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9600000062

第62章 尾声 《岳阳楼记》 一曲悲怆的命运之歌(2)

要说笔者欣赏音乐的习惯,大抵喜中不喜洋,还是相当民族的;但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个例外,百听不厌,属于枕边曲。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常被世人总称为柴氏“悲剧三部曲”。它们在揭示个人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冲突方面,以及揭示人的精神悲剧方面,都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但是,《第六交响曲》与它的姊妹篇相比,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它没有外在的命运主题,没有运用民间歌曲、舞曲的元素,而是完全建立在内心体验基础之上,来抒发感情并表达主题思想的。它虽为标题音乐,却几乎不具有叙述性或描绘性等特征,与被视为西方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滥觞的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相比较,既不具有明确的叙述性内容,而与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相比较,也不具有明显的描绘性特征,它更像一部非标题音乐。它与《离骚》一样,更具有一种“内向”品格,所有的外在感受,都通过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生中所有的美好都如流星般划过天际,刹那间闪亮却转瞬即逝,一切都变成受伤灵魂的倾诉与呼喊,以一种超越的深沉,对不可逆转的命运,送出一抹并不绝望的神奇微笑。描写人生的哀伤、悲叹和苦恼,凄怨感人,有一种难得的悲怆之美,仿佛一个人站在自己的墓穴前回顾一生,曾经的一切,都化作深沉的悲怆之美。柴可夫斯基本人这样说:“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俄国著名音乐评论家巴拉基也夫说得更到位:“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苦难才能写成像这样的作品啊!”

假如能以《离骚》和《悲怆》的品格来鉴赏《岳阳楼记》,肯定别有滋味在心头。那么,它真正的“眼”在哪儿呢?笔者以为,它不在气壮山河的励志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它表达新颖而寓意并不新鲜,古今士子对这样的忧乐观并不陌生。《岳阳楼记》的真正块垒,理应从“是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浇起。想一想吧,为什么会进也忧,退也忧?居庙堂之高也忧,处江湖之远也忧?这不是一个无解的《天问》吗?这不是一个无解的矛盾吗?这不是一种无解的宿命吗?对,这正是中国士君子至今冲不出去的一个传统怪圈,一个魔圈,也正是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时的复杂、矛盾、痛苦的心态。

笔者在前文书中说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帝王文化”与“士君子文化”。这里就此再延续一点别的价值取向。笔者有个联想很皮相:你看那阴阳八卦图上的两条颠倒鱼儿,一个头儿朝着这边,一个头儿朝着那边,永远扭不到一顺儿去;但它们又都出不得一个圈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在那里面挤挨着、盘绕着,谁也离不开谁。这就好比中国的帝王文化和士君子文化,你朝这边拧,我朝那边拧,满拧。可你俩再满拧,都拧不出一个时空——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东土神州,而且起根发苗都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谁也离不开谁地厮磨着,渗透着,改造着……搅成一团儿,搅成如今称作“国学”这么一个糊涂东西。你说这里头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帝王文化,哪些又是应该发扬光大的士君子文化?往往一时理不清,颇多公案、悬案、错案,至今聚讼纷纭,口水笔墨官司打不停。林鹏先生特别形象地说:中国历史“总是在无限被动中、无限的罪孽中挣扎着,喘息着,一溜歪斜地,连滚带爬地”前行着。原因就是两千多年来,帝王文化与士君子文化虽然同在一个历史平台,理论上讲是互相厮磨、互相渗透、互相改造,但实际结果显示,帝王文化挟权借势,雄踞于庙堂之上,独霸着麦克风,操控着话语权,占尽便宜。而一早(比如先秦时期)非常强势的士君子文化,却日渐被打压得够呛,一步步后撤,到宋朝这样一个“准先秦”的“黄金时代”,出了由范仲淹这样一大批强势君子儒所组成的士君子群体,但在“帝王文化”面前还是败下阵来。这是一个问题!我问过林鹏老师,既然正宗儒学如此强大,号称“仁者无敌”,何以千百年来老在思想道德层面流光溢彩,总也化不成“治、平”的政治能量与社会能量,来与帝王文化一决雌雄?何以屡战屡败,成为一代代读书人逃不出的政治怪圈,逃不脱的悲怆宿命?……这个《天问》式的难题,老年范仲淹在写作《岳阳楼记》时,肯定也在苦苦思索着:回首一生的坎坷经历,历历在目;一生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一生的尧舜追求,不死于心;一生的良相作为,功绩安在……苦苦思索而难得其解,他能不发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的浩叹吗?是的,他坚信“古仁人”能够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己也能够像“古仁人”那样,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我范仲淹奋斗一生,怎么还难以企及?可岁月老去,我范仲淹已然不再年轻了啊!就《岳阳楼记》的内在品格说,没有类比于《离骚》与《悲怆》的一种悲怆之美吗?正是:“一个人要经历过多少苦难才能写成像这样的作品啊!”所以,笔者认为,要真正解读《岳阳楼记》,与其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常挂嘴边,口号式地宣扬范仲淹的民本思想,倒不如将他对士君子何以“进退失据”的最后思考作为重中之重,以继续他的思考,破解他的《天问》,穿越那个古老的魔圈,开辟一种知识分子的新命运。

