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800000020

第20章 《金瓶梅》助动词研究(3)

此类格式中,“能”前可被副词“终”“虽”“皆”“却”“也”“尤”“亦”等修饰,共9例,例如:

(1)小人哥哥的冤仇,难道终不能报便罢了?(第九回,第228页)

(2)我虽不能是杨家正头香主。(第七回,第194页)

(3)君臣、父子、夫妇、昆弟之间,皆不能免。(第十八回,第399页)

(4)要思想别的事,却不能勾。(第二十一回,第456页)

(5)急切要见他,也不能勾。(第三十七回,第759页)

(6)区区爱念,尤所不能忘者矣。(第四十八回,第941页)

(7)穷通寿夭,自有个定数,虽圣人亦不能强。(第六十四回,第1294页)

例(1)、(6)“能”表示主观上没有某种能力,例(2)、(3)“能”表示在某一客观环境及情理制约下,不能够出现某种情况。例(7)“能”表示主观上不能做某事,例(4)“能”出现在假设条件句中,例(5)“能”出现在假设结果句中。

6.[NP]+能

和“可”的用法一样,这种句式是“[NP]+能+[VP]”的变式,在书中用得不多,共4例,都出现在否定句中,例如:

(1)蔡御史看见,欲进不能,欲退不舍。(第四十九回,第966页)

例(1)“不能” 后省略了“进”。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对“能”的助动词用法概括如下:1.“能”后通常跟动词或动词性成分,组成“[NP]+能+[VP]”句式。2.“能”前可被“不”“未”“甫”“莫”等否定词修饰;也受“终”“虽”“皆”“却”“也”“尤”“亦”等副词修饰,这也是助动词区别于副词的重要标志之一;还能与疑问词“怎”“岂”“焉”结合,在反问句中表示加强客观或假设条件及客观事理的许可态度。3.与后面的动词性成分之间有时会有介宾短语等成分来修饰,如“怎能勾与人争气。”4.少见“不能不”及“能不”的否定句式,也未见其他的双重否定形式,这和“可”的助动词用法有异。5.能单独作谓语,出现在“[NP]+能”句式中。

【得】

“得” 在《金瓶梅》中出现了1630例 ,其中“得”助动词用法411例,占“得”总用法的25.21%。得“在现代汉语中有de和dei两个读音,意义用法也不同”,“读de表示可能。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于肯定的场合,但更多的是像‘不得’那样做否定用,如‘不得相让’。”“读dei的时候,表示‘必要’(命令)或‘必然’。恐怕是从‘可能’的意义派生的。‘不得’有表示‘禁止’的用法。”《金瓶梅》中助动词“得”的语义大体表示应该、必须、估计必然如此、能够、可以、心里愿意、宁愿、宁肯等。当表示情理上、事实上或意志上的需要时,解释为“应该”“必须”,比如“这件事得你来做”,它不能单独用来回来问题。

1.[NP]+得+[VP]

句式中“NP”一般省略,后面宾语提前,“NP”可由代词、句子等来充当,“VP”可由动词、动词短语或句子来承担。“得”也能单独作谓语,即出现“[NP]﹢得”式,通常用于回答问题,也有承前省略的,表达客观环境的许可与否,“能够、会”义,例如:

(1)入得门来,便把毡笠儿除将下来。(第二回,第94页)

(2)那里按纳得住?(第二回,第95页)

(3)怎得冤家离眼睛。(第二回,第98页)

(4)王婆哈哈笑道:“我好交大官人得知了罢。”(第二回,第105页)

例(1)“入”前置,正常语序是“得入门来”,根据上下语境,“NP”是“武松”被省略了。例(3)“NP”是代词“怎”,例(4)“NP”是句子“我好交大官人”。例(2)“VP”是动词“住”,例(1)“VP”实际上是动词短语“入门来”,例(3)、(4)“VP”分别由句子“冤家离眼睛”“ 知了罢”来承担。

2.[NP]+Adv+得+VP

“得”前能被副词“却、也、亦”等修饰,共32例,占“得”助动词总用法的7.79%,其中“也得”最多,有27例,“却得”3例,“亦得”2例,例如:

