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2300000025

第25章 钟灵毓秀,形神兼备(1)

——汉字中的审美情趣

汉字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它凝聚着古人智慧的灵光,也凝聚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汉字,我们可以感悟到古人的审美情趣。

头戴羽饰的舞者——“美”字趣释

美的享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体验到,但如果有人问“美是什么”,或许很多人无法回答。美是什么?这是美学中一个最古老而且至今还没有圆满答案的问题。正如歌德所说:“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它总是躲避这被定义所掌握。”古人是如何创造“美”字的呢?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美”字,像一个头戴羽毛的人在手舞足蹈。在原始社会,先民在祭祀、庆功等场合,常常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跳起欢乐的舞蹈。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这就是甲骨文和早期金文“美”字的来历。因此,“美”字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束漂亮好看,引申指人的容貌、声色、才德或品格很好,同时还可用来指食物味道的甘美。

关于“美”字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即“羊大为美”,《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古人认为羊越大,其肉的味道就越可口,“美”字由“羊”、“大”两字会意而成,本义是美味。也有人认为羊越大,身体就越美观,即“美”。

戴帽子的太太——“每”字趣释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通常我们只知道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其实,鲁迅先生在文字学方面也颇有研究,例如,关于“每”字,鲁迅先生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每”字是“戴帽子的太太”。

甲骨文的“每”字,像一个敛手腹前跪坐地上的女子,她的头上戴着花翎锦羽一类的装饰。女人头戴羽翎,在古人眼中就是一种美的象征,所以“每”字的本义是指妇女之美。“每”和“美”字的构造方法相近,表达的意义也相近,后来“美”行而“每”废。“每”字被借用来作虚词,表示“往往”、“时常”、“每次”、“逐一”等义,它的本义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许慎则有不同的解释。《说文解字·屮部》:“每,草盛上出也。从屮,母声。”许慎认为“每”是一个形声字。现代学者安子介先生持有相同的观点,不过他在许慎的基础上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每”字下面的“母”喻指土地,即人们常说的母亲大地,上部指草,上下两部分会意为“各种植物能茂盛生长”,含义是“所有的母亲都对她的每一个孩子予以相同的关怀”。

文身的人——“文”字趣释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有个叫史进的,绰号“九文龙”,因他的胸、背、手臂上文了九条翻云覆雨的龙,故此得名。史进身上的图案是用针在皮肤上刺出花纹后加以染色的,叫做“文身”。

文身的习惯起源于原始时代,那时,原始部落的成员往往在身上文出本部族的图腾标志,有些民族在进入阶级社会后,还用文身的办法表示等级身份。古人便是根据这种风俗习惯创造了“文”字。

“文”字这个字是用象形的方法造出来的,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均像一个张开双臂、叉开双腿的人,并且胸膛上还刺着花纹。“文”字的本义即“文身”。

后来,“文”字又不断引申出其他的含义。例如,“文”字与花纹有关,花纹是有纹理的,所以,“文”字被用来表示文章的“文”,又因为花纹是赏心悦目的,于是就引申出了文采的“文”,因为文字文辞或文章都承载着一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内涵,所以,“文”又指文明和文化。

周恩来妙语解字——“卐”字趣释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东欧的一批外宾。席间,宾客们对色、香、味俱佳的中国菜肴大为赞赏,宾主之间气氛融洽。

这时,服务员端来一道很考究的汤。汤里的冬笋被刻成传统的民族图案“卐”字形,可是汤里的冬笋片一翻身,“卐”字形却变成了希特勒使用的法西斯标志。外宾发现后大吃一惊,于是当即向周恩来请教:“为什么这道菜里有法西斯标志?”

