法再忘掉,北新桥儿底下还收押着一条龙;我们又是如何蛰居仙人腹中。或许因为,小作者用心倾听和发掘了这一切之后,又以一种快乐舒畅的情绪娓娓道来,所以我不能不被感染吧。
  • 中华美德3

    中华美德3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热门推荐
  • 弃妇的随身空间

    弃妇的随身空间

    一朝穿越成弃妇?天啊,不用这么倒霉吧?!不,这还不算最倒霉的,最倒霉的是被休回娘家发现爹不疼娘不爱,亲娘早亡,身无分文被赶出家门,而且还附赠一个大一号的包子。不过幸好,本人不是原来那个倒霉蛋,看我如何用空间开创我的美好新时代....
  • 妖妃荷花

    妖妃荷花

    她一心只想报恩,不惜失去自己的记忆与身为荷花妖的所有法力,却不想卷入了后宫的争斗皇室的动乱;她是深深的爱着他,决心此生非他不嫁,他也曾相经那样霸道的要她永远不要离开他,可是她还是曾经被他忘记甚至被他怀疑完全的否认,她不恨他,只是选择了默默的离开,心,就此封存……
  • 绝品纨绔混都市

    绝品纨绔混都市

    作为一个纨绔的三要素是什么?简单呢,首先,仗势欺人,看谁不顺眼就踩谁。错,新时代的纨绔只欺该欺之人;其次,游手好闲,混吃等死。又错,新时代的纨绔要智慧与能力并存,于嬉笑怒骂间赚得亿万身家;最后,美女如云,豪车成堆,豪宅必备。还是错,美女贵精不贵多,豪车豪宅只是为了彰显身份,真正的顶级纨绔,即使住着平房,骑着自行车,也无一人敢小瞧。哼,一派胡言,你所谓新时代的纨绔是混不下去的!是吗?那就请你瞪大了眼睛,放马过来好好地看一看吧。
  • 夜家幺女九尾狐

    夜家幺女九尾狐

    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旁生。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 爱就一个字,为你说了无数次

    爱就一个字,为你说了无数次

    众所周知,季家二爷捡了一条白眼狼。那白眼狼在他心窝子捅了一刀,还天天作死想去看看诗和远方。全世界的人都说她很渣,季家二爷却甘愿为她眼瞎。后来,季二爷最爱的诗是负距离为爱鼓掌。最爱看的风景是床以外的远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之帝

    星之帝

    高速发展了数千年的联邦,人们似乎被美好的生活蒙蔽了双眼,隐忍了数千年的异族,动荡不安的局势,人类的太平盛世即将结束,联邦将迎来的又会是什么?数千年前,突然消踪匿迹的暗血大帝又去了哪里?从一名小小的机甲兵,看他如何逆天翻身,成为一代星之大帝
  • 嗜宠毒医小魔妃

    嗜宠毒医小魔妃

    她,是血族少主,一朝穿越成楼家的废材小姐。重活一世,她一改现代时的冷漠,变的时而天真软萌,时而冷酷无情,时而回眸一笑百媚生……但,最终奉行的还是嚣张、狂、酷吊炸天!那个谁,你刚说什么?炼丹师稀有,最高不过四品?那真不好意思,她一个不小心能炼出八品极品丹药!“君卿!你真是嚣张!”一名女子泼妇骂街般指着君卿,怒火中烧。而君卿则是无辜的用小手指掏掏耳朵,“本少就是嚣张,不服你咬我啊!”身边一袭玄色的美男搂着她的腰肢,笑的倾国倾城“为夫就喜欢夫人这嚣张的性子!”
  •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穿越宋高宗

    穿越宋高宗

    这一次,他对李纲说:李相公,我挺你!这一次,他对宗泽说:老将军,咱们一起过河!这一次,他对岳飞说:鹏举兄,朕等着你收拾旧山河!这一次,他对金人说:你要战,我便战!靖康之年,国破家亡,这一次,且看新的赵构如何打拼,使得日月换新天!
  • 那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那年我们没有在一起

    时光就是一条小河,我们这小河中慢慢流淌,我们不知道会在某天遇到某一个人,也不知道某一天谁会离我们而去,说不定某天会成为我们离开别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多久,也不确定要和谁一起走到永久,只是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慢慢的离我们远去,我知道有一天你终将离我而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