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55900000037

第37章 爱日(1)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二〕人功也;功之所以能建者,以日力也〔三〕。治国之日舒以长,故其民闲暇而力有余〔四〕;乱国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务而力不足。

〔一〕铎按:爱日者,谓爱惜日力民时也。吕氏春秋上农篇云:“敬时爱日,至老不休。”此篇名二字所本。

〔二〕“有”字疑衍。铎按:本传亦有“有”字,汪例以下句而疑衍,然转恐是下句字脱耳。

〔三〕后汉书张纯后奋传云:“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崔实政论同。管子八观篇云:“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淮南子主术训云:“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周语云:“丰殖九薮。”

〔四〕孟子云:“今国家闲暇。”

所谓治国之日舒以长者,非谒羲和而令安行也〔一〕,又非能增分度〔二〕而益漏刻也〔三〕。乃君明察而百官治,下循正而得其所,则民安静而力有余,故视日长也〔四〕。所谓乱国之日促以短者,非谒羲和而令疾驱也,又非能减分度而损漏刻也。乃君不明〔五〕则百官乱而奸宄兴〔六〕,法令鬻而役赋繁,则希民困于吏政〔七〕,仕者穷于典礼〔八〕,冤民囗狱乃得直〔九〕,烈士交私乃见保〔一0〕,奸臣肆心于上〔一一〕,乱化流行于下〔一二〕,君子载质而车驰,细民怀财〔一三〕而趋走〔一四〕,故视日短也。

〔一〕艺文类聚五十二“谒”上有“能”字,下同。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闲,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郭璞注:'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故启筮曰:“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旸谷。故尧因此而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时。”’楚辞离骚云:“吾令羲和弭节兮”,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弭,按也。按节,徐步也。”“安行”亦“弭节”之意。

〔二〕本传注引洛书甄耀度曰:“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为千九百三十二里。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一也。”

〔三〕说文云:“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周礼絜壶氏郑注:“漏之箭,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闲,有长短焉。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四〕商子垦令篇云:“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余日。”

〔五〕“君不明”类聚作“君暗”。

〔六〕汉书五行志云:'诗云:“尔德不明,以亡陪亡卿;不明尔德,以亡背亡仄。”言上不明,暗昧蔽惑,则不能知善恶,亲近习,长同类。亡功者受赏,有罪者不杀,百官废乱。’

〔七〕说文云:“俙,讼面相是也。”徐锴曰:“面从相质也。”“希”乃“俙”之省。俞樾云:'“希民”二字无义,疑当作“布衣”,以“布衣”与“仕者”对举,犹慎微篇云:“人君闻此,可以悚囗;布衣闻此,可以改容”,以“布衣”与“人君”对举也。慎微篇又云:“由此言之,有希人君,其行一也。”汪笺云:“有希当作布衣。汉碑布作囗,与希相似。”然则此篇“布”字,亦因作“囗”而误作“希”可知矣。“衣”与“民”下半亦微似。’铎按:俞说是。

〔八〕“典”疑“曲”之误。崔实政论云:“长吏或实清廉,不肯媚灶,曲礼不行于所属,私爱无囗于囗府”,魏志荀彧传云:“文帝曲礼事彧”是也。汉书儒林传云:'严彭祖廉直不事权贵,或说曰:“君囗不修小禮曲意,亡貴人左右之助。”’“曲礼”即'小礼曲意”。按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曲加礼”,王莽传云:“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皆“曲礼”之证。铎按:汪说是也。古书典。曲二字多相乱,周语上:“瞽献曲”,潜叹篇及史记周本纪作“献典”,误与此同。

〔九〕空格程本作“就”。汉书酷吏田延年传:'霍将军曰:“晓大司农通往就狱,得公议之。”’按就狱得直,吏政犹未大坏,此当为“鬻狱”。昭十四年左传云:“雍子自知其罪,而赂以买直。鲋也鬻狱。”“鬻狱乃得直”即所谓“买直”也。铎按:作“鬻狱”是也。程本作“就”,音近而误。

〔一0〕汉书张汤传云:“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元后传:'王凤云:“御史大夫音谨敕,臣敢以死保之。”’铎按:“交私”字张汤传两见。

〔一一〕昭十二年左传云:“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一二〕隐五年左传云:“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毛诗凯风序云:“卫之淫风流行。”

〔一三〕“财”类聚作“贿”。

〔一四〕后汉书皇甫规传云:“载贽驰车,怀粮步走。”铎按:孟子滕文公下篇:“出疆必载质。”白虎通瑞贽篇云:“贽者,质也。”

诗云:“王事靡盬,不遑将父〔一〕。”言在古闲暇而得行孝,今迫促不得养也〔二〕。孔子称庶则富之,既富则教之〔三〕。是故〔四〕礼义生于富足〔五〕,盗窃起于贫穷〔六〕,富足生于宽暇,〔七〕贫穷起于无日。圣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国之基〔八〕,故务省役而为民爱日。是以尧敕羲和,钦若昊天,敬授民时〔九〕;邵伯讼不忍烦民,听断棠下〔一0〕,能兴时雍而致刑错〔一一〕。