(1)他也心安。我也得托了。(第二十回,第444页)

(2)随姐姐拣衫儿也得,裙儿也得,咱两个一事包了。(第三十五回,第718页)

(3)虽然未入巫山梦,却得时逢洛水神。(第五十五回,第1089页)

(4)一双两好,令郎亦得谐秦晋之配。(第一百回,第2085页)

此中的NP可由代词、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等来充当,如例(1)代词“我”,例(2)、(4)是名词“裙儿”“令郎”。“VP”用法同“[NP]+得+[VP]”同,不再累述,此种句式,笔者认为也可以看做是“[NP]+得+[VP]”的变式,Adv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能”表示能够、可以、会或心里愿意等义。

3.[NP]+得+介宾结构+VP

这种句式中,助动词“得”与介词“以”加宾语构成的介宾短语组成对“VP”的修饰或限制,仅2例。如下:

(1)如此,则敛散便民之法得以施行。(第四十八回,第953页)

(2)庶凶顽知警,良善得以安生,而死者不为含冤矣。(第九十二回,第1936页)

例(1)中“得”后的介宾短语宾语被省略,仅出现介词“以”,省略宾语“敛散便民之法”。此时,“得”后的介词“以”字词性较以前已进一步虚化,以语素的身份与“得”构成双音节复合词“得以”,表示“能够、可以”义,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4.[NP]+Neg+得+[VP]

此类“得”表示主观环境,某事不能够或不会发生或达到应有的结果,或主观意愿上,心里不愿意,觉得不应该出现的结果,有时含有命令语气,Neg由“不”“未”“毋”“没”“勿”充当。这种用法共312例,占“得”助动词总用法的75.91%。其中“不得”的299例,“未得”的3例,“毋得”2例, “没得”6例,“勿得”2例。它们都以否定形式表达在某一客观环境或主观心理作用下,使某种情况不能够或不会出现,例如:

(1)如今县里现出着五十两赏钱要拿他,白拿不得。(第一回,第71页)

(2)已知凤翁荣选,未得躬贺。(第五十一回,第1015页)

(3)即与我擒来,毋得迟滞!(第六十二回,第1247页)

(4)丢下了这个小厮,没得过日子。(第二回,第109页)

(5)现获赃证明白,勿得推调。(第二十六回,第545页)

5.[NP]+得+Neg+VP

这一句式“Neg”均出现在“得”之后,在《金瓶梅》中仅存1例,在感叹句式中实表疑问。由此构成的“得无VP” 整体结构表示一种有待确定的测度,对提出问题事先已经估计到了,只是仍然需要对方的确证,如下:

(1)独自一身,忧愁思虑,何得无病!(第十七回,第377页)

6.[NP]+岂+可+得+[VP]

助动词“得”能和疑问副词“岂”以及助动词“可”一起组合,在反问句中表达否定义,有1例。如下:

(1)而欲其内人不生他意,岂可得乎?(第14回,第321页)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对“得”的助动词用法概括如下:1.“得+VP”是常见句式,“VP”可以是动词、动词短语或一个句子。2.能被否定词“不”修饰,并且还是助动词“得”的主要用法。3.文中未出现“不得不”的双重否定句式。4.“[NP]+得+介宾结构+VP”是个特殊句式,虽出现数目较少,但是是得虚化的重要途径,“得以”到现在还常用。5.能与疑问副词“岂”以及助动词“可”连用,当然还可以与其他助动词连用,诸如“须”“当”等,在下面组合形式一节中会详述。

【足】

刘利在《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一书中,将“足”归入可能类助动词,笔者比较赞同。“足”在《金瓶梅》中出现了109例 ,其中“足”助动词用法48例,占“足”总用法的44.04%。

《说文解字》:“足,人之足也。”这是其本义,《金瓶梅》中也有用到本义的,如“于是手舞足蹈说道”。后来发展出形容词用法,表示“足够”“充足”之义,助动词的用法最早的是从春秋开始出现,如:“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因为“足”的助动词用法既有“可能”义,也有“值得”义,在此,我们一并讨论,下不赘述。

1.[NP]+足+[VP]

助动词“足”用于这一句式的最多,表示动作主体可以、能够实施“VP”的动作行为,有22例,例如:

