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60

第60章 烈士暮年(8)

对于中国的士,就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吧,至今看法和评价并不一致,有的观点还相当对立。有这样一种贬评,如果不说它是恶评的话,评论者在引用《中国历史大辞典·士大夫》的解释,即“社会阶层,知识分子与官僚的混合体,有时指在位的官吏”之后,他说:第一,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依附于国家,不从事体力劳动,是一种“寄生虫”。他以孔子为例,说他周游列国,但没有哪一个诸侯乐意收养他,于是他只有退隐,聚众讲学,像一只流浪狗,在狭小的空间生存,著书自娱。孔子的命运也是后来历代隐士的命运,在讨不得主人欢心的时候,就只有没落乡野,清贫度日,偶尔嚎叫几声,竟成高论。秦汉唐宋元明清,他们的命运还不如孔子,完全取决于皇帝。皇帝需要什么类型的人,他们便会极力让自己变成那种类型。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第二,他们是软弱无能和自私变态的,很是女性化,有妾妇自拟的心态,在皇帝面前唯唯是诺,甘心做奴隶,见面就只知道磕头。第三,他们所有的知识,其实都为逗乐帝王而已,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只是留声机、打字员。在专制主义下,他们潜心研究四书五经,从启蒙到老死,四书五经是他们的生存资本。他们被剥夺了一切可能有所创新的思想,都成了知识太监。结论就是:他们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地位,软弱无能和自私变态,没有真正知识的阶级。他们依赖君权而生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葬送了自己,成为封建社会帝王的帮凶。

笔者在拜读这位评论者的全文时,不仅发现他把所有的士都打成“知识太监”,更有意思的是,还发现他把历朝的太监们也划归士的范畴。也算一个首创吧?看来这位仁兄的麻烦是,没想明白何谓真正的士,他把朝野那些昏庸官僚、乡愿、小人儒们,还有自己慧眼相中的太监们,都当成士君子来贬损了。他根本不懂古代的士,不懂他们的产生、觉醒与成长,不懂士君子文化的存在价值与伟大作用。为了给这位先生“发蒙”,不妨再讲一个古代士的故事:《式夷之义》。这是当代民间思想家林鹏先生一篇文章的题目,该文收在商务印书馆新出版的《林鹏随笔四种》里。林鹏先生说,关于式夷的故事,《吕氏春秋·长利》中是这样记载的:

式夷违齐适鲁,天寒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郊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焉能与国士之衣哉!”式夷叹曰:“嗟呼!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

高诱评价说:“式夷,齐之仁人也。”但式夷把衣服给了弟子,却是不义之义。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可不这么看,给式夷的评价要高得多,把式夷和伯成子高、周公旦并列着。林鹏先生对式夷的评价就更高了,他写道:

此种有觉悟的士,已经变成了全新的士,全新的人。他们可以毫不迟疑地为别人的利益去死。过去是为统治者的利益去死,现在是为普通人(即使是不肖人)的利益去死。这不是简单事情。一个有学问、有抱负的人,本来可以大有作为,却毫不迟疑地为一个普通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前所未闻的,是伟大的。孔子的弟子们,都是有觉悟的、积极进取的,而且绝不苟且的人。但是,他们似乎还没有达到式夷这样彻底的程度。

式夷的死,像黑夜的一道闪电,突然照亮了天地,充分地显示了先进、独特的士们的精神面貌。没有这种精神的飞跃,后来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不可能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开端。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在发源的地方,并没有惊涛骇浪,有的只是涓涓细流,只是一些普通的没有地位的书生们冻饿而死的小故事。但是它却孕育着无边的波涛,为普通人、为不肖人、为匹夫匹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献身的伟大精神的波涛。“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庄子·知北游》)

