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800000019

第19章 《金瓶梅》助动词研究(2)

胡裕树、范晓认为:“探讨助动词对表现句式与次句结构的选择及其语义语用特点是深化助动词研究的途径。”助动词从语义层面看,基本上都是用于表示“未然态”的一种句法形式。从词句内部关系上看,或表示能力、意愿的,或表示必要、可能、许可等,但都是一种“预期目标”,没有“预期目标”,就无所谓“可能、许可、意愿、应当、值得、被动”。所以,可以对助动词进行一番义素分析。

它们共有的义素是“预期目标”,这在句法层面上体现为助动词之后的VP成分。如:

(1)你可备细说与我,哥哥和甚人合气,被甚人谋害了?(第九回,第226页)

(2)月娘道:“谁敢耽?必须等他爹来问了不敢。灸了,惹他来家吆喝。”(第五十九回,第1167页)

“预期目标”在例句(1)中指的是“备细说与我”之事,在例句(2)中指的是“等他爹来问了”看“谁敢耽”之事。“预期目标”是助动词义素分析中的共同义素,可当作“义核”。 这一点与笔者将“助动词后必定能跟谓词性结构”看作助动词的认定标准是一致的。助动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辅助谓语,即使有些助动词后没有谓词性成分,根据文意,或是活用了,或一般据上下文均可补出其后的谓词成分。如:

(3)况四海皆可弟兄,岂异姓不如骨肉?(第一回,第72页)

例句(3)中“兄弟”用如动词,“当成弟兄”义。

在句中,助动词的语法位置虽然处在NP和VP之间,但它的语义辖域却超越了句子成分这个平面而将语义赋予整个“NP+VP”。 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到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乃至后来著作中的“助动词”显然都是个意义的类。《文通》词类划分的依据是词的逻辑意义;黎先生讲“句本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谈到具体词的分类也只能算是以意义为主要标准的,这只要看一看他们的有关论述及词类表就能明白。所以,我们以《金瓶梅》助动词体现的主要意义为分类标准,最终确定的的助动词有35个6大类:

(1)可能类:可、能、得、足、克、堪、好、会

(2)许可类:耐、禁、可、能、容

(3)意愿类:欲、愿、敢、肯、会、忍、愿意、情愿

(4)应当类:要、应、须、当、宜、合、消、该、容、待

(5)值得类:可、足、堪

(6)被动类:见

助动词使用次数的多少,一方面与表达的意义、语境有关,另一方面与助动词产生的时间有关。从古至今,人们对事理作出“可”或“不可”、“得”或“不得”等判断、推理的机会最多,所以“可”“得”等助动词的出现频率最高。出现频率低的,如“宜”“禁”,或者是发展得比较缓慢,或者是刚刚萌芽。

(五)对助动词的定义

助动词是个有争议的类,正因为有争议,所以每部书里所列的助动词的范围及定义,或多或少有差异,正因为有争议,就更有规范的必要。马建忠在《文通》卷四“同动助动四之四”里说:“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等字,则谓之助动’,以其常助动字为功也。”又说:“‘可、足、能、得’等字,助动字也。不直言动字之行,而惟言将动之势,故其后必有动字以续之者,即所以言其所助之行也。”

在现代汉语中,助动词的句法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能代谓词宾语,不能代体词宾语;(2)不能重叠;(3)可以放在“……不……”的正反问格式里;(4)有“不……不”的双重否定形式;(5)可以单说;(6)能受副词的修饰。

本文认为助动词是动词的一个小类,并已论证助词区别于其他词类的认定标准最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助动词能与谓词性成分相结合,组成“助动词+VP”结构。因此,笔者给助动词的定义是这样的:助动词是在句法结构上经常置于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辅助谓语,表示可能、许可、意愿、应当、值得、被动等语义的一类动词。

$《金瓶梅》助动词分析

一、《金瓶梅》单音节助动词

笔者对《金瓶梅》中所能及的助动词作了科学严谨的统计,详细调研了每一个助动词的语义、句法、语用情况,并分别讨论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注:在句法分析中,NP代表名词性成分,可以是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和各类用法相当于名词的词和短语;VP代表动词性成分,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动词性短语及各类用法相当于动词的词和短语;Adv代表副词;Neg(negative的缩写形式)代表否定词;[]代表该成分可有可无。