(1)只一半足矣,何消用得许多!(第十四回,第317页)

(2)天仙机上系香罗,千里姻缘竟足多。(第九十七回,第2028页)

(3)肯结秦晋之缘,足称平生之愿。(第十七回,第379页)

(4)足见为我之深且厚也。(第六十七回,第1046页)

“NP”或是名词,如例(1)中的“一半”、例(2)中的“千里姻缘”,例(2)中助动词“足”前还受副词“竟”修饰;或是偏正短语,如例(2)中的“结秦晋之缘”;或也可以省略,如例(3)中没有出现“NP”。“VP”由动词、形容词及动词性短语充当。

2.[NP]+Neg+足+[VP]

否定句式表示动作主体不可以、不能够或不值得实施“VP”的动作行为,有17例。此中,“Neg”只能由“不”来充当,例如:

(1)小人死不足惜。(第十回,第239页)

(2)而前日有此郁结不足之病?(第十七回,第377页)

(3)喜怒有常,主下人不足。(第四十六回,第915页)

(4)学生生一豚犬,不足为贺。(第三十一回,第649页)

例(1)、(2)、(3)中“足”是可能类助动词,表示能够、可以。例(4)是值得类助动词,表示值得义。

3.[NP]+何+足+VP

助动词“足”与疑问代词“何”结合,在反问句中表达否定义,此种“足”属于值得类助动词,有4例,如下:

(1)蓬莱阆苑何足羡!(第二十七回,第570页)

(2)人生感意气,黄金何足论。(第三十六回,第741页)

(3)些小敬意,何足挂怀。(第五十五回,第1088页)

(4)逆贼深诛何足道,奈何二圣远蒙尘。(第七十回,第1436页)

4.[NP]+[Neg]+足+以+VP

在这一句式中,“足以”前的“NP”和后面的“VP”也很丰富多样,有5例,如下:

(1)足以励人心而孚公议,无容臣等再喙。(第七十回,第1424页)

(2)你今又替他挣了这个前程,足以荣身勾了。(第九十八回,第2036页)

(3)虽擢发不足以数京等之罪也。(第十七回,第373页)

和“可以”一样,“足以”的连用已经虚化为双音节助动词,“以”在此已经没有了介词的语法功能,和“足”构成双音节的助动词,表示具备做某事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足够、能够”,以此共同来修饰或限制其后的主要谓语。“Neg”只出现“不”,组成“不足以”形式。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对“足”的助动词用法概括如下:1.“[NP]+足+[VP]” 中“足”的助动词用法最常见。2.被否定词“不”修饰是常态。3.助动词“足”与疑问代词“何”结合,在反问句中表达否定义,此种“足”属于值得类助动词。4.“足”在明末时期没有出现双重否定句式。5.能与助动词“可以”连用,组成“足可以”。

【克】

“克” 在《金瓶梅》中出现了35例 ,其中“克”助动词用法14例,占“克”总用法的40.00%。“克”,毛传:“克,能也。”故是“能够”义,作为助动词很早就有,表示事态的可能性,《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至近代,则有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所余尚二百余叶,未知如何始克告竣?”

“克”表示主观上的一种能力判断在《金瓶梅》中用法比较多,说明了主观上认为有没有能力能够完成某项行为动作。

其具体用法如下:

1.[NP]+克+VP共6例,例如:

(1)御众慈祥,克全妇道。(第三回,第1277页)

(2)配我西君,克谐伉俪。(第六十五回,第1311页)

(3)李知县吏事克勤。(第七十六回,第1585页)

例(1)、(2)是“克1”,例(3)是“克2”。

2.[NP]+Neg+克+[VP]仅2例,占14.29%,如下:

(1)亦作身旺论,不克当自焚。(第十二回,第286页)

(2)驱兵以捣中坚,靡攻不克。(第七十七回,第1633页)

例(1)是“克1”,例(2)是“克2”。

3.[NP]+何以+克+VP此用法6例,例如:

