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听见屋子里有人说话,东屋的婆婆对西屋的媳妇说,咱们下一盘棋吧。西屋的媳妇回东屋婆婆的话,请您先行。东屋的婆婆高声报出:我在东五南九这个点上布一个子,西屋的媳妇说,那我在东五南十二这个点上布一个子……。
两个人你来我往下到第三十六步时婆婆说,你输了。
这时候已经是四更时分。
这盘蒙棋下的王积薪口服心服,他暗自记下了步数。想当年三国纷争,魏国邓艾领精兵数千手持斧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走小径绕过剑门天险直取成都,蜀汉两代国君四十三年江山就此告一段落。王积薪便将这盘棋命名为“邓艾开蜀势”。
那家的婆婆认为王积薪属于可教之类,给他指点了围棋的攻守、杀夺、救应、防拒的招数,王积薪求艺若渴还想再学几招,婆婆说这几招就够了,有了这几招你完全可以下遍天下无敌手。
事后,王积薪曾经多次将这盘棋进行复盘,却始终没有推算出媳妇落败的原因。
这件事是有些奇怪,这深山野岭上偏偏住着精通棋艺的婆婆和媳妇,她们偏偏又遇上国手王积薪。更令人生疑的是第二天早晨王积薪忙着去追赶自己的队伍,当他离开那户人家几十步远时回头一看,坐落在那里的几间茅草房已经无影无踪,连遗迹都不存在了。这件事就变成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趣味链接:围棋的起源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丹朱由尧处学了围棋,据说果真有了长进。(仙话见《历代神仙通鉴》)也有人说是舜作围棋以教愚子商均。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能,纯洁性情的。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可谓穿凿附会了。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像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荒诞比试--文士武将的PK
话说在唐代宗时曾经发生过一起文士和武将比试的事情。比试的内容呢很怪诞,不是刀枪剑戟,也不是诗词文采,那是什么呢?
这还得从比试的两个人说起,话说那个武将叫马驎,是一员颇能打仗的将领,因为他当过镇西节度使,人称马镇西。比试的文士叫郎士元,大历年间有名的诗人,在当时和钱起一样出名。
这一文一武之所以较上了劲儿是因为郎士元的一句话,他说:“郭令公不入琴,马镇西不入茶,田承嗣不入朝。”郭令公指的是郭子仪,郎士元说他是一个武将不懂得欣赏高雅的古琴。田承嗣是一镇节度,郎士元认为他不懂得做臣子的礼节不入朝参拜天子有闹独立的倾向,而马镇西不入茶就是指马驎不会品茶,是个粗俗的人。在唐朝武将和文人之间存在一种流行时尚,就是送诗,每当有武将要去边关赴任的时候,一般总会有关系不错的文人写诗相送,也算是个面子问题。可是这个郎士元不送诗给马驎到也罢了,他还写诗来奚落他。
马驎听了这番点评后自然很不高兴,心想:“这个郎士元竟然说我不会喝茶,我一定要会会他”。马驎随即让人下了帖子,邀请郎士元到自己府中做客。
马驎的府宅位于长安城的延康坊,与西市一街之隔,是个热门坊区。马驎的住宅修建的很豪华,光是一个中堂就用去了二十万贯钱。唐朝时民用建筑的规格是有标准的,三品以上官员的堂舍不得超过五架九间,门房不得超过三架五间,但到了后来管的松了,很多官员、权贵的住宅都超过了标准,马驎的宅舍就是超标的典型。
请客那天早上,马驎让厨子多做些古楼子。古楼子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准备好大个的烧饼,再备下切成片的羊肉以及胡椒粉、豆豉、盐、酥酪等调料。制作的工序是先在烧饼上摆上一层羊肉,然后撒上胡椒、豆豉、盐等调料,第一层羊肉备好之后再按照上面的方法摆上第二层第三层羊肉,一个烧饼上要摆放一斤羊肉,最后再浇上酥酪。接下来就可以放在炉子里去烘烤,羊肉烤到半熟的时候就可以出炉装盘上桌了。
马驎这顿早餐猛吃了些古楼子,半生不熟的羊肉再加上辛辣的调料进肚之后,人会感到口渴,喉咙干燥的像着了火,这时候就需要喝水。马驎强忍着干渴硬是不去补充水分,单等着郎士元到来后和他PK喝茶。
郎士元准时赶到,刚一坐定,马驎就吩咐家人说:给我们两个每人先上二十瓯热茶。瓯类似于现在的盖碗,二十瓯茶水摆在案上,郎士元立即明白马驎这是在偷换概念。饮茶不是比谁喝得多,饮茶是一种境界,两三知己,花间竹下,听着曲儿,吟着诗。郎士元的好友钱起在一首诗中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说马驎不入茶,就是说他不懂这个境界。
郎士元年事已高,肠胃又不好,如何经得起这种暴饮,他喝了几杯后就开始推辞。马驎不答应,你郎士元不是说“马镇西不入茶”吗,言外之意就是只有你们文人能饮茶,现如今茶水摆在这里怎么又谦虚起来。郎士元和马驎讲不清理。只有舍命相陪。
就这样郎士元一共喝了二十七瓯茶,这时他实在是挺不住了,说什么也要走。可怜他刚走到自己的马匹跟前就闹了腹泻,这一病就是二十多天。
PK的结果是马驎胜利了,不过胜的不武,他自己事后也觉得有些过头,派人给郎士元送去二百匹绢算是补偿。
马驎是大历十一年年底在泾源节度使任上病故的,他的灵柩被家人运回京师长安安放在府中供人吊唁。那几天前往马府吊唁的是络绎不绝,有好几千人,这场面看起来不小,实际上多有水分。到马府吊唁者中大部分人的主要目的不是去寄托哀思,更有些人和马驎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京师的人们早就听说马府豪华的很,可一直没有机会见识,于是便趁着马府敞开大门接受吊唁的时机进入府中游览一番,亲眼看一看那座花了二十万贯钱修建的中堂。
京师的人确实有爱看热闹的习惯,当年安乐公主的定昆池被没收归为皇家所有后,每天都有众多的男男女女前去参观,车马等交通工具把路都堵实了。为了稳定局势,皇上下了一道敕令,凡是未经允许到定昆池参观考察的,在职官员押送交给其领导处理,贫民百姓当场打一顿,这才平息了参观潮。
