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63

第63章 附录一 范仲淹简明年表(1)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二岁

八月丁丑(二十九日,公历十月一日),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父墉,太平兴国三年(978)随吴越王钱俶归宋。范墉归宋后,历官成德军(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武信军(遂州,治今四川遂宁)、武宁军节度掌书记。母夫人谢氏(?—1026)。仲兄仲温(985—1050),是年五岁。

淳化元年(990)二岁

父墉病卒于徐州,随母葬父于苏州天平山。

淳化二年(991)三岁

随母居苏州天平山。

淳化三年(992)四岁

母谢氏改适时在苏州为官的朱文翰。仲淹遂改姓朱,名说至二十二岁,朱文翰先后在江苏苏州、湖南安乡、安徽青阳、山东淄州等地为官,仲淹随母侍行,并在各地就学受教。安乡兴国观司马道士是其蒙师之一。安乡读书台、青阳读山、博山秋口、长白山醴泉寺俱传为范仲淹读书之地。

景德元年(1004)十六岁

朱文翰任淄州长史。仲淹侍父游学于淄州颜神镇(今淄博市博山区)秋口。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并拜朱文翰好友崔遵度(954—1020)为师习琴(后人于此建范文正公祠和范泉书院。现有范公祠、范公亭、范泉、后乐桥等遗迹)。

景德三年(1006)十八岁

游学于秋口、长山。与广宣大师相识同游。

景德四年(1007)十九岁

游学于秋口、长山。与王洙(997—1057)有布素之游。

大中祥符元年(1008)二十岁

出游鄠(治今陕西户县)郊,与王镐(?—1027)、道士周德宝、屈应元等啸傲于鄠、杜之间,一起登临终南山,抚琴论《易》。

大中祥符二年(1009)二十一岁

读书长白山醴泉寺,有“划粥断齑”典故,曾作《齑赋》。举学究。见姜遵(963—1030),遵待之如骨肉,并谓夫人曰:“朱学究年虽少,奇士也。他日不惟为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是年应天府新建书院落成,戚舜宾(同文孙、纶子)主其事。

大中祥符三年(1010)二十二岁

读书醴泉寺。有“窖金赠僧”传说。

大中祥符四年(1011)二十三岁

询知世家,感泣辞母往应天书院求学。

大中祥符五年(1012)二十四岁

仍读书应天书院,有“送银还方”的传说。

大中祥符六年(1013)二十五岁

仍读书应天书院,有“独不见皇帝”典故。

大中祥符七年(1014)二十六岁

仍读书应天书院,有《睢阳学舍书怀》诗,与黄灏相交。

大中祥符八年(1015)二十七岁

登蔡齐(988—1039)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蔡齐榜进士及第者凡一百九十七人,其中进士有:庞籍、滕宗谅、谢绛、吴育、吴遵路、魏介之、明镐、周骙、王丝、王渎、王焕、朱贯、沈周、沈严、郭维、萧贯、张昪、王益、欧静等。试题为:《置天下如置器赋》,《君子以恐惧修省》诗,《顺时慎微其用何先》论。

大中祥符九年(1016)二十八岁

在广德司理参军任上,司理刑狱,迎母侍养。有“怒书屏风”典故。曾游太极洞,留下“跫然岩”手迹。游石溪,有《瀑布》诗。有《依韵和刘夔判官对学》。据宋代汪藻《广德军范文正公祠堂记》载:初,广德人未知学,公请三位名士执教,于是广德学风日盛,郡人擢第者相继。

天禧元年(1017)二十九岁

擢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即亳州,又称谯郡)。贫止一马,鬻马徒步之任。上《奏请归宗复姓表》,始复范姓。时上官佖知亳州,其子上官融(995—1043)侍行,与仲淹相交;通判乃杨日严(?—1047)。

天禧二年(1018)三十岁

有河北之行,赋诗《河朔吟》。是年八月,真宗立皇子昇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九月,进《皇储资圣颂》。

天禧三年(1019)三十一岁

加秘书省校书郎,仍从事于谯郡。与诗人石曼卿(994—1041)交际于太清宫。

天禧四年(1020)三十二岁

仍在亳州任幕职官。

天禧五年(1021)三十三岁

调监泰州西溪盐仓,系衔仍旧。

乾兴元年(1022)三十四岁

仍在监西溪盐仓任上。

是年,真宗崩,享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六年。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

仁宗天圣元年(1023)三十五岁

仍在西溪盐仓任。上言寇准被诬事。富弼(1004—1083)侍父至海陵,仲淹与富弼、滕宗谅(991—1047,同年进士)、胡瑗(993—1059)、周孟阳相交。

天圣二年(1024)三十六岁

迁大理寺丞,仍在西溪盐仓任。娶应天府李昌言女李氏为妻。生长子纯祐(1024—1063)。

天圣三年(1025)三十七岁

秋,因发运副使张纶(962一1036)荐,知兴化县事。滕宗谅协助其筑捍海堰,虽因暴风雪而停建,但其首倡之功甚伟。

天圣四年(1026)三十八岁

仍在知兴化县任上。是年春有两浙之行,过杭州、诸暨等地,与胡则(963—1039)、林逋(968—1028)、唐异等人相聚。徒监楚州粮料院。八月,丁母谢氏夫人忧。

天圣五年(1027)三十九岁

守母丧于南都应天府,晏殊岀守应天府,邀仲淹掌应天书院,同时执教者还有王洙(997—1057)、韦不伐(978—1051)等人。范仲淹上宰执万言书,深受时相王曾赏识。孙复(992—1057)来谒,授以《春秋》,资助孙就读于应天书院。六月,次子纯仁(1027—1101)生。