周恩来总理随即向客人解释说:“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是我们中国的‘卐’字图案,象征着‘吉祥万德、福寿绵长’。这是对客人们的良好祝愿。”接着周总理又风趣地对客人们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宾主一时皆大欢喜。

“卐”是古印度和中国的一种符咒或护符的标志,被用作太阳和火的象征。梵文本读“室利蹉”,它有吉祥万德之所集的意思。在汉语典籍中,“卐”最早见于佛教经典。“卐”本是佛家始祖如来佛胸前的一种吉祥花纹,因而称为“佛心”。在佛教菩萨的胸脯上常可见到。“卐”是最古老的“方”字,表示世界的四方。大约从公元700年开始,它的意思变为“万”,象征无限。“卐”本来不是字,唐武则天下令把这种符号正式作为汉字,读为“万”音,并取“吉祥万德”的意思。自此“卐”字就像双喜字一样,备受人们青睐。

刘墉测字——“休”字趣释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古时候,田间劳动非常辛苦,能够自由自在地背靠大树休息一下,对于古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了。古人正是出于这种生活体验创造了“休”字。

《说文解字·人部》:“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从古至今,“休”字像一个人背靠大树乘凉歇息的样子,其本义即为歇息。例如,“休养生息”,“休养”是休息调养的意思,“生息”是人口繁殖的意思,此成语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休”由“休息”之义可以引申出“停止”的意思,例如“喋喋不休”、“休学”等词。

紧张工作后休息一下,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因此,“休”字又有“美好”、“吉利”、“喜乐”等义。例如“休戚相关”,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

关于“休”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刘墉被派到南京主持破获“一枝花”的“谋逆造反”大案。为了办案方便,他乔装成一个算命先生,在市井中给人测字算卦。一天,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找他测字。刘墉对他有一定了解,他是“一枝花”集团中的一员干将,武艺高强,虽入迷途,但他心地善良,刘墉很想让他迷途知返。这青年随手写了一个“休”字,递给刘墉道:“请先生测测我的生平。”刘墉郑重其事地说:“按这个‘休’字来看,其意吉凶参半。‘休’乃一人依木之象,草木属阴,看来先生幼年早孤,你家中只有老母与你相依为命,可是否?”青年不禁一惊,钦佩地点了点头。刘墉接着说:“木乃东方青龙之象,一人依木原是开发之象,只是木属阴,属静,令堂贞静贤惠,只是口齿不便利。”青年听罢,想到自己聋哑的母亲为了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不禁潸然泪下:“先生说得都对,请继续说。”“请莫怪我直言,这‘休’字不成‘体’,恐怕你小时候不成体统,是个浪荡儿。但‘休’有‘止’的意思。何时而止?‘休’可拆十八成人。十八岁以后,你才立志改过,浪子回头。可惜此时令堂人已就木了。”那个青年此时已是泪流满面。刘墉看他如此,说:“你不必难过,将来必有后福,可报先慈于地下。”

“何以见得?”青年问。

刘墉把纸递过去道:“请看纸的背面。”青年把写着字的纸翻过来,横着端详,竟然是一个“兵”字。刘墉说:“‘兵’字原是立人之象,你既不在行伍,则是个谙熟兵刃的好汉,必定身有武功。你再看:这‘兵’字实系横倒之‘木’,人卧倒木之上,虽树倒,而先生自可无恙。后半生的事业恐在其中了。”

后来,青年投降了朝廷,在刘墉手下办差,成为一名得力干将。

一个“有”字乾坤转——“有”字趣释

什么是“有”?“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能像象形字那样用具体的形象表示出来。古人是怎么表示“有”字的呢?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物质产品匮乏,先民们茹毛饮血,动物的肉是先民们最主要的食物,手中有块肉就能解决温饱,有肉就是“有”。

古文字的“有”字,从又从肉(月),像人手持肉块之形,表示“持有”之义。“有”的本义指“占有”、“取得”,与“无”相对,引申为“存在”之义。

许慎对“有”字作了不同的解释。《说文解字·有部》:“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声。”许慎认为“有”为形声字。所谓“不宜有”是不该有而有之的意思,即不该有月食却出现了月食。

