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1600000042

第42章 文学已死,然后写下去

答《羊城晚报》黄咏梅您一直担任国刊《人民文学》的主编,最近才刚卸任,对于文学期刊的现状,您认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虽然现在人人都说文学如何边缘化,甚至抛出文学已死这样的话来,但是大大小小的文学期刊在全国还是有很多,您认为它们如何才能存活下去?不当《人民文学》主编,好处之一是不必再回答文学期刊是不是要完蛋的问题。十几年来,媒体的朋友一见到我就条件反射地问这个问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好像是海德格尔说过,归根到底,人都要死的。这是真理,但掌握了这个真理不妨碍大家谈恋爱、生孩子,过得活色生香,因为我们也都知道另一个真理,人总是要死的,所以更要好好活着。文学也是这样,你说文学已死或小说已死,这都不算本事,说完了文学已死,然后写下去,说完小说已死然后再写一部小说,这才是本事。

至于文学期刊,它死不死和文学死不死没什么必然联系。自人类有文学以来,大部分时间没有文学期刊,李白杜甫也没看过杂志。所以,谈这个问题不用那么宏大,只需要就事论事。

最近我看到巴菲特正在大肆收购美国的地方性报纸——顺便说一句,报纸也经常被宣告将死或已死——我觉得他的看法很有意思,他认为人们总是会关心左邻右舍的事情,地方性报纸提供的信息即使在网络时代也依然有独特的读者黏性。巴菲特的话也不是真理,对不对还要市场检验,但我觉得他的思想方法是对的,我们现在很容易被一些关于天下大势的高论忽悠,反而失去了现实感。就文学期刊来说,中国这么大,有这方面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先生女士有多少?一百万?极少数吧?很边缘吧?但你在这一百万中抓到几万就可以生存下去。杂志本来就是分众媒体,过去我们的问题是难以准确地抵达读者,现在,在新媒体条件下,我想我们其实面临着新的机会。现在,《人民文学》由评论家施战军接任主编,您认为他所面临的办刊难度在哪里?他除了酒量比我差一点之外,在任何一方面都比我优秀。《人民文学》六十二年了,经历十几任主编,每一任主编都会赋予它新的活力。20个世纪80年代,文学刊物有“四大名旦”——“《收获》老成持重,是老旦;《花城》活泼新鲜,是花旦;《十月》文武兼备,是刀马旦;《当代》正宗,是青衣”。三十年过去了,您认为其地位和特点是否有改变?在您心中,比较认可的刊物有哪些?我认可《人民文学》。当然,我也认真学习其他刊物,包括你提到的“名旦”们,它们都是我非常尊重的刊物。我现在每期一定会看的是《文艺风赏》、《天南》,还有《鲤》,如果《读库》算文学刊物的话,那么还有《读库》。最近出现了一些新的“民刊”,都是民间办起的,如《天南》、《领悟》等等,您是否关注?您认为它们的前途怎样?它们的前途我不知道。但是,我确切地知道,文学期刊不能再老大帝国一样办下去。我对文学期刊的生存抱有信心,但这种信心是以变革为前提的。一本杂志,一定要和这个时代的生活、文化、人心和趣味保持活跃的对话关系,在这方面,《文艺风赏》、《天南》、《读库》这样的杂志都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它们没什么包袱,比我们更灵敏。原有的文学期刊,我身在其中干了快三十年,我太知道我们是怎么想问题的。关于文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关于刊物应该是什么样的,有太多根深蒂固的定见,狭窄而傲慢;另一方面,面对世界的变化又慌张无措,两方面加起来,就怨天尤人。我看不出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个时代给文学期刊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问题是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去抓住它。毕飞宇在一次访谈中说到,中国的文学经济原地不动,文学在中国不值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你说的是稿费,那么的确是这样,前两年我就说过,千字六七十块到一百,这个标准十多年不变,而十多年来,大白菜的价格都涨了多少倍了。但事情可能也没那么简单,我有一次见一群英国记者,他们问到国内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文学奖的奖金,每当我报出一个数字,下面就发出一阵低沉的惊呼,不是惊异于低,而是惊异于高。而且这两年一些重要刊物的稿费也有了成倍的提高。您是著名的评论家,每年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纯文学,有人认为如今的文学已经存在一个大的变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已经占了文学的大半江山,纯文学已经成为“遗老”,您怎么看“纯文学”及其地位?看待文学或文化时我们可能需要一点历史的眼光。这个所谓大的变局也未必真那么大。如果你从读者的数量来看,从市场来看,那么自从四五百年前世界上开始有了文学消费市场到现在,你所说的那个所谓“纯文学”,它占据优势其实是很个别、很短暂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张恨水的读者也比鲁迅的读者多,明代那么多书坊,印的书绝大部分是通俗小说而不是李白杜甫;在西方,以市场而论,我们熟悉的那些著名作家也不是主流,主流一直是各种各样的类型文学。