(1)又叨盛筵并许多酒器,何以克当?(第四十九回,第963页)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对“克”的助动词用法概括如下:1.和其他助动词一样,“克+VP”后通常接动词或动词性成分,“NP”用法与其他可能类助动词同。2.不常被否定词“不”修饰。3.助动词“克”同疑问词“何以”结合,在反问句中表达否定义,此种“克”后一般跟助动词“当”,属同义复用并列结构。4.“克”在明末时期没有出现双重否定句式。

【堪】

先秦时便有“堪”的助动词用法,文本中共有43例,都为助动词用法,其中,可能类助动词27例,“能够”义;值得类助动词16例,“值得”义。下表是它的使用情况表:义项词义义素构成数目比例堪1能够【十客观条件】【+能够】2762.79%堪2值得【十主观判断】【+值得】1637.21%

其具体用法如下:

1.[NP]+堪+VP

(1)遗踪堪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第六十五回,第1324页)

(2)几日碧桃花下卧,牡丹开处总堪怜。(第一回,第62页)

(3)双雀影,堪比雪衣娘。(第七十七回,第1614页)

共有22例,是基本用法。例(1)、(2)是“堪2”,分别表示遗踪值得入时人的眼及此景偶得让人生羡。例(3)是“堪1”,表示雪衣娘能够和双雀影相比。此类句式,“堪”还可前加副词,与“可”用法一致,如例(1)加了副词“犹”。“NP”及“VP”的符合成分也和其他助动词保持一致,在此不赘述。

2.[NP]+Neg+堪+VP

此类 “堪”表示主客观上就是否事件或动作能够或值得完成作出表态,这种用法6例,占“堪”助动词的13.95%。它们都以否定形式表达在某一情况下,不能够值得出现某种情况,例如:

(1)眼意心期未即休,不堪拈弄玉搔头。(第十四回,第314页)

(2)只有一件不堪处,半是成人半败人。(第七回,第183页)

3.[NP]+总/最/那/才/犹+堪+VP

“堪”前能被程度副词“总”“最”“才”“犹”及疑问代词“那”“何”等修饰,共10例,例如:

(1)几日碧桃花下卧,牡丹开处总堪怜。(第一回,第62页)

(2)温紧香干口赛莲,能柔能软最堪怜。(第四回,第143页)

(3)毕竟难逃天下眼,那堪激浊与扬清。(第七十六回,第1599页)

(4)经济可观,才堪司牧。(第七十七回,第1632页)

(5)朱户无声,此景犹堪羡。(第二十七回,第570页)

(6)若是如此,公道何堪!(第九十二回,第1931页)

4.[NP]+堪可+VP

“堪”能与助动词“可”组合成词,表示“能够”,加强语气,共5例,例如:

(1)又住着宅内房儿,堪可与他。(第一回,第79页)

(2)那里无人,堪可一会。(第二十二回,第478页)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对“堪”助动词的用法概括如下:1.“堪”有肯否两种句式,但没有“不堪不”“堪不”“堪不堪”这样的句式,后跟动词或体词性宾语,VP通常无法省略。2.前能被程度副词“总”“最”“才”“犹”及疑问代词“那”“何”等修饰。3.“[NP]+Neg+堪+VP”句式中,“Neg”只能由“不”来充当。

(二)许可类

《金瓶梅》中出现的许可类助动词有“耐、禁、可、能、容”等,有些将其归入可能类下,其中,“容”现194例,其许可类助动词用法42例,占21.65%,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耐”、“禁”。

【耐】

“耐” 在《金瓶梅》中出现了72例 ,其中“耐”助动词用法39例,占“耐”总用法的54.17%。助动词“耐”的语义大体表示能够、可以、应当、应该。原义“胜任”,在早先的用法是放在名词或形容词前,《金瓶梅》中出现助动词用法,通常表容忍、许可,也表愿意、宁愿,有“无奈”义在其中。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NP]+[Neg]+耐+VP。这一类中的“NP”和“VP”同样可以由不同的词或短语充当,例如:

(1)受尽无限凄凉,耐尽无端懊恼。(第一回,第56页)

(2)你也耐烦,丢着罢。(第一回,第68页)

(3)那个春梅,又不是十分耐烦的。(第十一回,第250页)

(4)你是城楼上雀儿──好耐惊耐怕的虫蚁儿!(第二十四回,第509页)