据统计,《金瓶梅》中助动词用法共出现4509例,单音节助动词1435例,占总数的31.83%;双音节助动词3074例,占总数的68.17%。其中,可能类助动词742例,许可类助动词227例,意愿类助动词2454例,应当类的助动词1001例,值得类助动词21例,被动类助动词64例。双音节助动词的不断形成及大量使用既限制了单音节助动词数目的无限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语言交际的多义麻烦,又增强了语言表义的通俗化和口语性,并反映出了明末汉语词汇双音化的明显趋势。

(一)可能类

《金瓶梅》中出现的可能类助动词有“可、能、得、足、克、堪”等,我们对“可、能、得、克”进行较为具体的分析,“足、堪”身兼可能类和值得类,在此一并讨论,以探求在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其所表现出的特殊语言面貌。

【可】

“可” 在《金瓶梅》中出现了594例 ,其中“可”助动词用法322例,占“可”总用法的54.21%。助动词“可”的语义大体表示能够、可以、应当、应该。

助动词“可”在先秦时期就有表示“可以、能够”义,如《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金瓶梅》中“可”助动词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NP][Neg]+可+VP

这一类中的“NP”和“VP”可以由不同的词或短语充当,“Neg”可由“不”“无”“未”充当,有时代表一种强制口令,多数时候含有有推测、请求的意味,例如:

(1)钱可通神,果然是颐指气使。(第一回,第57页)

(2)不知哥可照顾么?(第五十五回,第1091页)

(3)问爹明日可与老爷去?(第五十五回,第1081页)

(4)你们不可迟滞。(第八回,第211页)

(5)你员外真可谓千金一诺矣,难得,难得。(第五十五回,第1092页)

(6)彼此通家,再无忌惮,不可对兄说。(第三十三回,第686页)

(7)无可稽考。(第十四回,第318页)

从上述例我们可以看出,“可”能在“NP+可+VP”中出现,一般也能出现在“NP+Neg+可+VP”这种否定形式中。例(4)表示一种命令,例(1)、(2)、(3)、(5)、(6)含有有推测、请求的意味。“NP”可以是名词,如例(1)的“钱”;可以是代词,如例(4)的“你们”;还可以是动词性短语,如例(3)的“问爹明日”;“VP”可以是动词,如例(2)的“照顾”;可以是连动短语,如例(3)的“与老爷去”; 可以是并列短语,如例(4)的“迟滞”;可以是动宾短语,如例(1)的“通神”、例(5)的“谓千金一诺矣”;“NP”还可以是介宾短语,介词一般是“对”“以”“与”等,并且“以”“与”多出现在否定句中,构成“不可以”“不可与”,其宾语通常不省略,如例(6)的宾语是兄。

有时,“可”能在“NP1+可+NP2”中出现,这种句式中往往“NP2”用如“VP”,例如:

(8)况四海皆可弟兄,岂异姓不如骨肉?(第一回,第72页)

“弟兄”用如动词,“当成弟兄”义。“可”字作辅助谓语,都表示可能、可以、乐意、应该等义。除“可+介词短语”句式外,“可”后的动词大都有被动或使动意。这类句式的助动词一般都不带体词宾语,因为体词宾语大都提前作了话题主语。如果“可”后动词带宾语,那么就没有被动义。

“可以”是一个特殊连用形式,我们将在双音节助动词的组合形式一章叙述。

2.[NP]+岂+可+VP

《金瓶梅》中“可”也与疑问副词“岂”组合,共出现7例,在反问句中表示否定意义,这是区别于一般否定句的特殊否定句,具有否定义,如:

(1)而欲其内人不生他意,岂可得乎?(第十四回,第321页)

(2)岂可先要赐斋?(第二十九回,第604页)

在一定的语境下,遵循语言发展的经济原则,人们有时把“可”后的“VP”省去,直接用“可” 来表示对某事的可能与否做出判断或推理,可此时单独作谓语,如: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第五十五回,第1091页)

(4)受此经资,尚为不可,又岂敢当此盛礼乎!(第六十六回,第1336页)

3.[NP]+可+Neg+VP

这种句式大多用于反问疑问句中,实际上是“[NP]+岂+可+VP”的变体,只是,否定词出现在“可”后对“VP”进行否定,“Neg”一般是“不”,后接语气词“罢”“哉”“哩”“也”等,表达一种委婉、调侃的语气,《金瓶梅》中出现26例,例如:

(1)可不折杀小人罢。(第一回,第71页)

(2)卒致于反目,其他可不慎哉!(第十八回,第399页)

(3)我可不这里闲着和你犯牙儿哩。(第四十六回,第907页)

(4)不期今日会见一面。可不想杀我也!(第九十三回,第1955页)

