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68500000016

第16章 道教名人养生之道(1)

庄子:超然自得,气功养生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的宋国蒙邑(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在世时只做过蒙邑的漆园吏,但为时不久即归隐,居穷闾陋巷,过着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他著有《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作之一。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为人达观,很善于摄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先秦时代里,他活到83岁,这在当时来说就要算是十分高寿的了。

那么,庄子是如何养生的呢?他的养生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1.顺应自然

庄子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其中就蕴涵了深刻的摄生道理,即养生要像庖丁解牛那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从而“以无厚入有间”,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庄子强调,养生之要,必须依循自然规律,避开不利于身体的因素。现实中的庄子一生追求自由的生活,“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正如他著名的蝴蝶梦逍遥游一样,在世间名利场上看不到他,而是与弟子一起隐居深山,游山玩水,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庄子认为只要能顺应自然、“依乎天理”,就一定“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心,“可以尽年”。

2.少私寡欲

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首,少私就是不为物累,不要因贪图外物而损害自己。这里的“物”所指范围是广泛的,可用名与利来概括。一个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他就会获得健康而永葆青春。欲不可绝,也不可无。但是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欲望的海洋却浩瀚无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欲望,是危险的。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难以自拔。这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积极地去追求身外之物,它不仅是难以如愿以偿,而且会摧残身心健康。

3.情绪安定

庄子很重视人的思想情志,认为情志安定,无惊忧恐惧情绪,自然不易生病。即使遇到摔跌坠落等意外事故,也不易受重伤或发生生命危险。庄子曾以醉汉撞车而不死为例,说明保持情志安定的必要性。醉汉昏昏沉沉,即使从车上坠落下来,也毫无惊恐情绪,所以伤势并不重。与此相反,如果怀着惊恐急躁情绪坠落,伤势就会严重得多,甚至有生命危险。这是由于前者“神全”而后者神躁不安之故。

4.吐故纳新,气功锻炼

庄子是将气功锻炼纳入养生学范畴的最早学者之一。他在书中列举了许多气功导引案例,如《齐物论》中谈到南郭子綦凭靠几案而坐,仰面朝天缓缓吐气,木然无神,好像精神离开了形体,这是对气功入静的生动描述。《大宗师》篇仲尼与颜回讨论“坐忘”气功时,颜回说:练这种功法,可以产生遗忘肢体,抛开聪明,超脱形象,去除智巧,而和同于大道,达到物我兼忘、逍遥自适的境界。庄子在练功方面,主张像彭祖那样,动静结合,吸入暖气,呼出冷气,将脏的东西呼出来,将新鲜的东西吸进去,仿效熊攀树悬吊,仿效鸟在高空中伸展,进行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锻炼,以增强体质,祛病增寿。庄子对气功导引的论述,促进了后世运动养生学的发展。后汉华佗创立的五禽戏,就可能曾经受到庄子论述的影响。

5.以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生命现象

庄子能以十分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的生死问题,他对人体的生命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解释。对此,它是以人们“吊唁老聃之死”而展开议论的。老聃死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哭丧呢?这是由于他们把生死看得太重,从而情不自禁地对死者哭诉起来。其实,生与死都是很自然的事,生是应时,死是偶然,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人们应当认识到,喜生悲死是违反常理的,只要安于天理和常理,顺应自然的变化,解脱生老病死的苦乐,人们就不会感到哀伤和欢乐了。

庄子对生命现象的看法是唯物主义的,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远远高出了同时代的其他人,这在当时来说,真可谓超凡出众了。

管子:顺四时,节情欲,求平正

管子,名夷吾,字仲,安徽颍上县(颍水之滨)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治齐40年,对齐国的内政、经济、军事进行全面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也蕴涵了丰富的医学养生思想,其中有不少很可能为《黄帝内经》所吸取。

《管子》提出的阴阳五行说,也较多地与人体的脏器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初步的五行脏腑观。与此同时,《管子》还在精气论和阴阳五行说的框架之下,在养生方面提出了不少合理的观点,其医学养生思想有不少内容是与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相一致的。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许多可操作的养生方法。

1.“顺四时,适寒暑”和“时起居,节饮食”

《管子·形势篇》中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认为按时起居,饮食有节,有益于健康长寿;否则,起居无规律,饮食或多或少,则身体衰落,寿命受损。《管子·内业》还有一段关于饮食之道的论述,大意是说,吃不可吃得太饱,否则就会伤害身体;也不可吃得太少,否则就会骨骼干枯而血流不畅;吃得不多不少,才是最合适的。这些都是很实际的养生原则。

2.节情欲

《管子》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精气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精”构成的,人亦是由天地之精相合而成。由于精是生命的源泉,因而养生应以保精为首务。精气受伤的原因,主要是欲望太多,尤其是对财与色的过度追求。节制对财、色的欲望,即可保精而长寿。