(5)我最忍耐,他便打我四百顿。(第三回,第118页)

(6)你这蜜褐色挑绣裙子不耐污。(第四十回,第810页)

此类“耐”表示对客观事理结果的许可态度,但含有不得已而为之之意。和助动词“可、能”等一样,助动词“耐”前的“NP”或是代词,如例(2)的“你”;或由名词性短语及各类作用相当于名词的词和短语来承担,如例(4)“城楼上雀儿”,在此不赘述。后面的“VP”可以是动词,如例(4)的“惊”“怕”;可以是形容词,如例(2)的“烦”;还可以是动词性短语及各类作用相当于动词的词和短语,如例(1)的“尽无端懊恼”。值得一提的是,“VP”有时也可以承前省略,如例(5),是因为前面已经有“耐”要辅助的谓语动作“耐五件事”出现。“Neg+耐+VP”格式用法有23例,占58.97%。

2.[NP]+耐+[NP]+Neg+VP

(1)等了半日不见来,耐心不过。(第五十四回,第1070页)

同类推荐
  • 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五千年前,炎帝神农氏率蚩尤、少昊、祝融等部落,向涿鹿的黄帝轩辕进攻。势如破竹,直逼涿鹿城下。形势危急,黄帝命应龙率猛兽埋伏于沙砾沟,重创九黎。黄帝公主素女与大鸿偶然发现炎帝在荆棘坳的粮库并放火焚毁。炎帝闻讯,即刻封锁消息,并下令立刻强攻涿鹿。黄帝将计就计,反攻阪泉大营。炎帝大败,只得逃向矾山蚩尤大营。黄帝于是将炎帝包围。此时,北方荤粥也来进攻涿鹿。于是新的大战再次爆发……
  • 神穿

    神穿

    一个胸怀侠义的青年,一个在现实中不得志的青年,一个想要干一番宏图伟业的青年,他新的人生,从历史中开始……
  • 卧龙出山

    卧龙出山

    刘桂原来只是浙江一个到处找零时工打的屌丝,居然成了游族网络公司导演的死党,凭借着自己的关系,一路高升,短短几个月便接替了副导演的职位。就在刘桂兴冲冲的去领自己第一个月的天价工资——5万元时,以前的鸿运却好像用完了似的,连花花草草都和他过不去,直接被大自然给甩进了湖里,虽然抢救成功了,但是当他醒来的时候,却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诸葛亮。一个下午的功夫便被抓紧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另一端,诸葛亮看着自己家的草屋,满是疑惑,自己可是城里人,怎么来到乡下了?一端是奇门遁甲的全才接替了屌丝刘桂的位置。另一端是废材接受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的宿体。而三顾茅庐就要开始了,诸葛亮该怎么逃脱?
  • 华夏八千年

    华夏八千年

    他从蒙元统治下解救华夏,他引领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他开创了人类星际文明,他创造了华夏八千年体内文明与科技文明共同发展的传奇时代!
  • 历史就这四张脸:千朝万代,就这四张脸皮

    历史就这四张脸:千朝万代,就这四张脸皮

    知名通俗历史作家罗杰从战争篇、帝王篇、暗杀篇、悬案篇四个方面,以探索发现手法解读从远古到民国鲜为人知,又悬念丛生的战争密码、帝王旧事、暗杀玄机和史案真相,解读历史的这四张脸皮。
热门推荐
  • 呆妻驯夫

    呆妻驯夫

    本来是想嫁给哥哥,却把弟弟给睡了,她该怎么办?弟弟死乞白赖地要她负责,一哭二闹三上吊,各种相逼,她该怎么办?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孩子,比她小了4岁,她要嫁给了他,是给他当娘,还是给他当娘子?虽然弟弟才华横溢,琴棋书画,刀枪棍棒,柴米油盐,样样精通,但是……唯独不会滚床单!她一个黄花大闺女,竟然要担负起对他的性启蒙工作,她……她也不是很清楚好吗?
  • 历史的魔咒