所谓“纯文学”,其实是“新文学”。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之前,我们有的除了通常所说的古典文学之外,就是大量的类型文学:黑幕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公案小说等等。所以,谈新旧,真要一点历史眼光,新的未必那么新,旧的也未必那么旧,今日之“新贵”恰是昔日之“遗老”。问题在于,我们要想一想:鲁迅、胡适、陈独秀那些人为什么要搞一个新文学运动?那一代人所思所忧所向往的,难道真的已成明日黄花?还是我们现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了汴梁?

我从来不反对网络文学、类型文学,相反,我认为它们使我们有了一个正常的文学生态。类型文学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满足着人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欲望和梦想。好比人要吃和睡,这是基础和前提,从时间上占了生命的“大半江山”,你不能说吃和睡是不正当不高尚的,但你也不能有一天发现了真理,宣布吃和睡将取代人的其他一切需求。

我自己爱读侦探小说,我妈爱看《鬼吹灯》,鲁迅的妈妈不爱看鲁迅,爱看张恨水。我不觉得这和所谓“纯文学”的生死有什么关系,这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把我们的世界规划成有了张恨水就不能有鲁迅,有了鲁迅就不能有张恨水,或者有了南派三叔就不能有莫言?

围绕纯文学的这些焦虑,就好比你天天替一个人担忧,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看看,你的邻居都开豪车啦!这可能确实是实情,但他是否一定也要以开豪车来衡量自己的生活?真正的问题是,纯文学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坚持自己的意义,是否足够强健,是否保持着足够的创造力。近年来,一些“敌情小说”很受欢迎,也很受刊物的热捧,战争、红色革命……这些与当下人生活相距遥远的作品,为什么会有读者?为什么会流行这样的写作?《甄嬛传》更遥远,但是大家都爱看。“满城争说蔡中郎”,蔡中郎离当时都好几百年了。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趣味,很正常。离我们最近的战争岁月和革命岁月必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传奇化过程。那么,多年来,农村题材的小说一直占据纯文学创作的主要份额,而且在一些主流奖项中,这一类的题材写作获奖居多。如今,连农村的人都往城市里挤了,谁还愿意读农村题材?有人认为这也是使得纯文学与读者之间产生隔膜的一个主要原因,您怎么看?这类题材中积累了太多的审美成规,作家、评论家对这些很有把握,写起来很有把握,评起来也很有把握,就是读起来大家觉得有问题。但实际上,以我的感觉,情况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占主要份额,越来越多的作家力图把握这个时代生活和经验的混杂状态和复杂性,不再简单地按工农商学兵来划分题材,那是刻舟求剑。但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的文学话语系统、评价体系如果依然建立在过去的文学经验之上,那么你给他一个说不清是什么题材的东西他就没有话讲。在这方面,其实评论的问题可能比创作还要大一些。比如,现在有的评论家一谈文学的问题就说为什么小说里那么多都市白领,却没有农民工。农民工当然应该大写特写,农民工在现在的小说里一点也不少,很多,只是我们的评论家可能没兴趣看。而且,难道都市白领就不是劳动人民了?写了就不高级、不正确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大量的新经验出现,这对作家是挑战,对评论家也是挑战。

同类推荐
  •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前方也在下雨,何必匆忙赶路

    我们无法左右每一件事情的发展趋势,更无法左右每一个人的想法和态度。迢迢人生路,茫茫人海中,短短几十年光景,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太多,我们能接触的人也不太多。既然如此,为何要一路狂奔呢?或许前方在下雨呢!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
  •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