〔一〕四牡。

〔二〕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曰:“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意与此同。铎按:此鲁诗义,说见陈乔枞鲁诗遗说考八。

〔三〕论语。

〔四〕“是故”旧脱,据传补。

〔五〕史记货殖传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淮南子齐俗训云:“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

〔六〕邓析子无厚篇云:“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

〔七〕“足”旧作“贵”,据传改。汉书郊祀志:'公孙卿曰:“非少宽暇,神不来。”’

〔八〕“国基”注见本政篇。铎按:本传“也”字在“基”下。

〔九〕书尧典。铎按:此引“人时”作“民时”,用今文。

〔一0〕诗甘棠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此“讼”上当有“决”字,史记燕世家云:“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定九年左传杜注:“召伯决狱于蔽芾小棠之下。”铎按:“讼”上疑脱“理”字,“理讼”见下文。

〔一一〕书尧典云:“黎民于变时雍。”“刑错”注见德化篇。

今则不然。万官挠民〔一〕,令长自衒〔二〕,百姓废农桑〔三〕而趋府庭者,非朝晡不得通〔四〕,非意气不得见〔五〕,讼不讼辄连月日,举室释作,以相瞻视,辞人之家〔六〕,辄请邻里应对送饷,比事讫,竟亡一岁功〔七〕,则天下独有受其饥者矣〔八〕,而品人俗士之司典者,曾不觉也。郡县既加冤枉,州司不治,令破家活,远诣公府〔九〕。公府不能照察真伪〔一0〕,则但欲罢之以久困之资〔一一〕,故猥说一科〔一二〕,令此注百日〔一三〕,乃为移书〔一四〕,其不满百日,辄更造数〔一五〕,甚违邵伯讼棠之义。此所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者也。

〔一〕逸周书史记解云:“外内相闲,下挠其民。”说文云:“挠,扰也。”

〔二〕传作“令长以神自蓄”。按说文云:“囗,行且卖也。或从玄作衒。卖,衒也。读若育。”卖。蓄声相近。铎按:本传章怀注:“难见如神也。”难见如神,则与衒卖适相反。今按“衒”当为“眩”。眩,幻也。言令长变幻自神,以惑百姓也。楚策三:'苏秦曰:“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亦此义。衒。眩古不通用,然务本篇:“衒世俗之心”,以“衒”为“眩”,是其比也。汪说失之。

〔三〕“农”字据传补,下文亦云:“民废农桑而守之。”

〔四〕“晡”旧作“餔”。按说文云:“囗,旦也。餔,日加申时食也。”又申字下云:“吏以餔时听事,申旦政也。”高诱淮南子叙云:“除东郡濮阳令,以朝餔事毕之闲,乃深思先师之训,参以经传道家之言,比方其事,为之注解。”后汉书赵熹传云:“朝晡入临。”晡。餔古通用。铎按:“晡”即“餔”之后出改旁字。

〔五〕汉书宣帝纪元康二年诏曰:“或擅兴繇役,饰厨传,称过使客。”韦昭曰:“厨谓饮食,传谓传食。言修饰意气以称过使而已。”后汉书仲长统传昌言法诫篇云:“近臣外戚宦竖,请托不行,意气不满,立能陷入于不测之祸。”独行陆续传云:“使者大怒,以为狱门吏卒通传意气。”蜀志法正传云:“以意气相致。”邓芝传云:“性刚简,不饰意气。”风俗通穷通篇云:“韩演为丹阳太守,法车征。从事汝南阎符迎之于杼秋,意气过于所望。”庄子列御寇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释文引司马彪注云:“竿牍,谓竹简为书,以相问遗,修意气也。”世说纰漏篇云:'虞啸父为孝武侍中,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虞家富春,近海,谓帝望其意气,对曰:“天时尚暖,囗鱼囗囗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帝抚掌大笑。’以馈献为意气,汉。晋人习语也。铎按:今谓馈物为“人情”,亦此意。

〔六〕说文云:“辞,讼也。”

〔七〕汉书元帝纪建昭五年诏曰:“不良之吏,覆按小罪,征召证案,兴不急之事,以妨百姓,使失一时之作,亡终岁之功。”

〔八〕吕氏春秋爱类篇云:“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九〕后汉书灵帝纪光和三年章怀注:“公府,三公府也。”