在山西、陕西及浙江等地流行着这样一种习俗。春节时,将红纸剪成菱形,并在上面写上由一个正“有”字和一个倒“有”字组成的符号,俗称“倒有有”,当地人将这种符号写好后贴在水缸或粮囤上,取“一年四季常常有”的意思。

关于“有”字有这样一个故事:“杨乃武与小白菜”之案是清代四大冤案之一,曾经震惊全国。鲜为人知的是,诉状中改动一个“有”字影响了整个案件的走向。

杨乃武是余杭(今杭州)人,为人正直,文笔犀利,好打抱不平,得罪了余杭知县刘锡彤、杭州知府陈鲁和其他劣绅恶棍,因而被诬为与小白菜通奸,谋妻杀夫,沉冤长达三年之久。

杨乃武之姐杨淑英、杨乃武之续妻詹彩凤到京城上告都察院时,从运河坐船经过扬州乃武世交李耿堂老先生处,李老看了杨乃武在狱中所写的诉状,其中有“江南无日月,神州无青天”一句话,李老认为第二个“无”字用得欠妥,这样触及官场太大,反而于事不利。他提笔改成“江南无日月,神州有青天”。也正是这一字之差,杨乃武的诉状唤起了有关官吏心中的正义感,从而使其打赢了官司。

华佗再见——“见”和“现”趣释

据说,有一位青年,英语学得很好,单位领导就叫他陪同外宾,兼做翻译。在参观访问时,他对答如流,受到外宾的赞赏。有一次,他陪同外宾来到一家医院,仰面看见门额上挂着一匾,上面黑底金字,写着“华佗再见”。一位外宾问这位青年:“请问,这块匾上的字是什么意思?”

他说:“再见,华佗!”

外宾感到迷惑不解:“怎么把我们叫‘华佗’呢?这是尊重还是蔑视?”外宾虽有这样的想法,也只好藏在心里,又去参观了。

其实,“华佗再见”的“见”同“现”,是说这家医院的医生医术高明,如同华佗再世。

甲骨文的“见”上边是个横着的眼睛,下边是个朝右跪着的人。造字者描画了人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突出“见”的“看见”的意思。金文“见”继承了甲骨文的造字手法。“见”字发展到小篆后,横“目”转动了一下,便成了竖“目”,其下部仍然是一“人”字。

《说文解字·见部》:“见,视也。从儿,从目。”段玉裁注:“用目之人也,会意。”

“见”的本义是“看见”,由于上古没有“现”字,因而“现”字的意义“显露、表现、现成”等全由“见”兼起来。不过当“见”作“现”时,其读音不是jiàn,而是读xiàn。“现”是后起字,因此可说“见”是“现”的古字。

竹竿打狗——“笑”字趣释

现代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笑是人类与他人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每一个人早在学会说话之前就掌握了这门技巧。那么,“笑”字是怎么产生的呢?

“笑”为会意字。小篆的“笑”字从竹,从夭。李阳冰刊定《说文》“从竹,从夭”,又云“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笑”的本义指“欢笑、乐”,引申为“讥笑、嘲笑”等义。“笑”还用作敬辞,例如“笑纳”。笑,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

同类推荐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中华古代茶酒文化精典

    茶酒文化是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其中的载体,不仅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茶酒的历史,文化,名茶名酒等各方面做了系统的介绍,方便读者学习与参考。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叱咤擎天

    叱咤擎天

    身怀乾坤剑诀的宋天豪灵魂穿越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强者不是靠刻苦修炼上而成的,而是食用了一种名叫圣果的果实。食用圣果后,人类会立刻掌握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例如,食用火系圣果的人可以任意的操控火的力量,而食用了水系圣果的人,就可以任意的操控水的力量。在这样一个完全靠外力成为强者的世界,看宋天豪如何劈荆斩棘,靠着一颗强者之心一步步踏上巅峰之路。
  • 圣皇