    《旅者行吟》主要内容包括离家——调寄《减字木兰花》;秋收——调寄《鹧鸪天》;知青小屋——调寄《桃源忆故人》;春播——调寄《卜算子》;夏忙——调寄《渔家傲》;大会战——调寄《浣溪沙》;冬闲——调寄《西江月》等。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忧伤的情欲

    忧伤的情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剖析两性心理的理性+诗性的经典作品。分别从人与社会、生活感悟、情感体验、心灵境界等方面,生动而深刻地阐述了当今社会、现实人生中成功与智慧、生活与情感、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内涵与关联。他的语言体现着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
热门推荐
  • 真的是简单的错过吗

    真的是简单的错过吗

    她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女孩,却不慎因落入河中穿越到一个历史上重来不曾记录的国家,本来侥幸不死的徐如沁以为可以叱咤风云甚至可以改变历史,可万万想不到的是穿越到将军世家至此也只不过是五岁的毛孩子而已~这小心脏严重受打击啊。啥?这有啥好打击的,穿越应该高兴?不不不~你错了,想我徐如沁才刚满十六岁一大把的青春年华啊情窦初开的年纪,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又要重新来一遍要你你愿意啊?且看徐如沁如何在一个未知的世界幸福美满!啥?你说书名挺虐心?对!没错!但是后来幸福美满不也一样嘛对不对!要是觉得本妮写的还不错那就加好友了啦~814481756不过要写上看我的书才加我的哦要不然我会拒绝的,那样就不好啦嘛对不对~~~
  • 澳门往事

    澳门往事

    内地民办大学毕业生原水下岗后孤身一人来到澳门赌场得到了一份沓码仔(中介、为赌场拉客户的人)工作,通过多年的打拼赚了钱的他正准备自己干一番事业时,在一场骗局中被骗,不仅穷得身无分文,还身陷囹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之后,通过引荐,原水认识了赌场某贵宾厅老板及女儿金晽,在他们的帮助下,原水加入了他们经营的贵宾厅一展抱负,——幸福就像花一样绽放。然而一个又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正在等着他……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 妃本为王,皇叔府中我当家

    妃本为王,皇叔府中我当家

    安凌落,21世纪特警部队的一队队长,因为拖欠了一个星期的房租,于是就苦逼的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还是穿越成一个刚出生的奶娃娃?女儿身,男儿命,还被皇帝老爹册封为王。原本以为会这样度过她的一生,却没想到遇到了他。“皇叔,我们不合适!”某女一本正经说道。“哪里不合适?”某男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你是我的皇叔!”“你又不是皇兄的亲孩子。”“……”某女一愣,又道:“我们性别不合适!”“哦?那你要不要试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爱你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他是霸道的黑帮老大,许氏集团总裁,她是温柔善良的警察之女,因为她的善良造就了俩人的缘份,从此之后她爱他如命,他宠她成狂。然后好景不长她发现自己的养父被自己最爱的人的义父杀害时,她想报仇而他却不愿背叛自己的义父,从此她们站在了对立面。然而一切结束后他对她说道今生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女主人回来了

    女主人回来了

    《男神老爸》红了洛永嘉、安安大小两位男神,活在被他们占领的世界里,沈依依郁闷:不就是没有讨厌的女主人么。后来,她成了那个讨厌的女主人。
  • 宝魂

    宝魂

    少年自幼资质低下,为九品资质中的半品,大受周围人的耻笑与白眼。然而少年却闯绝境,死中求生,终于让他得到了可以追逐武道巅峰的机缘......
  • 冰封三生三世情

    冰封三生三世情

    复活的魔女,封存的记忆,逝去的灵魂,不变的初心;相识、相知、相伴,谁会在冰封之中等待一人之心?
  • 大清相国魏裔介

    大清相国魏裔介

    本书从明末写起,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笔法 ,生动刻画了清初名臣魏裔介从生到死,从入仕为官叱咤朝廷,到激流勇退久居乡野,死后却迟迟未能得到皇上封谥的辉煌却又布满凄凉的悲情人生。
  • 穿越三国之我保大汉

    穿越三国之我保大汉

    一个悲剧的盗墓者,穿越到一个末路的帝国,知道诸多历史的他,如何力挽狂澜,如何才能保住帝国不灭,英雄战场,美女佳人,尽在不一样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