3.求平正

所谓“平正”,一是指性情平和端正,用适当的方法调节喜怒忧思,使性情保持“平正”;二是指平时言行不能过分,应受一定的理法约束。这样就能“平正擅胸,论治在心,此以长寿”。主张以诗、乐、礼、敬、静来调节情志活动,使人的性情保持平和状态。

4.老则长虑,用脑防衰

道家将“无思无欲”视为养老延年之术,管子则首次提出“老则长虑”的主张,认为若“老不长虑”,大脑因不常用而偏废,反而会促成衰老死亡。这一年老亦宜多用脑的观点与现在所提倡的“常用脑,可防老”的养生观点是一致的。两千多年前,管仲有如此的认识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彭祖:养神有道,生活有节

彭祖,姓钱,名铿,传说中的养生家。他就是民间年画《福禄寿三星》中的那位童颜银髯,精神矍铄,年迈不衰的寿星老儿。据古代典籍记载,彭祖是颛顼的玄孙,相传他历经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岁。帝尧的时候,他因为进献雉羹,尧便把彭城封给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舜的时候,他从师尹寿子,学得真道,遂隐居武夷山。

彭祖精于养生,到商代末年,已有767岁(或说有800余岁,古时60天为一岁,即今130岁)。尽管这么大年纪,可他仍不显衰老。《庄子·刻意》曾把他作为导引养形之人的代表人物,《楚辞·天问》还说他善于食疗。那么彭祖到底都有哪些养生秘诀呢?

1.注重保养精神

传记中说彭祖性情怡静,对世事抱达观态度,注重保神养生。他认为:“神强者长生,气强者易灭。”他认为保神是养生的根本,一再告诫人们切不可伤神、散神、烦神、败神。他指出:“积忧不已则魂神伤矣,愤怒不已魂神散也,喜怒过多,神不归室;憎爱无定,神不守形,汲汲而欲,神则烦;切切所思,神则败。”只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身强体健。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彭祖坚持顺乎自然的养生原则,不伤害身体,冬天注意保暖,夏季时常纳凉,顺应四时节气,使身体舒适安康,重视劳逸结合,用脑切忌过度,衣着求适不求华髦,男女生活饮食合理调节,并说:“凡此之类,譬犹之水,用之过当反为害也。”告诫人们不能纵欲过度,要重视生活的节制,这是“活身之本要”。

3.乐于淡泊

彭祖认为,善摄生者要靠平时修身养性,乐于淡泊。他从不追求名誉,不汲汲于世事,也不刻意打扮自己,终日以养生修身为事。商王请他做大夫,他推托不了,只好应诺,却常常以有病为由,不上朝听政。平日沉默寡言,从不夸耀自己有道,也从不做一些诡惑变化鬼怪之事,以博取名誉。

4.膳食养生

彭祖精通补导之术,常常服用水桂、云母粉、麋角散等补药。彭祖还将饮食调治放在中老年养生的第一位。年轻力壮的人,真元气壮,饱一点,饿一点,生一点,冷一点,固本体强盛,也不容易生病。年岁大一点的人就不同了,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靠饮食来补养气血,如果生冷失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则导致疾患。因此,膳食养生于年岁大一点的人尤其重要。

5.注意锻炼身体

彭祖常常四处周游,从不乘车马,即使要出外周游百日、数十日,也不带干粮,回来之后,衣食与平常也没什么两样。他还善于导引行气,每日凌晨即起、端坐、揉目、按摩、抵唇咽液、意守丹田、吸气数十遍;然后起身、熊径鸟伸、运气发功等,他是气功的最早创始人,这套健身法,被后人写成《彭祖引导法》。有时身体疲乏不适,他就导引闭气,攻治患处,便其九窍、五脏、四肢以至毛发都气流通畅,身体又舒服如初。

历代托名彭祖而传世的养生术很多,他的养生方法也被后世很多养生家借鉴、充实和发扬,有很好的养生指导作用。

鬼谷子:养德安神,仿生养生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他常入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民间称其为王禅老祖。他著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道教认为鬼谷先生为“古之真仙”,曾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

历来谈养生者,无不言老子、庄子,而很少有人提及鬼谷子。然而,鬼谷学派的养生学说无论系统性,还是实用性,都不在老、庄之下。

同类推荐
  • 美食与保健:肥胖病食疗药膳

    美食与保健:肥胖病食疗药膳

    一部难得的健康养生保健科谱读物,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是饮食健康研究的一个尤物
  • 我的健康我做主下篇:睡眠运动性爱

    我的健康我做主下篇:睡眠运动性爱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事实上,同样关乎生命与健康的要素还有睡眠、运动与性爱。如果说“睡眠是人生第一道美餐”、运动是生命之舟的助推器,那么,性爱可谓生命之火的助燃剂。惟有这三种要素合理、科学、和谐地加入生命的合奏,生命才会演绎出美妙的乐章。本书提供的正是关乎生命健康的睡眠、运动、性爱这三方面的相关知识、理念与做法。作者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睡眠、运动与性爱的科学保健养生原理和方法,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广大群众不可多得的日常保健指导用书。
  • 糖尿病食物交换份速查

