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900000001

第1章 戒體章

熈寧三年。後安居日。釋元照於南山祖師羯磨疏錄出戒體章。顧眄先賢後進。議論遞作。得失互見故。直敘大略云。

夫戒體者。律部之樞要。持犯之基本。返流之源始。發行之先導。但由諸教沈隱。道理淵邃。是以九代傳教。間出英賢。雖各逞異途。而未聞旨決。逮于有唐。獨我祖師。窮幽盡性。反覆前古。貶黜浮偽。剖判宗旨。斟酌義理。鼎示三宗。誠所謂會一化之教源。發羣迷之慧日者也。然而聖師既往。文存理隱。故使任意私說殆六七家。各謂指南。寧知所適。既無是處。不益後來。例皆不引。此時子隆亦出章門。言依業疏三宗出體。甞考始末。得在破他。失於自解。今須破者。由名字相濫。諸宗義學。所惑當時故。略責四過。使是非區別。一大小混濫。二圓義偏乖。三妄分兩體。四輙隱聖文。初。大小混濫者。彼謂四分假宗種子為體(增暉亦然。但取種子上功能為別)。且種子者。尚非經論權淺所談。何況小乘律部耶。又。若謂假宗體是種子者。非色非心。又是何物耶。又。假宗既言種子。後立圓教。戒體何為耶。如此妄言。顛亂教旨。不可輕恕。二圓義偏乖者。圓者。融通貫攝。非異非偏義也。彼說圓教戒體。乃云。因作業種。熏本藏識。永為種子。此即戒體。不同假宗。外立種子也(假宗何曾言種子為體。又種子唯一。何言不同)。既曰不同。何名圓義。又云。自淺至深。三宗迭廢。既容相廢。可謂圓乎。今釋圓義。與彼天別。如下可見。三妄分兩體者。彼將圓教中文。自意強分作。無作二體。其妄又甚。且圓不分者。由融會假實。指破前二。即前之體是圓之體。故不可別分。彼不知此意。故多妄說。又自知不曉。乃云。然此戒體亦多議論。可以意通。不煩敘矣。用語驗心。心亦可見。四輙隱聖文者。祖師疏文之立宗詮體。文義廢立。靡不周備。而彼竊疏名目。少參自語。題為己立。匿聖之咎。何可勝言。其間妄說更多。且略提小耳。嗟呼。時變人浮。勤名惰學。欲其發暉教宗。規範來裔。百代無古者。吾不得見也。故使祖師遺訓。戒體極談。幾于熄矣。猶賴垂文不墜。明若星日。貞如金玉。故幸得而聞也。是以專依疏本錄出別行。猶痛未詳故。略言其大要。初。多宗。作。無作體二。俱是名可知。二成宗。作戒色心為體。亦可知。無作以非色非心為體者。然非色非心止是攝法之聚名。實非體狀。遂令歷世妄說非一。今依疏文。即名考體。直是密談善種。但以小宗未即徑示。故外立名非色非心也。故疏云。考其業體。本由心生。還熏本心。有能有用。乃至云不知何目。強號非二。細詳此文。未即言善種。而曰熏心有用。密談之意。灼然可見。應知此即考出非色非心之體耳。子隆不知。便言四分種子為體。紊亂宗緒。深為不可。

問。此既密談。顯在何處。

答。如下圓教。豈非顯也。

問。有人言四分戒體探入大乘。其義何耶。

答。教宗既曰分通談體。何名探入。故知非也。三圓教者。略分四段。初。明圓義。謂融會前宗。的指實義。前宗兩體。即善種子(攬本從末)。此善種子。即前二體(攝末歸本)。是則約此圓談。任名無在。故疏云。於此一法。三宗分別。故知分別有三。體實不二。餘如下說。

問。若言體唯是一。分別有三者。則前二宗中但有虗名。竟無實體耶。

答。宗雖各計。體豈乖殊。由彼謂異。強搆他名。應知多宗計種為色。成宗計種為非色心。但後圓教指出前二耳。故疏云。愚人謂異。就之起著等。更以喻陳。如世美玉。或人無知。謂玉為石。或名非石。未能顯體。後人得實。指破前二。若無玉體。何有不識。喻今三宗相似法也。二正名者。已往諸師。或名思種。或名熏種。然思熏屬作。種是無作。今召無作。何得相濫。或名種子者。種通善惡。是亦不然。今正此名。善種為體。故疏云。成善種子。此戒體也(言善則簡惡。不言思熏則無濫也)。

問。何因緣故名為善種。

答。善則是法體。種是譬喻。謂塵沙戒法納本藏識。續起隨行。行能牽來果。猶如穀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長。結實成穗。相對無差。故得名也。三大小同異者。

問。此與菩薩戒體為同。為異。

答。體同緣異。言緣異者。大則三歸。四弘。請師。問遮。三番羯磨。諸餘法式。與今小宗兩途逈別。言體同者。以緣為旁助。心是正因。緣疎因親。體從因發。前既心發上品。故知今體即大乘。故涅槃中白四所受持。息世譏嫌。與性重無別。即同此意。

若爾。經論所說菩薩戒。心性為體。此則善種。何言體同。

答。彼經論中自分二體。一當體體。即是戒體。與今善種不殊。二所依體。如上所引。心性是也。然則心性但是戒體所依。實非戒體。故今不立也。

問。體若同者。持犯立懺諸餘行相。如何分別。

答。體雖約圓。行必依受。既受從當教。故行相無差。如疏云。出家菩薩形位同諸聲聞。又。釋迦佛無菩薩僧。諸大菩薩入聲聞僧。依夏次第。即其意也。

若爾。持犯既依教限。出體何必約圓。

答。體既多途。故須圓會。律儀不異。故得就宗。又。依教奉持。則受隨相應。約圓開解。使域心於處。既開顯大解。依小律儀即成大行。豈須棄捨。方曰大乎。故疏云。常思此行。即攝律儀等。深有意旨。不能繁述。

問。此與天台圓教。為同為異。

答。理同說異。何名理同。以下疏中。引法華文。用法華意。立此圓體。但彼教統攝。此局一事。將此入彼。即彼玅行之中戒聖行也。何名說異。今此為明戒體。直取佛意。融前二宗。自得此談。非謂取彼。但名相濫。是故異也。四立圓教本意者。多。成談體。并諸論師。各據教限。互計不同。考實求深。終非了義。然大聖示迹。專為一事。出家所懷。唯脩出離。若不了斯戒體。縱令持護瑩若明珠。不免輪迴。還沒生死。事既深大。是以吾祖大師。推佛本懷。窮出家意。跨入大乘位。立此圓教。直顯實體。極接時機。欲使懷道者。識知本體。發起大行。不論凡小。徑蹈大途。大慈深祕。於茲見矣。故下疏中。廣有勉勵。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戒。展轉修顯。果獲三佛等。又云。今識前緣。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矣。又云。何得不思。致虧發足。廣如下說。上來括下大要。序冠于首。俾智者觀序。則文無壅滯矣。存道同志。深須留意。誠謂出世要術。修行徑道。平生大事。此何自輕。自非吾祖聖智。誰能顯彰。而況祖師舉唱之後。漸流于今。滅絕斯致。故使學戒律者。罔然無所適。甚可悲痛。是則隳摧昔妄。重揚聖言。實用益於後來。匪規名於當世。知吾祖之道者。或一二人。則其心有所寄也。深願勇志研精。同謀荷贊。極深聖意。勿妄宣傳。