行笔于此,笔者忽发奇思,想引进两个人物说事儿。他俩都是古人,比范仲淹还年老得多,一个名叫陈胜,一个名叫安重荣。下面分别说。

陈胜,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人。秦朝末年,他是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起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陈胜是个没有文化的人,估计不通儒脉,所以说出话来不会引经据典,不是中规中矩,但却石破天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语出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原话是:“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是说:英雄好汉不死便罢,要死便死得轰轰烈烈,天下闻名。难道王侯将相都是天生的贵种吗?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兄弟们,起来造反吧,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也能做王侯将相。对此,历来史家评为“正能量”:说是“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并“喊出了几千年来百姓心中的真实愿望,对人性的开放和对自由的追求,起了一定的作用,值得肯定”。

陈胜故事与这句名言,世人知之并欣赏者甚众。而安重荣其人其豪语,就少有人知了。还是先把他的豪言壮语亮出来。他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尔!”这话见于《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安重荣也是个没有文化的人。

安重荣,小字铁胡,山西朔州人。家里穷得与陈胜差不多,所以也是一个没上过学、没有文化的人,对儒家经典一窍不通。可他生得力大无比,擅长骑马射箭,最后做到五代晋振武巡边指挥使。就这么个一介武夫安重荣,狮吼一声天地惊:天子难道有天生就好命,是贵种吗?谁的兵强马又壮,谁就来当皇上!有陈胜在先,安重荣这话不算“第一声春雷”,可他这是力量大得多的炸雷,王侯将相已然不在话下,直接要当天子皇帝爷,而且啥也不指望,就靠兵强马壮。敢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他的原创呀。

如上所说,陈胜和安重荣这两个人,都是不读圣贤书的人,都不是士君子,都不会从小就像范仲淹那样求神问卜:我能成为良相吗?我能施展平生所学辅君安民平天下吗?或者像大多数志于禄者那样“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吗?陈、安们的思路根本就不受儒家传统的束缚与限制,他们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念不起书咱就打文盲,活不下去了咱就造反,吃饱喝足了咱就想办法掌点权,兵强马壮了咱就打倒皇帝坐皇帝……反正从来没想过要当良相或者良医什么的。自然,他们也就永远不会有“进退失据”的苦恼与宿命。于是笔者假设:如果陈胜、安重荣这种“局外人”,去掉一切现有的劣根性,用别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当然,其中一定保有儒家价值观中那些先进成分)武装起来,那不就有了一种中国新人类了吗?也许只有这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成为具有独立社会人格的“朋党”,才是改造中国的希望?

林鹏先生说:中西比较,西方有奴隶制,有宗教,中国没有;而中国有士君子群体、士君子文化,西方没有。还可以往细处比:西方现在还有皇帝,有君;中国看起来是没有了。但西方没有“家天下”的帝王文化传统,那得由选票说话,选举再舞弊,你不会老选姓秦的做皇帝。西方没有士君子文化,但西方知识分子不用领皇家薪水,有自己私家的“五亩之宅”,从而就有了独立的经济人格,由此也就有了政治人格、社会人格,有了个人尊严,有了以天下为己任、以“仁为己任”的自由选择。老子有本事就去竞选总统,当完了再去当教授,当科学家,写回忆录,到南极科考,或者另组新党跟你执政党唱唱对台戏……中国一旦有了这样的新人类,范仲淹老先生肯定想活过来,再做一把领军人物,把庆历新政或更加益民的新政搞得皆大欢喜。老人家的胃口也许更大:做一回总统又如何!