    圣皇

    火辣娇媚的魔族公主、风情万种的妖孽女子,众多极品美女围绕在他身边!风云际会,他身陷战争漩涡,各种神秘的势力不断涌现!恐怖的力量,他身怀三界之源,斗魔尊,战妖皇,纵横三界,凭着异常强大的血脉力量,他一次次的在血与火之中迅速成长!
  • 少校夺爱:丫头别跑

    少校夺爱:丫头别跑

    一场酒后乱性,把他们俩紧紧的绑在了一起,第二天某女收拾好东西准备逃离,在逃离之前她来到他的药厂前,放了炸弹。“少爷不好了单小姐,把您的药厂炸了”“什么?那她伤着没”单小依没想到这一逃没想到还成功了。5年之后她协宝归来。他却听到自己的孩子叫别人爹地,他一气之下把她绑回家,在结婚证上刻下了她的名字,“女人,看你这回还敢逃”【本文纯属虚构】
  • 浮生诱谜情

    浮生诱谜情

    我们的初遇是在中学的图书馆。那年,我15岁,他18岁,年少的我们,情窦初开,偷尝禁果。他出国留学,一走了之。我的人生却因此种下苦果,有了无法言说的秘密。五年后,我考上重点医科大学,而他,取得了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一场时装秀让我们再度相遇。爱火重燃,却遭遇现实的重重隔阻。春如旧,人空瘦。我一次次的想要逃离,奈何躲不过命定的相遇。十多年的爱恨纠葛,阴谋沦陷,依然磨灭不了心底那份最初的悸动。在母校校庆晚会上,他作为成功人士应邀上台担任表演嘉宾,面对台下的我,声泪俱下的唱起“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
  • 宇宙未解之谜

    宇宙未解之谜

    仰望苍穹,环顾四野,人们看到的是苍茫辽阔而没有尽头的空间,这个空间被人们定义为“宇宙”。关于宇宙,《淮南子》中有语:“上下天地为宇,古往今来曰宙。”即是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人们置身于“上下天地”中,但是却总是无法真正地看清宇宙的真面目。人们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过程。最早的探索,表现在美丽的神话故事当中。中国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都是描述天地如何形成的故事。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上帝六天创造世界的故事也被世代流传,并且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的开始和起源。随着人类文明智慧的发展,人们开始掌握一些自然的规律并且学会利用这些规律。
  • 重生之文娱时代

    重生之文娱时代

    睡梦之间,方晨来到了一个平行空间的地球。他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小说。他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影视剧。他带来了风靡全球的歌曲。就是他,开创了一个文娱时代。
  • 异界之疯狂科学家

    异界之疯狂科学家

    这是一个才气世界。在这个才气世界里,上天会对有才之人进行赏赐,才华越大,赏赐的也就越多。著书立作、发明创造、商贾经营、治理国家……都是“才华”。只不过,才亦有大小之分。当科学家罗浩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却发现近现代的科技文明,并没有诞生。“科学技术,难道不是最大的才华?”旗袍、热气球、自行车、三轮车……一路发明,一路升官。对于罗浩而言,这只是些小发明而已……(什么,发明核弹?不不不,太暴力了吧,要热爱和平!)———————————————————————————————————————科学家还算正常,也不算特别疯狂,别被书名给骗了!
  • 萌宝至上:男神招架不住

    萌宝至上:男神招架不住

    新书报告,男神大人“老公救我”颜夕情急之下挽住一个人,来充当自己的老公,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谁知,事后却惹到了一只大灰狼。“老婆,你都摸了我,而且还花了我的钱,你得对我负责”某人可怜兮兮的说着...“你....你.....你.....离我远点,早知道当初就不让你帮忙了”白梓阳可怜兮兮的:“老婆你又在嫌弃我....”许我一朝良辰,聘你万丈情深【交流群:465010909】
  • 佛说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面首

    面首

    叶潜原本是朝阳公主的家奴,后来却建功立业成为了威名赫赫的大将军。有一天,这位曾经的家奴又迎娶了他昔日的主人。世人难免猜测其中缘由,总想着他们其实应该早已暗通款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