持犯體章

將說所持犯體。大分為二。初敘昔傳。次伸格義。所以然者。南山云。若不敘昔非。則不敘後說。理固然也。就初分三。一增輝二教。二後悟無作。三會正萬境。初中又二。一因破體狀兩分。二正論所持犯體。且初。增輝云。能持犯以心為體。身口是狀。所持犯以制聽二教為體。事法是狀。是則體狀各別。名義乖矣。夫體者。物本之通名。狀者。即體之相貌。非狀無以彰其體。是故體狀兩標。名相雙顯。所顯之物。本實無異。即體是狀。即狀是體。譬如人身。四肢為體。雖知其名。不委四肢相狀如何。故知必應以兩肱。兩股。骨。血。皮。肉是其相狀。是知體狀是一。不可離也。要而言之。謂此中所明持犯體之相狀。何必攻異。輙自區分。頗乖聖意。不足依也。

問。縱分體狀。理有何失。

答。有二失也。一暗文。二迷義。何謂暗文。如鈔文云。身口是具。又云。所對事法。何甞有言。此謂體狀。又戒疏中言。體則不言狀。言狀則不言體。既文互舉。則知體狀不殊。此暗文也。云何迷義。且如彼云。小乘單心。不犯罪也。然則律雖不制單心。而不形身口。結遠方便。大鈔則身口業思。戒疏則重緣向念。若言能持犯以心為體。身口是狀者。則遠方便罪。體犯而狀非犯矣。以非身口故。又懺吉羅。故犯對首。悞犯責心。若言以心為體。身口是狀者。則悞犯吉羅。狀犯而體非犯矣。以非心故。是知體狀互闕。持犯義乖。此迷義也。近世學流。相沿未省。都無悛革。封懷守株。何可窮也。二正論所持犯體者。增輝云。若不約教。持犯難明。故以心為能。以教為所。

又自問曰。凡言所持犯境。一切皆是以受時起心徧於法界。受後森然萬境。何事非持。今約二教為體。豈非局狹。

答。對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以行人隨中所對之境。不簡情與非情。善惡事法。若非制作制止境。即是聽作聽止境。是知持犯不能自分。約其制聽。方知分齊。二教既收萬境。故以制聽二教為體也(文竟)今詳上義。因而誤解。亦有所由。以見鈔云。所持犯體。對制。聽二教以明。而不知此標能攝之教。失究以明二字。故有斯立。今破云。且能所二字。乃詮顯文義。區分彼此。使其易明故也。若云。萬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是則境為所攝。教為能攝。明知二教全乖所義。如何立為所持犯體邪。或曰。持心對教。以分能所。借令此說。且二教所詮。通該心想。如諸戒末。並明境想。想即是心。如一殺戒。心亦多種。或想差。心闕。疑心。息心等。並教所明。又如掘。壞等戒。故心明犯。制教所攝。悞開不犯。聽教所攝。二教既攝。持犯之心。則可以制。聽二教。為所持犯體邪。如上所責。略知非相。不煩引也。二明後悟無作。就中又二。初。辨定。二正斥。且初。世有章文傳云。增輝後悟。所持犯體。約文據理。諒非增輝真筆。葢後人出於自見。妄託增輝之名。欲誑後人信奉。世所謂狐假虎威之儀。誠其然也。二正斥。彼云。所持犯以四行無作為體。即是隨中無作。與前無作戒體不別。亦屬非色非心也(文竟)噫。吾祖去世將五百載。真味澆訛。有至斯甚者。固非先聖化緣不洽。葢後昆宿業所迷。競規述作之名。罔著釣深之績。致使寡知新學。取捨無從。或有滯理封文望風附勢者。則曰。增輝僧錄後悟。斷無失矣。如斯頗眾。何足與言。今略敘彼非。無宜固執。若如上引。以四行無作為體。與前戒體不別者。且四行之中。二持無作與受體無作俱是善法。縱汝所說。猶可為同。若兩犯無作。體是不善。與彼受體。善惡歷然。受體是善。兩犯不善。云何妄云。四行無作。與受體無作不別邪。止用此求。不攻自破(會正云。後悟以四行為體。因有錯破貴耳故也)。三會正萬境者。此師立境為體。亦出增輝之義。故增輝云。萬境雖多。不離二教。攝之皆盡。斯可知矣。

問。萬境為體。於理如何。

答。萬境為言。通及能所。如鈔序云。持犯之境。境通內外。內謂行心之結業。外謂情事之順違。內即能持。外即所持也。既云境通內外。是則能持亦得名境。故知境為所持犯體。名有濫於能持犯體也。又復鈔文。戒疏明二種體都無萬境之言。出自喉心。未足依據。更有諸濫。如下問答中對辨也。大科第二。伸格義。中分二。初。正明體狀。二問答除疑。初中。今準祖師大鈔。戒疏。始終詳勘。定以二教所詮一切事法。為所持犯體。此正義也。言事。法者。各具善惡二種。一言善事者。即衣鉢體量。善法者。即一切教行。良以凡情蕩逸。不樂進修。是以大聖制令遵行。故令行者勤學奉持。名為順教。即作持也。懈怠不為。是名違教。即止犯也。於此善事。善法。有順。有違。故作持。止犯由之生也。二言惡事者。即婬。盜。殺。妄。言惡法者。即五邪。七非。良以凡心計著。障道之本。是故大聖制令不為。故令行者對治禁禦。名為順教。即止持也。恣情造境。是名違教。即作犯也。於此惡事。惡法。有順。有違。故止持。作犯由之生也(此略舉要。其餘制聽止作。鈔。疏備矣)。今謂於上善惡事法。心起順違。故有二持。兩犯生焉。違順之心。即能持犯體。善惡事法。即所持犯體。持犯既因事法而生。故今以一切事法為所持犯體。豈不然乎。然則世迷來久。信解難生。必憑聖言。可得依據。今試引之。戒疏。大鈔皆約制。聽二教。對明止作事法。為所持犯體。故鈔云。所持犯者。對制。聽二教以明。下云。所對事法。懈怠不學。既前云對二教以明。下云所對事法。是則約二教。對顯一切事法。為所持犯體。斷無惑矣。又鈔序云。持犯之境。境通內外。內謂行心之結業(能持犯體)。外謂情事之順違(所持犯體)。彼云情事。此云事法。文雖少異。理實大同。又戒疏云。持犯之生。皆從法起。違順教相。故有犯持。據房為言。事法分二等。單言法者。文之略耳。故下接云。事法分二也。此諸明據。事法之體顯矣。違順之義彰矣。若謂不然。且持犯一篇七門詮解。何故獨於體狀門中。論止作事法邪。以此驗諸。正義彌顯。二問答中。