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完稿于朔州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儒家几千年来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们认定,曾国藩身上的众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当然,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深刻钻研,去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的来龙去脉;我们也不是批评家,不需要做出鉴定,给曾国藩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也无法再现那个毛泽东眼中“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我们只能撷取关于曾国藩的只言片语,从中窥知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想法和作为。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都市重生:画符灵女

    都市重生:画符灵女

    重生归来,堂堂画符大师洛玄竟附身到一个又可怜又穷苦的黄毛丫头上!不过,强悍来袭的她,画符咒,驱恶鬼,灭人渣,赚大钱!反正重生后看不起自己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凭着自己的魅力征服了许多少男的芳心!诶诶诶!全都是花美男诶!【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盗不走的恋人

    时光盗不走的恋人

    花一样的少年在樱花树下等待花一样的少女少年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曾经深爱过的少女。。。。。。。
  • 万法之主

    万法之主

    天地有穷时,而吾无穷无尽,诸天神魔亦非万能,而吾无所不能。万法归一,成就无上神通,天地皆在吾之脚下。
  • 邪魔暴君,本宫斩了你

    邪魔暴君,本宫斩了你

    现代美女防暴高手李丽娜,穿越到胤瑞王朝,皇夫是个邪魔般的怪暴君,爱恨变幻无常。昨天,他抑旨:朕要让皇位给她,让她成为女皇陛下,天下千万人敬仰。今天,他宣旨:朕要赐她大瓮焚刑酷死,游街示众,让天下千万人唾弃。他问她:朕会活吞了你,怕吗?谁怕谁?要PK吗?她一脚踹他滚到床下。他:扔她进百狼窝咬死。她没死,却训服了群狼。他:扔她入零下100度冰窟窿去,冻死。她练瑜伽,冬眠一觉。她骂他:简直是狼心暴君。他笑:你骂朕狼心?哼,哼。皇位上,时隐时现他的幻影:狼。百官惊讶。某日,她发现他的秘密。他求她:朕请爱妃原谅。她挥手:现在本宫才是朕,此暴君乃山寨版赝品,冒牌货,拉出去,斩了。
  • 弃民之子

    弃民之子

    他来到这世上,用鲜血击碎虚假,千百年来一族人的血脉只是为了祭奠他。现在,他来了。背着使命和鲜血。其实,善良的孩子不该背负那么多。
  • 东湖儿女

    东湖儿女

    本书通过《从张家门到宣家浜》、《父亲张礼甫》、《金氏先祖》、《初入赌场》、《船娘风波》等文章回忆张氏家族历史,提供了当年亲历、亲见、亲闻的大量历史往事。
  • 明医杂着

    明医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河

    墨河

    我已用我的杀戮祭奠了先死的亡灵,但却让我成为另一个需要被祭奠的亡灵。如果仇杀能消除前世的恩怨,难道我们今生只是一个为了复仇而存在的人?那么活着是为了什么?难道又让我们以上天的胸怀容纳一切罪恶?而当我马上要成为用来祭奠别人亡灵的牺牲品的时候,我却胆怯地无法再面对那把曾经用来杀人的宝剑。
  • 亿宠成婚,总裁圈住爱

    亿宠成婚,总裁圈住爱

    五年后,他咬着她的唇,冷冷警告:“你的身体给我保管好了。”“一个亿,娶你的聘礼。”他毫不留情将支票砸给她。一纸婚约,一场交易。婚后的他,霸道、残酷、爱意裹着毒药,她只想逃。当他阴狠的毒汁泄露在眼前,她带着腹中的胎儿离开。再相遇,为隐瞒儿子的存在,她助他夺回一切,重登权势的高峰。大功告成之日,她全身已被他灌满侵蚀的毒汁,体无完肤的她牵着儿子走进机场……【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