用这样的眼光再看高士鲁仲连,又得有说道。鲁仲连义不帝秦,这个“义”字当什么讲?一般人不注意。义者,主义也。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思潮、一种理论……在当时传播甚广,普遍而深入。一个“虎狼之国”的秦,有什么资格称帝呢?鲁仲连的思想来源于三代以前的上古,他是偶尔露峥嵘,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独来独往,特立独行,他就是一个《周易》所说,“高尚其事,不事王侯”的人,他就是一个《礼记·儒行》所说,“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人。真正阐述鲁仲连思想的书是《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的出现,晚了三十年,而秦始皇(当时叫秦王政)手疾眼快,对《吕氏春秋》的镇压,又早又狠又快。以致使真正的士君子思想尚未站稳脚跟,就被镇压下去了。值得庆幸的是,《吕氏春秋》这部伟大的书,却完整地流传下来,这是一个奇迹。士君子是不可小觑的。他们来自平民,他们是自耕农,他们顽强得很,他们是隐士,他们柔弱而刚强。治世不媚进,浊世不易方,至死不变,强哉矫!《吕氏春秋》甚至认为,将来的天子,很可能出在山林岩穴之中……就像上古的大舜一样,“匹夫而为天子”。匹夫而为天子,可不是小事情。人人都是匹夫。《孟子》曰“尧舜亦人,我亦人也”。呜呼!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请回头看,从许由、巢父—伯夷、叔齐—式夷,一直到鲁仲连,以他们为代表的这一庞大士群体,你能说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吗?是一种“寄生虫”吗?“在讨不得主人欢心的时候,就只有没落乡野,清贫度日”吗?“皇帝需要什么类型的人,他们便会极力让自己变成那种类型”吗?他们是“软弱无能和自私变态的”吗?“很是女性化”吗?,都是“知识太监”吗?他们的批判精神和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维护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的热情与担当,比西方知识分子差吗?宽泛生活在伯夷、叔齐与鲁仲连之间的希腊圣哲苏格拉底,在雅典的“民主法庭”上审判雅典民主:“必须给我讨论所有问题的充分自由。必须彻底废除官方干涉。”最后为了自己的思想而殉道。这位西方智慧老人果然非常伟大!反观我们的伯夷、叔齐呢,当周朝如“雅典民主”一样如日方升之时,他们却高扬反对“以暴易暴”的思想旗帜,逆潮流而动,大行反动,不惜以死抗争,这比苏格拉底差在哪里?当虎狼之秦大行其道,“帝王思想冲天而起”之际,我们的鲁仲连却“义不帝秦”,甘当“反革命”(“革命”正题,走向“反革命”反题,再走向士君子文化的思想境界的合题,这正是“正反合”理论的精美一例),不仅充满了大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敢想敢干,将思想诉诸一连串的反秦义举,这比苏格拉底又差在哪里?林鹏先生说“隐士是士君子的主体”,没有一点道理吗?“天下无隐士,无遗善。”(《荀子·正论》)中国这些追求个人尊严与自由的隐士们,即与现代西方知识分子的人文品质相比,你说能差到哪儿去?可以这样说,到春秋末期,士君子群体已然整齐地排成战阵,张扬王道,为天下苍生考虑,为社会、历史的走向考虑,不独为一家一姓一国一地考虑了。这种“士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这种特立独行、非义莫为、不改初衷的精神,已经成为他们所代表的士君子文化的核心价值。司马迁将《伯夷列传》立为《史记》列传之首,尊崇并要发扬光大的正是这个;韩愈再作《伯夷颂》,尊崇并要发扬光大的也是这个;老年范仲淹只书《伯夷颂》,更是尊崇并要发扬光大这个。除此而外,岂有他哉?有人说范仲淹之所以手书《伯夷颂》,那是“借此表白崇敬伯夷高风亮节的心迹,坚信自己的一生如伯夷那样信仰坚定,特立独行”。看来只说对了一小半,希望后来人都像伯夷那样坚守传统士君子的核心价值观,笔者以为才是老年范仲淹的博大胸怀。

当年,范公写就黄素《伯夷颂》,赠于苏舜元之后,苏舜元一下掂出了分量,将之敬奉在晏殊、文彦博、杜衍、富弼、欧阳修、蔡襄等名家面前,以求共赏。众名家皆有题跋。其中杜衍有题跋诗云:“宁止一言旌义士,欲教万古劝忠臣。颂声益与英声远,事迹还随墨迹新。”晚点的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云:“范文正公书落笔痛快沉著,极近晋宋人书。”又云:“范文正公书《伯夷颂》极得前人笔意,盖正书易俗,而小楷难于清劲有精神。”从北宋至清末近八百年时间里,共有百余人近百篇题跋问世,计开:宋代题跋者,自文潞公(文彦博封号)以下为二十九人;元代题跋者,自赵孟頫以下为三十三人;明代题跋者,自夏原吉以下为十七人;清代题跋者,自范承勋以下为十三人。各式好评如潮:“笔意精妙,清古入神”;“遒劲严整,妙绝前代”;“中华第一小楷”;“东方三绝”……据清代吴庆坻《蕉廊脞录》卷七《范仲淹书伯夷颂长卷》载:清朝乾隆年间,范书《伯夷颂》上邀清宫御览。乾隆皇帝首行御题“范仲淹书伯夷颂高义园墨宝”十二个字,又御书“圣之清”三个大字,并命朝廷大臣奉命题诗作记。尹继善、庄有恭、于敏中等著名人物均有奉旨之作。有意思的是,书法长卷中有“江宁开国”“秦氏藏书”“秋壑珍玩”“贾似道印”“秋壑”五枚小印。前二枚属秦桧,后三枚属贾似道,大概为南渡后秦桧、贾似道二人曾转递收藏。记得笔者在前文书中引用过的秦桧那首诗吗?正是此时所成。

公元二〇〇六年十月二十八日,苏州范仲淹纪念馆新馆开馆,《高义园世宝》影印本首次公开展示,它完全按照原本的书卷尺寸、厚薄等规格制作完成,全长近三十米、高零点四米左右。书卷前面为范仲淹手书韩愈的《伯夷颂》,其后为截至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历代八百多年间,诸多名人书写的题跋。这样一件世所罕见的书法精品,必将与伯夷、韩愈、范仲淹这样三位中国的文化巨人一起永垂不朽!