問。向斥諸師皆言無據。今立事法為體。疏。鈔亦無的指之文。如何彈彼立此邪。

答。教旨極明。人情自昧。且如鈔云。言所持犯者。對制。聽二教以明。下云所對事法。又云對二教中事法兩種。則知上標二教。即能對能明之教。下云所對事法。即所對所顯之體也。由事法兩種。二教統收。罄無不盡。若非二教。齊限莫分。是故先標二教而對顯事法。故下文云。今分二教。攝法分齊也。上既云所持犯者。對二教以明。對明之物既是事法。是則事法為體。文理顯然。云何妄云文無的指。

問。事法與境。尅性為言。若為同。異。

答。彼立萬境。謂婬則三道。盜則四主。觸目現前。人心對望。名為境也。事法不爾。未必境現。但是二教所詮。若止若作。一切事法即是其體。莫非於此心起違順。持犯斯作故。今立體與彼懸殊。可更思議。

問。縱云萬境。理有何失。

答。舉戒以說。境或有無。良難定指。自有無境而成犯者。如忽起婬心。犯重吉羅。若據此罪。但是心犯。不待境現。或有對境不成犯者。如諸戒開通中。或有緣故。雖對前境。不名為犯。如掘。壞等戒。可以類通。或有一犯緣多境。義互闕者。如大妄語。為前人是境。為口說是境。若云所說聖法是境。且身造口業。不假口言。得大重罪。則言非境也。若云前人是境。屏處說聖。亦得重吉。則人非境也。媒。房等戒。境亦難定。略提二三。趣知而已。具此諸異。境不可立。

問。若如上釋。如諸戒後皆明境想。云何而言境不可立。

答。律教詮相。各有所明。豈得混然。雷同一用。由諸戒後。將心對論。假名作境。顯持犯相。既約心對論。則知必待起心對治前境。始可名持。起心陵犯前境。始得名犯。應知心對境時。可名為境。故諸戒末。心境對談。事法不爾。未持未犯居二教中。自名為體。猶慮未了。敢以喻陳。如世俗刑條在編冊。但名刑法。其間不無假事顯相(如今之事法是也)。必有民犯。隨彼所對。約科治法(如上境義)。於此又知事法體通。萬境局狹。何以故。由對境則體具。不對則體滅。可以明也。

問。萬境為言。觸途皆是。云何上云境是局狹。

答。為體是局。望時甚通。時由通故。又不可立。何謂時通。如佛未出世。雖有萬境。未有持犯。故出世已。最初行非。不名犯戒。是知萬境持犯不生。由佛制後。事法顯彰。方有持犯。又作持中。一切善法。佛未制前。無違教過。亦由制後。持犯始生。豈非萬境通漫邪。是則事法為所持犯體。於茲又明。

或救會正者問曰。會正萬境。與今事法。體無有異。但將境名。召事法耳。

答。祖師明指事法。何得輙自改張。況事法萬境。名體天別。如上分析。安可濫同。彼又曰。境召事法。正符鈔文。事法為體。義亦無爽。答。會正記中。科判已乖。若作此救。揚其醜耳。彼將體狀一門。大分為二。一彼言能持下。直至攝生義足以來。科云明能所二種體狀。二從今分二教下。直至末文。科云辨二種相攝分齊。明知彼認攝生義足已前。立二種體狀已。竟與下相攝分齊一科。都不相涉。且今分二教下。正明事法。則合科於所持犯體中。彼即科絕。驗知會正不認下科事法是體也。據此以求。不可迂救。

問。若以事法為體者。既涉二教。與彼增輝若為取別。

答。制聽即能攝之教。事法即所攝之體。然增輝認能為體。與今令異。故彼文云。所持犯以制聽二教為體也。然此二教非即是體。具如上斥。今則不爾。以二教中所攝事法。為所持犯體。能所區別。寧復致疑。