“[Neg]+可+VP”与“[NP]+可+Neg+VP”除了句法结构的不同,还有表情意义上的差距。在句法结构上,二者助动词的位置存在差异;在表情意义上,否定的对象及语气表达不同,前者否定的是助动词“可”,说明主语主观上或客观上没有可能实现预期目标的这样一种结果,后者否定的是动作行为,委婉地表达出可能不出现所提出的动作行为目标。

4.[NP]+Neg+Neg+可+VP

这一句式是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句式,《金瓶梅》中是“莫”“不”连用修饰“可”共89例,例如:

(1)莫不别处有婶婶?可请来厮会。(第一回,第82页)

这种格式在表意方面,如果是陈述句式或感叹句式,则相当于肯定句,当然语气上比肯定句语气强烈,起强调肯定意义的作用。如果是疑问句式,则相当于否定句,如例(1)“莫不别处有婶婶”,其实想要得到的答案是别处没有婶婶,只是语气要委婉些,更风趣有味些,同时显得口语化。

5.[NP]+可以+VP

“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复音助动词“可以”,另一种是“可+以(“以”为介词)”。“可”在先秦就主要用为助动词,“以”是介词。《金瓶梅》中“可以”句法有7例,根据其后所接成分的性质来看,都是作为复音助动词“可以”。汉语是从单音节逐步向双音节发展的。双音节“可以”来自“可”“以”线性序列上的连用,例如:

(1)老先生中馈也不谓无人,足可以勾了。(第六十五回,第1323页)

(2)系党人子孙,不可以魁多士。(第三十六回,第744页)

(3)冠武科而称为儒将,胜算可以临戎。(第七十七回,第1632页)

(4)气血强旺,可以随分下药。(第五十四回,第1073页)

(5)便也不枉了人生一世。不知可以启口么?(第五十五回,第1084页)

(6)若所下的血紫者,犹可以调理。(第六十一回,第1218页)

(7)善人为邦百年,也可以胜残去杀。(第七十二回,第1468页)

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如例(2)“不可以”;可以两个助动词连用,如例(1)“足可以”;前面“NP”可以省略,如例(4),少见“VP”省略;能前加副词“犹、也”等,如例(6)、(7)。

6.[NP]+[Neg]+可

这种句式其实是“[NP]+[Neg]+可+VP”的变体,共10例。当上面已经有“可”要辅助的动作“VP”出现时,为了避免叙述上的繁琐性,力求简单明了,就把“可”后的动作短语省略,出现用“[NP]+[Neg]+可”句式进行对某事是否可能做出判断或推理。这种“可”后省略“VP”的现象出现在否定句中8例,肯定句中仅2例,例如:

(1)不如把这位先生招他进来,有何不可?(第十七回,第379页)

(2)受此经资,尚为不可,又岂敢当此盛礼乎!(第六十六回,第1336页)

(3)别人犹可。(第十二回,第268页)

(4)问事则依违两可。(第四十八回,第949页)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NP]+可”句式多出现在否定句中。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对“可”助动词的用法概括如下:1.其后通常是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很少省略中心谓语,起辅助谓语作用。2.可被“不”“无”“未”“莫”等否定副词修饰。3.《金瓶梅》中没有“不X不”的双重否定句式,但有“[NP]+Neg+Neg可+VP”双重否定句式。4.助动词和谓语成分之间允许介宾短语等成分的修饰。5.能单独作谓语,构成“[NP]+[Neg]+可”句式,且多出现在否定句中。6.可与助动词“堪”“当”“合”连用,连用形式在此略过,将在讨论助动词组合形式一章时论述。

【能】

“能” 在《金瓶梅》中出现了125例 ,其中“能”助动词用法96例,占“能”总用法的76.8%。“‘能’自古就存在。原来是表示有某种能力,现代也有表示事态的可能性的用法。例如:‘怎么能……’”《金瓶梅》中助动词“能”的语义大体表示能够、能力、愿意。“能”如用在说话人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境中,就暗含了说话人的一种主观态度,通常表许可,有时也表推测。

其具体用法如下:

1.[NP]+能+[VP]

(1)我做媒人实自能,全凭两腿走殷勤。(第七回,第183页)

(2)面目寒酸,便是凌云志气,分外消磨,怎能勾与人争气?(第一回,第57页)

(3)人生能有几?不乐是徒然。(第十回,第243页)

(4)好一个雌儿,怎能勾得手?(第二回,第104页)

(5)温紧香干口赛莲,能柔能软最堪怜。(第四回,第143页)