同类推荐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宠辱一身的历代皇后(上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世界最具影响性的文坛巨匠(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由明华锋著,作为一本二战将军山本五十六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海军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山本五十六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那么爱你的我

    那么爱你的我

    她爱了他四年,却在婚前被迫作戏逼他放手。得知她出轨后,他发狂推她入深渊。“夏沫,我没让你去死,已经是一种仁慈了。”直到有一天,他忽然发现,缺了她,他的世界一片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生一对

    天生一对

    乔茵总想着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她喜欢的人。不想传递负能量。不想因为自己的破事而影响他们的情绪。然后有一天,有个男人告诉她,你没必要藏着掖着。你再丑也是我的女人。我接受的是你的全部。知不知道?
  •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一朝穿越,看似温和善良实则腹黑护短又记仇的她,重生到了星辰大陆林家的废柴大小姐身上。自此,这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大小姐,多了一个绝世天才。回眸一笑,风华绝代,紫灿金衣,凤舞九天!
  • 尚武大明

    尚武大明

    有人说大明亡于流寇,有人说大明亡于异族,有人说大明亡于天灾,更有人说大明亡于党争。大明亡国的原因,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可是,对于张武来说,大明亡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失去了尚武精神。大秦时期,人人从军入伍,贵族发于行伍,大秦锐士横扫天下,震慑匈奴。汉唐时期,武风强盛,文人以投笔从戎为荣,华夏扬威天下。大明初年,大明将士驱逐鞑虏称雄四方。到了明末,文贵武贱,文人统兵,当朝大将可以被文官肆意欺凌杀戮,普通士卒生活朝不保夕,好男不当兵,备受歧视。当年的尚武精神,早就被磨灭了。“想要挽救华夏,不但要驱逐鞑虏,更是要找回当年华夏的尚武精神,这个是我一个赳赳武夫的责任!”张武说道。
  • 闪婚成爱

    闪婚成爱

    四年前她被初恋抛弃跑去美国躲了起来。四年后回国她已秘密闪婚。而结婚对象,却是个大她10岁的大叔级人物。初恋的订婚礼,她的神秘丈夫配合她演的如胶似漆,恩爱无双。她却说:“陆先生,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对面的陆先生眉头微挑:“约定?那谁允许你用陆太太的身份去勾、引别的男人了!”【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宁为贵女

    宁为贵女

    “都说肚子尖生男孩儿,老身瞧着大奶奶这一胎绝对是个哥儿。”十三年前,稳婆笑眯眯一句话,让宁书湘打从娘胎里出来,就过起了十多年的长房嫡子“湘哥儿”生活。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女扮男装的事儿暴露开来:书湘不安,母亲忧惧。父亲震怒,祖母惊怒。家学里那同窗却笑了,“噢。竟是姑娘家么?……如此甚好。”
  • 《妃倾城魅倾世》

    《妃倾城魅倾世》

    穿越后,血晴创造了血阁,引起了轩然大波,半路见到个小正太不料被养父找上门。在血晴接受绝望时,前世的魅尊赶来救了晴一命。惊鸿之貌却只对小晴一笑,强大的魅尊在这架空皇朝为血晴开启一片强者天地。灵气尽失地血晴何去何留?魅尊的反噬逼迫,无法继续保护血晴了么?
  • 风水奇谭4:昆仑灵谷

    风水奇谭4:昆仑灵谷

    最后一代突厥白眉可汗的王棺之内,除了一身黄袍之外,还有四颗流光溢彩的翡翠狼头。这四颗翡翠狼头之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金万流和灰衣人之间,凝结十年深怨的那个孩子,此刻又在那里?踏着昔年淘沙司马西去的脚步,风冷情和水灵,铁中坚三人又踏上了雪域昆仑——在那冰峰雪谷的裂隙深处,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直所探究的真相……
  • The Golden Bough

    The Golden Boug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转狐仙

    三转狐仙

    人狐之恋,小倩与宁采臣之间再续前世情缘,异界之门再次被冲破打开,没有神魔鬼怪的异界之路,他们颠覆以往前进之路,附身于超级间谍之身,完成艰巨而又神秘的任务。三转三世的她可否跟这个文弱书生成为千古绝恋,颠覆整个命运的束缚,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