持犯句法章

夫一大律藏所論。其持犯二字云耳。苟不精之。其猶網不得其綱。裘不得其領也。吾祖南山澄照大師。其提綱振領者也。於是刪補事鈔次十五篇。委辨二持二犯。伸張大義。駿略古非。意在彰律學之淵沖。楷後昆之衢術。故題云持犯方軌是也。但文高而理淵。言簡而義博。雖後來者章記之廣。解釋之異。而未能備如也。止如二九句法。可學九句。歷代相遵。不可學九句。互彰異說。元照始惑之也。一日上請於師所。云。不循諸記之說。直示南山之文。予雖聞之。患不聞諸朋友。遂考其流鈔。兼諸舊解。是非交明。冀識者之取捨耳(但破二記。其餘可知)。增輝則曰。此後九句。約解處生迷。學人疑。不識處並是迷心。皆須放罪。中間止心不學人。於先解處。迷心即放。若未解處即明白。可學中收也。若由來不學人。明白心中尚自不會。即無迷忘。須在前九句中辨也(當如亦不放根本也)。又云。一切心境。皆是可學。學知已後。忽起迷心。方是不可學也(已上彼文)。予曰。未可也。若云不放不學者。且可學中是愚於事犯(如不曉初識是人。返疑夷是殘等)。不可學是迷於事犯(如迷人為杌木。迷夷為殘等)。愚迷既別。安可混之。假如有人生乎不學。心想迷忘。將人作杌木想。殺。若就彼說。莫不犯夷邪。莫不更結不學無知邪。鈔云。一切心境。皆是可學。但迷非學了。故佛一切開。律云。備具三種業。當審觀其意。又母論云。犯必託境。關心成業。此諸明文。何止放學人乎。若云須待學知方有迷者。假如有人發心始學。學之未通故。將人作杌木想。殺。若就彼說。莫不犯夷邪。莫不更結不學無知邪。況初學人。明白心中緣而不了。尚自不結不學無知。豈得迷忘而結乎。鈔云。若作心學未知。不結無知罪。斯明證也。厥後會正解文。雖盈數紙。而始末相反。殊無所歸。且如彼云。此後九句。上品三夷。中品三蘭。下品或蘭。或吉。餘二十四枝條。準今師。約迷則開。文云。今師以迷心望之。則於事犯根條俱放。豈有事開犯結乎。又云。學人疑。不識處。事上開放六根本。及餘二十四枝條。不學人準境想亦開。故立後九句也(準此三節。即不論學。不學人。但約迷忘。根本。枝條俱放也)。彼又問云。不學。本自不識。何有迷忘。答。雖是不學。必有想迷者。豈彼不開。前云。但迷非學了。故佛一切開。豈簡學人。不學人乎。今所以分者。為結枝條有無耳(若據此文。似不學人迷忘中。唯放根本。不放二十四枝條罪。故曰。今所分者。為結枝條有無耳)。以斯差異故。後人各計不同。或有說云學。不學人俱放者。或云不學人唯放根本。不放枝條者。然雖紛紜。俱乖正理。借令彼云俱放者。且鈔中不學人結十二犯上枝條罪。文云。由不學。故不識。是則明示犯結。安可俱放乎。抑又本為結表易明。故立二九句法。若云俱放。止可獨用明白一九耳。其迷忘九句全無用也(二持中。全不用餘二門。但用上半三句。以有根本。方便罪故。下半三句。亦非用也)。鈔云。便結罪易明。故分二九句。何得獨用一九邪。復次。作犯門中。料簡句法。徵問答釋。其文將及兩紙。若云俱放。則說不通。往往有人指為順古(增輝如此)。謬之甚矣。況下文云。極為分別。不知鏡否。豈徒為哉。又若云。不學人唯開根本。無妨結二十四枝條者。何故鈔中但云十二。不言二十四邪。彼之徒則曰。以犯例事亦有十二。共二十四也。此乃不關教典。出任脣心。但知黨扇於師。不覺反張其醜。如斯之輩。何足筭哉。上且略為對辨。其餘破于下文。或問予。何謂也。曰。予讀南山文。從南山見。為之說也。何哉。夫南山立迷忘九句。學人疑及不識事犯俱放。故鈔云。受戒以來。勤學三藏。於境迷忘。遇緣而造者。隨相境想具之。豈非通放學人乎。不學人事上有疑。不識。放六根本及十二枝條。犯上疑及不識。結十二枝條不學無知罪故。鈔云。此三三句。各下二句。疑及不識句別。各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罪。釋云。由不學故不識。豈非局結不學人乎。然則大師於不學人事放犯結。大有意也。以事是迷心故開。犯由愚教故結。如迷人為杌木。得不開乎。疏。鈔並云。事是可學。想疑忽生。雖緣不了。聖不制犯。又業疏云。若元不緣境。非學之功。亦同前免(即同學人放也)。是則事開之意明矣。如平生不學人。事雖迷忘。犯實無知。得不結乎。鈔云。罪是可學。以不學故不識。佛言。不以無知故得脫。更重增無知罪。戒疏云。罪是可學。若有迷者。皆結其罪。又云。論後九句。三品各三。由不識事。境非可學。不妨於犯。是可學故。致列其相。事總而罪別。是則結犯之義彰矣。噫。南山之文。雖徧天下。而天下絕聞其義。非一日矣。昔諸記之不曉。遂輙判為古義。甚之惑也。又使後學從而惑之。乃相傳云。釋相頭。持犯尾。迷殺律師不用鬼。予愍斯道者久矣。固不得已。復為引之註而伸之。庶乎讀南山之正文。知餘說之無謂也。鈔文止持門中。列不可學九句。訖乃云。此三三句中。各下二句。疑及不識句別。各有不學。無知二罪。合十二罪。亦望不犯根本。名為止持(此正明不學人犯結也。為不學人迷事愚犯。故犯上結十二不學無知罪。此十二罪望不至根本。得名止持。諸記指為古承也)。但事是可學。以想疑忽生。雖緣不了。聖不制犯(此決難應先難云。犯既結罪。事何開邪。將文答之。謂事是對境起迷。緣而不了故。事上根條俱放。故曰聖不制罪也。若據戒疏接云。罪是可學。若有迷者。皆結其罪。當知今但出事放所以也)。問。如殺。盜等。人。非人想。有主。無主想。律結無罪。亦有制犯者何。答。或緣罪境。人非人故。便結心犯。緣非罪境。無主物故。然彼迷心。不結正罪。莫非緣罪。故有無不同(此問上想疑二字。意謂若云。想疑忘生事上根條俱放者。何故律中境想有犯。不犯邪。答。緣罪有無故也)。又不同前段。以法事俱識。故是可學。有疑。不識皆制罪也(此亦遮疑。應先難云。此中疑及不識事放犯結。如何前九句疑及不識事犯皆制罪。以文答之。謂前明白可學故結。此是迷忘不可學故開。故不同也)。若爾。後緣法中。亦有想轉。如不處分。處分想。及疑。亦是不犯重。何為制罪(若爾。領上辭。謂若云。不可學人緣事不了放根條者。後作持門中緣法亦有想轉。亦不犯殘。後既同此。亦合事故。根條犯上結十二罪。未知至後作持中。若為制邪。徵意如此。宜細詳之。此徵凡有二意。一雖論作持。意在决通後三門也。故下。並指如前段後九句是也。二暗破古義。以古人作持不通不可學。故此徵之。答中指後。後復指前。貴在作持有不可學。異於古人之義也)。答。此且據止持中。約事為言。必如所引。對法有二九句。後作持中。更為辨也(謂此約事論法如後說。故曰。更為辨也。二記指作順古答。已上是今所解。若準二記解釋今非。如下節為六段辨之也)。一謂此三三句下。是古義也。並云。且順古結。如下問破也。予曰。若如此說。且吾祖大師立理破古。不無其致。如云。廢昔義。如昔解。有人云。今解不然。不爾等。苟鈔文簡約。則彰乎戒。業二疏。云何至此而不標邪。是知諸記一無所據。擅遏為古。迷晦後人。失之大也。二謂但事下。今師以事例犯破古。結罪之非也。會正云。事既無罪。例犯亦放(應知作今師義解也)。又疏中但事是可學直至聖不制犯。一同鈔文。下接云。罪是可學。若有疑者。皆結其罪。彼見接文。不能通會。使於發揮。指為順古。此又自言相戾甚也。而況疏。鈔文義一同。云何而言鈔中是今。疏中是古邪。決無此理。三謂問答因而生也。增輝云。今師本意。要在事開犯結。而問答中却論事者。猶同善陣而解堅圍。欲取東南而看西北。迂巧之說。不足取也。且夫問答徵難。各有所由。問必防於後疑。答乃決通前義。其或答辭求備。方假徵通。此事不深。兒童尚解。豈有前問境想。後徵犯結乎。孟子云。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增輝之謂焉。四謂若爾下。今師以法徵古結犯也。並云疑法不識。法既問例。今犯法亦須放也。若此解文。一何孤起。豈獨孤起。抑又於理全疎。且作持門中處分。說淨等。以律中羯磨辭句。故得法名。若以心境相對。必竟是事。此例於犯者。屈南山為不善立理者也。五謂律句順古也。會正云。且順古。答今若師以迷心望之。犯則根條俱放。豈有事開犯結乎。若然者。豈南山自徵復為古師。通義有之乎。且大師所遺文字二百餘卷。若此道理。實未有也。六謂上文結罪。且順古人。今師所徵者。為放學人也(今師確執。不足語也)。噫。甚矣。今為陳之。首疏釋止持二九句。云。且事是不可學。雖疑。不識。聖不制禁(學。不學人俱放。彼以惡事不可學作故也)。罪是可學法。故有疑。不識。悉皆制罪(不學結學人放也。已上彼文)。若謂徵放學人者。且古師何嘗結學人乎。此又誣罔古人也。上且略辨。若破判為古義。凡有十餘科。不能繁錄。但依今解。詳而讀之。靜而思之。則一篇持犯。猶反諸掌。何古義之有乎。予細詳諸記。不亦有由也。以見戒疏有犯結一問。遂執問辭。用為正義。而不識南山。自於迷忘中。事開犯結之理也。況迷。明二心句法。出自吾祖大師之獨見。與古片無所涉。焉可混亂乎。是故由之一訛直至于今。不復省也。南山云。持犯之相寔深。斯言信矣。問。今利根之人。生雖不學。自達犯相。若於事犯有迷。云何結邪。答。此同學人俱放也。例如可學初句。雖云不學。不結無知。以生知故。問。前引母論云。犯必託境。關心成業。云何不學人迷忘不開。犯上十二罪邪。答。既素不學。知即是愚教。故非迷也。若爾。事法亦不曾學。何得開邪。答。事法境現。心對境迷。故須開也。迷人為杌。本斯可知矣。抑又不學無知。但便違犯。冥然而結。故鈔序云。不問事情虗實。並名犯也。餘如前述。