此类“能”表示客观或假设条件及客观事理的许可态度。和助动词“可”一样,助动词“能”前的“NP”或是名词,如例(3)的“人生”;或为代词,如例(2)、(3)的疑问代词“怎”;或由名词性短语及各类作用相当于名词的词和短语来承担,如例(5)“温紧香干口赛莲”。后面的“VP”可以是动词,如例(4)的“得手”;可以是形容词,如例(5)的“柔”“软”;还可以是动词性短语及各类作用相当于动词的词和短语,如例(2)、(3)的“与人争气”“有几”。值得一提的是,“VP”有时也可以承前省略,如例(1),是因为前面已经有“可”要辅助的谓语动作“做媒人”出现,故为简洁起见,或表达的流畅性而省略不提。

2.[NP]+Neg+能+VP

此类 “能”表示主观上就是否允许动作完成所存在的能力及主观意愿,有能力没有能力或愿意不愿意做某事,这种用法占“能”助动词总用法最多,共出现55例,占57.29%。其中Neg是“不”,即构成“不能”式的48例,Neg是“未”,即构成“未能”式的3例;Neg是“甫”,即构成“甫能”式的3例;Neg是“莫”,即构成“莫能”式的1例。它们都以否定形式表达在某一客观环境下,不能够出现某种情况,例如:

(1)我如今二人情深意海,不能相舍。(第八回,第211页)

(2)久仰德望,未能识荆,今得晋拜堂下,为幸多矣。(第三十六回,第745页)

(3)昨日甫能想起来,卖蒲甸的贼蛮奴才又去了,我怎的回他?(第三十七回,第765页)

(4)虽卢扁莫之能救,焉能久乎?(第三十七回,第372页)

(5)蒙老爷莫大之恩,小的家主举家粉首碎身,莫能报答。(第三十回,第624页)

否定词“莫”和“能”组合时,如果修饰的宾语是代词,代词得前置,如例(4)“莫之能救”,实际上应该是“莫能救之”,或承前省略,如例(5)省略了“莫大之恩”。

3.[NP]+怎/岂/焉+能+VP

有时,“能”也与疑问词“怎”“岂”“焉”结合,在反问句中表示加强客观或假设条件及客观事理的许可态度,有否定意义,共8例,“怎能”4例,“岂能”7例,“焉能”3例。例如:

(1)到今还未上半个月,怎能来得快?(第七十二回,第1467页)

(2)背后之言,岂能全信?(第九回,第227页)

(3)虽卢扁莫之能救,焉能久乎?(第三十七回,第372页)

4.[NP]+能+Neg+VP

这种否定词出现在助动词之后否定“VP”的情况,表示因某一客观情理的制约,某种情况能够出现,实际上是一种肯定语气。我们在讨论助动词“可”时已经涉及,在此不再赘述,仅有1例,如下:

(1)常言说得好:乖不过唱的,贼不过银匠,能不过架儿。(第六十九回,第1410页)

5.[NP]+adv+[Neg]能+VP

同类推荐
  • 冰雪战歌

    冰雪战歌

    法罗岛,与波罗的海的最大岛屿哥特兰岛比邻而居,面积仅一百平方公里出头,典型的北欧地貌和气候。一次对古老教堂的凭吊,触发了不可知的力量,主人公来到了中世纪。这是欧洲的黑暗年代,也是文艺复兴的萌芽期。基督的荣光和骑士的荣耀交织出中世纪有序而混乱的巅峰。我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乱世明臣

    乱世明臣

    一个轮回了几千年的人,原本想要过安稳平静的生活,怎奈天不从人愿……你说你是我父亲?不,我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你说要忠君爱国?不,我只忠诚于我自己!……
  •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每天读一点中国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种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所以即便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也未必对它完全了解。然而现在我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只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就可以了解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全貌。本书一改以往史学家复杂的著述方式,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而是提纲挈领地勾画出历史的宏观脉络,使读者能够在相对简短的篇幅中领略中国历史的无穷魅力。
  • 明画

    明画

    一苦手机二苦网,三苦相亲芙蓉娘,四书五经四五苦,悬笔研墨丹青忙;六苦嘴淡七苦钱,八苦有娘武功强,九诗十词九十苦,唐宋满腹穿大明。穿到大明的关坤瑜玩过素描,也绘过山水,更进宫替万历画过龙,玩闹时弄出来的书页动画更是惊掉了一地的下巴。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想过,自己最抢手的画作竟是以鬼月为名画的大明版《怪物猎人》系列,被无数粉丝誉为“最实用神作”……作画之余,关坤瑜还客串了一把搅乱大明的幕后黑手,给皇家、士绅和平民立了分蛋糕的新规矩。
  • 挥剑盛唐