    糖尿病食物交换份速查

    《美食天下(第1辑):糖尿病食物交换份速查·糖尿病饮食疗法必备工具》主要讲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控帮手——食物交换份,以及常用的食物交换份表。并根据糖尿病患者的每日饮食热量要求,给出特定的热量套餐,根据200~1000千卡热量不等的几个档次,推荐各种美味早、中、晚餐套餐,供糖尿病患者随意搭配选择,控制整体热量的同时,享受美食生活。
  • 有了“三高”怎么吃

    有了“三高”怎么吃

    药补不如食补,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三高”人群降压、降糖、降脂。本书是国家高级营养保健师熊苗老师的十年研究的亲情奉献,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使自己吃出健康,远离“三高”的困扰,成为一个快乐的生活达人。
  • 情绪与健康

    情绪与健康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类善于思维和创造,在每天的紧张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不免给我们带来情绪的波动,带来焦虑,也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正确保持身体健康、心里健康,调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绪与健康》这本书中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阳光,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热门推荐
  •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我的健康我做主:会吃会喝促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作者选择了大量资料,编纂成我的健康我做主一书。分为两本。本书是上篇,即“会吃会喝促健康篇”是科学饮食部分,包含吃与喝两大内容;另一篇是“运动·睡眠·性爱篇”。全书全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应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健康,延长自己的生命。四大内容贴近生活,符合现代人的实际情况,因此非常适合读者的阅读参考。
  • 候门嫡女:蛊毒四小姐

    候门嫡女:蛊毒四小姐

    做了十年游魂后,她成了候府二房娇横无脑,暴虐的嫡四小姐。算计,陷害,阴谋诡计手段百出。姨娘说:四姐儿最是聪慧,学学女红就好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学那些字作甚?又不做女状元!咱这般身份,将来只等着享福便是!你妹,我又不当绣娘,怎么不让你女儿无才便是德!庶妹亲妮的拉着她:今儿凤世子来了,那般丰神俊朗,嫡仙身姿,世间能配得上的,也就只有四姐姐了!靠,那小男人订亲了的好不好!父亲不耐地说:她是你妹妹,你的东西给她又不是给外人,你是姐姐,要懂得谦让!谦你大爷,当我雷锋么?祖母眯着眼瞧她,眼里的冷意像把刀子戳在她身上。再戳,再戳……我也戳戳戳!奶奶的,既然都不想让她好,那就……斗吧!
  • 李世民的智慧

    李世民的智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赢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
  •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使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普及、推广和深化,笔者结合几年来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教学实践,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为题目,进行了综合整理阐述,尽量使之理性化、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力求有可操作性。
  • 茶霸天下

    茶霸天下

    一片小小的茶叶揭起无数浪花,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这年,茶叶稀少,很多茶庄面临着关门的危险,林家茶庄也是其中之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林英为了能让自家茶庄继续营业,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去茶院,抢当地茶霸白逍遥的茶叶。白逍遥独霸这儿茶院几年,从来没有任何一家茶庄敢前来收茶叶。面对林英的挑侵,他不屑的说道:“前来者,死。”林英前往茶院的路危机四伏,杀手虽时都会出现。面对白逍遥派来的杀手,他冷笑。生死拼战中,遇上善良的玉儿,从次引出一段侠骨柔情,生与死的守护。最终,他能带回茶叶赢的美人归吗?
  • 复仇者龙神之子

    复仇者龙神之子

    龙族,是最强大的种族,龙神,是龙族的主宰。众神之战,龙神哈马洛萨重伤,龙族群龙无首!龙神为了保住他的儿子,迫不得已把他的儿子送到一个低等位面。几百年后,他的儿子成为绝世强者,上天入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会让他们知道,活着,是最大的错误。”
  • 王的墓藏

    王的墓藏

    恐怖山村里生活着一个神秘的群落。这到底是鬼的世界还是另有玄机?为了揭开这个浓雾弥漫山村里的秘密,他们深入调查,事情越来越复杂和不可思议,房间墙壁夹层之内藏着尸体,古墓冲禁地的天坑内突现不明巨形怪物,水房内的井里别行洞天;最让他们恐惧的是,在真正的墓地里,居然摆放着古墓冲全体活着的村民的尸体,只要真相,没有退路。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不归途。
  • 目击天安门(二)

    目击天安门(二)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道卷有三

    道卷有三

    吾观天地四方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天地神人鬼,有五仙;蠃鳞毛羽昆,有五虫;圣仙凡,有三类;前今后,有三生;你我他,有三者。前前后后,万万千千,不论尔等千般手段,万种法宝,皆为求那一线生机。三千大道,吾窥得尾末枝节,喜不自胜,手撰道书一本,妄留薄名于世。分上中下三卷,故尔是为道卷有三……
  •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

    女人的气质与修养

    本书描述了气质的四个方面,即有吸引力、好修养、好心态、良好形象。并指出了女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保持女性的气质与修养。