律鈔宗要略為十門

餘杭沙門元照述

初明撰述來意

通別為二。就初通意。略有四焉。一者。弘闡聖教。酬佛恩故。二者。副本悲願。成就自利故。三者。拯拔諸有。脫苦向道故。四者。維持三寶。安住久遠故。華梵兩土。四依賢聖。凡興述作。莫不由此。故云通也。次明別意。略亦有四。一者。律藏浩博。卒難尋了故。教興中云。攝誘弘濟。軌用實多。貴在得其本詮。誠難覈其條緒。尼鈔序云。恐大本難通。勞而寡効。又戒疏序云。本律廣而難求等。並符此意。二者。歷代傳述。繁闕未馴故。鈔興意云。諸師所存。情見繁廣。今並刪略等。下文云。故即補闕。返光九代是也。三者。為令辭簡事要。直備行用故。序云。庶令臨機有用。即事即行。又云。載舒載覽。隨事隨依等是也。四者。被及來蒙。省功無惑故。序云。用濟新學之費功焉。又下文云。鈔者本為新學。不廣義章等。餘不備錄。舉要如上。總斯多意。故有斯文生焉。

二明教主差別

通約經論。佛有三身。大小兩異。大如他述。小在今論。一者。軌持聖道。是為法身。復有二種。一二乘所證滅理涅槃。名理法身。二三祇修行五分果圓。名事法身。二者。積因所感。是為報身。亦號生身。即王宮誕育。丈六金軀。三十成道。八十唱滅者是。三者。變化應機。是名化身。亦號應身。始於鹿苑。化諸外道。變化非一。任機不同。故先德所引瞿師羅長者見三尺之身。五百婆羅門覩灰塵之相是也。今據律部。乃於化相報身之佛以為教主。然佛之為體。理非離隔。雖曰報身。必兼法。化。若據大乘。別明尊勝之報。王宮丈六。乃是劣應之身。此中欲辯教源。須明說教之主。教既大小有別。主亦勝劣不同。故略敘身相。粗分衢術。至於委論同異。非今所宗。故略而不述。

三明說教時分

佛初成道。始說三歸。五戒。善來。八敬。三語羯磨等受。自宣略教。以誨時眾。及乎漏生。次第隨制。徹至涅槃。徧乎一化。不可定約。但佛滅後。以類結之。故有前後。是以古德判律為通始終教者。不其然乎。義鈔云。始於鹿苑。終至鶴林。隨根制戒。乃有萬差。斯為明證。然就化相大約為言。且據鹿苑初來小乘。所攝至論。隨機立教。不局斯時。

四明三藏所攝

佛所遺教。集結為文。聖賢判釋。所立各異。或為三藏。四藏。五藏。八藏。統而論之。無越三藏。名含大小。故須揀之。一曰修多羅藏。大如華嚴。涅槃。小即四含。遺教等。二曰阿毗曇藏。大如中。智。地。攝。小即成實。婆娑等。三曰毗尼藏。大如善戒。梵網。小即二部。五部等。問。三藏所詮。若為取別。答。彼明理體。戒疏曰。餘藏明理。理在虗通是也。律詮事相。鈔題行事。可不明乎。又。彼為化教。化該道俗。此是制教。制局出家。如序第七門。明之可解。又復。彼明定慧。治五住心惑。此明戒學。禁七支業非。又。彼多導解。則現通說法以通收。律唯制行。故憶念攝修而總攝。且舉諸例。粗識教源。然今學宗。即當小乘毗尼藏也。又五部之一。非餘他部。至於鈔文上下。通用三藏。攬為一宗。隨律之經。斯之謂矣。