天圣六年(1028)四十岁

掌应天书院教习。七月,捍海堰历时近二年修成。因范仲淹首倡之功,后人誉为“范公堤”。是年,葬母于河南万安山。十二月,范仲淹守丧期满,经晏殊推荐,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

天圣七年(1029)四十一岁

供职秘阁。秋,以发解官主持别头试于太常寺,拔张问(995—1046)策论于高等。十一月冬至,上书谏仁宗率百官行拜贺太后寿仪,后又疏请太后还政,疏入不报,遂自请补外,出为河中府通判。

天圣八年(1030)四十二岁

任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西)通判。春,曾赴陕西,逢故人周道士于长安,共同怀念亡友王镐。三月,上书请罢修寺观,裁并郡县。上书晏殊,对晏殊责以轻率上书,唯恐累及举主之说,表明心迹。四月,转宫殿中丞。五月上书吕夷简,议论即将举行的制科。六、七月,与周骙、欧静讨论滕宗谅所编唐制诰集的书名问题,认为名为《唐典》不当。劝富弼“当以大科名进”,弼应试中制科,中茂才异等科。

天圣九年(1031)四十三岁

三月,迁太常博士,移陈州通判。葬母于河南伊川万安山。上书乞将磨勘恩泽追赠父母。时杨日严知陈州,胡则继之。与胡则长子胡楷有“布素之游”。昔日在馆阁的挚友吴遵路(988—1043)因上书忤太后意而被贬崇州(即通州,治今江苏南通),即寄诗为其壮行。与友人游嵩山。三子纯礼(1031—1106)生。黄鉴卒。

明道元年(1032)四十四岁

仍在陈州通判任上。二月,仁宗生母李辰妃卒;仲淹屡上奏疏,劝以唐中宗朝上宫婕妤、贺娄氏卖墨敕斜封官事为鉴。

明道二年(1033)四十五岁

三月,刘太后薨,仁宗亲政。四月,仲淹被召回京任右司谏。上疏谏不应立杨太妃为太后,又建议全刘太后之德,劝帝恪尽子道。六月,受命与范讽等人同判刑院大理寺,详定天下配隶刑名。七月,同管勾国子监。八月,受命赴江淮赈灾。上陈救弊八事。上奏乞以通州吴遵路救灾事迹颁诸郡为法,又请追恤含冤自缢身亡的前知卫真(治今河南鹿邑)县事黎德润。十二月,奏请诸县弓手服役七年者放归农。与孔道辅(986—1039)率台谏官伏合请对,力谏废郭后,被贬外放,出守睦州。

景祐元年(1034)四十六岁

正月,荐丁钧、邓资、徐执中、卫齐、卢革、李硕、张弁并公廉文雅,为众所称,堪充京官。春初,自京出发,至项城短暂停留,沿颍、淮而下,四月至睦州任所。凭吊严子陵钓台,重修严子陵祠堂,建龙山书院。政务之余,寄情山水,佳作迭出。六月,移守乡郡姑苏,与叶参(964—1043,叶清臣父)交政后,立即投入救灾,有苏州治水之载。诏移知明州(治今浙江宁波),转运使言其治水救灾有方,愿留毕其役,遂复知苏州。

景祐二年(1035)四十七岁

仍在知苏州任上。择南园地建苏州郡学,延胡瑗等为州学教授。五月,灵岩寺定惠大师宗秀来访,请序。十月,擢礼部员外郎、除天章阁待制。召还京判国子监。十二月,进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郭皇后暴卒,舆论疑内侍阎文应下毒,仲淹奏劾之,阎被贬岭南,死途中。

景祐三年(1036)四十八岁

在开封府任所。正月,上太宗尹京时所判案牍。五月,上疏论营建西都洛阳事,吕夷简讥为迂阔近名。上百官图,指斥宰相用人失当,又上四论,吕夷简反诉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贬知饶州(今江西鄱阳县),余靖(1001—1047)、尹洙(1000—1064)论救,欧阳修切责高若讷(997—1055),相继贬外,士论荣之;蔡襄(1012一1067)作《四贤一不肖》诗,朝野传诵。史称景祐党争。仲淹贬外,都门饯送者仅李纮、王质(1001—1045)二人。八月,至饶州任所。迁建郡学,自此“生徒浸盛”。奏免贡茶鸟御茶,奏蠲已不产银的德兴县银冶场贡课。在饶留下得心堂、退思轩、楚东楼、秋香亭、虚静亭、庆朔堂等遗迹。李觏来访。