    历史的魔咒

    该书是一本通俗历史书籍,罗列了我国历史上相对统一的几个封建王朝,自秦始,上册为秦、汉、隋、唐,下册为宋、元、明、清。详细介绍了这几个朝代的兴亡更替,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重点介绍了开国之君与亡国之主,并试图挖掘一个朝代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 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民法文化与中国民法法典化

    传统文化中的集体精神观念阻碍了现代个人权利的生张,家国本位的思想观念和儒家文化的盛行扼杀了作为民事主体的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意识。
  • 捉鬼新娘:首席欺上瘾

    捉鬼新娘:首席欺上瘾

    为了找到他,她策划了一起闹鬼事件,不想因此引出一片腥风血雨。她借故留了他身侧,捉鬼之余更是寸步不离。某女:我只是担心你的安危……某男唇角带着邪魅的笑:女人,快来暖床!
  • 青梅竹马:萌妻不要跑

    青梅竹马:萌妻不要跑

    遭人算计,惹上无良总裁。“小时候就有婚约,还是自己承诺长大后要嫁给他的,那为什么我没有一点印象?”某丫挠头道。“嫁给我,我便宠你一生一世,可好?”某无良总裁满脸笑意认真道,“喂,有木有搞错啊!我不认识你,不要乱发情好不?”尹诺翻翻白眼无奈道。“没关系,我认识你就好!”“……”“喂!你还能在无耻点吗?”尹诺挑眉道,“能啊!你做多少我吃多少!”某无良总裁邪笑道。“……”她突然失踪,他寻找一无所获,几乎崩溃。再次见到她时他欣喜若狂,一脸笑意走近她。可得知没有良心的小东西忘记他时,他再无笑意,一怒之下不管某人同不同意,冰着脸把某人扛回了家。
  • 谈婚斗爱:听说爱情在隔壁

    谈婚斗爱:听说爱情在隔壁

    一部清新御姐与温雅男教授的爱情邻里剧,她随性张扬,敢爱敢恨,心中却潜藏着多年情伤。他温文尔雅,深沉专情,愿为她修复受伤的爱情。订婚的日子,也是背叛的日子,多么讽刺。她认定要情定一生的人,身后却站着相交多年的情人。她两个耳光打掉了这一段情缘。然后,逃之夭夭。八年之后,一切是否能够重新来过?乔楚肯定地回答:“不能。”温雅而神秘的男邻居,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为何却总是有令人迷惑的身份?宿醉醒来,她却躺在邻居的床上,床边坐着温润有礼的男邻居,斜撑着下巴,深情凝视她,一脸无辜。他说:“你昨晚已经答应嫁给我,现在你看着办吧!”乔楚无言,满头黑线,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 重生在大明

    重生在大明

    王兰被家暴后穿越到明朝,好在福气不浅投了个好胎。可是,为嘛古代女人要缠足女红三从四德?不行!我要反抗,王兰如是想着……一方神秘道士的留书令自己如愿以偿。游历名山大川?很好。不得养于深闺?不错。十五岁方能消难?哎呀,我喜欢!这是一本伪大家闺秀闯江湖的故事,希望大家多多捧场,谢谢!
  • 玄帝天下

    玄帝天下

    天玄大陆一共有5个大陆,分别是东大陆、西大陆、南大陆、北大陆和强者如云中大陆。千年之前,因为一部逆天功法,一代玄尊因此陨落,千年之后玄尊重生,带上逆天功法和逆天运气。且看主角翻云覆雨,达到最强玄帝。(请喜欢的朋友们持续关注,动动手指加个收藏吧)
  • 极品小子闯异界

    极品小子闯异界

    21世纪小小烟民投入了穿越异界的大军中……魔法?抽了红塔山,什么魔法不能用!斗气?抽了白将军,什么斗气不牛叉!金币?这是累赘,一根香烟卖几十万金币!擦亮双眼,看看地球上的烟民在异界如何混的风生水起,快活逍遥!
  • 强势缠绵:总裁的心尖前妻

    强势缠绵:总裁的心尖前妻

    三年前,被自己的老公设计陷害,秦汐才明白,她和沈顾言之间没有爱情,只有利用。当一切真相大白时,秦汐仓皇而逃,拼命工作,只为麻痹自己。三年后,沈顾言又费劲心思,想把她找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