五明乘有通局

復分為二。初明兩宗。二明五乘。初中。一代聖教。不過大小。人理教行。一一不同。然須略識淺深之相。且就一家。約本受體。則分三位。一者。十誦多宗。名當分小乘教也。二者。四分成實。正小兼大。名過分小乘教。經部分通即其義也。三者。圓教。全是大乘。今鈔正依成實。旁用多宗。終歸圓教。葢取涅槃顯性談常重扶之意。是以序中正存第六持律標宗所引華嚴。涅槃諸大乘經論。廣明持毀。發心受戒。為成三聚。出家學本。志求解脫。懺六聚罪。事理雙明。凡此諸例。若非圓意。焉可用之。學者臨文。無宜混濫。良由以小望大則大小懸殊。以大攝小則小無不大。故下引勝鬘經。智度論。並以聲聞毗尼。即大乘學。又戒疏所引大集經中五部雖異。不妨諸佛法界涅槃。又引無量義經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異耳。今宗准此諸意。並以圓意用通律乘。如昔光師直以四分判屬大乘。大為浮漫。近世相承。以為至說。此全不曉大小分齊。今應問曰。四分是大。孰為之小。又問。為求四果。為調三毒令盡。制增戒學。開結淨地。魚肉正食。此等文意如何通之。又鈔云。此教宗是何乘。業疏云。律是小乘等。何不思邪。或有不許分通。專判為小。此又不了假。實兩宗教之優劣。且分通之義出彼部計。豈容人情輙爾抑塞。過猶不及。此之謂也。次明五乘者。世謂戒律人天教也。今謂不然。戒通多種。非止人天。且約下文以明多別。一者。內實腐爛。外現完淨。謟媚邪求。勝他名利等。此名賊分齊也。下云。違則障道。不免三塗。此雖號持。與犯不異。二者。畏墮三塗。不樂為罪。此名罪分齊。約義以求。但障惡道。報止人天。或執為道。以謂尊勝。此戒見二取利使所收。三者。猒離下趣。求生天樂。此名福分齊。若但奉持。還至欲有。由是事亂。體非靜業。色無色有。尚非其分。如何一槩判在人天。四者。三乘聖賢。斷證雖殊。建修之始。莫不由戒。此名道分齊。故律云。除結無罣礙。縛著由此解。又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所據明矣。良以法王垂化。意存破有。若為世福。則與輪。梵。凡王不分優降。是以一代名教。至於三歸微善。悉為入道之門。矧乃具足律儀。豈專以人天為語乎。今明戒學。直是伏業方便。滅惑遠因。統論則為三聖之前驅。剋意則同三聚之圓行。略提如此。餘在二疏廣之。若爾。不立餘二。應無五果。而序云。五乘軌導。又戒經序云。欲得生天上。若生人中者。其意何邪。答。五乘者。凡聖合論。言三乘者。唯在聖道。戒疏所謂鈍者引以世報。利者以惠資成。斯並隨機設化。當尋本據。如序云。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當尊重正法。又云。欲求於佛道。若執彼語。此復何通。故知報有利鈍。致使教有淺深。不體此意。則後學無歸。一家宗乘觸途成滯。今人不學。但言。律是小乘。人天教爾。故特詮敘。永袪謬濫。

六辨定宗旨

西土傳教流派非一。此方所弘空有偏盛。機執既異。教旨須分。言有部者。即十誦律主薩婆多師所計三世等法。悉有實性。故名一切有部。又號實法宗。即婆娑。俱舍。雜心。婆多等同其流也。言空宗者。即四分律主曇無德師所計五陰諸法從眾緣生。無有實性。故號空宗。但有名字。號假名宗。不專小典。兼通方等。故名經部。亦即分通成實。善見。是其類矣。今略引二宗法相。對明差別。一果人通局異。彼稱釋師子。唯在一佛。此明諸佛。文指三世。義該十方。各如戒本。二觀法異。彼計人空法實。折破留一隣虗塵。此則人法俱假。所指其唯空寂。三境界異。彼則約根對境。此則識別諸塵。四起業異。彼約界繫。用判諸法。身口善惡。欲色兩界。大種所成。並歸色聚。此宗雖通三業。必審觀意善惡所起。並指心成。故云離心。無思無身口業是也。五戒分多少異。彼五。八。十唯發四支。比丘方具。此宗七眾七支齊禁。六重非重異。彼宗戒不重受。亦不重發。夷不重犯。此部反之。七導俗異。彼局時數。此無不可。八秉宣異。彼則開增制減。此則增減俱非。九捨懺異。彼須永棄。此則還用。十受隨異。如後二門。上且略引諸條。粗知彼此。自餘緩急輕重。事用兩立。備在隨文。此不具敘。今宗四分。正當假宗。雖用實法。不隨彼計。討論之士。臨文詳而審之。

七明所受法體

依羯磨疏三宗分別。一者多宗。作。無作戒二體俱色。身口方便。相續善色聲。作戒體也。非對非礙。法入假色。無作體也。今師究體。乃謂善惡業性。天眼所見。歷然可分。與中陰同。微細難知。異彼肉眼所見麤色。故云細色。二者成宗。作與無作二體則異。身口業思。能造身心。作戒體也。非色非心。五義互求。了不可得。無作體也。祖師考體。即心造業。熏習有用。能起後習。心不可狀。假色以顯。所發業量。異前作戒。與心與色兩不相應。強名二非。以為戒體。三約圓教宗明體。但以兩宗各隨所計。義說動靜。終非究竟。故跨取大乘圓成實義。點示彼體。乃是梨耶藏識。隨緣流變。造成業種。能造六識。即是具戒作成之業。梨耶所持。即號無作。所蘊業因。名善種子。業雖心造。一成已後。與餘識俱。性非對礙。復是四大所造。體有損益。天眼所見。善惡可分。是以如來隨機赴物。或說非色非心。或說為色。小機未達。計為色者。不許空宗。執非色非心者。斥他有部。如涅槃中皆由不解我意。故使諍計殊途。然今所宗。並以涅槃終窮之說。統會異端。使歸一致。可謂體一化始終。裂後昆疑網。故業疏云。終歸大乘。故須域心於處。如斯明訓。廣在彼文。今人所受正當成實假宗。非色非心是其法體。約圓以通即善種也。然此所述。略知端緒。至於業理極為深細。自非積學。良恐茫然模象。紛紜於今眾矣。

八明隨行限分

即持犯也。然持犯義廣且明。三業成就處所。即為三別。初。多宗結犯。不約心論。鼓動身口。始成持犯。由彼所計。謂是小機。非力分故。若制心犯。無由得脫。但防身口。麤現業非耳。二者。成宗犯由心起。藉身口成。論其制限。據戒疏中重緣向念。可得思覺。即入犯科。不制心業。據單意耳。三者。大乘獨頭心念。即判持犯。問。若為取別。答。大乘初念。成宗次念。故號重緣。多宗身口。動心非業。若爾。成宗既約意犯。即通十業。與大何殊。答。業疏云。四分發心。相同十業。但約瞥爾重緣。以分深淺。今宗限分。可不明乎。

九就文科判

自古章記。互立不同。例取彌天古式。分為三分。初。序為序分。序緣起故(彼云兩序。如下引破)。二三十篇為正宗分。正陳三行故。三批文為流通分。批誌囑付故。然比附經。稍非其類。又有例准業疏。以標宗為序分。雜行為流通分。中間二十八篇為正宗分。此亦微有可取。上且遵古。今就正宗約義以求。復有多別。初判三卷者。初。案下序文自約三行。用分三卷。如後廣之。二者。上下兩卷。既明眾別。羯磨即作持行。中卷釋通戒本。即止持行。止。作二行。實律藏之二輪焉。三者。中卷遵仰戒體。即是受體也。上下兩卷眾別要行。即隨行也。受。隨二戒。即毗尼之宏綱耳。次判諸篇者。初。案雜行篇中前二十六篇名由途相攝(古科但據下卷前十一篇。如後所破)。末後三篇。為別類統收。中間一篇。即諸雜要行。二者。初一篇標宗勸學。集僧已下。廣張行事。故知標宗。文局上卷。義通一部。三者。前二十九篇。雖包羅三藏。統歸本宗。最後一篇。雖對簡本宗。正出他部。四者。餘篇。雖兼下眾。正在大僧。沙彌及尼局收彼眾。五者。諸篇通被。道眾導俗。化彼在家。六者。釋相。則條理隨相。為前後之所依。諸篇則散指刑科。實宗歸於釋相。上且略分。餘在臨文。更自陶練。