    挥剑盛唐

    跟富人讲道德如同跟穷人讲面子,痴心妄想,富人的面子重于道德,穷人的道德重于面子,他们的区别源自阶级,即特权。消除特权如同黄金的纯度只能无限接近,所以佛家的众生平等给了人们一丝曙光。打破如此道德,颠覆古老传统,建立新的秩序,将是他的使命—李白,他生活在盛世,在他的内心整个大唐就是为他施展宏图大志所准备的,就像孟子所说的“夫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这样纵横天下当仁不让的王霸气度,是盛唐时代锻造出来的性格,是时代精神的象征。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盛世下的黑暗,富人中的贫民,把不公衬托的淋漓尽致,对现实的不满、失望,表现在行动上成了狂傲不羁,个性张扬,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自此字典中出现了积极浪漫这个成语。
热门推荐
  • 国朝宋学渊源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用我生命换你繁华

    用我生命换你繁华

    他们原来很是相爱,但……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幅美丽的画卷,他们的一系列行动打击了鹿晗的心……但……
  • 和校草在一起的时光

    和校草在一起的时光

    当她到学校时,发现校卡放在家里忘记带了,这时的她想到了翻院墙进入校园的办法,她想也没多想就来到了校园的围墙边。当她翻到院墙一半时,她看到了不远处的大树下正在偷偷抽着烟卷的男学生正在看着她裙底的春光,从此以后他们见面就吵的没法停住,后来吵着吵着就同居了。
  • 帝国:罗尔斯塔战纪

    帝国:罗尔斯塔战纪

    25000年前人类的祖先出现,经过数千年的进化,人类已成为了地球上生物链中的顶级生物。但是,这却并没有改变人类的贪婪与自私。自有文明记载以来,人类互相残杀,发动战争。宗教、土地、资源、种族、甚至女人,为此发生了无数次的战争,从欧洲罗马时期企图征服世界,华夏九州秦国灭六国一同天下,到英法百年战争,华夏九州的内乱层出不穷,以至于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类从未停止过屠杀同胞。而这次就来讲讲以人类为主体民族的罗塞维亚与奥古斯坦在星历第六纪元1240年在罗尔斯塔发生的超级战争的故事。
  • 外国民商经济法选粹

    外国民商经济法选粹

    本书涉及外国民事、商事、经济、行政、劳动及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以及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德、法、意等20多个国家的30个方面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
  • 转世重生蜕变成仙

    转世重生蜕变成仙

    我去~重生就重生吧,还穿越了,这还不够,竟然成仙了!成就成吧,还受人排挤,不过喵,还有美男,我就勉强心安理得的笑纳了!
  • 雪落荒城

    雪落荒城

    行路上总有一些陪伴的人,情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总敌不过时间的磨洗。追求仙术的巅峰,又会惹来多少的眼红,多少的勾心斗角。然而,看破这一切的能者,又会做出如何的抉择。
  • 凤女重生 缘来是你

    凤女重生 缘来是你

    公孙煜凌厉的掌风袭来,慕容千帆顺势将苏云裳丢了出去,苏云裳柔弱的身子生生的接下那一记掌风,整个身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栽到悬崖边上,嘴角的鲜血如喷涌的泉水洒落一地,依稀可见血红一片。看着慕容千帆邪恶的嘴里叼着一根草,肆意中说不出的悠闲自在。苏云裳绝望的泪水落下,酸涩感让心脏跟着抽痛,这就是自己一直深爱的慕容千帆?苏云裳强撑着站起身,脸上尽是凄楚的笑意,“慕容云帆,他日,我若活着,定要将你碎尸万段。”一个转身,万劫不复!慕容千帆忽然觉得自己的心有些空了……
  • 荒村凶灵

    荒村凶灵

    【谨以此文纪念林正英先生,许冠英先生】常年被排挤在西王村之外的冯源,因为外婆的蹊跷去世而得知自己是驱魔龙族后裔的身份。为了追寻外婆的死因,他斗阴邪煞气、斗恶鬼、斗僵尸......开启一道不为人知的除魔卫道之旅......ps:本书会不定时爆更,欢迎各位书友收藏,不日即可养肥,认宰、认评!有钱得砸个赏钱,没钱的给一笑捧个人场!一笑会将更加玄乎得故事奉献给书友!多谢!荒村叽歪群:484537038凌空一笑本尊企鹅号:416892854
  • 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大外科卷):眼科病

    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大外科卷):眼科病

    本书扼要地介绍了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