景佑四年(1037)四十九岁

仍在饶州任上。妻李夫人病卒。知建德县事(今安徽至德县)梅尧臣往吊且有唁诗。

宝元元年(1038)五十岁

正月,赴如润州所。道经江西彭泽,谒狄仁杰祠,重撰狄梁公碑。至丹阳郡境,游茅山。凭吊京口甘露寺李德裕奠堂,游北固楼,有世事沧桑之感。欢宴相访的滕宗谅、魏兼两位同年挚友。在润州筹建郡学,修清风桥。清风桥后人名之曰“范公桥”。十一月,知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途中访友人邵 ,在杭州拜访仕故人胡则。

同类推荐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 袁世凯

    袁世凯

    本书以贴身紧逼的方式触摸历史,从丰富的史料中寻绎出悖论式的连番提问,展开一代权臣袁世凯复杂的一生。并以散文化的方式透视其内心世界,写他的坚韧不拔,写他的大义凛然,写他的摇身一变,写他的委曲求全,写他的敢为人先。写他的阴险毒辣,写他的不识时务,写他的身不由己……
  •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名人精粹(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史书中的刘邦,并非是失真的,却是局部的。通过司马迁的笔,后人得到了两个生动而典型的艺术形象:神威武勇的项羽、猥琐龌龊的刘邦,这两个冰火两极的对垒,尽管读史者疑窦重重,却始终难以摆脱。本书尝试对刘邦的思维进行全景扫描,讲述他从一芥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轨迹,还原其人性的复杂性。四十八岁厚积薄发,于乱世中拔得头筹,刘邦的成功,更多在于他对时局的把握,以及他的敢做敢言。成伟业者,多是有大气魄、大胸怀者,也是自大狂、被迫害狂与多疑症患者。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热门推荐
  •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这样说话最招人爱听

    纵观古今,把话说得比唱得好听的人往往都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们或吐纳珠玉之声,舌卷风云之色;或温文尔雅,谈笑间逢凶化吉;或凭 “三寸不烂之舌”力挽狂澜。而在美国从上世纪至今,科学技术不断飞越,美国人仍雷打不动地将“口才”列为世界上生存与发展最有力量的武器。本书从不同方面,引用大量生动事例,精辟论述了说话说得好听给日常生活和人们的事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效益,并提出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 守护甜妻:我愿伴你到永远

    守护甜妻:我愿伴你到永远

    他与她在最无助的那年相遇,风雨中,他与她同行,与她共同承担,栀子花开的季节他们的约定,十八岁的眼泪注定落下。他却已忘却美丽的她......她带着那年的记忆回归,他的爱会属于她吗?眼泪代表痛苦,她能挽回一切吗?
  • 鞭扫天下

    鞭扫天下

    西汉中期,宣帝乱世。各色小丑纷纷出动,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装可怜?扮同情?表忠心?show赤胆?看我一鞭打得你原形毕露,满脸桃花开!哎~~那边的谁谁,我说的不是你啊!你别走啊!
  • 妖皇征途

    妖皇征途

    一朝重生,化为妖,觉醒血脉获传承。为了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易华奇征战四方,最终踏着强者的尸体,成为新一代妖皇。易华奇:"我要这天在遮不住我眼,嗯,还有什么来着…不好意思,有点记不住。"
  • 仙路咏

    仙路咏

    一个平凡的乡村少年,偶然进入残酷,冷漠,无情的修真世界。然而,天降灾祸,纷争四起,各路豪杰云涌动荡,天地间争霸逐鹿,尔虞我诈,阴谋阳谋,无数算计只为识破天机,证道成仙。且看普通少年吴吉如何凭借自己的毅力,智慧,魄力克服重重磨难,历经重重险阻,一步步踏上仙道巅峰,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仙路咏叹。
  • American Notes

    American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瑛凤

    瑛凤

    么么哒,大家好,我叫千雨瑶…等我要告诉全世界的人,我很低调我虽然是全系我虽然是魔武双修我虽然穿越而来我虽然有很多兽兽…………但是,这些我都不会告诉别人。某兽缓缓走过:装逼
  • 穿越之初见不是仙

    穿越之初见不是仙

    死了之后成公主,有这等好事,赶紧快上啊!据说六公主下凡历练后性格大变是真的吗?六公主放弃追着无尘上仙是真的吗?六公主现在强抢美男仙是真的吗?六公主强了帝君是真的吗?六公主“现在的仙都这么八卦是真的吗?”第一次写小说,想尝试一下。此文轻松,不喜君慎入!
  • 废物回归

    废物回归

    她,天生废柴?呆傻的秦家三小姐,穿越而来的另一半灵魂,注定了开始强者的修行,前行的路不过是探索的过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强悍女尊之铁血双娇

    强悍女尊之铁血双娇

    女尊世界里,什么是情?什么是义?什么是良心?什么是心痛到无法呼吸?年仅十岁的双胞胎姐妹,姐姐温润如玉,妹妹冷酷如冰,却要背负起整个国家的命运重担。双亲亡故,敌国蠢蠢欲动,江山想要紧紧攥在手里谈何容易?任何艰难险阻和阴谋诡计都撼动不了姐妹情,且看两姐妹的传奇人生,和背后的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