十明宗簡濫

自昔諸師章記。並以小論名相隨文結釋劫數。涅槃。四果等。廣列章門。碎分端緒。連文累紙。長引浮辭。非唯不善宗途。抑又翳於文理。嘗原斯致。自唐三藏慈恩等師。以百法。因明。婆沙。俱舍盛振于時。播流宇內。迨于近世。江浙之間。其風未墜。宗師未達。輙將彼學濫釋己宗。天台。賢首例為參亂。世莫知之。彼弘經者。漸已刪除。獨斯律宗。玉石未辨。故諸古記。凡立義章。大乘則用唯識。瑜伽。小論則取婆沙。俱舍。其引用也則先列頌文。次伸廣解。其釋義也則率遵三藏。盡取慈恩。先達未窮。後昆寧曉。於彼律相。曾不討尋。聞彼名言。飜矜玄玅。師資傳授。習以成風。焉知紊亂宗乘。翳昏後學。每一思及。不覺潸然。故此曲而論之。諸賢一為詳鑑。且夫就師請業。必有所承。今時學律。莫不皆謂宗仰南山。率稱裔葉。且南山遺訓二百餘軸。曾無結釋辨惑之文。果後世增加。亦奚足為准。故其所不可一也。其次。俱舍等論出彼有部。今傳四分。乃是空宗。安得以有部名言釋空宗教義。業疏所謂。宗骨顛倒。理味差僻。摘揣過濫。何可勝言。此其所不可二也。又斯鈔所興。意存省約。仰觀聖智。懸鑑未萌。先示箴規。預杜斯謬。故其序云。猶恐後代加諸不急之務。增益其中。使真宗蕪穢。行者致迷。鳥鼠之喻。復存於茲日矣。故諸廣記。可不然乎。此其所不可三也。又經教宏博。從學有宗。三藏所詮。鼎然自異。經。律。論師由來自別。若乃詮教理之淺深。辨行果之階漸。既屬餘藏。盡讓他宗。今學戒律。軄歸行事。辨定持犯。裁量輕重。擊誘初學。匡持像運。清身口之業非。撿威儀之遺失。此為本矣。自餘名教。不得已而用之。非敢私言。祖師明訓。人所未見。故曲示之。戒疏大妄戒中。斥古云。有人依解。廣竪義章。動經他日。意所異也。舉宗以明。持犯為正。自餘隨律之經。略知名相而已。諸經論師自分宗體。彼尚不解律刑。此豈橫知他學。縱有前聞。亦不得述。費時損日。徒張無益。自宗猶困於未聞。況餘經論何由道盡。可謂不識分量也。須臾死去莫浪多事等。請考斯文。無事冰執。聞義不徙。吾寧不憂。此其所不可四也。若爾。俱是聖教。那不許學。況復疏。鈔時復引之。何事輕言。輙見排毀。答。野哉斯問。是何言歟。但為混於教宗。豈是抑令不學。南山所謂縱有前聞。亦不得述。可不明乎。諸文撮要助釋今宗。豈比後人別開戶牖。前所謂隨律之經。略知名相而已。又何得不明乎。

大小乘論

律師臨終口授

門弟子守傾執筆

大小二乘。半滿兩教。佛法關鍵。修行大途。世多不曉。故曲辨之。有謂。學律為小乘。聽教為大乘。參禪為最上乘。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豈有多岐哉。又復。世人見講經論者謂之小乘。見參禪者謂之大乘。斯皆寡學無稽之論。夫大乘者。謂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忘己利物。歷劫不捨。小乘者。猒苦求樂。樂出三界。獨善一身。唯求脫離。略示大途。今為細辨。大分五門。一曰正名。二曰示體。三曰辨行。四曰明功。五曰簡異。初。正名者。梵云摩訶衍。摩訶翻大。衍即翻乘。入此乘者。謂發菩提心人。即經所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阿耨多羅。此翻無上。三藐三菩提。此翻正等正覺。此即如來果上之號。諸經或曰。發無上道心。發大乘意。發無上心。皆略言耳。誠能發此心者。即是佛心。即下佛種。眾生界中。若有一人。能發此心。則三寶住持。佛法光顯。羣生依賴。三界導師。今人但言發菩提心。不知發心之理。口雖云發心。實未發也。徒有其名。而無其實。二示體者。欲發此心。須知發處。未識此心。依何而發。今依二經。略明其相。金剛般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當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則明示菩提心體。普賢行願第九願云。言常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虗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此普賢菩薩明示菩薩心體。如華嚴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廣說。乃至法界眾生。即是諸佛菩薩菩提心體。更非他法。一切諸佛萬行莊嚴。河沙果德。皆從此生。若無眾生。定無生處。是以發此心者。誓入五濁惡世。垂手提耳。種種方便。成熟眾生。雖證涅槃。而不離生死。種種方便。勸化調伏。皆是成就無上菩提無有邊餘。經云。如一眾生不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又經云。我觀十方一切諸佛。無有終窮入涅槃者。唯除方便示現耳。又經云。無有涅槃佛。亦無佛涅槃。何以故。眾生無盡。惡業無盡。煩惱無盡故也。三明行者。既知眾生是菩提本。即當運廣大心。起無礙行。於如是等一一眾生。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欽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夜暗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木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木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木根。諸佛菩提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此即普賢明示大乘行也。四明功者。既發此心。能行是行。則於世間得大饒益。依經略說十種利益。一者。順道益。經云。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者。獲福益。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玅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三者。破障益。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四者。摧邪益。經云。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取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五者。自在快樂益。經云。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欽禮。一切眾生悉應供養。六者。獲果益。經云。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七者。離過益。經云。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羣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八者。不失善根益。經云。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九者。往生淨土益。經云。一剎那中。得即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十者。生彼獲記益。經云。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伏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五簡異者。一者。發心異。小乘發心。專期脫苦。畏炎炎火宅。如鬼虎龍蛇。求寂滅涅槃。自在解脫。大乘發心。非謂脫苦。愍念三界受苦眾生。誓入五濁惡世。三界六道。拔濟羣生。令其出離。眾生未盡。不離三界。二者。境量異。小乘發心。斷惡修善。不出三千大千世界。大千界外曠無一物。即是所證涅槃之處。所謂二乘出三界也。大乘發心。修菩薩行。盡十方法界。通如華嚴不可說不可說極微塵數剎佛剎微塵數世界。盡是菩薩所期境量也。三者。教主異。小乘之人。華葉內百億釋迦中。一世界一釋迦也。一世界外更無佛土。一釋迦外更無他佛。小教所談限齊至此。大乘則以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法報應身以為教主。若自。若他同一佛性。四。稟戒異。小乘則以五戒。八戒。十戒。具戒。俱名別解脫戒。發得禪定。名定共戒。發得無漏慧。名道共戒。破三界見思。證四果羅漢。大乘則以十重。四十八輕。八萬威儀。戒善戒經。瓔珞經所述不同。無非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名為大乘戒。五。趣向異。小乘之人。一向求出三界火宅。自安其身。大乘之人。一向趣入五濁惡世。三途八難。垂形五道。調熟眾生。六。造行異。小乘之人。隨所動用。無非利己。不能利他。大乘之人。動必利他。無非救攝三有眾生。護持三寶。令法久住。七。趣果異。小乘之人。修因證果。初果。二果。乃至四果。證真空涅槃。趣寂滅樂。大乘菩薩。從初發心。直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斷盡無明。三惑永盡。二死俱忘。證大涅槃。常樂我淨四德之樂。雖證涅槃。不捨生死。十方剎土。隨機應物。如水中月。隨類說法。如谷答響。盡未來際無有窮盡。上來略辨大小二乘教門差別。餘如經論。不可具書。已上五科。略舉梗槩。餘如華嚴及諸大乘經。廣演分別。此乃諸佛出世之大事。群生獲遇之妙緣。若不曉此。徒稱傳教。謾說參禪。予觀向上宗師。雖云出世利人。祇是光榮一己。雖十方諸佛。三世如來。四辨八音。百千方便。更有多說。無出吾言。各請細詳。如說而發。如說而行。展轉流通。佛種不斷。