马驎死的时候唐德宗还是太子,听说京师的人都跑到马府去看中堂的事情就一直记在心里。几年后他继承了皇位,新皇上任所烧的几把火中就有一把火是下令拆毁马驎府中的中堂,并将整座马府没收归公。
趣味链接: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属送别诗。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骑驴赶考--禁骑令背后的贫富差距
科举取士是唐朝教育界的重头戏,每到考试时节,长安城里才子云集,充满着繁华与朝气。考生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经济条件、文化程度自然也都有差别。晚唐时,考生的贫富悬殊越来越大,那些富有的考生大多具有雄厚的家庭背景,还有些考生巨额资产来源不明,据说是毫不相关的神秘人物出手相助。这些考生出手大方,考中进士后的庆祝方式也不是常人所能比的。
考生的经济状况贫富不均,从交通方面就可看出端倪:有钱有势的骑着高头大马;穷得只剩下学问的只能跨着小毛驴。
据说,有一个名叫杨如温的进士及第后,他的父亲在家给他举办了一场庆贺宴会。他的父亲叫杨汝士,时任东川节度使,是个有钱的大官。杨汝士也是进士出身,曾经在一次宴会上赋诗,力压在场的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宴会时,节度府的女艺人都赶来助兴。杨汝士心情舒畅,下令赏给每位女艺人红绫一匹,那时候红绫可是珍贵玩意儿。在赏给女艺人人手一匹红绫后,杨汝士还当场做诗一首:“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绫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咸通年间的进士李峣也是一个出手阔绰的大款。李峣及第之后也要摆宴庆贺,不巧的是正赶上连绵阴雨天气,贺喜的宾客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里来来往往,很不方便。不过这难不倒李峣,他决定把一部分天遮起来。李峣让人租来大量的油布搭起棚子,从自家的院子搭起,把家门前的道路都用油布棚子搭起来,足足搭了有一里多路。开宴那天,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来宾前前后后达一千多人,车马堵塞了街道,别处依然下着雨,但来宾们有油布棚子罩着,免去了风吹雨打之苦。
李峣外号“李八郎”,和当时的驸马都尉韦保衡是铁哥们儿,在很多事情上都是韦保衡的代理人。韦保衡是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的丈夫,同昌公主是唐懿宗的掌上明珠,懿宗恨不得把国库都搬到公主家去。
抛开与韦保衡的关系不谈,仅凭着老丈人的资助,就足以让李峣大把大把地烧钱。因为这小子命好,找了个好老婆,好老婆有个好爹。李峣的丈人叫韦宙,个人资产相当丰厚,他在江陵附近有一处庄园,拥有当地最肥沃的土地,每年收获的粮食堆积如山。咸通初年,韦宙出任广州节度使,在面见皇上辞行时,唐懿宗说:“广州番禺那个地方盛产珍珠翡翠,你到那儿之后可不要去喝贪泉的水。”贪泉在广州南海县西北,据说人要是喝了贪泉的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
韦宙知道皇上提到贪泉一事是在敲打自己,他没有像前人那样强调自己的道德水准,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表明自己,韦宙说:“臣江陵庄园中库存的稻谷还有七十堆,没必要去贪财。”唐懿宗因此送给韦宙一个绰号--足谷翁。
唐懿宗咸通年间,又到考生赴考的时节,全国各地的考生们又汇集长安城,备战三月份举行的进士考试。不过这年,唐懿宗签发了一道皇帝令:考生一律不准骑马。颇有些提倡艰苦朴素、反对铺张奢侈的意思。发出这道禁骑令是因为当时的朝廷认为考生骑马过于豪华,超出制度。
禁骑令下达之后,当然也有想不通的,于是便在执行中加深理解。一千多名考生都骑上了毛驴,这让人想到王梵志的一首诗:他人骑大马,我自跨驴子。回看担柴汉,心绪好些子。
考生中有人作诗调笑道:今年敕下尽骑驴,短袖长鞦满九衢。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煞郑昌图。郑昌图是当时一名考生,他的身材那是非常的丰满,驴子驮上他实在是太受罪了。
不过也很显然,禁骑令只是限制了考生不准骑马而已,这实在是太无关痛痒了,有钱的考试可以通过其他事情摆阔,穷的考生依旧是除了毛驴连稀饭都喝不饱。当然,贫富差距既无法掩盖也无法消灭,更何况那时只是唐朝。
趣味链接: 古代科举的三招
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均企图以各种手段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有三种,一是贿买 (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二是夹带考试经文 (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 入内,三是请人代考,为了防止代考现象,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会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分。但是请人代考似乎亦没有被完全杜绝。例如民国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胡汉民,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枪手”,曾在清末两次代人参加乡试,皆获得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