〔一0〕“照”旧作“昭”。按实边篇。交际篇并作“照察”,今据改。楚辞九辨云:“信未达乎从容”,王逸注:“君不照察其真伪。”亦一证。管子形势解云:“日月,昭察万物者也。天多云气,蔽盖者众,则日月不明。人主犹日月也。群臣多奸立私,以拥蔽主,则人主不得昭察其臣下。”“昭”亦“照”之误,“照察”本于彼。九辨又云:“彼日月之照明兮”,王逸注:“三光照察。”诗柏舟郑笺:“衣之不澣,则愦辱无照察。”东方之日毛传:“人君明盛,无不照察。”礼记哀公问:“已成而明”,郑注:“照察有功。”论衡吉验篇:“照察明着。”皆其证也。

〔一一〕“罢”读为“疲”。

〔一二〕卢学士云:'“说”疑当作“设”。’继培按:“设”字是也。后汉书质帝纪本初元年诏曰:“造设科条。”铎按:论衡正说篇:“说隐公享国五十年,将尽纪元以来邪?”孙诒让谓“说”当为“设”,形声相近而误。正与此同。

〔一三〕王先生云:'“科令”为句。”此注百日“是”比满百日“之误。’铎按:周礼兽人疏:'“注”犹“聚”也。’说文:“注,灌也。”广雅释诂三:“灌,聚也。”“注”自有满义,不必改。“令”字属下读。

同类推荐
  • 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ALBONE

    MALB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聱园词剩

    聱园词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溪杂记

    双溪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路难

    行路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以负君心

    何以负君心

    她于兰陵王府上一舞惊艳了他,自此与这风流之名传遍邺城的纨绔子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王喜欢你,明儿个就娶你进门,做我的妾室。”他自大地令人厌恶,偏是自己一丝都不察觉。她心中,曾经只有幼年雪地之上给她暖意的那个人,那个身为九五之尊,却一身内庸外患,一口欺瞒哄骗,终是令她心如死灰的男人“你就是仗着朕喜欢你,才敢如此放肆!”重遇孙涟漪,宇文邕原本满心欢喜,却不晓,她心中已再无他。自遇上宇文邕起,孙涟漪便以为情既是如此。可重遇高延宗之后,她才知道,原来情不止如此。“皇上,您动过心吗?您会为一人茶饭不思、魂牵梦萦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梦

    雪梦

    凌萱雪和凌萱梦是姐妹,他们会发生什么?快来看看吧!
  • 剑侠回梦录

    剑侠回梦录

    七秀坊主为何惨死青萝岛,浩气盟主为何叛盟而逃;枫华谷之战为何恶人谷全军覆没,一刀流为何暗中抓捕名门弟子;江南少年为何身携圣蝎令,冷酷军娘又是如何完成复仇;早已死去的剑圣现身江湖到底是人是鬼,六根蚕丝金针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欲望的升华?是贪婪的爆发还是感情的无奈,敬请关注虞小呆《剑侠回梦录》,让我们走进一个梦中的武侠世界。
  • 网游之巅峰职业

    网游之巅峰职业

    什么是成功?某天我躺在床上、天大的发财机会找上门来挂在我眼前,还哭着求着自己剥光了让我过目。我以前只是小人物,目标不大:车子、房子、娘子、孩子、款子,混个中等就满足了。我一直很懒、只做做白日梦,希望也能坐拥绝世红颜、成就世纪财富神话!
  • 围城:一树梨花压海棠

    围城:一树梨花压海棠

    山区里看似平静的职工家属大院,住着形形色色的女人,这样的地方少不了惊心动魄的恩怨,少不了鲜为人知的秘密,更少不了若隐若现的韵事。为了上一代的恩怨,她做了什么?而他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一切都那么扣人心弦,一切都那么出人意料……
  • 半朵青莲

    半朵青莲

    沈青婵,人称“半朵莲”,不过是稍微不同,年纪轻轻就掌管着醉欢枝里的各色美人。醉欢枝也不过就是个烟花之地,为何惹得几位皇子天骄频频光顾?美人三千,如花美眷,缘何心思各异,自怀鬼胎?到底谁是谁的棋中棋?谁又是谁的谍中谍?一曲青莲舞,婀娜尽姿色。且看性格独具的烟花主事如何翻转半璧江山。《半璧青婵》现更名为《半朵青莲》,每天晚上8:30分左右更新,请大家继续支持关注,谢谢。
  • 肃辰之歌

    肃辰之歌

    正乎邪乎,不过是立场不同。富乎贫乎,不过是理想不同。本是一心无求,无奈命运坎坷。天下大乱风起云涌,看何人能逃得脱宿命的轮回。
  • 云娘修真记

    云娘修真记

    不逆天,不仇恨,温情文。修真界的小姑娘云娘,自幼就有万千宠爱,出生在修真世家,天赋尚好,性情尚好,容貌,恩。。。勉强尚好,有竹马一枚,天赋上佳,性情上佳,容貌尚可。卿哥儿“云娘,只羡鸳鸯不羡仙。”云娘“可是,鸳鸯多是多情种啊”“恩。。。算了,还是一起修仙吧!”这是一个,其乐融融,夫妻双双把仙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