始終戒要

夫三聚者。圓修之戒德也。律儀聚者。攝一切止也。善法聚者。攝一切作也。饒益聚者。攝一切慈也。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所無。必造作之所得也。悲夫。識藏不顯。葢三妄之所覆也。故惡染翳乎清淨。愚癡蔽乎智慧。愛憎阻乎慈悲。然茲三妄乃無始之故業也。於是大師憮然歎曰。一識體內絕虗妄之因緣。塵沙境中蘊無邊之聖法。但眾生迷倒。不念受持。莫之能護。由是立乎三誓。淨乎三戒。翻乎三妄。成乎三行。趣乎三脫。證乎三佛。止誓者斷一切惡。受攝律儀戒。翻惡染業。成清淨行。趣無願解脫門。證法身佛。作誓者修一切善。受善法戒。翻愚癡業。成智慧行。趣空解脫門。證報身佛。慈誓者度一切眾生。受饒益戒。翻愛憎業。成慈悲行。趣無相解脫門。證應身佛。然茲三誓。三戒。三行。三脫。三佛。非各別也。非異時也。本受無作具諸德故。然此三聚修之必爾。迷茲三聚。轉縈三妄。妄返藉于三誓。誓立發乎三戒。戒發起乎三行。行起成乎三脫。脫成證乎三佛。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行非次第。大綱如此。網目可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疾恶如仇(中华美德)

    疾恶如仇(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回头不过梦一场

    回头不过梦一场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会为爱多多少少的犯点错。一生只爱一次是幸福的,不幸的是,那些被情感伤害了的人们,却注定不止爱一次。所以,只要你还不想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失恋的疗伤上,一年,两年,若干年,等你们恋爱结婚,回过头去看,那些为爱犯的错更像是南柯一梦……
  • 女校最强门卫

    女校最强门卫

    职业不分贵贱,能看美女就行。他是女校的门卫,偶然中获得了“地煞七十二术”的修炼法门,生活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强势崛起的精彩人生:他被《福布斯》评选为“全球最具美女吸引力的人物”,他就是门卫界的一段传奇。
  • 回到大宋当土匪

    回到大宋当土匪

    南宋危难,岳飞还未昭雪,秦桧刚刚死去几年,动荡的南宋高宗已经无心政局,金人虎视眈眈意欲南下。那一年,辛弃疾还只是个毛头小子,那一年中兴四将只剩下了轻敌的张浚,是时,汤思退还是宰相,宋孝宗还未曾即位。一只千年后的蝴蝶翩翩而至,卷入这场南宋的风波,生在金地沦陷区,借着耿京辛弃疾等人起义的大势,一步步走上朝堂,舞动大宋的朝堂,掌控天下的大势,一气之下灭金荡高丽,渡海灭寇,生生造就出一个盛世大宋!当他垂垂老矣,“我的大宋不会窝囊,我的大宋要的是金戈铁马!只怪金人不让我安安静静做个美男子。”而他一路之上,一个绰号便是一段佳话。人屠,匪王,血相!而他最喜欢的却是“土匪?嗯,专门欺负金人的土匪,比较贴切啊!”
  • 墨墨笙歌

    墨墨笙歌

    东海有一处,人间美境,岸上开有一株桃树,妖艳绝伦。潭中藏有一条鲤鱼,美若天仙!桃树绕水而立,鱼儿跃水而欢……等等,打住!实际情况是,某树整日披肩散发,对水撩骚!某鱼终于忍无可忍,跃起撒泼,臭树,不要再撩骚了,偶要流鼻血了!某树,不以为然,撩起秀发,请吐了句,乖,待会摘两朵桃花给你补补血!……,去你大爷的补血!!!
  • 阙题

    阙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校医

    超级校医

    熊宇回归都市,成为商城大学校医院的一名校医,并以高明的医术名声大作,使得门可罗雀的中医科变得车水马龙。我见犹怜校花妹,楚楚动人小萝莉,花容月貌女特工,端庄优雅女总裁,冷若冰霜千金女,娇美警花,温柔淑女,清纯白领,妖冶御姐,各色各样的美女也进入到熊宇的生活中。
  • 独家宠妻

    独家宠妻

    “初次见面……”就这四个字让大学时代扮过她“男友”、不久前偶遇得到她人的易宁霖暴怒不已,这个健忘的小女人,看我怎么收拾你!闪婚娶回家,大总裁决定好好帮这迷糊娇妻回忆起她过去恶劣的种种事迹,这一回,绝对不能让她将自己再次抛之脑后!
  • 晨辉战神

    晨辉战神

    勇士大陆陷入黑暗,晨辉不会因此消失,孕育出希望的火焰,燃烧绝望,激起人类保护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新的守护使划空出现,世界从此将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